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欧明辉同志1人赴日本横滨执行参加IFAC2023年国际大会的总结报告.pdf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欧明辉同志 1 人赴日本横滨执行参加 IFAC2023 年国际大会的总结报告 市政府: 应第 22 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2023 IFAC WC) 邀请,我校欧明辉同志于 2023 年 7 月 9 日至 15 日赴日本横滨参 加 IFAC2023 年世界大会,该同志撰写的论文在此次大会上发表, 并受邀进行交流发言。现将此次出访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邀请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IFAC)成立于 1957 年,是以国家组织为成员的国际性 学术组织,自 1957 年起,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就为促进自动控制 领域的科学活动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国际自动控制 联合会世界大会(IFAC WC)于 1960 年起每 3 年召开一次,是自 动控制领域公认的顶级学术会议,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 是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会议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盛会,大 会将呈现控制科学领域最新的理论观点、最广泛的应用场景,吸 引来自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参加。此次在日 本横滨召开的是第 22 届,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学术界和工 业界与会者参加。 二、出访基本情况 本次出访,我校出访人员为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教师欧明辉 同志 1 人,出访期间出访团政治纪律严明、规范,出访行程计划、 参会交流任务明确、积极主动交流、听取感兴趣研究内容的相关 - 1 - 研究报告。 7 月 10 日,在主会场聆听麻省理工学院 Annaswamy Anuradha 教授以“富含可再生能源电网的复原力和分布式决策”为题的报 告,报告讲解了关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控制问题。此外还聆听了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I”、“时间延迟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 和控制: 理论、科学计算和应用 I” 两个分会场的报告,分别聆 听了密歇根大学 Ozay, Necmiye 教授作的关于“论具有多个Ω极限 集的系统不存在沉浸问题”报告,报告指出非线性系统的线性沉 浸(或 Koopman 特征映射)在预测和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东京工业大学 Kato, Rui 教授“通过微分李亚普诺夫和耗散不等式 进行维度分析”的报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Alexandrova, Irina 教 授“中性延迟系统的稳定性测试: 分段线性逼近方案”的报告, 提出了中性型线性时延系统稳定性的必要和充分检验方法。下午 2 点至 6 点,聆听分会场“智慧城市网络中控制和优化的新趋势: 网络-物理和人类系统(CPHS)”、“非线性观测器和滤波器设 计”的报告内容,其中涉及帕维亚大学学者 Cucuzzella, Michele “通过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优化服务站设计以缓解交通压力”的 报告,分析了高速公路上服务站的存在如何影响交通拥堵。热那 亚大学 Ferro, Giulio 教授“微电网的分布式运行管理: 二阶双重 更新方法”的报告,开发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EMS), 用于优化分配多发电微电网中的电力和热力生产。 7 月 11 日,在主会场聆听了东京大学 Aihara, Kazuyuki 教授 作的题为“动态网络生物标记: 复杂系统中预警信号的数据分析 及其在早期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报告中回顾他们团队最近关于 DNB(动态网络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NB 可通过疾病前状态 - 2 - (日语称为 "Mibyo",中文称为 "卫兵")提供即将从健康状态进 入疾病状态的 codim-1 局部分叉的早期预警信号。随后,聆听分 会场学术交流,主要涉及 “多智能体系统 I”、“博弈论”、“自 动驾驶汽车的学习和适应”这三个分会场。涉及主题报告包括桑 波埃纳大学 Djamari, Djati Wibowo 的“切换网络和输入约束条件 下的多代理编队控制”报告,其研究讨论了在离散时间设置下异 构多代理系统(MAS)的编队控制问题。悉尼大学 Chen, Yijun 关 于“区域气候减缓控制的动态博弈”的报告,其主要研究气候变 化的地理经济学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是气候与经济区域综合模 型(RICE)。清华大学 Dong, Wei “重载铁路优化调度的深度强 化学习方法”的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用 于解决重载铁路调度的组合优化问题。 7 月 12 日,在主会场聆听了麦考瑞大学 Hollnagel, Erik 教授 “复原力是质还是量?”的报告。随后,聆听了“非线性系统辨 识 I”、“鲁棒性分析”这两个分会场的部分报告,伦敦帝国学 院 Scandella, Matteo 教授“基于核的增量输入到状态稳定非线性 系统识别”报告,报告讲述基于重现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的 系统识别方法是识别离散和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工具。 国立中山大学 Kao, Chung-Yao 教授“相变率最大化与实际应用” 讲述了相变率最大化的概念,并展示了其解决方案在分析多代理 系统循环网络在同质乘法扰动下的稳健不稳定性时的实用性。斯 图加特大学 Holicki, Tobias 教授作了“通过提升控制技术进行投 入产出数据增强稳健分析”的报告,他们从受恒定参数不确定性 影响的线性系统的线性分数表示出发,展示了如何通过考虑不确 定系统的可用(噪声)输入输出数据来增强标准鲁棒性分析测试。 - 3 - 此外,还听了“智能充电和车联网(V2X)的控制、通信和优化 方面的进展”为主题的分会场报告,工程师 Lee, Chih Feng 探讨 了“考虑电池老化的车辆并网优化”问题,电动汽车(EV)在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支持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大学 Zhou, Zhe 教授“重新平衡按需共享移动系统中的联合移动和车联 网协调”,报告主要讲述汽车并网(V2G)技术使插电式电动汽 车(PEV)成为电力系统的可控负载和分布式能源。 7 月 13 日,在主会场聆听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Basar, Tamer 教授的“多智能体动态系统: 不一致目标、均衡、 学习和渐近论”的报告,概述了动态不确定环境下多智能体研究 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基于模型和无模型环境下的一些重要成果。 随后,聆听了“预测控制 I”、“机器学习方法和应用”这两个分 会场部分报告,谢菲尔德大学 Sarbini, Mohammad Adi Mukmin 教 授“参数化 MPC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综述”报告,对近年来 文献中提出的流行参数化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Lawrence, Nathan P. 教授“稳定深度强化学 习控制的模块化框架”的报告,提出了一种设计反馈控制器的框 架,它结合了深度强化学习的优化驱动和无模型优势,以及使用 Youla-Kucera 参数化定义搜索域所提供的稳定性保证。参与“采 样系统控制”分会场的报告和交流,代表我校作了关于“广义采 样保持条件下带有时间延迟的采样数据系统采样零点的建模方法” 相关研究的报告,探讨了具有时间延迟的广义采样保持函数 (GSHF)情况下离散时间系统的采样零点动态特性。聆听了会场 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 Gomes Da Silva Jr, Joao Manoel 教授关于 “具有扇区受限输入非线性的采样数据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的报 - 4 - 告, 报告了一些用于分析具有扇形和斜率约束输入非线性的非周 期性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听取了韩国浦 项科技大学 Kim, Jung Hoon 教授关于“采样数据 L1 合成的广义 快速保持逼近法”报告。 7 月 14 日,在主会场听了慕尼黑工业大学 Hirche, Sandra 教 授的“实现可信的数据驱动控制”报告,报告讲述了在现代机器 学习取得成功的推动下,数据驱动技术已成为控制复杂动态系统 的一种大有可为的方法,讲座还介绍了基于学习的不确定性感知 控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考虑到因训练数据有限而导致的不确定 性和认识不确定性的方法。讲座还介绍了两个机器人应用领域, 在这两个领域中,所提出的技术有望取得巨大进步:个性化机器 人康复和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随后,聆听了“网络系统”、“社 会系统”这两个分会场的部分报告。卡拉布里亚大学 Gagliardi, Gianfranco 教授“通过模拟退火算法为实现完整链路流量可观测 性选择流量传感器”的报告,报告讲述了传感器网络设计中设备 和通讯开销与网络设计的关联关系。BME-UBT 联合转型研究中 心 Nagy, Karoly“自动控制在确保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以智能、 可持续创新生态系统为例”的报告。下午还听了主题为“鲁棒控 制与估计”的部分报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Zhang, Xiangyuan 作的“学习最小最优终端状态估计器和平滑器”报告,报告讲述 了在离散时间线性动力系统的最小状态估计中,对抗性干扰会破 坏动力学和测量,提出了一种无模型策略梯度(PG)算法。九州 工业大学 Sebe, Noboru 教授作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伺服系统的 鲁棒性”的报告,对带有扰动观测器的伺服系统的鲁棒性进行了 理论分析。 - 5 - 三、出访成效 通过为期 5 天的聆听报告、交流发言、报告研究内容等活动, 发现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尤其是在近年来比较热 点的研究问题方面,诸如多智能体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网 络系统安全性研究、经典控制理论方面等。此外,诸多国内学者、 工程师参加了会议并作大会主题报告,承担分会场的 Chair 或者 Co-Chair 等,参会过程中学习、了解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理论、最 新技术进展。 在此次出访中,欧明辉同志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参与了“采 样系统控制”分会场的报告和交流,代表我校做了关于“广义采 样保持条件下带有时间延迟的采样数据系统采样零点的建模方法” 相关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不稳定零点会极大地影响控制器的性能 和几种控制算法的直接应用。报告了具有时间延迟的广义采样保 持函数(GSHF)情况下离散时间系统的采样零点。此外,它还提 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和离散时间系统极限零点的稳定性条件。 结果表明,当零阶保持器失效时,应用 GSHF 进行信号重构时, 时延系统的零点稳定特性可以在离散化过程中得以保留,最后, 还提供了研究过程中的数值示例来说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对在研课题展开深入研究,继续保持严谨治学的研 究态度,根据最新的研究理论方法或者思路,争取展开一些创新 性研究工作,多发高水平论文,力争在 2026 年的第 23 届国际自 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上代表学校展示研究成果。 二是继续潜心教育教学工作,上好每一堂课,讲授好每一个 知识点,以参会经验正面引导学生们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要主 - 6 - 动接触前沿科学理论、科学技术,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发 展,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三是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兴趣 专长,为学院和学校在技术性问题研究、科学性问题研究等方面 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3 年 7 月 30 日 (联系人:邹述平 15178938274)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