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前哭就是“不坚强”?及时表达情绪不是“懦夫”表现.pdf
在人前哭就是“不坚强”?及时表达情绪 不是“懦夫”表现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到的社会与家庭教育总在告诉我们“哭是懦 弱的”,“不要哭鼻子”,长期压抑在内心的负性情绪很难消解。大 多数人选择“忍耐”,但这样长期发展,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好的影 响。 经常出现所谓负性情绪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释 放出大量活性物质,如人焦虑时能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精神过度紧张 会放出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如果负性情绪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 的范围,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 不必否定自己,请先接受自己的“坏脾气”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们总会遇到一些超出预料无法改变 的事情,在解决由此产生的负性情绪时需要采用健康积极的方式。首 先要让自己接受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了解自己因此产生的生气、难 过、无奈等情绪都是正常的,允许自己的这些情绪出现并表达出来, 接受当下自己的状态,原谅自己的“不完美”。 解决负性情绪最忌讳闷在心里,自我否定,这样很容易陷入怀疑 自己、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也不要因为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而逃避 问题,把问题搁置,把情绪掩藏,因为压抑的情绪不会因为隐藏和逃 避而消失,短暂地逃避痛苦很可能会产生更多影响,当太多的情绪藏 在心底,等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来时,会面对更加强烈 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同一个事件,不同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情绪状态,这是因为引 发人们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对事件的看法与分析,这 一点很重要,也是最容易让人们所忽视的。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 事件和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因为人体的免 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会随着人们认知方向改变而改变。因此要正视自 己和正视问题,学会调节自身状态、管理情绪。 哭,真的不是罪,情绪需要管理与宣泄 首先,需要明确情绪管理不是去除或压抑情绪,而是在感知到自 己的情绪时,调节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我们认为情绪没有好坏,不 管是开心激动还是生气难过,都有存在的必要,只是要控制情绪表现 的强度,不要大起大落。因此不要一味回避,而是在感知到情绪变化 的时候学会合理地表达、抒发。哭就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本能,有研究 表明,人在哭泣时,情绪强度会降低 40%,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哭后比 哭前感受好了许多。由情绪、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泣是机体的正常反应, 我们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低落时,强忍泪水会加重心理负担。 除了哭,还可以尝试深呼吸、实物宣泄等方法,但要注意在不伤 害他人和自己的前提下进行,还可以找到空旷的地方通过大喊把心中 的不满、烦闷说出,因为适当向他人倾诉自己的一些感受,是心理调 节的必要手段。在感受到身体疲惫时还可以通过洗个热水澡、听一首 舒缓的音乐,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刘子若)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瑞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摘自健康中国网

在人前哭就是“不坚强”?及时表达情绪不是“懦夫”表现.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