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经汽车红月刊【2011-10期】.pdf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特别发布 2011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红月刊 动力锂电池(下) ——动力锂电池(下) (2011-10 期)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Contents .................................................................................................................................................................................................. 致读者.................................................................................................................................................................................................. ..................................................................................................................................................................................................11 .............................................................................................................................................................. 2 动力锂电池(上)内容回顾.............................................................................................................................................................. 1 锂资源.............................................................................................................................................................................................. .............................................................................................................................................................................................. ..............................................................................................................................................................................................44 1.1 锂资源分布........................................................................................................................................................................... 4 1.2 锂的应用领域....................................................................................................................................................................... 5 1.3 电池级碳酸锂主要生产商介绍........................................................................................................................................... 6 1.4 碳酸锂市场需求预测........................................................................................................................................................... 7 .......................................................................................................................................................................................... 2 正极材料.......................................................................................................................................................................................... ..........................................................................................................................................................................................88 2.1 正极材料市场概况............................................................................................................................................................... 8 2.2 锰酸锂市场概况................................................................................................................................................................... 8 2.2.1 国外主要生产企业.......................................................................................................................................................... 9 2.2.1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9 2.3 磷酸亚铁锂市场概况......................................................................................................................................................... 11 2.3.1 国外主要生产企业........................................................................................................................................................ 11 2.3.2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12 ........................................................................................................................................................................................ 14 3 负极材料........................................................................................................................................................................................ ........................................................................................................................................................................................14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3.1 负极材料市场概况............................................................................................................................................................. 14 3.2 国内负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14 4 电解液............................................................................................................................................................................................ ............................................................................................................................................................................................ 16 ............................................................................................................................................................................................16 4.1 电解液市场概况.................................................................................................................................................................. 16 4.2 日韩主要电解液企业.......................................................................................................................................................... 17 4.3 国内主要电解液企业.......................................................................................................................................................... 17 4.4 LIF6 主要生产企业...............................................................................................................................................................19 ................................................................................................................................................................................................ 20 5 隔膜................................................................................................................................................................................................ ................................................................................................................................................................................................20 5.1 隔膜市场概况..................................................................................................................................................................... 20 5.2 国外隔膜主要生产企业..................................................................................................................................................... 20 5.3 国内隔膜主要生产企业..................................................................................................................................................... 21 ............................................................................................................................................................ 22 6 动力锂电池行业投资分析............................................................................................................................................................ 6.1 行业投资考虑因素............................................................................................................................................................. 22 6.2 推荐关注的相关企业......................................................................................................................................................... 23 ............................................................................................................................................................................................ 25 关于作者............................................................................................................................................................................................ ............................................................................................................................................................................................25 ............................................................................................................................................................................................ 25 联系我们............................................................................................................................................................................................ ............................................................................................................................................................................................25 ............................................................................................................................................................................................ 25 特别声明............................................................................................................................................................................................ ............................................................................................................................................................................................25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致读者 现 阶段所说的新能源汽车一般指用电池储能辅助或者全部替代内燃机为汽车提供动力。常见新能源汽 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及其他新能源汽 车等。以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可能会遵循 以混合动力为新能源汽车的起点,以纯 电动汽车为中期目标,以燃料电池为远期目标的发展趋势不断前行。 不同种类的电动汽车由于其工作方式的差异,对电池的要求也有各种不同的要求,总体来说,都倾向于要求高 功率密度,高能量又安全的电池产品。目前可作为车载动力电池的类型主要有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VRLA)、Cd-Ni 电池、MH-Ni 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 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锂电池将会是比较适合未来电动汽车所需要的动力电池。锂电池相对于其他电池在功 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上相对于其他电池具有很明显的优势。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使用具有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 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能够满足车用动力需求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电动汽车应用的理想产品。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汽车行业研究,我们定期向外界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动力锂电 池”的研究,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进行发布,上期主要介绍锂电池的基本情况,下期重点介绍锂电池各组成部分 生产企业与投资情况。本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红月刊课题为“动力锂电池(下)”,重点向读者呈现如下内容: � 锂资源市场情况 � 正极材料市场情况 � 负极材料市场情况 � 电解液市场情况 � 隔膜市场情况 � 动力锂电池行业投资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1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动力锂电池(上)内容回顾 � 电池分类 电池按原理主要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生物电池三大类。化学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变成 电能的电池。化学电池可以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等。一次和二次的区别在于,一次电池只用于放电, 不能充电,二次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可以重复使用。能驱动电动车的电池归属于二次电池范畴。 � 动力电池研发历史 电池是电动车的能源,是影响电动车性能的关键所在,目前更是发展电动车亟待突破的瓶颈。应用于电动车(电 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的电池,我们称之为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研发可以分为四代,即铅酸电池 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 � 碱性电池 锂 燃料电池。 锂电池结构组成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构成材料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粘结剂、导电剂等。其中,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是核心的四种材料。 �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负极的材料本身提供晶格空位,锂可以从嵌入晶格也可以脱嵌出来,充电时,外界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相 应的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液,透过隔膜,到达负极,嵌入碳材料中;放电时,锂离子从碳材料脱出, 经过电解液和隔膜,嵌入正极材料中,相应地电流从正极经外界负载流向负极。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2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 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比较明晰,上游是金属资源,主要是制造电池级碳酸锂为主的锂资源。中游是电池制造,作 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零部件加工制造阶段,这部分是攫取利润最高的阶段。下游是新能源汽车制造。 � 新能源汽车拉动的锂电池材料需求预测 表 锂电池各组分市场规模预测表 单位:亿元 2010 2011E 2012E 2013E 2014E 2015E 磷酸亚铁锂 1.36 4.62 8.30 61.14 103.34 134.61 负极材料 1.29 4.43 7.89 20.64 33.41 42.97 电解液 2.03 6.92 12.38 31.25 51.82 67.12 六氟磷酸锂 0.73 2.49 4.47 11.03 18.58 24.18 隔膜 3.85 13.28 23.53 64.14 100.95 128.74 总计 9.26 31.74 56.58 188.20 308.10 397.63 资料来源:东海证券研究所、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3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1 锂资源 1.1 锂资源分布 锂金属资源世界储量丰富,全球储量折算成金属锂有 2866 万吨,我国占 11.72%大约为 335 万吨。我国锂矿床 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省份,其中四川省甲吉卡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是世界上最好的,氧 化锂含量 1.28%,储量 103 万吨。盐锂矿床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其中青海台吉乃尔盐湖是半干盐湖,面积 780 平方公里,有 2 层石盐,在盐层中赋存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氯化锂储量 466 万吨。 表 1-1 我国锂矿分布 地区 主要矿物 占全国储量比例(%) 青海 盐湖卤水 49.63 西藏 盐湖卤水 28.36 四川 锂辉石 7.77 江西 锂云母 4.20 湖北 盐湖卤水 7.17 湖南 锂云母 2.36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4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1.2 锂的应用领域 作为锂电池行业的上游,锂产品有 26%应用在锂电池上,主要是提供电池级碳酸锂产品。 锂的应用领域区分 其他, 23% 锂电池, 26% 化工, 2% 制药, 3% 润滑脂, 13% 连铸, 3% 炼铝, 4% 聚合物, 5% 空调制冷, 6% 釉料, 8% 玻璃, 7% 数据来源:SQM年报、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China Econom y Ne tw ork Consulta tion Co.,Ltd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w w w .china 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5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1.3 电池级碳酸锂主要生产商介绍 2008 年) 表 1-2 主要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商 (2008 国际供应商 锂矿企业 电池级碳酸锂 产能(吨) 工业级碳酸锂 产能(吨) 资源来源 FMC 10000 - 阿根廷翁布雷穆尔托盐湖,金属锂储量220 万吨,碳酸锂可采储量400万吨 。 SQM 15000 -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金属锂储量450万吨, 碳酸锂可采储量800万吨。 Chemetall 12000 - 天齐锂业 2500 3000 赣锋锂业 500 - 南通泛亚锂钴 1000 材料有限公司 国内供应商 赣州晶泰锂业 1500 有限公司 新疆昊鑫锂盐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美国银峰盐湖。 矿石(澳大利亚进口) 盐湖卤水 - - - - - 4000 可可托海、阿尔泰锂矿 西藏矿业 - 1000 扎布耶盐湖,金属锂储量153万吨 中信国安 - 2000 开发有限公司 西台吉乃尔盐湖,氯化锂储量308万吨 资料来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招股说明书 2009 年和 2010 年国外碳酸锂产品总供应量在 9 万吨左右,其中 SQM、FMC 和 Chemetall 三家公司占了全球 7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6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的生产企业加起来大概占 20%的市场份额。这全球三大锂生产商电池级碳酸锂产量每年都在 1 万吨以上,目前全球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在 5 万吨左右。锂电池用的电池级碳酸锂,也基本由这三家企业垄断, 我国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和中信国安等有少量供应。 1.4 碳酸锂市场需求预测 传统消费电子等行业对碳酸锂的需求目前约为 5 万吨,假设其需求按每年 10%的速度稳定增长,那么到 2015 年传统消费电子行业所需电池级碳酸锂约为 8 万吨。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我们按一辆 HEV 需要电 池级碳酸锂 5kg,PHEV 需要 27kg,BEV 需要 50kg 来测算,结合对锂电池电动汽车市场的预测,到 2015 年,新能 源汽车的增长将拉动电池级碳酸锂需求增至 11.35 万吨。到 2015 年,传统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两者合计 19 万吨 左右的需求,约为目前市场需求的 3.8 倍。 表 1-3 全球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对碳酸锂需求拉动的预测 单位:万辆 2009 2010 2011E 2012E 2013E 2014E 2015E 锂电HEV 1.8 15 40 60 75 70 58 碳酸锂需求(万吨) - 0.015 0.04 0.06 0.225 0.21 0.17 锂电PHEV 0.33 20 80 140 220 280 320 碳酸锂需求(万吨) - 0.11 0.43 0.76 3.24 4.21 5.18 锂电BEV 0.49 3 10 20 30 80 120 碳酸锂需求(万吨) - 0.15 0.5 1 1.5 4 6 碳酸锂需求总计(万吨) - 0.275 0.97 1.82 4.965 8.42 11.35 资料来源:东海证券研究所、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7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2 正极材料 2.1 正极材料市场概况 正极材料约占锂电池成本的 30%左右。 我国正极材料制造企业众多,目前的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能够用作动力电池的主要是锰酸锂和磷酸亚铁锂。 针对锰酸锂和磷酸亚铁锂的技术方面优劣目前还存在未知。我们的观点是:现阶段锰酸锂和磷酸亚铁锂并存,小型 电池上锰酸锂具有优势,磷酸亚铁锂代表动力电池的未来。 2.2 锰酸锂市场概况 我国锰酸锂产业化之路开始于 2003 年左右,以云南汇龙和盟固利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建成锰酸锂生产线,引领了 一代中国锰酸锂制造企业的发展。目前锰酸锂材料主要有动力锂电池用锰酸锂材料,主要考虑安全性和循环性能; 另一种是消费电子产品用锰酸锂材料,这个是作为钴酸锂的替代品,主要特点是高容量。2007 年以来,我国锰酸锂 系(包括三元材料)产业发展迅猛,锰酸锂正极材料产量在 1500 吨左右,2009 年,我国锰酸锂系材料产量已经猛 增到 8000 吨左右,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 13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8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2.2.1 国外主要生产企业 表 2-1 国外锰酸锂、多元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主要产品 主要市场 2009年销量(吨)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钴酸锂、锰酸锂、多元材料 日本市场 5500吨 日本户田株式会社 钴酸锂、锰酸锂、多元材料 日本市场 1500吨 Umicore韩国公司 钴酸锂、多元材料 韩国 3500吨 韩国L&F公司 钴酸锂、多元材料 韩国 1600吨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2.1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表 2-2 国内锰酸锂、多元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主要产品 主要市场 2009年销量(吨) 锰酸锂产能(吨) 备注 当升科技 钴酸锂、锰酸 锂、多元材料 韩国、中国、 日本 2476吨 900吨 当升科技 (300073) 湖南瑞翔新材料 钴酸锂、锰酸锂 中国、韩国 1600吨 1000吨 湖南杉杉 钴酸锂、锰酸锂 中国 1400吨 500吨 中信国安盟固利 钴酸锂、锰酸锂 中国 1200吨 3000吨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杉杉股份 (600884) 中信国安 (000839)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第 9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天津巴莫科技 钴酸锂 中国 1000吨 深圳天骄科技 多元材料 中国 1000吨 新乡格瑞恩 锰酸锂 中国 1000吨 临沂杰能 锰酸锂 中国 1000吨 山西力之源 锰酸锂 中国 600吨 云南汇龙 锰酸锂 中国 5000吨(自称) 北大先行 钴酸锂、锰酸锂 中国 50吨 深圳源源 锰酸锂 中国 1200吨 广州鸿森 锰酸锂 中国 2000吨正极材料, 以锰酸锂为主。 广州融达 钴酸锂、锰酸锂 中国 1500 宁波金和 钴酸锂、三元材 料前躯体、锰酸 锂 中国 10000吨(在建) 青岛新正锂业 三元材料、锰酸 锂 中国 1000吨 新乡金光 锰酸锂 中国 800吨 无锡晶石 锰酸锂 中国 1500吨 青岛乾运 锰酸锂 中国 500吨 长兴瑞科 锰酸锂 中国 600吨 湖南振兴 锰酸锂 中国 3000吨(在建) 重庆普瑞格斯 锰酸锂 中国 1100吨 深圳振华 锰酸锂 中国 300吨 圣比和 锰酸锂 中国 300吨 中国宝安 (000009) 资料来源:当升科技招股说明书 、锂电中国、各公司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整理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0页 第 1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2.3 磷酸亚铁锂市场概况 磷酸亚铁锂产业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应该说还是初始阶段。目前国际上在磷酸亚铁锂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要有 3 家,分别是美国的 A123、加拿大的 Phostech 以及美国的 Valence,掌握较为成熟的量产技术。2008 年三大厂商的产 能约为 4300 吨/年左右。我国从 1997 年开始关注磷酸亚铁锂材料。1998 年,国家 863 计划投资 20 亿在汕头研究磷 酸亚锂铁。企业则从 2001 年开始陆续启动磷酸亚铁锂材料研制开发,当前,国内的磷酸亚铁锂产业投资热正在兴起, 其势头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截至 2010 年,我国生产磷酸亚铁锂材料企业约有 100 多家,大部分尚处于研发阶段, 能够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大概在 30 家。目前国内大多数磷酸亚铁锂企业技术能力都只能生产低端材料产品。磷酸亚 铁锂的原材料包括碳酸锂、磷酸二氢铵、草酸亚铁等,原材料的质量好差对磷酸亚铁锂合成后的质量提升比较重要。 2007 年全球磷酸亚铁锂需求量为 700 吨,2008 年增长到 1500 吨,我国的需求量为 500 吨。受全球经济危机影 响,全球 2009 年需求量大幅下滑,约为 500 吨,2010 年,全球需求有大幅增长,接近 1 万吨。据初步统计,目前 我国的磷酸亚铁锂各公司号称的产能已超过 2 万吨,但需求暂时还没释放,要防止产能过剩风险。 2.3.1 国外主要生产企业 2-3 国外磷酸亚铁锂主要生产企业 表2-3 公司名称 产能 A123 3000吨(2008) Phostech 1100吨(2008) Valence 240吨(2008) 备注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1页 第 11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2.3.2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表 2-4 国内磷酸亚铁锂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产能 备注 湖南杉杉 500吨 杉杉股份(600884)全资子公司,技术来自中南大学 天骄科技 150吨 中国宝安(000009)参股75% 横店东磁 中试 横店东磁(002056) 深圳贝特瑞 1500吨 中国宝安(000009)参股54.76%,技术来自美国 Valence 比亚迪 240吨 H股上市,自用 天津斯特兰 2000吨,计划扩产到4000吨 技术来自北京有色研究院 北大先行 2000吨 技术来自北京大学,和北汽福田成立合资公司,介入 动力电池领域 苏州威能/威泰 美国Valence在华子公司 常州/镇江高博 美国A123在华子公司 新乡格瑞恩 1000吨 河南金龙集团下属企业,金龙集团是材料及电池一体 化生产企业 湖南浩润 1000吨 材料和电池一体化企业 湖南瑞翔 300吨 技术来自中南大学 湖南升华科技 10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合肥国轩 500吨 技术来自中科大、合肥工大 辽源雷天 10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烟台卓能 6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西安铁虎 200吨,计划扩展至10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2页 第 12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苏州恒正 5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湖南浩瑞 5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临沂杰能 200吨 天骄科技控股 新乡创佳 2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新乡华鑫 100-150吨 计划增至800-1000吨,河南环宇下属公司,环宇是材 料和电池一体化生产企业 山西力之源 5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青岛乾运 3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河南超威 1000吨 浙江超威与河南屹峰合作投资企业 郑州瑞普生物 200吨 公司2008年成立郑州市锂电池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融达 600吨,将扩产到15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博骏科技 100吨,计划扩产到15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杭州赛诺索欧 2000吨 材料和电池一体化企业 苏州星恒 500吨 以电池生产为主,由联想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物理 研究所、成都地奥集团发起成立 海华新材料 500吨 材料和电池一体化企业 浙江振华 4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赛恩斯 1500吨 材料和电池一体化企业 河北力通 150吨,计划扩产到10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四川长和华 300吨 碳酸锂和磷酸亚铁锂生产企业 云南汇龙 3000吨 材料和电池一体化企业 长兴瑞科 6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深圳振华 500吨 专注材料生产 常州博杰 360吨 专注材料生产 注释:湖南杉杉、天骄科技、横店东磁、比亚迪为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锂电中国、各公司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3页 第 13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3 负极材料 3.1 负极材料市场概况 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负极材料只有碳材料和碳酸锂。负极材料需要寻求的是一种比容量高、容量衰减率 小、安全性能好的材料。负极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取决于其资源是否储藏丰富。碳材料恰恰迎合了这点要求,钛 酸锂的原料储量也较为丰富,价格低廉,存在大规模使用的可能。 负极材料在锂电池制造所需材料成本占比为 10%不到,且毛利也较低。中高端产品的毛利在 20%,低端产品在 10%左右,技术门槛不高造成了其毛利偏低的局面。我国锂电池企业使用的还是中低端负极材料,由于我国山寨电 子产品的蓬勃发展,短期内,负极材料还是会限制在中低端材料。2009 年,我国碳负极材料产销量均在 9000 吨以 上,销售收入近 5 亿元,其中中高端碳材料占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我国对中高端负极材 料的需求也会随之扩张,我国计划到 2015 年,电动车保有量要达到 100 万辆,其中 20%为动力锂电池,此时,对 高端负极材料的需求会超过 1 万吨。目前来说,我国企业高端负极材料的产能是远远不够的。 3.2 国内负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表 3-1 国内负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产能(吨) 备注 深圳贝特瑞 1000吨复合石墨、3000吨球形石墨、3000 吨无汞碱性石墨、300吨高纯可膨涨石墨 中国宝安(000009)参股54.76%,负极材料龙头 企业,市场占有率80%。 杉杉股份 CMS(中间相碳微球)和改性人造石墨粉 (CMP)1200吨,特殊复合人造石墨(FSN) 2000吨 钛酸锂负极材料研发进行中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4页 第 14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长沙海容 以形成SKG、CAP、MGM、MCP 四个系列产 品,总产能2000吨 SKG、CAP系列为中高端负极材料 湖南辉宇 负极材料SSG年产能1500吨 专注于负极材料生产 新乡远东 1000吨高纯天然石墨、1000吨人造石墨, 100吨热解碳,1000吨微粉石墨,800吨 复合碳 专注于锂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开发 新乡格瑞恩 各种负极材料1000吨 综合性锂电池关键材料供应商 新乡金冠能 2000吨高纯天然石墨,2000吨人造石墨, 1000吨复合石墨,1000吨经济型石墨 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 辽宁弘光科技 滑雪改性石墨CGP系列 2000吨 负极材料业务 东莞金卡本 高端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负极材料 北京创亚恒业 人造石墨年产能1500吨 长沙星城 石墨材料产品综合年产能1000吨 专业石墨材料供应商 各种碳负极材料年产能600吨 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AG)和改性 石墨材料生产 1500吨高纯天然石墨,2000吨人造石墨, 1000吨微粉石墨,500吨复合碳材料 专注于锂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开发,深圳三晶 是其子公司 余姚宏远炭素 各种碳负极材料年产能1200吨 专注于负极材料生产 青岛恒胜石墨 负极材料用球化石墨 2200吨 深圳斯诺实业 广西钦州三晶锂业 长沙格翎 各种负极材料综合年产能3000吨 专注于负极材料生产 湛江聚鑫新能源 石墨负极材料年产能3600吨 专业碳材料生产 高明三高石墨 电池级石墨年产能500吨 前身深圳鑫涛 宁波佛来斯通 碳负极材料年产能300吨 主营打印机用碳粉 深圳金润 碳负极材料年产能600吨 技术来自中科院金属所 注释:杉杉股份、青岛恒盛石墨、湛江聚鑫新能源、宁波佛莱斯通为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锂电中国、各公司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5页 第 15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4 电解液 4.1 电解液市场概况 电解液约占锂电池制造材料成本的 12%左右, 国内外主要电解液企业市场占有率 产品的毛利在 30%左右。随着锂电池行业的迅速发 展,国内电解液材料产业涌现出了杉杉股份、华荣 化工、珠海赛纬电子、天津金牛、汕头金光、广州 天赐等 10 余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其中,华荣化 工、珠海赛纬电子定位高端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做 中低端市场。国外电解液市场主要被日本和韩国垄 断着,国外市场电解液供给主要有宇部兴产、Ecopro (韩国第一毛织城)和三菱化学把持,覆盖了国外 市场 75%以上的需求。2009 年,日本企业国外电解 液市场占有率大概为 50%。 国产电解液价格维持在高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数据来源: 锂电中国、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China Economy Network Consultation Co.,Ltd www.chinacir.com 电解液的关键材料 LiF6 大部分需要进口,LiF6 主要被日韩企业如日本关东电化学工业,森田化工,Stella Chemifa 等 企业垄断着,目前每吨 LiF6 生产成本在 10 万元左右,但是售价高达 30 多万。LiF6 占据了电解液生产成本的一半,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如果我国能够实现 LiF6 的自给自足,那么电解液的价格将迎来下降的趋势。目前天津金牛拥有 250 吨 LiF6 生产线,多氟多的 LiF6 中试生产线取得成功并将积极投产,华荣化工也开始中试生产,杉杉股份,巨化 股份也在积极准备 LiF6 项目。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6页 第 16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4.2 日韩主要电解液企业 表 4-1 日韩主要电解液企业 公司名称 产能(吨) 备注 宇部兴产 4000吨(2009) 综合材料供应商 中央硝子 计划8000吨 三菱化学 6000吨,计划扩产到8500吨 韩国Ecopro 3000吨 三井化学 1000吨 富山药品工业 2000吨 岸田化学 600吨 全方位的电池材料供应商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4.3 国内主要电解液企业 表 4-2 国内主要电解液企业 公司名称 产能(吨) 备注 华荣化工 2500,拟扩产至5000吨 江苏国泰(002091)旗下公司,试做电解液原材料 LiPF6,2009年市场占有率30%。 东莞杉杉 3500吨 杉杉股份(600884)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电 解液的研发,生产等。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7页 第 17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新宙邦 1200吨 新宙邦(300037) 多氟多 2010年底200吨LiF6 拟3年内建成20000吨电解液,2000吨LiF6,400吨电池 级氟化锂,5000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 九九久 投资建设400吨LiF6 2011年3月完工 珠海赛纬电子 1500吨 产品面向中高端客户 天津金牛 LiF6 250吨 其他5000吨 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锂电池六氟磷酸锂生产线,主 要面向中低端客户。 张家港华天新材料 4000吨 华芳纺织(600273)控股公司江苏力天子公司 广州天赐 2000吨 最新产品为高容量复合正极材料用高温型电解液和 EV、HEV用动力安全型电解液。 北京创亚恒业 1500吨 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3000 主营锂电池电解液 上海图尔实业 500吨 技术来自中科院物理所 Ferro 苏州 3500吨 外资企业 河北香河昆仑 1000吨 中日合资,专业生产锂电池电解液 山东肥城化肥厂 220吨 同时生产少量LiF6 注释:华荣化工、东莞彬彬、新宙邦、多氟多、九九久、张家港华天新材料为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锂电中国、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8页 第 18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4.4 LiF6 主要生产企业 表 4-3 LiF6 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产能(吨) 备注 日本关东电化学工业 950吨LiF6 供给宇部公司 森田化学工业 960吨LiF6 全球最大LiF6供应商。日本公司960吨产能(供给三 菱化学) 森田化学(张家港) 1期600吨LiF6,2期1200吨LiF6 森田张家港(300吨供给江苏国泰) Stella Chemifa 1000吨 LiF6 供给韩国Ecopeo 台塑 200吨LiF6 韩国慰山 100吨LiF6 年底扩产到350吨,供给三星电子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19页 第 19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5 隔膜 5.1 隔膜市场概况 锂电池隔膜材料是我国锂电产业发展中一个明显的弱点,已经成为我国锂电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隔 膜是锂电关键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站锂电池成本的 25%左右,毛利率在 70%以上。 目前国内锂电池隔膜市场,主要还是依靠进口,占比 80%以上。但是,隔膜材料的国产化程度也在逐渐加快, 三种类型的聚烯烃隔膜均已经实现了产业化。2009 年,国内锂电池企业对隔膜材料的需求量约为 1.2 亿 m2,其中国 产隔膜占比 20%左右,实现销售收入约 2.4 亿元。这些隔膜材料基本由深圳星源材质、佛山金辉高科和新乡格瑞恩 提供。。国产隔膜在厚度、强度、孔隙率上不能整体兼顾,且量产批次稳定性较差,造成产品只能适用于低端电池。 从下表的各个企业隔膜产能数据来看,如果这些产能能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而释放,那么我国隔膜材料自给率 将会比较高。 5.2 国外隔膜主要生产企业 表 5-1 国外隔膜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日本旭化成 产能(吨) 美国Entek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2 15000万m ,计划扩充到17000万m 东燃化学 美国Celgard 备注 2 6800万m 埃克森美孚子公司 2 目前7000万m ,2013年建成1.2亿m 2 综合性集团 2 1100万m ,计划扩充到1800万 m 2 2 专业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 专业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20页 第 2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日本宇部兴产 韩国SK能源 住友化学 2400万m 2 1500万m 2 综合性集团 打造锂电池产业链中 2 1600万m ,计划扩充到2500万m 2 综合性锂电材料供应商 2 三菱树脂 1200万m 台湾高银化学 500万m2 专业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5.3 国内隔膜主要生产企业 表 5-2 国内隔膜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 产能(吨) 金辉高科 1200 m ,计划扩充到4500万m 天地药业 设计产能3600万m 星源材质 新乡格瑞恩 桂林新时科技 山东正华 备注 2 佛塑股份(000973)控股48.13%,湿法 工艺,但大部分仍用于通讯电池 2 2 2 目前4000万m ,2013年建成1.2亿m 2 万里控股(600847)投资 2 干法2条、湿法1条 2 干法双向拉伸 已具备3500万m , 可扩充到9000 m 600万m 2 干法双向拉伸 500万m 2 专注于锂电池隔膜材料 2 筹建中 铜峰电子 1500万m 常州中科来方 隔膜项目09年5月开工投产,产能未知 同时生产动力锂电池 资料来源:锂电中国、各公司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21页 第 21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6 动力锂电池行业投资分析 6.1 行业投资考虑因素 动力锂电池行业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产业链构造实力。 � 资源 资源把持着锂电池原材料的命脉,特别是锂资源。在资源日益紧张的未来,我们认为拥有大量资源的企业将会 有越来越大的定价权利。 � 技术实力 动力锂电池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在技术为王的领域里拥有强大研发实力的公司将会得益于需求的膨胀。 而这种研发实力的积累不仅仅是一种一次性的投入,因为锂电池的制造是一种工艺的积累,需要长期的摸索,并不 仅仅只是一种实验室中产生的技术。因而,拥有该领域长时间探索的公司将会崭露头角。 � 资金实力 动力锂电池是一个资本密集的领域,因此,我们认为拥有强大资本实力的企业将会在这场新能源锂电池战役中 分享盛宴。 � 产业链构造实力 结合上述几个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如果某个公司具有完整产业链构造,那个这个公司可能会在动力电池激烈的 竞争中存活壮大。能够构筑完整产业链的公司能够提供配套的动力电池,电池的性能依靠所有材料的组合,那么产 业链完整的公司会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良的电池。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22页 第 22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6.2 推荐关注的相关企业 w 综合上述考虑因素,我们对动力锂电池行业相关企业进行分析后,认为如下企业可以关注: 表 6-1 动力锂电池行业推荐关注的相关企业 公司名称 关注理由 天齐锂业 公司是我国目前锂行业产量和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主要从事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 销售,主要产品为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无水氯化锂、氢氧化锂等四大系列锂产品。 作为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将充分享受新能源动力电池所拉动的上游资源需 求。 南都电源 公司是国内蓄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在锂离子 电池正极改性材料、凝胶态电解质、电池结构、批量生产工艺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依托在通信后备电源的国内领先地位和募集后的 资金优势,准备建成年产800MWh动力型锂离子电池,400MWh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产值 将达到13亿元。 佛塑股份 公司控股的金辉高科是主要从事锂电池隔膜生产的公司,是国家“863”项目动力锂电池 隔膜的主要承担者,该项目已于2010年底将手机隔膜升级为汽车动力 电池隔膜。 星源材质 公司2003年9月注册成立,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干法和湿法制备锂电池隔膜技术的高新企 业,承担着两项国家863计划关于动力电池隔膜的开发项目,是国内最专业的动力锂电池隔 膜制造商。 江苏国泰 公司控股国泰化工化工新材料公司是一家以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为主营业务的高 新技术企业。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23页 第 23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行业研究系列特刊 公司也在积极进入电解液重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领域,投资建设了300吨年产能的六氟磷 酸锂项目。 多氟多 公司是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以此为基础,公司投入六氟磷酸锂研究 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六氟磷酸锂中试产品接近国际水平,公司在即将建成200吨六氟磷酸锂 生产线基础上,并继续投入资金建设20000吨电解液和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 杉杉股份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完整,在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等领域都具有很强的 技术实力,同时积极在上游金属资源领域扩张,收购Yerilla镍钴矿从长期上增加公司盈利能 力。若下游动力电池市场急剧扩张,凭借公司的实力,将会受益于整个行业的爆发增长。 佛山照明 公司与盐湖集团共同开发碳酸锂资源项目,和合肥锂鑫等公司一起设立青海佛照锂电正极 材料公司,收购合肥国轩高科动力20%的股权。未来有望形成从碳酸锂提取,到锂电池材料 和锂电池生产,比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24页 第 24 关于作者 行业红月刊作者为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特刊由公司独家授权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发布。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其前身是“北京华经纵横经济信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经济报 告》课题组(课题组核心成员)成立,是国内最早的市场研究咨询机构之一。 华经纵横主营业务覆盖细分产业研究、市场专项调研、项目投资咨询、企业竞争监测、企业 IPO 咨询、企业形 象推广、权威数据发布、产业规划、政府课题研究等领域,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咨询服务公司之一。 作为中国权威的第三方市场研究和投融资咨询服务机构,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和投资界 的高度评价,被视为反映中国产业发展动向的最具权威性的成果之一。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 18 号北环中心 110 室 联系电话:010—82252636 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红月刊由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部撰写,红月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 投资人的投资建议,红月刊版权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www.chinacir.com.cn 客服电话:010-82252636 25页 第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