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

Sunshinebaekhyun--阳光72 页 4.978 MB下载文档
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
当前文档共72页 3.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甘其毛都大桥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型).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态影响类) 项目名称: 甘其毛都大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 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住建局 编制日期: 2023 年 2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编制情况承诺书 本单位 用代码 内蒙古清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 91150105MA0PWT4RXR )郑重承诺:本单位符 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第九 条第一款规定,无该条第三款所列情形, 不属于(属于/不属 于)该条第二款所列单位;本次在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提交 的由本单位主持编制的 甘其毛都大桥项目 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不涉及 国家秘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主持人为 靳卫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 10351543509150124 要编制人员包括 ,信用编号 郑瑞峰 (依次全部列出)等 1 BH017839 (信用编号 ),主 BH030873 ) 人,上述人员均为本单位全职人员; 本单位和上述编制人员未被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限期整改名单、环境影响评 价失信“黑名单”。 承诺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甘其毛都大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表 项目代码 2211-150827-04-01-248498 建设单位联系人 李兆昕 建设地点 联系方式 18847872013 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管理委员会管辖区内 107°35′32.45″E,42°23′53.50″N—107°35′6.47″E,42°23′44.01″N 五十二、“交通运输 业、管道运输业”中 “城市道路(不含维 建设项目 护;不含支路、人行 用地(用海)面积 51825m2 行业类别 天桥、人行地 (m2)/长度(km) 道);”中的“新建快 速路、主干路;城市 桥梁、隧道”  首次申报项目  新建(迁建)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 改建 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目 扩建 申报情形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技术改造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 口岸管理委员会经济 巴甘管经发[2022]40 号 备案)文号(选填) 填) 发展局 总投资(万元) 11338.56 环保投资(万元) 83 环保投资占比 0.7 施工工期 20 个月 (%) 地理坐标 是否开工建设  否 是 专项评价设置情 况 无 规划情况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 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已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名称为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 规划环境影响 书》,该园区已取得原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出具的《关于甘其毛 评价情况 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文号为内环字[2016]61 号。 — 1 — (1)与园区产业布局方面的符合性分析 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位于乌拉特中旗西北部中蒙边境 703(原 288)界标附近,北与蒙古国相邻,东南距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 图镇约 130km,行政区划隶属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镇管辖。根据 《中国甘其毛道总体规划(2010-2020 年》和《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 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规划 范围为东起经增二路,西至西环路(242 国道),南起纬八路,北至 中蒙国界,规划面积 56.45km2,口岸物流园区分为城镇区和物流园区 二个大区,综合分为城镇区、物流配套区、物流作业区、出口货物作 业区、物流发展用地五个小区。园区产业定位为:以口岸为依托,集 成运用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将园区建设成为乌拉特中旗集仓储、 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及各种增值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自 治区级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本项目为新建甘其毛都大桥项目工程,项 规划及规划环境 目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园区车辆运输情况,是完善口岸城区基础建设 影响评价符合性 的重要举措,因此符合园区规划范围。 分析 (2)与园区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 2016 年 6 月,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 书》,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以内环字[2016]61 号对《内蒙古甘其 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了审 查意见。 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以口岸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 施,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围绕煤炭、矿产品等进口资源 及食品、服装机电等出口产品,集成运用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使 口岸地区“过货通关、商贸物流、落地加工”三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乌拉特中旗集“内外资本融合、内外技术交流、内外 市场衔接”于一体的自治区级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形成我国对蒙开放 的重要物流基地。本项目为新建甘其毛都大桥项目工程,项目的实施 — 2 — 将有效提升口岸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中蒙两国贸易往来 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 (3)规划用地符合性分析 从本项目占地组成来看,主要占用类型为其他草地。2022 年 12 月 9 日已取得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关于 《甘其毛都大桥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见附件 2。 本项目路线 图 1-1 项目在园区位置图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 励类及限制类工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限制开发区域限制类和禁止 其他符合性分析 类产业指导目录(2016 年本)》规定:“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 《目录》对应两个主体功能区编列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两部分条目, 分别适用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不属于《内蒙古 — 3 — 自治区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的通知》内政发[2018] 11 号中“清单”所列项,因此本项目不属于环境 功能区划中的负面清单项目。本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 不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本项目不属于《内蒙 古自治区限制开发区域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指导目录(2016 年本)》 中的限制类项目或禁止类项目。 甘其毛都口岸自实现双边常年开放以来,发展势头迅猛,过货量 逐年增加,大量进口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目前已 成为中蒙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2019 年口岸完成过货量 2145.96 万 吨,同比增长 12.47%,进出口贸易总值 260.96 亿元,同比增长 11.7%, 占中蒙贸易值 42.86%,占自治区对蒙贸易值 74.02%。近三年,受全 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口岸过货量和出入境人员数量有所 下降。但是,随着疫情的结束,“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甘其毛 都口岸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交通运输需求会进一步增长,对口岸基 础设施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口岸外籍车辆通过重载通道入境后,进入城区比较方便, 为更好的带动口岸 城镇经济贸易发展,规范管理外籍车辆,改善口岸 城区交通环境,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拟实施甘其毛都大桥项目。本项 目已列入《甘其毛都口岸国土空间规划专篇及集中建设区详细规划》, 大桥起点接出境车辆服务区南侧车道,终点接 S212 线,是重载通道 和 S212 线的一条联络线。项目建成后外籍车辆进入出境车辆服务区 后,利用甘其毛都大桥、S212 线可进入甘其毛都镇城区,交通组织秩 序规范,车辆行驶便捷,对于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因此, 本项目符合甘其毛都口岸定位产业。 本项目已取得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 《关于甘其毛都大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复文号:巴甘管经发 [2022]40 号,项目代码:2211-150827-04-01-248498,因此,本项目符 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 — 4 —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 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本次新建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根据关于 印发《巴彦淖尔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巴 政发[2021]9 号),对照《巴彦淖尔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占地 范围属于该清单中的重点管控单元(编码:ZH15082420004),本项 目位置见附图 5。 ①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根据生态红线的主要划定依据,分析判定与特殊环境敏感 区相对位置、距离关系。本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 区范围内,附近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区, 因此本项目不在乌拉特中旗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②环境质量底线 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巴彦淖尔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2021 年)》监测数据, SO2 平均值为 17μg/m3, NO2 平均值为 28μg/m3, PM10 平均值为 63μg/m3,PM2.5 平均值为 22μg/m3,CO 的年小时平均 浓度为 1.4mg/m3,O3 的年小时平均浓度为 135μg/m3,项目评价区域 环境质量较好;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同时项目建设施工期、 运营期针对产生的污染物采取相应的环保治理措施后,污染物均能实 现达标排放,且污染物排放量小,项目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 ③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为城市次干路等级新建项目,征地面积 51825m2,项目运 营期不需要提供水、电、暖等资源,资源利用强度不大,符合资源利 用上线的要求。 ④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属于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主要工程任务为新建甘其毛都 — 5 — 大桥项目工程。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 区产业定位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同时项目各污 染源均配套建设了环保设施,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本项目选址不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 态目标保护范围内,本项目建设符合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 控要求。 表 1-1 本项目与巴彦淖尔市“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管控要求 空 间 布 局 约 束 污 染 物 排 放 管 控 环 境 风 险 防 控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项目情况 科学规划建设园区,重点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严格执行环境 本项目为新建甘其 毛都大 准入门槛,依法落实园区规划 桥项目,符合园区产业定位 环评。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 及规划环评等。 规划环评等的项目一律不予批 准。 1、本项目物料运输、装卸、 1、强化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管 转移等均加盖苫布、限制车 理。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 速,施工过程中进行洒水抑 卸、储存、转移和工艺过程等 尘。 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粉 2、本项目施工人员就餐和 状物料堆场必须进行全封闭, 洗涤产生的污水依托物流 块状物料必须安装抑尘设施。 园区内污水处理管网处 2、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应当按 理,粪便污水依托园区旱 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厕或公共厕所处理不直接 3、禁止新建 20 蒸吨以下燃煤 外排;施工废水经沉淀池 锅炉,现有和新建锅炉大气污 处理后回用于施工。 染物排放要符合相关要求。 3、本项目不新建锅炉。 1、道路排水沟、边沟 加强园区及入园企业环境应急 、边坡急流槽、挡水埝、 设施整合共享,建立有效的拦 截水沟等工程措施。 截、降污、导流、暂存等工程 2、本项目从工程和管理等 措施,防止泄漏物、消防废水 多方面落实预防手 段来降 等进入园区外环境。建立园区 低事故的发生率,设有必要 环境应急监测机制,强化园区 的安全检查,加强运输车辆 风险防控。制定环境风险事故 管理,同时要求公路管理部 防范和应急预案。 门做好应急计划 。 1、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新 本项目为次干路等 级公路 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 新建,项目运营期不需要提 料设施;禁止销售、燃用高污 供水、电、暖等资源,资源 染燃料。 利用强度不大,符合资源利 2、提高工业企业用水用能效 用上线的要求。 率。 — 6 — 符合性 分析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要 求 3、对物流行业鼓励减少不必要 的包装,减少水和能源的消耗、 提高物流配送和运输效率。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要求。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提升口岸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中蒙两国贸易往 来的需要: 中蒙俄三国地理相邻,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国提出的共建丝 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获得了蒙古、俄罗斯的积极响应。中蒙俄经济 走廊的建设对三个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由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于 2 016 年 6 月 23 日签订。建设经济走廊旨在通过在增加三方贸易量、 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过境运输便利化、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 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三边 合作。经济走廊以建设和拓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空间、发挥三方 潜力和优势、促进共同繁荣、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联合竞争力为愿 景。规划纲要指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是规划重要领域中之一,对促 进三国经济、人文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蒙古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市场,2021 年中蒙双 边贸易额更是达到 100 亿美元。中国已连续 18 年是蒙古国第一大投 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国,中蒙贸易总额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6 0%以上。两国经济互补,尤其在矿产资源、劳动力和技术 等方面形 成良好的供需关系。目前,中国对蒙古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勘探 开发、能源、建筑建材、旅游、餐饮服务、畜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 等领域。蒙古国对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动物 毛皮原料及其 制成品等方面;蒙古国从中国进口产品则集中在机电产品及其零配 件、化工化学产品、汽柴油、植物产品及食品、钢材及机械设备等 方面。甘其毛都口岸是中蒙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随着中蒙两国 经济深入合作,贸易 往来日益频繁,过境的客、货车辆逐年增长, — 7 — 对甘其毛都口岸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其毛都大桥的建设 是完善口岸城区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入境车 辆去往城区的通行条件,进而更好的服务 于中蒙两国经济、人文等 领域的合作。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提升口岸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更好的服务于中蒙两国贸易往来的需要。 — 8 —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路线起点位于服务区 2# 地 楼南侧的南北车道路边,路线起始段中心线与车辆服务区南侧的车道中心线重合, 理 终 点 接 S212 线 。 起 点 坐 标 : 107°35′32.45″E , 42°23′53.50″N 终 点 坐 标 : 位 置 107°35′6.47″E,42°23′44.01″N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1.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名称:甘其毛都大桥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地点: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管理委员会管辖区内,起点接 甘其毛都口岸出境车辆服务区一期与二期之间的通道起点处,终点接 S212 线。 项目建设单位:甘其毛都口岸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住建局。 项目计划工期: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 项目资金筹措方式: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及上级专项资金。 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全线长度为 702 米,其中主桥全长 371.41 米,两处引 项 目 组 成 及 规 模 道共长 330.59 米,设分离式立体交叉 1 处,平面交叉 3 处。采用城市次干路等级 标准设计;设计荷载为:城-A 级;设计行车速度为 40km/h,桥面宽:30m,其中, 机动车道 4×3.75m,非机动车道 2×3.5m,路侧带 2×3.5m。 投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预估算为 11338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83 万元,占总 投资 0.7%。 本项目为新建甘其毛都大桥工程,建设全线长度为 702m,其中主桥全长 371.41m,两处引道共长 330.59 m,设分离式立体交叉 1 处,平面交叉 3 处。采用 城市次干路等级标准设计;设计荷载为:城-A 级;设计行车速度为 40km/h,桥面 宽:30m,其中,机动车道 4×3.75m,非机动车道 2×3.5m,人行道 2×3.5m。 项目组成见表 2-1。 表 2-1 项目工程组成表 项目组成 主 体 工 大桥主体 建设内容 桥梁平面线型与纵坡与规划保持一致,全宽 30m,桥梁等宽段断面布 置为:3.50m 人行道+3.50m 非机动车道+2×3.75m 机动车道+1.0m 中 间带+2×3.75m 机动车道+3.50m 非机动车道+3.50m 人行道,桥梁总 — 9 — 程 桥面铺装 桥梁架构 桥面护栏 桥面防水 伸缩装置 桥台搭板 支座 排水沟 排 水 工 程 配 套 工 程 路 基 防 护 截水沟 急流槽 浆砌片 石方格 形骨架 植草护 坡 悬臂式 挡土墙 施工营地 施工便道 公 用 长约为 397m。护栏采用汉白玉栏杆,栏杆处设置线性灯带,路侧带 上设置杆式灯,桥上人行道采用预制混凝土及铺设花岗岩块料、花岗 岩缘石。引道的人行道铺设工字砖及花岗岩缘石。 桥面铺装结构采用厚 10cm C50 混凝土桥面铺装及厚 10cm 改性沥青 混凝土桥面铺装。引道路面结构为:厚 4cm AC-13 细粒式改性沥青 混凝土上面层、厚 6cm AC-16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 20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 20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厚 20cm 天然砂砾垫层。 全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 构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半径等于 900m 的左 偏圆曲线上,桥面横坡为双向 1.5%,纵断面位于半径等于 50000m 的竖曲线上;墩台采用径向布置。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规定及当地 的气候环境与使用情况,本工程桥梁上人行道两侧设置碳素复合钢护 栏。 桥面防水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型式,桥面现浇防水混凝土作为刚性 自防水体系,具有高抗渗性。同时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间设置 防水层,作为柔性防水体系。 桥台采用 80 伸缩缝,桥墩采用 160 伸缩缝;要求伸缩装置产品必须 满足《公路桥梁伸缩装置》规范要求。 为避免台后填土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和颠簸,在台后设置 8m 长桥头 搭板,搭板一 端与背墙牛腿连接。搭板采用 C30 混凝土搭板,桥台 搭板上设防水层,铺装层为 5cm 沥青混凝土(AC-16)、7cm 沥青混 凝土(AC-25),桥台搭板与土基纵坡一致。 桥台及 3、6、9 号桥墩采用 GYZF4400x86 型四氟滑板橡胶支座;其 余桥墩采用 GYZ650x170 型板式橡胶支座,盖梁顶面设置垫石,保 证支座水平放置,受力均匀。1-8m 小桥上部采用整体式现浇板,下 部结构采用薄壁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涵洞采用钢筋混凝 土暗板涵。 排水沟设置在路基外侧,与边沟相连通。1:1.5 梯形排水沟 一般路段采用梯形截水沟,为减少坡面冲刷,路堑边坡平台结合路堑 边坡防护形式设置平台排水沟,平台排水沟一般采用矩形断面,平台 排水沟出口顺接排入河槽。 当排水沟、截水沟纵坡较大时,根据地形条件设置急流槽,使水流汇 集进入自然沟渠。 采用工程防护与生物植草防护相结合的措施。坡脚处设 1.5 米的浆砌 片石护坡或护墙。 适用于桥头及路基两侧路基边坡防护,挡土墙采用 C30 混凝土,明 挖现浇施工;墙前、后填土须分层夯实,墙前须满足 1.2m 的覆土深 度;每隔 10~15m 设置一道沉降缝。 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住于物流园区。 项目不设置施工便道,施工便道依托已有道路国道G242和省道S212 以及县乡道路。 取/弃土场 项目不设置取/弃土场,借方均外购。 供水 项目沿线水源贫乏,需购买,且运距较远,甘其毛都镇南约30公里水 源较为丰富,可用于工程及生活。因此工程及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从甘 — 10 工 程 其毛都镇南约30公里远运购买。 供电 大气 施 工 期 环 保 工 程 水 噪声 生态 大气 运 营 期 噪声 固废 生态 项目区内电力资源较为丰富,工程用电由物流园区内接入。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施工围挡,运输车辆限制车速。 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多租住于物流园区,施工人员就餐和 洗涤产生的污水依托物流园区内污水处理管网处理,粪便污水依托 园区旱厕或公共厕所;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结束后,对工人施工场地的土地进行地表植被的恢复,播撒草 籽。 严禁尾气超标车辆运输,加强对道路的养护;禁止车况差、超载、装 卸物品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运输。 道路两侧进行植草绿化。 对道路产生的纸屑、绿化带落叶等交通垃圾,在道路两侧设分类垃圾 收集箱,最终由环保部门统一收集后处理。 道路两侧进行植草绿化。 拟建项目于相关路网的衔接情况: 本项目是甘其毛都口岸城区与出境车辆服务区联通的专用通道项目,入境车 辆经过通关设施进入口岸园区,卸载后进入出境车辆服务区;经甘其毛都大桥进 入城区,与项目区域内的其他交通运输共同组成综合运输路网,辐射周边。 S212 线是目前甘其毛都与海流图之间主要出行通道,该公路设计速度 80Km/h,路基宽 12 米,由新大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 BOT 模式投资建设,于 2008 年 1 月建成通车,现已由政府回收。目前在建的 S39 与 S212 线在甘其毛都 城区入口重合,本项目与 S212 城区入口处平面交叉。 2.工程方案 (1)方案概况 本项目起点为出境车辆服务区一期与二期之间的通道起点处,上跨通关区入 境车辆重载通道后,跨过河槽,终点 S212 线搭接。路线全长约 702 米(桥梁长度 397 米),路线呈东西走向。 (2)主要技术标准 ①汽车荷载等级:城-A 级; ②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及涵洞为 1/100; ③环境类别:Ⅱ类; ④地震参数:拟建项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 周期为 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 11 ⑤桥面宽度:桥梁为 2×14.99m,全宽 30.0m。 ⑥设计安全等级:大、中、小桥为一级,涵洞为二级; ⑦设计使用年限:大、中桥(主体结构)为 100 年,小桥、涵洞(主体结构)为 50 年,伸缩缝、支座等为 15 年。主要技术标准表如下: 表 2-2 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项目 道路等级 设计车速 车道数 汽车荷载(桥梁) 路面类型 桥梁宽度 桥梁结构设计年限 道路结构设计年限 停车视距 最大纵坡 最小纵坡 最小坡长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极限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极限 设计洪水频率(桥梁) 设计规范值 城-A 级 100 年 15 年 ≥40 米 4% 0.3% 110 600 米/400 700 米/450 1/100 设计采用值 次干路 50 公里/小时 双向 4 车道 城-A 级 沥青混凝土 30 米 100 年 15 年 ≥40 米 1.581% 0.5% 255 16500 米 7000 1/100 (3)工程总体布置 本项目路线全长 702m(桥长 371.41m),设置甘其毛都大桥 397m/1 座,拟 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设计。 2.1 甘其毛都大桥 (1)桥梁总体布置 本项目桥梁平面线型与纵坡与规划保持一致,全宽 30m,桥梁等宽段断面布 置为:3.50m 人行道+3.50m 非机动车道+2×3.75m 机动车道+1.0m 中间带+2× 3.75m 机动车道+3.50 米非机动车道+3.50 米人行道。桥梁总长约为 397m。 (2)桥位平面设计 本项目是甘其毛都口岸城区与出境车辆服务区联通的专用通道项目,起点在 出境车辆服务区内,终点与 S212 线搭接,起点确定主要考虑如何与出境车辆服务 区一期与二期的出口衔接,与口岸的城镇规划相结合,因此本项目的起终点唯一 明确。 具体见图 2-1。 — 12 图 2-1 桥位平面位置 (3)桥梁纵断面设计 影响桥梁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有以下几点 (1)引道起终点顺接的既有道路的坡向; (2)项目起终点出的既有标高; (3)规划标高; (4)设计洪水位; 根据现场测量资料,本项目起点顺接出境车辆服务区内东西大道的纵坡,本 项目终点接的 S212 线,与 S212 线平交,且与规划标高相吻合。以此纵坡作为桥 梁纵断面,与设计洪水位相校核,综合考虑桥梁铺装、梁高、浪高等因素影响, 此桥梁纵坡方案满足设计洪水位高程的要求。 (4)桥梁横断设计 本项目设计红线宽度及断面划分完全按照规划执行,具体断面布置如下: 3.50m 人行道+3.50m 非机动车道+23.75m 机动车道+1.0m 中间带+23.75m 机动 车道+3.50m 非机动车道+3.50m 人行道。 — 13 图 2-2 甘其毛都大桥标准横断面图 (5)桥梁长度 起点桥台与合适的终点桥台位置之间距离约为 397m,故而桥梁拟定为 12× 30m 跨径。 2.2 桥型方案设计 (1)桥型方案选择的控制条件 ①桥梁高度 桥梁高度主要受其跨越通关区入境车辆重载通道“建筑限界”控制。通关区入 境车辆重载通道位于甘其毛都口岸通关区内,主要服务于从甘其毛都口岸入境货 运车辆通行,路线走向为南北布设,建设标准为公路二级,路基宽度 19.5 m,路 面宽度 18 m,净高 5 m。 ②桥梁跨径 跨径确定满足限界并使大桥桥墩基础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公路路基的影响为原 则。跨径根据桥墩横向中心线与道路正斜交布置采用 30m 跨。 ③桥梁上部结构型式 采用 12×30m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桥宽为 2×14.99m。主 梁采用预制拼装小箱梁。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桥墩为柱式桥墩,基础采用钻孔 灌注桩。 — 14 图 2-3 桥梁上部结构横断面布置图 主要施工方法: 主梁采用预制拼装小箱梁。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桥墩为柱式桥墩,基础采 用钻孔灌注桩。预制梁架设方案为跨墩龙门架施工。桥墩采用翻模施工方法,桩 基采用钻孔桩。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其质量标准,按《公路桥涵施 工技术规范》的有关条文办理。 2.3 桥梁附属构造 (1)护栏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规定及当地的气候环 境与使用情况,本工程桥梁上人行道两侧设置碳素复合钢护栏。钢护栏在桥梁上 应用比较广泛,作为桥面的防护所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装饰性。桥梁钢护栏的 安装是用来保护行人或车辆行驶安全、防止坠落或冲撞的一种必要的安全设施。 桥梁钢护栏的样式造型是整座桥总体构造的一部分,对桥梁上整体美观起到衬托 和加强的作用,因此制作桥梁钢护栏的造型时一定要适应桥型,制作的风格也要 一致。 (2)桥面铺装 车行道桥面铺装采用 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7cm 粗粒式沥青混 凝土下面层(AC-25)、10cmC50 防水混凝土,在整体化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层 间设置 1.2mm 防水层。 — 15 沥青混凝土上、下面层间须洒布 PC-3 型粘层油,粘层油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 制备。粘层油喷洒用量为 0.3-0.4L/m2。 水泥混凝土铺装中设 D10 焊接钢筋网。钢筋焊网与桥面伸出架力钢筋点焊固 定,水泥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型。 (3)桥面防水 桥面防水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型式,桥面现浇防水混凝土作为刚性自防水 体系,具有高抗渗性。同时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间设置防水层,作为柔性 防水体系。 (4)伸缩装置 桥台采用 80 伸缩缝,桥墩采用 160 伸缩缝;要求伸缩装置产品必须满足《公 路桥梁伸缩装置》规范要求。 (5)桥台搭板 为避免台后填土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和颠簸,在台后设置 8m 长桥头搭板, 搭板一端与背墙牛腿连接。搭板采用 C30 混凝土搭板,桥台搭板上设防水层,铺 装层为 5cm 沥青混凝土(AC-16)、7cm 沥青混凝土(AC-25),桥台搭板与土基 纵坡一致。 (6)支座 桥台及 3、6、9 号桥墩采用 GYZF4400x86 型四氟滑板橡胶支座;其余桥墩 采用 GYZ650x170 型板式橡胶支座,盖梁顶面设置垫石,保证支座水平放置,受 力均匀。1-8m 小桥上部采用整体式现浇板,下部结构采用薄壁桥台,基础采用钻 孔灌注桩基础。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暗板涵。 2.4 道路工程 (1)路基工程 根据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 年版),结合建设 单位的意见、远景交通量、车辆组成情况、使用任务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 宽度及车道数。横断面布设情况:3.50 m 人行道+3.50m 非机动车道+23.75m 机 动车道+1.0m 中间带+23.75m 机动车道+3.50m 非机动车道+3.50m 人行道。 (2)路基高度: — 16 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桥位设置情况等因素确定利用路基最小填土高 度。 (3)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 a.路基设计标高:中线设标高为路基设计标高。 b.路面横坡采用双向 1.5%。 (4)道路用地范围 为了尽量减少项目占地,路线占地宽度为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 2.0m、路堑 边坡坡脚或截水沟外缘 2.0m、桥涵上部构造水平投影外侧 2.0m 以内的土地为公 路用地范围。 (5)路基压实度要求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应符合 CJJ194-2013 城市道路路 基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表 2-3 路基压实标准一览表 路基部位 填方路基 挖方路基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上路床 下路床 路床顶面以下 深度(cm) 0~30 30~80 80-150 150 以下 0~30 30~80 路床顶面以 下深度(cm) (CBR) 6 4 3 2 6 4 最大粒径 压实度 (cm) 10 10 15 15 10 10 (%) ≥94 ≥94 ≥92 ≥91 ≥94 ≥94 (6)边坡设计 路基边坡坡率根据填土高度和土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a.填方边坡: 填高小于等于 8.0m 时,填方边坡坡率采用 1:1.5;填高大于 8.0m 时,在 8.0m 处设置 2m 边坡平台,8.0m 以上填方边坡坡率采用 1:1.5,8.0m 以下填方边坡坡 率采用 1:1.75;填高大于 16.0m 时,在 16.0m 处设置 2m 边坡平台,16.0m 以下 填方边坡坡率采用 1:2;碎落台上设置 2%向外倾斜的横坡。 b.挖方边坡: 根据挖方段的土石情况确定挖方段的边坡坡率,一般土质、强风化破碎岩石 路段边坡坡率采用 1:1;弱风化或完整岩石路段边坡坡率采用 1:0.75。 — 17 结合道路等级、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的实际情况, 并与周围景观配合,设置多种形式的防护,并以植物防护为主,以安全、经济、 美观为标准,灵活运用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 (7)路基防护 建绿色通道,走环保之路,是目前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本项目 设计本着“优质、生态、绿色、环保”的防护理念,在确保道路的稳定和行车安 全的前提下,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协调,美化道路、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充分 利用本地区植物资源,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路基防护设计主要以经济适用、方 便施工、美化景观为原则,以 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并结合边 坡稳定、土质类型、坡面排水、区域内的工程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防护类型,经过 综合比选后,确定如下防护形式。 A.填方路基边坡防护: ①根据沿线地质及填料情况,结合项目区气候特点,设计中采用以下方案: 浆砌片石方格形骨架植草护坡:采用工程防护与生物植草防护相结合的措施。坡 脚处设 1.5m 的浆砌片石护坡或护墙。 ②悬臂式挡土墙:适用于桥头及路基两侧路基边坡防护,挡土墙采用 C30 混 凝土,明挖现浇施工;墙前、后填土须分层夯实,墙前须满足 1.2m 的覆土深度; 每隔 10~15m 设置一道沉降缝。 B.挖方路基边坡防护: 挖方边坡防护以经济、实用、安全、方便施工为原则。边坡在确保安全的前 提下尽量采用植物防护,并尽量少采用实体护面墙、石砌挡土墙等防护形式。 2.5 路基、路面排水 (1)路基排水 全线排水设施均与桥涵、沟渠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路基排水设施由边沟、 排水沟等构成,排水设施纵向贯通并引入桥涵内。 对于排水系统按照如下原则设计,具体方案如下: 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在路基外侧,与边沟相连通。1:1.5 梯形排水沟。 截水沟:在挖方路段,当边坡上方的自然坡面汇水面积较大时,应在坡顶 5 米以外设置截水沟,石质挖方路段采用矩形截水沟,一般路段采用梯形截水沟, — 18 为减少坡面冲刷,路堑边坡平台结合路堑边坡防护形式设置平台排水沟,平台排 水沟一般采用矩形断面,平台排水沟出口顺接排入沟槽。 急流槽:当排水沟、截水沟纵坡较大时,根据地形条件设置急流槽,使水流 汇集进入自然沟渠。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主要为路表排水。其设计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将降落在 路面表面范围内的表面水,通过雨水管网与各种排水设施、排水构造物之间的结 合联系,与路基排水设施形成合理的综合排水系统,确保道路排水畅通、结构稳 定、行车安全。 2.6 路面工程 (1)设计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 100KN 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 面设计使用年限为 15 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 载为标准轴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基准期为 20 年。 (2)公路自然区划 本项目地处内蒙古高原西北部,属于干旱地区荒漠草原,属公路自然区划 V I1 区。 (3)土基类型 沿线地表土质为砂性土及粘土质砂,根据沿线土质情况,确定路基填土处于 干燥和中湿状态 (4)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 面 层:5cm 中粒式沥青砼(AC-16)上面层 7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下面层 基 层:20cm 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5:95) 底基层:32cm 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4:96) 功能层:20cm 厚天然砂砾 路面结构层厚度为 84cm —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 84cm 图 2-4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 新建人行道结构: 6cm C40 彩色混凝土方砖 3cm 水泥砂浆(1:3) 15cm C20 水泥混凝土 15cm 天然砂砾 总厚:39cm — 20 (5)道路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范围内均设置无障碍设施,具体范围包括:人行道、人行横道、渠化 岛。各种路口必须设置缘石坡道,根据路口型式正确选用坡道形式。缘石坡道分 为单面坡和三面坡,坡道宽度、盲道的位置及走向,以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 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为目的。一般采用单面坡缘石坡道,型式根据设置地点选 择方形、长方形或扇形,坡道下口宽度一般大于 2m,坡度≤1:20,高出车行道路 面不大于 1cm。 图 2-5 交叉口处盲人道板布置图 盲道按作用分为行进盲道、提示盲道,盲道的位置一般在车行道立缘石边缘 1.65m 处,设置宽度为 0.4m。提示盲道设在行进盲道的起、终点、人行横道入口 和转弯处。 2.7 平面交叉 本项目平面交叉布设情况: 经对区域道路网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综合平衡,全线共设 2 处等级路平面 — 21 交叉,被交路为 S39 线城区入口处将进入城区段落上、毅腾公司外调水泥路。 2.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安全设施。 标志的 布设应综合考虑道路和交通条件,为司机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使其顺利、 正确地到达目的地,绝对不允许出现引导模糊及误导。因此,本项目考虑主要设 置以下标志:一般路段 上设置车道识别标志、限速标志、地点距离标志、辅助标 志等;在渠化平交口设置相关的路径指引标志及警告禁令标志;在急弯和纵坡变 化较大处设置警告禁令标志,保证行车安全。 版面内容采用中文、蒙文两种文字对应标识,中文在上(或左),蒙文在下(或 右),汉字采用交通部统一的标志专用字体,全线所有标志的颜色均按照国标确定。 标志的布设应注意与监控外场设备的协调,避免重复、相互干扰;各种标志根据 其版面大小,设置地点等采用相应的支撑方式。 (2)标线 标线应能正确引导交通、确保车辆分道行驶,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 合适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与标志配合使用时,其含义统一; 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用性、抗滑性、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并具有良好的昼夜可 视性,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 轮廓分明。道路上的标线主要有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出入口标线、车 距确认标线平交口的导流标线等。 3.配套工程 (1)供水 项目沿线水源贫乏,需购买,且运距较远,甘其毛都镇南约 30 公里水源较为 丰富,可用于工程及生活。因此工程及生活用水主要来源需考虑从甘其毛都镇南 约 30 公里远运购买。 (2)供电 项目区内电力资源较为丰富,工程用电可考虑园区内接入。 (3)运输条件 沿线筑路材料主要靠汽车运输,可利用现有国道 G242 和省道 S212 及县乡道 — 22 路进行运输。 (4)外购材料 钢材、木材、水泥、沥青由海流图和巴彦淖尔市供应,采用汽车运输。 4.工程占地 本项目永久占地 4.7128hm2,其中农用地 4.5964hm2(天然牧草地 4.5961hm2、 农村道路 0.0003hm2);未利用地 0.1164hm2(全部为裸土地)。具体情况见表 2-3。 表 2-3 本项目工程占地一览表(单位:m3) 农用地 天然牧草地 农村道路 4.5961 0.0003 4.5964 占地类型 面积 合计 小计 4.5964 未利用地 小计 裸土地 0.1164 0.1164 0.1164 合计 4.7128 4.7128 5.土石方工程 本项目土石方工程量,其中路基挖方 4408m3,路基填方 74260m3,清表及回 填 18450m3,详情见表 2-4。 表 2-4 本项目土石方数量估算表(单位:m3) 类别 数量 挖方 4408 填方 74260 清表及回填 18450 6.工程投资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 11338.01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83 万元,占总 工程投资的 0.7%。 7.建设工期安排与实施计划 本项目计划 2023 年 4 月开工建设,2024 年 12 月建成通车。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编制、审查、 批复等,直到完成整个项目的审批工作,计划 2 个月时间,即 2023 年 1 月至 2 月。 项目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复 等,计划计划 2 个月时间,即 2023 年 2 月至 3 月底。 项目招标阶段:对施工进行招投标,计划 1 个月时间,即 2023 年 4 月底完 成。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土石方、桥梁工程、路基、路面、照明、绿化等工程, 此阶段计划 19 个月完成,即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 — 23 本项目起点为出境车辆服务区一期与二期之间的通道起点处,上跨通关区入 总 平 面 及 现 场 布 置 境车辆重载通道后,跨过河槽,终点与 S212 线搭接。路线全长约 702 米(桥梁长 度 371.41 米),路线呈东西走向。主要控制点:出境车辆服务区、入境车辆重载 通道、S212 线及 S39 线。 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住于物流园区;不设取弃土场,不设临时 堆场,项目不设置施工便道,施工便道依托已有道路国道 G242 和省道 S212 以及 县乡道路。 本项目道路施工期及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示意图见图 2-2。 图2-2 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示意图 1.桥梁 施 工 方 案 ①主要施工方法 主梁采用预制拼装小箱梁。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桥墩为柱式桥墩,基础采 用钻孔灌注桩。预制梁架设方案为跨墩龙门架施工。 ②桥面铺装施工 车行道桥面铺装采用 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7cm 粗粒式沥青混 凝土下面层(AC-25)、10cmC50 防水混凝土,在整体化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层 间设置 1.2mm 防水层。 沥青混凝土上、下面层间须洒布 PC-3 型粘层油.粘层油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 制备。粘层油喷洒用量为 0.3-0.4L/m2。 水泥混凝土铺装中设 D10 焊接钢筋网。钢筋焊网与桥面伸出架力钢筋点焊固 定,水泥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型。 2.路基 — 24 ①施工顺序 清除表土或软基处理-填筑路基-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96)底基层- 基层顶面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95)基层—摊铺同步碎石封层-摊铺水泥混凝 土面层。 ②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采用机械化,大型机械作业。碾压工作要及时快速,确保达到密实 度要求。 路基填筑,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根据不同的填料选择机 械类型,并修筑试验段,取得合理的试验参数后,再在全合同段按标准程序化进 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见图 2-3。 — 25 施工设备 噪声、冲洗废水 填筑前基底处理 噪声、固废、扬尘 基底检测 噪声、扬尘 填料分层填筑 测量下层填土中 线及边线 噪声、扬尘 推土机摊平 检查摊铺厚度 噪声、扬尘 平地机整平 填料选定与检测 洒水或晾晒 噪声、扬尘 碾压 检测 做好记录检查签证 路基成型 图 2-3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 ④路面施工方案 本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路面面层施工顺序如下: 清除表土或软基处理-填筑路基-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96)底基层- 基层顶面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95)基层—摊铺同步碎石封层-摊铺水泥混凝 土面层。 其 他 无 — 26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中“6.2.1.1 项目 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 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因此,本项目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 2021 年乌拉特中旗监测数据。 根据《巴彦淖尔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21 年)》,乌拉特中旗 2021 年 SO2、NO2、PM10、PM2.5 年均浓度分别为 17ug/m3、28ug/m3、63ug/m3、 22ug/m3;CO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为 1.4mg/m3,O3 日最大 8 小时 平均第 90 百分位数为 135ug/m3;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地乌拉 特中旗为达标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统计结果见表 3-1。 表 3-1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一览表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评价因子 平均时段 现状浓度 /(μg/m3) 标准值 /(μg/m3)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 17 60 达标 NO2 年平均 28 40 达标 PM10 年平均 63 70 达标 PM2.5 年平均 22 35 达标 135mg/m3) 160(mg/m3) 达标 1.4(mg/m3) 4(mg/m3) 达标 O3 CO 90 百分位日平 均 95 百分位日平 均 数据表明,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监测现状评价因子浓度均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因此判定项目所 在区域为达标区。 2.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本项 目所在地为 3 类、4a 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道路边界线外 30m 范围内 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4a 类标准,其他 — 27 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由于道路 中心线外 50m 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不需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 3.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3.1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巴彦淖尔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 I-04-05 阴山北部防风固 沙功能区(见附图 6),该区地处阴山北部防风固沙功能区。该区气候干 旱,多大风,沙漠化敏感性程度极高,是主要风沙源之一,属于防风固沙 重要生态功能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 治区的通告》(内政发〔2016〕44 号),本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境内,属 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3.2 项目所在区域遥感数据的解译 甘其毛都大桥项目生态现状调查使用的信息源为 landsat8 卫星,数 据获取时间 2023 年 2 月,利用 4、3、2 波段合成假彩色,后与 8 波段 融合,生成空间分辨率为 15m 的影像数据,遥感影像图见附图 7。调查 范围为项目占地边界向外延伸 1.0km 的范围,总调查面积为 519.15km2。 评价范围内无国家级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或栖息地、国 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其它类型的保护区域。 3.3 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及土地利用资料,根据卫星遥感、结 合实地调查分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评价 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其他草地和工矿用地为主,其他占地面积为 255.739km2,占总面积比例为 49.26%;工矿用地占地面积为 149.512km2, 占总面积比例为 28.80%。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特征见表 3-2。土地利用类 型见附图 8。 — 28 表 3-2 评价区内用地类型一览表 评价区 土地类型 斑块数 面积(m2) 比例% 其他林地 3 347729.32 6.6% 其他草地 10 2557396.48 49.26% 工矿用地 9 1495122.21 28.79% 住宅用地 11 478001.28 9.2% 城镇绿地 11 75933.36 1.4% 交通运输地 3 231725.62 4.4% 坑塘 3 5598.88 0.1% 合计 50 5191507.14 100% 3.4 项目所在区域植被类型调查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 见》(内政发〔2015〕18 号),本项目区域位于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阴 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参照《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分类图》及实际现场勘 察,评价区域内建群种主要为小针茅+无芒隐子草、白刺、红砂-小禾草等, 整个评价区面积约为 519.15km2。植被类型统计数据见表 3-3。 表 3-3 评价区植被类型一览表 植被类型 评价区 比例% 斑块数 面积(m2) 小针茅+无芒银子草 13 1337576.25 25.7% 戈壁稀疏梭梭林 3 347729.32 6.6% 红砂-小禾草 9 865346.06 16.6% 白刺 4 354474.17 6.8% 城镇用地 11 75933.36 1.4% 建筑用地 11 478001.28 9.2% 道路 3 231725.62 4.4% 坑塘 3 5598.88 0.1% 工矿用地 9 1495122.21 28.7% 合计 66 5191507.14 100% 根据表 3-3 可知,评价区内主要植被为小针茅+无芒银子草、白刺、 红砂-小禾草等,小针茅+无芒隐子草占地面积为 133.7km2,占总面积比例 为 25.7%;戈壁稀疏梭梭林占地面积为 34.7km2,占评价区的 6.6%;红砂 -小禾草占地面积为 86.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16.6%;白刺占地面积为 35.4km2,占总面积比例为 6.8%;城镇用地占地面积为 7.59km2,占总面积 — 29 比例为 1.4%;建筑用地占地面积为 47.8km2,占总面积比例为 9.2%;道路 占地面积为 23.1km2,占总面积比例为 4.4%;坑塘占地面积为 0.5km2,占 总面积比例为 0.1%;工矿用地占地面积为 149.5km2 ,占总面积比例为 28.7%。植被类型见附图 9。本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境内,行政 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管辖,当地常见植物名录见 表 3-4。 表 3-4 当地常见植物名录表 序号 名称 拉丁文 一、禾本科 1 2 3 4 5 6 7 8 9 短花针茅 戈壁针茅 糙隐子草 芨芨草 冰草 沙生冰草 画眉草 无芒隐子草 小针茅 9 10 11 12 13 14 15 沙打旺 小叶锦鸡儿 狭叶锦鸡儿 刺叶柄棘豆 苦豆子 糙叶黄芪 荒漠黄芪 16 17 18 19 20 冷蒿 女蒿 变蒿 山蒿 阿尔泰狗娃花 21 22 23 蒙古葱 多根葱 细叶葱 24 25 26 27 沙蓬 虫实 碱地肤 碱蓬 28 红砂 29 珍珠花 StipabrevifloraGriseb. StipagobicaRoshev. Cleistogenessquarrosa(Trin.)keng 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 Agropyroncristatum(L.)Gaertn. Agropyrondesertorum(Fisch.)Schult. Eragrostispilosa(L.)beauv. Cleistogenessongarica(Roshev.)Ohwi Stipa klemenzii Roshev. 二、豆科 AstragalusadsurgensPall. CaraganamicrophyllaLam. CaraganastenophyllaPojark. OxytropisaciphyllaLedeb. SophoraalopecuroidesL. AstragalusscaberrimusBunge AstragalusalaschensisH.C.Fu 三、菊科 ArtemisiafrigidaWilld. Hippolytiatrifida(Turcz.)Poljak. ArtemisiacommutateBess. ArtemisiabrachylobaFranch. Heteropappusaltaicus(Willd.)Novopokr 四、百合科 AlliummongolicumRegel AlliumPolyrrhizumTurca. AlliumtenuiscimumL. 五、藜科 Agriophyllumsquarrosum(L.)Moq. CorispermumhyssopifoliumL. Kochiasieversiana(Pall.)C.A.Mey. SuaedaglaucaBunge 六、柽柳科 Reaumuria songarica 七、蔷薇科 Spiraea thunbergii Sieb. — 30 3.5 项目所在区域野生动物类型调查 本次评价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主要采用现场调查与查找资料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调查迹线主要评价区内已有道路进行调查,同时一并采取咨 询项目区工作人员、周边村民及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项目 占地范围及周围动物均为常见动物物种,多为鸟类和啮齿类动物,其中鸟 类以喜鹊、麻雀等为常见种分布在评价区,啮齿类动物主要以鼠类为主, 分布于评价区的草地。根据对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居民的走访调查,除一 些常见的鸟类和啮齿类外。本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境内,行政 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管辖,当地常见野生动物名 录见表 3-5。 表 3-5 当地常见动物名录表 科目 兔科 鸦科 文鸟科 鼠科 仓鼠科 杜鹃科 雉科 鸠鸽科 雀科 伯劳科 山雀科 中文名称 野兔 灰喜鹊 小嘴乌鸦 乌鸦 喜鹊 山麻雀 褐家鼠 小家鼠 大仓鼠 长尾仓鼠 中华鼢鼠 田鼠 杜鹃 石鸡 大杜鹃 鹌鹑 鸽 灰斑鸠 山斑鸠 黄雀 树麻雀 红尾伯劳 灰伯劳 大山雀 拉丁文 LepuscapensisLinnaeus Fringillamontifringilla Corvuscorone Corvusfrugilegus Picapica Passerrutilans Rattusnorvegicus Musmusculus Cricetulustriton Cricetuluslongicaudatus Myospalaxfontanieri Garrulusglandarius RhododendronsimsiiPlanch Alectorischukar Cuculuscanorus Coturnixcoturnix Columba Streptopeliadecaocto Streptopeliaorientalis Carduelisspinus Passermontanus Laniuscristatus Laniusexcubitor Parusmajor 3.6 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侵蚀现状调查 评价区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解析判断结果见表 3-6。 — 31 表 3-6 评价区土壤侵蚀现状 土壤侵蚀类型 斑块数 面积(m2) 比例 轻度侵蚀 11 75933.36 1.4% 中度侵蚀 3 347729 6.6% 强烈侵蚀 13 2202922 42.4% 剧烈侵蚀 4 354474 6.8% 其他 6 2210448 42.5% 合计 37 5191508.14 100% 2 评价区范围内土地资源总面积为 519.15km 。土壤侵蚀现状以轻度风 力侵蚀为主 7.59km2,占总面积的 1.4%;中度风力侵蚀 34.77km2,占总 面积的 6.6%;强烈侵蚀 220.29km2,占总面积的 42.4%;剧烈侵蚀 35.44 km2,占总面积的 6.8%;其它方式 221.04km2,占总面积的 42.5%;评价 区土壤侵蚀图见附图 10。 4、地表水、电磁辐射及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具体 编制要求,本项目不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电磁辐射及地下水、土壤环 境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与 项 目 有 关 的 原 有 环 境 污 染 和 生 态 破 坏 问 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无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 32 1.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1 环境空气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规定,“对 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 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本项目为新建甘其毛都 大桥项目,采用城市次干路等级标准设计,项目沿线无服务区及车站,因 此,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本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1.2 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本项 目所在地属于声环境 3 类功能区,项目投入运营后,沿线受影响的人口数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量增加较少,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 3dB(A),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等级为三级。 据此确定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 1.3 地表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 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影响类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影响情况、 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综合确定。 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产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 境》(HJ2.3-2018),判定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B。因此确定本 项目的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 200m 范围内。 1.4 地下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 A 的 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138、城市道路,其他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项目属于Ⅳ类,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5 土壤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 A,本 项目属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其他”,属于Ⅳ类,不开展土壤环 境影响评价。 1.6 生态环境 — 33 本项目永久占地 51825m2,全线长度为 702m,主桥长 371.41m,两处 引道共长 330.59m,且大桥沿线所经区域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 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生 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生态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等 级划分见表 3-7。 因此确定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 1km 范围内。 表 3-7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序号 a b c d e f g h 评价等级 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 评价等级为一级; 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二级; 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根据 HJ 2.3 判断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 低于二级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 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根据 HJ 610、HJ 964 判断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分 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 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 20 km2 时(包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 和水域),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改 扩建项目的占地范围 以新增占地(包括陆域和水域)确定; 除本条 a)、b)、c)、d)、e)、f)以外的情况,评价 等级为三级; 当评价等级判定同时符合上述多种情况时,应采用其中最高 的评价等级。 1.7 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的有关规 定,本项目不涉及该导则附录 B 中列出的相关物质,相应的风险潜势判定 为Ⅰ。 表 3-8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Ⅳ、Ⅳ+ Ⅲ Ⅱ Ⅰ 简单分析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a a 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 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详见附录 A。 根据表 3-3 可判断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应判定为简单分析。 2.环境保护目标 — 34 大桥中心线两侧均为口岸工作区与停车区,无居民及其他环境保护 目标。 (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内无大气环境敏感点。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体。 (3)声环境保护目标 道路中心线两侧 50m 范围内没有声环境保护目标。 (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道路中心线两侧 1km 范围内的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保护目标 见附图 3。 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功能区域,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功能为二类区,环境空 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 3-9。 表 3-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 执行标准 项目 TSP PM10 评 价 标 准 PM2.5 SO2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 NO2 CO O3 2、污染物排放标准 — 35 标准值 24小时平均 300μg/m3 24小时平均 150μg/m3 年平均 70μg/m3 24小时平均 75μg/m3 1小时平均 500μg/m3 24小时平均 150μg/m3 年平均 60μg/m3 1小时平均 200μg/m3 24小时平均 80μg/m3 年平均 40μg/m3 1小时平均 4mg/m3 24小时平均 10mg/m3 1小时平均 160μg/m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200μg/m3 (1)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施 工 期 噪 声排 放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详见表 3-10。 表 3-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序号 噪声限值 1 昼间 夜间 2 70 55 备注: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15dB(A)。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施工期无组织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详见表 3-11。 表 3-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m3 序号 1 污染物 粉尘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点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废水要求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不外排。 施工营地租赁物流园区用房,相关生活污水可依托物流园区污水处理 管网,不外排。本项目不设集中式服务区,运营期无废水产生。 (4)固体废物 项目固废主要为施工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属于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 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 年 第 36 号)的规定。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为暂时性的,施工结束 后各种污染源可以消除。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汽车行驶产生的 其 尾气,由于该项目不产生有组织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 他 氮氧化物,同时也无没有特征污染物,因此环评确定项目不设污染物 总量控制指标。 — 36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在桥梁道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是扬尘、汽车尾气。挖填土方 和砂石料、平整土地、材料运输、装卸物料、铺浇路面等环节都有扬尘发生,其中 最主要的是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作业扬尘,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会有一定的 影响,可导致周围空气中 TSP 的浓度超标。施工期的汽车尾气主要是施工机械、运 输车辆产生的,产生量较小,且露天空旷条件有利于气体扩散,因此对大气环境影 响轻微。施工期水泥路面铺设会产生沥青烟,在施工过程中影响较小。在施工中影 响最大的施工过程是路基挖填和拉运、卸载土石方、水泥料。 (1)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即施工场内扬尘 施工区内车辆运输引起的道路扬尘约占场地扬尘总量的 50%以上,道路扬尘的 施 工 期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起尘量与运输车辆的车速、载重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路面含尘量、相对湿 度等因素有关。根据同类工程建设经验,施工期施工区内运输车辆大多行驶在土路 便道上,路面含尘量高,道路扬尘比较严重。因此,施工期限制运输车辆车速,加 强车辆运输管理。 (2 施工作业扬尘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施工围挡,尽量将起尘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其对 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施工车辆尾气 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于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翻斗车、 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 以重型车为例,其额定燃油率为30.19L/100km,按上表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 数测算,单车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分别为:一氧化碳815.13g/100km,氮氧化物 1340.44g/100km,烃类物质134.0g/100km。 施工现场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 A、车辆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 B、车辆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 C、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 — 37 2.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施工期间的废水排放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若 处理不当,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多租住于物流园区,施工期间生活污水主要是 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旱厕),含动植物油、食物残渣、洗涤 剂等,主要污染物为 CODCr、BOD5 和 NH3-N。鉴于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和施工人 员的分散、临时性,对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难度较大,因 此首先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水排放量,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依托物 流园区内污水处理管网处理,粪便污水依托园区旱厕或公共厕所,依托可行,不外 排。从本项目施工人员情况看,施工人数约 80 人,对当地的影响较小,且这种影 响是临时性的,因而是可接受的。本项目公路设计有纵向排水沟、边沟、边坡急流 槽等并加固防护,用以汇集排除边沟、截水沟及路面水,路基、路面排水工程与沿 线桥涵构造物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因此本项目桥涵工程不会对山洪下泄产生影 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声环境污染源有固定噪声源和流动噪声源。固定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发动 机和机械运行噪声,如推土机、挖掘机、打夯机等;流动噪声源主要是施工运输车 辆。施工机械噪声源噪声值见表 4-1。 施工期噪声间歇性排放,且较为短暂,随项目建成后影响随之消失。施工区域 周围较为空旷,乡镇、村庄、居民点等敏感区相距较远,施工噪声仅对施工区施工 人员产生暂时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小对施工人员身体健 康的伤害,而且随着工程结束,影响即消失。施工中开凿将影响区域宁静的环境, 惊扰野生动物,但影响仅限于部分施工时期,为暂时影响。 表 4-1 施工机械噪声源声级值 设备、系统名称 等效 A 声级[dB(A)] 排放方式 挖掘机 80 间歇 振动碾 85 间歇 打夯机 90 间歇 混凝土搅拌机 100 间歇 冲击钻 85 间歇 潜孔钻 85 间歇 推土机 86 间歇 — 38 82 自卸汽车 间歇 根据噪声源分析,噪声污染最严重的施工机械是摊铺机、装载机、平地机和钻 机、大型载重车,单台机械最大影响范围昼间约 30m,夜间达 300m 以上。一般情 况下,除摊铺机,在路基施工中常常使用到这些施工机械,而其它施工机械施工噪 声则相对较低。在施工实际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根据计算施 工机械同时作业昼间噪声影响范围约 150m,夜间则更远。但由于在实际施工中各 施工机械组合情况较为复杂,且相对位置因施工作业的需要而随时移动,很难一一 用声级叠加方法计算得出其可能的实际影响结果,不过能确定的是各个施工阶段多 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的几率很大,因此作好各个施工阶段的噪声防护和控制工作 十分重要。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分别为道路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和施工人员产生的 生活垃圾,道路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一般为道路清理产生的废弃土石方。这些施工 固体废物若堆放不合理,将对附近空气及土壤造成污染,并影响周边环境。 (1)生活垃圾是苍蝇和蚊虫滋生、致病细菌繁衍、鼠类肆虐的场所,是流行病 的重要发生源,垃圾发出的恶臭也令人生厌,生活垃圾若任意堆放,将影响学校师 生和居民的生活。施工人员在项目附近租赁居民用房作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 的生活垃圾按 0.5kg/人•d 计算,在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共 80 人, 本工程施工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 40kg/d。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 后,经环卫部门收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2)建筑固废的不适当堆置,会侵占土地资源,破坏地貌、植被度周围自然景 观,同时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主要是土方阶段的弃方,弃方清运至可研设计中要 求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项目所缺土方由市政部门统一调拨。不会对当地环 境产生污染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主线周边既有道路利于运输,通过现场调查,本项目不位于生态敏感区内, 占地类型一般以天然牧草地为主,不占用农田及林地,无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分布, 也无动物通道分布,未占用生态红线等生态敏感区。拟建项目周围区域有大面积天 然牧草地,本项目占用面积相对较小,且占用草地生态价值较低,不会对周围草原 — 39 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项目实施后,对临时占地破土表皮恢复生态原貌,如植树、铺 设草皮等,对生态环境影响不明显。 (1)对植被的破坏 本项目永久占地 51825m2,项目征用的永久用地以及沿线临时用地的植被将受 到破坏,随着施工期植被的破坏,沿线征地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将会消失,施工 期结束后,沿线的绿化建设及植物的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损失。施工期 对植被的破坏将可能会降低沿线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对土壤的影响 施工期划定施工范围,施工范围内由于施工人员的践踏,在施工道路周围的草 地的土壤将被严重压实,部分区域内的表土将被铲去或被填埋,从而施工完成后的 表土层缺乏原有土壤的肥力,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的恢复。 (3)水土流失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所在地的开挖和填筑将会对原始地貌造成一定的破坏,这将 使得坡面径流速度加大,冲刷力增强。同时,工程施工将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的 水土流失是局部的、短暂性的,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做好边坡 防护和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影响就可以控制到最低程度。 一、废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沿线无新建服务区等集中式排放源。运营过程中主要空气污染源是各种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主要空气污染物是 NO2、TSP 和烃类物质等。根据近几年已 运 营 期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建成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综合结果,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 程度十分有限,其中 TSP 扬尘主要源于环境本底,路面起尘贡献值极小;NO2 和烃 类物质均不存在超标现象。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 放量将会不断降低,道路工程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轻微。 本项目计划 2024 年 12 月建成通车,而我国于 2020 年 7 月 1 日起国家机动车 污染物排放执行第六阶段限值标准(国 VI 标准),因此,本评价近期(2022 年)、中期(2025 年)和远期(2030 年)评价按国 VI 标准来计算污染物排放源 强。本评价排放标准中的车辆单车排放系数见表 4-1。 表 4-1 国标中 NOx、CO 的单车排放系数 单位:g/辆•km 标准 车型 CO — 40 主要污染物 THC NOX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国 VI(6a) 0.7 0.88 1.0 0.1 0.13 0.16 0.060 0.075 0.082 本项目各特征年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4-2。 表 4-2 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折算大车/日 年份 2025 2030 2035 2040 2044 折算交通量(pcu/h) 9306 11000 12938 15145 16598 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与交通量成正比,和车辆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工况有 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道路上汽车排 放的尾气产生的污染可作为线源处理,源强可由下式计算: 3 Q j   3600 1 Ai E ij i 1 式中: Q j —— j 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s·m); Ai —— i 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 ij ——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 i 型车 j 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 因子推荐值,mg/(辆·m)。 根据各预测年的预测交通量、车型比、昼夜比及计算的车速,并利用 NO2∶ NOx=0.8:1 的比例进行换算,分别计算得到工程各特征年 NO2、CO 大气污染物排 放量见表 4-3。 表 4-3 拟建项目汽车尾气排放量(g/d) 特征年 污染物 2022 年 2025 年 2030 年 CO 4478 5037 5839 NO2 307.1 345.4 400.4 THC 639.7 719.6 834.1 为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环评要求采取以下控制措 施: (1)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和通行水平,减少因拥挤塞车, 怠速行驶造成的大气污染; — 41 (2)首先采用法律的手段,强制推广使用先进的尾气净化器,其次要加强路 检,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不允许上路,定期对在用车检测与维修,对尾气排放 不合格的车辆要求强制性改造,对已到报费期的车辆强制报废; 二、废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服务设施,因此该项目在运营期无生活污水产生。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交通运输对沿线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行车辆所泄漏 的石油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沿线河流。路面径流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 水,根据调查影响公路地面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因素较多,包括降雨量、车流量、两 场降雨之间的时间隔等,其水质变化幅度很大。 降雨初期,路面径流所挟带的污染物成份主要为悬浮物,还有遗洒在道路上的 少量石油类,这些物质经过运行车辆轮胎的挤压,随轮胎带走一部分,其余部分物 质量较小。 三、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进出的货车,道路沿线由于交通量的逐年增加,导 致交通噪声逐年增加,其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合理的管理对噪声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参考已建道路工程经验,建议采取以下 噪声污染管理措施: (1)通过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道路,可以有效控制 交通噪声的污染,减少交通噪声影响问题。 (2)维持道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道路建成通车后,无固体废物产生。 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永久占地 51825m2,项目征用的永久用地以及沿线临时用地的植被将受 到破坏,随着施工期植被的破坏,沿线征地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将会消失,施工 期结束后,沿线的绿化建设及植物的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损失。施工期 对植被的破坏将可能会降低沿线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六、环境风险 1.环境风险识别 — 42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其本身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任何影响,风险主要体现在道路 上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可能对人群及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重点是危险品运输车 辆发生事故后,危险品泄漏对环境的污染。根据调查,本项目建成后其交通构成将 以通关的煤炭、铜粉等矿产资源运输车辆为主。一般来说,交通事故中一般事故所 占比重较大,重大事故次之,特大事故发生的几率最小。 本工程货车所载货物划分为如下 3 类,见下表。 表 4-3 货物分类表 货物类型 煤炭 铜粉 其它 比例(%) 95.83 3.52 0.64 桥梁道路地区道路运输物品主要为煤炭及铜粉,无化学危险品。大量的研究成 果表明,道路的水污染事故主要来源于交通事故。因此,本项目的水污染事故类型 主要为车辆运输过程中本身携带的汽油(柴油)和机油泄漏,并渗入地下。 道路风险事故的发生与司机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汽车超 载和司机疲劳驾驶导致,事故发生后又有多数司机因害怕不敢报案而延误处理,导 致事故影响范围扩大。由于车辆本身动力源来自石油类的燃烧,尤其是大型车辆使 用的燃油较多,本项目建成后涉及最为普遍危险性物质的是燃油。 2.风险评价 本次环评主要考虑在交叉路口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从防范事故的角度,对危 险品运输事故污染风险发生概率进行估算,并对公路运输过程中的污染事故概率按 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P=Q1•Q2•Q3•Q4•Q5•Q6 式中:P —预测年敏感路段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概率,次/年; Q1—同类地区公路车辆交通事故平均发生率(次/年),取 37 次/年; Q2—公路对交通事故的降低率(%),根据美国车辆交通安全报告,取 25%; Q3—重点区域路段长度占全程的比例(%),本项目的交叉路口总长 80m,占路线全长 6.09%; Q4—货车占交通量的比例(%),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期为 30.36%、 中期为 29.46%,远期为 29.10%; Q5—危险品车辆占货车比例(%),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 0.64%; — 43 Q6—车辆相撞翻车等重大事故占一般事故的比率(%),根据其他地区 的类比资料,取 3%。 计算可知,在项目所经过的重要区域路段时,运输车辆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概率 较小,概率为 0.0000188 次/年~0.0000244 次/年,并且考虑到运输的物品中无危险 化学品,因此上述预测值略偏高。由此可知运输车辆在交叉路口出现交通事故而造 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应从工程和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预防手段来降低事故的发 生率,设有必要的安全检查,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同时要求公路管理部门做好应急 计划,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够及时与当地公安、环保、交通等主管部门取得联系, 组织调动人员、车辆、设备、医药,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 内,将污染影响降为最低。 3 应急措施 1、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车辆的运输许可证、驾驶员执照和保安员证书进行 检查。严禁运输车辆超载。驾驶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严禁 外来明火,同时还必须有随车人员负责押送,随车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车上 应配备完善的事故急救设备和器材,例如应急电话、防毒面具等。 2、装载煤、石灰、水泥、土方等易起尘的散货,必须加蓬覆盖后,才能上路行 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如遇到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 则应关闭相应的路段,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选 址 选 线 环 境 合 理 性 分 析 拟建的甘其毛都大桥起点接重载通道服务区南侧车道,终点接 S212 线。项目 建成后外籍车辆进入重载通道服务区后,利用甘其毛都大桥、S212 线可进入甘其 毛都镇城区,交通组织秩序规范,车辆行驶便捷,将极大的改善外籍车辆进入城区 的交通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规范入境车辆管理,提升甘其毛都口岸疫情防 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44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对土石方开挖、运输、装卸、堆放等易于产生地面扬尘的场所,采用洒 水、粉状加盖苫布等办法降低施工粉尘的影响;对已回填后的沟槽,也采取洒水、 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使用风钻挖掘地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也向地面洒水 抑尘。 (2)本项目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堆放在场地上和道路上的抛撒料、渣,对不能及 时清运的渣土、垃圾等,采取覆盖等措施,防止二次扬尘。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对 施工经过路面清扫保洁,防止产生扬尘。 (3)对施工围挡的要求 ①对施工围挡进行规范设置,工地出入口需硬化。 施 工 期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②应根据工程建设进展,及时调整施工围挡的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车辆通行 的影响。距离交通路口 20 米范围内设置施工围挡的,按照相关要求应当采取通透 性围挡,不得影响交通路口行车视距。 ③在施工围挡出入口适当位置设置公示牌,公示内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和施工工期等工程基本信息,公示牌总长度不得超过主入口侧围挡长度的 1/3,且 不超过 10 米,不能采用大幅彩色宣传图画。 ④施工单位不得在工地围挡外堆放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砂石粉状物料 的堆放加盖苫布,不得依靠围挡挂设各类施工物件。围挡内材料堆放应距围挡 0.5 米以上,堆放高度不得高于 1.8 米。 ⑤施工围挡应当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标准应设置规范安全警示照明装置,并保证 设施正确、正常运行使用。 ⑥施工围挡设置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围挡拆除时限标准,在工程竣工前及时拆 除围挡,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4)施工现场各类建材应进料有序,材堆放应设置标牌,实现分类堆放。建材 堆放应当整齐有序,无场外和占道(绿地)堆放物料现象,禁止露天敞开堆放易扬 尘性建筑施工材料。对于场地内易起尘的物料均采取袋装、覆盖等遮挡措施;易产 生扬尘污染物料均进行了绿网覆盖。 — 45 (5)大风天气逐渐增多,应针对施工任务和施工场地以及天气状况,制定合理 的施工计划,出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施工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 工作业。 (6)对于施工现场的弃料,应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废料及其它建筑垃 圾,应堆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并采用防尘布苫盖,尽量不露天敞开堆放,并应对其经 常进行洒水。 (7)物料、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 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 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公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 漏;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员工 住宿等敏感区行驶,经过小区、村庄及城镇时减慢速度,同时对敏感点处运输路面 洒水,每天至少 4 次。 (8)对施工车辆尾气的控制措施 ①加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检测和维修。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维修、 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项目周边路网发达,附近城镇均有维修保养机械 的能力。 ②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尾气的检测,经检测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应强制 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施工车辆及其污染控制装置处于正常技术状态。 (9)禁止施工单位从事下列行为:堆放与施工无关的其他物料,搭设生活设 施;利用围挡作为搭建施工现场临时用房的墙体使用;围挡内泥浆外漏;将围挡做 挡土墙使用。同时,施工单位应做到“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100%、施工现场渣土物 料覆盖 100%、施工现场地面硬化 100%、出入车辆清洗 100%、施工现场洒水清扫 100%、物料密闭运输 100%”六个百分百。 (10)根据《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预制场及搅拌站应采用集中拌合方 式,并设置在当地施工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敏感点上风向,以尽可能降低扬尘对 环境敏感点的直接影响。 总之,道路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距离环境敏感区 域较近时,影响更大。但是由于施工期是暂时的,影响也是短暂的,随着道路的竣 工运营,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 46 二、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依托租住物流园区污水处理管网处理, 依托可行,不外排。 (2)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和车辆要加强检修,尽量杜绝跑、冒、滴、漏。本 项目施工所需机械均为常用机械,项目附近的城镇均具备修理保养条件,施工现 场不考虑机械的保养维修。设置沉淀池对施工机械清洗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 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生产,不外排。 (3)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禁止随意倾倒一切废 物,包括生产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 本项目施工时间较短,施工结束对水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水环境质量 造成的影响很小。 三、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为降低和消除施工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按计划和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物排弃。对于剩余的筑路材 料,包括石料、砂、石灰、水泥等,应按施工计划运输建筑材料,避免堆存,对 于剩余的、尚能使用的建筑材料应及时运走,用于其余路段,对于不能使用的废 料应及时由有关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作进一步处 置。垃圾收集设备须严格管理,防止垃圾渗滤液下渗引发地下水污染事故。 (3)本项目道路工程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分段施工、缩短挖填周期,防止水 土流失等,道路先期施工过程中,使路基工程与排水、植树种草等防护工程同时 完成。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不必要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 合理科学地布局施工现场是减少施工噪声的主要途径,如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 动源相对集中,以减少影响的范围,如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安置 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屋内设隔音板,降低噪声。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 47 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午休时间尽量安排低噪声作业流 程且须把排放噪声强度大的施工安排在白天施工。夜间(22:00~6:00)禁止施 工。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除采取有效措施外,报环保局批准后施工,并公告附 近群众。 (3)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 施工运输车辆,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合理运输 路线和时间。 (4)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并带有消声和隔音的 附属设备;避免多台高噪音的机械设备在同一工场和同一时间使用,减少施工噪声 对环境的影响。 (5)保护施工人员 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 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辐 射高强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 缩短其劳动时间。 (6)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 由于技术条件、施工现场客观环境限制,即使采用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措施, 施工噪声、振动仍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做 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 素造成施工噪声的加重。 (7)加强环境管理,接受环保部门环境监督 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除落实有关的控制措施外,还必 须加强环境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主 动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承包时,应将有关施工噪 声控制纳入承包内容,并在施工和工程监理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控制施工噪 声措施的实施。 (8)施工单位需贯彻各项施工管理制度 — 48 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噪声影响降到最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 防治法》等有关国家和地方的规定。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施工阶段是发生较为明显和集中的阶段,因而这一期 间的生态保护工作任务最为繁重、工作性质也更为重要。施工期由于施工人员的践 踏,在施工道路周围的荒草地的土壤将被严重压实,部分区域内的表土将被铲去或 被填埋,从而施工完成后的表土层缺乏原有土壤的肥力,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 的恢复。施工期结束后,恢复施工人员的践踏土地范围内的植被,播撒草籽,植被 的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损失。施工期对植被的破坏将可能会降低沿线区 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本项目永久占地 51825m2,对项目所在地植被群落将会造成永久性的破坏。项 目施工营地依托物流园区,施工便道依托已有道路,因此本项目不涉及临时占地。 但施工期由于施工人员的践踏,在施工作业区周围的荒草地的土壤将被严重压实, 部分区域内的表土将被铲去或被填埋,从而施工完成后的表土层缺乏原有土壤的肥 力,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的恢复。 本次工程施工结束后,将逐步进行施工人员的践踏范围内的植被恢复。 对此,主要是采取得力对策尽可能地消除各种不良影响,减少污染。 (1)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 ① 严格控制路基开挖等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②凡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 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 ③ 施工结束后应对道路沿线的土石方、筑路垃圾等固废废物进行全面清理。 (2)生态补偿措施 甘其毛都大桥建设对草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线路基占地及交叉工程占地方 面,可以通过异地补植等措施恢复占用区域的草地结构,建设单位提供移栽费用。 — 49 表 5-1 生态恢复措施及计划汇总表 工程规模 分区 工程类型 大桥两 侧 工程名称 植草 绿化覆土 面积 (m3) (m2) 5565 - 面积(m2) 剥离表土 (m3) 工程措施 11130 5565 植物措施 11130 - - 11130 “三同时”工程 29564 - - 29564 “三同时”工程 道路 植物措施 两侧 恢复目标 完成时间 “三同时”工程 植被覆盖率达到 50-60% 1.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结束后尽快在大桥引道两侧植草。 2.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煤炭及铜粉,因此车辆发生翻车、着火、爆炸或泄漏等恶性事故 的概率较小,本项目可能发生的水污染事故类型主要为车辆运输过程中本身携带的 汽油(柴油)和机油泄漏,并渗入地下,为防治此类事故的发生,特提出如下防治 措施与对策建议。 ①设置警告路标,告诫司机谨慎驾驶 运 营 根据我国近年来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统计结果,致使车辆发生泄漏、翻车、 期 着火或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司机驾驶失误。显然,减少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最有 生 态 效的方法是减小司机的驾驶失误,因此必须加强道路运营期的司机管理,严禁违章 环 驾驶,并有切实的管理措施。 境 保 ②制定运营期对该路段交通运输的特殊管理规定制度 护 运营期间,不允许装载不严的车辆上道路;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 措 施 ③水土流失: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雨季开挖;2.施工范围设置有施工围 挡,可阻隔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雨天用苫布对土方进行遮盖。 3.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①运营期组织技术和操作技术交流,提高技术人员生产操作水平。 ②要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 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 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账。 — 50 (2)环境监测计划 为了解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819-2017),结合本工程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特点,制定本工程监测计划表。 监测的主要因子、点位及监测(控)频率见表 5-2。 表 5-2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序号 污染源 监测计 划 项目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噪声 道路边界外 1m 处 生态 监测频次 执行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每季度一 (GB3096-2008)中 4a 类标 次 准 LAeq 植被的类型、覆 恢复之后 5 盖度、临时占地 年之内 的恢复情况等 临时占地 其 他 植被恢复效果良好 无 本项目总投资为 11339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83 万元,占总投资的 0.7%。项目 环保投资具体见表 5-1。 表 5-1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环保 措施 环 保 投 资 环保设施名称及规模 施工围挡 砂石料堆放设苫布 冲洗废水、搅拌废水,设置沉淀 废水 池 固废 建筑垃圾 废气 投资估算 (万元) 20 5 10 5 效果 实施时期 减缓施工粉尘率 减缓施工堆场扬尘 减缓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 响 外运统一处理 施工期 施工期 施工期 施工期 施工后进行施工人员践踏范围内 生态 的绿化覆土和土地整治,恢复植 被,植树种草,恢复原有面貌 40 恢复植被,减少对土壤植 被的影响 施工期 环境管理 3 减缓施工期、运营期对环 境的影响 施工期、 运营期 合计 83 — 51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施工期 内容 要素 陆生生态 运营期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1、土地资源:工程结束后将 对其采取绿化、工程治理等 措施。 2、植被资源:①保护好施工 场地周围植被;②尽量利用 现有道路;③道路两侧栽种 适宜的乔、灌、草植物。 植被恢复效果 达到要求 种植形式以灌木 为主。 植被恢复效 果达到要求 / 水生生态 地表水环 境 地下水及 土壤环境 声环境 振动 大气环境 1、生活污水:依 托物流园区污 1、生活污水:依托物流园 水处理管网,不 区污水处理管网处理。 外排。 无废水产生 2、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 2、施工废水:沉 淀池处理回用, 零排放。 水土流失:①合理安排施工 时间,避免雨季开挖;②施 工范围设置有施工围挡,可 造成水土流失 / 阻隔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 影响较小。 流失;雨天用苫布对土方进 行遮盖。 1、在施工场界处设置实心 围挡措施,阻挡施工噪声传 执 行 《 建 筑 施 ①加强道路交通 播; 工场界环境 噪 管理,限制车况 2、尽量避免夜间(22:00- 声排放标 准》 差、超载的车辆进 06:00) 施工; ( GB12523- 入;②加强路面养 3、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 2011) 护工作 减震垫等 / / 厂界污染物 浓 度满足《大 气 污染物综合排 施工扬尘:设置围挡设施; 放 标 准 》 固体废物密闭运输;重污染 ( GB16297天气停止施工。 1996)表 2 中 无组织排放 监 控浓度二级标 准限值。 — 52 / / 符合《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GB309 6-2008) 中 相应标准限 值要求 / / 汽车尾气:道路两 侧种树,严禁尾气 超标排放车辆驶 入路段 / 固体废物 1、 生活垃圾:环卫部门统 一清运处置。 环卫部门统一 清运处置。 / / 电磁环境 / / / / 环境风险事 故处于可接 受的水平 环境风险 / / 道路设置明显的 警示标志,避免违 规、违章运输。 环境监测 / / / / 其他 / / / / — 53 七、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对产生的生态影响采取了有效的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项 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 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行,落实设计和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可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评价,项 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54 本项目所在地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 55 图例 甘其毛都大桥 附图 2 项目路线图 — 56 图例 甘其毛都大桥 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1km 附图 3 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图 — 57 附图 4 项目相关城镇规划图 — 58 本项目位置 附图 5 巴彦淖尔市环境管控单元图 — 59 本项目所在地 附图 6 巴彦淖尔市生态功能区划图 — 60 附图 7 项目所在地遥感影像图 — 61 附图 8 项目所在土地利用现状图 — 62 附图 9 项目所在地植被类型图 — 63 附图 10 项目所在地土壤侵蚀类型图 — 64 悬臂式挡土墙:适用于桥头及路基两侧路基边坡防 护,挡土墙采用 C30 混凝土,明挖现浇施工;墙 前、后填土须分层夯实,墙前须满足 1.2m 的覆土 深度;每隔 10~15m 设置一道沉降缝。 图例 甘其毛都大桥 附图 11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图 — 65 附件 1 项目建议书批复 66 6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