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2015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 2015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 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和我部当前 及“十三五”工作重点部署,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原则,我 部编制了《2015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 南》,确定以下研究方向作为2015 年度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 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与空气质量管理分区研究 目标:掌握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性与区域间相互影响特性, 弄清典型区域边界层结构和气象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建立空气 质量管理分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将全国划分为不同优先控制级别的 空气质量管理分区,为国家大气环境分类管理对策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特征及传输特性图册; (2)各分区不同季节对大气污染影响的主要天气类型和位置范围; (3)空气质量管理分区指标体系; (4)全国空气质量管理分区的空 间分布图册及数据库。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掌握天气形势和类型的划分,着重分 析系统的周期性和系统转换出现的持续性,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大 气流场、污染相关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特征的影响,研究全国大气 流场及污染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建立它们在不同尺度上和 — 5 — 大气污染的响应关系;(2)研究掌握全国大气污染物的区域传输特 征与跨境界输入输出特征,研究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大气污染传输和 相互影响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特征、区域污染传输矩阵;(3)研究建 立基于污染特征、源排放、大气传输、土地利用等的多维区域污染 特征指标体系和空气质量管理分区指标体系;(4)结合大气环境容 量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以及不同大气环境的服务功能,进行全国 空气质量管理分区规划。 二、我国臭氧污染态势与控制途径研究 目标:掌握我国大气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弄清典型区域 光化学污染对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揭示臭氧形成的关键控制因 素,评估典型区域大气臭氧在不同前体物(VOCs和NOx)控制下的减 排效果,提出大气臭氧污染与PM2.5协同控制的有效控制途径,为改善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大气臭氧浓度的背景值及季节变化, 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2)典型地区大气光化学 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报告;(3)区域大气臭氧形 成对VOCs和NOx的敏感化学特征; (4)区域大气光化学污染控制与PM2.5 协同控制途径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在背景地区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确 定大气臭氧浓度的背景值及季节变化,研究我国大气臭氧浓度的分 布状况,确定导致典型区域臭氧污染的控制因素;(2)开展综合大 气环境观测,阐明典型地区大气光化学污染特征,识别大气光化学 过程所导致的直接污染物和衍生污染物,分析对城市大气重污染生 — 6 — 成的贡献;(3)基于数值模拟情景分析,评估大气臭氧在VOCs控制 或NOx控制情况下不同前体物的减排效果,结合光化学烟雾箱动力学 实验结果与污染源分析、一次污染源可控性和经济性评估研究结果, 提出区域光化学污染与PM2.5协同控制的有效途径建议。 三、我国大气细颗粒物环境质量基准敏感性指标筛选研究 目标:筛选我国大气PM2.5环境生态与健康相关的基准敏感性指 标,探索有我国特色的大气PM2.5环境质量基准制定方法,为完善构建 我国大气PM2.5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2-3种我国典型大气PM2.5污染的生态基 准敏感性指标;(2)提出2-3种我国典型大气PM2.5污染的人体健康基 准敏感性指标;(3)提出我国大气PM2.5环境质量基准/标准制定的技 术优化方案;(4)提交研究产生的全部原始数据及数据变量说明电 子版,通过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数据审核。 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综合调研和实验研究,分析我国典型 区域大气PM2.5环境质量基准敏感性指标的区域性变化特征; (2)以典 型区域大气PM2.5样品为对象,开展与制定大气PM2.5质量基准相关的生 态毒理学以及人体健康指标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典型大气PM2.5的生态 及人体健康敏感性基准指标;(3)综合考虑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大 气PM2.5环境质量基准/标准制定的技术优化方案。 四、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价及案例 研究 目标:基于队列研究,综合运用环境科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医 学,建立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 与O3 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价方 — 7 — 法,定量评价大气PM2.5与O3污染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相关性疾病的 归因危险度。 主要考核指标: (1)提交大气PM2.5与O3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估 报告; (2)提交大气PM2.5与O3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价技术指南建议 稿及其编制说明; (3)以队列研究为依托,提出大气PM2.5与O3对非意 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急性 心梗、脑卒中)和肺癌的人群归因危险度;(4)提交研究产生的全 部原始数据及数据变量说明电子版,通过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数据审 核。 主要研究内容:(1)大气污染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学研究。全面分析与评价归因危险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排除 大气污染物的共线性和交互作用影响的方法,建立单一污染物归因 危险度模型。(2)大气污染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价方法的应用研 究。建立全国尺度居民暴露于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高时空分辨率模型, 结合一般人群队列研究(覆盖范围具有全国代表性,不少于5万人) , 估算大气污染对一般人群死亡和发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急性 心梗、脑卒中和肺癌)的归因危险度。采集典型区域3年逐日的大气 污染与气象资料数据,对大气PM2.5 全部组分的主要来源进行多重解 析,选择同一典型区域高危人群队列(按同一诊断标准、一年内连 续入选的心血管或呼吸系统新发病人不少于1.5万人,且在项目执行 期内能够观察到心血管病事件不少于4000人),估算大气污染对高危 人群相关疾病发生或死亡的归因危险度。(3)综合源解析和归因危 险度评价结果,提出大气污染优先控制的对策。 — 8 — 五、我国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目标: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大气颗粒物的室内外渗透系数,积累 我国颗粒物污染的人群暴露参数信息,建立调查大气颗粒物室内外 渗透评价方法和健康评价数据库,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颗粒物室内 外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值和推荐值,为完善《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 册》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我国大气颗粒物的室内外污染物渗透 系数,提出我国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值和推荐值; (2) 提出室内外颗粒物渗透的调查技术和分析方法;(3)室内大气颗粒 物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报告;(4)提出室内大气颗粒物防治 对策建议;(5)提交研究产生的全部原始数据及数据变量说明电子 版,通过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数据审核。 主要研究内容:(1)选择我国不同地理与经济区域的代表性城 市和乡村,调查研究不同房屋结构、墙体类型及高度的建筑物,收 集相关数据(建造年代、风速、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气压、室内面 积、门窗面积、墙体或门窗上缝隙大小等) ,入户采集和测量大气颗 粒物及示踪元素在室内和室外浓度及其比值、颗粒物粒径分布、空 间分布及居民活动等指标,获取室内外渗透系数分析所需的相关数 据;(2)结合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室外大气颗粒物通过建筑结构 的缝隙或者门、窗等的穿透作用,计算和评估不同地区、不同温度、 不同建筑物类型颗粒物的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模型方程, 并进一步评估室外源颗粒物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贡献;(3)采用可 靠的统计学方法,得出我国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的基本数值、 — 9 — 影响因素和概率分布规律,建立我国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的 数据库,提出中国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值和推荐 值;(4)评估我国室内大气颗粒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提出切 实可行的室内大气颗粒物防治对策建议。 六、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方法体系研究 目标:研发与现有环境统计数据对接的城市排放清单快速开发 方法,开发可利用地基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主要污染排放清单逐月 更新的技术,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提供支持,同时为空气质量模型 模拟、预报预警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包括SO2、NOx、CO、VOCs、NH3、PM10、PM2.5、 BC、OC等9种主要污染物的城市综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2)城 市排放清单编制软件;(3)示范城市高分辨率综合排放清单;(4) 基于观测数据反演的我国典型地区逐月排放数据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1)依托环境统计、污染物普查、重点源监 测、总量核查等现有环境数据体系,建立城市综合排放清单编制 的规范技术方法;(2)开发城市尺度排放清单计算软件,实现与 环境统计、污染物普查等数据体系的对接;(3)针对城市一级数 据缺失的情况,研发城市清单与区域清单的数据耦合方法,选择5 个左右的典型城市,基于上述方法,建立城市综合排放清单; (4) 发展基于观测资料和动态反演模型的源清单快速更新技术,针对 我国东部重点污染区建立和研发一套可以利用实测资料对源清单 进行月尺度实时更新的技术;(5)在此基础上利用高质量地基观 测和卫星反演数据,实现对主要污染物源清单的快速更新,获得 — 10 — 我国东部典型地区逐月更新的源清单数据产品。 七、港口及船舶大气污染排放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目标:调查我国煤和油港口作业及船舶停靠过程大气污染排放 特征,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定量评估典型港口和船舶污染物 排放对大气复合污染影响及污染减排潜力,完善我国港口及船舶大 气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煤和油港口及船舶大气污染排放现状 和排放清单;(2)典型煤和油港口作业及船舶停靠过程污染物排放 对周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3)煤和油港口及船舶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建议与控制管理技术指南(建议稿) 。 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我国煤和油港口货物堆存、作业过程 及船舶停靠大气污染排放活动水平调查,明确污染源排放现状及趋 势,研究分析我国港口和船舶污染排放特征,建立主要港口大气污 染源VOCs、NOx、SO2、CO和颗粒物(PM10/PM2.5)的排放清单; (2)定 量评估典型港口储运及船舶停靠过程污染物排放对周边区域大气复 合污染的影响,开展港口及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3)分 析重要煤和油港口可能达到的减排潜力,研究提出煤和油港口及船 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防控最佳技术和管理方案。 八、建筑类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及管控途径研究 目标:掌握国内在用建筑类涂料的类型及使用情况, 建立含挥 发性有机物产品VOCs含量检测分析方法, 确定各类建筑类涂料VOCs 含量限值,编制建筑类涂料VOCs含量标准和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优化 和制定建筑类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提出各类建筑类涂料管控制 — 11 — 度,从产品使用的角度引导行业VOCs治理理念和技术的提升,为我 国开展其他类型含挥发性有机物产品管控提供借鉴。 主要考核指标:(1)建筑类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检测方法指 南;(2)建筑类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3)建筑类涂料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指南;(4)建筑类涂料挥发性有机物管 控途径。 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国内在用建筑类涂料类型及使用情况 的行业调研和市场调研,掌握不同类型建筑类涂料的污染特征; (2) 建立VOCs含量检测分析方法,对国内在用主要类型的建筑类涂料组 织实施VOCs含量检测分析;(3)筛选适合我国管理水平的VOCs污染 防治技术,编制建筑类涂料VOCs污染防治技术指南;(4)结合国内 含建筑类涂料生产工艺和技术现状评估,确定各类建筑类涂料VOCs 含量限值,编制建筑类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标准,制定和修订建筑 类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标准;(5)调研国外在含挥发性有机物产品管 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提出各类建筑类涂料挥发性有机物管 控制度。 九、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成分谱的编研方法及重点源特征谱构建 研究 目标:以中国重要的VOCs排放源为对象,建立VOCs排放成分谱 的采集、分析、后处理等编研方法;构建涵盖重点行业VOCs源特征 谱;识别重点VOCs物种和重点源对二次污染物的生成贡献。 主要考核指标: (1)中国主要VOCs排放源特征谱的编研方法; (2) 中国重点行业VOCs排放特征谱;(3)典型地区的VOCs源解析示范成果。 — 12 —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重点行业VOCs排放源的产污机理和排 放特征,建立适应的源特征谱的编研方法;(2)基于对典型排放源 的分析测试及文献比对,构建源特征谱;(3)基于源特征谱,筛选 示踪特征污染物;(4)将建立的源特征谱应用于典型地区,进行受 体模型和源解析示范研究,对源特征谱进行验证和优化。 十、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及总量控制研究 目标:通过对全国以煤、气、油和生物质等为燃料的工业锅炉 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分析,修订和补充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建立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开展工业锅炉减排潜力分析, 提出工业锅炉污染控制行动路线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1)全国工业锅炉排放因子库和污染控制技术 去除效率数据库;(2)全国工业锅炉高分辨率排放清单;(3)全国 工业锅炉减排行动方案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污染源普查和环境统计数据,结合质 检部门掌握的锅炉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工业锅炉的炉型、规模、燃 烧方式、燃料种类、燃料品质、污染治理设施及实际运行效率等。 在工业锅炉使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选取不同区域工业锅炉进行排放 因子测量,研究实际工况对排放特征的影响,测试实际条件下各类 控制技术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建立控制技术效率数据库,获得 SO2、 NOx、PM2.5、BC、OC、VOCs、Hg、Pb 等污染物的实际排放系数,对第 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锅炉污染物产排系数进行修订和补充,并 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国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2)通过分析 全国工业锅炉减排潜力,测算不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的成本和综 — 13 — 合效益,提出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减排行动路线。分析先进地区工业 锅炉污染控制经验,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以及工业锅炉污染控制 技术路线,提出推动工业锅炉污染治理的配套政策建议。 十一、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对接技术与业务示范研究 目标:研究建立全球和亚洲区域尺度预报系统,为中国空气质 量预报提供边界条件。建立高分辨率、高效的地级市空气质量预报 系统;针对国家、地区、省市和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模拟和预报的需 求,研制全国一体化的预报系统和预报产品的空气质量预报对接技 术,并进行业务化示范,为建立全国空气质量预报能力提供技术支 撑。 主要考核指标:(1)可为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提供边界条件的全 球和区域模式系统;(2)高分辨率、高效、可快速部署的软硬件一 体化的地级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3)全国至地级市需求的预报系 统和产品对接技术;业务化示范及其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1)全球和亚洲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及模式对接,全球与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化学机理筛选及模式对接; (2)开发全球和亚洲区域尺度模拟预报系统及同化校验系统,为全 国空气质量预报边界条件;(3)开发国家、区域和省域区域空气质 量预报产品的分发和下发技术;(4)研制可全国应用、针对不同业 务需求的地级市空气质量预报数值预报和统计预报结合的业务模 式,建立软硬件一体化的地级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 十二、区域大气污染控制费效分析评价技术与示范研究 目标:针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学开展研究,探 — 14 — 索有效的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费效分析方法体系和思路,健全 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标准 化的费用效益货币化方法与原则,构建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和环境管理的成本效益评估方法体系,为推动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逐 步实现市场化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的 成本效益评估方法体系;(2)环境资产货币化原则和标准化方法构 建; (3)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成本效益分析评价技术的典型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1)从大气环境问题出发,基于环境经济学和 行为经济学原理,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费用效益分析框架体系中,建 立从污染物排放—传输—环境损害—措施—效果的体系化费效分析 思路,明确环境污染损害和环境效益的内涵,构建重点区域大气污 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成本效益指标体系;(2)识别主要因子,筛选主 要参数,分别针对环境污染损害、控制技术和环境效益开展费效分 析,确定重点区域环境资产和污染损失定量评价方法和环境资产货 币化标准方法;(3)在环境费用效益综合评价要素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完善的多方法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环境影响经济评 价体系整体框架;(4)结合大气污染控制、环境健康、环境经济等 领域的研究手段测算成本效益指标,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研究。 十三、天津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动态评估和即时调控关键技 术研究 目标:针对以天津为代表的大气重污染多发地区,在重污染应 急工作中缺乏实施过程动态评估和调整的技术支撑问题,集成突破 — 15 — 关键技术,实现多种污染源与环境质量实时监控的有效整合,研发 重污染天气下应急措施即时调控技术方法和实施平台,研发可视化 的决策支持系统,支撑典型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 主要考核指标:(1)基于物联网的重污染过程动态监控技术平 台;(2)典型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动态评估技术方法;(3) 大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即时调控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当前以天津为代表的北方沿海城市在重污 染应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技术短板,重点研究: (1)集成环境质量、 污染源、遥感车等监控系统平台,突破固定源遥感监测等新型即时 监控设备等效化技术瓶颈,研发多种数据稳定整合技术和实时交换 技术;(2)基于多手段实时源解析集成技术研究,研发多种源解析 耦合模型,实现在线设备手段与化学和统计模式的有效集成;(3) 基于滨海城市地面流场特征,以实现措施最优化为目标,研究重污 染天气过程实时诊断与应急评估技术,研发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一 体即时多模式预测预报模型;(4)研发措施-监控-响应一体化模型 与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实现动态模拟动态调控,并实现重污染天过 程下应急措施即时调控技术方法的应用示范。 十四、山东省大气颗粒物污染成因及其与周边区域相互影响的 研究 目标:定量分析周边区域和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的相互影响, 提出针对山东省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建议与控制方案,为山东 省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对策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1)山东省设区城市多时空尺度的大气颗粒物 — 16 — 污染变化规律; (2)大气重污染过程主要影响因素识别与监测; (3) 区域大气污染传输相互影响规律;(4)山东省设区城市颗粒物污染 防治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现有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综合运 用环境监测、数值模拟与源解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 平、能源与产业结构、区域位置和下垫面条件下的山东省设区城市 大气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2)基于污染气体和颗粒物 成分、气象参数等综合观测资料,利用先进技术,定量评估周边区 域和山东省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相互影响;(3)基于现有 区域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的数据,并通过情景分析和模型模拟,提 出山东省设区城市大气重污染过程的防控对策。 十五、特大山地城市群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技术与长效机制 研究 目标:以西南地区特大山地城市群为目标区域,明晰高静风频 率及高温高湿气象条件下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主 要污染物排放清单并辨识重点区域间输送规律;基于各城区空气质 量状况和重点城区之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程度,形成结合地域特点 的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情景方案,为特大山地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有 效控制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西南地区特大山地城市群大气复合污 染科学观测网络体系;(2)构建山地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 排放清单; (3)明晰山地城市群以PM2.5和O3为代表的典型大气复合污 染时空分布特征、传输及关键影响机制;(4)提出适合于山地城市 — 17 — 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1)以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网为基础,分析山地 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现状;(2)补充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研 究站,结合高分辨率在线测量和离线分析、飞艇观测和卫星反演等 技术手段构建特大山地城市群大气科学观测网,明晰在大城市、大 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背景以及特殊气象条件(如高频率静风和特 大河道型水库反季节蓄水调运所致的特殊水汽分布)下大气复合污 染的化学组成、消光特征与累积效应;(3)开展特大山地城市群大 气污染物排放源调查,基于实测与分析建立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 排放清单;设置、完善重点城区连接区域及代表性重化工园区综合 监测站点,分析区域内污染物通量现状,发展适合于山地城市群的 O3、PM2.5及前体物的区域输送估算技术方法; (4)以改善山地城市群 空气质量为导向,以区域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减排为手段,研究 形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的长效机制。 十六、典型冶金化工产业密集区长株潭城市群空气质量持续改 善与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目标:以典型冶金化工产业密集区长株潭城市群为目标区域, 构建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平台,揭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特 征及来源,提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综合管理方案,为切实改善国 家“两型”社会试验区环境空气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 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长株潭城市群典型行业大气颗粒物源特征 谱;(2)长株潭城市群细颗粒物来源的定量解析;(3)长株潭城市 — 18 — 群基于细颗粒物减排目标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4)长株潭城 市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综合管理技术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1)以典型冶金化工产业密集区长株潭城市群为 研究区域,开展基于原料组成及控制技术的源成分谱研究,构建重点 污染源颗粒物源特征谱; (2)开展典型行业主要污染源排放特征测试 和关键污染物排放因子研究,建立污染源排放估算方法,形成服务于 区域典型行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空气质量模拟和减排费效分析等 工作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平台; (3)对长株潭城市群环境空气细颗 粒物开展膜采样及强化观测研究,揭示典型冶金化工产业密集区环境 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成分特征及污染成因; (4)结合污染物跨界传输规 律、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削减目标等,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基于细颗粒物 减排目标的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机制; (5)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大 气污染特征、成因及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通过情景分析,研究包 括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实施、污染末端治理等在内的多种污染减 排途径的可行性,综合评估不同控制方案实施效果,提出长株潭城市 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综合管理技术方案。 十七、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表征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案研究 目标:针对内蒙古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与工业结构、 畜牧业养殖等情况,识别主要污染源贡献及其因素,分析呼包鄂城 市群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针对不同重点城市的大气污 染防治建议与控制方案,为呼包鄂城市群环境空气质量防控和风险 管理提供对策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1)呼包鄂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19 — 与变化规律;(2)不同污染过程(沙尘、重污染等)的主要影响因 素识别与监测;(3)区域大气污染传输相互影响规律;(4)重点城 市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现有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综合利 用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和典型时段的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的离线观测 分析,掌握区域内典型城市的大气复合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2) 分析沙尘及重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基于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成分、气象参数等综合观测资料,结合 主要污染源排放数据,分析评估呼包鄂城市群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 的影响;(4)分析畜牧养殖、乳业和羊绒制品等特色农畜产业污染 源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 善的防控对策建议。 十八、大气污染防治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及推广应用潜力研究 目标: 针对颗粒物及其主要前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 性有机物等深度减排需要,研究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控制新技术、污 染治理与管理新模式的发展现状,建立新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污染 物治理中示范推广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各种污染治理新模式与管 理新机制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评估各种新技术与新模式在不同行 业(区域)的推广应用潜力和对灰霾主要前体物深度减排的潜在贡 献,为下一步我国推动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和实行更加严格排放标 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具有示范和推广前景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新 技术目录、污染治理与管理新模式;(2)大气污染物控制新技术示 — 20 — 范推广的评估指标体系;(3)高效催化脱硝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技术 应用条件及不同类型脱硝催化剂的选择标准;(4)选择性非催化还 原耦合选择性低温催化还原深度脱硝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最佳操作工 艺及技术适应范围;(5)脱硫脱硝除二噁 英等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 控制新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标准体系;(6)典型工业VOCs控制新 技术与关键工艺规模应用评估;(7)污染治理新模式与管理新机制 在不同行业与区域推广应用评估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1)调研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控制新技术和污染 治理与管理新模式发展现状,分析近期具有示范和推广前景的控制 技术与管理模式,分析新技术在不同行业(电力、钢铁、水泥、玻 璃、垃圾焚烧及机动车)的示范效果,建立污染控制新技术最佳工 艺条件、减排效率、技术适用条件等指标体系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研究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机制;(2)重点分析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高效脱硝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条件及脱硝效果,研究不同 行业选择脱硝催化剂的技术指南,明确高温、中温及低温催化剂的 应用范围和选择标准; (3)考察研究SNCR-SCR耦合深度脱硝新技术, 通过该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最新示范效果,提出该技术的脱硝及协同 控制其他污染物(二噁 英、重金属)的最佳工艺及技术适用范围; (4) 基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目标,考察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活性炭吸附-催 化脱硫脱硝除汞或二噁 英一体化新技术,结合在我国不同行业的示 范效果,提出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标准体系; (5)考察研究VOCs 减排新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最新示范结果,进行技术风险和推广应用 分析,提出有机挥发物的综合治理新技术方案标准化应用的条件等; — 21 — (6)研究污染治理新模式与管理新机制,评估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改 革、机动车云检测、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联防联控等新模式的推 广应用前景。 十九、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污染防控与监管技术体系研究 目标:研究建立不同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识别、污染源 解析技术方法,构建完善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污染防控和监管 技术体系,为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与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识别技术体 系; (2)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模式及污染特征分析报告; (3) 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源解析技术体系;(4)我国不同类型地 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防控对策;(5)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 源调查技术规程;(6)我国不同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污染 监管技术; (7)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识别技术导则。 主要研究内容:(1)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补给、 径流、排泄条件,开展我国典型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识别 技术研究,构建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识别技术方法体系; (2)开展我国典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源调查,研究补给区污染 源调查技术方法及相关规程。研究不同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地下 水补给及污染特征,构建我国不同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补 给模式及潜在污染识别技术体系;(3)在典型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 地补给区污染源调查基础上,结合水源地日常监测数据,开展典型 类型地下饮用水源地源解析研究,研究典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 源与地下水质响应关系,构建典型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源解 — 22 — 析技术体系;(4)针对不同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补给区水质与污 染源响应关系,开展典型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脆弱性评价,提出 我国不同类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 二十、陆域污染对近岸海域生态风险的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陆域污染严重威胁着近岸海域环境安全和生态 系统的现状,研究建立典型近岸海域陆域污染源(有毒有害陆源污 染物)的水质安全生物监测技术和近岸海域生物健康风险的分析技 术,构建有毒陆源污染海洋生态风险评估监管技术体系,并在我国 典型近岸海域进行综合技术验证和示范,为近岸海域有毒陆源风险 排放源的管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可业务化运行的近岸海域陆源污染水质生物 监测技术,制定相应的监测技术规范1套(建议稿) ; (2)以海洋生物 为受体的陆源污染风险评估技术1套;(3)典型有毒化工陆源污染的 快速检测的预警技术,要求不少于3类入海陆源化工特征污染物,响 应时间<15min; (4)基于近岸海域生态风险管理的陆源污染评估监管 技术体系,编写相应的技术指南(建议稿);(5)整体技术体系验证 与示范报告,并编写典型海域陆源污染风险监测评价报告1套。 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陆源污染对近岸海域的影响特征,建 立生物分析技术; (2)构建基于近岸海域指示生物的毒性评价方法, 分析研究陆源污染对近岸海域生态风险影响;(3)针对典型入海陆 源化工污染,研制快速监测预警技术和设备;(4)通过陆域、海域 生态效应关联分析,识别近岸海域生态风险与陆源污染的响应关系, 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并提出以控制海洋生态风险为目标的陆源污 — 23 — 染控制策略;通过综合集成,形成基于近岸海域生态风险管理的陆 源污染评估监管技术体系,并在我国典型近岸海域开展上述技术的 示范应用及整体技术验证。 二十一、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化学品筛选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目标:围绕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两高一难)化学品筛 查评估技术的核心内容,研究建立“两高一难”化学品评价指标体 系与筛选程序,建立基于保护本土生态系统的环境危害性测试新技 术;研发基于化学品固有特性的预测模型,筛选提出我国首批“两 高一难”化学品建议名单,为“两高一难”化学品的环境管理提供 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 “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化学品评价标 准与程序”(标准建议稿);(2)1—2项中国特有生物发育和繁殖毒 性测试技术导则(标准建议稿) ; (3)化学品环境危害预测评估技术 指南(标准建议稿);(4)“两高一难”化学品首批建议名单。 主要研究内容: (1)基于我国逐步淘汰高危害化学品的管理需求, 研究确定“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化学品”的评价标准体系,制 定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数据的“两高一难”化学品筛选(层级)评估程 序; (2)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4-6种高关注化学品、2-4种中国特有 生物种,研发基于胚胎毒性、繁殖发育毒性及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化学 品环境危害评估测试新技术; (3)运用交叉参照、趋势分析和结构预 测技术,发展基于化学品固有属性的急性毒性、降解性及环境生物毒 性预测模型,从我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选择1000—2000种化学品, 开展模型应用研究,筛选提出“两高一难”化学品首批建议名单。 — 24 — 二十二、农药生产废物和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 目标:针对农药工业的废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建立农药工 业废物种类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摸清农药工业废物和大气污染物 的种类和排放量,建立农药工业废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体系。 主要考核指标:(1)农药工业废物种类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与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报告;(2)农药生产废物综合利 用和安全处置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建议;(3)农药工业废物污染控制 技术政策建议;(4)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建议;(5)农 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查核算方法;(6)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防 治技术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以农药工业为研究对象,开展农药工业废 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的基础性调查,通过实地检测,明确农药 工业废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种类及排放量,建立农药工业废物种类 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筛选特征污染物,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提出 其排放和污染变化趋势;(2)研究农药生产废物在综合利用与处理 处置各个环节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确定关键 污染控制节点,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建议;(3)开展 农药生产大气污染物风险评价,结合技术经济分析,提出本行业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建议,筛选最佳可行治理技术,建立农药工 业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排放量核查核算方法,提出农药工业大气污染 物防治对策建议。 二十三、赤泥土壤化处置技术及环境风险防控管理研究 目标:针对现行氧化铝工业生产体系赤泥产生量大、综合利用 — 25 — 率低、环境风险大的问题,研发赤泥源头减量技术及土壤化处置技 术,分析赤泥土壤化过程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提出赤泥堆场的环境风险防控技术和管理对策。 主要考核指标: (1)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赤泥减排30%; (2)提 出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赤泥减排技术方法1套; (3)提出赤泥土壤化 处置过程综合调控技术方法1-2套; (4)提出赤泥堆场环境风险防控 技术1套;(5)筛选不同气候带赤泥堆场耐性植物10-15种;(6)提 2 出赤泥堆场植物生态配置模式1-2套;(7)建立1000m 赤泥土壤化处 置技术示范工程,植被覆盖率达95%; (8)提出氧化铝行业赤泥土壤 化处置技术规范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矿物的反应行为 以及离子结构、离子迁移规律和固相产物界面性质,研发矿相结构 调控和赤泥减排技术方法。 (2)选取广西和山西两个典型氧化铝生 产基地,开展不同堆存年代赤泥堆场的物理结构、化学特性和生物 群落状况,分析环境因子对赤泥土壤化发生和演化过程的影响,研 究赤泥的物理化学特征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建立赤泥土壤化可行 性诊断体系。(3)研究赤泥颗粒的粘结团聚过程和切割造型过程, 分析赤泥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生物环境的交互关系,提出赤泥 堆场土壤化过程的物理化学特性调控方法,筛选适宜的耐性植物, 探讨不同植物的组合模式,构建堆场植物群落。 (4)建立赤泥土壤 化处置技术示范工程,分析其对周边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堆场有 毒有害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其对周边土壤、空气、水体、生 物的影响,开展赤泥土壤化过程的环境风险评估,提出赤泥堆场环 — 26 — 境风险防控与环境监管体系。 二十四、铜冶炼过程砷污染源解析及其废物控制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有色冶炼行业砷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研究铜冶炼 过程砷污染物的分配规律与分布行为,开发铜冶炼过程中砷污染源 解析技术,建立砷污染源排放清单,研发含砷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技 术并进行中试示范,提出有色冶炼过程砷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为铜等有色行业砷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服务。 主要考核指标:(1)铜冶炼过程砷污染物源解析技术,可实现 砷污染排放特征的实时动态输出;(2)铜冶炼砷污染源排放清单与 环境管理手册;(3)含砷废物无害化处置中试示范,解毒后砷等重 金 属 浸 出 毒 性 低 于 《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标 准 浸 出 毒 性 鉴 别 》( GB 5085.3-2007),并实现高密固化,固化体体积较水泥固化降低20%。 (4)有色冶炼砷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1)现场调研,明确铜冶炼过程砷污染物排放 特征;(2)研究铜冶炼过程中砷分配的量化分析方法及砷污染物的 分布行为,基于分配模型及数值仿真,开发铜冶炼过程砷污染源解 析技术,建立砷污染源排放清单与环境管理手册;(3)以铜冶炼过 程中高砷废物为研究对象,研发含砷废物解毒固化新技术与新工艺, 建立含砷废物无害化处置中试工程;基于上述研究,编制有色冶炼 过程砷污染防治最佳技术指南建议稿。 二十五、高风险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污染 控制与环境管理研究 目标:针对在我国含稀散金属多金属硫化矿采选冶废物易引起氧 — 27 — 化淋溶、存在溃坝风险和对周边及重大流域构成的严重环境威胁等 问题,提出采选冶废物处置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发经济适用的采 选冶废物膏体充填减量化技术、重金属污染区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 控制技术,建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评估 方法,形成基于风险控制的稀散金属采选冶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 技术方案,在典型稀散金属多金属采选冶集中区开展技术示范,为 我国稀散金属多金属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环境风险评价 参数与模型;(2)开发 2-3 项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及污染 控制关键技术,申请 5-6 项发明专利; (3)形成稀散多金属采选冶 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及污染控制技术框架与最佳可用技术清单; (4) 完成 50 亩以上稀散金属典型污染区污染控制技术示范工程,稀散金 属及多金属如铟、锡、锑、铅、镉、砷等主要重金属的氧化淋溶率 降低 99%。开发出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 30%以上的 新技术,并完成 100m3 废物减量化示范工程; (5)编制稀散多金属采 选冶废物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对典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集中区稀散 多金属与重金属污染源的识别及方法研究,确定风险控制边界条件,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2)调研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 化及污染控制现有技术和措施,分析各类单元技术对重金属污染控 制及采选冶废物减量、资源化等方面的治理效果、治理成本,研发 稀散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及污染控制的新型实用的成套 技术,建立最佳实用技术体系,制订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环境风 — 28 — 险评估技术导则;(3)形成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 与污染控制技术方案。 二十六、含铊有色金属采冶行业铊污染特征与污染风险管控研究 目标:通过对我国含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重金属污染源系统 调查和数据库的建立,明确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铊环境风险来源 及危害特征,研究分析其典型污染物潜在、突发事故的危害程度及 污染范围,探索最佳可行铊污染控制及最佳可行提取技术,提出相 应的污染防控技术评估体系和环境监督与管理对策,为我国含铊有 色金属冶炼行业铊的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手段。 主要考核指标:(1)含铊废物处置过程污染特征识别及评估技 术指南; (2)含铊废物处置污染防治技术的筛选及评价技术指南; (3) 含铊废物处置风险控制技术指南;(4)含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环境 监督与管理对策建议; (5)有色金属冶炼重金属污染铊排放标准(建 议稿) 。 主要研究内容:(1)含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铊污染现状调查, 研究含铊废物的来源、分类与识别方法;研究含铊废物的污染特征 及迁移转化机制, 研究含铊废物对周围土壤、地下水以及水生动植 物的影响,并形成含铊废物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建立行业铊污染 源清单和数据库,形成含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重金属铊的污染源解 析技术。(2)建立铊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筛选出先进的铊污染 防治技术,提出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指南,研究含铊废物无害化处 置技术,提出风险控制途径及防范措施;(3)含铊有色金属冶炼行 业环境监督与管理对策研究,研究含铊有色冶炼行业的铊染物控制 — 29 — 管理技术,完善含铊重金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方法;含铊有 色金属冶炼行业铊的相关监管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铊有色金属冶 炼行业铊的排放标准;构建建立多种环境介质中铊的监测规范技术 体系。 二十七、耕地土壤风险管控模式与成效评估方法研究 目标:重点针对当前突出的耕地农用地污染问题,针对不同区 域典型区土壤污染特征,构建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模式,建立 耕地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成效评估方法,为耕地土壤可持续利 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法;(2)提 出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模式和技术指南;(3)提出耕地土壤环境 保护和综合治理成效评估技术方法;(4)完成2-3个实证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调研国外耕地土壤管理法规、政策和模式, 分析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2)开展不同区域典型区耕地土壤污染 特征研究,构建耕地土壤风险评估方法;(3)开展耕地不同风险等 级的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建立适用的风险分级管控技术体系和管理 模式;(4)开展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成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和方法研究,选择2-3种不同耕地开展实证研究,编制相关技术方法 与指南。 二十八、污染场地土壤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与评估方法及 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场地挥发性有机物(VOCs)风险评估工作中土壤及地 下水中VOCs浓度检测方法不科学的问题,研究土壤气体中VOCs浓度 — 30 — 的定量监测技术,建立基于土壤气体中VOCs浓度的多证据风险评估 方法,构建土壤气体中VOCs的风险筛选值推导方法并研发基于土壤 气体中VOCs迁移规律的风险控制工程技术,为我国VOC污染场地环境 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气体(包括室外及建筑 底板下土壤气、挥发通量)监测技术方法;(2)研发1-2套成套化场 地土壤气采样装置;(3)场地土壤气体VOCs浓度的风险评估技术方 法; (4)提出VOCs风险工程控制技术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VOCs污染场地中土壤气体监测技术研 究,包括土壤气监测井建井技术、土壤气体样品主动式采样及被动 式采样技术、挥发通量测试技术等,确定相应监测方法的标准操作 流程及关键工况的控制参数(如采样流速、系统负压等) ; (2)开展 场地土壤气体中VOCs迁移转化规律及关键控制因素研究,建立土壤 气体中VOCs生物降解潜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及现场测试技术方法; (3) 建立基于土壤气体中VOCs浓度的多证据、层次化风险评估及筛选值 推导方法,针对国内典型场地概念模型,推导土壤气体中典型VOCs 的风险筛选值; (4)基于土壤气体中VOCs迁移转化规律,研究2-3项 低碳、绿色的VOCs风险工程控制技术及相应的效果评估技术方法。 二十九、东北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管控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东北地区草原沙化、湿地退化、水污染等带来的区 域性跨界生态问题,深入研究区域沙尘暴特征污染物源强、传输过 程、自衰竭效应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研究掌握区域湿地退化和沙尘 暴发生过程及其相应诊断方法与表征技术,阐明区域水生态安全格 — 31 — 局及跨界水环境质量变化动态;研究确立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 监测预警技术与管理系统,为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及提升环境履约能 力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区域沙尘暴特征污染物源强及其自衰竭模 型;(2)区域沙尘暴缓减技术政策与管理模式;(3)草原湿地退化 诊断技术标准及生态保育技术指南;(4)跨界水环境质量管控技术 方案及政策;(5)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与可视化管理系统。 主要研究任务:(1)以东北生态屏障区为研究范围,深入开展 区域沙尘暴特征污染物源解析及其环境风险识别研究,确立相应的 适应或缓减技术政策; (2)分析过去50-60年间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时 空变化规律,研究探索湿地退化成因及其关键制约因素,并建立相 关统计学模型和湿地生态系统预测预警指标体系,提出有效的湿地 保育政策;(3)跨界河流水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管控技术研究。开 展区域水环境质量调查和特征污染物筛查,确立基于跨界水生态安 全的污染物削减政策与技改方案,研发跨界河流水质动态管控技术; (4)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技术及管理系统研发。研究构建集 大气、水和生态系统于一体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监测与预警体 系以及相应的可视化管理系统。 三十、非能动安全堆型核电厂安全壳冷却系统水箱地震反应分 析及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目标:研究适合于我国地震环境和核电厂结构特点的地震动加 速度反应谱长周期分量的确定原则及其地震动持时参数的确定方 法,并提出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地震动加速度人工时程拟合技术; — 32 — 基于非能动安全堆型核电厂典型核岛结构和安全壳冷却水箱结构的 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液固耦合分析,研究长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 长周期分量及其人工时程持时参数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与标准 设计谱做比较,分析差异性,为类似高置水箱结构地震安全审评提 供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分量确定原则 及其人工时程合成方法技术见解(草案) ; (2)核电厂安全壳非能动 冷却系统水箱地震反应分析及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1)核电厂工程场地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分量 统计分析;(2)长周期地震动合成方法研究;(3)研究长周期地震 动成分对典型非能动安全型核电厂水箱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4) 研究地震动持续时间对典型非能动安全型核电厂水箱结构地震反应 的影响。 三十一、受放射性污染土壤的评价与污染治理方法研究 目标:研究核事故后受放射性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初步建立 土壤修复评价方法和修复后的验收准则,并对核事故后农产品放射 性污染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 (1)放射性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比较研究报告; (2)放射性污染土壤和农产品取样方法和放射性核素测定方法(标 准草案);(3)受污染土壤修复评价方法和修复后验收准则(草案)。 主要研究内容:(1)放射性污染土壤和农产品的取样和测量方 法研究;事故情况下土壤和农产品样品的收集程序研究;(2)污染 状态下的土壤修复技术研究;(3)核事故后土壤评价方法研究;受 — 33 — 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 三十二、失控放射源探测与处置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 目标:研制一套耐辐射、可视和遥控操作的失控放射源探测和 处置智能机器人,用于失控放射源的定位和安全处置。 主要考核指标: (1)机器人系统整体耐辐射能力:450Gy/h,累 计受照剂量1000Gy; (2)放射源探测、定位精度:≤±5°,瞄准定 位精度:≤±2°; (3)失控放射源探测与处置智能机器人样机一套。 主要研究内容:(1)机器人的耐辐射技术研究,对电子器件、 传感器、摄像机等受辐射影响较大部件开展屏蔽防护和耐辐照研究; (2)放射源探测及定位技术研究; (3)机器人本体结构、驱动系统 和末端执行机构设计,适用于多种放射源处置的末端执行机构; (4) 机器人导航避障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基于视觉导航方式,通过多种 传感器信号融合实现机器人对放射源实施自主定位及抓取。 三十三、环保投资和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关联影响研究 目标:基于环保投资、环保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开展环保投资效益与环保产业发展定量测算与评价方法研究,研究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测算环保产业发展数据的可行性与方法,为“十 三五”乃至以后环保投资与产业预测、评估奠定基础,为自由贸易 协定、国际投资协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框架下中 涉及环保产业的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的环保投资效益评 估框架与模型方法; (2)建立环保投资与环保产业发展关联模型; (3) 提出我国环保产业统计指标嵌入环境统计制度的可行性与建议; (4) — 34 — 建立环保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方法;(5)建立环保产业与关联产业波 及效应模型;(6)提出我国参与自由贸易协定、国际投资协定以及 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框架下中涉及环保产业市场准入及 “走出去”的可行性与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 (1)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重点,研究提出 环保投资效益评价思路与框架,建立环保投资效益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模型; (2)分析环保投资与环保产业作用关系,建立环保投资与环保 产业定量关系模型;研究经济环境相关统计与环境保护产业调查统计 制度、指标的相关性及纳入环境统计的可行性,研究利用相关统计数 据测算我国核心环保产业发展状况的可行性与方法;借鉴相关产业发 展评价方法,构建环保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3)开展 环保产业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关联关系与波及效果分析,建立环 保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产业之间的定量关系;开展我国参与自由贸 易协定、国际投资协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框架下中 涉及环保产业的可行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十四、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损失损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 目标: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特征,构建气候 变化情景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气候变化对水环 境质量影响的损失损害核算技术,选择低纬度沿海地区和高纬度半 干旱区等典型气候变化影响脆弱和水环境质量敏感区域,评估气候 变化对典型区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核算气候变化产生的水环境质 量损害和相应的经济损失,提出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环境质量保护和 修复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 35 — 主要考核指标:(1)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估的指 标体系; (2)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损失损害影响核算方法; (3) 两个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估报告;(4)两个典 型区域气候变化的水环境质量损害和经济损失核算报告;(5)三份 我国水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的适应性管理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气候变化情景下气温、极端天气和降水 量等各类气候变化要素对水温水文条件、污染物负荷、水环境容量、 富营养化等水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特 征,提出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 (2)通过 情景模拟、统计分析、气候归因等方法,结合环境损害评估、价值化 核算方法以及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建立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损失 损害影响核算方法; (3)选择低纬度沿海地区和高纬度半干旱区等典 型气候变化影响脆弱和水环境质量敏感区域,分析已有的气温、极端 天气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藻类密度等对气 候变化敏感的水质因素的相关关系,评估气温升高幅度、降水量变化 情况以及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等气候变化特征对水环境质量的影 响程度; (4)利用IPCC AR5中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模拟典型区域气 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可能造成的影 响,核算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水环境质量损害和经济损失; (5) 基于典型区域气候变化的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估和损失损害影响核 算结果,研究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环境规划、容量总量控制、风险防控、 污染治理等措施和管理手段的适应性,提出我国及两个典型区域水环 境质量保护和修复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 36 — 三十五、基于环境容量和质量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研究 及示范 目标:研究提出基于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约束的总量控制目标, 建立容量-总量-质量耦合的控制技术体系。以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 为试点,构建重点流域水环境容量和重点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负债表, 进行试点地区环境容量核定,提出试点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与 环境质量目标,为总量控制政策优化提供建议和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水环境容量-总量-质量耦合控制技术体系; (2)大气环境容量-总量-质量耦合控制技术体系; (3)基于环境容 量和质量约束的总量控制体系研究报告;(4)试点地区水环境污染 物总量控制研究报告;(5)试点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1)结合中国区域与环境问题特点,设定多种 情景,分析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与环境质 量之间的耦合关系;(2)借鉴国际经验,构建以容量为基础,总量 为过程,质量为目标的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综合评价模型;(3)选择 福建省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开展验证与示范研究,在调查水环境和 大气环境各种指标的基础上,核定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水环境容 量和大气环境容量,构建环境容量负债表,对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 标进行综合评价;(4)提出基于环境容量和质量的总量控制目标, 制定基于环境容量和质量的总量控制政策体系,提出环境污染物总 量控制思路的政策建议。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