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素描(人体)》课程教学大纲.pdf
《素描(人体)》 课程教学大纲 (试行) (课程代码:13112420) 本课程标准由美术学院雕塑系讨论制定,美术学院教学 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素描(人体) 课程代码:1311242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雕塑 课程修读性质:必修 学分: 2.5 学分 学时:48 学时(理论 8 学时/实践 40 学时) 二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人体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对雕塑 专业的学生在造型能力与造型意识上进行培养和锻炼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解 剖学》 、 《透视基础》 、 《素描》 (头像)、 《素描》 (半身像) ,后续课程为《泥塑》(人体) ,人 体素描是为以后的泥塑人体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的课程,也是素描的最高阶段,通过本课程 的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人体素描的基础知识,即头、颈、肩、胸腔、下肢,以及各 个关节的扭转变化和对人体骨骼、肌肉解剖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空间等的 正确认知,在系统的理论把握与严格的技能训练中,逐步拓展思维以增强艺术感受力和表现 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间及造型能力,且能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本课程是雕塑专业学 生在基础训练阶段的一个及其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画面的能力和对人体解剖 知识以及人体运动规律的掌握,以便为下一阶段的泥塑课程做充分的准备。 三 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人体进行完整、深入的素描写生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造型能力,且能 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用雕塑的眼光来观察并基本掌握人体动态规律,对人体骨 骼、肌肉解剖等有更深刻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形体结构、构成结构和立 体空间变化等雕塑所讲究的重要因素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素描写生的正确观察 方法和绘画表现手法。重点强调对学生绘画过程中的整体把握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 造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为今后更高阶段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做好准备。 知识目标 对人物头、颈、肩、胸腔、腹腔、下肢的全面理解,关节的扭转变化和人体的运动规律 以及对人体几个大的骨骼、肌肉的解剖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构建空间美学的审美眼光,提高学生的结构、形体、空间表现能力。 素质目标 重点强调对学生绘画过程中的整体把握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 课程内容 序 号 1 2 学时 理论 实践 课程 模块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人体知 识的总 体概述 通过对本课程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 掌握人体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思维,为高 年级的进一步深造和创作奠定必备的造型基本 功和良好的艺术感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对人体骨骼、肌肉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人体解 剖结构、形体结构、构成结构的造型能力和空间 表现等有更全面的认识。 1.理论教学内容: (1)人体写生的目的、意义 (2)人体比例、结构、形体知识 (3)人体运动变化规律 的认识。 转变学生原有的绘画观察 方法,进而引导学生以雕 塑眼光来理解对象,以便 为下一阶段的泥塑课程做 充分的准备。 4 0 通过本课程专业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 素描写生的正确观察方法和绘画表现手法,引导 学生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来理解、观察对象。 1.理论教学内容: 人体素描注意事项: (1)要有圆雕的理解; (2)重点在两面—正面与侧面; (3)看不见的形体转折—正面与侧 面的转折; (4)对称性—五官造型的法则; (5)珠随球转; (6)毛随体发; (7)神由形生。 2.实践教学内容: (1)素描女人体写生 (2)素描男人体写生 重点强调对学生绘画过程 中的整体把握能力、想象 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 40 人体知 识实践 能力训 练 3 体会更 多优秀 的人体 素描作 品,提 高审美 能力 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建立起 较为完整的结构、形体、空间、透视的造型意识 与良好的观察习惯,能够用绘画表现手法,学生 对人体骨骼、肌肉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人体解 剖结构、形体结构、构成结构的造型能力和空间 表现等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具备基本的人体审 美能力以及对人体造型优劣的判别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中外优秀雕塑家作品赏析 重点掌握雕塑作品的欣赏 方法。 2 0 五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示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方法,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 课程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试为专业课程考试,采取将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综合考核的方 式,实行随堂考试,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在成绩 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 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平时和期末考试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任 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结束后,由各任课教师按照 美术学院统一制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评分表,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实填到评分表上,连 同期末考试作品一起拍照,并交到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七 教材选用及主要参考书建议 教材选用 教材建议选用“十二五” 、 “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优 质教材。同时将国内、外优秀的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推荐给学生。 主要参考书 [1]《素描》. 朱万芳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描》. 刘 虹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 乔治·伯里曼 . 广西美术出版社 [4]《素描基础》. 罗伯特·贝费利·黑尔 .中国青年出版社 执笔人:张先春 审定人:彭 博 2015 年 7 月制订 2017 年 7 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