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导师简介.pdf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于远望,男,1965 年 2 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三级教 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现任陕西 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 重点学科生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生理科学 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从事生理学教学科研与教学管理 33 年,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 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 3 项,厅局级课题 6 项。先后主编、副主编教材和学术专 著 13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 1 项,二等奖 2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yuyw2003214@163.com 张红,女, 1971 年 12 月 2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三级教 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现 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医学科研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获批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 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 会急性胰腺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 病理生理学》等杂志编委。 2000 年 7 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获消化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3 年 7 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2008 至 2009 年于德国 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胰腺病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课题 3 项、陕西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专项 1 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 5 项 , 以 第 一 或 者 通 讯 作 者 发 表 科 研 论 文 60 余 篇 , 包 括 《 J C I 》 《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一流杂志,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zhangh1227@163.com 张琪,男,1977 年 2 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 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省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血管神经生理学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 和会审专家,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杂志编委,陕西省中青年科技 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 2007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生理学博士学位。2007 年至 2010 年在美国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 年 10 月至今, 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 教育部重点项目 1 项。在 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48 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4 项,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研究 联系电话:13279507811(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zhangqi@sntcm.edu.cn 范妤,女,1977 年 11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百 名人才工程”骨干教师。 2001 年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同年任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 院,主要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9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 9 项,参与各级课题 8 项,研究成果获 省级等各级科技进步奖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的研究 电子邮件:806919125@qq.com 晁旭,男,1972 年 6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部 部长、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医药分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2010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和第二附 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防治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发表论 文 42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0 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 题 5 项,主持市级课题 6 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咸阳市 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咸阳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项。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1 项。荣获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 次。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 研究 电子邮件:chaoxu2004@126.com 王宇,男,1982 年 2 月 8 日出生,医学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 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中医药大学“思邈人才工程”—— 思邈青年学者。 2005 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直接攻读病理学与 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2012 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陕西 中医药大学医学科研实验中心工作至今。2006 年 8 月至 2008 年 8 月于中国人民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修学习。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 1 项、陕西省 科技厅项目 2 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2 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核心以上 学术论文近 4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5 篇,CSCD 10 篇。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 研究 电子邮件:wangyu541ban@sina.com 宋亮,男,1978 年 10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和医学科研实验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从 2001 年工作 21 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包括 nature medicine 1 篇, Gastroenterology 2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主持省级课题 2 项,主 持市级课题 1 项,参与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获评陕西省“特支计划” 区域发展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hasong_8078@163.com 方艳,女,1976 年 5 月 21 日出生,硕士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病理教研室主任职务,兼任咸阳市医学会 临床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理学第三届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 员。 199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 病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从 1999 年工作 23 年,先后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和学术专 著共 6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市级课题 2 项,参与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4 项、省级课题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 究 电子邮件:727176334@qq.com 曲璇,女,1983 年 5 月 19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中医药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陕西中 医药大学思邈新星。 2014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 年 9 月入职在陕 西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肿瘤代谢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研究工作。出版专著 2 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8 篇,其中影响因子 5 以上的 4 篇,10 以 上的 1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 究 电子邮件:quxuan519@163.com 潘艳芳,女,1982 年 9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第二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获得 者,兼任咸阳市医学会临床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3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 院工作,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从 2014 年至今,先后参编教材 2 部, 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参与 3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2 项,参与 3 项;主持厅局级课题 1 项,参与 2 项;主持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1 项;指导大学生省级创新基金 3 项;获得专利 2 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1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 究 电子邮件:panyanfang2000@163.com 史晓燕,女,1985 年 7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副教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到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 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的研究 电子邮件:biosalome@163.com 马恒,男,1976 年 5 月 31 日出生,博士,教授,国家优青,陕西中医药大 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陕西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 1999 年 5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主要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教 2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高校转化医学创新团队等科研项目 9 项,省级课题 2 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高校科技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hengma@fmmu.edu.cn 武胜昔,男,1967 年 10 月 27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 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军队高层次创新工程学科拔尖人才。现任空军军医大学 (原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 实验室主任、陕西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担任国家科技 创新 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军神经生物学专业委 员会主任委员、军队学位会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兼疼痛转化研究专委会 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Neurosci Bull 副主编等。 1998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与组 织胚胎学教研室和神经生物教研室工作。长期从事感觉异常及情感障碍的机制研 究,先后以负责人承担国家、军队等科研项目 27 项,在 Nat Neurosci、Nat Commun (2 篇)、J Clin Invest、Prog Neurobiol (2 篇)等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30 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军队及陕西省 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成果奖励。牵头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陕西省科技创 新团队及“三秦学者”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感觉与情感障碍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 电子邮件:shengxi@fmmu.edu.cn 杨浩,男,1971 年 10 月 17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主任,宁夏医科大学特聘兼职教授。兼任中国脊髓脊柱损伤修复及残疾人康复医 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学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脊髓 基础研究学委员。 1994 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美国 Emory 大博士后,Loma linda 大学访问 学者,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 1995 年工作 至今 27 年,出版专著 2 部,发表 SCI 论文 80 余篇,其中通讯和第一作者 50 余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参与 29 项,主持省级课题 5 项,市级课题 1 项,校级课题 2 项,总计直接经费 498 万元。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yanghao71_99@yeah.net 张海,男,1971 年 10 月 1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研究员,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 人源化模式动物中心主任,兼任陕西省实验动物学会副会长、全军实验动物专业 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药效及动物模 型的构建工作。从事本领域工作 2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 主持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 项军队及省部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及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 究 电子邮件:hzhang@fmmu.edu.cn 张蕊,女,1973 年 10 月 4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毕业于西安交通 大学,副研究员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国老年学和老 年医学学会-健康医疗数据分会会员,中国遗传学会会员。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先后在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西安交通 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工作,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事科研工作近十年,以第一 作者和通讯作者先后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主持国科金及省级以上基金 6 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项,省级基金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zhangtuity12@163.com 蔡婧,女,1988 年 2 月 25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6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和我校工作,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 者发表论文 19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2 项、厅级课题 1 项, 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高校第四批“青 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联合物理因子防治骨代谢疾病的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1988cai@163.com 冯雪松,男,1985 年 12 月 19 日出生,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 士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2007 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12 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主要从事基础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参编出版专著 1 部,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6 篇,主持省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部 级课题 3 项,主持校级双语课程建设项目 1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 究 电子邮件:2111051@sntcm.edu.cn 王少兰,女,1986 年 3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秘书,陕西省中医 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解剖学会会员。 2015 年 3 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随后进入 陕西中医药大学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组织胚胎学教学和科研工 作。工作期间,出版专著 1 部,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1 项、省科技厅课题 1 项、教育厅课题 1 项、校级科研和教改课题 2 项, 参与省级和校级创新团队多项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wangshaolan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