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软件工程(全英文)专业培养方案.pdf
软件学院概况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首批批准成立的 35 所“国家示 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成立于 2001 年 12月,2002 年开始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学院以现代 软件工程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导向,建构以“基 础教学提升思维水平、专业教学提升科研素养、实验教学提升应用能力、实训教学提升系统观 念、外语教学提升沟通手段”为核心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 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优质的培养平台、营造丰富的多元文化、创 新运作和管理模式,探索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以打造我院学生的持久竞争力。学院 根据软件 工程专业的特点,参照国际上 IEEE/ACM CC2001 、SWEBOK 、SE2004 和我国 CCSE2004 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标准,吸收国内外大学以及校内优秀课程体系的经验并依托我校在工程领 域方面的优势,制定了一套既能体现软件新技术发展又能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工程型软件人才 培养的教学体系,形成 “理论教学、动手能力培养和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 学院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在各门课程中加强实践 环节外,专门开设了项目实训课程,每年集中4—5 周的时间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对学生进 行项目实训。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对软件工程 的理解。 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 IT 企业的合作,自 2002 年以来,已与微软亚洲研究院、 IBM 等 40 余家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和 校内联合实验室。学院实行“3+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大四就进入合作的企业进行近一年的 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和文化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院与国外大学、企业展开了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软件人才。积极推 进双语教学改革,学院有 1/2 的课程为双语课程和纯英语教学;每年聘请美国、英国、爱尔 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 4—6 名专家、教授、资深工程师来学院授课;每年选派一定 数量的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到国外大学、知名软件企业实习和研修,全过程、多形式地拓宽学 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顺应现代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化大趋势。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建专业俱乐部、兴趣小组、虚拟软件公司, 构建学 生 SRTP 平台,组织科技沙龙和软件文化活动等措施,建立了提升学生科技开发、团 队合作、工程管理和自主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多元化训练平台。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项 目研发和各项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和管理能力。软件学院的学生团队每年在区域 性和全球性学生科技竞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软件学院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在教学改革、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2007 年软件工程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被 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将 继续发扬“止于至善”的精神,进一步推行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 要的高层次软件精英人才,为国家软件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南大学2018级软件工程(全英文)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71Y 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8-2019 授予学位: 工学 一. 培养目标 专业以培养优秀工程技术型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多规格、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创新教 育、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展以“强化基础、软硬结合、立 足系统、面向应用、强化实践”为基本原则,以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为三大主线构建学科基 础及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 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预期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系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在计算机和应用系统设计以及相关领域具备较强的科研和开发能力; 4.具备良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管理能力。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专业毕业要求包括以下12项: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 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信 息获取、传输、处理或使用等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 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 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 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相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 思政类和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几何与代数,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大类学科基础课 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原 理及应用,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 3、专业主干课 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软 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与实践。 五. 主要实践环节 软件项目实训I、II和实验课程。 学生将在大四期间到国内外大中型软件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参与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在真实的项目开发中实践、 锻炼,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 六. 双语教学课程 高等数学A,几何与代数B,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2,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及应 用,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 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组合数学,大型主机基础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网络及安全,分布式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计算机与社会,未来网导论,信息检索,软件过程与管理 八. 系列研讨课程(含新生研讨课) 1、基础+研讨类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编译程序构造 2、研讨型选修课程 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检索,软件过程与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分布式系统,计算机与社会,无线网络及安全,未来 网导论 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44.5,即可毕业。同时,外语达到东南 大学外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软件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十.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专业相关课程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 &短学期课程 总计 十一. 实践类课程学分比例 实践类课程学分: 35.25 ,总学分: 144.5 , 比例: 24.39% 学分 学时 67.5 54 23 144.5 1216 1128 0 + 课程周数: 51 2344 + 课程周数: 51 学分 比例 46.71% 37.37% 15.92% 100% 通识教育基础课 (1)思政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3 3 48 48 0 0 0 0 0 0 3 3 一 二 2 2 + + 学分 B15M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15M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B15M0020 论体系概论 B15M00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B15M0070 形势与政策(1) B15M0080 形势与政策(2) B15M0090 形势与政策(3) B15M0100 形势与政策(4) B15M0110 形势与政策(5) B15M0120 形势与政策(6) B15M0130 形势与政策(7) B15M0140 形势与政策(8) B88M0010 就业导论 5 48 0 64 0 3 二 3 + 3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5 48 8 8 8 8 8 8 8 8 1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2 2 2 2 2 2 2 2 1 一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四 四 三 2 2 3 2 3 2 3 2 3 3 + - 合计 16.5 272 0 64 0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2 0.5 0.5 0.5 0.5 32 32 32 32 3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2 2 2 一 一 一 二 二 B18M0050 体育V 0.5 0 0 0 0 0 三 B18M0060 体育VI 0.5 0 0 0 0 0 四 2 2 3 2 3 2 3 2 - 5 160 0 0 0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一 一 二 一 一 二 一 一 二 2 3 2 2 3 2 2 3 2 + + + + + + + + + 备注 (2)军体类 课程编号 B15M0060 B18M0010 B18M0020 B18M0030 B18M0040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体育I 体育II 体育III 体育IV 合计 备注 (3)外语类 课程编号 B17M0010 B17M0020 B17M0030 B17M0020 B17M0030 B17M0040 B17M0030 B17M0040 B17M0050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II 大学英语III 大学英语IV 大学英语III 大学英语IV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大学英语IV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 学分 2 2 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 0 0 0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0 0 0 0 0 0 0 0 0 4 4 4 4 4 2 4 2 2 备注 2级起点 3级起点 4级起点 4级起点 合计 6 96 0 96 0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学生根据分级考试成绩分别推荐学习“2级起点”、“3级起点”或“4级起点”系列课程, 共选择6学分。 (4)自然科学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B07M0030 B07M0180 B07M0040 B10M0030 B10M0140 B10M0040 B10M0150 B07M0210 高等数学(A)I 几何与代数(B) 高等数学(A)II 大学物理(B1)I 大学物理实验(理工)I 大学物理(B1)II 大学物理实验(理工)II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4.5 3 5 3 1 3 1 2.5 96 64 96 64 0 48 0 48 4 4 4 0 32 0 32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 0 0 一 一 一 一 一 二 二 二 2 2 3 3 3 2 2 3 + + + + + + 合计 23 416 80 0 16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备注 6 4 6 4 2 3 2 3 备注 (5)通识选修课程(四年内完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00TL050 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6学分) 6 96 0 0 0 0 B00TL040 经济管理类通识选修课(4学分) 4 64 0 0 0 0 B00TL010 人文社科类通识选修课(6学分) 6 96 0 0 0 0 16 256 0 0 0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备注 1 1 1 1 16 16 16 16 0 0 0 0 16 16 16 16 0 0 0 0 一 一 一 一 2 2 2 2 - 新生研讨课 任选1学分 1 16 0 16 0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备注 2 2 4 4 2 4 2 3 3 32 32 64 64 32 64 32 48 48 32 24 0 16 32 16 0 16 16 16 0 0 0 8 0 0 8 16 0 0 0 0 0 0 0 0 0 一 一 一 二 二 二 二 二 三 2 3 3 2 2 2 3 3 2 + + + + + + + + + 26 416 152 48 0 合计 (6)新生研讨课 课程编号 B7110010 B7110020 B7110030 B7110040 课程名称 软件智能化方法与技术(研讨) 优化问题与优化方法基础(研讨) 计算思维解析及应用(研讨) 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 合计 2 2 2 2 专业相关课程 (1)大类学科基础课 课程编号 B7110050 B7110060 B7110070 B7110080 B7110090 B7110100 B7110110 B7110120 B7110130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双语)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双语) 离散数学(双语) 数据结构与算法(双语)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双语) 计算机系统组成 算法分析与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双语) 编译原理(双语) 合计 学分 4 3 4 4 2 4 2 4 4 (2)专业主干课 课程编号 B7110150 B7110160 B7110170 B7110180 B7110190 B7110200 B7110210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二 二 二 二 三 三 三 2 2 3 3 2 2 3 + + + + + + + 面向对象技术与UML(双语) 软件工程导论(双语)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双语)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软件测试及应用 软件项目管理与实践 2 2 3 2 3 2 3 32 32 48 32 48 32 48 16 0 32 0 16 16 0 0 0 8 0 0 0 0 0 0 0 8 0 0 16 3 2 2 2 3 2 3 合计 17 272 80 8 24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2 2 2 2 2 2 2 2 2 2 2 32 32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0 32 0 0 0 0 0 0 0 0 0 0 0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0 0 8 0 0 0 0 0 0 0 0 二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3 2 3 2 2 3 3 3 3 3 3 + + + - 11 160 32 96 8 授课 学年 二 三 四 四 一 四 四 四 授课 学期 1 1 2 3 1 3 3 3 考核 类型 - 备注 (3)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 课程编号 B7110240 B7110300 B7110270 B7110370 B7110390 B7110350 B7110380 B7110400 B7110420 B7110430 B7110450 课程名称 组合数学(全英文) 嵌入式系统基础(全英文) 网络编程(研讨) 无线网络及安全(全英文/研讨) 网络与信息安全(全英文/研讨) 计算机与社会(全英文/研讨) 分布式系统(全英文/研讨) 未来网导论(全英文/研讨)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双语/研讨) 信息检索(全英文/研讨) 软件过程与管理(双语/研讨) 合计 2 2 2 2 3 3 3 3 3 3 3 备注 任选5学分 任选研讨6学 分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短学期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B7110500 B7110510 B7110540 B7110550 B85M0010 B7110560 B7110570 B7110580 软件项目实训1(校企) 软件项目实训2(校企)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军训 社会实践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大学生课外研学 2 2 6 8 1 1 1 2 合计 23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0 0 0 0 (4) 0 0 0 0 (4) 0 0 0 0 (24) 0 0 0 0 (16)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1) 备注 学程安排 第一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85M0010 军训 周学 时 (3) 考核 方式 - 课程 类型 必修 周学 时 4.5 6 3 4 3 3 3 3 2 2 0.25 2 0.5 2 2 4 2 4 2 4 2 4 1 2 1 2 1 2 1 2 考核 方式 + + + + + + + +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 周学 时 5 6 3 4 1 2 0.25 2 0.5 2 2 3 4 4 2 4 2 4 2 2 考核 方式 + + + + + +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学分 1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1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B07M0030 B07M0180 B15M0030 B15M0040 B15M0060 B15M0070 B18M0010 B7110050 B17M0010 B17M0020 B17M0030 B7110010 B7110020 B7110030 B7110040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A)I 几何与代数(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军事理论 形势与政策(1) 体育I 程序设计基础及语言(双语) 大学英语II 大学英语III 大学英语IV 软件智能化方法与技术(研讨) 优化问题与优化方法基础(研讨) 计算思维解析及应用(研讨) 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 合计:必修学分 20.25 学分 说明 [1] [2] [3] [4]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07M0040 B10M0030 B10M0140 B15M0080 B18M0020 B7110060 B7110070 B17M0020 B17M0030 B17M0040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A)II 大学物理(B1)I 大学物理实验(理工)I 形势与政策(2) 体育II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双语) 离散数学(双语) 大学英语III 大学英语IV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合计:必修学分 17.75 学分 说明 [1] [2] [3] 第二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7110500 软件项目实训1(校企) 周学 时 (4) 考核 方式 - 课程 类型 必修 周学 时 3 3 1 2 3 3 0.25 2 0.5 2 4 4 2 2 4 4 2 3 2 2 2 4 2 2 2 2 考核 方式 + + + + + + + + +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周学 时 2.5 3 5 3 0.25 2 0.5 2 2 2 3 4 3 2 2 2 2 2 考核 方式 + + + + + +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任选 学分 2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2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B10M0040 B10M0150 B15M0010 B15M0090 B18M0030 B7110080 B7110090 B7110100 B7110150 B7110160 B17M0030 B17M0040 B17M0050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B1)II 大学物理实验(理工)II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形势与政策(3) 体育III 数据结构与算法(双语)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双语) 计算机系统组成 面向对象技术与UML(双语) 软件工程导论(双语) 大学英语IV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 合计:必修学分 23.75 学分 说明 [1] [2] [3]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07M0210 B15M0020 B15M0100 B18M0040 B7110110 B7110120 B7110170 B7110180 B7110240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4) 体育IV 算法分析与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双语)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双语)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 组合数学(全英文) 合计:必修学分 18.25 学分 说明 [5] 第三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7110510 软件项目实训2(校企) 周学 时 (4) 考核 方式 - 课程 类型 必修 周学 时 0.25 2 0.5 0 3 4 3 3 2 2 2 2 2 2 2 3 考核 方式 + + + +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任选 任选 任选 周学 时 0.25 2 0.5 0 3 3 0.5 1 2 2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考核 方式 + +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 学分 2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2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110 B18M0050 B7110130 B7110190 B7110200 B7110300 B7110370 B7110390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5) 体育V 编译原理(双语)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软件测试及应用 嵌入式系统基础(全英文) 无线网络及安全(全英文/研讨) 网络与信息安全(全英文/研讨) 合计:必修学分 8.25 学分 说明 [5] [6]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120 B18M0050 B7110210 B88M0010 B7110270 B7110350 B7110380 B7110400 B7110420 B7110430 B7110450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6) 体育V 软件项目管理与实践 就业导论 网络编程(研讨) 计算机与社会(全英文/研讨) 分布式系统(全英文/研讨) 未来网导论(全英文/研讨)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双语/研讨) 信息检索(全英文/研讨) 软件过程与管理(双语/研讨) 合计:必修学分 4.25 学分 说明 [5] [6] 第四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周学 时 0.25 2 0.5 0 6 (24) 考核 方式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周学 时 0.25 2 8 (16) 1 0 1 0 2 0 考核 方式 - 课程 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0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130 形势与政策(7) B18M0060 体育VI B7110540 毕业实习 合计:必修学分 6.75 说明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140 B7110550 B7110560 B7110570 B7110580 形势与政策(8) 毕业设计 社会实践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大学生课外研学 合计:必修学分 12.25 说明 其他 B00TL040 经济管理类通识选修课(4学分) 4 周学 时 0 B00TL050 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6学分) 6 0 B00TL010 人文社科类通识选修课(6学分) 6 0 课程编号 说明 跨学年、跨学期选修课说明 [1]:2级起点: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III [2]:3级起点:大学英语III,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大学英语IV [3]:4级起点: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4]:新生研讨课任选1学分:软件智能化方法与技术(研讨),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计算思维解析及应用(研讨),优化问 题与优化方法基础(研讨) [5]:任选5学分:组合数学(全英文),网络编程(研讨),嵌入式系统基础(全英文) [6]:任选研讨6学分:无线网络及安全(全英文/研讨),软件过程与管理(双语/研讨),信息检索(全英文/研讨),数据仓库与数 据挖掘(双语/研讨),未来网导论(全英文/研讨),分布式系统(全英文/研讨),计算机与社会(全英文/研讨),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英文/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