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

Agoni°▍べ[小时光]28 页 5.584 MB下载文档
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
当前文档共2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第三十期(点击阅读).pdf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目 录 科研进展 代数多重网格法的理想插值算子理论研究进展………………………………………………………材料环境部 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取得进展…………………………………………………………………经济金融部 3 求解 Hermite 标准型的新算法研究进展………………………………………………………………信息技术部 6 攻破 NIST 后量子密码标准候选算法 HK17 研究进展……………………………………. 信息技术部 7 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研究进展…………………………………….….….….….….….……….….经济金融部 8 综合新闻 华为徐文伟董事一行来访数学院及交叉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王翠斌 1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研讨会召开 …..………………………….……… 交叉中心办公室 12 杨翠红研究员荣获 TWAS Siwei Cheng Prize of Economics …………………………………王翠斌 13 “数学理论与应用论坛”召开………………......…………………………………………………....….华为北研所 14 学术动态 综合报告八十“Hype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in Ab-initio Scheme”…………………...材料环境部 15 综合报告八十一“A finite-step convergent derivative”………………………………………………...材料环境部 16 综合报告八十二 “Some open inverse problems”……………………………………………………..物理研究部 17 数学交叉文摘 纪念我国人工智能先驱吴文俊……………………………………………………………………….…新华每日电讯 18 郭雷院士在经典 PID 控制理论方法的依据方面获得重要突破……………………………….交叉中心微信公众号 22 冯•卡门:用数学武装工程科学…………………………………………………………………..….应用数学和力学 23 1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科研进展 代数多重网格法的理想插值算子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文:材料环境部 大规模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快速求解是 极小化该度量,可以得到具有拟最优性的理想插 很多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的核心问题之一。 代数 值算子,该算子可以保证两网格方法的一致收敛 多重网格 (algebraic multigrid method 或 AMG) 性。相对于最优插值,理想插值的结构更简单且 方法是一种求解一大类偏微分方程离散代数系 更易于实际计算。 但一直没有理想插值算子的完 统的高效算法。由于 AMG 具有较高的普适性、易 整理论,传统观点认为:理想插值算子是唯一的 用性和有效性, 而且可以用于求解无结构网格问 和稠密的。 题,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已 近期,材料环境部张晨松副研究员及其博 经成为很多商业工程计算软件的计算内核。 士生徐雪枫发现文献中对理想插值算子的这个 插值算子(或提升算子)的构造是 AMG 方 认识有很大偏差, 并分析给出了理想插值算子的 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图 1)。在多重网格法收 一个充要条件[1],该理论证明了理想插值算子 敛 性 理 论 中 , 著 名 的 Xu-Zikatanov 恒 等 式 是不唯一的,而且有可能设计出稀疏的理想插值 (XZidentity)于 2002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the? 算子,这为设计 AMG 算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上。通过极小 文章[1]还给出了一类理想插值算子的显式表达 化 XZ 恒等式,可以得到最优的插值算子。但最 式,可以将许多 AMG 方法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 优插值算子由对应于小特征值的广义特征向量 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理想插值算子和最 构成的,计算代价太大。2004 年,多重网格法 优插值算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想插值算子可以 领域国际知名专家 R.Falgout 和 P.Vassilevski 看成最优插值算子的一种“松弛”。 该项工作发 在 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 上撰 表在计算数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SIAM Journal 文提出了刻画“粗网格质量”的一种度量; 通过 on Numerical Analysis 上,徐雪枫因此工作获 2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得“2018 年北京计算数学学会优秀青年论文一 [1]X. Xu and C.-S. Zhang. On the ideal 等奖”。 interpolation operator inalgebraic 参考文献: multigrid methods. SIAM J. Number. Anal., 56:1693-1710, 2018. 图 1:多重网格法的多层迭代过程,其中红色箭头表示插值算子或提升算子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取得进展 文:经济金融部 从图像或散乱点云数据中识别椭圆是计算 全球价值链中,负责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的生产 机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环节,而技术和产品研发、关键部件和特殊材料 以来, 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策优惠, 的生产和品牌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则主要保留 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 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和出口 于发达经济体,这种嵌入方式可能形成“价值链 能力,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低端锁定”。 然而, 中国一开始主要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到 3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 要问题,比如,如果中美之间发生较大规模贸易 趋紧, 原有的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难以持续, 摩擦,中国产业升级会受何影响?如何在全球价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升级已 值链分工下考虑中美两国之间产业关联,研究中 成为至关重要的发展问题。鉴于此,2016 年 12 美经贸关系不同情形下中国产业升级的策略? 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 7 部门联合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开展产业升级的量化研究。 下发 《关于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 然而,由于产业升级的多面性,目前尚没有较完 链地位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我国产业 善的量化指标刻画某个经济体某个产业是否有 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 所升级以及升级程度如何。产业升级衡量指标的 等高端环节延伸,打造我国占据主动地位、优势 缺失也限制了探究产业升级策略等相关量化模 互补、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型的发展。鉴于此,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经 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鼓励中国 济金融研究部的田开兰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 企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积累资本、加强创新, 研究人员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升级的内 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涵,率先构建了产业升级的系统性衡量框架。研 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 然而, 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衡量产业升级的 8 近年来,一些发达经济体“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 个指标,3 个综合量化维度(图 2),解决了不 显著。特别地,2017 年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以 同国家不同产业升级情况的量化问题。 来,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实行单边主义、保 这项工作从产业升级内涵的多维性出发, 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 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提取了多个产 是中国作出一系列不实指责,利用不断加征关税 业升级的指标,剔除重复和一些高度相关的指标 等手段进行经济恫吓,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在 之后,他们保留了 8 个指标,并对其中一些已经 2018 年持续升级,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极大损害, 不能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特点的传统指标进行 也使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遭到严重威 了调整,然后他们利用多国多产业投入产出模型 胁。 美国针对中国挑起的贸易摩擦让中国越发意 对这些新指标进行了测算,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方 识到产业升级的紧迫性。 法构建了 3 个量化维度,即生产工序升级,产品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这 升级和生产技能升级。 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美国针对中国挑起的 贸易摩擦给我国产业升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 4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此外,关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融 展中经济体产业升级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的影 入全球价值链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 响机制。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形成 2 篇英文论 论模型目前尚无定论。 由于缺乏全球价值链体系 文,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含被接收)。 下产业升级的衡量指标, 目前也较少有实证研究 产业升级衡量指标体系有更多具有重要意 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鉴于此,在 义的应用,比如,可以用产业升级衡量指标作为 提出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三层次衡量框架 优化目标体系,以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 之后, 田开兰等进一步利用多经济体多产业投入 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国家间的产业关联, 在投 产出模型构建了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指标, 区分 入产出模型的客观条件(比如总投入等于总产出 了全球价值链的不同参与方式(前向参与/后向 的平衡约束)以及贸易政策等约束下,建立中国 参与,简单参与/深度参与),并实证分析了这 产业升级的非线性最优化模型,探索产业升级策 些不同全球价值链参与方式对发达经济体和发 略并提出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图 2: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三层次衡量框架 5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求解 Hermite 标准型的新算法研究进展 文:信息技术部 任意一个整数矩阵都可以通过初等变换约 的非对角线元素,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中间变 化为 Hermite 标准型。Hermite 标准型在计算数 量的膨胀;另外,注意到对“随机”整矩阵而言, 论、公钥密码学等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其 Hermite 标准型的对角线上最后一个元素,相 已有的计算 Hermite 标准型算法大致可分 对于其它对角线元素往往非常大,因此利用已有 为两类, 一类算法通过在某剩余类环中做三角化, 算法计算 Hermite 标准型前面的列,然后再利用 然后再提升到整数环中得到 Hermite 标准型;另 新算法计算 Hermite 标准型的最后一列,往往更 一类则是通过求解初等变换矩阵, 然后通过矩阵 快,在合理假设下面,新算法的期望时间复杂度 乘积来得到 Hermite 标准型。 是同规模矩阵乘法复杂度的常数倍。 在 2019 年的符号与代数计算国际研讨会 这项研究有助于在实践中加速已有的 (ISSAC)上,信息技术部潘彦斌等研究人员[1] Hermite 标准型求解算法, 另外,对假设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求解整数矩阵 Hermite 标准型的新 也为从理论上加速 Hermite 标准型求解算法的 算法。 时间复杂性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与之前进行初等变换或通过求解初等变换 矩阵来计算 Hermite 标准型的方法不同,新算法 通过求解带模线性方程组来计算 Hermite 标准 型,其基本观察在于,整数矩阵前 k 列按行生成 的格与其 Hermite 标准型前 k 列按行生成的格完 全相同,因此,整数矩阵前 k 列的任一行均可以 写成其 Hermite 标准型的 k 阶主子矩阵行的整系 [1] Renzhang Liu, Yanbin Pan.Computing 数线性组合,从而 Hermite 标准型的非对角线元 Hermite Normal Form Faster via Solving System 素满足一个模其对角元的线性方程组,因此如果 of Linear Equations. In Proc. Of ISSAC 2019. 对角元已知,则可以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得到相应 6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攻破 NIST 后量子密码标准候选算法 HK17 研究进展 文:信息技术部 即使在将来量子计算机出现后,依然不能够被破 解。 HK17 是由 Hecht 和 Kamlofsky 提交到 NIST 的密钥交换算法,其主要基于经典的 Diffie-Hellman 框架,并利用八元数等超复数, 来实现密钥交换。八元数由 Grave 和 Cayley 分 别于 1844 和 1845 年独立发明。设计者认为,由 于八元数不满足交换性和结合律,因此对其密钥 交换算法最好的攻击,是穷搜建立的临时密钥, 而穷搜在经典计算机模型下复杂性可以达到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ational O(p^8),其中 p 为 HK17 所选取的有限域的大小。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然而,注意到每一个八元数都满足一个二 于 2016 年面向全球征集抗量子密码算法标准。 次方程,Burnstein 和 Lange 提出可以通过更有 经过近一年的征集及形式审查,NIST 于 2017 年 效的穷搜,将攻击复杂度从提交者声称的 O(p^8) 12 月公布了 69 个算法作为首轮候选算法。 随后, 降到 O(p),但对于 HK17 的规模较大的参数,其 NIST 启动了对入选算法的评估工作。在组织人 攻击在现实中尚不能实现。特别是,HK17 的所 力对入选算法进行内部评估的同时,NIST 也面 有操作可以在关于 log p 的多项式时间内完成, 向全球公开征集对这些算法的外部评估。 因此,理论上,Burnstein 和 Lange 的攻击依然 密钥交换算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密码学算 是指数时间攻击,只是降低了 HK17 算法的安全 法,主要是为通信双方建立临时的通信密钥,在 性,但不能彻底攻破。 现实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设计抗量子的密钥交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部潘彦斌等研究人员 换算法, 不仅在将来可以用于应对量子计算机的 [1]独立给出了针对 HK17 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威胁,而且也有助于保护当下加密的通讯内容, (log p)的多项式时间攻击,主要做法是对八元 7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数的每个坐标建立方程, 再利用线性化的技术得 基于上述攻击,提交者主动撤回了 HK17 算 到了有限域上具有 4 个未知数的 8 个线性方程, 法。 从而用有限域上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来代替遍历, [1]Haoyu Li,Renzhang Liu, Qutaibah M. 从而完全攻破了该密码算法。利用此方法,他们 Malluhi, Yanbin Pan, Yongge Wang, and 首次在现实中实现了对 HK17 所有参数下的成功 Tianyuan Xie: Breaking HK17 in Practice. In Proc. 攻击。 Of ISIT 2019. 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研究进展 文:经济金融部 原油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对世 和波动率的集成预测。本研究在提出互联网新闻 界经济稳定、国民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决策等都 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机制和预测方法理论框架的 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原油期货市场作为全球 基础上,系统性地研究了挖掘大规模文本非结构 大宗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政府及企业等 化数据的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反映新闻情 部门规避风险和资产投资的重要工具。我国多年 感、话题、 重大事件和涨跌趋势的文本舆情指数。 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导致对原油的需求逐日上升, 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实证研究中,本研究通过多种 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 承受的风险 预测模型验证了文本指标在模型中具有提高预 也随之变大。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预测的相关研 测精度的效果,具有引入模型的价值。图 3 展示 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决策和风险管控提 了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互联网文本挖掘的市场价 供了参考和依据, 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格预测框架。 经济金融研究部李雪蓉等科研人员创新性 其中,本研究针对金融领域的专业化文本 地利用大规模互联网新闻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改进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化地学习新闻文 挖掘并提取新闻文本中有预测价值的关键信息, 本中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隐含的价格影响因素,并 并与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相结合, 进行市场价格 进一步将这个学习结果创新性地构造成判断市 8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场未来涨跌趋势的文本指数,引入市场价格的预 够有效提取新闻文本的情感、话题和事件等关键 测模型并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图 4 展示了本研 信息。4)本研究所构建的文本指标能够有效地 究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造价格涨跌趋势 提高原油价格的预测精度。5)同时集成传统统 指数的流程图。 计指标和文本指标的预测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 本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对学术界 效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预测方法,有效 和相关从业人员均有一定的启示,包括:1)互 地提高了国际原油价格的预测精度, 在预测理论 联网新闻通过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反馈和调节, 与方法方面均有重要创新,已在国际重要期刊上 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2)互联网新闻包含有传 发表论文 2 篇,其预测方向准确性和预测精度处 统统计指标难以反映的预测性信息, 具有引入预 于国际领先水平。 测模型的价值。3)本研究所构建的文本指标能 图 3:基于互联网文本挖掘的市场价格研究框架 图 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价格涨跌趋势指数构造 9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综合新闻 华为徐文伟董事一行来访数学院及交叉中心 文:王翠斌 / 图:王林 专家等近 30 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交流会。座谈会 由高小山副院长主持。 席南华院长在致辞中代表数学院对华为徐 文伟董事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 华为公司是个伟大的公司,不仅其产品,包括 其文化和精神同样值得敬佩。同时,他指出数 学院历史悠久、有优秀的学术传统,而且面向 领域多,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最后,他表 2019 年 6 月 4 日上午,华为董事,战略研 示双方共同的目标都是瞄准世界最高峰,希望双 究院院长徐文伟一行来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 方未来能在相关领域有效地交流,深层次地合作。 学研究院及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 数学院院 徐文伟董事介绍了华为公司情况,以及对未来的 长席南华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志明院士、常 务副院长、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副主任高小 山研究员、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副主任闫桂 英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常务副 院长郭田德研究员、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 徐文伟、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朱广平、华为公司技 术合作部部长艾超、北京研究所所长常胜、北研 所合作处处长尹建春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和技术 10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思考。他在讲话中指出,华为公司是领先的 ICT 员、黄一研究员、郭田德教授、戴小英研究员分 (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别作了“Polar 码的概率基础及图神经网络研究 面对未来和行业也将面临着挑战。 华为将坚持开 进展”、“优化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放式技术创新,其中涉及数学、材料等学科,希 “非线性不确定动态系统控制”、“指纹识别核心 望以后与数学院在基础数学研究方面进行合作, 算法”和“新一代光电器件材料的第一原理计算” 取得更大的突破。 的报告。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双方就相关一些 交流会上, 高小山副院长和朱广平副院长分 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进行了探讨。 别作了“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情况介绍” 此次交流座谈会为双方以后进一步的交流 和“华为公司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的总 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体报告。分报告中,闫桂英研究员、戴彧虹研究 11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研讨会召开 文:交叉中心办公室 示,概率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已渗透到当今时代的 众多科技和社会领域,展现了概率统计学科的无 穷魅力。随后,郭雷院士作了“不确定性系统的 学习与控制:数据与智能视角”报告,从自适应、 学习与反馈、智能体的控制等方面对控制论领域 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讲解, 结合具体实 例,阐明了在实际研究中将经典思想与现代方法 相结合的重要性, 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控制 6 月 5-6 日,由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 理论在交叉领域的深度融合。彭实戈院士以“不 (以下简称“交叉中心)与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 确定性数据分析的非线性期望方法” 为题作金融 科学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的“2019 大数据与人 数学方向的报告, 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阐述 工智能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研讨会” 在山东大学青 了引入非线性期望理论体系处理经济领域问题 岛校区召开。交叉中心主任郭雷院士、数学与系 的合理性以及先进性,他指出该理论在分析不确 统科学研究院马志明院士, 山东大学彭实戈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 南开大学张伟平院士 等以及来自数学院、山东大学、华为、微软公司 等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与会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马志明 院士首先作了题为“大数据分析的概率统计方法” 的报告, 他以 AlphaGo 为例介绍了深度学习与强 化学习中的概率统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 5G 极 化码理论的概率方法在 Polar 码中的应用,他表 12 定性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是金融数学领域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的重大突破,将产生革命性变革。之后,徐宗本 参数、全局优化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展开详细 院士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详细介绍 论述。 了“人工智能与数学:融通共进”的相关内容, 另有来自多领域的专家分别就未来网络理 他表示, 人工智能势必会成为应用数学的重要方 论以及优化技术和方法等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 向之一, 他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中存在的五大基 报告和讨论。 础问题及核心挑战,并就 AI 在解决适配性、超 杨翠红研究员荣获 TWAS Siwei Cheng Prize of Economics 文:王翠斌 2019 年 7 月 25 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Siwei Cheng Prize of Economics 以已 (TWAS)宣布了 TWAS Siwei Cheng Prize of 故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成思危先生 Economics 获奖者名单。杨翠红研究员因她在全 命名,奖励在发展中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 球价值链、 粮食产量预测及其政策研究领域所取 家。首届 TWAS Siwei Cheng Prize of Economics 得的杰出成就荣获第二届 TWAS Siwei Cheng 由印度著名经济学家 Arunava Sen 教授获得。 Prize of Economics。 13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数学理论与应用论坛”召开 文/图:华为北研所 2019 年 8 月 16 日-17 日,“中科院数学 绕算法、优化、控制、编码、AI、大数据&安全 院&华为公司数学理论与应用论坛”在北京顺利 等方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度交流。 相信通过本 召开。论坛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华 次论坛,双方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契合点,在基础 为北京研究所联合主办。中科院数学院 25 位相 领域碰撞出火花,通过深度合作,用理论支撑世 关方向的顶级学者与华为公司 2012 实验室及各 界级领先,共同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期待 产品线的高级专家齐聚雁栖湖畔,畅所欲言,围 双方的合作更进一步! 14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学术动态 综合报告八十:龚新高院士谈 “Hype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in Ab-initio Scheme” 文/图:材料环境部 6 月 7 日下午, 复旦大学龚新高院士接受国 计算数学所刘歆副研究员主持了龚新高院 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邀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 士的报告, 龚新高院士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 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作了题为” Hyper Molecular 了统计力学的发展,并介绍了用分子动力模型研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in Ab-initio Scheme”的 究稀有事件的新方法。报告会后,袁亚湘院士代 报告。 表交叉中心向龚新高院士颁发了综合论坛报告 证书。 15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综合报告八十一:黄云清教授谈 “A finite-step convergent derivative-free method for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文/图:材料环境部 6 月 7 日下午,湘潭大学党委书记黄云清 计算数学所所长周爱辉研究员主持了黄云 教授应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邀请在数学院 清教授的报告,黄云清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 南 楼 作 了 题 为 ” A finite-step convergent 新的有限步收敛的无导数优化算法。报告会后, derivative-free 袁亚湘院士代表交叉中心向黄云清教授颁发了 method for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的报告。 综合论坛报告证书。 16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综合报告八十二:Gunther Uhlmann 教授 谈“Some open inverse problems” 文/图:物理工程部 inverse problems”的报告,报告会由张波研究员 主持。 在报告中,Gunther Uhlmann 教授从反边值 问题引入, 介绍了卡尔德隆问题的历史和研究现 状,并由此展开提出了十个反问题领域的开问题。 Gunther Uhlmann 教授的报告为科研人员,特别 6 月 8 日上午,华盛顿大学和香港科技大 是青年学者指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学的 Gunther Uhlmann 教授应国家数学与交叉科 来自院内外的 50 余名科研人员听取了本次报告。 学中心邀请,在数学院南楼作了题为”Some open 17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数学交叉文摘 纪念我国人工智能先驱吴文俊: 点燃中国 AI 创新精神的“老顽童” 文章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周琳 时间:7 月 18 日 2017 年 5 月,横空出世的阿尔法狗, 如今,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从 让人工智能传遍街头巷尾、童叟皆知。 概念走向现实,专利数、投资额、公司 就在那个 5 月,我国人工智能的先 量都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化身浩瀚宇 驱、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 宙中一颗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 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方法” 吴先生和他一直倡导的“科学道路上 创立者吴文俊先生,安静地走完了他自 没有便宜可捡”的科学精神,至今指引 己的一生,享年 98 岁。 着这一代的 AI 人。 今年 5 月,13 位两院院士以及数十 终身学习的老“顽”童 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到上海 ,纪念 “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 吴文俊先生诞辰百年,也为新设立的上 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中国工程院 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建言献计。 院士徐匡迪日前的“徐匡迪之问”,直 “他的工作无疑属于上个世纪中 击国内人工智能 AI 发展的要害之处。 国数学赶超国际世界水平标志性的成 而回溯吴文俊先生的一生 ,则是通 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 过终身学习,开创基础研究新方向的真 事长袁亚湘这样说;“他亲自点燃了中 实写照。吴先生 1919 年 5 月出生于上 国 人 工 智 能 的 创 新 精 神 ”,在 唁 电 中 , 海,1940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49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 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 院士李德毅写道。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 立后,吴先生于 1951 年回国,先后在北 18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任教职。2000 年, 自动推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让他获得 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了国际自动推理学会最高奖。 “最早听说吴先生的大名 ,是在上 “机械化,贯穿中国古代数学的思 大 学 时 ,同 学 跟 我 讲 起 ,中 科 院 数 学 所 想是机械化,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就是 有 个 能 人 ,能 够 同 时 ‘ 左 手 画 圆 ,右 手 构造性和机械化。中国古代数学是着重 画方’,当时就觉得这人有点像左手与 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方法是‘机械’的, 右手打架的老顽童”。西北农林科技大 跟西方数学的证明不一样,灵机一动什 学理学院教师林开亮这样回忆道。 么的。这是我的发现,这是我真正读懂 在不少数学家的眼里 ,之所以说吴 了中国古代数学”。吴先生在口述自传 文俊先生是数学界的“老顽童”,来自 中说。 于他永怀幼童的好奇心。用吴先生自己 他的不少学生回忆说 ,吴先生一直 的话来说,他喜欢“东看西看”。 在 教 学 中 强 调 ,做 研 究 工 作 ,应 该 有 中 他的自传里 写道 :“我是个想怎 样 国人自己的方向,不要老是跟着别人做。 就 怎 样 的 人 ,想 玩 就 玩 ,想 工 作 就 安 安 而他自己开创的数学机械化研究 ,就是 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读历史书籍、 中国人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思想。 看历史电影帮助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 “ 科 学 就 该 实 实 在 在 的 ,对 就 对 , 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 错就错,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不是 光”。 有个笑话吗,选医生的时候要选他背后 他所说的“ 东看西看 ”,大 约等同 的鬼最多的那位。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 于在年近花甲之际,从零开始自学计算 ‘ 便 宜 ’ 可 捡 ,没 有 廉 价 的 成 果 ,不 要 机编程。“在从事机器证明初期,没有 抱着侥幸的心理。”吴先生说。 计算机可以使用,为了验证其方法的有 为人工智能“原创精神”持续发声 效性,吴文俊对上千项的多项式进行笔 “机器的出现延伸了人的体力 ,而 算,常常持续多日”。 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则延伸了人的脑 吴文俊先生从中国古代数学的思 力。” 想中获得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 吴文俊先生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 何定理的方法,该方法在科技文献中被 的先驱之一。1988 年 12 月,国际“人工 称为“吴方法”。这一项工作被认为是 智 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杂 志 ” 第 37 卷出版几何推理专辑,所发表的文 19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章很大程度上是由吴先生的开创性工 要感谢党和政府对发展人工智能的重 作引发的,代表了当时几何定理自动证 视。”余有成说。 明的最高研究水平,其中有三篇国外学 如 今 , 经 过 多 年 发 展 ,“ 吴 文 俊 人 者的文章专门介绍了“吴方法”的原 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表彰奖励的范围 理和应用成果。 已从前沿基础研究成果和重大技术突 在这之后的一个夏日,图灵奖得主、 破开始向金融、教育、服务、工业、军 有着“人工智能之父”称号的美国斯 事及社会治理等科学、应用领域辐射 , 坦 福 大 学 教 授 约 翰 · 麦 卡 锡 (John 在社会各界拥有广泛盛誉和影响力 ,继 McCarthy) 特 意 造 访 吴 先 生 ,在 其 中 关 承了吴文俊对中国人工智能未来的期 村的宿舍,交流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前 望与寄托。 景的看法。 曾任两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在人工智能尚未引发如火如荼的 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的 热潮之时,吴先生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 钟义信向记者说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当 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打 时,自己希望在国际学术大会上提出中 Call。 国人工智能学会对 AI 行业 50 年的总结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 和报告。吴先生说,很好,“机制”应当 成回忆道,2009 年 1 月 19 日上午,他和 比“结构、功能、行为”更击中人工智 多位 AI 方面的学者一起拜访吴先生,当 能的要害,“我们的人工智能的研究不 面介绍了申请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 要总是跟着别人跑,一定要走出新的路 科学技术奖”的想法,以激励广大人工 子!50 年是一个关口,应当有新的认识 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当时吴先生就 和新的规划。” 说,“设立这个奖项并不是要为个人树 2016 年 2 月 13 日,余有成再次到吴 碑立传,要通过设奖和评奖引导我国广 先生家中拜年。那时已 97 岁高龄的他 大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工作者 ,具有明确 仍 然 精 神 矍 铄 ,手 扶 木 质 拐 杖 ,神 采 奕 的创新方向和建立有力的创新激励”。 奕,脸上洋溢着一惯的质朴纯真的笑容。 此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设立 临 别 之 际 , 吴 先 生 欣 然 题 词 :“ 发 的该奖项获科技部核准批复。“当我把 展 人 工 智 能 ,引 领 时 代 前 沿 ”,寄 语 我 这 个 消 息 告 诉 吴 先 生 时 ,他 感 慨 道 ,这 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不 能走外国人的老路子,要在原创科学及 20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突破,在智能科学 学的冲击。在不久的将来,电子计算机 技术应用领域全面发展。 之于数学家,势将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 “不给学生题目”的开拓者 家 ,望远镜之 于天文学家那 样不可 或 2019 年,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人工 缺。” 智能荣誉博士班正式开班。今年 5 月, 这一论述让他的学生、欧洲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又揭牌 院士王东明感触颇深,“未来世界将无 成立。中心成立后,将重点在基础数学、 法避免地被复杂多变、冗乱无章的大数 数据科学、数学史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 据所充斥,吴先生的论述开启了我们研 力求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 ,开辟引领 究数学和人工智能交叉的全新视角”。 重要研究方向。 如今,人工智能作为引领这一轮科 以另一种方式 ,传承吴先生的精神。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已经 在 一 次 访 谈 中 ,吴 先 生 自 己 说 ,“ 如 果 在创新中发挥着“头雁”作用,一大批 65 岁就退休,就不让自己创新了,那不 创新型的企业在中国萌芽、生长。《中 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9》数据 这种对开拓创新精神的培育 ,至今 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在人工智能发 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中科院院士李邦河 展方面表现突出,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 回忆说,1963 年吴老师在给他们讲学习 文量居全球最高,企业数量、融资规模 方法时,在黑板上写了 12 个字:提出问 居全球第二。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说一个好 2010 年,吴文俊在接受作口述自传 的问题的提出,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时 说 :“ 我 现 在 可 以 算 老 人 了 ,走 过 了 “作为他的学生,我感触最多的就是他 人生的 90 多年,好长好长的一条河呀。 ‘不给学生题目’。”中国科学院数学 讲 述 这 些 往 事 ,有 点 像 一 个 顽 童 ,顺 着 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小山 河 水 捡 石 子 ,左 一 个 右 一 个 ,色 彩 斑 斓 说,他总是将自己的最新成果或国际上 的 ,形 状 怪 异 的 ,或 者 平 凡 得 没 有 一 点 最新发表的论文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 耀眼之处的,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只要 去领悟并找题目。 是记忆这河浮现出来的,记得的就捡拾 早 在 40 多 年 前 , 吴 先 生 便 预 起来。想来总会给人们留下些什么。” 言,“数学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大 师 逝 去 , 留 下 的 这 些 “ 石 头 ”, 的一个不可估量的方面,是计算机对数 灿若星辰。 21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郭雷院士在经典 PID 控制理论方法依据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文章来源: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微信号 时间: 9 月 28 日 自动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方法。 例如,在过程控制中,95%的控制回路 都是 PID 型。因此,如何设计 PID 参 数是关键问题。 虽然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这 个问题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设计 参数的问题在理论上从未得到很好的 解决,尤其是对非线性不确定系统 PID 控制的理论设计和理论基础,相应的研 来自郭雷院士的最新研究,首次对 究更是空白。 二阶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具体给出了 PID 在 实 际 工 程 应 用 中 , 控制器参数设计的选取范围,从理论上 Ziegler-Nichols 参数整定是最著名的参 证明了相应闭环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 数选取方法,它是根据被控线性系统的 性及跟踪性能的渐进最优性,具有重要 时域或频域响应来确定 PID 参数的一 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种经验方法。前人提出的其他设计方法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也主要是针对线性系统的。毫无疑问, 2017 年第 2 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这一发 大多数实际系统是非线性时变的,并且 现。相关论文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 往往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科技论文。 那么如何具体设计 PID 控制参数? 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比例-积分-微分”控 闭环控制系统是否具有所希望的性能? 制方法(简称 PID 控制器)是一种仅通过 PID 控制的能力究竟有多大? 控制系统的偏差来调整输入信号的线 郭雷院士和赵成的研究从牛顿力 性反馈控制方法。由于其结构简单、鲁 学方程所刻画的模型出发,对这些基础 棒性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是迄今为止 而又重要的科学问题首次提供了一个 22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初步解答。证明了对二阶非线性不确定 应用于工程系统给出了理论回答,而且 性系统,如果非线性不确定函数的偏导 可以对工程师设计 PID 参数提供理论 数的上界作为先验信息被我们获取,那 指 导 。 美 国 著 名 控 制 科 学 家 么就可以选取三个常数(比例、积分和 MiroslavKrstic 教 授 ( IEEE Fellow , 微分)增益使得系统的轨道保持有界, SIAM Fellow)在 2017 年第 3 期《国家 并且同时还能让被控系统的位置收敛 科学评论》发表专门评述文章指出 到任意指定点。实际上,PID 参数的选 “Zhao 取还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它们可以在一 Academy of Sciences provide a highly 个无界的三维流形上任意选取。同时该 valuable paper for both the control 研究还证明了在几类特殊情形下该参 practitioner and for the theorist”。 数流形的必要性。由于牛顿第二定律是 Zhao C, Guo L.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经典力学的基石,由它所建模的动态系 second 统是广泛存在的。因此,这项研究不仅 systems. Sci China InfSci, 2017, 60(2): 对 PID 控制为何能如此广泛而又有效 022201 and Guo order from the nonlinear Chinese uncertain 冯• 卡门:用数学武装工程科学 文章来源: 《应用数学和力学》创刊号 译者:李家春、戴世强 编者按:1943 年 ,冯•卡门创办 式,阐释数学与应用科学间的关系。其 “Quarterly of Applied Mathematics”(《应 中的很多观点,今天看来仍颇富启示作 用数学季刊》),并执笔完成“Tooling up 用,在此与各位分享。 mathematics for engineering“(《用数学 人们常说,研究数学的主要目的之 武装工程科学》)一文刊登于创刊号卷 一是为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解决 首。文章通过数学家与工程师对话的形 实际问题的工具。从数学的发展史看来, 23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事实很清楚,许多重大的数学发现是在 工程师说:你们的老 前辈,那些 了解自然规律的迫切要求下应运而生 伟大的数学家,他们的意见同你们可不 的,许多数学方法是由主要对实际应用 一样。难道欧拉不是既致力于纯粹数学 感兴趣的人创立的。然而,每个真正的 方面的发现,又从事工程装置的理论研 数学家都会感到,把数学研究局限于考 究吗? 涡轮机、柱的屈曲和打桩的基本 察那些有直接应用的问题,对这位“科 理论方面,都有着欧拉的贡献。数学分 学的皇后”来说未免有点不公道,事实 析的发展是同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力 上,这位“皇后”的虔诚的歌颂者对于把 学的发展分不开的。很难设想,要是没 他们的女主人贬黜为她的比较注重实 有为计算运动物体轨迹寻找数学工具 际的、一时较为显赫的 姐妹的“侍女”, 的迫切要求,人们的头脑中会孕育有关 经常感到忿忿不平。 微分方程的概念。倘若我们假定运动由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数学家和工 某些基本的力学关系或几何关系确定, 程师持有争论不休的分歧意见了。两种 而这些关系在运动的每一瞬间都成立, 职业的代表人物不止一次地表示了这 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微分方程的概念。 种分歧意见。 还有, 变分法也主要是为解决物理问 数学家对工程师说: 我在坚实的 题而创立的,有时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 基 础 上 建 造 了 一 座 大 厦 ——建 立 在 明 是目的, 有时是为了实际应用。十八 确的公设上的定理体系。我深入分析了 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也许是数 逻辑思维过程, 确定是否存在可以认 学科学突飞猛进的黄金时代,那时,纯 为是正确的(至少是可能正确的)论述。 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之间并没有明确的 我所关心的是, 由我自己的思维确切 界限。大师们把逻辑思维和直观创造力 定义的事物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使我 结合起来,创立了一系列方法和定理; 得以探索这种函数关系各个方面的方 大功告成之后,进行抽象思维的数学家 法。如果你们发现我所建立的概念、逻 着手致力于弥补逻辑推理方面的某些 辑过程或方法能用于你们的日常工作, 不足之处,把前一时期大师们的丰硕成 那我自然感到欣慰。我得到的所有结果 果加以编纂,使之系统化。 任凭你们处置, 但是得让我按自己的 数学家:我觉得你低 估了你所说 方式来追求自己的目标。 的系统编纂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正 确地应用微积分学和微分方程理论, 24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绝对有必要精确地定义我们所说的极 过渡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十九世纪 限过程,给出象无穷小、无穷大这样的 后半叶,数学继续朝着当时的数学家 术语的真实涵义,你说对不对呢?你大 (或许是乐观地)认定的完全合乎逻辑 概不能把伽利略称为抽象数学家或纯 和绝对严格的伟大目标向前发展。然而, 粹数学家吧!也许你还记得,正是伽利 除了阐明基本原理之外,那个时期也为 略指出了把相等和不等的观念应用于 应用数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比如 无穷量时必然会出现的矛盾。他注意到, 说,你提到了微分方程,你们工程师从 你可以说整数比其平方数的个数多,因 这一数学分支得益非浅。复变函数理论、 为每个平方数都是整数,但整数不全是 微分方程按奇性的分类以及对这些奇 平方数;你也可以说,平方数和整数的 性的研究,都是在你所说的系统编纂时 个数相同,这同样也是合理的,因为每 期内发展起来的,难道你不认为这些正 一个整数对应着一个平方数。可公度性、 是 建 立 微 分 方 程 这 一 数 学 分 支 的 非 常 可数性、连续统的逻辑分析、集合论以 重要的步骤吗?这些理论把通过试凑 及近代的拓扑学, 这些观念的建立是 求解微分方程的原始方式变成了全面 人类思维发展的关键步骤;其中有许多 了解整个领域的系统的方法。 是没有自觉地考虑物理应用而独立地 工程师:我同意你的 观点,尤其 构想出来的。但是,即使从应用的角度 是关于复变函数论的观点。确实,保角 看来,也有必要加固我们自己的大厦的 变换是解决无数物理问题的一种最有 基础,也就是说,改善数学的逻辑结构。 效、最优美的方法。我也同意你关于奇 对级数收敛性条件(即允许进行逐项微 性分析具有根本重要性的看法。事实上, 分和积分的条件)不作精确的分析,谁 在非正则点附近,我们所用的图解法和 也不可能有把握正确无误地运用级数。 数值解法肯定会失效或不便于使用,从 在具有想象和直观天赋的人们完成主 而必须求助于解析方法。不过遗憾的是, 要工作之后,再开始寻求新发现的牢固 你们数学家有点象对人体疾病比对人 基础,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倾向。达朗贝 体正常功能规律更感兴趣的医生,或者 尔就已经要求把微积分学建立在极限 象关注人类思维病理失常而不去研究 论的基础上了;按你的看法,柯西,勒 正常思维过程规律的心理学家。大多数 让德和高斯无疑在富有创造性的数学 情况下,我们必须研究“性质良好的函 天才之列,他们为数学从直观到严格的 25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数”,希望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当准确 而采用这种结构。而且,大多数特殊函 地确定它们在某些特定情形中的性质。 数仅适用于线性问题。过去,为了简单 数学家答道:难道你 们不会应用 起见,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往往把他们的 我们提出的求解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 问题加以线性化。数学家喜欢这种简化, 的一般方法吗? 如果它们的解由如你 因为它使优美的数学方法大有用武之 所说的“性质良好的函数”给出,那么我 地。遗憾的是,随着工程科学向前发展, 看不出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困难,也不明 人们需要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和进一 白你们还要我们干些什么。 步接近物理真实性, 这就迫使我们想 工程师:你们的一般 定理处理的 方设法去解决许多非线性问题。 多数是解的存在性和解法的收敛性,你 数学家:嗯,很多现 代数学家对 可能记得亥维赛说过的俏皮话:“按照 于非线性问题极感兴趣。看来,你们迫 数学家的意见,这个级数是发散的;因 切需要的是发展适当的近似方法。不过, 此,我们或许可以拿它来派点用场。” 你对我们证明存在性的批评是不正确 你们劳师费功、绞尽脑汁来证明解的存 的,现代数学中许多存在性的证明远远 在性,而我们从物理上看来,这一点却 超过了直观的范围。我也知道,你们工 常是一目了然的。你们很少花费精力来 程师非常成功地使用了各种迭代方法。 寻找和讨论实际有用的解;即使这样做 譬如说,要证明一个边值问题解的存在 了,多数也只是局限于简单情形,比方 性,我们也经常采用迭代法,换句话说, 说,讨论涉及几何形状简单的物体的问 我们和你们一样,确实也构造了一系列 题。我来谈谈所谓特殊函数。我承认, 近似解,唯一的区别在于你们只是假定 数学家们研究过很多种特殊函数,把它 迭代过程可以产生唯一的解,而我们证 们的数值列成了表,对它们的级数展开 明了这一点。还有,在我看来,你们用 式和定积分表示式已经作了详尽研究。 于解弹性力学和结构力学问题的所谓 可惜,这种函数在工程中应用范围有限。 “能量法”,与变分学中的直接方法密切 物理学家在探索基本定律时可以选择 相关,我指的是,不解欧拉 -拉格朗日 几何形状简单的试件作实验研究;工程 微分方程,直接构造有给定边值的极小 师却不得不直接处理形状复杂的结构, 化函数的方法。我觉得,在纯粹数学分 他不能仅仅因为一种结构几何形状简 析与应用数学之间毕竟存在许多共同 单,应力分布可用特殊函数算出,就退 之处。 26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简讯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 30 期) 工程师:我并不否认 这一点,事 题,需要数学家与工程师的密切合作。 实上,我一向认为,分析是应用数学的 在表面上截然不同的领域里找出作为 支柱。不过,要是你真正着手把分析应 它们基础的共同的数学关系, 这决不 用到实际情形中去,你就会看到,从掌 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打算搞应用数学 握一种近似方法的一般概念到成功地 研究的数学家必须对所涉及的物理过 应用这种方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 程有相当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为了 方说,存在着可资利用的时间和人力的 适当地利用数学工具, 工程师必须深 问题。做某些类型工作时,我们可以用 入钻研数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达到相 精巧的机械装置或电动装置,象微分分 当高的水平。把一堆机床杂乱无章地拼 析仪或电动计算机之类。然而,在大多 凑起来, 成不了一个高效率的金工车 数场合下,我们必须不借助于这种手段 间。我们知道, 在你们的数学宝库里 进行计算,这时,光知道近似过程的收 有着非常管用的机床, 摆在我们面前 敛性就不够了,我们还得确定用哪一种 的任务是要懂得如何调整、使用它们。 方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具有给定 数学家:我觉得你的话有些道理。 近似程度的解,必须对逐次近似所改进 把你的譬喻引伸一步,为了成批解决工 的准确度作出恰当的估计,所有这些实 程问题,你们还需要某种机床设计师 际问题要求我们进行艰苦的数学研究。 ——真正的应用数学家。他们的原有经 我认为,我们确实需要数学家的帮助, 历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来自纯粹数 来改进我们的直观方法,或许不妨说, 学界、物理学界或工程科学界,但他们 对我们的直观方法加以评论和系统化。 的共同目标是为工程科学提供数学工 事实上,要把数学成功地应用于工程问 具。 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