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 便 覽 ︰ 工 業 貿 易.pdf
工業貿易 香港是一個國際商業及貿易樞杻,擁有多方面優勢,包括企業 的公平競爭環境、優良的法治、簡單稅制及低稅率、資金資訊 服務貿易:香港經濟在過去數十年經歷重大的結構轉型後,服 自由流通、高效市場、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國際級商業基建等。 務業對本港經濟變得十分重要。在2021年,服務業佔香港本地 依照《基本法》,香港是一個單獨關稅區,可以「中國香港」 生產總值的93.7%。香港的主要服務行業包括金融及保險業 的名義參與相關國際組織和貿易協議。 (佔2021年本地生產總值的21.3%),其次是公共行政、社會及 個人服務業(20.5%),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19.4%) 經濟與商業政策:香港奉行自由企業和自由貿易的經濟政策, 以及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業(9.1%)。 不設進口關稅,只對四類作本銷用途的進口或本地製造的商品 2022 年 服 務 貿 易 總 額 為 11,431 億 港 元 p , 較 2021 年 上 升 徵稅,分別為酒精濃度以量計多於30%的飲用酒類、煙草(除 4.4%。香港向來是服務輸出淨額盈餘地。在2022年,採用所有 了無煙煙草產品和另類吸煙產品)、若干碳氫油類(汽油、飛 權轉移原則編製而成的香港服務輸出價值為6,493億港元,對本 機燃油和輕質柴油)和甲醇。汽車於香港首次登記時,須繳付 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為23.0%。 2022年服務業就業人數佔香港總就業人數的88.4%。 首次登記稅。 香港的貿易政策建基於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奉行的 多邊貿易制度。作為全球最外向型和開放的經濟體之一,香港 工業貿易署:工業貿易署(工貿署)處理香港的對外貿易關 致力推動貿易和服務全球化,並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積極參 係,協調香港以「中國香港」名義參與世貿組織、亞太區經濟 與世貿組織。 合作組織、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下的貿易委員會以及太平洋經 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亦受惠於內地推行的經濟深化 濟合作議會,致力促進並保障香港的貿易權益和利益。 工貿署一直與內地保持緊密磋商,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 改革,「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 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框架下不斷加入更多開放措 貨物貿易:在2022年,本港的貨物貿易總額為94,591億港元, 施,亦積極尋求與香港的貿易伙伴締結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 比2021年下跌7.9%。 定)及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投資協定),從而為本港的產品 貿易額(百萬港元) 進口 及服務出口以及本港投資者在海外的投資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在本地層面,工貿署為本地企業提供各種進出口簽證、登 4,721,399 4,415,440 4,269,752 5,307,792 4,927,467 記及產地來源證服務。工貿署並支援本港各行業,尤其是中小 港產品 企業,例如推行各項資助計劃,亦會在主要貿易伙伴進口法規 出口 46,294 47,751 47,442 74,531 62,645 轉口 4,111,812 3,940,935 3,880,075 4,886,125 4,469,004 有所改變時,向本地企業提供資訊。 工商業:香港除了是亞太區生產網絡的管理控制中心,亦是國 進口:主要項目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佔2022年 際及亞太區的卓越服務中心。同時,香港出口的多種消費品馳 香 港 進 口 總 值 的 45.7% ) ; 通 訊 、 錄 音 及 音 響 設 備 和 儀 器 名世界。 (11.3%);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8.4%);非金屬 礦物製品(3.4%)以及首飾、金器及銀器,及其他寶石或半寶 製造業:從八十年代起,香港的製造業逐步把勞工密集的生產 石 製 成 品 ( 3.1% ) 。 主 要 供 應 地 是 內 地 ( 42.2% ) 、 台 灣 工序由香港遷移至內地或亞太區其他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同 (11.9%)、新加坡(8.1%)、韓國(5.9%)及日本(4.9%)。 時投放更多資源在高科技和高增值的活動上。 2021年,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0%。2022年,製造業 港產品出口:主要項目包括首飾、金器及銀器,及其他寶石或 半寶石製成品(佔2022年港產品出口總值的29.5%);非鐵金屬 (9.2%);以及醫療及藥用產品(7.8%)。主要市場是內地 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2.1%。 香港的製造業機構以中小企業為主。2022年年底,共有 7 845個製造業商業單位,其中98.7%的就業人數少於100人。 (37.1%)、美國(11.9%)、台灣(10.5%)、瑞士(6.0%)及 新加坡(4.3%)。 服務業:香港服務業在過去數十年來發展蓬勃,令香港成為世 界上各個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中的表表者。2021年,服務 轉口:主要項目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佔2022年 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93.7%。 香 港 轉 口 總 值 的 49.7% ) ; 通 訊 、 錄 音 及 音 響 設 備 和 儀 器 2022年,88.4%的就業人士從事服務業。與製造業一樣, (12.2%);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10.9%);非金 2022年年底的357 493個服務業商業單位中,大多數(98.6%)是 屬礦物製品(3.9%)以及專 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及器 具 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少於50人)。 (3.5%)。主要市場是內地(57.0%)、美國(6.4%)、印度 (3.8%)、台灣(3.3%)及越南(2.5%)。 p 「初步數字」。 「市場推廣基金」亦已優化,包括進一步提高每間企業的累計 CEPA:CEPA 分別是內地及香港首份簽訂的自貿協定,於 2003 資助上限至100萬元,並延長原為期兩年並於2023年4月結束的 年簽署,並於 2004 年 1 月 1 日全面實施。自 CEPA 實施以來, 特別措施至2026年6月底,以繼續擴大資助範圍,涵蓋以本地市 雙方不斷擴闊協議的內容和範疇,逐步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和 場為目標的展覽會和網上展覽會,同時放寬只限中小企業申請 便利化。 的要求。截至2023年5月,於「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基 CEPA 框架下設有四份不同範疇的子協議:(1)貨物 貿易方面,所有符合 CEPA 原產地標準的香港產品, 進口內 金」下批出的總資助金額分別為36億7,000萬元及47億6,200萬 元。 地時 均可享零關稅 優惠。《CEPA 貨物貿易協議》設有「海 除財政支援外,工貿署透過轄下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 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 心(英文簡稱SUCCESS),與不同的工商組織、專業團體及其 性貿易壁壘」及「粵港澳大灣區貿易便利化措施」四個專章, 他政府部門合作,向中小企業免費提供支援服務。SUCCESS提 以深化兩地貨物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2)服務貿易方面, 供營商所需的政府牌照的資料和中小企業有關的活動及設施的 雙方已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在《CEPA 服務貿易協議》 最新消息,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以及提供「問問專家」業務 下,香港服務提供者可在大部分服務領域,以優惠待遇進入 諮詢服務。 內地市場。《CEPA 服務貿易協議》於 2020 年 6 月 1 日起實 為向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和適切的服務,政府已整合了現 施一系列修訂,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予香港服務提供者。 有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包括工貿署的SUCCESS、香港貿易發 (3)投資方面,《CEPA 投資協議》規定香港投資者可在內 展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中小企一 地享有投資保護和便利。(4)在《CEPA 經濟技術合作協議》 站通」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綜 下,雙方承諾在 22 個範疇加強合作,配合香港和內地的發 合服務,讓中小企業可以在任何一個諮詢點取得所有政府資助 展趨勢及需要,並促進「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 計劃的相關資訊。此外,一站式入門網站「中小企連線」亦自 作,為以後更緊密合作提供具體方向。 2022 年 6 月起投入運作,以進一步加強「四合一」綜合服務, 讓中小企業能在單一網上平台上獲取全面的資訊,包括各項政 自貿協定:為協助香港企業分散市場和爭取更佳的市場准入 府資助計劃和中小企業支援服務的資料等。 條件,政府一直積極尋求與香港的貿易伙伴締結自貿協定。 為進一步提升對中小企業申請資助計劃的支援,一支名為 除與內地簽訂 CEPA,香港迄今已分別與新西蘭、歐洲自由 「中小企資援組」的支援小隊已於2020年1月起投入服務,透過 1 2 貿易聯盟國家 、智利、澳門、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 、 與有意申請資助計劃的中小企業直接見面或網上會面,協助他 格魯吉亞及澳洲簽訂了七份自貿協定。 們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及提供直接的支援。由2023年10月起, 「中小企資援組」的服務將會加強,例如會為中小企業提供能 投資協定:投資協定有助加強海外投資者在香港投資的信心, 力提升服務。 確保其在香港的投資得到保護,亦確保香港投資者在海外的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提供平台,讓業界就影響中小企業發展 投資享有相應保護。香港至今已與海外經濟體簽訂了 22 份 的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並建議措施以支援和促進中小企業的 投資協定,地區網絡涵蓋亞太地區、歐洲、中東、北美及南 發展。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亦就影響香港工業及貿易的事務, 美。 向政府提供意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工商界人士、專業人士、 銀行界人士、學者、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援服務的機構代表及政 政府對工商業和中小企業的支援:在自由市場和自由企業的經 府官員。 濟架構下,政府致力締造有利營商的環境,讓製造業及服務業 有效運作。這包括穩定的宏觀經濟;低稅率而簡明的稅制;完 善的基礎設施;對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的投資;以及透過健 全的法律制度有效保障個人權利及知識產權。 中小企業是推動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12月, 香港有約362 000家中小企業,佔全港商業單位總數逾98.5%, 就業人數佔私人機構總就業人數約44.4%。政府對支援中小企 業的發展十分重視。 工貿署設有多項資助計劃支援香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 的發展。這包括「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市場推廣基 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 (BUD「專項基金」)和「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協助企業拓 展市場及提升整體競爭力。 於2023年,政府為「BUD專項基金」注資5億元,把承擔 額增至65億元。符合資格的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已增至700萬 元。「BUD專項基金」-申請易於2023年6月推出,以加快審批 申請,讓更多企業利用「BUD專項基金」發展業務。此外, 1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包括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 東盟的成員國為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 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2 「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http://www.gov.hk 工業貿易署互聯網網址:http://www.tid.gov.hk 本文所有資料可隨意摘錄,無須註明引錄來源。 2023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