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关于开展2023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pdf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 教办职成〔2023〕123 号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开展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高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 “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 升,现就开展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有关事项 通知如下。 一、教学竞赛安排 (一)竞赛设置 1.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简称:教学能 力大赛)设 3 个组别,其中,省级竞赛的公共基础课程组由郑州 — 1 — 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理工农医类课程组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 学院承办、文史财经类课程组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2.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课堂 创新大赛)设 3 个组别,其中,省级竞赛的公共基础课程组由三 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理工农医类课程组由河南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承办、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由承办。 (二)参加对象 教学能力大赛为团队赛,课堂创新大赛为个人赛。高等职业 学校在职教师(包括教龄 2 年及以上的在编在岗教师、签订正式 聘用合同并连续全职在参赛学校工作 2 年以上的在聘教师)均可 参赛。鼓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竞赛活动,作为兼职教师与学 校教师开展校企“双元”教学,促进校企“双元”育人。鼓励国 家级和省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参加教学竞赛活动。 二、教学竞赛组织 教学竞赛活动包括学校竞赛、省级竞赛。 (一)学校竞赛 各学校都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努力实现全员覆盖。 1.制订规划。学校要长期、全面规划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积 极动员全体教师参加校级竞赛。通过科学设计制定适应本学校实 际情况的校级教学竞赛规划和实施方案,分年度实现全员参与, 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质,同时降低教学竞赛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影 响,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 — 2 — 局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提升质量。学校应组织参赛教师开展赛前培训,明确竞赛 规范要求,提升参赛质量。赛后及时总结、研讨,分享成果,促 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鼓励合理安排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不 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采取梯队、分层等方式参加省级竞赛。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等要求,统筹做好 2023 年教学竞赛活动各项工作。 (二)省级竞赛 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竞赛于 6 月上旬举办;由初赛、现场竞赛、 成果转化等组成。省级竞赛方案见附件。课堂创新大赛省级竞赛 于 10 月下旬举办;由学校报名,直接进行现场竞赛。省级竞赛方 案见附件。承办省级竞赛的学校,应提供智慧化教学环境,能够 实现竞赛现场直播,赛前开放竞赛场地,供参赛教师熟悉竞赛环 境。承办学校应安排竞赛同期活动,赛后适时举办竞赛总结研讨 会。 省赛竞赛时间和组织形式,如遇新冠疫情等情况及我省相关 重要工作要求,将进行适当调整并及时通知。 三、省级竞赛评判与奖励 1.竞赛评判。教学竞赛省级竞赛由省教育厅聘请职教专家、 竞赛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等负责竞赛评判工作。同时,加强竞赛 事务仲裁、监督工作。其中,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现场竞赛主要邀 请省外曾经参与国赛评判的专家进行评判。 — 3 — 2.奖励设置。省级竞赛的获奖等次与比例分别为:一等奖 15%、 二等奖 25%、三等奖 30%。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竞赛一、二等奖根据 现场竞赛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根据初赛成绩排序确定。课堂创 新大赛省级竞赛奖项依据现场竞赛确定。省级竞赛一等奖获奖作 品,由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省级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和近年我省国赛获奖者,有责任和义 务参加全省教学竞赛交流、共享活动,以及全省巡讲展示(或分 片区展示)等活动。 四、教学竞赛保障 1.轮流举办机制。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竞赛由国赛成绩领先、 具备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轮流承办。课堂创新大赛 省级竞赛由省赛成绩领先、具备条件的省级“双高工程”建设学 校轮流承办。 2.竞赛经费。省教育厅安排专项经费作为省级竞赛的活动经 费,承办学校应当安排部分经费支持承办活动。经费主要用于专 家命题费、评审费、交通费、住宿费及场地使用、赛场服务、耗 材费等费用,给予伙食补贴等,以及举办赛前培训、赛中同期活 动、赛后总结研讨、全省巡讲展示等。参加省级竞赛不缴任何费 用,交通、食宿费用由参赛学校自理。 3.理论实践研究与资源转化。加强教学竞赛理论与实践研究, 持续举办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主题论坛,探索教师分工协作实施模 块化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成果资源转化,推动竞赛服务教育 — 4 — 教学、服务教师和学生。 4.竞赛督导与评价。省教育厅将加强竞赛事务督导,提高竞 赛仲裁、监督水平,促进竞赛更加公平;组织赛后全方位评价, 推动竞赛持续提高质量。各学校举办相关教学竞赛文件、工作总 结及竞赛项目、参赛人数等相关统计数据的纸质文件、电子稿等 均须在报名时提交至各承办单位,同时,将电子稿发至省教育厅 职成教处(电子邮箱:hnsgzds@163.com)。省级竞赛结束后将通 报相关情况,并作为今后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依据之一。 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未确定的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联系人:刘东洋、王真真,电话: 0371-69691878。 附件:1.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活动方案 2.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 赛活动方案 2023 年 4 月 11 日 — 5 — 附件 1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大赛活动方案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竞赛,根据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要求进行, 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 评判评分指标等有关要求,均按照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要求。 一、省级竞赛参赛名额 (一)基础名额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本科职业学校限报 8 项,省级 “双高工程”建设学校(指 34 所学校)限报 6 项,其他学校限报 4 项。 各学校在组织学校竞赛的基础上,择优推荐作品参加省赛。 报名时,每学校每组别须不少于 1 件,同时符合: 1.公共基础课程组限额 3 件,同一门课程上限为 1 个作品; 2.专业课程一组限额 5 件; 3.专业课程二组限额 3 件。 公共基础课程组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专业(技能)课 程(包括一组和二组)作品不能出现专业类的重复(按照《职业 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 》完成新旧专业对照)。 — 6 — (二)名额增减 2019 至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学 校,增加 1 个参赛名额(同组别) ;2019 至 2022 年曾获全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学校,再增加 1 个参赛名额 (不限组别) 。 自 2019 至 2022 年参加省级竞赛,连续 3 年未满额参赛的学 校和连续 2 年参赛不足半额的学校,减少 1 个参赛名额;连续 3 年参赛不足半额的学校,减少 2 个参赛名额;连续 3 年未参赛的 学校,减少 3 个参赛名额。 在学校报送的材料中出现泄漏学校、参赛教师信息等情况, 将减少该学校参赛名额。对发生严重抄袭等现象的学校,将予以 通报直至取消学校参赛资格。 二、省级竞赛报名要求 按照国赛分组要求进行报名。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 12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 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 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 6 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 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 7 — 五年制高职后二年课程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课程 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组竞赛。 三、省级竞赛分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省级竞赛与报名分组相同,按照课程相同或 相近同场次进行现场竞赛。 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省级竞赛按照《专业目录》中 的专业类(不是专业大类)分为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 课程组进行现场竞赛。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包括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 木建筑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 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水利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医药卫 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类。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包括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 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 类、新闻传播大类的专业类。 若某个专业类因参赛教师过多,需要分场次进行现场竞赛, 则按照参赛选手所在学校该专业或相近专业在 2022 年省赛成绩 先后顺序,同组别平均分场次,并在最小时间间隔内进行现场竞 赛。若某个专业类参赛教师较少,则按照专业大类或相近专业类 同场次进行现场竞赛。 四、省级竞赛程序 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竞赛由初赛、现场竞赛、成果转化等组成。 — 8 — 省级竞赛方案见附件。 1.初赛。由学校报送参赛作品,实行专家网上评选或集中评 审的方式进行。初赛结果按照 40%的比例进入现场竞赛。 2.现场竞赛。6 月上旬举办。承办学校应在 4、5 月份安排赛 前培训;加强赛中各项事务的服务与管理;赛事安排现场观摩直 播,不进行网络直播;及时整理参赛文本材料、录制竞赛视频, 准备赛后最大限度实现成果资源共享;安排竞赛同期活动(如论 坛、讲座、报告会等)。 3.成果转化。主要包括:承办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对网上初 评的优秀参赛作品进行网上展示;对现场竞赛的优秀视频作品进 行网上分享;赛后举办竞赛研讨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 赛事。根据实际情况,省教育厅或委托承办学校在下半年适时组 织部分省级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和近年我省国赛获奖者,开展全省 巡讲展示(或分片区展示)活动等。 五、推荐参加国赛原则 教学能力大赛省级现场竞赛同时是河南省参加 2023 年全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简称:国赛)选拔赛。 根据现行国赛方案要求的分组类别推荐参加国赛。公共基础 课程组,省赛成绩课程门类第一名排名靠前者依次推荐参加国赛。 专业课程组,在国赛竞赛内容要求基础上,省级现场竞赛按照教 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 》 (简称: 《专业目录》 )中的 专业类(不是专业大类)分组竞赛,省赛成绩分别在国赛要求的 — 9 — 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中排序,两组中各专业类第一名排 名靠前者依次推荐参加国赛;两组中出现名次并列情况时,分数 成绩较高者推荐参加国赛。 如遇国赛方案有较大变化,将根据实际调整参加国赛原则, 或适当扩大比例举办国赛选拔赛。 六、省级竞赛材料报送 按照省级竞赛的竞赛分组报送材料。报送时,须同时明确所 属国赛要求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 纸质材料于 5 月 20 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报送材料,逾期 不再受理。纸质材料均为 A4 纸打印,电子材料邮件主题标明“学 校+组别+姓名”,分类分组报送: 公共基础课程组报送: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前程路 9 号,邮编 451460。联系人:余建 勇,17637100635;电子邮箱:11129@zzrvtc.edu.cn。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报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 寄地址: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 1 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5 号实训馆 2 楼东 SY5230 房间),邮编:475004。联系人:邢 广 彦 , 电 话 : 0371-23658034 、 13783785793 ; 电 子 邮 箱 : hhsyjyk@163.com。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报送: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平安大道 210 号,邮编 451460。联系人:娄松 涛,13592509065;电子邮箱:41946584@qq.com。 — 10 — 附件:1-1.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 名表 1-2.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 总表 — 11 — 附件 1-1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报名表 参赛作品基本信息 ¡ ¡ 中等职业教育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 ¡ ¡ 高等职业教育组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 专业(技能)课程二组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原专业名称: 原专业名称: 原专业代码 原专业代码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课程总学时 参赛学时 授课班级人数 1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学校(单位)全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教龄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 普通教师¡ 教研室负责人¡ 系(分院)负责人 职务 ¡ 校领导 职称 ¡ 未定级¡ 职业资格 ¡ 高级技师¡ 学历 身份 ¡ 中级¡ ¡ 在职教师¡ 1 教学团队全部成员逐一添加填写 副高¡ 正高 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大专及以下¡ 本科¡ 承担教学任务 — 12 — 初级¡ 硕士¡ 博士 企业兼职教师 拍摄视频名称 1 寸照片 (可使用电子版) 2 参赛承诺与说明 本校本课程作品未在近 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中获得一等奖 ¡ 是¡ 否 本人未在近 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 是¡ 否 以上填报作品信息、个人信息均真实无误 ¡ 是¡ 否 参赛作品材料没有泄漏地区、学校名称 ¡ 是¡ 否 保证参赛作品无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 ¡ 是¡ 否 同意大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权利 ¡ 是¡ 否 本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作品未在 2019、2020 年全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址 参加校级比赛获奖情况 请确认以下情况是否符合比赛要求并提供佐证材料(提交电子资料,如班级花名册) : ¡ 专业备案¡ 实际招生¡ 课程开设¡ 团队成员参与教学¡ 授课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拍摄 个人签字 (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2 教学团队全部成员逐一添加填写 — 13 — 附件 1-2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 单位: 序号 省级竞赛 组别 填表人: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联系电话: 学校名称 教学团队 (规范全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国赛报名组别 (专业一组、二组) 备注:省级竞赛组别填写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国赛报名组别填写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 — 14 — 附件 2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 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全体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推动日常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岗课赛 证”综合育人模式,面向日常课堂教学,促进全体教师全员参与,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制订 2023 年河南省高等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课堂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一、竞赛设置 1.竞赛分组。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课程组等 3 个组别。 公共基础课程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基础、 体育与健康、美育、劳动教育、就业与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等课程。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包括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 木建筑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 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水利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医药卫 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类。 — 15 —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包括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 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 类、新闻传播大类的专业类。 2.参赛名额。省级竞赛的 3 个组别,每组别各学校均可推荐 2 名教师参加。同一学校推荐的参赛课程,公共基础课组的参赛 项目不得出现课程重复,专业类课程组的参赛项目不得出现专业 类(不是专业大类)重复。 二、竞赛原则与内容 1.落实立德树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技术技 能人才培养要求,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融入课程思政要求,贯 彻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体现新技术、新规程、新工艺、新材料 等的融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在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推动 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为一体,激发学生认知、 情感和行为的认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面向日常课堂。参赛课程应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且 近一年内在日常教学中正在实施的课程。课程内容须按教学计划 进行,不得弄虚作假,以反映参赛课程的客观真实性。课程设计 整体完整,结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 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 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体现课程的主要特色。加强集体教研、 — 16 — 集体探究,共同切磋教学技艺;倡导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学的 深度参与,促进“双元”育人;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突 出“做中学、做中教” 。 3.推动全员参与。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全部专业,促进全员 提升。注重六个结合,即教学竞赛活动与创建品牌示范和特色专 业相结合,与打造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相结合,与加强教学研究 和培育教学成果相结合,与推进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 设相结合,与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和培育“双师型”教学团 队相结合,与教师综合评价和评优评先相结合。立足职业教育类 型定位,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育人功能,促进实现育人与育才相 统一,充分体现“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将知识技术的掌 握与品德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效提升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公平公正。实行政策、指标、标准、程序、结果“五 公开”。以更加公开促进更加公平公正,以更加公平公正激励教师 更好专业成长。 严格按评选和推荐程序进行。竞赛标准参照《2023 年河南省 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试行标准》,见附件 2-3。 三、竞赛组织与要求 课堂创新大赛分为学校竞赛、省级竞赛。 1.学校竞赛。各学校根据本学校实际、行业或区域专业特色 与服务面向等,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拟定学校课堂教学 — 17 — 竞赛活动方案,组织学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或其他相关课堂教学 活动。应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竞赛文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应制订参赛规划,按学校教师总数每年 2 0 % 左右,安排学校全体 教师参赛梯队,力争 5 年实现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促进全体教师 专业成长。 学校竞赛应切实面向日常真实课堂,以“进班听课”为主要 模式进行。组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专家队伍,深入日常真 实课堂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全面评教,充分体现对日常真实课 堂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各学校要对参赛教师提交的文本材料进行 认真审核,严把政治关,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在学校竞赛的基础 上,推荐教师参加省级竞赛。每一位教师 5 年内只可以参加一次 省级竞赛。 学校竞赛获奖并推荐参加省级竞赛的教师,应在校内分享获 奖课程教学方案和心得体会,促进课堂创新教学改革。 未举办校级竞赛的学校暂不参加省级竞赛。 2.省级竞赛。包括“教学文件审核、视频初评、现场竞赛、 综合评定”等环节。 四、省级竞赛程序 (一)教学文件审核 对参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参赛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教 学实施方案、不同章节的 4 个学时的教案等教学文件进行审核。 由学校教学竞赛负责人组织进行。 — 18 — (二)视频初评 省教育厅组织对参赛的课堂视频进行集中评选。 各学校推荐参加省赛的教师,均须提供该节课(1 个学时)完 整的教学实录视频。相关要求为: 1.视频技术要求。课堂教学过程实录要真实、完整地记录参 赛教师所讲课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 班级全体学生参加拍摄(镜头移动能看到全班学生),时长 40~ 45 分钟。 视频均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 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 LED 显示屏等脱离建班育人实 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 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个人 信息等。采用 MP4 格式封装,视频录制现场需要固定张贴(或书 写、屏幕显示)录制日期在视频录制始终可见位置。 2.视频录制时间。教学实录需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教学进度进 行录制,不得提前录制。具体录制时间提前一周左右通知,请各 学校教学竞赛负责人关注“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发布 的“通知公告”。同时在省教育厅相关信息平台发布信息。 3.视频版权。视频版权归教学竞赛组织单位所有,主要用于 教法推广及评审,不得参与商业行为。 (三)现场竞赛 教学文件审核、视频初评结果符合要求的,全部进入现场竞 — 19 — 赛。现场竞赛包括说课程、无学生教学展示、现场答辩。 1.说课程。参赛教师进行 5 分钟说课程,阐明参赛课程的设 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着重说明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实现课程教 学目标,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2.无学生教学展示。现场从参赛教师已提交的 4 节课中抽签 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进行 10 分钟的现场教学。 3.现场答辩。评委根据参赛教师表现及相关教学要求等进行 提问,参赛教师即时解答,时间约为 5 分钟。 在省级现场竞赛中,根据实际情况,公共基础课程组按照课 程相同或相近同场次进行现场竞赛。专业课程组按照《专业目录》 中的专业类(不是专业大类)同组同场次竞赛。若某个专业类因 参赛教师过多,需要分场次进行现场竞赛,则进行抽签平均分场 次,并在最小时间间隔内进行现场竞赛。若某个专业类参赛教师 较少,则按照专业大类或相近专业类同场次进行现场竞赛。 (四)综合评定 按照教学文件审核成绩占 10%、视频初评成绩占 50%、现场竞 赛成绩占 40%,进行成绩综合评定,确定拟获奖名单并进行公示。 五、省级竞赛材料 (一)参赛学校材料 1.组织学校竞赛的情况报告(包括组织概况、竞赛通知、竞 赛方案、竞赛结果、现场图片,典型经验及意见建议等)。只需提 供电子稿。 — 20 — 2.参加省级竞赛教师报送一年内课程(包括 2023 年春季、秋 季学期)的授课计划(附授课计划进度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 , 学校竞赛的参赛课程教案。只需提供电子稿。 3.学校参赛推荐汇总表扫描件(附件 2-2)。 (二)参赛教师材料 1.参赛教师推荐表扫描件(附件 2-1)。 2.参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参赛课程完整的课程标准。 4.参赛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阐述在本门课程的教学策略、 教学实施、教学成效等。正文字数不超过 3000 字。插入的图表应 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不超过 10 张。 5.参赛课程的部分章节教案。以 1 个学时为基本单位,提交 参赛课程不同章节的 4 个学时的教案(须有目录)。每个教案正文 字数不超过 3000 字。每件参赛项目的全部教案应按课程的章节先 后顺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6.参评省级竞赛的视频文件,用 U 盘或光盘形式报送(文件 命名:学校+组别+姓名)。 (三)其他事项 1.参赛课程内容及相关材料价值导向正确,参赛项目是参赛 者本人的教学成果,不得抄袭他人参赛项目。 2.参赛材料请上传到指定邮箱。未按要求上传提交参赛材料 的学校,视同放弃参加竞赛。 — 21 — 3.除参赛教师推荐表外,参赛教师上传提交的其他所有材料 中,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及所在学校的信息, 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四)纸质材料要求 1.参赛教师身份证复印件 1 份。 2.《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信息表》 (见附件 2-1)一式两份。 3.《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推荐汇总表》 (见附件 2-2)。 六、材料报送 纸质材料于 10 月 10 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报送材料,逾 期不再受理。纸质材料均为 A4 纸双面打印。同时发送电子材料, 邮件主题标明“学校+组别+姓名”,分类分组报送: 公共基础课程组报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地 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 42 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政编 码 : 472000 。 联 系 人 : 刘 丰 年 , 13693981580 , 电 子 邮 箱 : liufengnian88@126.com。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报送: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 寄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通惠路 259 号,邮编:450018 。联系人: 杨梦璐,13683817275,电子邮箱:13683817275@139.com。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报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邮 寄地址: 南阳市雪枫西路 1106 号(教务处),邮政编码:473000。 — 22 — 联系人:梁亮、李政。电话:0377-63526225,15737763896(梁 亮);17613676996(李政) ,电子邮箱:490025235@qq.com。 附件:2-1.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 推荐表 2-2.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汇总 表(电子文档 Excel 报送) 2-3.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大赛省级现场竞赛 评判标准 — 23 — 附件 2-1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参赛教师信息表 学校: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民族 职称 学历 学位 本人照片 (1 寸) 学校教龄 身份证号 基 本 信 息 所在院系 联系方式 专业 手机号: 邮箱: 参赛课程 参赛章节 1 参赛章节 2 参赛章节 3 参赛章节 4 参赛组别 近2年 主讲的高 职课程 学校推荐 意见 — 24 —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2-2 2023 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推荐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单位联系人: 学校 学历/学位 教龄 职称 参赛组别 联系电话: 专业 填表日期: 2023 年 月 日 联系方式 参赛课程 电子邮箱 备注 (手机) — 25 — 附件 2-3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省级现场竞赛评判标准 评价项目 说课程 (30 分) 教学内容 课堂 教学 (60 分) 教学组织 与评价 教学特色 教学效果 现场答辩 (10 分) 评价要点 阐明参赛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着重说 明在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实现日常课堂教学有 效提升,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目标明确清晰,要点突出。 小计 教学内容充实饱满,具有创新性,反映专业发展 前沿。 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机融 合。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 具有创新性,合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 性,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 关注教与学行为数据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 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 果和学习成效。 体现专业特色,展现形式生动、新颖。符合职业 院校学情,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感染力 强,具有创新性,目标达成效果好。 小计 根据专家提问,完整、准确地回答,内容关联性 强;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应变力强,语言流畅。 小计 总分 — 26 — 分值 30 30 20 20 10 10 60 10 10 100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23 年 4 月 11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