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公众版.pdf
展望未来 明确战略目标定位 /05 构建高质量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08 生态优先 牢筑北方安全屏障 /12 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农村样板 /16 强产兴城 树高质量发展典范 /20 优化布局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24 筑牢高效安全的支撑体系 /28 建立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32 *萍乡市行政文化中心 2035 年的临河,作为蒙西重要节点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区 的重要板块,处在全新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城市发展蕴含 着无限生机。 全 面全 面 落实 自 治区 、巴 彦淖 尔 市重 大 决策 部 署,结 合临 河 区自 身 基础 与 发展 特 征,践 行生 态 文 明 发展 思 想、 抓 住一 带 一路 倡 议及 区 域协 同 发展 的 重大 历 史机 遇 。 > 发展目标 > 战略定位 05 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 动社会资本支持农田基本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落实生态屏障,共筑黄河流域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锚固 生态空间格局,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 推动形成绿色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对建设用地实施增存并重、提质增效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发挥区位、口岸、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深 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与呼和浩特、包头、鄂 尔多斯、银川、乌海、榆林竞合发展,发挥自身区位、资源与产 业优势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 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 05 *沪昆高铁 紧扣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实现“塞上江南、绿 色崛起”的奋斗目标,优化临河区国土空间结构和用 地布局。 05 > 构建临河区“一核一廊一带、两轴双心多节点”的发展格局 “ 一 核 ”: 指 临 河 区 中 心 城 区 “ 一 廊 ”:是 指 临 河 区 北 部 紧 邻 的 阴 山 南麓生态廊道 “ 一 带 ”: 是 南 部 沿 黄 生 态 经 济 带 “ 两 轴 ”:指“ 横 轴 ”沿 黄 东 西 大 通 道 , “纵轴”出海联蒙通道 “ 双 心 ”:指 南 部 文 化 中 心 区“ 双 河 片 区 ”,东 部 产 业 服 务 中 心 区“ 朔 方片区” “ 多 节 点 ”:以 其 他 乡 镇 政 府 所 在 地 为 城 镇 空 间 重 点 建 设 节 点 ,凝 聚 多 个 城 镇 生 活 服 务 、产 业 创 新 与生态旅游微中心 >区域协同 向东——呼和浩特、包头 向西——银川、乌海 向南——鄂尔多斯、榆林 依托黄河经济带形成以呼和浩特、银川、巴 彦淖尔(临河区)、包头、乌海为主要节点 的城镇集聚带。 依托甘其毛都口岸、鄂尔多斯、榆林形成重 要产业支撑发展轴。 08 落实主体功能分区体系 落 实内 蒙 古自 治 区及 巴 彦淖 尔 市主 体 功能 规 划,优 化临 河 区主 体 功能 单 元,细 化至 乡 镇级 。将 临 河 全区 细 化至 三 大功 能 区。 > 农产品主产区 包括临河农场、新华林场、分区农场。 > 城镇化发展区 包括中心城区 11 个街道办事处、城关镇、双河镇、八一乡、曙光乡及临河农场部分区域。 > 农业与城镇复合功能区 包括狼山镇、新华镇、干召庙镇、乌兰图克镇、白脑包镇。 09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以“双 评价 ”为 基础,坚 持“生 态优 先 、保 护 优 先、集约 适 度 和绿 色发 展”的原则,强 化 生 态 安全、粮 食 安全、国土 安 全,生 态 保护 红 线 、永 久 基 本农 田保 护红线 和城 镇开发 边 界 三 条 控制 线的 划定 工作 ,并 严格 按照 要求 进行 管控 。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29921.99 公顷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7157.07 公顷 >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11489.75 公顷 09 *武功山 临河是祖国北疆生态保护屏障的重要节点。绿水逶迤,青山相向,抬 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 锚固生态空间格局,以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 构建 的生态安全格局 指临河区北部紧邻的阴山南麓 生态防护廊带 是指南部沿黄生态经济带 是指分布在临河区 境内的自然保护地、湖泊 海子等重要生态节点 09 自然保护地 3 处,总面积约 7157.07 公顷。 其中国家级 2 个、自治区级 1 个。 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 内蒙古临河乌兰图克国家沙漠公园 临河镜湖自治区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09 通过对不同程度的污染耕地进行修复治理,并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以增加项目区可安全利用耕地面积。 实施生态沟渠修建和生态拦截带修建工程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阻隔,以提高项目区生态安全水平并显 著改善本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实施物种保育工程和生物源地保育工程。推进水禽栖息地恢复、退田还湖、清理淤泥、巡护步道、河道 疏浚,新建科研监测点及管理站、宣教点、水质监测点,购置科研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宣教设备、 宣传手册、检测设备等。 加强河岸生态护坡工作,包括对河岸边坡表层进行生态防护及加固, 提升污染物截留和消纳的能力。 提升水环境质量工作,利用生态浮岛技术中的水生态植物根系吸附功能,削减水体中氮、有机磷及污 染物质,保障水体生态环境安全。 通 过 生态湿地建设及生态拦截沟渠建设等, 将 湿 地 环 境污 染 和破 坏 减到 最 低。 完 善水 源 涵 养 功能 , 有效 改 善湿 地 及周 边 区域 生 态环境,保障湿地水质安全。 实 施坡 耕 地水 土 流失 综 合治 理 工程 , 新建 淤地坝 及实施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等,防止 水 土流 失 和 保证 重 要植 被 覆盖 区 不受 破坏。 14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一 体 设 计 、一 体 推 动 ,加 快 推 进 乡 村 治 理 体 系 和 治 理 能 力 现 代 化 ,高 标 准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争 创 农 业 农 村 现 代 化 的 新 示 范 。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培育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营造 疏落有致的农业空间 指南部传统生态农业区、 北部万亩优质高效农业区 中部现代田园农旅综合产业带 立足当地,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重点 发展支柱产业 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措施 ,以“长牙齿” 的措施切 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 地“非农化” ,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牢牢守住耕 地 保 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 占补平衡,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 优补优、 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落实耕 地占补平衡 ,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 量不降低。 合 理 引导耕地集中连片布局 ,在确保原 永久基 本农田 范围内的 可长期稳 定利 用耕地布局保 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 化永 久基 本农 田空间布局。 本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194.8830 万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 确保 实 现本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 标。科学划定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 保障未来一定时期重 大 建设项目占用、 生 态 建 设 调 整 和 永 久 基 本 农田核实整 改需要。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确立 数量 、 质 量 、 生 态 “三 位 一 体 ”的 耕 地 保 护 新 格 局 。 加强 对于 优质 耕地 的保 护和 建 设,大规 模 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提高高标 准农田比重。 统 筹 县 域 城 镇和村庄规划,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科学布局乡 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按照集聚发展类、 整治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五个 类别,逐步完成村庄科学 分类。强化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打 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人口基数大、发展规模突出,区位交通条件较好 ,配套设 施相对齐全,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对周边村庄能够起到 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村组或村庄。 人口基数大,村庄具有一定规模。重点以村容村貌提升、 基础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等方面为主攻方向的村组或村庄。 城 市 近 郊 区 ( 不 含 城 镇 开 发 边 界 范 围 内 )受 城 市 (镇 )地 区 较 大 辐射带动,能够承接城市(镇)外溢功能或共享使 用城镇公用设施,具备向城镇地区转型潜力的村组或村庄。 一是指省级以上已列入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 族 特 色 村 寨 ;二 是 指 具 备 申 请 历 史 文 化 名 村 、传 统 村 落 资格,以及具有一定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保护价 值 指大部分或全部位于交通不便、设施匮乏、饮水困难等生 存条件恶劣的自然村,或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 区的自然村,或因文物保护、重大项目需要整体或局部搬 迁的居民点,或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组或村庄。 *安源工业园 临河区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迎来新突破,力 争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打造成效明显的临河样板。 守住生态底线,引导城镇建设空间有序拓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精明增 长,建设 节约高效的城镇空间 是指临河区中心城区, 是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两级政府所在地, 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打造辐射带动 全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是指“横轴”沿黄大通道:西通 乌鲁木齐,东达京津、东北;“纵轴”出 海联蒙通道:北到蒙古国,南至广西、泉 州,西到拉萨。 规划形成:五级城镇体系 01 02 中心城区 重点镇 03 04 一般乡镇 中心村 第一级为中心城区包括:中心城区 第二级为重点镇包括:狼山镇、 05 基层村 新华镇2个镇; 狼山农场 第三级为一般乡镇包括:八一乡 白脑包镇、干召庙镇、乌兰图克镇、 狼山农场、临河农场、分区农场; 第四级为中心村共计61个; 第五级为基层村共计94个 狼山镇 白脑包镇 干召庙镇 分区农场 临河农场 中心城区 新华镇 乌兰图克镇 八一乡 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临河将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圈,建设更 宜居、更安全、更健康的城乡融合样板城市。 结合中心城区绿地、水系和城市特色节点打造 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 围绕永清渠、金川河形成水景廊道,打造集生活、休闲、生态、防护于一 体的水文化格局。 沿胜利路的传统商业景观轴和沿新华街的综合商业景观轴,体现城市传统 风貌。沿金川大道、河套大街布局企业总部、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功能,打造 现代化城市特色。 以河套文化博物院为主的文化展示核心、以人民公园周边为主的传统商业 核心。 城市级景观 城市级景观 城市级景观 城市级景观 城市级景观 中心城区构建 骨干路网基本格局 提供“城镇+产业+乡村” 生活圈公服配置标准 构筑全域、全要素,高效安全得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构筑 “一核”: 的城乡总体空间布局 形成 的以县乡公路为主骨架的农村公路网,形成 的空间分布 总体定位 *萍乡博物馆 临河区将不断完善“三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推 进近期重点行动计划,奋力建设具有样板意义的最美转型城市。 构建全市“二级三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二级”指区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三类”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修复规划 区级国土空间规划 传导 传导 绿地系统规划 支撑 住房保障规划 传导 交通体系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内 公服设施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外 落实 控制性详细规划 村庄规划 …… 塞上江南 绿色崛起 黄河流域(临河段) 湿地修复及生物多 样性保护工程 包银高铁 经济强区 河套·彤锣湾”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小 镇、“赋套·金钥”现代农业特色小镇、 青春湖温泉小镇、马文化产业园、河套非 遗小镇 临河油田勘探 开发建设一体 化建设项目 智慧医院 海绵城市 1、公示时间:2022年12月20日起至2023年1月18日 ,共30天 2、公示方式:临河区人民政府网站、巴彦淖尔市自 然资源局临河区分局网站、巴彦淖尔市自然资源局 临河区分局微信公众号 3、公众意见收集途径:社会各界可通过信件邮寄、 电话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交。(请在邮件名称或 信封上标注“临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 字样) 电子邮箱:lhqgtkjgh@163.com; 联系电话:0478-8245963; 接听时间:工作日9:00-12:00、14:00-17:00; 邮寄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沙路西行政办公 楼三楼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科(收); 邮 编:015000 注:本次为成果草案版,所有数据、图片和内容以 最终批复为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告知,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