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pdf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BEIJING BAILIE UNIVERSITY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校 训 目录 前 言 ........................................................ - 1 - 一、 学生发展 ................................................. - 2 (一) 招生情况 .............................................................. - 2 (二) 在校体验 .............................................................. - 3 (三) 职业发展 .............................................................. - 4 (四) 创新创业 .............................................................. - 4 (五) 就业质量 .............................................................. - 5 (六) “计分卡”指标情况 ................................................... - 10 - 二、 教学改革 ................................................ - 10 (一)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服务首都产业转移 ................................... - 10 (二)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课程内涵建设 ................................... - 11 (三)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适应学院转型发展 ................................... - 13 (四) 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 14 (五)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 - 15 (六) “资源表”指标情况 ................................................... - 17 - 三、 政策保障 ................................................ - 17 (一) 经费保障 ............................................................. - 17 (二) 制度保障 ............................................................. - 18 (三) “落实政策表”指标情况 ............................................... - 20 - 四、 服务贡献 ................................................ - 20 (一) 人才培养服务产业需求 ................................................. - 20 (二) 公益办学、服务民生 ................................................... - 22 (三) “服务贡献表”指标情况 ............................................... - 25 - 五、 国际合作 ................................................ - 25 (一)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国际化战略 ......................................... - 25 (二) “国际影响表”指标情况 ............................................... - 27 - 六、 面临挑战 ................................................ - 27 (一)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 27 (二)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 28 - 前 言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 格的北京市属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源于著名国际友人、社会活动家新西兰人路 易·艾黎 1940 年创办的培黎学校。1983 年,原国务院参事李逸三等人在路易·艾黎的大力 支持下,在北京创办“培黎职业大学”,路易·艾黎和马海德先生生前是学院首任名誉校长; 苏步青、吴阶平院士生前长期任学院名誉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和全国政 协原副主席黄孟复为学院现任名誉校长;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受聘为学院“顾问教 授”。 学院始终秉承路易•艾黎“为黎明而培训”的宗旨,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 训,践行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诚信依法、爱心循环,国际合作、适合教育的办学思想;坚 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注重营造“爱的循环”校园文化;推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 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思想;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适合的教育,满足其就业、升学、创业、出国等不同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人 生梦想;坚持以高端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培养有知识、有技能,会动脑、会 动手,善分析、勇创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著名的“八大学院”区,交通便捷,信息畅通, 环境优雅,书香浸染。显著的区位优势,为学院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与“高、 精、尖”产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继续深造与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学院占地面积为 49.09 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 11.29 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 181.5 平方米/生,实验实 习场所 5875 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2,323.44 万元,教学用计算机 1,849 台,多媒体教室 55 间,校内实训室 51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9 个,纸质图书 31.77 万册, 电子图书 22GB;专职教职工 252 人,专任教师 102 人,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80 名, 专业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数量总数之比约为 1:0.79,师资结构日趋合理,能较好地满足 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下设财会金融系、国际商务系、工商管理系、艺术传媒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法 律系和体育部 8 个教学单位,24 个高职专业,成立了由企业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以及 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4 个,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人才定向和订单式培 养,同时与美国、新西兰、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适应性、 培养开放性和出路多样性。现将学院 2016 年人才培养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1- 一、 学生发展 (一) 招生情况 1. 招生及录取情况 2016 年北京市教委批准学院招生计划共计 1360 人,参与招生的高职招生专业 24 个, 新增学前教育专业。 实际录取情况如下:高职共计录取 764 人,录取率为 56%。其中,自主招生录取 155 人, 完成计划 26%;统考统招京内录取 16 人,完成计划 12%;统考统招京外录取 593 人,完成计 划 94%。 (如表 1) 表 1 2016 年各类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年度 合计 统考统招 京内 自主招生 京外 录取数 录取率% 录取数 录取率% 录取数 录取率% 2015 868 28 22 588 93 252 46 2016 764 16 12 593 94 155 26 数据来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 2. 新生报到情况 2016 年高职共计报到新生 647 人,报到率为 85%,较 2015 年下降 3 个百分点,其中京 外考生的报到率达到 82%,较 2015 年下降 3 个百分点。 3. 招生专业覆盖面广 2016 年学院招生专业 24 个,涵盖土木建筑类、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类、文 化艺术类、新闻传播类、教育与体育类、公安与司法类与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9 类。 (如图 1) 图1 2016 年各专业大类招生分布图 (数据来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2- (二) 在校体验 学院继续贯彻“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 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融入到“学校爱老师、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学校”—“爱的循环”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爱、良知、责任”的 培黎品格,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在校体验。 1. 德育为先,回馈社会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以建国、建党纪念日、 “五四运动”纪念日等为 契机,开展多项教育活动,如:开展以“弘扬五四精神,展现培黎青年风采”为主题的纪念 五·四运动团日活动等。积极围绕我院青年学生特点,引导全院青年参加健康、向上的市、 区级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我院青年健康成长。在各团总支、团支部 中开发并支持常态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群体建设,让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2015-2016 学年,我院 47 名志愿者承担了为期 15 天 “为毛主席站岗”纪念堂服务项目,同学们的服 务工作受到主办方的好评。 2. 以赛促练,赛课融合 学院以专业为依托,以兴趣为导向,构建“校、市、国”三级竞赛体系,以职业技能培 养为主线,将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以赛促练,赛课融合;拓展竞赛形式,形成诸如 “外语文化节” “财会金融数字文化节”“读书与人生演讲比赛” “培黎艺术创意设计大赛” 等具有专业特色院级系列竞赛,2015-2016 学年先后有 61 名同学在 11 项市级(含)以上竞 赛中获得奖励。 (如表 2) 表2 序 号 2015-2016 学年各类竞赛学生获奖情况统计表 获奖 竞赛名称 等级 1 2015 年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一等奖、二等奖 2 2015 年首都高校第五届拓展运动会 第二名、第三名 3 2015 年“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 二等奖 4 第八届 BIM 算量大赛 三等奖 5 2015 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 三等奖 6 7 “鑫台华”2015 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 生计算机应用大赛 2015 年两岸职业学院大学生竞赛 -3- 三等奖 三等奖、优胜奖 8 “学创杯”2016 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示范中心 二等奖 9 北京市职业院校第六届国际商务单证技能竞赛 二等奖、三等奖 10 “三走羸未来”全国大学生户外运动团体挑战赛 第二名、第三名 11 2016 北京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教务处) 3. 特色活动,引领成长 学院坚持贯彻“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思想,有效通过第二课堂教育,把提升学生 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工作目标贯彻到各类学生教育及活动中,结合我院学生特点和人才培 养模式,整合学院各类课外活动资源,大力开展品牌活动;连续多年坚持举办“优秀毕业生 与院长面对面”座谈会、素质拓展竞赛、名人名家讲座、知识竞答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 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三走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下网络、 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组织足球赛、篮球联赛,乒乓球赛等引导我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从中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 (三) 职业发展 学院持续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继续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计划,逐步建立“课、赛、 导”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学院面向全院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 业创业指导》课程,同时顺利举办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共有 753 名学生参赛;充分发 挥职业生涯导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行业、体验职场,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2016 年学 院共举办实习就业双选会 12 次,招聘会、宣讲会 16 次,引进 200 余家企业,提供 900 多个 岗位;各类企业在学院网站、公众号、微信就业平台发布 400 余条招聘信息,提供 1300 个 招聘岗,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 创新创业 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16 届毕业生中 6 名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 13 名毕业生就业;学院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设立创新社团,专门为学生配置了创新创 业实训室,实践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电子工艺实践、立体模型实践和创新发明研讨等方面开 展活动,计算机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得第十届北京民办教育园丁奖创新创业奖;2015 年 11 月份我院推选计算机系学生谢金亮参加第四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 示推介会,并荣获推介会组织奖。 -4- 案例 1: 科技创新的践行者----谢金亮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 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学生谢金亮,在学习期间热爱科技创新活动,善于捕 捉生活中的问题,思维活跃,理论基础深厚,在学院 的鼓励支持下,积极筹建“雷尼科技创新与创业协会” , 其科技创新作品多达三十多项。2015 年底,经学院推 荐,谢金亮同学作品“一种治理鱼塘水污染及投放饲 料的多功能纳米气泡净化器”参加第四届大学生科技 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与京津冀三地 54 所 高校的 597 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同场竞争,经过专 业认证,最终取得资源与环境技术组第四名,获得入 围奖。 (五) 就业质量 1.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签约率 截止到 8 月 31 日,我院 2016 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 96.41%,签约率 41.41%。从专 业大类就业情况分析,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财经大类等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较 大,学生就业机会多,公共事业大类就业率相对较低;学院开设艺术设计传媒大类、财经大 类专业的艺术传媒系、工商管理系、财会金融系就业率相对较高。 (如表 3、图 2) 表3 各专业(大类)就业率 各专业大类就业率统计表 专科毕业人数 专科就业人数 专科就业率 56 土建大类 109 107 98.17% 58 制造大类 59 53 89.83% 59 电子信息大类 58 53 91.38% 62 财经大类 437 429 98.17% 64 旅游大类 28 28 100.00% 65 公共事业大类 43 33 76.74% 66 文化教育大类 107 105 98.13% 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78 78 100.00% 69 法律大类 1 1 100.00% 合计 920 887 96.41%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5- 图2 2016 年各系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从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连锁经营管理、商务日语、商务英语(学前双语教育)、 电脑艺术设计等 13 个专业方向就业率达 100%,法律类、社区类的就业门槛逐年提高,专科 毕业生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如图 3) 图3 2016 年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6- 2. 毕业生薪酬待遇 2016 届毕业生就业时平均月薪为 3125.42 元,其中影视动画、电脑艺术设计、电子商 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 3000 元,就业质量较往年有所提升。 (如表 4) 表 4 2016 届应届毕业生就业起薪线较高的专业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起薪线 就业人数 1 影视动画 4,205.88 17 2 电脑艺术设计 3,800.00 7 3 电子商务 3,604.55 21 4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3,559.32 52 5 计算机应用技术 3,500.00 12 6 软件测试技术 3,390.00 16 7 金融与证券 3,326.11 138 8 国际经济与贸易 3,310.00 17 9 数字媒体技术 3,181.82 20 10 市场营销 3,164.58 22 11 商务英语 3,106.67 13 12 工商企业管理 3,091.77 71 13 环境艺术设计 3,047.37 32 14 商务日语 3,000.00 6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3. 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 学院 2016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 75.05%,相较于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增 加 12 个百分点;其中电脑艺术设计、影视动画与法律事务专业对口率达 100%。 4. 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我院 2016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 88.30%,略低于 2015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 体满意度 2 个百分点。(如图 4) -7- 100.00% 90.50% 88.3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2015届 图4 2016届 2015-2016 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 5. 用人单位满意度 学院招生就业办在对 2015 届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 位对 2015 届毕业生的满意度 100%,比 2014 届毕业生的 97.78%高出 2 个百分点。(如图 5) 100.00% 97.78% 100% 2014届 2015届 95.00% 90.00% 85.00%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图5 2014-2015 届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6. 专升本情况 2016 年学院有 95 名毕业生分别被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本科院校录取,占毕业 生总数的 10.33%,专升本录取率达 65.06%,连续 6 年高于北京市专升本平均录取率(50%) 。 (如图 6) -8- 图6 2015-2016 届毕业生专升本录取率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案例 2: 逐梦起航,化茧为蝶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2 级商务英语 (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学生陈晓雪,在校 期间通过学院提供的教学平台和个人的努 力取得了伦敦“三一”口语五级证书以及 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当年顺利通过海淀区 幼儿教师的公招考试,并成功被北京明天 幼稚集团第一幼儿园录用。在幼儿园工作 至今,她带着从校园汲取的丰富知识,把它准确的运用到目前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 的增强业务学习,她的观摩课民间音乐欣赏《化蝶》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她撰写 的论文《音乐欣赏活动发展幼儿音乐表现力的有效策略》荣获了北京市第五届“智慧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教育二等奖。 -9- (六) “计分卡”指标情况 表 1 计分卡 院校 院校 代码 名称 北京 13728 指标 单位 2015 年 2016 年 1 就业率 % 95.21 96.41 2 月收入 元 3740.32 3013.32 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87.23 81.25 4 母校满意度 % 90.50 88.30 5 自主创业比例 % 0.31 0.11 6 雇主满意度 % 97.78 100.00 土建大类 元 2800.00 2762.42 制造大类 元 2800.00 3559.32 电子信息大类 元 2500.00 3357.27 财经大类 元 2757.14 3195.83 旅游大类 元 2750.00 2228.75 公共事业大类 元 2500.00 2090.70 文化教育大类 元 2500.00 2584.20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元 2575.00 3318.44 法律大类 元 2500.00 2300.00 培黎 职业 学院 7 专业大类 月收入 二、 教学改革 (一)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服务首都产业转移 2015-2016 学年学院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结构、城市建设与管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 升和京津冀一体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统筹规划调整专业设置,通过撤并、调整、优 化、增设等措施,优化专业结构,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校企合作,突出重点”的原 则,针对调整转型产业,改造升级会计、金融与证券、广告设计与制作、工商企业管理、工 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法律事务等传统优势专业;针对高精尖产业,优先发展学前教育 (双语教育)、电子商务、软件技术等新型专业;扶持汽车营销与服务(利星行班)等校企 合作深的特色专业;针对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需求,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新机场临空经济 建设,重点加强工商企业管理(空港服务管理)等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针对北京市国际交往 中心功能定位建设需求,布局以商务英语、商务日语为基础的语言类专业群建设,逐步将培 黎打造为国际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基地。 - 10 - (二)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课程内涵建设 1. 扩大中高职衔接改革试验项目规模 2015-2016 学年,在与延庆一职、北京实验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建设中高职衔接项目基础 上,增设与北京实验职业学校开展“数字媒体技术”中高职衔接试验项目。学院根据现有衔 接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研究课程设置、设计衔接过程,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深化产学合作,加大订单、定向人才培养比重 学院继续贯彻落实“适合教育”的办学思想,深化产学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定向)式 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利星行汽车集团公司、中关村软件园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的 培黎科技园,吸引微软加速器项目等多家企业进驻校园,建立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行业企 业全程参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各环节。2015-2016 学年,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课时比例达 16.94%,订单(定向)培养学生数 198 人,较 2015 年订单(定向)学生数增长 110%;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43 门,较 2015 年翻了近 4 倍(如 图 7) 。 图7 2015-2016 学年产学合作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 11 - 案例 3:“星耀未来”----校企定向培养效果显著 学院与利星行集团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 产学合作平台,设立“利星行汽车奔驰经销商集团定向培养班”和“利星行奖学金” , 在实训基地、教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 学期间了解企业文化,体验职业风采。2016 年利星行集团所属的利星行望京总部、利 星行之星(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利星行天竺之星汽车有限公司、北京亚奥之星汽车服 务有限公司、利星行(北京)汽车有限公司以及利星行钣喷中心等企业为同学们提供了 包括人事专员、销售代表、售后接待、保险专员等多个岗位,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专业的 59 名同学参加招聘,共 51 位同学被利星行录用为实习生;其中毕业生侯云飞现 任销售顾问,月薪 1-1.5 万;杨静任前台月薪 5000。 3. 深化课程内涵建设 学院继续深化改革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课证融合”课程建设,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 程结构,组织制(修)订各专业课程(环节)教学大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 分类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总结、深化《实用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的分类 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推进系级平台课的分类教学改 革,扩大分类教学的试点工作,逐步实行差异化教学。我院联合华北电力大学共同申报的《连 接主义理论观照下的行业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成果获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 2015 年第一届外语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加大引进优秀课程资源,开设 10 门慕课,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015-2016 学年,各专业开设课程 615 门,其中 A 类(纯理论)课程 79 门,占比 12.84%,B 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 392 门,占比 63.74%,C 类(纯实践)课程 157 门,占比 25.53%, 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占比达到 89.27%(如图 8) 。 - 12 - 图8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课程结构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三)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适应学院转型发展 2015-2016 学年,学院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当年新增 232.25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8589.43 元/生,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达到 68.35 台,生均校舍面积 13.84 平方米/生,多数核心指标较去年有所提升,各项办学指标 高于国家标准。(如表 5) 表5 序号 2015-2016 学年办学基本条件一览表 指标名称 2015 年 2016 年 增减值 合格指标 1 生师比 10.11 10.09 -0.02 ≤18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65.83 67.65 1.82 ≥15 3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34.17 29.41 -4.76 ≥20 4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16.46 17.98 1.52 ≥9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7076.45 8589.43 1512.98 ≥3000 6 生均图书(册/生) 104.35 117.45 13.1 ≥80 7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166.14 181.5 15.36 ≥54 8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12.67 13.84 1.17 ≥6.5 9 生均实践场所(平方米/生) 1.99 2.17 0.18 ≥1.05 10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台) 58.21 68.35 10.14 ≥10 11 新增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11.71 11.11 -0.6 ≥10 12 生均年进书量(册) 3.3 3.44 0.14 ≥3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 13 - 学院根据首都经济发展现状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结构的 要求,结合专业发展需求分类建设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已建成校内实训室 51 个,建筑面 积为 5,875.00 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323.44 万元;校外实训基地 49 个,本年 度接受学生顶岗实习 396 人,占顶岗实习学生总数的 44.44%;接收应届毕业生 70 人。(如 表 6) 表6 校内外实训基地情况一览表 学年 校内实训室数量 校外实训基地数量 顶岗实习学生数 录用顶岗实习学生数 2014-2015 49 44 387 62 2015-2016 51 49 396 70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教务处) (四) 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学院继续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支持鼓励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课堂,聘 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及教学,聘请行业大师担任专业顾问,引领和指导 中青年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及教学能力培训。一年来,组 织教师 76 人次参加教师技能培训和教师下企业实践,选派 5 名教师到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进 行为期 1-4 个月的访学研修,同时选派 1 名教师赴美参加证书项目培训,教师综合素质和能 力得到提升,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增至 39.22,较去年增加 10 个百分点(如图 9) 。 图9 2015-2016 学年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统计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 14 - (五)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坚持贯彻“学生成长在活 动中”的教育思想,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以特色主题为依托,以形式创新为吸引,结合我院 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第二课堂教育、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等形式,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工作目标贯彻到各类学生教育及活动 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表 7) 表7 2015-2016 学年学院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情况统计表 序号 活动内容 1 “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 2 2015 年两岸行销连锁创意企划竞赛 3 2015 年首都高校第五届拓展运动会 4 2016 年安徽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5 2016 年华北五省计算机应用大赛 6 2017 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 7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 8 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培黎校区选拔赛 9 第八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 作品征集 10 第二届浮来春杯全国网络摄影大赛 11 第九届 BIM 算量大赛 12 第七届 CCBA 篮球比赛 13 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14 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 15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16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17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18 全国设计“大师奖”创意大赛 19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 20 第七届速录大赛 21 第三届读书与人生演讲比赛 22 第三届利星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知识竞赛 23 第三届艺术创意设计大赛暨 16 届毕业创作展 24 第十一届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 25 第四届价值投资分析大赛 26 第四届金融与证券专业技能大赛 - 15 - 27 校级篮球赛 28 校级足球赛 29 校级素质拓展比赛 30 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 31 防艾宣传进社区 32 青春护照 33 服务与实践 34 “我是培黎人”工合----艾黎文化思想百问竞答比赛 35 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 案例 4:音乐舞动青春,活动助力成长 经过两届外语文化节的沉淀,2015 年底学院组建爱黎合唱团,合唱团由对音乐 执着喜爱的学生组成,目前有团员 28 人。他们在专业教师悉心的指导下,将兴趣与 学习结合,以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争分夺秒的排练,不断突破自己,挖掘自身潜力。 2016 年 1 月 31 日晚,我院爱黎合唱团应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的邀请,首次亮相国家 大剧院,成功参演“难忘的旋律:迎新春经典歌曲音乐会”活动,承担整场音乐会 中混声合唱以及女生合唱四首曲目的演唱任务,并喜获成功。同年,爱黎合唱团首 次参加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即获得合唱比赛(普通乙组)的铜奖。学生通过丰富的活 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提高专业能力,收获了成长。 - 16 - (六) “资源表”指标情况 表 2 资源表 院校 院校 代码 名称 北京 13728 培黎 职业 学院 指标 单位 2015 年 2016 年 1 生师比 — 10.11 10.09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28.33 39.22 3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天 12.17 11.80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20.32 16.94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7076.45 8589.43 6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个/生 0.68 0.79 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天/生 0.94 1.27 三、 政策保障 (一) 经费保障 1. 办学经费持续稳定投入 截止目前,本学年学院总收入 3931.09 万元,其中学费收入 2945.75 万元,占总收入的 74.93%,其它收入 643.77 万元,占总收入的 16.37%,另,社会捐赠 5.25 万元,中央、地 方财政专项投入 336.32 万元(如图 10) 。本学年学院总支出 3919.13 万元,其中教学经费 支出 2568.55 万元,占总支出的 65.54%(如图 11) 。 图 10 2016 年学院办学经费收入状况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 17 - 图 11 2016 年学院办学经费支出状况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2. 专项建设与资金支持 中央财政和北京市财政在专项资金建设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2016 年,在国家励志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食堂价格平抑资金补贴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专项上投入资金 336.32 万元,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学院建立“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2016 年,学院评选 国家奖助学金及学院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共计 596 人次,发放奖金 151.82 万元;服义务兵役 学生学费补偿代偿 43 人次,金额 90.42 万元;协助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98 人次,贷款额 达 58.8 万元;设立勤工助学兼职岗位达 104 人次,资助 4.3 万元;向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 职创业补贴 37 人次,金额 3.7 万元。 (二) 制度保障 1. 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治理 学院围绕教学中心开展工作,加强干部队伍、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干部 队伍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的综合治理能力。为适应学院发展转型需求,优化组织结构,将 实习实训中心与教务处合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了教学管 理部门综合服务能力。 2. 落实“人才强校”,激励优才优育 学院继续实施“人才强校”计划,加大对教职工的奖励力度,在连续三年奖励的基础上, 追加 50 万元奖励在学院各岗位上表现突出,为培黎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学院不 - 18 - 断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维护职工正当权益,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学院投入 70 万用于调 整教职工薪级工资、院龄工资,发放交通补贴;同时,学院还研究制定了 2017 年提高教职 工绩效工资待遇的计划,留住人才、稳定队伍,让优秀的人才能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 工作中,培育优质人才。 3.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管考关怀 学院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学院发展需求与管理实际,进一步完善了中层干部选拔、任用、 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2016 年按照干部聘任考核管理办法,通过公开竞聘方式,聘任 2 位 年轻处级干部进入院领导班子并适时调整了领导分工;经测评考核,有 3 位系主任助理晋升 为系副主任;在全院范围内公开竟聘了 3 个中层干部助理岗位。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教师 工作基本规范,加强对教师、干部队伍、职员、教辅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宿管员及工人 的分类管理、考核与关怀,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4. 加强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 的同时,不断加强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坚持督导专家 听课、同行听课、领导干部听课等听课查课制度;每学期对教师的课堂进行教学评价,在 2015-2016 学年,学院 2402 名学生对 197 位教师(含校外兼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 了评价,学生评教率达 88.8%,较上一学年增加 8 个百分点;同时校领导、校外人员及同行 100%参与学院教学测评。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反 馈给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5. 细化安保工作,打造平安校园 学院以学生安全、校园稳定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保长效 机制,以思想教育为起点,以隐患整治为难点,以落实防范措施为重点,加强宣传培训教育, 培养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针对学生、教职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与防护等培训; 定期巡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不断完善校园矛盾纠纷排解、安保应急处置机制和消防、安 防技防措施,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 19 - (三) “落实政策表”指标情况 表 5 落实政策表 院校 院校 代码 名称 指标 2015 年 2016 年 元 1641.42 1243.33 元 1641.42 1243.33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人 - -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人 265 252 4 生均实习企业财政经费补贴 元/月 0 0 5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元 0 0 6 企业兼职教师人均财政补贴 元 0 0 专任教师总数 人 120 102 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 人日 109 67 1 2 北京 13728 培黎 职业 学院 3 7 单位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注:我院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不适用。 四、 服务贡献 (一) 人才培养服务产业需求 1. 毕业生主要服务区域 2016 届毕业生就业主要服务于环渤海经济区,就业人数 662 人,占比 74.63%,其他区 域就业 225 人,占比 25.37%。 (如图 12) 图 12 2016 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 20 - 2. 毕业生主要服务行业 2016 届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类型统计,就业单位相对集中 在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建筑业、金融 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和制造业,毕业生在以上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 均超过 5%。 (如图 13) 图 13 2016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状况分布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 3. 毕业生主要服务企业构成 从毕业生签约企业构成来看,学生在私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最大,达到 90.87%,国有企 业比例为 5.58%,合资企业比例为 3.35%。学校与战略合作单位开设的订单(定向)班或实 习实训基地在学生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图 14) 图 14 2016 届毕业生就业企业构成分布图 (数据来源: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15-2016 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 21 - (二) 公益办学、服务民生 学院坚持公益办学、服务民生,鼓励和支持师生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教育服务辐射属地和社区,为首都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坚持公益办学,继续实施“春蕾”计划 学院从 2001 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四届 “春蕾班” ,出资 400 余万元,资助来自全国各地 偏远地区、山区的贫困女生完成大学学业,多次受到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表彰、 奖励。2015 年 9 月培黎举办 “第五届春蕾班”,她们在学院提供的平台上汲取丰富的知识, 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2. 普法惠民,服务社区 2015-2016 学年学院继续依托“东升培黎(八家地区)法律服务室”,同东升镇司法所 和社区服务中心密切配合,面向东升社区居民,开展弱势群体服务、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服 务等,累计为东升镇各村、公司、居委会近 150 名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居民提供免费 培训、咨询、公益服务 600 余人次,受到东升镇人民政府的好评。 3. 关爱进城农民工子女 我院已连续 3 年获得北京市委社工委立项支持,以东升清河地区进城务工子女学校和地 方小学为对象,利用项目资金和课余时间为孩子们开设有益于孩子成长和智力开发的培训。 通过项目的实施,减轻农民工子女家庭负担,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 迎,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如表 8) 表8 序号 2016 年学院开展服务民生社会培训活动统计表 主题 负责人 地点 1 普法暖意入童心 田淑芹 东升实验小学 400 余人次 2 小学生“模拟法庭”学法律 田淑芹 东升实验小学 40 余人次 3 “儿童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郭岱光 海淀新希望小学 120 余人次 4 开展“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 尤锡良 周边小学的农民 21960 人次 育阶段市民化教育示范项目” 田淑芹 工子女 《反家庭暴力法》法律知识培 郭岱光 东升镇政府 301 5 训 会议室 (数据来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办公室) - 22 - 参与人次 150 人 案例 5:公益办学十五载, “春蕾”绽放香飘来 学院始终坚持公益办学,从 2001 年开始历经十五载,连续举办了五届“春蕾班” , 出资 400 余万元,资助来自全国各地偏远地区、山区的 186 名贫困女生完成大学学 业,多次受到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表彰、奖励。 “春蕾班”长期以来得到学院领导的重视,倍受全院师生的关注。学院领导, 班主任、老师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春蕾班的学生都是来自 贫困家庭,这些学生,在她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这样或那样遭遇过不幸,她们需 要社会人群的关爱,同时她们害怕贫穷和不幸,又往往很难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她 们对事情过于敏感,有事装在心里,不愿与人交流。针对这种情况,系领导和老师 们积极热情地引导她们,与她们促膝谈心,从思想上加强与她们沟通与交流。积极 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她们找到家的温暖,和城里的学生一样也能快乐的学 习生活。哪个同学生日到了,班主任就组织全班同学给她过生日,送上生日贺卡, 送上祝福和鼓励的话语,这些如同一股股暖流涌进同学的心头,使同学温馨和感动。 她们在学院提供的平台上汲取丰富的知识,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目前春蕾班已有四届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实现着自己的人 生价值。她们中很多人做到了经理、高级客户经理等职务,工作优秀、突出,表现 出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正如春蕾班王小薇同学在“因为爱,所以温暖”心得体会中写到:我觉得自己 真正的成长是在培黎,是培黎,给了我赖以生存下去的知识和智慧,教会我怎样为 人处事、做人得道理,这些东西是我一生的财富,受益无穷。 - 23 - 案例 6:用爱育人,用心服务—关爱进城农民工子女 从 2014 年 5 月开始,院党委在学院董事的支持下,成立了政府购买项目“进城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市民化示范项目”项目组,项目从市民化教育的层面去关 心未成年人,进一步地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做好孩子在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之间的有益补充,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项目辐射东升实验小学、农大附属小学、 永泰小学、清河一小、海淀实验二小、西三旗新希望小学,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子女 “少年乐家庭乐、家庭乐社区乐、社区乐地区安”的“三乐一安”的“三乐课堂” 特色服务项目,项目开展以来共服务 5 万余人次,开展讲座 30 余场,单独辅导 150 余次,开设相关课程 1620 次。2016 年项目荣获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授予 “二等奖” ,我院荣获北京民办教育社会公益评选“优秀单位”等四项集体及 个人奖励。 - 24 - (三) “服务贡献表”指标情况 表 4 服务贡献表 院校 院校 代码 名称 指标 单位 2015 年 2016 年 人 961 920 人 915 875 — — — A 类: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 45.47 48.04 北京 B 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 81.87 89.83 培黎 C 类: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 14.72 10.17 毕业生人数(合计) 其中:就业人数(合计)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下三类都填,总和不受 1 13728 100%约束) : 职业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44.5 45.48 学院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12.2 9.78 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 - 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 - 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日 25180 22670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单选) :省级() 行业或企业() 地市级() 其他(√) 五、 国际合作 (一)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国际化战略 学院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与美国、新西兰、 加拿大、英国、西班牙、日本和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在学生交流学 习、教师访学、项目合作等方面均取得突破,2015 年设立了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IH 西班牙语 教育中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学院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课程、教材,使学 生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思路、加强了技能,加快了学院国际化道路的发展步伐。 2015-2016 学年,我院 5 名专职教师和 20 名的学生,受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邀请,进行 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学术交流参访及专业学习;4 名同学参加 2016 年赴美带薪实习;2016 年 9 月我院工商系沙迪入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学习红酒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同年我院 12 名学生赴西班牙马德里开始 3+2 专升硕留学项目,开始为期一年的预科课程,明年 9 月将入 学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如表 9) - 25 - 表9 序号 2016 年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统计表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时间 学生人数/教师人数 1 赴美带薪实习 2 个月 4 2 第三期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交流项目 5 个月 20/5 3 西班牙专升硕留学项目 1-2 年 13 4 日本专升本留学项目 2年 7 5 英国专升硕留学项目 2年 5 (数据来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对外合作与培训办公室)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培黎学子,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学院举办了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培黎国际文化节” ,让学生深入 体验来自不同国家的教育、文化和风土人情,也为同学们搭建多元化、国际化的展示平台。 (如表 10) 表 10 序号 2016 年培黎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统计表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1 培黎国际文化节——西班牙文化日 西班牙语公开课 2 培黎国际文化节——日本文化日 中日书法交流 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体验 3 国际文化节——英国文化日 “英国脱欧后中英关系”英文讲座 (数据来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对外合作与培训办公室) 案例 7:发挥国际合作优势,提供多样化留学服务 学院发挥国际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 多样化求学之路,打造西班牙留学品牌。 目前已与萨拉曼卡、巴亚多利德、圣地亚 哥大学联合设计开发西班牙留学项目,以 适合不同学生需求;聘请拥有 5 年以上教 学经验的西班牙外教在校内任教,设立了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IH 西班牙语教育中心, 使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完成西班牙语学 习,同时为学生提供包括办理签证、境外 接机、在西班牙注册入学等完善的留学服 务,充分体现了培黎“国际合作,适合教 育”的办学思想,让学生学有所选,学有 所依,学有所成。 - 26 - (二) “国际影响表”指标情况 表 3 国际影响表 院校 院校 代码 名称 北京 培黎 13728 职业 学院 指标 单位 2015 2016 年 年 1 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 人 - - 2 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 人日 - - 3 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 人日 180 240 4 专任教师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指导时间 人日 - - 5 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 人 - - 6 开发国(境)外认可的行业或专业教学标准数 个 - - 7 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项 0 3 六、 面临挑战 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不懈努力,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学院在服务京津冀、助力首都 产业转型,迎接 2022 冬奥会,以及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继续深入 学院依托“3+2”中高职衔接试验项目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人才培养方案的 制订,课程体系的搭建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学院将进一步科学设计衔接过程,共 同完成授课,以实现师资、教学和实训场地的共享共用。 2. 专业服务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学院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带来的产业 升级仍有一定差距,专业建设总体水平有待提高。面对北京市和全国生源持续下降,学院结 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整体布局,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校企合 作,突出重点”的原则,撤销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老专业,调整增加新专业,缩小专业之 间发展不平衡,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3. 国际化办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学校旨在打造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当前虽然引进了一系列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但是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学校的整体发展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未来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 27 - 发展战略,加强与西班牙、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境)外院校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 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教师的外语交流能力,推动教育教 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二)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校应抓住十三五规划的发展契机,围绕京 津冀一体化这一重大战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增强竞争意识、责 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 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拓宽思路,多渠道办学,努力把学院办成有特色、高水平、规模 适度的民办普通高校,不断提升服务于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 28 -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