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关于改进西海岸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意见.pdf
青岛市黄岛区科学技术局文件 青黄科字﹝2015﹞23 号 关于改进西海岸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奖励在加速 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依据《青岛市黄岛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青黄政发 [2014]46 号) , 《关于改进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意见》 (青 科字〔2015〕13 号)有关要求,现对我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 出如下改进意见。 一、强化目标导向 1.鼓励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围绕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发展行业和重点领域,加强对智能制造、新材 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创 — 1 — 新成果产出、转化及应用的奖励扶持,合理确定各领域奖励数量, 加大海洋领域科技创新获奖比例。 2.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效益评 审权重,鼓励成果研发单位和转化单位联合申报区科学技术奖 励。 3.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试点区科学技术进步 奖创新团队奖励工作,强化对协同创新活动的扶持。强化对青年 科技人才的奖励,安排一定比例的奖项授予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完 成的成果。 4.支持科技人员创业。探索试点区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创业 奖励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创业活动。 5.拓展奖励申报渠道。积极发挥各大功能区、科协下属学会、 行业协会在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和奖励推荐工作中的作用,推进科 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试点工作。赋予各大功能 区、科协下属学会、行业协会、驻区新闻媒体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推荐资格。 6.营造全社会关注科技创新的氛围。探索与新闻媒体联合宣 传,利用纸媒、新闻网站、移动网络讲好青岛科技创新故事,形 成全社会关注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推荐、申报制度 7.严格推荐条件。明确申报推荐各类奖项的标准。参照市科 学技术奖励申报标准,根据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结 — 2 — 合历年获奖数据统计,科学制定各奖项的申报基本标准。 8.不限制推荐限额。区科学技术奖励实行不限数量推荐,鼓 励推荐单位推荐优秀科技成果。具备条件的推荐单位可对申报成 果进行初评,并将初评结果在申报单位进行公示。 9.规范申报行为。加强形式审查工作,杜绝反复报奖、重复 报奖,已获区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同一年度申报区科学技术奖不 同项目成果,其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论文论著等支撑材料不得 重复使用。申报区科学技术奖的完成人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项, 获奖前两位完成人再次申报区科学技术奖励需间隔一年以上。 三、规范评审程序 10.委托第三方机构评审。试点委托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机构、 行业协会或社会组织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11.完善评审标准和办法。探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行业 特点,分类制定以重大创新产出和社会贡献为主导的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评价流程。 12.强化评审专家组织管理。加强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 建设,全部采用区外专家。会议评审专家通过科技局评审专家库 随机选择。规范专家评审委员会的组建与公示。 13.优化评审程序和规则。加强对应用类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和经济社会效益证明的审核,突出对项目应用效果的检验。增加 对高等级项目的答辩评审环节,加强对高等级项目的把关,确保 获奖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对专家匿名遴选机制和评审规则进行优 — 3 — 化调整,实行专家分类管理,提高专家评审针对性。 四、强化监督 14.加大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公开力度。规范区科学技术奖励 公示。实行推荐受理环节完成人所在单位、推荐单位和区奖励办 三级公示制度,增加公示内容。实行拟授奖项目在区级主流媒体 公示制度。 15.制定科学技术奖励纪律准则。制定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人员、推荐单位、评审专家、参评人员纪律规范。加强推荐、评 审专家诚信管理,建立健全评审专家回避、诚信评审承诺、信誉 评价和评审结果档案管理制度。 16.强化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监督。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重要 工作节点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或社会监督员、新闻媒体到会议评审现场观摩,试行会议评审旁 听制度,推进奖励推荐和评审工作的全过程公开。 青岛市黄岛区科学技术局 2015 年 8 月 5 日 青岛市黄岛区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 4 — 2015 年 8 月 5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