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傅欣家庭事迹.pdf

TRANSFORMER(变形女)3 页 118.134 KB下载文档
傅欣家庭事迹.pdf傅欣家庭事迹.pdf傅欣家庭事迹.pdf
当前文档共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傅欣家庭事迹.pdf

傅欣家庭事迹 美好家庭最核心的是什么?是责任与爱。夫妻的恩爱,夫妻之间的责任与关 怀;父母对子女的爱,对成长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的爱与孝顺。这些,在傅欣与 陈瑜的家庭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 傅欣是一名学者,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副校长,同时也是我市第八批 援藏干部。在单位同事和邻居们的眼里,傅欣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好丈夫, 在他自己看来,自己有着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男人。 2016 年 6 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考验着这个幸福的家庭。傅欣接到市 教委电话,希望他能参加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帮助日喀则市改变教育落后 的面貌。接到电话的傅欣有些片刻的犹豫,犹豫是来自家庭面临的困难。他和爱 人陈瑜都是 80 后独生子女,女儿妞妞马上 9 月份就要读小学一年级了,而母亲 就在去年刚刚接受肺癌手术治疗,岳母在今年的 4 月也刚刚接受了乳腺癌手术治 疗,目前正在化疗阶段,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他和妻子的身上。如果毅然去西藏, 妻子身上的担子将更加沉重,他爱着妻子,更愿意与她共担困苦。如果不去,他 觉得对不起组织多年对他的培养,还有上级领导对他的信任。在他看来,作为丈 夫,对家庭的责任是第一位。作为党员,为国家付出和奉献是同样也是一种责任 和担当。“小家”与“大家”都需要他,就在他两难之时,知书达理的妻子,还 有和蔼善良的母亲,给了他下定决心去援藏的动力。在电话里傅欣简单的和妻子 说明了援藏任务,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电话那头,陈瑜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到: “你去吧,家里有我,我能行” 简短的话语之中,蕴含着丈夫对家庭的责任, 对国家社会的奉献,更包含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傅欣此次援藏为期 三年,1095 个日日夜夜,除了放心不下年迈的母亲,放心不下辛苦的妻子,最 放心不下的是女儿妞妞。妞妞正值上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假如不是去 援藏,傅欣定会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女儿,给她一个父亲必须的陪伴。正是由于援 藏的这三年,他将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上,因此内心觉 得愧对自己的家人,愧对可爱的女儿。援藏队伍开拔的前夜,傅欣和陈瑜一夜没 睡,看着妞妞熟睡的脸庞,时不时用手背抚摸着妞妞。第二天,就在市委党校出 征仪式上,领导紧紧握着傅欣的手时,妞妞则在一旁紧紧的抱住爸爸的腿,小脸 依偎着。这一幕,被永远的定格了。一边是领导的殷切期盼,一边是女儿的依依 不舍。出征的最后时刻,傅欣抱起女儿,强忍住内心的酸楚,对妞妞说到:“爸 爸要出发了,西藏那里有很多和你一样可爱的小朋友需要爸爸去上课,在家听妈 妈的话,爸爸会经常和妞妞视频的。” 转眼来到西藏已经三个多月了,在海拔 4000 米的日喀则,这个连呼吸都比 上海吃力的地方,傅欣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必做的事情就是拿起手机与远方的 家人视频连线,问问妻子家中如何,问问孩子学习如何,问问母亲和岳母身体如 何。在每次通话结束之时,傅欣总不忘深情地对妻子说声抱歉,因为他知道,远 在上海的她,把家庭的重担扛在了柔弱的肩膀上。 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庭,除了尽心尽责的丈夫,更 离不开一位温良贤淑的妻子。在这个家庭里,妻子陈瑜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着 中国式美好家庭的范本。陈瑜是宝钢集团的一名员工,本身工作压力较大,加之 岗位特殊,因此几乎每周都要出差一次。但对于生活上的困难,陈瑜这位 80 后 妻子,丝毫没有怨言。她每天早早起来,为家人做好丰盛的早饭,晚上一回到家 便开始打理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每一天中尽心尽责的操持好家 里的点点滴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都说“婆媳关系天下难”可是,当这 个家庭中的老人患病时,傅欣和陈瑜这对夫妻却始终携手面对困境。2015 年当 婆婆查出肺癌并进行手术治疗时,陈瑜便主动将全年的调休假期全部用上,每天 往返于医院和家里,为婆婆熬粥,为婆婆换药。在婆婆刚刚手术完的那几天,陈 瑜几乎是连续四天四夜守在病床前,生怕婆婆有一点点的不适。每次傅欣加完班 赶到医院,想替换疲惫的妻子,可妻子陈瑜却始终坚持与丈夫一起陪夜。就这样, 夫妻的感情在困难面前得到了考验,也在困难中更加坚固。当婆婆的病情刚有好 转时,她的母亲却在今年 3 月不幸查出了乳腺癌。不幸再一次考验着这个家庭, 考验着这对 80 后夫妻。这一次,丈夫傅欣利用一切工作外的时间,寸步不离的 陪伴在老人身边,不仅照顾着老人,更照顾着心爱的妻子。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 下,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在这段时间里,左邻右舍看到最多的就是夫妻俩提着 饭菜急匆匆地下楼,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也正因为夫妻俩对老人的孝顺和照料, 让小区里的邻里,每当拉起家长里短时,便会对这对 80 后家庭竖起大拇指由衷 赞赏。 今年 6 月,也正是在陈瑜母亲病情刚有好转,但还在进行化疗之时。丈夫傅 欣接到了援藏的任务。或许对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妻子来说,即便有再宽广 的心胸,也不会同意丈夫在这个时候离开家。可是陈瑜却做出了连丈夫自己都感 意外的决定。陈瑜不仅支持自己的丈夫投身到国家的需要和边疆的建设之中,更 嘱托自己的丈夫一定要专心工作,别因为家里的困难而分心,要像在上海一样拿 出十足的干劲好好为西藏的教育事业服务。其实,能够说出这些话,并不是简单 的事,更不是她一时的冲动。如果没有对家庭的责任心,没有对丈夫的爱、理解 与支持,她怎会将全家的重担独自扛起呢?她作为妻子,全凭着对丈夫的爱,对 家爱,在充满未知和坎坷的道路上,坚定的走着,只为心中那个美满和谐的家庭。 这一路上,她未曾埋怨,这一路上的困难,只会让她更加坚定对家的热爱。 说到傅欣和陈瑜的幸福家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傅欣的母亲阮尧 凤医生。阮医生并不像传统的 80 后母亲那样,仅仅是接送孙女上学,买买菜做 做饭。阮医生自从退休后便在小区里当上了志愿者,每个双休日,她便会提起陪 伴她多年的药箱来到社区活动室,义务为小区里的居民们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 无论刮风下雨,她老人家始终坚持不懈。有一次夜里,一位小区里的老年人突发 高血压,家人情急之下,不仅拨打了 120,也拨通了阮医生的电话。以及是夜里 11 点多了,躺在床上的阮医生接到电话顾不上换衣服和穿鞋,穿着棉拖鞋提起 药箱便赶了过去。阮医生的好,是她用心对待每一个邻里,是她用心呵护着儿子 和陈瑜的家庭,更是她用实际的行动教育小孙女学会帮助他人。在小孙女妞妞刚 学会走路的时候,阮医生便带着她走访邻里送医上门。小妞妞一天天长大,看着 奶奶的辛勤付出,学着奶奶为别人测血压、量体温。如今,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 妞妞也和奶奶一样,加入了社区医疗志愿者的行列,成为了浦东新区年龄最小的 志愿者。 家,不是一个名词,更不是一个概念。家,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着的、互相 爱着的人。无论艰难困苦,无论富贵贫穷,有了家才是真正的拥有一切。有家有 国,有国有家。和谐美好的国家是由无数个和谐的家庭组成,在傅欣陈瑜这对普 通的 80 后家庭里,夫妻的恩爱、子女的孝心、对孩子的呵护、还有对国家的奉 献,这一切共同的交织着,映衬出这个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