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

Weanhear.(软弱的心脏)10 页 598.601 KB下载文档
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
当前文档共1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1: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 1: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 佛 山 仙 湖 实 验 室 2020-2022 年开放基金 重 大 项 目 指 南 广东·佛山 二○二○年一月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 佛 山 仙 湖 实 验 室 2020-2022 年开放基金重大项目指南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暨佛山仙湖实验 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佛山市人民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 的按照章程独立运行和管理的佛山市属事业单位,属于广东省重点建 设的省级实验室平台。实验室遵从“聚焦战略目标、统筹十年规划、 分步高效实施”的方针,聚焦国家对氢能核心技术和新材料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十年规划与建设,争取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成为面向全球吸引和汇 聚高端人才的集结地、氢能核心技术与新材料的发源地和国家战略科 技力量的战略性新型研发机构。 根据实验室章程,实验室设置开放基金,基金根据实验室建设目 标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开放基金重大项目着重支持围绕氢能与 燃料电池、基于多能源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等重大领域进行工程化技 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佛山市、广东省乃至全国氢能相关 领域高水平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根据工作安排,《2020-2022 年开放基金重大项目指南》经 10 位 战略咨询专家咨询审议、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 现向国内外公开发布。 申报项目需围绕实验室“五个中心”建设目标,解决氢能燃料电池 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引领带动行业发展,助力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高质 量发展,为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佛山仙湖 实验室)的“五年建设目标”提供重大科技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团队支撑; 为在佛山孕育、孵化氢能燃料电池领域高水平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指标: 1. 30 Nm³/h 光伏制氢与光热制氢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超高倍聚光热电/光电复合发电制氢技术示范; (2) 高效低成本钙钛矿光伏制氢技术示范; (3) 高效低成本低铂电解水催化剂制备; (4) 高效光热制氢技术示范。 主要技术指标: (1) 超高倍聚光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示范系统转换效率≥25%,单台 聚光系统功率≥8 kW、太阳聚光比≥700,示范系统发电成本 0.3-0.4 元/度电。 (2) 30 cm x 30 cm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突破 20%,在 85%湿 度、65 ℃、一个太阳光照 1000 小时效率衰减不超过 10%,示范系 统发电成本 0.2-0.3 元/度电。 (3)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催化剂铂含量≤5wt.%,催化性能超过 商用催化剂,小室工作电压≤1.8V@2A/cm2,结合储能策略实现电 解水装置稳定工作,5 年后电压升高≤10%;碱性电解槽小室电压 ≤1.85V@0.4A/cm2,能耗低于 4.5 kW/m3·h,电极材料至少稳定工 作 5 年,小室电压升高≤6%。 (4) 综合超高倍聚光热电/光电复合发电、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电技 术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25 元/kg。 (5) 光热效率>75%,集热温度>250℃,储热材料储热密度>400 kJ/kg (280-650 ℃);7500 次冷热循环后,储热密度衰减<3%; 储热装置储热效率>95%,储热温度>650 ℃,储热材料导热系数 >2 W/m·K,10kV 电压、650 ℃温度条件下储热材料电阻率>2 MΩ; 光热制氢反应转化率>97%,制氢纯度≥99.999%,产氢成本<20 元/kg。 项目研究期限:2020-2022 年。 成果提交方式: 专利和知识产权;30 Nm3/h 超高倍聚光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碱性电 解水制氢示范线、30 Nm3/h 钙钛矿光伏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示范线、 30 Nm³/h 高效光热制氢示范线。 2. 高功率密度、长寿命 120kW 大功率电堆及其关键材料工程化技术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燃料电池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技术; (2) 高性能 SPE 水电解用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技术; (3) 高活性催化剂工程化技术; (4) 高性能膜电极制备技术; (5) 120kW 电堆工程化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1) 复合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面电导≥50 Scm2 、-20℃面电导≥5 Scm2、最大渗氢量≤ 2mA/cm2、最大渗氧量≤ 2mA/cm2、强度≥40MPa、 化学机械混合耐久性≥20000 循环、最高工作温度≥95℃。 (2) 水电解质子交换膜面电导≥10 Scm2、强度≥30MPa、氢气渗透率 ≤0.004mL/min cm2、氧气渗透率≤0.004mL/min cm2、最高工作温度 ≥90℃。 (3) 催化剂质量活性≥0.3A/mgPt@0.9VIR-free;3 万次循环质量比 活性衰减≤20%;催化剂金属载量≥50%wt.%,粒径大小分布偏差 ≤0.8nm,颗粒大小均匀,分布集中;催化剂规模化生产能力≥500g/ 天。 (4) 膜电极铂载量≤0.28mg/cm2,功率密度≥1.8W/cm2,在 0.62V 电 压下电输出性能≥2A/cm2,在 0.8V 电压下≥0.3A/cm2,寿命≥20000h。 (5) 电堆功率≥120kW,电堆功率密度≥3.5kW/L,电堆低温冷启动 环境温度-30℃,电堆在车载工况下实测运行 3000h 后电压下降 ≤3%,电堆预期寿命≥10000h。 项目研究期限:2020-2022 年。 成果提交方式: 专利和知识产权;复合质子交换膜卷材、百克级催化剂、全尺寸 水电解质子交换膜、全尺寸膜电极、120kW 燃料电池电堆实物(4 台) 。 3. 基于氢燃料电池的多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100kW 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 (2) 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源线控移动出行平台开发; (3)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开发; (4) 整车集成与匹配。 主要技术指标: (1) 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空压机空气升压比≥2.5,效率≥70%, 噪声≤70dB(A);氢气循环泵满足阳极回流比≥2.0;系统体积比功 率≥600W/L,最高效率≥55%,寿命≥5000h,实现-25℃储存与启动。 (2) 客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功率≥100kW(单电堆),耐久性 ≥10000h,重量比功率密度≥300W/kg,最高效率≥60%,实现-25℃ 储存与启动。 (3) 线控出行平台:最高车速不低于 140km/h,最大爬坡度≥20%; 线控驱动响应时间≤10ms,速度反馈误差±0.1m/s;线控转向精度 ≤0.1 度、响应时间≤20ms;线控制动响应时间≤80ms、制动力度≥0.8g。 (4) 智能网联整车实现周边常见交通要素多传感器融合检测,行人 等小目标检测准确度>95%,障碍物检测准确率>98%,响应时间 ≤100ms;人车智能交互系统实现在特定驾驶场景下的脑机接口, 识别准确率>90%。 项目研究期限:2020-2022 年。 成果提交方式: 专利和知识产权;10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实物、线控移动出 行平台实物、智能网联域控制器软硬件、动力系统多能源协同控制器; 智能网联燃料电池城市客车 1 台、乘用车 1 台、重型卡车 1 台。 4. 氢燃料电池测试与安全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先进燃料电池系统及电池测试技术:高压水片状加热器直喷式 蒸发器与蒸发区和传递区快速水热平衡的多元耦合测试装置开发、 系统核心部件-电堆-模块系统”多层级测试方法及多组件条件耦合 的优化仿真、燃料电池一体化测试平台开发与快速响应的控制与 分析研究、燃料电池寿命与在线健康诊断方法仿真。 (2) 氢安全与储运技术:高压氢系统单向阀高速氢气流冲击损伤机 制及优化设计、加氢站安全量化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加氢站承压 设备定期检验与安全评定、车载储氢气瓶无损检测与定期检验评 定。 主要技术指标: (1) 先进燃料电池系统及电池测试技术达到:①测试系统容量 ≥160kW,测试直流电压≥1000V,直流电流≥1000A,功率测试精 度≤0.1%(额定功率、标称流量)。②环境模拟:环境温度模拟范 围-40~80℃,精度±1℃;环境湿度模拟范围 10~95%RH,精度 ≤±5%RH;高原环境模拟范围≥海拔 2000m;湿度调节响应时间 ≤3min,气体流体调节响应时间≤3s。③换热系统:温度控制精度 ≤±0.5℃(稳态下)。④供氢系统:供氢流量测试精度≤0.5%(额 定功率、标称流量)。⑤电化学:内阻测试与在线交流阻抗测试 精度≤1%,可实现对大功率长电堆的交流阻抗测试。⑥支持“部件- 电堆-模块系统”多层级测试,提供健康诊断与寿命在线测试功能。 ⑦模拟工况测试种类≥10 种;具有用户自定义运行策略功能(启停、 加减载、循环工况等)。⑧具备电堆/模块/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特性 分析及运行状态评估能力。提供阳极被动供氢(供气系统)、主 动供氢(喷射泵)、氢循环和间断排放等匹配测试功能。 (2) 氢安全与储运技术达到:①建立单向阀高压氢气流瞬态流动模 型,获得流道结构、阀芯形状、氢气压力、弹簧系数等对流动冲 击载荷的影响规律,高压流动模型压力和速度预测误差≤15%,经 优化设计后的单向阀最大冲击载荷减小≥20%,获得不低于 70MPa 的单向阀材料高压氢脆测试数据;②建立基于真实工况的 CFD 数 值模型,获得储氢压力、泄漏口尺寸及数量、障碍物等因素对受 限空间氢泄漏扩散的影响规律;形成加氢站氢系统综合风险评价 方法,建立风险量化计算方法并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 事故缓解方法和应急安全响应机制;③实现高压储氢设备(开孔 直径≤40mm)全厚度、多角度、多方向及复杂结构(如接管焊缝) 的超声动态聚焦检测,检测灵敏度Ф2mm 长横孔、定位精度 2mm; 建立加氢站承压设备缺陷检测和安全评定技术;建立加氢站高压 储氢系统参数优化方法;④实现对碳纤维全缠绕储氢气瓶多角度、 缠绕层全深度(0mm~30mm)聚焦检测,实现对缺陷的定位与定 量,定位误差±3mm,定量边界误差±5mm,当量幅值±3dB;得出 碳纤维在不同缠绕工艺下经固化处理后,声速传播的衰减值;获 得不同衰减和层厚情况下的 TGC 曲线。 项目研究期限:2020-2022 年。 成果提交方式: (1) 先进燃料电池系统及电池测试技术: 专利和知识产权;高压水 片状加热器直喷式蒸发器、蒸发区和传递区快速水热平衡的多元 耦合测试装置、高精度一体化快速响应测试平台的实物;燃料电 池一体化测试平台及快速响应的控制与分析软件、燃料电池寿命 与在线健康诊断方法仿真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电堆-模块 以及系统各层级多组件条件耦合的优化仿真系统。 (2) 氢安全与储运技术: 专利和知识产权;单向阀瞬态流动冲击及 失效机理研究报告、高压氢系统单向阀优化设计报告及实物;加 氢站氢系统综合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报告;加氢站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装置、高压储氢容器缺陷检测与安全评定报告;碳纤维全缠绕 储氢气瓶相控阵检测装置及检验工艺报告。 二、申报条件要求: 1. 申报单位需在项目指南规定的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开发工 作基础,取得本领域国内外公认的科技成果。优先支持与佛山 仙湖实验室的战略合作企业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能够加快 科技成果在佛山产业化的申报单位;优先支持能与国际国内优 势单位强强合作的申报单位。 2. 承诺获批后在佛山仙湖实验室建立研发团队,并签订工作合同。 3. 本项目支持获得的成果,应标注“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 验室佛山分中心(佛山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英文: “Supported by Foshan Xianhu Laboratory of the Advanced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Laboratory”。 三、报送说明: 1. 报送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发改局(南海区南新五路 27 号南粮大厦三楼),佛山仙湖实验室科技项目管理与成果推广 部。 2. 联系方式:唐浩林,thln@whut.edu.cn,13545194198。 3. 截止日期:2020 年 3 月 20 日。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 佛山仙湖实验室 2020 年 2 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