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内容.pdf
2017 年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内容 经过主办方精心策划,10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主题活动将于 近期在本市 11 所高校陆续呈现,包括: (一) 海派面塑——指尖上的舞蹈 (首场) 以展览的形式展示上海面人赵的传承作品,并穿插现场表演及观 众互动等。 (二) 衣冠王国——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通过现场展示、展览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上海女性引以 为豪的代表性服饰——“海派旗袍”,为师生们详细介绍旗袍的历史 变迁和制作技艺。 (三) 笔香墨韵——绵延不断的人文情怀 举办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本市两大国家 级笔墨非遗项目的精品实物展;开展中国笔墨文化讲座等。 (四) 上海绒绣——非遗手艺跨界时尚 现场展示非遗传承人的绒绣精品,传承人现场演示绒绣技法,介 绍绒绣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绒绣的主要技法,指导现场学生完成一幅绒 绣作品。 (五) 珠心算——古老珠算薪火相传 中国珠算在 2013 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中 国珠算的文化发展脉络与世界影响,并现场表演,观众互动。 (六) 古船模型制作技艺——海上丝绸之路 现场展示精致的古船模型,并介绍中国水运发展历史,不同时期 不同的船舶及特点。 (七) 粉墨登场——魅力无穷的传统戏剧 以京、昆等传统戏剧折子戏进行现场表演;举行传统戏剧的历史、 文化、服饰、道具的图片和实物展;开展传统戏剧艺术精彩互动讲座 并穿插各类动作、服饰、唱腔介绍等。 (八) 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 现场展示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朵云轩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的木 版水印作品,为人们学习、欣赏和收藏各朝各代的佳作提供了机会, 起到了其他印刷品所不可替代的表达和流传作用,有着其特有的艺术 价值和文化价值。 (九) 江南丝竹——上海民间音乐会 2006 年 5 月,江南丝竹被国务院公布为上海市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江南丝竹是中国汉族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 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其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 繁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有水井之处必有丝竹之声”。传承人进行 现场表演,并介绍江南丝竹在上海的传承发展。 (十) 海派剪纸——玲珑剔透见匠心 采取展演、展览与讲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海派剪纸非遗传承人现场 表演,并和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展览将呈现 各位名家的剪纸作品展,共同呈现海派剪纸的风貌;讲座将介绍中国 剪纸文化的沿革、分类、用途、意义及主要流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