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公开赛竞赛管理办法.pdf
南京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公开赛竞赛管理办法 南财大教字[2016]165 号 一、竞赛的宗旨 教师教学公开赛旨在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研究教学和改革教学,促使 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竞赛的组织 为做好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聘请校教 学委员会委员、校教学督导组成员、校内外其他资深专家等组成校竞 赛专家组,组成人员名单向全校公布。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员 组成校竞赛工作组,负责竞赛日常管理工作。各院(部)负责组织、 评审、推荐本部门参赛人选。 三、参赛对象、奖项设置、评选标准及办法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体教学人员。下列两种人员除外:(1)近一年内发生 过教学事故者;(2)竞赛年度不承担教学任务者。 (二)参赛条件与要求 1. 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 2. 每位教师在竞赛年度内仅能选择一门课程参赛,如在竞赛年度 内的两个学期都承担教学任务,可选取年度内的任一学期参赛;如在 竞赛年度内授课在两门及以上的,可由教师本人选择确定一门参赛课 程。 (三)奖项设置 教师教学公开赛设“南京财经大学优秀教学奖”,奖项分三个等 级,各等级获奖人数根据当年参赛人数和教学比赛情况按一定比例确 定。学校对获奖教师予以公开表彰和奖励。 (四)评选标准及办法 “南京财经大学优秀教学奖”的评选依据参赛选手竞赛年度的最 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获奖等级和获奖人员名单。 四、竞赛规则与程序 教师教学公开赛与学校期中教学检查、校教风学风督导评价、教 师教学质量评价结合开展。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规则和程序 如下: (一)学校下达各院(部)推荐入围决赛指标。学校根据各院(部) 的师资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并虑及学科、专业的性质和学科、专业之 间的平衡,确定各院(部)的推荐指标。竞赛年度的推荐入围决赛指 标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根据学校要求下达。 (二)预赛。预赛由各院(部)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自行组织 开展,并根据学校下达的推荐入围决赛指标,确定入围决赛的选手名 单并报校竞赛工作组。 (三)决赛。校竞赛工作组制订决赛计划日程并负责具体组织实 施。决赛包括教学准备(教案)、课堂教学及课后自评三个环节,由 校竞赛专家组在检查教案、随堂听课和听取参赛选手课后自评的基础 上进行评分。 1. 检查教案。根据决赛日程安排,各院(部)应将决赛选手当学 期已授全部教案复制一份送交校竞赛工作组,注明参赛日授课教案, 以便专家组进行教案检查。 2. 随堂听课。决赛期间校竞赛专家组随堂听课。 3. 听取课后自评。授课结束后,校竞赛专家组将就该次课堂教学 的特色与创新、优势与不足等提出 1-2 个问题,听取参赛选手的个 人自评。 4. 评分。校竞赛专家组根据上述三个竞赛环节的结果,按照南京 财经大学教学公开赛专家评分表对决赛选手进行评分。校竞赛工作组 去掉每位决赛选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统一汇总计算每位决赛选手的 专家组评价平均分,作为决赛选手的专家组评价分。 5. 计算选手决赛成绩。选手的决赛成绩由专家组评价分和教师教 学质量评价分(不低于 70 分)组成,二者各占 50%。 6. 一等奖公开决赛。在决赛成绩排名的基础上,按照 1:1.5 的比 例,确定一等奖竞赛人数,参加公开决赛。每位教师准备 20 分钟左 右的教学内容并现场讲授,校竞赛专家组现场打分,去掉每位教师的 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汇总计算专家组评价平均分,并按由高到低的顺 序确定一等奖获奖人选。排名在一等奖获奖人数之后的自动获得二等 奖。 (四)确定获奖名单。竞赛年度内两个学期的比赛完成以后,校 教学委员会根据选手的最终成绩和相应的评选标准及办法确定年度 教学公开赛的获奖建议名单,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确定最终获奖名 单。 五、奖励办法 (一)学校对获奖教师颁发证书和奖金。各院(部)也可结合本 部门的实际情况,根据竞赛结果给予奖励。 (二)教学公开赛的比赛结果作为今后我校推荐参加校内外教学 类奖项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教学公开赛的比赛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 位津贴适用档次确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材料处理 各院(部)预赛的相关材料,如预赛评分标准、预赛计划、选手成 绩、入围决赛选手的名单等,应由本部门整理归档,按照学校档案管 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统一保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须将院(部)报 送的相关竞赛材料和决赛所有材料,按照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统 一归档保存。 七、南京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公开赛每年举行一次。 八、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