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进展.pdf
·177· 述· 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进展 余文余江毅 【摘要】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发展后期的严重并发症,明确 其发病机制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案也应根据溃疡的严重程度(Wagner分级)、血管状况、感染 和神经病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远期疗效不佳.只有通过对全身 综合性的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提高保肢率和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综述 1概述 致病因子对微血管内皮损伤,使得基底膜增厚,致使血管狭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 窄,甚至完全阻塞。血管损伤,张力下降,通透性增高,出墩 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1999年WHO将其定义为:糖尿病 或渗出,血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力增强,血液粘滞等微循环 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和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 障碍,导致血液对组织器官灌注萤减少怕1。 致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糖尿病足的临床 2.1.2大血管病变是指大、中动脉病变 表现通常有四个阶段:足部肢端麻木、冷,间歇性跛行,下肢 制是多方面的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氧化 静息痛,皮肤慢性溃疡和坏疽等。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最 应激、与受体结合诱导多种氧自由基以及细胞因子、促凝及 严重阶段,一部分患者最终可因坏疽而需要截肢而致残,甚 抗纤溶状态异常、基因突变,这些因素导致和加速动脉粥样 至导致提前死亡。目前糖尿病足发病率正呈逐渐增加趋势, 硬化的发生、发展。 每年全世界约有55000例因糖尿病足作肢端截除术,约占全 2.2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改变多见于周围神经和植 年非创伤性截肢总数的50%12],已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 物神经系统。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 其可能的发病机 的重视。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治疗的研究进展受到了国内外 发症之一。有60%一7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该病变¨1。 的密切关注。本文综合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足及其治疗的研 其病变可导致关节畸形及溃疡形成,甚至发展到严重的肢端 究工作,从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出发,论述不同的临床 坏疽‘引。 表现下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后续章节安 2.3感染感染是糖尿病足发生的诱导因素和加重因素。 排如下:第2部分概述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第3部分分类描 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在内的多种需厌氧细菌和 述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第4部分论述糖尿病足在中西医的 真菌的混合感染在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中占绝对的比例,其 主要治疗方法;第5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 中又以革兰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的方向。 3临床表现 2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3.1症状 糖尿病足的病因与发病的研究仍在进行中,目前研究表 3.1.1 糖尿病原发病症状如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多食、 明,其病因主要为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各种损伤 多饮、多尿和消瘦i多一少的症状,老年患者症状多不典型。 及感染所致p J。 3.1.2感觉障碍患者的肢体感觉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2.1血管病变 (1)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为最早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患者 2.1.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发生最早最常见的并发 肢体发凉、麻木、感觉迟钝、肢端自觉无力、局部怕冷,如袜套 症也是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 样感觉等。(2)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单侧下肢损害为 症主要是微循环障碍,包括微血管病变、微血流紊乱和血液 主,多以运动神经受累而产生运动障碍为主。由于运动神经 理化特性改变¨J,这i者在糖尿病足肢端坏疽发病过程中, 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肌肉常有萎缩及疼痛,局部肢体运 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病理研究发现糖尿 动受限,肢体软弱无力。 病中微血管病变的特征为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由于糖尿病 3。I.3疼痛患者首先出现类似或间歇性跋行的症状,但是 作者单位:210012南京中医药大学(余文);江苏省中医院(余江 病情较重或者坏疽合并感染者多产生静息痛,也可以出现肌 通讯作者:余文 3.1.4当坏疽时可以出现高热、寒战、白细胞增高、血压变 毅) 肉痛等。 万方数据 ·178- 虫冒匡堂剑堑垫!Q生2旦 筮2鲞箜i翅丛!鱼i型!望望!!墅i!望垡£丛塑:坠坠型婴:2Q!Q:!!!:Z堕垒主 化等感染后的中毒症状。 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3.2体征 4.6高压氧治疗由于高压氧¨叫抑制了抗胰岛素激素(生 3.2.1糖尿病体征如消瘦及其并发的心、脑及视网膜的疾 长激素和胰高糖素)的作用,并纠正了酸碱失衡,增加了s一 病体征等。 肽(S—peptide)的分泌,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以提高, 3.2.2 患肢缺血营养障碍表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坏疽溃 并使血浆酸碱平衡指数,葡萄糖水平,血液乳酸和丙酮酸盐 疡,坏疽多半为湿性坏疽,另外在糖尿病患者中,神经性溃疡 浓度,血清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淋巴细胞线粒体琥珀 在坏疽中占大部分,且久治不愈,常是坏疽或感染的开始。 酸脱氧酶以及d一磷酸甘油脱氢酶等指标获得良好的动力学 肢体患部皮温降低,足背或其他周围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状态,这就使得机体组织代谢、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均获得 足趾指部可有类似的病变而出现皮肤脱屑、肤色苍白、皱 显著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裂等。 4.7手术治疗 4治疗方法 4.7.1 4.1一般治疗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了解如何进行 的患者,一般是介入治疗可采用经皮腔气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合理的足部护理以及防止来自外部的损伤。支持对症治疗 或血管内置入血管支架成形术等。介人手术的优势在于可 包括限制活动、减少体重负荷、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 避免行血管移植术,但也有一些缺点,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动 流,减轻水肿等。 脉钙化颇蓖,所以存在着局部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和阻塞复发 4.2控制血糖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可配合使用降糖药物 的可能,故也需谨慎选择。 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嗣是防 4.7.2血管重建术谭正力等¨副2001年1月至2002年9 治糖尿病性肢体缺血症发生发展的基础。因此需根据患者的 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患者20例,术前平均蹦肱 不同情况选用u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归J,其中对糖尿病足患者 指数(ABI)=0.29,对其中17例2I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 最好使用胰岛素治疗。 其中人T血管旁路术19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2条肢 4.3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深部感染时需要兼顾需 体。结果手术后均町触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 氧和厌氧菌,二i代头胞菌素类+B内酰酶抑制剂有不错的 ABI=0.87,2例术后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 效果,克林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相当有效¨01。使用抗生素 重建术。术后随防2—20个月,一期通畅率88%,再次手术 的同时还应清创、引流。现已证实生物工程敷料和人真皮敷 后总通畅率为94.1。由此证明糖尿病伴下肢严重缺血的病 料是治疗溃疡的新型生物敷料,可以刺激纤维原细胞生长及 人采取血管蕈建术是有效的。 细胞外生长因子的分泌,Hong等…1也证实了重组表皮生长 4.7.3周围神经松解术Dellon[19驯自1982年行第一例糖 因子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Cruciani等¨纠对粒细胞集落刺激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松解术以来,其研究结果表明周围神 因子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证实其可以推迟需要外 经松解术可以使大约88%的患者的疼痛缓解,85%的患者感 科手术的时间和降低截肢率。目前皮瓣修复创面的效果也 觉恢复。此研究结论为,神经松解术可以改善甚至缓解糖尿 得到了肯定,Atindas等¨纠对38例足背溃疡的患者使用跖肌 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 皮瓣治疗,除了3例以外,其余效果叫人满意。Tosun等¨引 4.7.4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无感染无缺血的足溃疡的患者 也对37例糖尿病足患者肢端截肢后进行3阶段延迟翻转胫 可以考虑可移植皮治疗。对于感染的足溃疡可以局部清创, 腓皮瓣修复,除了4例出现部分皮瓣坏死外,其余效果良好。 清除坏死组织,清创术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首要和最重要 4.4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的患者血黏度比正常人明显 的步骤心L221。对于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可以考虑血管 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运用扩张血管药 搭桥或更换人下血管。更严重的糖尿病足坏疽,需外科清创 物,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打开微循环通道。 截肢。对于足趾坏疽者一旦坏死与正常组织界面清楚后行 改善微循环血流,促进坏疽早日愈合。目前常用药物有川芎 截趾术,而对于足大部分坏疽者为挽救生命,应尽早行截 嗪、低分子肝素、拜阿司匹林、前列腺素E。、山茛菪碱、脉络 肢术。 宁、苦碟子、血塞通等。 4.8中医药专方治疗高如宏等p’以酸甘益气养阴通脉 4.5改善和恢复神经功能全接触支架被认为是治疗糖尿 法。用自拟消渴通脉方(山萸肉12 g,金樱子30 g,黄精15 g, 病足神经性溃疡和足部畸形(如Charcot关节)的金标 人参6 g,黄芪30 g,山药30 g,葛根30 g,丹参20 g,鸡血藤 准¨毛埔1,其原理包括:重新分布足底的压力;转移部分承重力 20 g,地龙12 g,川芎lO g)内服,治疗糖尿病足32例,总有效 到支具;降低行走速度,纠正错误步态;逐步纠正足部畸形; 率为93.75%。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是针对大、中动脉的病变 通过制动减少足底的瘀积血流和减轻水肿。亦可用族B 邓宝春Ⅲ1用补阳还五汤加味为基本方(生黄茂、川芎、 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应用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 地龙、牛膝、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五味子、麦门冬、葛根、鸡 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改善神经营养,从而改善糖尿病 血藤),随症加减,总有效率为90%。刘润科∞1自拟当归活 万方数据 生垦匡堂剑堑垫!Q生2旦 箜2鲞筮三翅丛型堡型!塑Q!型i!!堕g竖坠:旦坠型垒翌:垫!Q:!尘:2盟Q:至 血汤(当归50 g、赤芍50 g,丹参30 g,红花10 g,玄参100 g, 忍冬藤100 g)为主,随症加减,临床治愈25例,好转6例,全 ·179· 程研究与l临床康复.2007.1l(12):231l一2314. [11]ttong JP,Jung HI)。Kim Yw.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印哪th factor(EGF)to ellJlallc,e healing for diabetic foot ulcers.Ann Plast 部有效。 王兵Ⅲ1以益气活血、温经通络为法,内服黄芪桂枝五物 汤加味(黄蓖、桂枝、白芍、玄参、当归、红花、沙参、刘寄奴、桑 枝、自蔹、鸡血藤、川牛膝、生姜、大枣),配合上方煎水外洗, Surg.2006,56(4):399—400. [12]Cruciani IVl,tlrBky BA.盹州i C。ct a1.Are granuloeyte colony—s— factors beneficial timulating in treating diabetic foot irffeetiom:A meta—analysis.Diabetes Care,2005,28(2):454—460. 血塞通静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2l例,有效率95.2%。 5结语 [13]AtindaslVl.CinarC.Promoting primary healing after ray amputations in the diabetic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高截肢率高死亡率 加重了患者、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进一步加强 糖尿病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十分必要的理论意义和社 会价值。糖尿病足是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共同 作用的结果,明确其发病机制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 意义,诊断糖尿病足时应该明确其血管、神经、感染等情况。 治疗方案也应根据溃疡的严重程度(Wagner分级)、血管状 况、感染和神经病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糖尿 病足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远期疗效不佳,对于糖尿病足的 治疗应该是具有针对性的全身治疗的综合过程,在进一步的 研究中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 foot:the plantar dermo一衄p8d flap.Plast lleconstr Surg.2005,116(4):1029—1034. [14]Tosun Z.Ozkan A.Kltracol"Z.et 81.Delaying the l,"el'Se sural flap provides predictable xesults for complicated wounds in diabetic foot. Ann Plast Surg.2005,55(2):169—173. AJ.Pres眦and the diabetic foot:clinical [15]Boulton science and off- loading techniques.Am J Sung.2004。187(5A):17S一24S. [16]Brem It,Sheehan P,Bouiton AJ.Protocol for lze_.atnl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Am J Surg,2004,187(5A):lS—lOS [17]冯树花.伊力多斯.艾合塔莫夫.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新疆医 科大学学报,2008,31(5):11. [18]谭正力,郁正亚.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临床分析.北 京医学.2003,25(6):5-6. 高临床疗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截肢率。 参考文献 [19]Dellon AL.Diabetic heuropathy:i℃wiew of a¨rgieal approach tO睁 store觥m8atioll.relieve plBiIl,and prevent uleeradon andamputation. FootAnke Int.2004,25:749—755. [1]Apelqvist J,BakkerK.VanHoutumwH.et a1.International c:oilllenSl,llfl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011.the managenlc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ll the Diabetic Foot.Dia- betes l~letab Res Rev,2000,16 Suppl:¥842-892. 【2]黄贵心,庆日喜.内分泌疾病西医结合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345—350. 【3]范一华.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国医学创新,2009,6(7):19. [4]谭莹.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体会.中国医学刨新。2009.6 (15):85. [5]黄国良,李健榕.2型糖尿病伴高凝血症的对策与评价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2004.24:138—139. [6】钱荣立.糖尿病与血脂异常.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 125—126. [7]Fritsehi c.Prm,entiveeare of the diabetic foot.Nuts din North Am, 2001,36(2):303. [8]栾晓军.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理.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2.8(1):28—30. [9]刘继前,曹建春.糖尿病足研究现状.医学研究杂志.2006。35 (8):87—90. [10]朱睁蝾.罗灿华,陈小东.糖尿病足的治疗及进展.中国组织工 万方数据 [20]1)ellon A L.Preventing toot uleenation and amputation by deeom- pressing Peripheral nerv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aneuropathy.OBto- my/Wotmd Nanag∞ent,2002,48(9).36—45. [21]l-106s SE,Kle in R,Kle in BE,d n1.Ret inal vasttlar chllng%and 20 year incidence of lower e xtremit Y amputations in a cohort with dialbe tes.Arch Intern l~led。2003。163(20).*2505—2510. 【22]徐丽英.奚九一.清创外治糖尿病足60例体会.蚌埠医学院学 报.2006.31(I):67一鹋. [23]高如宏.翟丽萍.酸甘益气养阴通脉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1):712—713. [24]邓宝春.补阳还五汤加昧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例.内蒙古中药, 2002.18(2):4. [25]刘润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例.山西中医,2003。25 (1):28. [26]王兵.黄茂桂枝五物汤配合血塞通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例.河南 中医.2003,23(11):5. (收稿日期:2009—10—10) (本文编辑:张雄杰) 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 余文, 余江毅 作者单位: 刊名: 余文(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12), 余江毅(江苏省中医院) 英文刊名: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2010,7(5) 0次 中国医学创新 参考文献(26条) 1.Apelqvist J.Bakker K.VanHoutum WH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 2000(zk) 2.黄贵心.庆日喜 内分泌疾病西医结合诊治 2002 3.范一华 糖尿病足的治疗 2009(7) 4.谭莹 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体会 2009(15) 5.黄国良.李健榕 2型糖尿病伴高凝血症的对策与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3) 6.钱荣立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期刊论文]-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2(2) 7.Fritschi C Preventivecare of the diabetic foot 2001(2) 8.栾晓军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理[期刊论文]-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2(1) 9.刘继前.曹建春 糖尿病足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医学研究杂志 2006(8) 10.朱峥嵘.罗灿华.陈小东 糖尿病足的治疗及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2) 11.Hong JP.Jung HD.Kim YW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to enhance healing for diabetic foot ulcers 2006(4) 12.Cruciani M.Lipsky BA.Mengoli C Are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 beneficial in treating diabetic foot infections:A meta-analys is 2005(2) 13.Atindas M.Cinar C Promoting primary healing after ray amputations in the diabetic foot:the plantar dermo-fat pad flap 2005(4) 14.Tosun Z.Ozkan A.Karacor Z Delaying the reverse sural flap provides predictable results for complicated wounds in diabetic foot 2005(2) 15.Boulton AJ Pres sure and the diabetic foot:clinical science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2004(5A) 16.Brem H.Sheehan P.Boulton AJ Protocol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2004(5A) 17.冯树花.伊力多斯 艾合塔莫夫.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 2008(5) 18.谭正力.郁正亚 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北京医学 2003(6) 19.Dellon AL Diabetic heuropathy:review of a surgical approach to restore sensation,relieve pain,and prevent ulceration andamputation 2004 20.Dellon AL Preventing foot ulcenation and amputation by decompressing Peripheral nerv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aneuropathy 2002(9) 21.Moss SE.Kle in R.Kle in BE Ret inal vasular changes and 20 year incidence of lower e xtremit y amputations in a cohort with diabe tes 2003(20) 22.徐丽英.奚九一 清创外治糖尿病足60例体会[期刊论文]-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1) 23.高如宏.翟丽萍 酸甘益气养阴通脉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宁夏医学杂志 2004(11) 24.邓宝春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例 2002(2) 25.刘润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1例[期刊论文]-山西中医 2003(1) 26.王兵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血塞通治疗早期糖尿病足21例[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3(11)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陈亮光.汤岳龙.蔡红兵.高云飞 糖尿病足(DF)的病因病机 作者从中医和西医各自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来讨论糖尿病足的综合病因病机. 2.期刊论文 邓建华.DENG Jian-hua 糖尿病足中医药治疗现状 -医学综述2008,14(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调节入手,立足于辨证论治,主 张分型、分期施治,亦有专方专药,重视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标本兼顾,虚实并举,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在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及有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着重综述糖尿病足病因病机、内外治疗方法的中医药研究. 3.学位论文 林春龙 中西医研究糖尿病足近5年文献研究 2008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多由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因素所致,糖尿病足溃疡不仅不易愈合 且有反复发作的现象,甚至需行截肢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论和方法。对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 著,也是现代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优势,还需要不断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西医学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等分子水平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诸多新的理论和预防治疗方法不断被提出,内科治疗的新药物 ,新的治疗方法,外科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参阅近5年来国内对糖尿病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包括糖尿病足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糖尿病足西 医的研究进展,治疗等,对糖尿病足中医病因病机,外治用药等进行综述。探讨分析中医外治糖尿病足用药情况。 4.期刊论文 鞠上.杨博华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中医特色外治法源流 -中医研究2009,22(7) 通过复习中医古代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色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探讨其对当代糖尿病足诊疗的指导及借鉴价值. 5.期刊论文 方晴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与外治近况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病,他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甚至坏疽为临床特征,多发于下肢、足趾、足底部等处,病 情重、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治疗起来颇为棘手.近年来,DF发病率明显增加,引起国内学者重视.国内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内治与外治结合,多法并施的 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其截肢率,在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分级分型方面取得一定认识,现综述如下. 6.会议论文 马静敏.钟剑.于秀辰 糖尿病足中医内治法研究概况 2009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约 15%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大约1%的糖尿病患者被截肢,糖尿病足在许多国家已是截肢的首位原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预防和治疗本病 至关重要.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糖尿病足属于“消渴”,“脱疽”范畴,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内治法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显示了其独特优势 ,现将其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 近些年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研究比较多,各医家看法各有见树.刘玉坤等认为DF是消渴 日久,耗伤气阴,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或)感染邪毒,以致肉腐骨枯所致.刘辉等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运失常,痰湿内 停,阻遏气机,气滞血淤,久而化热,热盛肉腐,耗伤气阴所致.贾晓林等在总结邓铁涛教授论治糖尿病足的经验时认为,本病是在心、脾、肾功能虚衰的基础 上,因不同外来伤害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而形成. 7.期刊论文 王巧萍.黄学阳 浅述动脉硬化闭塞症与糖尿病足的证治异同 -河南中医2004,24(3) 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ens, ASO)和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都属于祖国医学的"脱疽"、"脱骨疽"范畴.二者在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及病程变化等方面疑似点甚多,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及饮食、年龄结构的变化,ASO与DF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1],故分辨两者的证治异同,对提高周围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试从ASO与DF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大法等方面 分别进行探讨. 8.会议论文 卢雯玲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2005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属于中医"消渴"、"脱疽"的范畴,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表现为肢 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它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其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9.会议论文 崔学富.吕永芳.金龙虎.孙丽红.杨树先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2002 本文介绍糖尿病足病因病机,就中医治疗采用综合治疗与外治法,须标本兼顾,切忌不顾因虚致瘀,一味破血祛瘀. 10.学位论文 常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附糖尿病足坏疽152例临床观察 2002 导师张庚扬教授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足坏疽的病因病机是肇始于消渴,缘于体质素虚,阴阳失 调,阴虚火毒炽盛,热灼津血,血行失常,瘀阻下肢脉道,郁阻日久,脉络闭塞,筋骨皮肉失去气血之荣养,热腐成脓,故坏死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糖尿病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总结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拟定出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标准.同时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气阴两虚坏疽型 、热毒湿盛坏疽型、气血两虚坏疽型,明确提出各型症候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剂.在应用消疽合剂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大大 的降低了糖尿病足坏疽,特别是重症糖尿病足坏疽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xcx201005097.aspx 授权使用:广东药学院(gdyxyip),授权号:de7d4408-a858-476e-877a-9df100fad0cb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