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第六届全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获奖情况的通报.pdf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甘 肃 省 教 育 厅 甘 肃 省 文 化 和 旅 游 厅 文件 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甘残联发 〔 2019〕 42 号 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 我和我的祖国” 第六届全省残疾人书法 绘画摄影大赛获奖情况的通报 各市州及甘肃矿区残联、 教育局、 文化和旅游局、 文联: 由省残联、 省教育厅、 省文旅厅、 省文联联合主办, 省书法 家协会、 省 美 术 家 协 会、 省 摄 影 家 协 会 协 办 的 庆 祝 新 中 国 成 立 70 周年 “ 我和我的祖国” 第六届全省残疾人书法、 绘 画、 摄 影 — 1 — 大赛获奖结果于近日揭晓。 参赛作品经评委会专家评审, 共评出 一等奖 3 个 ( 书 法 1 个、 绘 画 1 个、 摄 影 1 个 ) , 二 等 奖 8 个 ( 书法 3 个、 绘 画 3 个、 摄 影 2 个 ) , 三 等 奖 13 个 ( 书 法 5 个、 绘画 5 个、 摄影 3 个) , 各类优秀奖 42 个, 组织奖 5 个; 少年儿 童特别奖 10 个 ( 名单见附件) 。 本届大赛正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 中央宣传 部、 省 委 宣 传 部 关 于 广 泛 组 织 “ 我 和 我 的 祖 国” 群 众 性文化活动的有关要求和省上四部门关于组织好本次大赛的通知 精神, 高度重视, 及时安排, 广泛宣传, 精心组织作品参赛, 使 参赛活动成为一次集中展示残疾人生命精彩、 宣传引导残疾人广 泛参与的文化盛宴。 全 省 14 个 市 州 共 推 荐 作 品 500 余 幅, 经 初 选后确 定 参 选 作 品 433 幅, 其 中 书 法 类 156 幅、 绘 画 类 149 幅、 摄影类 128 幅。 本次大赛的作者来自全省的残疾人书画和摄影爱 好者, 其中有听力言语残疾人、 肢体残疾人、 智力残疾人、 精神 残疾人、 多重残疾人, 有干部、 工人、 农民、 教师、 学生和个体 从业者, 以 及 退 休 的 残 疾 人 工 作 者。 本 次 大 赛 获 奖 作 品 内 容 丰 富, 风格各异, 总体水平较往届有较大提升, 无论是书法、 绘画 作品, 还是摄影作品, 既师法传统、 淳朴自然, 又大胆创新、 手 法新颖、 富有个性。 这些作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描绘 祖国秀美山川、 抒发生活美好憧憬为主题, 生动反映了广大残疾 人 “ 我和我 的 祖 国” 同 成 长 共 发 展 的 历 程 和 热 爱 祖 国、 热 爱 生 活、 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得到专家评委的高度赞赏。 为了体现 — 2 — 大赛的严肃性, 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 大赛组委会组织并邀请了 主办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省书协、 省美协、 省摄协领导及专家 担任评委, 保证了大赛评比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本次大赛是 全 省 广 大 残 疾 人 以 特 殊 的 方 式 庆 祝 新 中 国 成 立 70 周年, 展示精神风貌和艺术创作才华的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 活动的成功举办, 进一步营造了社会各界关心、 理解、 支持残疾 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繁荣了全省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 活 跃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是广大残疾 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希望各地残 联、 教育、 文旅、 文联等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经验, 继续重视并积 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 不断发现、 培养优秀残 疾人艺术人才, 广泛宣传残疾人文化活动和典型人物事迹, 弘扬 他们自强不息、 热爱生活的正能量, 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发挥聪明 才智和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 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共 享社会文明成果, 推进我省残疾人文化事业健康、 持续发展, 为 实现 “ 全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残 疾 人 一 个 也 不 能 少” 的 奋 斗 目 标 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 我和我的祖国” 第六届全 省残疾人书法、 绘画、 摄影大赛获奖单位及人员名单 — 3 —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甘 肃 省 教 育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9 年 8 月 20 日 — 4 — 厅 附件: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我和我的祖国”第六届全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 大赛获奖单位及人员名单 组 织 奖 金昌市残联 酒泉市残联 天水市残联 平凉市残联 定西市残联 — 5 — 一 等 奖 书法类 《 小窗幽记》 肢体残疾 ( 酒泉) 王大平 听力言语残疾 ( 省残联) 李宗阳 视力残疾 ( 庆阳) 张 蕊 绘画类 《 关爱》 摄影类 《 助残的心灯》 二 等 奖 书法类 《 甘肃赋节录》 韩兆虎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毛泽东词二首》 王晓斌 肢体残疾 ( 天水) 《 对联》 陈银香 肢体残疾 ( 金昌) 《 笔墨精神》 杨东明 肢体残疾 ( 兰州心翼 书画社) 《 水墨》 王小强 肢体残疾 ( 天水) 《 玉洁》 郭 肢体残疾 ( 定西) 绘画类 — 6 — 维 摄影类 《 打渔》 《 陇东皮影戏》 忠 肢体残疾 ( 省残联) 闫和平 精神残疾 ( 平凉) 李 三 等 奖 书法类 《 六尺中堂》 刘宗宝 肢体残疾 ( 武威) 《 陋室铭》 郑晓蕾 听力言语残疾 ( 武威) 《 汉印寄语》 周建文 多重残疾 ( 张掖) 《 唐诗》 唐金霞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长征》 毛泽东七律 邴如宏 肢体残疾 ( 兰州) 《 骆驼》 顾钰清 听力言语残疾 ( 白银) 《松柏长留天地春》 王晓斌 肢体残疾 ( 天水) 《 莺鸣》 王芳娟 肢体残疾 ( 兰州心翼 书画社) 《瑞雪扮靓麦积山》 朱耀辉 听力言语残疾 ( 平凉) 《 鸡鸣富贵》 张云萍 肢体残疾 ( 兰州心翼 书画社) 绘画类 — 7 — 摄影类 《 幸福一家人》 张士诚 肢体残疾 ( 兰州) 《 母爱》 李志伟 肢体残疾 ( 白银) 《 向祖国敬礼》 陈保健 肢体残疾 ( 天水) 优 秀 奖 书法类 《敦煌海关开通赞》 傅有宏 肢体残疾 ( 酒泉) 《采莲令》 柳永词 王占洋 听力言语残疾 ( 酒泉) 《 古诗四首》 屈勇福 肢体残疾 ( 酒泉) 《 春秋繁露》 段永茂 肢体残疾 ( 酒泉) 《 四尺书法中堂》 马多忠 肢体残疾 ( 武威) 《 临王铎》 王东荣 肢体残疾 ( 白银) 《 爱我中华》 陈三忠 肢体残疾 ( 平凉) 《 沁园春·雪》 吕金玲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对联》 隶书 林子龙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唐诗》 王豪山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8 — 《 岳阳楼记》 肢体残疾 ( 天水) 靓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岳阳楼记》 张国华 听力言语残疾 ( 定西) 《 唐诗》 闫婷婷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盛世开篇》 陈世龙 肢体残疾 ( 兰州) 《唯有牡丹真国色》 张喜堆 肢体残疾 ( 平凉) 《 春兰爱意浓》 姬大亮 听力言语残疾 ( 陇南) 《 雄风图》 郭光峰 听力言语残疾 ( 庆阳) 《 金秋硕果》 陈水平 多重残疾 ( 陇南) 《 松鹤延年》 吕娟娟 听力言语残疾 ( 定西) 《 盛世牡丹》 赵玉寿 肢体残疾 ( 金昌) 常 睿 肢体残疾 ( 兰州心翼 书画社) 《 松姿鹤风》 王兴强 肢体残疾 ( 陇南) 《 荷韵》 张成山 智力残疾 ( 张掖) 《 传统山水画》 姚久生 肢体残疾 ( 陇南) 《 唐诗》 杨玉林 裴 绘画类 《 残荷》 — 9 — 《 映日荷花》 李玉甜 听力言语残疾 ( 张掖) 《 牡丹》 曹侣侠 肢体残疾 ( 平凉) 《唐卡—长寿三尊》 华克加 肢体残疾 ( 甘南) 《 菊花》 何旭媛 肢体残疾 ( 定西) 《 森林之歌》 韩清梅 肢体残疾 ( 兰州心翼 书画社) 《 欢快的乡里娃》 张士诚 肢体残疾 ( 兰州) 《汭河青青贵客来》 闫和平 精神残疾 ( 平凉) 《扶残助残我在行动》 闫和平 精神残疾 ( 平凉) 《 动客车 “ 医生” 的坚守》 组图 吴 视力残疾 (兰州局集团 有限公司) 听力言语残疾 ( 嘉峪关) 忠 肢体残疾 ( 省残联) 《 关爱》 王生文 肢体残疾 ( 天水) 《五月的夏日塔拉》 杜荣军 肢体残疾 ( 张掖) 《心中不落的太阳》 李东成 肢体残疾 ( 陇南) 李 肢体残疾 ( 省残联) 摄影类 《 课间》 《 波浪谷丹霞》 《 水墨江南》 — 10 — 剑 张艳平 李 忠 《 神奇崆峒》 刘继峰 肢体残疾 ( 平凉) 《 高人在民间》 王爱茹 视力残疾 ( 甘南) 少年儿童组 ( 特别奖) 书法类 《 山行》 倪欣瑜 听力言语残疾 ( 嘉峪关) 张 睿 听力言语残疾 ( 金昌) 《 热爱祖国》 马 欣 听力言语残疾 ( 临夏) 《 保卫祖国》 马由奴四 听力言语残疾 ( 临夏) 《建设美丽的祖国》 马佳乐 多重残疾 ( 临夏) 《 庆祝祖国》 拜彬彬 多重残疾 ( 临夏) 《 美丽的祖国》 马雪梅 多重残疾 ( 临夏) 《 送小鸟回家》 姚兴国 听力言语残疾 ( 武威) 《 清洁机》 丁嘉伟 听力言语残疾 ( 嘉峪关) 李晶升 多重残疾 ( 平凉) 《 对联》 隶书 绘画类 摄影类 《 西岭春景》 — 11 —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 12 — 2019 年 8 月 20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