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05年第六期(总第15期).pdf

Shado 影子爱人。1 页 120.873 KB下载文档
2005年第六期(总第15期).pdf
当前文档共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05年第六期(总第15期).pdf

简报 2005 第六期 学术交流与合作 微尺度物理化学创新团队 第一次会议召开 分子光谱研究国际合作取得进展 实验室简讯 分子光谱是研究分子结构和分子内相互作用的主 要手段之一。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分子光谱 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灵敏光谱测量设备和系 统测量分子整个红外波段高分辨光谱的独特的实验手 段,并已取得了大量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的高质量的光 谱数据。俄罗斯大气光学研究所和托木斯克大学在局 域模分子光谱理论、分子振转模型研究等方面有着相 当的国际声誉。近来,双方秉承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的原则,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自今年一月,对方 科学家已来我实验室访问讲学、合作研究计9人月。 双方在二氧化碳和水、硫化氢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学 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获得并分析了一批新的实验数 据。目前,已经有5篇高水平的合作论文被国际学术 期刊发表和接收。双方表示还将进一步在上述研究方 向开展更为深层次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 - 德国马普学会 伙伴小组成立 为加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交叉科学 中德马普伙伴小组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 学会共同支持的中德双边科学合作项目,旨在充分 发挥中方的人才优势,利用德国的先进科研条件, 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科学前沿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正式批准(科发际函 [2005] 273号)在我校成立以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 家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俞书宏教授为组长 的”中科院马普学会伙伴小组”,并对该小组与德国马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 学术顾问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暨微尺 度物质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年度微尺度物质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美国加 洲大学Irvine分校Wilson Ho教授、美国乔治理工大学 王中林教授、法国CNRS 的Joel Janin教授、瑞典卡罗 林研究所的Jan-Ake Gustafsson教授、美国加洲大学落 山矶分校的Carlo Montemagno教授、奥地利Innsbruck 大学的Peter Zoller教授、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Steven G. Louie 教 授 和 意 大 利 Padova 大 学 的 Flavio Toigo 教授等 8 名IAAC成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 中国科学院批准,团队中的海外成员卢建平、夏幼南、 杨伟涛、林文斌、肖旭东、陈少伟、严以京、胡晓平、 郭洪、陶荣甲等获中国科学院 “海外知名学者” 称号。 加了会议。团队成员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并展 示了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会议期间,海外成员分别做 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组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就合 作建立实验室、培养和提升年轻研究人员、以及进一步 完善合作研究管理条例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总第15期) 8月9日至12日,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第一届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IAAC)第一次会议暨2005 领域的创新研究,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 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资源的当量凝聚,提升实验室在 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 家实验室组建的“微尺度物理化学创新团队”2005年6月获 微尺度物理化学创新团队第一次会议于8月19日至 20 日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召开。来自美国 与香港等地的6名海外成员与国家实验室的团队成员参 第六期 2005年8月 简 报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 国家实验室(筹)办公室 主编:朱警生 Tel: 0551-3606123 E-mail: zhujs@ustc.edu.cn 还有中科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国内各单位代表近两百多人。与会的IAAC成员在学术研讨会上分别就纳米科技、 生命科学、生物与其它交叉科学、量子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各研究部 的研究人员也分别报告了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 成立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是推进实验室国际化和学科交叉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国 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由纳米科技、生命科学、量子信息、理论与计算等若干领域的海外知名专家组成。IAAC 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咨询和评价机构,对实验室的学术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国际学术交流等提供咨询和建 议;对实验室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价;促进实验室与国际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实验室第一届IAAC共有13名专 家。会议期间,IAAC成员听取了国家实验室的整体介绍和各研究部的工作报告与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对合肥国 家实验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实验室的许多主要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IAAC成员们还参观了相关实验室并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研究领域、学术方向、人才培养与提升等方面进行了 深入和热烈的讨论。IAAC成员们对实验室的发展及举办微尺度物质科学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一些很好建议:例如 海外成员杨伟涛 海外成员卢建平 海外成员肖旭东 海外成员陈少伟 普学会研究所的国际交流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近年 来,该小组已在Nature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MRS. Bull.等著名 实验室应有专项基金支持年轻人员赴海外进修提升;应进一步加强同国际的学术交流,争取更多的机会在一些重 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取得研究成果;应深入引导和推进各学科及研究部之间的合作,以获得更多更高水平的 创新成果;微尺度物质科学学术研讨会应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参与,并应增加张贴报告等。 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综述论文和特征论文各 一篇,并应邀撰写英文专著综述三章。该小组将在 今后5年内,围绕纳米结构组件材料和仿生合成科学 等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前瞻性创新研究和应用基 础研究。 海外成员林文斌 唐叔贤主任致欢迎辞 侯建国常务副主任 介绍实验室情况 Wilson Ho教授 作邀请报告 王中林教授 作邀请报告 Joel Janin教授 作邀请报告 Jan-Ake Gustafsson 教授作邀请报告 Carlo Montemagno 教授作邀请报告 Steven G. Louie教授 作邀请报告 Peter Zoller教授 作邀请报告 Flavio Toigo教授 作邀请报告 海外成员严以京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简报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简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