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1-J-44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更新工程.pdf

WhiteIn゜3 页 135.44 KB下载文档
2021-J-44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更新工程.pdf2021-J-44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更新工程.pdf2021-J-44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更新工程.pdf
当前文档共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1-J-44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更新工程.pdf

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多源数据更新工程 1、简介 (1)立项背景 为满足武汉市自然资源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按照市“十三 五”基础测绘规划的总体安排,建立多尺度地形图和多分辨率航空航 天影像联动更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基础测绘成果更新维护效率。 (2)资金来源 武汉市市级财政投入 10352.5 万元。 (3)建设概况 任务历时 5 年,一是完成武汉主城区 678 平方公里 1:500DLG 测 制更新、1600 平方公里 1:2000DLG 更新(5 期)、全市域 8569 平方公 里 1:10000DLG 重点更新(1 期);二是完成 4650 平方公里优于 0.15 米的推扫式航摄影像及 DOM 数据(5 期),市域 8569 平方公里分辨率 0.5 米的卫片 DOM 数据(5 期),大都市区 2.06 万平方公里分辨率 2 米 的 DOM 数据(2 期),并补充开展了无人机航摄,构建了主城—市域— 大都市区多层级的地形图及遥感影像数据体系。 2、整体设计、实施过程 (1)整体设计 按照“统筹安排、保证重点、联动推进”的思路组织实施,加强 1:500~1:2000~1:1 万多比例尺地形图和 0.5~2 米多分辨率影像各分 项任务的有效衔接。综合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摄、倾斜摄影 测量等多种技术手段,引进研发影像获取、处理与数据检查等系统, 有效提升更新效能。 (2)实施过程 本工程分 5 年实施,包括 2 个部分,一是根据应用需要和不同区 域、要素的变化特点,按“先库后图,图库联动”技术流程,灵活采 用多种技术手段完成 1:500~1:2000~1:1 万多比例尺 DLG 联动更新; 二是根据武汉大都市区、市域和主城建设发展特点,采用“卫星遥感 —固定翼航摄—无人机航摄”多种方式,构建分辨率高低搭配多源遥 感影像数据体系。三是结合 DLG 更新,同步开展建筑信息调查,丰富 属性信息。并建立由过程检查、过程监理、第三方质检和项目验收四 级质量控制体系,保障成果质量。 3、关键技术及主要特点 (1)构建多尺度时空 DLG 联动更新机制 制定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时空数据库标准,搭建时空 DLG 多 序联动处理平台,建立“先库后图、图库联动”的时空一体化生产流 程,构建“四库(现势库、历史库、工作库、用户库)三联(提取、 更新、存储 3 项联动工作)”多尺度时空 DLG 联动更新机制。 (2)同步开展信息调查丰富基础数据体系 结合对影像和 DLG 数据的常态化更新,丰富城市基础数据体系。 形成 0.03~2 米多分辨率,卫片、推扫式航片和无人机倾斜影像相结 合的多源影像数据集。结合 DLG 更新开展建筑信息调查、地下空间调 查等工作,丰富基础数据属性信息,更好地支撑了规划研究和管理工 作由定性向定量分析的精细化发展。 (3)广泛运用新技术提升生产效能 研究 DLG 综合缩编技术、联动更新及可视化表达技术,实现不同 比例尺 DLG 联动处理;针对建筑密集区变化点多、分散特点,综合采 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引进像素工厂(PF), 研发影像智能数据处理程序及 DLG 数据批量检查程序,提高 DLG、DOM 成果生产效率和质量。 (4)形成面向规划层级的数据更新模式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多个层级和“动、 静”分区、城镇开发边界、生态控制、基本农田保护不同范围等对基 础地理信息需求的差异,形成主城区 1:500 图动态更新、中心城区 1:2000 图年度更新、全市域 1:10000 图周期更新的常态化更新组织 模式。 4、成果质量、运行情况 本工程的成果由自然资源部陕西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 验收结果均为“批合格” 。成果质量可靠,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审批、督查,城市更新以及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建设等工作中 得到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