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QHACL 200005.1无障碍系统化设计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ICS 33.040 CCS M30 Q/ HACL 哈 尔 滨 市 残 疾 人 联 合 会 企 业 标 准 Q/HACL 200005.1—2020 无障碍系统化设计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2020 - 11 - 30 发布 哈尔滨残疾人联合会 2021 - 01- 01 实施 发 布 Q/HACL 200005.1—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基本要求 ........................................................................... 2 5.1 5.2 5.3 5.4 6 总体目标 ....................................................................... 2 设计管理 ....................................................................... 2 保障机制 ....................................................................... 3 验收及维护机制 ................................................................. 3 建筑师负责制管理要求 ............................................................... 4 6.1 6.2 基本要求 ....................................................................... 4 技术文件要求 ................................................................... 4 附录 A(规范性) 全龄友好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6 I Q/HACL 200005.1—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Q/HACL 200005《“双导则”无障碍系统化设计》的第1部分。Q/HACL 200005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大型商业要求。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 本文件首次制定发布。 II Q/HACL 200005.1—2020 “双导则”无障碍系统化设计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障碍系统化设计的总则、基本要求和建筑师负责制管理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哈尔滨市范围内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障碍路线 根据不同的城市空间、场地条件、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所确定的无障碍通道闭环流线和流线所串 联的重点设施布局。 3.2 无障碍楼层 设置了系统的无障碍设施,并满足信息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要求的建筑楼层空间。 3.3 无障碍坡地形 场地地面坡度不大于1:20,用以过渡场地高差的漫坡。 3.4 坐姿洗浴 有障碍人士以坐姿进行盥洗和淋浴的行为。 3.5 坐姿炊事操作 有障碍人士以坐姿在厨房进行非明火炊事操作的行为。 3.6 1 Q/HACL 200005.1—2020 随身电子设备 有障碍人士随身携带的电子智能辅助设备,如内置芯片的智能盲杖、语音导示器和手机APP等具有 通行引导功能的设备。 3.7 低位按钮 可供乘坐轮椅的有障碍人士坐姿使用的各类按钮,如用以门体开启、过街信号灯控制和求助呼救的 按钮。 4 总则 4.1 无障碍系统化设计与建设应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宜居之都理念,遵循通用、 共享、适老、融合的原则。 4.2 无障碍设施设计应与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标识设计和器具设计相结合, 形成一体化设计,并要求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使用。 4.3 新建和改造的重点街区和地段应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编制城市设计无障碍专篇,新建、改(扩) 建的重点项目均应在场地、建筑和室内设计阶段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 4.4 本文件所列条文重点强调了无障碍设计的系统性技术要求,不涉及细部尺寸和做法等具体规定。 其具体规定应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和标准的相关条文执行。 4.5 各类场所的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规范和标准的相关 规定。 5 基本要求 5.1 总体目标 5.1.1 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应遵循“畅行城市”和“全龄优化”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目标要求,达到“多 坡化、少台阶;适全龄、重接驳;促精细、提性能;保安全、最便捷;抓精准、要通用”。 5.1.2 全龄友好无障碍性能目标值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5.2 5.2.1 设计管理 新建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 5.2.1.1 新建无障碍设施设计管理宜通过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街区城市设计阶段、地块城市设计和 建筑设计阶段分步进行专项设计的方式,从宏观到微观逐步落实无障碍设计。 5.2.1.2 在街区城市设计阶段、地块城市设计及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无障 碍进行专项设计评审,对通过评审的项目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施 工许可证。 5.2.1.3 在工程验收阶段及维护管理阶段对街区及建筑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的项目进行工程验收合 格备案。 5.2.2 加强既有场所无障碍 2 Q/HACL 200005.1—2020 5.2.2.1 既有无障碍设施需通过城市街区、建筑、村镇地区各责任主体对照评价机制中控制项要求进 行无障碍设施自查的方式,对不达标的项目提出改造方案,改造方案通过评审后颁发改造施工许可证, 并对改造工程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颁发工程验收合格证。 5.2.2.2 针对本市存在较多特殊区域的情况,特制订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公园、机关和院校大院的专 项改造流程,见图 1。 图1 5.2.3 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公园、机关和院校大院专项改造流程图 审查监管 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包含对新建无障碍设施的审查管理及对既有无障碍设施的检查改造两部分,以 提出要求、进行审查、核发证件的流程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监管。 5.3 保障机制 5.3.1 宜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立两级无障碍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残疾人联合会和相关部 门组成的管理协调小组,对项目、资金使用及相关政策进行统筹协调。 5.3.2 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5.3.3 宜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查处一票否决机制,依法细化无障碍违法建设的处罚措施, 落实相关部门对违法建设查处职责。 5.3.4 建立“由下至上”具有专项资格的专业机构无障碍设施检查巡查机制。 5.3.5 由具有专项资格的专业机构对设计团队进行专项培训并给予专业咨询,充分听取体验者的感受 与需求并针对性地参与无障碍特殊需求研发与设计。 5.3.6 设立对于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分级认定制度。 5.3.7 设立哈尔滨市无障碍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的指导检查作用。 5.4 验收及维护机制 5.4.1 城市街区、广场公园、居住社区和公共建筑在工程分部分项验收时应进行无障碍设施专项验收, 其对公共活动区、公共卫生间、走道、楼梯等地面材料的摩擦系数和健康环境性能进行分项抽样验收。 5.4.2 对卫生器具、安全抓杆扶手和用材等符合全龄人体工学和对材料触感的性能应进行分项抽样验 收。 5.4.3 对安全抓杆预埋件应进行验收。 3 Q/HACL 200005.1—2020 5.4.4 无障碍通道的地面面层和盲道面层抗滑性能采用抗滑系数和抗滑摆值进行控制。 5.4.5 对轮椅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楼梯应进行分项抽样验收。 5.4.6 对无障碍可视标识和信息提示标识系统应进行验收。 5.4.7 可视标识系统应保证城市街区、广场公园、居住社区、公共建筑等区域全覆盖,信息提示标识 系统应设置于可能出现危险的各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 5.4.8 为保证项目落成后的无障碍使用情况,对已建成无障碍设施宜进行年度抽检,以区残联和街道 为实施主体,由无障碍监督员对照抽检考核表对城市街区、广场公园、居住社区和公共建筑进行抽检。 5.4.9 针对无障碍设施缺损,系统性丧失使用功能的情况,无障碍设施维护人应编制维护方案。 5.4.10 聘请残疾人和老年人作为无障碍设施运维的社会监督员,将无障碍设施运维管理监督落实到网 格化城管执法、日常行业管理和区域治理之中,通过政府和行业监管,社会公众监督形成合力。 6 6.1 建筑师负责制管理要求 基本要求 6.1.1 建筑师对无障碍专项设计全过程进行总协调、总负责、总管理。 6.1.2 对于总协调方面应做到对无障碍专项设计、技术流程、设计实施进行统一协调。 6.1.3 对于总负责方面应做到负责审核无障碍专项、二次深化、实施设计成果。 6.1.4 对于总管理方面应做到对无障碍设计成果质量进行管理、对无障碍设计造价进行控制管理、对 设计成果实施品质进行管理。 6.1.5 建筑师对无障碍专项设计全过程进行系统性管控、品质管控、成本管控、质量性能管控。 6.1.6 对于系统性管控应建立多层级计划体系,管控无障碍专项设计进度计划,管控无障碍设计成果 实施进度,定期汇报项目总负责方。对无障碍专项设计、技术流程、设计实施进行统一协调。 6.1.7 对于品质管控应组织设计赴现场服务,对无障碍设计成果实施全过程进行管控,确保实施成果 品质,定期汇报项目总负责方。 6.1.8 对于成本管控应依据总体成本要求,严格管控无障碍专项工程造价,并确保实施成果质量,定 期汇报项目总负责方。 6.1.9 对于质量性能管控应监管无障碍专项设计的成果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地区的相关规范、文件 等,定期汇报项目总负责方。 6.2 技术文件要求 无障碍专项设计所需提供的成套技术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a) 编制导则及指标: 编制项目导则制定项目系统化提升标准,以及所对标的相关国际水平标准的相关性能指标。 b) 专项设计图纸: 专项设计图纸,主要是明确无障碍设计系统化深化设计点位(景观和建筑设计无障碍所需图 纸资料)。 c) 服务说明书: 人性化服务专项指导说明书,对标的相关国际水平标准的相关性能指标。 d) 智能应用技术要点: 信息智能化无障碍辅具应用技术要点,对标的相关国际水平标准的相关性能指标。 e) 器具材料标准说明: 器具和用材标准化技术说明,对标的相关国际水平标准的相关性能指标。 4 Q/HACL 200005.1—2020 f) 重点项目专项审查: 重点项目审查流程,对标的相关国际水平标准的相关性能指标。 5 Q/HACL 200005.1—2020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全龄友好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A.1 全龄友好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全龄友好无障碍性能目标值见表A.1。 表 A.1 全龄友好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一、场地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1.各类建筑及其场地与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接驳100%; 2.区域场地全面坡地化100%,各步行路线均无障碍闭环接驳100%; 3.各类场地和建筑主要出入口的高差处均应设置无障碍坡道。 4.按街区功能和视觉障碍者行为人流分析设置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系统; 5.所有高差和需要提示的位置均应设置提示盲道或提示标识。 6.所有地下或架空过街通道均设置无障碍电梯。 7.街道或场地出入口处设有出租车暂停位的应设置无障碍专用车辆暂停车位和无障碍优先候车区;其停 车通道与人行步道之间有高差处应铺设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 8.室外台阶高度超过0.70m时,应设置助力扶手栏杆。当台阶过宽时,应按每股人流宽度为0.55+(0~ 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扶手的设置宽度。 二、建筑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1.层数大于1层的公共建筑,应设置至少1部无障碍电梯。 2.所有临街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一层空间均应为无障碍楼层,建筑出入口、楼电梯、走道、公共卫生间、 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应设置系统的无障碍设施及标识。 3.建筑公共活动区、供老年人和儿童使用的用房和设施应无尖锐突出物,墙、柱、建筑家具等阳角处应 有避免磕碰的保护措施;并应合理设置可供安全撑扶的设施。 4.老年人、儿童活动场所的楼梯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不应采用扇形、螺旋形踏步; (2)楼梯踏步最小宽度不小于0.26m、最大高度不应大于0.15m; (3)室内外楼梯踏步应有防滑措施。 5.轨道交通站点、医院、商业中心、公园、文化健身建筑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布置方便老年人、残 疾人和儿童使用的无障碍厕卫空间,以及方便女性使用的母婴空间和设施,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设置母婴室,配置相应的母婴设备,并设置可供母乳的座椅; (2)应结合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家庭卫生间,其内应设置可供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使用的卫生器 具、婴儿打理台、儿童固定座椅等护婴设施,以及紧急求助呼叫备; (3)公用卫生间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m,且使用人数的男女比例均应按1:2.0计算; (4)儿童活动人流密集场所周边的卫生间内应配置不少于50%的适合儿童使用的坐便器和洗手盆等 适童卫生设施; (5)妇女健身活动场所等应设置无性别更衣室,避免6岁以上儿童进入异性更衣间。 三、材料无障碍性能目标值 6 Q/HACL 200005.1—2020 1.老幼活动区、残障人士活动区、公共卫生间、走道、楼梯等均应采用摩擦系数不小于0.7的防滑铺装 面层材料。 2.建筑家具、卫生器具、安全抓杆扶手和用材等应符合全龄人体工学和对材料触感的要求。 四、信息无障碍服务目标值 1.应建立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平台,保证政务、公共服务等信息无障碍的互联互通,通过智能化手段加 强网站、手机、电视机、家用电器等PC端、移动端和电视端信息无障碍访问与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