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推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撰写参考手册.pdf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撰写参考手册 (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为例) 1 教务部 2023 年 7 月 前言 总结近年来我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工作,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除扎实提 升课程本身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外,建设情况和成果的呈现即申报书的撰写也是 相当重要的一环。申报书的“精打细磨”将很大程度上助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 反思和建设质量的提升,它也是评审了解课程的主要渠道。 结合我校近期开展的 2023 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库”建设工作,我们 尝试对申报书的撰写进行分析,在以往我校老师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其他高 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的撰写经验,特别推出本手册,希望能够为接下来有意申报 的教师/团队带来一点帮助和启发。 请注意:本资料仅供学校内部交流,请勿对外发布、传播,谢谢!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撰写内容提示 02 撰写经验分享 03 常见问题分析 04 相关参考资源 05 3 撰写内容提示 一、课程基本信息 注:表格截取自申报书原文,其中红色字体部分为该填写项目在格式规范方 面的撰写说明或范例,下同。 课程名称 与综合教务系统/培养方案课程名称一致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选一个)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只能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 年版)》 填写。其中,“专业大类代码”为“专业代码”的前 两位数字;无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填写 “00”。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 年版)》 填写。其中,“专业类代码”为“专业代码”的前四 位数字;无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填写 “0000”。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年级 如二年级、三年级 学 时 与综合教务系统/培养方案一致,填写总学时 学 分 与综合教务系统/培养方案一致,填写总学分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选修(只能选一个)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附综合教务系统截图) 1.日期起止周要与学校校历准确对应; 2.开课学期为已结课学期,不包括当学期; 3.截图应包括教学团队所有教师的开课截图; 4.截图信息应至少包括开课学期、课程班名称、授课教 师姓名、学生人数等信息。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附综合教务系统截图) 同上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1- 与上方截图学生总人数保持一致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只能选一 个,应根据课程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如不确定可联系教 务部池承鑫确认)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提供可以查看课程内容的网址、用户名、密码。若无写 “无” 撰写内容提示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 1 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 8 人之内) 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原则上应为申报课程授课教师 序 号 1 姓名 张三 院系/ 出生 部门 年月 职务 规范填 规范填写 写所在 职务全 单位全 1988.6 称;若无 称(下 写“无” 同) (下同) 职称 教授 手机 电子 号码 邮箱 1*** **@xujc. com 教学任务 【例】 主讲;课程建设总 体设计及教学实施 【例】 2 李四 1981.2 副教授 1*** **@xujc. com 课程资源建设;思 政学习资源与工程 实践基地建设;第 二课堂实践辅导 【例】 3 王五 1981.8 教授 1*** **@xujc. 课程资源建设;思 com 政资源整合、教学 实施与实践辅导 【例】 4 黄六 1979.12 副教授 1*** **@xujc. 思政元素的融入、 com 收集、整理;课外实 践活动指导 【例】 5 田七 1985.3 讲师 1*** **@xujc. 课程资源建设;教 com 学反馈信息整理、 分析与教学实施 【提示】 建议申报课程最好有教学团队,且撰写时应体现出: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年龄、职称结构 合理,任务分工明确。 -2- 撰写内容提示 三、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近 5 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 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特别注意字体、行距等格式的统一规范。建议统一采用 小四号仿宋 GB2312 字体,行距为固定值 20 磅;首行缩进 2 字符;正文中插入的表格内文字使用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 值 20 磅,整个表格居中对齐;正文中插入的表格和图片均应 课程负责人 情况 有标题说明,排版应规范有序;正文中的英文与数字使用 TimesNewRoman 字体。正文中的结构序数采用: 一级标题及序号:一、二、三、…… 二级标题及序号: (一)(二)(三)…… 三级标题及序号:1.2.3.…… 四级标题及序号: (1)(2) (3)…… 五级标题及序号:①②③…… 正文中如有多级标题,标题字体加粗;所有标题独立成 行,不加标点。 教学团队情况 (近 5 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 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 方面的情况。如不是教学团队,可填无) 同上 【提示】这部分需要展示您及团队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基础和能力。 整体上建议重点突出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相关的项目,不要过多填写科研(学术/专利) 等方面的成果,更不要介绍过多与教学、教学研究及教学奖励无关的内容。在信息齐全情况 下,尽可能突出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在教育、育人方面的工作与贡献。 -3- 撰写内容提示 四、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 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 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 字以内) 1. 请严格执行字数要求 2. 格式规范要求同上 【提示】这部分需要回答您对本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如何思考的。 1. 可按照“课程思政方向与重点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优化”等三个模块来概括。这部分要体现“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 “办 学定位”可以查看学校简介、学校章程,一般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 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等,要特别注意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可以查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果能用一幅整体设计结构图 示呈现以上“总体设计”的内在逻辑会更好(强烈建议)。 2. 撰写逻辑上应当是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专业具体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当下 我们的教育对象在成长中的问题(思想)→我们的课程除了知识能力培养以外能够解决什么 问题→具体的办法和课程要达到的目的→如何检验和证明对目标的达成和支撑。建议第一段 概括性论述课程总体设计建设情况,后面分点凝练标题(主要从内容设计和目标设计两个方 面展开) 。 3. 切勿脱离课程内容谈思政、堆砌思政元素,应聚焦设计亮点,突出设计逻辑性、层 次性、递进性。这一部分无需您阐释具体做了什么工作,而是需要展现您的“思想” “思考” “想法” ,切勿“堆砌”材料。初次撰写者强烈建议先学习、理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指导纲要》。 -4- 撰写内容提示 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 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 字以内) 1. 请严格执行字数要求 2. 格式规范要求同上 【提示】这部分需要回答您在本课程中是如何实施课程思政的。 1. 教学实践部分重点要考核申报课程和申报团队具体是怎样做的,是否和育人理念、 育人目标相契合。既要从总体上将所做的工作尽可能地呈现与反映出来,同时也要做好材料 的凝练,尽可能将最希望展现的部分、特色亮点部分(一般要求提供典型案例)的素材讲清 楚。建议分点凝练标题进行说明,配合实施路径结构图会更为清晰。 2. 切勿脱离教学内容谈实施,实施过程一定是化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融入了思政元素, 也切勿脱离原课程建设谈思政建设,从课程建设点滴提炼思政建设模式。具体来说, “教学 资源挖掘”部分,要体现课程特色和内容丰富性,可列表呈现建立多少资源库;“完善教学 内容”部分,要体现思政目标、思政资源、思政元素是如何和专业教学内容无痕对接的,可 列表或画图呈现; “改进教学方法”部分,要体现先进性、互动性、针对性的改革,最好是 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建设模式路径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形成一个有特色且简明的概括。 3. 写完后您可以对照以下标准自评一下: (1)在教学内容上,是否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 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 (2)在思政和专业结合上,是否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内容与 思政内容的无痕对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在教学方法上,是否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与情 感共鸣,有效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 (4)在经验模式上,是否探索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路径,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 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 撰写内容提示 六、课程思政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 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 字以内) 1. 请严格执行字数要求 2. 格式规范要求同上 【提示】这部分需要展示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效果如何。 写三部分:“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情况”。 课程评价是本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形成闭环的关键,不容忽 视。具体来说, 1.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部分,不建议笼而统之。例如很多老师会写 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多样化评价”等,但其实更关键是要回答怎样“结 合”的?比如“多样”是有哪几样?这部分可以从评价维度(评了什么)、评价方式(怎么 评的)、评价主体(由谁评的)、评价标准(如何打分)等维度细化评价方案,要特别注意呈 现课程思政的“思政”是怎么评的。 (推荐阅读《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南(第一辑)》 、 吴现波《关于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的几点建议》) 2. “同行和学生评价”部分,要有具体支撑证据。切记勿把如何评价学生和别人如何 评价课程搞混淆了。前者是验证课程设计者的理念、做法、特别是育人的效果,后者是证明 申报的课程可以能够成为“示范”。 3. “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部分表述要具体化,重点介绍通过教学学生在哪些方 面发生了哪些改变?改变的证据是什么?评价也不只是学生对课的评价,还可以是督导、社 会、媒体等第三方的评价等,可以有彰显教学效果的具体数据、证书、新闻报道、优秀校友 事迹等佐证。 -6- 撰写内容提示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 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 1—2 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 字以内) 1. 请严格执行字数要求 2. 格式规范要求同上 【提示】这部分需要展示本课程可供借鉴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及做法是什么。 1. 可以从教什么(内容) 、如何教(方法) 、教会了没有(评价)、由谁教(教学主体) 、 用什么教(教学工具设备) 、在哪里教(教学环境)、为什么这样教(理念和路径)等维度思 考特色和创新点。 2. 可以把特色和亮点进行概括,将实践做法上升为经验,将经验概括形成可供同行借 鉴的模式。 3. 一定要有证明特色和创新点的具体案例 1-2 个,这个不能忽视。 八、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 5 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 字以内) 1. 请严格执行字数要求 2. 格式规范要求同上 【提示】这部分需要回答本课程在今后要如何完善课程思政建设。 可结合课程自身情况,从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思政 教学资源建设等等方面提出建设计划。 返回目录 -7- 撰写经验分享 一、撰写“三个不” ①不要写成“议论文” 尽量少用或不用“为什么”“因为……所以……” “我们认 为……”“综上所述……”等“议论文”式的句式,更建 议把申报书当作“说明文”来写,即用最简洁的语言重 点把您是“怎么想的”(整体设计) 、“怎么干的”(教学 实践) 、“干得咋样”(考核与评价、特色与亮点)表达 明白。 ②不是开放“论述题” 建议不要按自己的思路天马行空,而更像是在做“简答 题”,即根据题干的要求踩点回答。建议先不要把申报书 中的“撰写要求”给删了(建议撰写完成后再删) ,对照 要求答题,做到一题一答,一点一段,结构简单,逻辑 清晰。 ③不是写“领导讲话” 建议不要使用“一要……,二要……,三要……” “必须 ……必须……,必须……”句式,这是上级对下级、领导 对下属提要求的语气。写申报书更像是在写工作汇报, 建议要多用“开展”“建立”“实施” “建构”“制定” “完善”等动词开头的句式,动词前也不用加“努力” “积极” “不断”“大力”等虚词。 虚实结合 以实为主 -8- 整体上申报书的撰写文风要虚实结合,以实为 主。背景、理念、原则、理论、依据等内容点到 为止,不用展开。要有一说一,不要有一说二; 要直奔主题,不要穿靴戴帽;要摆客观事实,不 要主观评价。 返回目录 撰写经验分享 二、撰写“五个要” 01 要展示您的实力 申报书中的所有内容间都有着紧密的关联逻辑,尤其是作为门 面的基本信息、负责人和团队的情况,比如基本信息的填报,看似 常规、简单的工作,做得好会使评委感觉申报者做事非常认真, “好 感陡然增加”;做得不认真的话,可能直接影响到对于后面内容的评 价效果。尤其是要避免填写随意,信息不全、团队不强、东拼西凑 的问题,比如有些申报书中几乎没有什么有关教学、育人方面的支 撑材料,大篇幅罗列科研方面等成果(强烈不建议这么做) ,支撑力 度十分牵强,因为看不出他在教育、育人方面的工作与贡献。总之, 基本信息部分就是要展现申报者或申报团队在课程建设、在落实课 程育人方面的实力。这是评委判定申报者对于教育教学、立德树人 的基本理念及工作总结的重要依据,透过这些信息反映出申报团队 在课程建设、落实课程育人方面的实力和能力,应该要予以重视! 02 要体现您的理念 申报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首先考察的是您进 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理念、逻辑思路和育人目标,要梳理出清晰 的逻辑思路,不能对着课程说课程。课程思政的提出已经不是一个 教学问题而是教育问题,要解决的底线问题是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 唱反调和对学生产生负面引导,它的高线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这里面的理念既要有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也要从教育教学规律、 人的认知规律等方面入手,专业类课程要特别注意坚决不要将专业 课的属性变成了思政课的属性。 -9- 撰写经验分享 二、撰写“五个要” 03 要证明您的工作 申报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实践支撑材料的提供应 该要具有典型性。前面的设计与理念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 ,而实 践情况重点考察的是“干了什么”。这部分要求是限制 1000 字,需 要处理好希望展现丰富的材料与能够进行展现的载体和机会有限的 矛盾,也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典型的关系。总体来说,就是展现好您 所做的工作,既要实事求是,也要有整理材料的技巧。 04 要突出您的特色 在当前“校校有特色、课课有思政、师师重育人”的倡导下, 申报者的积极性大增,竞争更加激烈,申报书的填写质量也在逐年 提高(各类培训的“工作坊”式强化训练也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 如何使您的申报材料在各级“PK”中能够脱颖而出,不仅要靠扎实 的基础工作,更需要有特色、特点。 当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问题就是同质化、套路化。不仅体现 在育人元素本身存在的通用性素材过多、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口 号、标语,也体现在方式方法与表达的同质化。多数材料对于创新 点和亮点工作的总结不突出。比如服务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服 务意识,进而上升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高度。如果不解决基本 的问题,整了一堆“精神层面”的东西,看起来空洞也不能吸引学 生。如果学校已经有非常好的育人理念和校本特色资源,就可以在 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特色中有所显现。总体来说,应尽可能地结合学 校、学生、地区、行业等方面的特点,做有特色、有创新的课程建 设案例。 - 10 - 撰写经验分享 二、撰写“五个要” 05 要表现您的成效 如何验证课程建设中设定的育人目标及育人成效,是课程思政 建设中应当具备且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闭环。不能只有目标而没有 考核,否则课程思政建设中一切的想法都落入了空谈。缺少“考核” 的指挥棒,学生便会对“课程育人”采取漠视的态度。因此,课程 思政建设的成效就需要有检验目标达成度的设计,包括课内外对学 生的要求。同时,在衡量课程建设效果时,不建议在表格中只填写 “校内外同行、教学督导组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这句话最关键但 是比较空洞,要成为示范一定要有辐射作用,否则反映不出来支撑 材料的说服力。应当和其他院系、校外同行对上述课程的评价以及 做法的推广情况(选课人数、校内外交流、毕业生反馈等)相联系。 总体来说,自信很重要!如果申报人或申报团队对于自身所做 的工作、自己所写的材料、自己在同行同类中的地位和影响没有足 够的认知和自信,只是抱着“我材料弄完就好了,上不上看运气” 的态度,那么专家评委对您的材料也会表现出犹豫或不确定性。所 以,努力将申报材料在有限的文字里达到最佳的效果。 返回目录 - 11 - 常见问题分析 01 基本申报信息重视不够 作为门面的基本信息、负责人的情况和团队的情况, 反映的是申报团队的实力和能力。应认真对待,做到 信息翔实,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切忌随意罗列。 02 课程思政理念较为缺乏 在课程思政申报中出现“材料堆砌、凌乱分散” ,根本 原因就是缺乏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不是单独的课程, 是通过具体课程和知识,能力的培养,渗透对学生的 价值引导。体现不出这一理念,如仅仅只是在一门课 程中添加某些内容,那就只是一般的教改。 03 撰写内容之间逻辑不清 在撰写逻辑上未能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具 体的培养目标出发,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导致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实施过程、评价效果等内容之间 连接不紧密。一定要梳理出清晰的逻辑思路,不要仅 仅体现知识点与“思政点”的对应。 04 思政元素挖掘较为空泛 一是“思政”狭义化,二是融入过程同质化、套路化。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 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 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要注意不是 把概念融入而是要把精髓融入。通用的育人元素好找 但非常容易同质化,需要从学校历史、学科发展史、 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校友故事等来挖掘。 - 12 - 常见问题分析 05 实践支撑材料缺乏典型 实践情况重点考察的是“干了什么”,需要有典型的材 料支撑。有的申报者习惯把所有能够拼凑的材料都填 上,缺乏典型和影响力,很难证明工作的创造性和创 新性;也有一些申报者没有充分利用限制 1000 字的 要求,明显撰写篇幅不够,没有多少可填的材料,更 别说“典型”了。 06 课程评价效果撰写不佳 在表格中只填写“获校内外同行、教学督导组和学生 的认可和好评”或“已有部分其他院系和校外同行对 上述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借鉴和推广”。这类表达很 关键,但若仅有这些,效果作用明显是薄弱的。切记 要成为示范,一定要有辐射作用,要有支撑材料。 07 亮点特色总结不够突出 容易堆砌看似高大上但却非常空洞的概念,忽略了 “高大上的精神也是需要落地的”。应该要围绕课程 思政在设计、建设方面的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可 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 08 附件材料作用容易忽视 所有佐证材料均需按要求撰写/提供,保证完整齐全, 不可忽视附件材料的作用,尤其是教学设计样例说明 和课程教案。其中教学设计样例就是要看您在申报书 中写的内容是否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了,怎么落实的。 有的课程材料可读性弱;有的重点不突出;有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过程两张皮;有的只是事例、故事、知识 点等内容的堆砌,看不出是如何教的(过程、策略) ; 有的教学设计未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等等。 - 13 返回目录 特别说明 本参考手册所引用、借鉴的部分观点来源于: 1. 夏永林: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填写要做到的“五个要” 2. 吴现波:关于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书撰写的几点建议 3. 王瑜瑜:课程思政申报书撰写 4.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干货|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书填写要求解析 - 14 - 相关参考资源 部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材料分享 福建省 课程思政示范课 国家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其他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 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王冬梅 西南交通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刘霓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Web 前端基础 赵静 返回目录 - 15 - 相关参考资源 更多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如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课程思政类比赛视频等)可登录 教务部网站—教育专题—课程思政专栏查看。 如您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方式存在疑难困惑,建议研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 要》《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课 程思政建设方案》等文件,可借鉴校内外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或与本教学单位和所属基层教 学组织中已有一定经验和成果的教师交流,共同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返回目录 - 16 - 各个专业显特色 各类课程树精品 各名教师重育人 各位学生有收获 End~ 如您对《参考手册》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还有其他疑问或意见建议,欢迎随时 与我们沟通、联系,真诚期待您的反馈。 办公地点:主 3#615 办公电话:0596-6288657(池承鑫) 电子邮箱:jwb_ca@xujc.com(教学管理中心) 我们还提供了【在线文档】和【电子书】 在线文档 为方便您使用手机阅读《参考手册》, 两种版本,您可通过手机微信分别扫描对 (注:电子书因超链接功能使用效果一般,仅 提供文字阅读功能) 电子书 应二维码查看浏览。

【工具推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撰写参考手册.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