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重点.pdf
教务处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工作重点 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精神,以省教育厅、学院等上级部门一系列文件为行动指南,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我院的发展战略和具 体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为着力点、以全面发展和适应需求为落脚点、 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本科人 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稳扎稳打,夯实教学管理“基石” 教学日常工作管理是“基石” ,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与教学 质量息息相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科 学、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本学期依旧抓好教学日常工 作管理,做好统筹和分工,严格按照我院规章制度做好学籍管理、教 学计划、考试、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服务好我院师生的教学需求。 1.完善修订和印刷 22 级本科、专升本专业培养计划工作。总结 22 届专升本毕业生的教学经验、培养计划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结合 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需求,着重修订 22 级专升本培养计划, 打造出具有我院特色又符合专升本学生特点的培养计划。 2.加强学籍管理,学籍变动做到实时更新,办理学籍异动材料完 备可靠,学籍信息准确无误;完成在校学生教务系统学籍导入与教育 部学信网学籍学年注册工作;根据高考改革修订我院转专业文件,做 到与时俱进。 3.做好日常教学运转,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做好线上、 线下教学衔接工作,保证教学不断线;加强调停课审批管理,严格执 行“见审批再调停” 。 4.做好学期初组织重修和学期末组织选课工作。今年我院学生人 数历史最高,做到重修报名均匀分布,合理配置教室资源。 5.强化各类考务工作,规范考试管理全过程,加强考试疫情防空。 集中力量完成补考、2 次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教 师资格证考试、期末考试工作。根据疫情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通 知,及时调整、发布、组织相关考试工作,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6.科学严谨管理成绩,做到“无审批不改动”,高效准确的组织 完成补考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录入工作。提前审核留降级学生成绩,及 时发布留降级结果,顺利完成学生留降级过度。做好学生课程替代和 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加强监督与管理,尤其是退伍、复学、留降级等 特殊原因引起的课程替代和学分认定。 7.加强教材建设,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教材建设支持力 度;做好下学期教材征订工作,尤其注意河北省教育厅要求更换、整 改的教材。 8.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好 本学期中期教学检查工作。 9.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验室报修、采购、设备清查 等工作;组织实验室设备巡检维修工作。组织好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 事故发生,维护师生生命安全,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10.全方位加强教学督导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评课制度, 定期收集领导干部听课情况;做好信息员管理和反馈收集工作;联合 督查办做好各种教学检查和课堂反馈工作。 11.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联合督查办和各系部坚持公正、 公平、公开原则,做好学期末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二、大力推进“一流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发展建设核心的任 务。深入推进一流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1.加大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力度。目前我院有一 流专业 3 个: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本学期将着重推进我院 3 个一流专业建设进程,把教学团队建设、学 生培养、文化育人等专业建设内涵目标有机整合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全过程,围绕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全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 人才。 2.关注省教育厅一流专业申报文件,鼓励其它专业积极申报,将 申报过程作为对本专业建设的一次梳理、凝练,寻找专业建设的特色, 形成自己的品牌,结合自身的基础、特色和发展方向明确专业的定位, 争取申请到更多的一流专业。 3.深入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加强现有省级一流课程(2019 年 3 门) 建设(建设期 5 年)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体系、课程 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关注省教育厅一流课程申报文件,积极做 好一流课程申报准备建设工作。 4.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经验,目 前我院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3 个,通过这 3 个点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共享,提高其它专业、课程的教 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三、监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 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是联系教师 与学生、落实教学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全员覆盖、规范达标、高质量创优”的原则,对我院现有 基层教学组织进行规范,推动基层教学组织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 建设。根据自评标准各基层组织查找不足,完善建设。在省级评优时, 争取我院能有 1-2 个基层教学组织评选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力 争 2024 年我院全部基层教学组织全部达到合格建设标准。 四、继续加强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工作 继续通过开展各级各类教改课题研究申报工作,深化我院人才培 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提升教师 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课题申报立项管理。随着我院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职称评聘需求也在增长,教师对教改课题的申报也很积极。通过教务 处和系部两级管理,要求各系部对教师申报的各类教改课题进行初审, 申报项目多的,系部要优中选优;申报数量少的,则不断打磨,提高 课题质量,保证申报则中。教务处对各系部上报的课题要组织专家评 审,力求选出代表我院水平的精品课题向上级申报评审。 2.严格把控课题中期检查工作。对各级申报成功的课题,教务处 对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抽查。着重关注项目研究进度,项目负 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研究的情况,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 使用情况等。对项目执行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后续研究方向进行评 审把关。 3.增加结题把关,确保课题质量。在重大课题结题前进行结题前 检查。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对于评价合格的项目才能 进入结题环节。 4.根据本学期教学情况,在适当时间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申报系列讲座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帮助我院教师 梳理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如何选题、如何申报等问题,提升我院教育教 学改革课题申报质量,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工作。 五、积极组织教师课程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我院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 学能力及科研能力,教务处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组织 教师共享培训资料、分享培训心得,提升培训效果,将所学内容真正 内化于心,更好地外化于行。 六、开展美育课程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的意见》 (国办发〔2015〕71 号),进一步加强美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的重要作用,推进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发展,以实际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我院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美育教学内容 和形式。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审美格调、审美理想,引 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 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探索劳动教育形式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文件要求, 探索我院劳动教育开展形式。构建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 育研究,鼓励教师探索教学研究课题。 教务处 2022 年 9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