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

Flowers31 页 3.11 MB下载文档
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3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pdf

新疆棉花不容抹黑 ——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 调研报告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2021 年 6 月 目 录 一、棉花生产机械化在南疆地区已成常态 .............. 1 二、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成因分析 ................ 8 (一)机械化推广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 8 (二)棉花合作社在各地广泛组建 ................ 10 (三)社会化服务已为棉农广为接受 .............. 13 (四)农机具购买补贴全面落实 .................. 15 三、南疆地区人工采棉情况调查 ..................... 16 (一)人工采棉的基本收入情况 .................. 16 (二)产业工人请假去采棉花 .................... 22 (三)岗位需求减少加剧采棉竞争 ................ 24 四、结论 ........................................ 29 新疆棉花不容抹黑 ——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1 2021 年 3 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 非传统安全研究所前往新疆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进行新疆 社会发展调研。期间,发生了“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 以所谓“强迫劳动”为由无限期暂停新疆良好棉花认证,H&M、 NIKE 等声明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引起舆论哗然。此次事件中, 部分西方媒体指责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存在大规模的利用 “强迫劳动”进行棉花生产现象。鉴于此,课题组即刻分出一 部分力量,对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南疆地区部分种植棉花大户、 采棉工人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以访谈为主,通过相关数 据材料整理,形成以下报告,期望能让国际社会了解新疆棉花 采摘真实情况。 一、棉花生产机械化在南疆地区已成常态 调研发现,近年来,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南 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户纷纷开始引进新技术,购买新机械设备, 逐步实现了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高效采棉 等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这其中,机器采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如在阿克苏地区,2020 年采棉机保有量已达到 834 台,机采 棉面积占全地区棉花播种面积的 71.3%。在我们调研的喀什地 1 尚海明,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邮箱:shanghaiming@swupl.edu.cn 1 区岳普湖县,2020 年机器采棉比例也达到 50%以上。多位种棉 大户在调研中对我们说,他们的棉花生产都已实现了全程机械 化。阿克苏柳源片区管委会天海村的种棉大户宁左福甚至向我 们表示,他们家的棉花生产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无人 驾驶播种、无人机智能识别病虫草害等智能化作业。 受访人秦金忠:“我是阿克苏地区柳源片区管委会永兴村村 民,2005 年开始种植棉花,到现在一直在种。现在棉花机械化程 度提高了,包括棉花播种、采摘都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现 在需要的采花工就少一些。”2 受访人玉米提:“我是阿克苏柳源片区管委会天海村人。我 承包了 10000 多亩土地,自己种植了 2000 亩地的棉花,其余土地 转包给了 20 多户人家,面积 200 至 300 亩,或 1000 亩不等。我 种植的棉花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家里有大马力拖拉机 4 台,每 台拖拉机售价 100 多万元。”3 受访人依布拉因·亚森:“我是喀什市阿克喀什乡 4 村 3 组 农民。我们公司(喀什市恒飞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为种棉户 提供各种机械化作业,我们公司有成套的棉花生产机械化设备, 比如多功能拖拉机,覆膜播种机,耙地机,犁地机,装载机,发 电机,打药机,采棉机等。”4 受访人宁左福:“我目前在阿克苏柳源片区管委会天海村种 植棉花,现在我有 2000 亩棉花地。现在棉花是全程机械化,犁地、 访谈地点:秦金忠家中。 访谈地点:玉米提家中。 4 访谈地点:依布拉因·亚森家中。 2 3 2 滴灌、施肥都是机械化,并且实现了滴灌和施肥的一体化。棉花 种植过程中,会使用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对 300 亩 500 亩土地进行 播种,因为使用了卫星导航,播出来都是笔直笔直的。”5 图 1:阿克苏柳源片区管委会天海村宁左福家的无人驾驶播种机 图 2: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艾孜提艾力·萨吴尔家的无人机 5 访谈地点:宁左福家中。 3 图 3: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艾孜提艾力·萨吴尔家的棉花覆膜播种机 图 4: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艾孜提艾力·萨吴尔家的 200 多万元采棉机 4 图 5: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多功能拖拉机 图 6: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耙地机 5 图 7: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犁地机 图 8: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打药机 6 图 9: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装载机 图 10: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发电机 7 事实上,新疆地区棉花机械化生产一直都走在全国前列, 机械化率近几年更是大幅提升。春耕播种时,多功能拖拉机拖 曳耙地机或犁地机进行耕整地作业,不同类型的覆膜播种机开 展精量播种作业;夏季,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实施 与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实现了棉花生产的精准灌溉、精准施肥、 脱叶催熟以及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秋季,六行或多行智能采 棉机进行高效率地采收;随后,棉花残膜回收机将开展残膜回 收的机械作业。在新疆多数地区,棉花生产都已实现了犁地、 播种、管理、采收、整理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并向高效化、 自动化、智能化迈进。 二、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成因分析 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棉 花合作社与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出现提升了机械设备的使 用水平,政府提供的农机具购买补贴大幅降低了农机具购买成 本。更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大户试图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棉花 生产的人工成本。 (一)机械化推广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调研发现,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尤其是棉花采摘的人工成 本,是种棉大户纷纷选择机械化生产的极为重要因素。以下是 课题组针对此问题做的部分访谈: 受访人宁左福:“现在人工使用很少了,主要是滴灌的时候 8 查一查有没有漏水的地方,施肥的时候把肥料拉到地头,放到机 器上就行了。原来是人工采棉花,现在都是机采,机采价格去年 是一亩地 120 至 130 元的价格。手采的话,假如一亩地产量是 500 公斤,需要 1000 元的采摘费。按这个的话,一亩地一下子省了 700 至 800 元,经济成本放在这里,任何人都会想大力推广机采棉。 现在几百上千亩的棉花地里,都看不到人了。” 受访人玉米提:“在实现机械化之前,每年需要采棉工 700 至 800 人,现在只需要 60 至 70 人即可负责棉花地的日常管理。 之前由于需要较多的采棉工,我们要到处宣传招工信息,需要预 付给他们几百到几千的押金,别人才肯来。还要组织车队把采棉 工接过来,承担采棉工人的生活所需。采棉工过来后,会先看看 我们的生活条件,有没有种植蔬菜、水果,有瓜果蔬菜了,我干 你家的活,没有了就去干别家的活;采棉工还会看下地里棉花好 不好,棉花不好了采棉工不愿意,就会去其他家地里干活。采棉 工的薪酬待遇很高,那时候采棉工经常会说,你们种棉花吧,棉 花的六个桃子,两个是我们采棉人的。有时候遇到自然灾害或棉 花价格波动,我们会亏损,但采棉工依旧可以稳稳当当拿几万块, 就变成老板给采棉工打工了。逐渐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后,用工 需求明显下降。现在都是采棉工主动打电话给我们,问有多少亩 地可以管理,多少亩地可以进行采棉。” 受访人艾孜提艾力·萨吴尔:“我们家一共承包了 2000 多亩 地,自己种植了 600 多亩棉花,其他的土地转包给其他人了。过 9 去到了棉花采摘季,我们需要 100 至 200 名采棉工,现在只需要 10 至 15 名采棉工就够用了。使用 100 至 200 名采棉工,每年需要 支出的人工费用大概有 160 万元,现在只需要 30 万元就够了。” 新疆地区人工采棉一般按照采棉公斤数计价。在我们调研 的几个地区,陆地棉一般为 1.5 至 2.2 元每公斤,长绒棉为 2.5 至 2.8 元每公斤。多数受访者表示,较高的人工成本影响 了棉花生产利润,“棉花的六个桃子,两个是我们的”这一说 法便是一种典型体现。相较于人工采摘,机械化采摘棉花可实 现亩均降本增收 500 至 600 元。 (二)棉花合作社在各地广泛组建 本次调研发现,在阿克苏地区,“合作社+农户”的棉花 合作社普遍建立,这极大提升了棉花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水 平。在这种“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土地较少的农户可以 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并在合作社参与生产 获得劳动收入;或直接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外出务工, 获得土地和务工两份收益。 受访人艾则麦提·图尔逊:“我是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古勒阿 瓦提乡古勒阿瓦提村村民。我们村棉田有 12000 多亩。我们村有 两个棉花种植合作社,一个叫温宿县金丰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一 个叫温宿县创新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服务农民专 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是依买尔·芒苏尔,是维吾尔族的,今年四十 来岁。这个创新农民服务合作社有 10 多个棉花工,有 2 个是汉族 10 的,其余是维吾尔族的。创新农民服务合作社流转了 4000 多亩地, 金丰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 1000 多亩地。这两个合作社主要流 转的是 50 多个农户的土地。这些农户的土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 流转之后,统一进行土地平整。合作社每年会给流转土地的小农 户分红,农民愿意外出务工的,他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 如果说小农户走不了,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地里面给合作社干活, 每天可以拿到工资,到年底还可以有分红。我们分红是按照棉花 产量,每亩地分红 100 公斤棉花。”6 图片 11:温宿县创新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营业执照 6 访谈地点:阿克苏市金华新村艾则麦提·图尔逊家中。 11 受访人克依木·吾舒尔:“我是岳普湖县从也克先拜巴扎镇 13 村村民。我们村棉花种植主要以合作社形式为主,我们家合作 社名称是“也克先拜巴扎镇如那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这种 形式有利于我们机械作业。我和我兄弟一起负责了 1500 亩土地, 其中 100 亩种小麦,1400 亩种植棉花。我们合作社的土地主要从 村集体承包过来,每亩承包价格 350 元,就是村集体划出一块地, 我们自己进行开垦,通过土地平整等形式变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 土地。棉花种植小面积的不多。小农户除了种植粮食外,主要种 植来得快的经济作物,比如小茴香,3 月 15 号种,6 月就可以收 了,70 天左右就可以收获了,中间还不需要太多水。我们合作社 没有采棉机,我们有犁地播种的多功能拖拉机,一共 3 台,一个 是 38 万,一个是 25 万,一个是 16 万的。还有 2 台装载机,2 台 小麦联合收割机。自从成立合作社种植棉花以来,我的生活变化 很大。有 3 辆汽车,1 辆是拉货的皮卡车,1 辆是长城,1 辆是比 亚迪;还有 750 只羊,有 40 头牛。我女儿在深圳读内高班,小儿 子在县一中读书,我还在县城给父亲买了一套房子。我觉得生活 很幸福,一些人看不得我们的富裕,看不得我们拥有美好生活, 他们就在那里胡说八道。”7 在当今的南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农业机械化 生产提供了可能,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完善则为规模化生产提 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7 访谈地点:克依木·吾舒尔家中。 12 逐步破解了南疆四地州土地“碎片化”问题,提升了棉花机械 化生产水平与棉花生产质量。 (三)社会化服务已为棉农广为接受 调研发现,伴随着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南 疆棉花生产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社会化服务主体,这些企业着 力于为棉农提供代为犁整地、播种、中耕、植保、采收等各类 棉花生产服务,这在提升种植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有力降低了 棉花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棉花质量。 受访人依布拉因·亚森:“我是喀什市阿克喀什乡 4 村 3 组 农民,我和来自云南盐津县的李光强一起创办了喀什市恒飞建筑 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在棉花生产这一块,我们公司主要是提供土 地平整服务,棉花管理和采摘服务,农业机械设备租赁等。平整 土地的话,一般是种棉大户提供油料,我们公司派出工人和机器, 根据土地状况不同(熟地或荒地),干一天活价格是 730 至 750 元不等。棉花管理和采摘的话,从 3 月份播种到 11 月份棉花采摘 完成,我们负责棉花地播种、撒肥料、棉花采摘。有的地方需要 天天派人去,有的地方需要在地边重新打水泵;有些地比较大一 点就便宜点,有些地小一点,机器走来走去就多烧油了。根据情 况不同,每人每亩地收取 300 至 350 元不等。我们还可以派出大 卡车帮种棉大户把棉花拉到市场进行销售,一般情况是,20 至 30 公里的距离,1 吨棉花我们收 1 元钱。” 受访人艾孜提艾力·萨吴尔:“我不仅自己种植棉花,也租 13 赁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帮助别人犁地、施肥、除草、采摘棉花。 我家里有 8 台拖拉机,每台拖拉机加上配套的器具,价值 120 万 元。每年通过租赁采棉机等设备,我可以收入 50 万元左右。” 受访者阿卜杜热西提·依米提:“我是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 依阿瓦提乡的棉花收购商,我从事棉花收购工作已经二十年了。 据我了解,岳普湖县每个乡镇都有 1 到 2 个像我这样的棉花收购 商。到了收棉花的季节,我会雇佣工人到有需求的棉户家里收棉 花,然后送至轧花厂。我的收益主要来自种棉大户,通常情况下, 收购 1 公斤棉花,我大概赚取 1 毛钱,一年我能收益 30 万元。对 于老弱病残的棉户,我从不赚取任何费用,并免费帮他们把棉花 送至轧花厂。”8 图 12:喀什市恒飞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 8 访谈地点:阿卜杜热西提·依米提家中。 14 图 13: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的棉花收购商阿卜杜热西提·依米提收购 的机采棉和人工采摘的棉花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南疆地区的很多乡镇都有类似“恒飞 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社会化服务主体。这些社会化服务 主体,基于市场运行规则为种棉户或棉花合作社提供从整地、 犁地、播种到采收的社会化服务,在提升棉花种植专业化水平、 节约作业成本的同时,促进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实现。 (四)农机具购买补贴全面落实 近年来,新疆地区不断加大对采棉机械的补贴力度。如课 题组调研的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 4 村受访人艾孜 提艾力·萨吴尔,他们家拥有多台拖拉机用于犁地、整地、播 种、打药,但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购买采棉机。之后,艾 15 孜提艾力·萨吴尔在 2019 年购买了一台 200 多万的五行采棉 机,其中政府补贴了 50 万。按照他的说法,通过向周边棉花 种植户提供采棉服务,大概 4 年就可回本。此外,2020 年 9 月,他又购买了一台价值 5 万元的无人机,主要负责脱叶、打 药、植保。 相关数据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1 年前 4 个月便已 下发农机补贴 10.34 亿元,用于全面推动自治区农业机械化。 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示的《2021-2023 年自治区农机购置补 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显示,新疆自 2021 年起进一步加大了 棉农购置采棉机补贴力度,棉花收获机(3 行自走式,带打包) 补贴由去年的 30 万元/台增加至 40 万元/台,棉花收获机(5 行及以上自走式,带打包)由去年的 53 万元/台增加至 60 万 元/台。以上举措有力拉动了社会投入,推动了相关农业机械 及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南疆地区人工采棉情况调查 (一)人工采棉的基本收入情况 每年 9 月至 11 月,来自山东、河南、甘肃等全国各地的 采棉工人,当然也包括来自新疆的采棉工人,都会参与到新疆 棉花采摘的工作中来。这其中,棉花采摘的高额收入无疑是民 众从事棉花采摘的最大动因。 目前人工采棉的主要形式分为三大类,一种是由棉田的种 植者或管理者提供采棉工的吃住,采棉工在采棉期长期专职采 16 棉,此类情形多见于采棉工跨地区采棉;第二种是棉田的种植 者或管理者不承担采棉工的吃住,采棉工在采棉期专职采棉, 此类情形多见于采棉工在同村或同乡采棉;第三种是兼职采 棉,即采棉工在采棉季本身有自己的主业,因贴补家用等原因 进行的临时性采棉行为。无论上述哪种采棉方式,在采棉报酬 上均采取公斤计价的模式,一般来说跨地区全职采棉工人每天 采棉可达 100 至 160 公斤,少数采棉工人每天采棉可达 200 公斤。以陆地棉 70 天左右的棉铃开放期为例,即使采棉工人 仅工作 50 天,至少可有 10000 元的采棉收入,多的收入则可 达到 20000 余元。同村或同乡全职采棉的采棉工人,即使有着 来回通勤时间与家务事的影响,一个采棉期也可以采棉 2500 公斤以上。而兼职采棉往往一个采棉期以后也可为采棉工带来 数千元不等的收入。另外,在采棉工资的结算方式上,采棉工 人可以自由选择,即可以选择日结、周结、月结等多种方式。 根据《2019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2019 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03 元,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34664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122 元。很显然,采棉工人每年仅在采棉季(9 月至 11 月)的收 入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显然是新 疆少数民族采棉工人选择采棉的重要原因之一。 17 图 14: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 13 村种植大户克依木·吾舒尔 2020 年 的采棉账簿 如图 14 账簿中记录了克依木·吾舒尔提雇佣的采棉工人 的每日采棉公斤数与总公斤数。图中右上角为采棉工人的姓 名,最右列为该工人工作日期与对应的日公斤数,如 9 月 18 日对应为 62 公斤、11 月 8 日对应为 151.4 公斤。右页最左下 角 2627——11.28,即为至 11 月 28 日该采棉工所采棉花总重 量 2627 公斤。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工人 9 月 26 日至 10 月 2 日 5 天没有采棉,10 月 14 日至 17 日有 2 天没有采棉, 工作时间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不仅如此,该采棉工人每天的 采棉数量并不固定,11 月 8 日采棉 151.4 公斤,而 10 月 14 日仅采棉 50 公斤。 18 图 15: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 13 村种植大户克依木·吾舒尔 2020 年 的采棉账簿 图 15 记录的是克依木·吾舒尔提雇佣的一位采棉工人的 每日棉花采摘数量。据克依木·吾舒尔提口述,该名工人为同 村的一位采棉工人,有的时候来了没两个小时就走了。 19 图 16:调研组于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收集到的采棉记账簿封皮,其中 记明了账本所属人的名字为阿依古丽·买买提,家住 13 村 3 组 41 号 图 17:调研组于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收集到的采棉记账簿 20 如图 17 所示,账簿中记录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洪鲁库 木乡 13 村 3 组部分采棉人收入情况。手印摁在棉农的姓名位 置,由于结算时间以及工作量的不同,其中有些棉农收入为 7000 元,有些棉农收入为几百元。特别要提出的是,在第 9 行,该棉农一天的收入为 80 元,账本中进行了特别标注。 受访人秦金忠:“我现在有 800 亩棉花田,是 2020 年 5 月份 承包的。现在全部都机械化了,只有边边角角的地块需要人工采, 现在人工太贵了,陆地棉人工采棉要 2 块到 2 块 2 一公斤,长绒 棉要 2 块 7 一公斤,合下来人工采一亩地至少要 800 到 1000 元, 我租个采棉机全部下来一亩地成本顶多 180 块钱。”9 受访人玉米提:“我现在有 10000 多亩棉花田,下面养着 20 多户人,基本上每家管理几百到 1000 多亩地吧。我自己还种了 2000 多亩棉花,种植不用担心,我自己有 4 台大马力的拖拉机, 一台 100 多万,自己有机器,能省不少成本。陆地棉人工采要接 近 2 块 2 一公斤,合下来人工采一亩地要 800 元,我自己全程用 机器采棉花顶多 140 一亩地,现在是给别人手工采,我一公斤赔 1 块 8 毛钱。不给他们采棉花他们还不愿意。我这边采棉花的人大 多是喀什和和田过来的,都是自己的熟人,最长的一个跟我干了 17 年了,我们都和亲兄弟一样的。” 受访人吐逊和孜,柳源片区管委会天海村村民:“我现在有 800 多亩棉花田,现在拾棉花的大多数是中年人,年轻人少一些, 9 访谈地点:秦金忠家中。 21 很多全村、全家一起过来采棉花的,在我这干七八年的都有。到 我这里是两个人一间屋,我给他们准备菜,他们自己炒。收入是 计量的,自愿加班,按量算钱,早去晚去自己说了算。那些给我 管地的,一个人多给他们捡 10 亩地,相当于红包了。到了拾棉花 的时候,这些人松松的能上万。”10 受访人木太力甫·阿吾提,阿克喀什乡 5 村 7 组农民:“我 家里 7 口人,妻子重病卧床,家庭有 3 个劳动力(自己和两个儿 子),自己 10 亩棉花地。每年 4 月份开始棉花种植,给大户干活, 现在一年光棉花我自己能收入 3.5 万元。我平时一人管 150 亩大 户的棉地,一亩地 175 元。到了拾棉花的时候我还能赚 7000 到 8000 元。现在拾棉花从头到尾我们这是 1 块 8 一公斤,只拾上面好拾 的是 1 块 5 一公斤,最底下难捡的是 2 块 5 到 2 块 8 一公斤。”11 (二)产业工人请假去采棉花 另外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由于棉花 采摘的高收入,南疆地区很多工厂的产业工人在棉花采摘期会 请假去采棉花。我们调研的多个棉纺织企业老板都反映,每到 9、10 月份,工人宁可放弃全勤奖也要请假回家拾棉花,而工 厂也往往对这些员工采取人性化举措,允许他们的请假要求。 从工人的角度讲,采棉收入十分可观,一个月的收入往往可以 达到工厂月工资的 2 到 3 倍;对工厂而言,员工在 9、10 月份 访谈地点:吐逊和孜家中。 11 访谈地点:木太力甫·阿吾提家中。 10 22 选择请假采棉花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禁止员工请假采棉花将导 致企业员工大量流失。为降低公司员工流失率,他们通常会同 意他们的请假。不过也有企业老板指出,随着新疆棉花采摘机 械化水平的提高,棉花采摘人工需求量的下降,工人请假采摘 棉花的情况也在减少。 图 18:喀什某纺织企业 2020 年度考勤表 图 18 为调研组在新疆喀什地区某纺织企业所收集的全年 考勤表格,其中“×”表明该员工在此月份有缺勤情况出现。 通过图片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员缺勤主要集中在 9 至 12 月, 与访谈所获得务工人员可以自由请假去采棉的事实相印证。同 时,图中可以发现工厂给予此类员工相应的配合与支持并为其 23 保留工作岗位,务工人员在采棉期后(12 月份)可以继续回 厂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全勤奖励的激励, 请假外出采棉的工人占整体工人总量的少数。12 受访人祖拜代·阿卜杜热西提,喀什地区某纺织企业工作人 员:“我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平时就是在厂里上班,厂 里经常给我们发福利。全勤奖是这个样子的,满一个月全勤奖励 面粉或者食用油,如果连续一个季度都全勤就能在工资基础上领 到 300 元的全勤奖,如果是全年全勤的话,除了前面说的奖金, 还能跟着公司组织的旅游团出去玩。在采棉花的两个半月,我们 是可以请假去采棉花的,工厂给保留工作。怎么说呢,工厂还是 蛮支持的,毕竟采棉花赚的多不是么,但是吧我们挺多人觉得全 勤奖加起来也挺可观的,所以去的人不是特别多。”13 (三)岗位需求减少加剧采棉竞争 在阿克苏地区,人工采棉的成本约在 800 至 1000 元每亩, 而机械化采棉成本仅需要 120 至 180 元每亩,机械采棉成本远 低于人工采棉。因此,越来越多的采棉大户开始选择机械采棉, 这导致采棉岗位的大幅减少。在阿克苏、喀什等地,人工采棉 主要存在于以下少数情形:第一,机械化采棉后的补采。由于 采棉机体型较大,导致了采棉机作业转弯时会遗漏一些边角地 块。同时在机械化采摘后,部分未采集到的底棉也需要进行补 受疫情与春节假期影响,2 月份工厂集体放假。图中 6、7 月份缺勤与采棉行为无关,属个 人其他原因。 13 访问地点: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某纺织企业会议室。 12 24 采;第二,长绒棉种植地块;第三,零散的小块棉田。部分未 进行边界整平的小块棉田,采棉机不易进场,或者农户本身就 可以满足自身的采棉需求。棉花采摘用工需求的降低,给采棉 人带来了不小压力,具体来说: 第一,采棉用工需求的减少导致合同内容发生变化。在 阿克苏,种棉大户一般会雇佣他人进行棉田日常管理。棉田管 理时段通常是由 3 月中旬持续到 9 月初棉花采摘,一个人可以 管理 100 亩左右棉田。如果土地相对较为肥沃、杂草较少,一 亩棉田的管理费用可达 160 至 180 元,若土地较为贫瘠、杂草 较多,一亩棉田的管理费用可高达 200 至 210 元,多数管地工 人能够拿到 16000 元左右的管理收入。由于棉花采摘用工需求 的减少,为了保障自身在棉花采摘季能够获得收入,很多管地 工人都要求,如采取机械采棉的方式,种棉大户应当保留一定 的棉花地让其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摘后的底棉必须优先保证由 他来采摘,否则便不签署这一管地合同。 第二,越来越多的管地工人开始兼具采棉经纪人的功能。 组织采棉工人集体采棉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在村镇的社会地位、 口碑与影响力,还很可能得到承包老板、种棉大户的信任,进 而可以保证自己下一年能够继续在这里管理与采收。 25 图 19:2020 年阿克苏地区某采棉经纪人朋友圈召集人手采(捡)棉花 图 20:2019 年阿克苏地区某采棉经纪人朋友圈召集人手采(捡)棉花 26 图 21:2018-2019 年阿克苏地区采棉经纪人朋友圈 如上图(19、20、21)所示,此为阿克苏地区柳源片区管 委会永兴村某采棉经纪人的朋友圈,其直接显示了 2018 至 2020 年该采棉经纪人召集采棉工人的方式,即通过朋友圈发 布信息,让有意向的采棉人与其联系。图 19 中时间为 2020 年 8 月 17 日,图 20 中时间为 2019 年 7 月 30 日,其中可以看 出,早在棉花采摘季节来临前,棉花经纪人就开始了采棉工人 的召集,以满足采棉季节的用工需求。 受访人依布拉因·亚森,阿克喀什乡 4 村 3 组采摘农民:“我 27 现在家里 4 口人,耕地 20 亩,承包棉花地 300 亩,种植采摘棉花 8 年多了。以前收入低,只有 50 多亩地,小时候不敢想能买小车, 买农用器械。后来跟着同村的种棉大户一起发展,最开始帮他管 地,一亩 175 元,管了 120 亩,到后来自己慢慢好起来了,就又 管地还组织人手一起采棉花,2016 年的时候开始通过电话、朋友 圈、微信群联系人,基本同乡都统一价格,我们一个月收入最好 能到 9000 多元。”14 受访人木太力甫·阿吾提,阿克喀什乡 5 村 7 组采摘农民: “去年我召集了接近 200 个同村的拾棉工,给老板收了 2000 多亩 地,这些人都是本村的,自家地里农活干完了就过来摘棉花。这 些人全都是少数民族,主要是没有出去务工的,摘棉花赚钱补贴 家用。组织的人手都是熟人,都有电话和微信,发个朋友圈问一 句就行。老板很信任我,管地的时候两个月来不了一次,年年都 这样,关系非常好。管地合同从 3 月 20 号签到 9 月 5 号,后面再 签采棉的。我平时早上 7 点过去地里,晚上 6 点半回来,离家 2 公里左右。11 月份以后我固定休息 1 个月,到来年 1 月弄点农家 肥,就等 3 月播种了。拾棉花合同签完以后基本上多久拿工钱你 自己定,一周一次的也有,一天一次的也有,那种最长的长期工 是到最后再给钱。”15 访谈地点:喀什地区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中,本报告中采棉经纪人在采棉季节均 与采棉工人一同采棉。 15 访谈地点:木太力甫·阿吾提家中。 14 28 四、结论 此次调研发现,西方关于新疆棉花采摘的指责严重缺乏事 实依据,新疆棉花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不存在任何强迫劳动 迹象。今天的南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与国家农 机具补贴等举措,棉花生产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对劳动 力的需求量相比以往已大幅降低。就现在来看,相比其他职业, 棉花采摘的高收入对南疆民众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岗 位。尤其是在机械化采摘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棉花采摘岗位变 得越来越稀缺抢手,这些采棉工只能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在 采棉过程中,采棉工的自由择业权、获取劳动报酬权、休息休 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等权利都得到了良好保障。西方国 家对新疆采棉工的恶意解读,根本不合逻辑,他们对今天新疆 采棉的想象,仍然还荒唐地停留在 19 世纪美国南部黑奴在皮 鞭下含泪采摘“血棉”的历史场景中。 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