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

kong虚7 页 1.078 MB下载文档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
当前文档共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pdf

·152· 中国肿瘤临床 2010 年第 37 卷第 3 期 2 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滕家安 秦 俭① 梁 远② 王仁生③ 汤春园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南宁市 5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与结直肠癌发病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1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 852 例和非肿瘤患者 940 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性别、肿瘤 部位、糖尿病病程和肝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2DM 患者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显 著 高 于 非 T2DM 患 者 ,其 OR 值 为 2.466,男 性 T2DM 患 者 发 生 结 直 肠 癌 的 危 险 高 于 女 性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OR 值 2.775 vs 2.070,P=0.394)。患有左半结肠癌的患者发生 T2DM 的比例最高,但与患有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者 无显著性差异。T2DM 病程在 10~20 年组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最高,其 OR 值为 4.696。T2DM 合并结直肠癌患 者发生肝脏转移危险性高于非 T2DM 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其 OR 值为 2.888。结论:T2DM 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 险因素之一,在 T2DM 病程小于 20 年以内这种危险性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加;T2DM 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 肝脏转移。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 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8179.2010.03.009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lorectal Cancer TENG Jiaan1, QIN Jian2, LIANG Yuan3, WANG Rensheng4, TANG Chunyuan3 Corresponding author: TENG Jiaan, E-mail: tengja@163.com Department of Endocriology & Metabolism,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1 530021, China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21, China 2 3 Pubic Health Bureau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21, China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China 4 Grant support: Project of Public Health Bureau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the path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852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940 controls (patients without cancer) recruited from 2001 to 2006, with respect to their sex, cancer subsite, the course of T2DM, hepatic metastasis, smoking and drinking. Correlated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wa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T2DM and the relative risk (OR) was 2.466. The OR of mal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patients, bu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775 vs 2.070, P=0.394). The incidence of T2DM in patients with left hemicolon canc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ose with right hemicolon cancer and rectal cancer, bu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colorectal cancer risk in T2DM patients with a DM course of 10~20 years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OR was 4.696. The rate of hepatic metastasis was higher in T2DM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han that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out T2DM and the OR was 2.888. Conclusion: T2DM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ic risk facto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The OR is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DM course within 20 years.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T2DM may be more prone to hepatic metastasis.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lorectal cancer; Clinical study 近年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改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已经成为常见的慢性病。流行病 变,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在我国 学研究发现, T2DM 与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 􀆽 本文课题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编号: z2007103) ① 肿瘤放疗科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③ 通讯作者: 滕家安 tengja@163.com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 ·153· 2 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0 年第 37 卷第 3 期 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1],而且 T2DM 与结直肠癌死亡 者同时患 T2DM 的比例高,见表 1。 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 2.2 [2] 探讨 T2DM 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 为结直肠癌病因 性别与结直肠癌合并 T2DM 的关系 合并T2DM的男性结直肠癌和非肿瘤患者分别为 学探索以及结直肠癌的预防研究提供思路。 74 例和 32 例, 合并率分别为 14.12%和 5.59%, 统计结 1 果表明在男性结直肠癌患者, 合并 T2DM 明显高于非 材料与方法 对象 肿瘤患者,其 OR 值为 2.775(P<0.01)。合并 T2DM 的 收集 2001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间广西医科大 女性结直肠癌和非肿瘤患者分别为 34 例和 20 例, 合 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患者 852 例(病 并率分别为 13.11%和 6.79%, 统计结果也表明女性直 例组),男 524 例,女 328 例,男女比例 1.6 : 1;平均年 肠癌患者合并T2DM也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 其OR值 龄(56.0±14.5)岁;其中合并 T2DM 者均为在结直肠 为 2.070(P<0.01), 见表 2。可见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 癌诊断之前已经确诊糖尿病或者两者同时诊断,结 女性患者, 直肠癌合并 T2DM 均显著高于非肿瘤者。 直肠癌治疗后才出现 T2DM 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统计结果还显示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发生T2DM高于女 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肿瘤、非消化系统及非激素代谢 性患者(14.12% vs 13.11%), 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 异常类疾病患者,包括肺炎、腹股沟疝、胆囊炎、颈 学意义(χ2=0.726,P=0.394)。 1.1 椎病、静脉曲张、外伤性骨折、白内障、中耳炎等,共 940 例患者(对照组),平均年龄(55.2±13.8)岁。两 组年龄、性别比例构成、身高、体重、吸烟和喝酒等 表1 Table 1 分组 合并 T2DM 未合并 T2DM OR 值 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结直肠癌组 117 735 1.2 非肿瘤组 57 883 病例组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的诊断和肝脏转移的确定参照张天 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的标准,经病理学证实或 者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和腹部影像学(B 超、CT)确 诊,并且排除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 表2 Table 2 1.3 T2DM 诊断标准 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或 者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 或者 OGTT 试验中 2h≥11.1mmol/L。排除外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1.4 合并 T2DM 未合并 T2DM OR 值 非肿瘤组 女性 结直肠癌组 非肿瘤组 2.3 2.466 1.770~3.435 <0.01 例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colorectal cancer with T2DM 男性 结直肠癌组 依据 1997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糖尿 P值 95% CI 性别与结直肠癌合并 T2DM 的关系 分组 肉病性结直肠癌及肛管癌病例。 例 结直肠癌患者 T2DM 合并率分析 Analysis of T2DM incide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74 450 32 540 43 285 25 343 P值 95% CI 2.775 1.800~4.279 <0.01 2.070 1.234~3.473 <0.01 T2DM 与结直肠癌发生部位的关系 解剖学上将大肠分为左、右半结肠和直肠三部 病例组糖尿病病程计算 分,右半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右 2/3;左半 自确诊 T2DM 起至确诊结直肠癌为止。入院时 结肠包括横结肠 1/3、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本研究统 首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均认为病程<5 年。 计结果显示,左半结肠癌的血糖异常比例最高(38/ 1.5 统计学方法 191,19.9%),其次是右半结肠(22/139,15.8%),最低 所有数据分析使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计量 是直肠癌(57/405,14.1%),但是三者之间的差异无 资料采用 x±s 表示,两组间差别用 t 检验。计数资料 统计学意义(χ2=2.342,P=0.310), 见表 3。 采用χ2 检验,单因素分析用χ2 检验,并计算各暴露 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生的比数比(OR),估计相对危险 表3 Table 3 度及 95%可信区间(95% CI)。P<0.05 为差异有统计 结直肠癌在大肠各部位的分布 %(例) Distribution of cancer in different part of the large intestine 分组 右半结肠 左半结肠 直肠 学意义。 T2DM 组(n=117) 18.8(22) 32.5(38) 48.7(57) 2 非 T2DM 组(n=735) 18.9(139) 26.0(191) 55.1(405) 合计(n=852) 18.9(161) 26.9(229) 54.2(462) 2.1 结果 结直肠癌组和非肿瘤组 T2DM 合并率的比较 结直肠癌组中合并 T2DM 者 117 例,合并率为 13.73%,而非肿瘤组中合并 T2DM 者为 57 例,合并 率 为 6.06% 。 统 计 结 果 表 明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合 并 T2DM 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其 OR 值为 2.466,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结直肠癌患 2.4 糖尿病病程与结直肠癌关系的分析 本研究所指糖尿病病程为病例组患者从 T2DM 确诊到结直肠癌确诊的时间差。根据糖尿病病程 长短,将 T2DM 病例组患者分为<5 年组、5~10 年 ·154· 中国肿瘤临床 2010 年第 37 卷第 3 期 组、10~20 年组和超过 20 年组。与非 T2DM 组相 1.33,95% CI=1.23~1.44;P=0.26)及肿瘤发生部位 比,其发生结直肠癌的 OR 值分别为 2.269、2.853、 (结肠 RR=1.43,95% CI=1.28~1.60;直肠 RR=1.33, 4.969 和 1.078,见表 3。可见,随着 T2DM 病程的增 95%CI=1.14~1.54;P=0.42)均无关。本组研究也发 加,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逐渐增加,但是当 T2DM 现 ,在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中 同 时 患 有 或 者 其 前 已 有 病程超过 20 年以后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并未增 T2DM 的比例比较高,排除年龄、身高、体重、血脂等 加,反而低于其他年限的病程组,与非 T2DM 组发病 影 响 因 素 的 情 况 下 ,其 OR 值 为 2.466(95% CI= 的危险性相似。 1.770~3.435),较 Larsson 等的研究结果要高;本组 表4 T2DM 病程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分析 Table 4 研究还发现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发生 T2DM 高于女性 例 患者,但是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775 vs 2.070, Analysis of incidenc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different T2DM course 分组 结直肠癌组 非肿瘤组 OR 值 95%CI P值 - - 非 T2DM 组 735 883 T2DM 组 <5 年 17 9 2.269 1.006~5.121 <0.05 5~10 年 38 16 2.853 1.804~5.159 <0.01 10~20 年 43 11 4.696 2.404~9.172 <0.01 >20 年 19 21 1.078 0.580~2.037 >0.05 2.5 - T2DM 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诊断时发现肝转移为 121 例,发生率为 14.2%(121/852)。结直肠癌患者 合并和不合并 T2DM 者在肿瘤确诊时发生肝转移的 比例分别为 28.2%(33/117)和 12.0%(88/735),统计 结果显示结直肠癌合并 T2DM 患者发生肝脏转移的 OR 值为 2.888(P<0.01)。提示合并 T2DM 的结直肠 癌患者较非 T2DM 患者容易发生肝脏转移, 见表 5。 表5 合并 T2DM 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 危险性分析 Table 5 例 Analysis of rish of hepatic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with T2DM 结直肠癌合并 结直肠癌未 肝转移 肝转移 T2DM 组 33 84 非 T2DM 组 88 647 分组 OR 值 95%CI 2.888 1.823~4.576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 年来其发病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表 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西方化饮食、缺乏锻炼和肥 胖等多种因素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 发病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即糖尿病可以增加结直肠 癌的患病危险。Larsson 等[2]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荟萃 分析,纳入的研究共 15 项(包括 6 项病例对照研究 和 9 项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是 259.395 万人,结果表 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 患者增加了 30%(RR=1.30,95% CI=1.20~1.40);糖 尿病与结直肠癌发病危险之间的相关性与患者的 性别(男性 RR=1.29,95% CI=1.15~1.44;女性 RR= P=0.394);左半结肠癌合并 T2DM 的比例高于右半 结肠和直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与 Larsson 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当然本研究采用的是 病例对照的方法,较难控制饮食结构、体力活动、糖 尿病治疗情况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因此统计结果可 能会有偏倚。 糖尿病增加结直肠癌患病危险性的机制尚未 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长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 血症和高血糖有关。研究表明在动物体内血清高 胰岛素水平可表现促有丝分裂的特性,同时可以增 加 胰 岛 素 样 生 长 因 子 -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生物活性,而 IGF-1 有直接或者间 接的促进肿瘤生成作用[3]。胰岛素还可以影响体内 法尼基转移酶活性,后者可以通过 ras 介导的途径促 进癌症的形成[4]。此外,胰岛素还可以上调瘦素的 表达[5],在大鼠模型中可以观察到瘦素对近端结肠 细胞促增殖作用,但是对远端结肠或者直肠则作用 不明显[6]。当然根据高胰岛素血症假说,只有长期 高水平的胰岛素刺激下结直肠癌才会发生。有学 者研究认为诊断糖尿病 9 年以上与结直肠癌发生的 相关性最强[7]。Hu 等[8]则发现,结直肠癌合并糖尿 病患者中,患糖尿病的病程 10~15 年者最多。本研 究发现,随着 T2DM 病程的增加,发生结直肠癌的危 险性也增加,以病程为 10~20 年的 T2DM 组危险性 最高,但是病程超过 20 年者其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 性并未见增加。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糖尿病病程更 长者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出现血胰岛素过少,不能发 挥其促有丝分裂和分子水平突变作用有关[9]。此 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胃肠动力障碍,一些潜在的 致癌物如粪便胆汁酸在大肠内滞留时间过长,可能 会诱发癌症的形成,在动物模型的实验中已经观察 到粪便胆汁酸可以促进大肠癌的形成[10]。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器官,在确诊结直 肠癌时有 15%~25%的患者伴有肝转移。本组研究 发现非 T2DM 组出现肝转移的比例是 14.2%,而合并 T2DM 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的危险性明显 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OR=2.888,95% CI=1.823~ ·155· 2 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0 年第 37 卷第 3 期 4.576)。结果表明糖尿病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转移 的危险因素之一。其转移的机制可能也与 IGF 及其 受体有关。有学者发现在肝脏组织中 IGF-1 合成最 多,肝脏来源的 IGF-1 可以刺激转移到肝脏的癌症 细胞生长,其强弱与 IGF-1 受体的密度有关 4 Giovannucci E. Insul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colon cancer: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J Nutr, 2001, 131(11 Suppl): 3109S-3120S. 5 Fried, SK, Ricci MR, Russell CD, et al. Regulation of leptin pro⁃ duction in humans[J]. J Nutr, 2000, 130(12): 3127S-3131S. 。此 6 Aparicio T, Guilmeau S, Goiot H, et al. Leptin reduces the devel⁃ 外,IGF-1 及其受体也参与结肠癌血管形成的诱导, opment of the initial precancerous lesions induced by azoxymethane 上调结直肠癌细胞株 VEGF 的表达,VEGF 在肿瘤发 in the rat colonic mucosa[J]. Gastroenterology, 2004, 126(2): [11] 展和转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T2DM 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对 499-510. 7 Le Marchand L, Wilkens LR, Kolonel LN, et al. 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lifestyle, obesity, smoking, alcohol use, and diabetes with 于 T2DM 人群,临床医生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J]. Cancer Res, 1997, 57(21): 4787-4794. 争取做到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对于合并 8 Hu FB, Manson JE, Liu S,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adult onset 结直肠癌的 T2DM 患者应该注意发生肝脏转移的可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women[J]. 能性,以便在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时候制定更加周密 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Coughlin SS, Calle EE, Teras LR,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s a pre⁃ dictor of cancer mortality in a large cohort of US adults[J]. Am J Epidemiol, 2004, 159(12): 1160-1167. 2 Larsson SC, Orsini N, Wolk A. 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meta-analysi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5, 97 (22): 1679-1687. 3 Tran TT, Medline A, Bruce WR. Insulin promotion of colon tumors in rats[J].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 5(12): J Natl Cancer Inst, 1999, 91(6): 542-547. 9 Schiel R, Muller UA, Braun A, et al. Risk of malignancies in pa⁃ tients with insulin-treated diabetes mellitus: results of a popula⁃ tion-based trial with 10-year follow-up[J]. Eur J Med Res, 2005, 10(8): 339-344. 10 Debruyne PR, Bruyneel EA, Li X, et al. The role of bile acids in carcinogenesis[J]. Mutat Res, 2001, 480-481: 359-369. 11 Long L, Nip J, Brodt P. Paracrine growth stimulation by hepato⁃ cyte-derive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 regulatory mecha⁃ nism for carcinoma cells metastatic to the liver[J]. Cancer Res, 1994, 54(14): 3732-3737. (2009-03-25 收稿) (2009-08-25 修回) 1013-1015. (杨红欣校对) (上接第 147 页) 肺癌的样本均出现转录本缺失,而胸水细胞学及胸 水沉淀物病理阴性,最后经胸膜活检证实肺癌的 25 例恶性胸水样本中有 8 例发现转录本缺失,此结果 表明用 RT-PCR 检测 WWOX mRNA 指标在诊断与 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 profile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supports the role of WWOX variant 1 as a tumour suppressor, although the role of variant 4 re⁃ mains unclear[J]. Int J Oncol, 2005, 26(6): 1681-1689. 6 Preussat K, Beetz C, Schrey M, et al. Expression of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s Kv1.3 and Kv1.5 in human gliomas[J]. Neu⁃ rosci Lett, 2003, 346(1-2): 33-36. 性,当胸水细胞学及沉淀物病理阴性时,如出现 7 Aqeilan RI, Kuroki T, Pekarsky Y, et al. Loss of WWOX expression WWOX 基因 6-8 外显子转录本缺失,可作为行胸膜 in gastric carcinoma[J]. Clin Cancer Res, 2004, 10(9): 3053-3058. 穿刺活检或胸腔镜下胸膜活检的重要指征。 参考文献 1 Bednarek AK, Laflin KJ, Daniel RL, et al. WWOX, a novel WW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mapping to human chromosome 16q23.3-24.1, a region frequently affected in breast cancer[J]. Cancer Res, 2000, 60(8): 2140-2145. 2 Płuciennik E, Kusińska R, Potemski P, et al. WWOX-the FRA16D cancer gene: expression correlation with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J]. Eur J Surg Oncol, 2006, 32(2): 153-157. 3 Guler G, Uner A, Guler N, et al. The fragile genes FHIT and WWOX are inactivated coordinately in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J]. Cancer, 2004, 100(8): 1605-1614. 4 Nunez MI, Rosen DG, Ludes-Meyers JH, et al. WWOX protein expression varies among ovarian carcinoma istotypes and correlates with less favourable outcome[J]. BMC Cancer, 2005, 5: 64. 5 Gourley C, Paige AJ, Taylor KJ, et al. WWOX mRNA expression 8 Ramos D, Abba M, López-Guerrero JA, et al. low Levels of WWOX protein immunoexpression correlate with tumor grde and a less favorable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bladder tumours[J]. Histopathology, 2008, 52(7): 831-839. 9 Aqeilan RI, Hagan JP, Aqeilan HA, et al. Inactivation of the Wwox gene accelerates forestomach tumor progression in vivo[J]. Cancer Res, 2007, 67(12): 5606 -5610. 10 Cantor JP, Iliopoulos D, Rao AS, et al. Epigenetic modulation of endogenous tumor suppressor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xenografts suppresses tumorigenicity[J]. Int J Cancer, 2007, 120(1): 24-31. 11 Nakayama S, Semba S, Maeda N, et al. Role of the WWOX gene, encompassing fragile region FRA16D, in suppression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J]. Cancer Sci, 2008, 99(7): 1370-1376. 12 Qin HR, Iliopoulos D, Semba S, et al. A Role for the WWOX gene in prostate cancer[J]. Cancer Res, 2006, 66(13): 6477-6781. (2009-07-14 收稿) (2009-12-02 修回) (杨红欣校对)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 滕家安, 秦俭, 梁远, 王仁生, 汤春园, TENG Jiaan, QIN Jian, LIANG Yuan, WANG Rensheng, TANG Chunyuan 作者单位: 滕家安,TENG Jiaan(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南宁市,530021), 秦俭,QIN Jian(广西壮族自治 区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南宁市,530021), 梁远,汤春园,LIANG Yuan,TANG Chunyuan(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南宁市,5300021), 王仁生,WANG Rensheng(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市,5300021) 刊名: 英文刊名: 中国肿瘤临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年,卷(期): 2010,37(3)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1条) 1.Coughlin SS.Calle EE.Teras LR Diabetes mellitus as a predictor of cancer mortality in a large cohort of US adults 2004(12) 2.Larsson SC.Orsini N.Wolk A 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a meta-analysis 2005(22) 3.Tran TT.Medline A.Bruce WR Insulin promotion of colon tumors in rats 1996(12) 4.Giovannucci E 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colon cancer: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2001(z) 5.Fried SK.Ricci MR.Russell CD Regulation of leptin production in bumans 2000(12) 6.Aparicio T.Guilmeau S.Goiot H Leptin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precancerous lesions induced by azoxymethane in the rat colonic mucosa 2004(2) 7.Le Marchand L.Wilkens LR.Kolond LN 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lifestyle,obesity,smoking,alcohol use,and diabetes with the risk of colorcaal cancer 1997(21) 8.Hu FB.Manson JE.Liu S Prospective study of adult onset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women 1999(6) 9.Schiel R.Muller UA.Braun A Risk of malignandes in patients with insulin-treated diabetes mellitus:results of a population-based trial with 10-year follow-up 2005(8) 10.Debruyne PR.Bruyneel EA.Li X The role of bile adds in carcinogenesis 2001 11.Long L.Nip J.Brodt P Paracrine growth stimulation by hcpatocyte-derivc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a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carcinoma cells metastatic to the liver 1994(14)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孔令亨 结直肠癌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2005 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伴发2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预后的影响;初步研究C肽、胰岛素以及IRI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 供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伴发2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伴 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较容易发生各种部位的感染;本研究未发现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生存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C肽、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肽浓度较高,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分泌胰岛素较多,提示过量分泌的胰 岛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2.期刊论文 秦俭.滕家安.梁远.王仁生.汤春园.冯国生.陈甲信 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I、IGFBP-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广西 医科大学学报2009,26(6) 目的:研究IGF-I、IGFBP-3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T2DM合并结直肠癌(A组)、36例结直肠癌 (B组)、40例T2DM(C组)和40例健康者(D组)血清IGF-I和IGFBP-3的水平.结果:4组间血清IGF-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2, P<0.01),组间两两比较A组血清IGF-I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 (P<0.05),而D组血清IGF-I水平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 C组血清IGF-I水平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血清IGFBP-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B、C组3组患者血清IGFI阳性率分别为73.3%(23/30)、44.4%(19/36)和47.5%(19/40),B组和C组两组阳性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结直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为3.438(95% CI=1.212~9.750).结论:血清IGF-I升高可能与T2DM患者并发结直肠癌有关;T2DM患者血清IGF-I水平显著增高者应注意合并结直肠癌的可能;IGFBP-3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3.学位论文 郑柳娟 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分析 200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临床特点,了解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血脂水平、肿瘤部位、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合并症及肿瘤转移情况等,提高对2型 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认识。 对象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邵逸夫医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史、手术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诊断、相关辅助检查等确定 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合并症等。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76例,占邵逸夫医院同期住院2型糖尿病总人数(6903)的1.1%;其中男性47例,占61.84%,≥60岁40例(85.11%),<60岁7例(14.89%);女性 29例,占38.16%,其中≥60岁25例(86.21%),<60岁4例(13.79%);年龄范围47.86岁,平均年龄69.41士9.17岁;糖尿病病程1天-20年不等,平均5.39a±4.77年;糖尿病平均诊断年龄 64.12±10.12岁;平均体重指数23.85±2.90kg/m2。平均甘油三脂水平1.53±0.65mmol/L,总胆固醇水平4.36±1.2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70±1.04mmol/L,其中血脂升 高38例,占50%。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99±2.86mmol/L,其中空腹血糖≤6.10mmol/L的18例,占23.68%,空腹血糖≥ 7.8mmol/L的30例,占39.47%。测定入院第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的72例(94.73%)患者,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12.79±4.50mmol/L,其中餐后血糖≤7.8mmol/L的7例,占测定总数的 9.72%,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的45例,占测定总数的62.50%。 76例患者中升结肠癌11例(14.5%),横结肠癌9例(11.8%),降结肠癌2例(2.6%),乙状结肠癌16例(21.1%),直 肠癌38例(50%)。所有病例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26例,高中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22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1例,粘液腺癌11例,乳头状腺癌2例,另8例为腺癌但具 体病理类型不详。73例明确分期的患者中,Duke's A期7例(9.6%),Duke's B期26例(35.6%),Duke's C期22例(30.1%),Duke's D期18例(24.7%)。经病理证实确定淋巴结转移35例 (48.1%),无转移37例(51.9%),其中男性淋巴结转移25例(56.8%),无转移19例(43.2%),女性淋巴结转移10例(35.7%),无转移18例(64.3%),男女2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 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发病年龄较大,以60岁以上为主,平均年龄69.41±9.17岁,糖尿病病程1天-20年不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无糖尿病史,仅在手术前才诊断糖尿病 (14例),占18.6%。发病部位以直肠(50%)和乙状结肠(21.1%)为主。近段大肠(升结肠、横结肠)21例,占27.6%,远段大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55例,占72.4%,以远段大肠为 主,男女大肠癌分布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分期以中晚期为主,Duke's B、C、D期占90.4%。远处转移以肝脏最常见。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较差。 既往合并高血压38例(50%)、脂肪肝26例(34.21%)、胆囊结石25例(34.89%)、大肠息肉16例(21.05%)。大便隐血测定49例中阳性35例(71.43%),阴性14例(28.57%),以阳性为主。测 定癌胚抗原(CEA)21例,升高9例,占测定总数42.86%。 结论: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相当一部分无糖尿病史,仅在手术前才诊断糖尿病,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较差,发病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远处转移以肝脏最 常见,分期以中晚期为主。脂肪肝、胆囊结石合并率高。 4.期刊论文 孔令亨.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伴发2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72例住院结直肠癌患者的空腹血糖,计算2型糖尿病患病 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及年龄、性别、BMI等因素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用Cox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等因素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2型糖尿病 的患病率为7.83%,标准化患病率为3.99%,与全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大,RR=3.543(P=0.035).2型糖尿 病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生存没有显著影响(P=0.060).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伴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较容易发生各种部位的感染;本研究 未发现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生存有显著的影响. 5.期刊论文 罗琼.文格波.刘江华.LUO Qiong.WEN Gebo.LIU Jianghua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9,29(5) 2型糖尿病患者易罹患结直肠癌,若接受胰岛素治疗,则不仅结直肠癌发病率更高,且肿瘤进展更加迅速.高胰岛素血症假说认为,异常增高的胰岛素及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可促 进结肠细胞增殖,最终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由于结直肠癌可通过筛选试验得以早期发现,故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选择合适的筛选形式,特别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建议进行结肠镜检 查,并且筛选间隔时间不得超过5年. 6.学位论文 张旭慧 糖尿病患病与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研究 2009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前列,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 ,但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大中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更为明显。据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报告,结直肠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多 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食物中的高脂肪、红肉、低纤维素的摄入以及肠道疾病、低体力活动程度等有关。 但是,结直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可能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年化,全世界糖尿病的患病率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2002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7亿,到2025年将达到3.6亿以上。我 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人以上,8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 虽然以往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有关,但报道的结果不尽一致。且以往对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局部的国家和地区,而没有对全球性的资料进 行过分析。国内,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性有关,但目前未见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的报道。为了从整体上了解糖尿病 是否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存在关联,本研究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基于人群监测的糖尿病病人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SIR)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分析全世界170个国家糖尿病患病率与结直肠癌 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结直肠癌高发区浙江嘉兴南湖区的糖尿病病人结直肠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糖尿病患病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病因学研究及其防治 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糖尿病患病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生态学研究 1.1资料来源 从国际糖尿病联盟糖尿病患病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糖尿病患病的资料。该数据库源自全世界研究设计良好的、基于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监测资料。 从国际癌症组织肿瘤数据库(GLOBOCAN2002数据库)收集170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结直肠癌的资料。该数据库来源于国际癌症组织的流行病学项目。 1.2数据统计方法 各个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均按照世界标准人口进行调整,由于糖尿病患病率、结直肠癌发病率等原始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因此对糖尿病患病率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数 据采用平方根转化.转化后的数据接近正态分布。用散点图分别描述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和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系。如散点图呈现有相关趋势,再用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两者的相关程度大 小。并进一步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病率与结直肠癌发病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2.基于人群监测的糖尿病病人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SIR)的研究 2.1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现场是我国结直肠癌高发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糖尿病病人和结直肠癌发病资料来源于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人群监测资料,调查时间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通 过记录连结,调查糖尿病病人的结直肠癌发病情况。同时收集监测地区各年度的人口资料。 2.2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糖尿病病人的确诊时间和结直肠癌发病、失访(或死亡)时间计算调查期间的观察人年数。 以监测地区居民在调查期间结直肠癌的年龄别发病率作为标准发病率,按照糖尿病病人的年龄组观察人年数计算标准化发病比(SIR)。 结果: 1.糖尿病患病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生态学研究结果 相关性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两者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4(男性)和0.597(女性)(P值均小于0.001)。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而增加。男、女性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194和0.332。 2.基于人群监测的糖尿病病人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SIR)的研究结果 对嘉兴南湖区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糖尿病监测数据库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 将糖尿病监测数据库与结直肠监测数据库进行记录连结,在79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64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结肠癌44例、直肠癌20例。糖尿病人群中结直肠癌的总体发病率为 314.8/100000人年数(95%可信区间:237.6-391.9/100000人年数);结肠癌发病率216.4/100000人年数(95%可信区间:152.5-280.4/100000人年数);直肠癌发病率98.4/100000人年数 (95%可信区间:55.1-141.6/100000人年数)。64例结直肠癌中有44例结肠癌,占68.8%,高于普通人群中结肠癌占结直肠癌的比例(5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人群中结直肠癌的标准化发病比158.8(95%可信区间119.9-197.7),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58.8%。男性的标准化发病比182.1(95%可信区 间123.4-240.8),高于女性的标准化发病比136.4(95%可信区间85.0-187.9)。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比,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 按照结直肠癌的发病部位比较,2型糖尿病人群中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与普通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增加,其总体标准化发病比179.0(95%可信区间126.1-231.9),其中男性标准化发病比 189.9(95%可信区间113.9-265.8),有显著性差异。女性标准化发病比168.7(95%可信区间94.8-242.6),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人群与普通人群相比,直肠癌的发病危险性在男性和 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标准化发病比172.3(95%可信区间78.6-266.0),女性标准化发病比90.6(95%可信区间23,5-157.8)(P均>0.05)。 结论: (1)生态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患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呈现正相关。 (2)基于人群监测的糖尿病病人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SIR)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性有关。这种危险性存在人群和疾病部位的特异性,2型糖尿病与男性、 结肠癌关系更为密切。 7.期刊论文 徐覃莎.朱敏霞.郁明姬.XU Qin-sha.ZHU Min-xia.YU Ming-ji 结直肠癌与糖尿病的关系及螺旋CT分析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9,29(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年龄分布、肿瘤解剖部位以及转移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经手术或肠镜活检经病理证实的CRC患者的临床及 CT资料,其中36例伴发2型糖尿病,将其定为CRC伴糖尿病组,剩余120例为CRC非糖尿病组,此文结合CT重点分析CRC伴发糖尿病的发病率、年龄分布、肿瘤解剖部位及转移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CRC与糖尿病共病的粗略发病率占23.08%,经年龄构成结构进行调整后,得出2型糖尿病的标准患病率为5.76%,明显高于1995至1997年全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3.2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统 计学差异(P<0.01).伴发糖尿病组CRC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占43.5%,较非糖尿病组23.33%转移率高,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C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 ,70~80岁为多发年龄段,远端结肠癌伴发糖尿病概率高,CRC合并糖尿病时更容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8.学位论文 王炜 胰岛素受体基因的变异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研究 2006 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被发现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2型糖 尿病、胰岛素抵抗则会增加结直肠肿瘤的易感性,因此胰岛素受体(IR)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也逐渐引起关注。IR是细胞膜表面一种重要的大分子跨膜糖蛋白,参与调节细胞的 代谢和生长、增殖、分化。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位于人基因组19p13.3-13.2区,由22个外显子和21个内含子组成,其第1-11号外显子编码α亚基,第12-22号外显子编码β亚基。编码 α亚基C端12个氨基酸残基的第11号外显子因为会被变异性剪接,而使INSR存在两种mRNA:缺少第11号外显子的mRNA(EX11-),翻译的IR称为IRA;含有第11号外显子的mRNA(EX11+),翻译 的IR称为IRB。两种受体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IRA在人体多种恶性细胞中高表达,包括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平滑肌肉瘤等,IRA可能参与了结直肠 癌的发生。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基因组中最普遍的一种变异形式。SNPs不仅可以作为遗传标记,通过连锁或关联分 析定位疾病易感基因,而且有些SNPs本身就可直接导致疾病或引起药物/毒物反应性的差异,因此,SNPs对多基因疾病的早期风险性评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等方面均有巨 大的应用价值。 我们分别从基因因素和代谢因素两方面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的变异对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由于INSR基因编码区的SNPs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总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SNPs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分析目前罕有报道,因此我们选择了100例中国汉族正常人和100例2000年至2004年在 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了编码IR主要功能部位的13个外显子的SNPs在中国汉族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其中 exon2-6主要编码胰岛素结合部位,exon12编码IRβ亚基的起始部位,exon17-22编码I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部位,exon11则会影响IR的变异性剪接)。我们还对本次研究中发现的SNPs在结直 肠癌患者和正常人群中基因型分布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结合测序的SNP技术分析平台,我们在INSR的13个外显子中共发现了5个SNPs和1个突变,其中1个SNPs和1个突变是首次被发现。我们比较了这些SNPs位 点在中国正常人群和结直肠癌患者中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以及它们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侵犯、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 果没有发现这些SNPs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但发现261(C/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肿瘤的发生部位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261(C/T)位点可能与肿瘤的发生部位 有关。 此外,IRAA在人体大多数分化成熟的组织中低表达,而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显著升高,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我们分别就基因因素和代谢因素可能对结直肠癌 中IR变异性剪接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国外有文献报道INSR的intron10中存在多个影响exon11剪接的区域,其中intron10的5'端有一个剪接增强子区,能促进exon11被保留;其3'端潜在的 分支位点上游有一个43个核苷酸序列能促进exon11被剪切;当3'端潜在的分支位点被敲除后,细胞则几乎完全表达IRA。SNPs位点rs3745548(A/G)正位于intron10的5'端剪接增强子区,而 rs2252673(C/G)则位于intron11的5'剪接位点区。既然IR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显著上调,我们也初步分析了这两SNPs在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运用DHPLC技术 ,我们在intron10和intron11中检测到了这两个SNPs位点,且两个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杂合率均较高,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rs3745548(A/G)位点AA基因型的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淋 巴结累及,提示AA基因型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正相关,其机制是否是因为该位点位于剪接增强子区,会影响结直肠癌中IR的变异性剪接,有待进一步分析。我们用这两个高度连锁不平衡 的SNPs位点构成单体型,分析了其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结果发现A-G单体型与结直肠癌肿瘤的低分化程度和高浸润能力呈正相关,但未发现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随后,我们研究了胰岛素、葡萄糖,两个IR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的代谢因子,对结直肠癌中IR的变异性剪接的调节作用,进而推测它们是否可能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易感性的 原因。我们用胰岛素和高浓度葡萄糖分别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SW620,并用两种检测方法,半定量RT-PCR和DHPLC的定量分析程序,检测药物处理前后IRA/IRB的表达比例变化。结果 发现,胰岛素以及高糖处理RKO、SW620细胞后IRA表达均显著上调。这个结果说明,胰岛素和高糖均会影响结直肠癌中IR第11号外显子的变异性剪接,主要会导致IRA表达上调。高胰岛素 血症和高糖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因此我们的实验结果也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胰岛素、高糖血症导致IRA表达上调,可能是其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INSR基因的SNPs位点,261(C/T)、1085(C/T)、rs1051690(G/A)、rs3745548(A/G)、rs2252673(C/G),以及rs3745548(A/G)和rs2252673(C/G)构 成的单体型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提示INSR基因水平的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结直肠癌易感性的主要因素。 2.多态位点261(C/T)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之间有相关性,而rs3745548(A/0G)的AA基因型则可能会影响结直肠癌的淋巴结累及。 3.多态位点rs1051690(G/A)、rs3745548(A/G)构成的单体型的A-G基因型与结直肠癌肿瘤的低分化程度和高浸润能力呈正相关性。 4.代谢因素,胰岛素和高糖,均会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IR第11号外显子的变异性剪接,主要会导致IRA表达上调。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胰岛素血症、高糖血症导致IRA表达上调 ,很可能是增加其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重要原因。 9.期刊论文 夏菲.韩萍 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胃肠病学2007,12(3) 胰岛素抵抗(IR)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医学研究关注的重点.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可通过脂肪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或加重组织IR,并损伤B细 胞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IR被认为是多种代谢疾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共同原因.随着对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本质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机 制参与了IR和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IR所致的代谢异常和导致IR的某些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但IR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确切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0.期刊论文 滕家安.秦俭.梁远.王仁生.汤春园.欧阳玲莉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252例临床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72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方法 调查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所有合并恶性肿瘤的T2DM患者共450例,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进行比较,分 析T2DM合并肿瘤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T2DM 患者恶性肿瘤总发病率为11.56%,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13.71%vs9.64%,P<0.01),老年男性高于老年女性(16.86%vs10.22%,p<0.01)和非 老年男性(16.86%vs9.95%,P<0.01);消化系肿瘤、肺癌、血液系肿瘤和头颈部肿瘤位居老年组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四位,又以结直肠癌最常见;老年组患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比例以及 SBP、FBG、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IR等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比非老年T2DM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老年男性尤为明显;胰岛素抵抗、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和 高血糖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llc201003009.aspx 授权使用:广东药学院(gdyxyip),授权号:23e65bb1-fcc9-451f-acb9-9df100ec8422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