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经济学(宏观、微观经济学).pdf
821 经济学(宏观、微观经济学) 一、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我校经济类学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程。要求考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考试题型 本课程考试时间 180 分钟,总分 150 分。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 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所列内容与要求) 微观部分: 导论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外延。 2、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想演 变经历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3、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和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的两大基本任务。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正确对待和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2、了解并掌握需求曲线。 3、了解并掌握供给曲线。 4、了解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形成均衡的过程,了解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 以及移动等相关内容,掌握供求定理的内涵。 5、了解经济模型、变量以及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相关 概念。 6、了解并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相关概念和涵义。 7、掌握供求曲线简单的应用,了解蛛网模型的涵义。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1、了解效用概念以及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 2、了解并基数效用轮的边际分析法,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基数 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以及需求曲线的过程,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3、了解偏好、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掌握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 析方法,了解并掌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4、了解并掌握预算线及其涵义。 5、了解并掌握消费者均衡含义,掌握序数效用论者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 的过程。 6、了解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含义。掌握价格 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7、了解并掌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 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他们的区别。 8、了解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的联系和区别。 9、了解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含义和相关分析。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1、了解厂商这一概念及其相关内容。 2、了解并掌握生产函数概念和几种具体的生产函数涵义。 3、了解并掌握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形式,总产量、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等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了解并掌握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了解等产量曲线、 边际替代率等相关概念,掌握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了解等成本线的涵义。 6、了解并掌握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 最小化分析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 7、了解并掌握从利润最大化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 8、了解等斜线、扩展线的涵义。 9、掌握规模报酬相关涵义。 10、了解成本的概念,掌握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以及利润的联系和 区别。 11、了解并掌握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区县的关系。 12、了解并掌握短期成本的分类以及相关曲线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边 际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成本变动的关系。 13、了解并掌握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4、了解长期总成本及其曲线涵义。 15、了解并掌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形状和关系。 16、总体把握各种成本曲线的图形特点和关系。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1、了解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及各种市场的特征和区别。 2、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理解并掌握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即:MR=MC。 4、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含义,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 线内涵,掌握消费者剩余概念。 5、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由来和形式。 6、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含义,理解厂商最有规模选择和进出一 个行业的条件。 7、了解并掌握成本不变、成本递增和成本递减三类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 给曲线的特征。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掌握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内涵和三种类型,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并掌握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理论。 3、了解并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理论。 4、了解并掌握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理论。 5、会用简单博弈论知识分析寡头之间的竞争。 6、对不同市场之间的经济效果比较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1、要素价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看作是所谓的“分配”理论。 2、了解并掌握引致需求的概念。 3、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场上使用要素的原则。 4、把握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5、会分析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和价格、数量的决 定。 第七章 一般均衡论与效率 1、了解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内涵。 2、掌握经济效率的含义。 3、理解并掌握交换的、生产的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并会 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图示分析。 4、了解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之间的关系。 5、了解社会福利函数,并会用其来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6、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把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 2、了解并掌握由不同市场失灵情况带来的后果,理解分析这些市场失灵 原因和解决方案的的相关理论。 宏观部分: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内 生产总值的概念。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 2、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1、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概念及其移动。 3、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 4、了解利率的决定。 5、掌握 IS-LM 模型的分析方法。 6、掌握凯恩斯的主要理论内容。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 模型 1、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形状与基本含义。 2、了解总供求曲线的得出过程。 3、掌握总供求的均衡模型和总供求曲线移动产生的效应。 4、掌握用总供求模型去分析经济波动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 2、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3、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第十四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1、掌握汇率及其标价方法,了解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区分名 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了解净出口函数。 2、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 3、了解南—北关系模型。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1、掌握运用 IS-LM 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 3、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4、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5、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6、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 1、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了解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2、掌握经济周期类型、加速原理和乘数-加速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