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典型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

Winner(冠军)4 页 354.147 KB下载文档
典型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典型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典型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典型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典型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 3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按照《关 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 (国 发〔2014〕64 号)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恢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 方案。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 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 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 发展生态产业技术,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 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 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 3 年。2018 年拟安排不超过 7 个项目,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未明确支持项目 数,原则上只支持 1 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 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 2 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 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国拨经费约 6500 万。鼓励产学研用联 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 — 1 — 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 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 1:1。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 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 课题数不超过 6 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 10 家。 本专项 2018 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 东北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1.1 东北黑土区坡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研发黑土区 坡面侵蚀退化土地生态修复及地力快速提升技术,研发坡面水土 流失综合整治技术,研发集种—养—生态产品开发为一体的高效 产业集成技术并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揭示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机理,提出坡面侵蚀生 态修复技术、地力快速提升技术及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技术 8~10 项,生态衍生产业技术 4~6 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 东北黑土区土地生产力维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重大工程提供理论及 技术支撑。 2. 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2.1 防沙治沙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研制植物纤维固沙剂、透气防渗砂等新型防沙治 沙材料;研发流沙快速固定、沙地高效节水保肥、沙地生态产业 等新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装置;研发机械化、智能化治沙装备。 — 2 — 建成中试或示范工程,评估其综合效益和应用前景。 考核指标:研制出低成本、环保型防沙治沙新材料,研发 出能够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的防沙治沙新装备,集成流沙快速固 定、沙地高效利用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并提出示范应用方案, 建成 1 万亩以上中试或示范工程,节水效益、生态效益及产业 增收显著。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技 术,拟支持不超过 3 个项目。 3. 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3.1 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设计与评估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构建不同尺度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体系,评 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基于不同土地利用和保护目标 的情景设计工具和方法,建立不同层次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 技术体系;集成生物多样性评估及其与政策制定的相互关系的技 术方法体系;在全球、国家和区域等多尺度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 示范,验证各层次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定的可行性;构建生物 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和评估决策支持系统,为全球多样性保护目 标及国家目标设定和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与评估技术和标准 6~8 项;开发生物多样性决策情景设计和模型模拟决策工具和关 键技术体系 4~6 项; 研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设计与评估决策支 — 3 — 持系统,完成全球、国家和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评估报 告 3~4 份。 3.2“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服务格局优化 研究内容:研究国家生态屏障区生态格局演变规律和驱动机 制、生态系统服务体系形成与协同机制,研发国家尺度生态系统 服务评估模型与优化技术系统,提出“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服务 优化格局,明确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区域。 考核指标:揭示国家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服务体系形成机 制,完成主要类型生态系统服务 1:20 万至 1:50 万制图比例尺要 求的评估制图与生态空间分区,明确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区和 保护区范围,形成国家尺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分析模型系统 1 套和生态服务格局优化技术系统 1 套,提出“两屏三带”国家生 态安全屏障区格局优化方案。 — 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