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

时光停在你眼里╮8 页 215.917 KB下载文档
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3〕27号).pdf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 陕教高办〔2023〕27 号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五届 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有关军队院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 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 回归”的要求,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 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 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高校课堂教学活力, 省教育厅决定开展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 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1 — 一、大赛主题 课堂革命,陕西行动。 二、大赛宗旨 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 持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引导高校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教育理念,创设新型 智慧学习空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引领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 教学评价,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 新实践。 三、组织机构 大赛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比赛的组织、 协调、宣传等工作。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教育 厅高等教育处,负责大赛日常工作。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简称大赛专委会),负责制定比赛规 则、监督比赛进程、核定比赛成绩等,聘请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资深教学专家作为成员。 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简称大赛监委会),负责对组 织评审工作和协办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并对违反大赛纪律的 行为给予处理。 四、参赛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 — 2 — 风良好,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二)参赛教师应为本校在职在岗教师,年龄在 55 周岁以 下(1968 年 9 月 1 日以后出生),其中主讲教师近 5 年对所参 赛的本科课程讲授 2 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 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 1 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 3 名团队 教师。 (三)已获我省大赛一等奖的教师不得参赛。 五、比赛分组 大赛原则上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等领域 设 6 个大组,根据申报情况每组下设若干小组。 六、比赛流程 比赛分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 (一)校级初赛(9 月底之前) 各高校自主组织校级比赛,自行决定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 各高校要采取措施鼓励推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大赛。 (二)省级复赛(10 月下旬) 实行限额申报,各高校按限额择优推荐(申报限额见附件 1)。 原则上各高校正高级教师参赛教师比例不少于学校参赛教 师总数的 30%。大赛设立官方平台,各高校于 10 月 10 日前,网 上提交参赛教师申报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课堂教学实录视频 及相关材料。 省级复赛阶段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进行(评审标准见附件 2), — 3 — 网评满分为 60 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 40 分、教学创 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成绩占 20 分。 上传到系统的评审材料,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学 校及院系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成果信息在大赛官方网站 填报。 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名,不超过 30%的参赛教师进 入现场省级决赛评审阶段。 (三)省级决赛(11 月上旬) 省级决赛采取现场评审方式进行,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 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 15 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 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 10 分钟的提问交流,满分为 40 分。 (四)计分方法 评委根据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 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成绩之和为决赛选手的 最终总得分。 七、大赛奖励 分别设置个人奖和优秀组织奖,省教育厅将对获奖个人(团 队)和单位发文表彰。 (一)个人奖。按省级复赛参赛教师数的 5%、10%、15%、 20%左右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二)优秀组织奖。根据各高校赛事组织情况,按参赛高校 的 20%左右评选优秀组织奖。 — 4 — 八、材料报送 (一)请各高校于 9 月 15 日(星期五)前,报送学校《第 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联系人信息表》 (见附件 3), 电子版(WORD 格式)发送至大赛邮箱。 (二)请各高校于 9 月 28 日(星期四)前,报送学校公文 (内容含校赛总结报告,报告中需说明学校专任教师数、全日制 本科在校生数和校级比赛参赛教师数)及《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 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复赛报名汇总表》(见附件 4),材料扫 描件(PDF 格式)和汇总表电子版(EXCEL 格式)发送至大赛 邮箱,命名方式:学校名称--汇总表。 (三)各省级复赛参赛教师于 10 月 10 日前,在大赛官方平 台报送: 1.《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复赛报名申 报书》(见附件 5)。 2.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 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 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 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 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 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 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 4000 字左右为宜(支撑材料及目录详 — 5 — 见附件 6)。 3.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 两个 1 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7)。与课堂教 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 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 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九、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发挥好 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夯实教学工作中心 地位,为一线教师搭建思考提炼、展示风采、交流提高的平台, 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二)各高校要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校内比赛,做好宣传 动员和组织工作,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按通知要求为教师参 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并对参赛内容进行把关,尤其要对意 识形态和政治性进行把关。 (三)各高校要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方法、典 型案例积极融入到大赛组织实施中,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 育教学深度融合,持续加快教学物态形式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动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四)各高校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 — 6 — 奖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将比赛获奖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 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省教育厅将对获奖 教师在省级教学名师评选、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省级一流课 程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五)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 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 同意授权赛事主办方及其依托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 品将向社会免费开放。主办方可授权有关单位出版作品,出版后 原创者有署名权及获得报酬权。 十、联系方式 (一)大赛官方平台:陕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网站 (http://sxktds5.mh.chaoxing.com)。功能为发布大赛公告及新闻、 参赛学校及教师网上报名及专家网络评审等。 (二)大赛工作 QQ 群:722126614,微信群:见大赛网站。 请每校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 QQ 群和微信群,便于赛事工作沟 通及交流。 (三)大赛邮箱:zhangshan2018@nwpu.edu.cn (四)联系人及电话: 马飞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029-88668917 — 7 — 张珊、于晨莹(西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 029-88493056 网络技术支持:王莹、张学斐、曹瑾(超星集团) 198 9161 6659、18302900716、18691521108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 年 9 月 1 日 (主动公开)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 8 — 2023 年 9 月 4 日印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