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大科技〔2016〕17号+关于印发《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441.32 KB).pdf
粤开大科技〔2016〕17 号 各单位、部门: 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 业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广东开放大学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2016 年 7 月 15 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强化 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创新水平,推动学科专业发展 和研究基地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学校的事业发展 与学科专业建设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以企业协同创新为纽带,以应用性技术研发及服务为重点,汇聚 创新要素,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培养优秀科研创新人才,努力培 育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和人才支撑。 第三条 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是:统筹规划,择优选拔; 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目标考核,动态管理;创新驱动,滚动发 展。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科研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 的研究集体,是指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 研究方向,对学校相关专业和学科建设有较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与国家、广东省产业规划与发展战略保持一致,能为政府、企事 业单位提供专业技术研发及其它社会服务,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和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拥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的科研人员的科 —2— 研组织。 第二章 科研团队组建的条件 第五条 科研团队主要依托各学院、系(部)和研究单位进 行组建,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鲜明的科研特色的管理部门和教 辅部门,也可考虑组建。具体条件如下: 1.科研团队须有明确的、有特色和相对稳定的主攻研究方 向,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基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区域和业 内有一定的影响,有培养和发展前途,在近期里有望取得相对前 沿的研究成果。 2.团队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组建,团队成员间以契约的形式 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 3.团队负责人应是科研水平较高、科研经验丰富、具有高级 职称的学科(专业)领军教师或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不超过 55 周岁,且主持过市厅级以上科研、科技项目; 4.团队应具有合理的年龄、职称、学历和专业结构,专兼结 合,并视研究需要,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结合,组 成相对合理的人员梯队,团队骨干力量一般在 3-8 人为宜。同一 建设周期内,团队成员原则上不宜参加两个及以上团队,保证有 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团队建设和研究;团队成员 具有相对集中与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合作研究课题; 5.团队负责人和主要/骨干成员近三年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 公开发表,其中至少有 2 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至少有一定的 —3— 纵向、横向课题立项,与企业合作的科研、科技项目,项目经费 达 5 万元以上(含 5 万); 6.积极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跨院系跨学科 专业组建团队,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组建协同团队,鼓励其他高 校、科研院所或行业企业的专家加入到团队。 第三章 科研团队组建的程序 第六条 科研团队依据以下程序组建 1.组建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或其所在单位牵头,自主酝酿 组织科研团队。符合科研团队组建条件的部门和个人,对照本办 法的第二章团队建设条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经过充分酝 酿后,自主组织拟组建的科研团队。 2.提出申请。拟组建的科研团队,需填写“广东开放大学广 东理工职业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申报表”,并附上主要教研与科研 成果、主要获奖证书等支撑材料的复印件,经负责人及其所在部 门同意并盖章后,向学校科技处提出书面申请。 3.审批。科技处对组建科研团队的申报材料初审后,提交学 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研究和决定,报校长批准。通过批准同 意组建的科研团队将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 10 天。 第七条 科研团队建设年限一般为 3 年,新的科研团队每年 申报一次。 第四章 科研团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第八条 科研团队的建设目标 —4— 1.通过建设,打造一批以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 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主体,创新与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充 满活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团体,为学校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 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2.通过建设,产出一批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 响的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提高学校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3.通过建设,增强全校教职工科研科技工作的团队意识、协 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广东省重 大、重点科研科技项目的能力,提升学校科研工作整体水平。 第九条 科研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 1.积极申报纵向、横向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认真完成 科研项目任务,努力形成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科技项目、 经费和研究成果数量有明显增长,质量和层次有明显提高。 2.重点培养具有高尚学术品格,有较强科研能力、学科专业 建设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创新型优秀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明 显。 3.加强学术研究与学科专业建设的结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 研究活动,对学校专业水平与学科影响力的提高有明显影响。 4.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利用各自优势,优势互补,资源共 享,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对学校的协同攻关和社会服务能力有重 要贡献。 —5— 5.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 外推荐专家参与社会科技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每学期至少开展 一次学术研讨会,建设周期内至少召开一次全省或全国性的学术 研讨会,并纳入学校的年度计划和会议计划管理,予以会议经费 支持。 第五章 科研团队的管理与考核 第十条 科技处是科研团队建设的归口管理机构,负责组织 科研团队的申报、评审、管理、考核。校学术委员会对科研团队 建设和管理进行学术指导与监督。 第十一条 纳入学校重点扶持和培育的科研团队,可成立校 级研究中心(所/室),以方便其对外开展科研协作和交流活动。 校级研究中心(所/室)由学校批准成立,为非常设机构。 第十一条 科研团队负责人由学校聘任,聘期自科研团队成 立之日算起,以学校批准成立科研团队文件为准。团队成员由团 队负责人根据团队具体情况,参考学校人员聘用的有关规定自主 聘用,在保持科研团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二条 科研团队负责人可在校内跨部门公开聘任团队成 员,亦可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对不能履行职责或不能按 质按量完成科研任务的成员,团队负责人有权解除聘任协议;团 队负责人如不能完成和履行职责,学校有权提前解除聘任合同, 或撤销该团队。相关聘用和解聘情况报科技处备案。 第十三条 科研团队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要有 —6— 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要有阶段性工作研讨,要建立适合本 团队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 为扶持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由学校提供专项 建设经费。社科类的科研团队每年 2-5 万元,科技类(含艺术设 计)的科研团队每年 3-7 万元。纳入学校重点扶持和培育的科研 团队,校级研究中心(所/室)的专项建设经费应重点保证,并 适当倾斜。分年度资助,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科研团队将停止经 费支持。经费专款专用,经费使用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科研处和财务处共同管理。 第十五条 对科研团队的考核包括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每 年 3 月 30 日前,科研团队必须向科技处报送上一年度工作的书 面总结,由科技处负责组织科研团队的年度考核。终期考核在建 设周期结束后三个月内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 团队考核结果分为“优秀”、“通过”和“不通 过”三个等级。获“优秀”等级的,经自愿申请,承担本文规定 的建设期内的目标任务,接受考核,经学校批准,可成为新一轮 科研团队,学校将继续予以支持。获“优秀”等级的团队,其资 助经费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长 20%,考核达不到“通过”等级 标准的,视情况可给予 6 个月的整改期,整改期满仍达不到“通 过”等级标准的,撤销该团队并停止所有资助。凡达到“通过” 等级的科研团队,本轮建设周期结束后,可申请成为新一轮科研 团队。 —7—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科技处会同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申报表 —8—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科研团队建设 申报表 团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类别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 科技处制 填写说明 一、填写前要仔细阅读《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科研团 队建设和管理办法》,认真对照建设条件和目标任务填写下表。 二、填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三、团队类别选择“社科类”、“科技类”或“艺术类”。 四、申请书页面用 A4 纸打印,左侧装订。 五、上报的申请书一式三份,同时附必要的证明材料。 — 10 — 一、 拟建科研团队负责人信息表 姓 出生 性别 申 名 年月 出生地 请 专业技术职称 民族 现 从 事 专 业 最后学历 毕 业 年 月 最高学位 获得时间/国别 电子邮件 电话 人 手机 主要学术和 社 会 兼 职 主攻 简述主要研究领域与主攻研究方向 研究 方向 与标 志性 高水平的主要研究成果(限 5 项) 成果 (限 1000 字 1、近 3 年主持或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承 担 项 目 总计项 科研项目经费 总计万元 —11— 主持省部级 项 科研项目经费 万元 项 科研项目经费 万元 科研项目经费 万元 科研项目经费 万元 以 上 项 目 主持市厅级 项 目 主持校内课 项 题 项 目 主 持 横 向 项 项 目 代表性的 (项目名称、经费来源、执行时间) 主持项目 2、科研科技获奖和荣誉称号情况 科研科技获 奖 总 其中:国家级 其中:省部市级 其中:国家级 其中:省部市级 数 荣 誉 称 号 总 数 代 表 性 奖 (名称、来源、时间) 励 或 称 号 3、发表论著情况 论文 SCI EI ISTP 核心期刊 总数 索引 索引 索引 发表 — 12 — 代 表 性 的 (题目、刊物或出版社、发表时间) 学 术 论 著 4、专利情况 申请 批准 发明 国外 转让 转让 总数 总数 专利 专利 数量 经费 代表性的 (名称、专利号、申请和授权时间) 发明专利 二、拟建科研团队构成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 最后学历 主要研究领域 称 和方向 三、拟建科研团队的主攻科研科技领域与研究方向(限 3000 字) —13— (简述拟建科研团队主攻科研科技领域与主要相关研究方向) 四、 拟建科研团队的总体建设思路(限 3000 字) (简述拟建科研团队的总体建设思路,包括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等) — 14 — 四、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五、学校意见 签章: 年月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