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

黑猫Ghost variable25 页 2.996 MB下载文档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
当前文档共2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3年1、2月简报.pdf

简报 杨树田 摄 2023年第二期 总第十九期 编者按 编者按 2023年开年,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走过了第五个年头。为纪念和祝贺 CEGA5周年,CEGA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同时,经过短暂休整的CEGA成员伙伴 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SEE基金会绿链行动2022年度成果 发布,万科公益基金会“珠峰保护区农牧民专业管护队自然保护与影像能力培养 计划”顺利完成,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同合作伙伴的开年互访不断取得新的共识,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建会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有序进行,顺鑫绿洲·北林信息学 院·北京绿化基金会智慧园林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另外,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 消息: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数据正式发布,长江江豚数量有所回升,最新 的种群数量为1249头! 项目进展方面,本期简报我们将看到SEE基金会、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绿化基金 会和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最新项目动态。项目资助方面,2023年“创绿家 资助计划”开始招募,具备条件的环保组织可以开始申报。本期的优秀NGO,我 们将介绍北京的本土机构: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更多精彩信息,请查看本期简报。 CEGA共创环境美好未来 2 CEGA五周年精彩预热 2023年开年,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走过了第五个年头。为纪念和祝贺 CEGA 5周年,CEGA发布了“CEGA之歌”并用歌声祝大家新春快乐,兔年吉祥。 CEGA也很荣幸地邀请到关注CEGA成长,关心中国环境公益事业发展的各界大 咖发来寄语并和大家分享(排名不分先后),以此激励 CEGA 踔厉奋发,勇毅 前行! 同时,为庆祝五周年,CEGA特别奉上2020年-2022年沙龙集锦,与大家分 享CEGA沙龙举办三年来的精彩点滴。2023年,CEGA期盼在众多成员及业内伙 伴的支持下,继续打造CEGA沙龙成为环境公益领域重要的交流窗口,共同引领 和推动环境议题的讨论,交流及共享成果。 快来扫码观看歌曲MV、沙龙集锦以及阅读大咖们给CEGA的寄语吧~ 3 SEE基金会绿链行动2022年度成果发布 2023年1月17日,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主办的“绿色创新, 共赢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2022年度成果发布会”于线上成功举 办。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绿链行动各方的合作伙伴,共同回顾了2022年度进展,探讨 绿链行动对建筑行业在环境、碳减排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大家在共商、共享中凝聚 了共识,共同推进房地产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年,绿链行动正式与钢铁行业的重要机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一起开展更 深度的合作,共同推进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会上,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和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肖邦国出席合作备忘录签署。 拾起这几个拼图,发现梅沙的更多面 2021年初夏,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集结在深圳盐田梅沙 街道,开启了一场围绕零碳社区探索的社会实验。时间来到2023年初,这里已然 悄悄发生了变化:不只是能逐浪的海滨沙滩,而是拥有更多与自然对话的方式、更 多人文宝藏,站上更广阔国际舞台的梅沙碳中和社区。如今的梅沙碳中和社区,不 仅承载着共建伙伴们的决心与行动,更是中国在探索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模式进程中 的创新担当。 除了成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首批社区试点项目,梅沙碳中和社区还作为“十 四五”期间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大工程,纳入《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 五”规划》碳中和示范项目。 如果说每一项共建社区的工作,都是一张拼图的话,那么想要为梅沙碳中和社 区下一个新定义,勾勒出一幅新图景的话,就随我们一起来拾起这一片片拼图吧! 更多信息详见: 拾起这几个拼图,发现梅沙的更多面 4 万科公益基金会活动回顾 | 从世界之巅到热带雨林, 影像赋能珠峰生态保护 2月8日,来自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分局的20名学员,从西藏日 喀则出发,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参加“珠峰保护 区农牧民专业管护队自然保护与影像能力培养计划”训练营,课程从“保护和影像的理 论知识”、“户外实践”及“影像传播”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赋予学员影像保护的知识与 技能。 通过为期一周的“珠峰保护区农牧民专业管护队自然保护与影像能力培养计划”, 学员们从专业角度提高了影像记录能力和保护故事挖掘能力,为后期加强保护区管理 和对外宣传能力,提升巡护队员的自然保护价值观,培养带头人,孵化“雪豹先锋”, 以及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发出“珠峰声音”奠定了基础。 更多信息详见: 活动回顾 | 从世界之巅到热带雨林,影像赋能珠峰生态保护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在线挑错”系统正式上线! 去年12月21日,2022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和《2022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 报告》正式发布。 名录收录了遍布在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的2753 家环保公益组织。 我们始终相信,广泛的参与是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前提,秉持着“多方协作、 共创共享”的工作精神,我们正式上线“在线挑错”系统。 5 发现名录有错误?或您熟知的环保公益组织未在其中? 欢迎扫描二维码,为名录提出宝贵的修订建议。 工作人员将在核对后,每个季度,在飞书表单上对名录进行集中更新,并在微 信公众号发布更新公告,附上所有提供过有效修订建议的人员名单,以示感谢。累 计多次挑错成功的朋友还有惊喜奉送。 让我们一起为环保公益组织的摸底调研事业添砖加瓦! 更多信息详见: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在线挑错”系统正式上线!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访问空天院 2023年2月22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中国测绘科学研 究院、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行十余人,在基金会理事长杨超带领下到 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双方就空天技术支撑国 家双碳目标、林业碳汇监测和计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达成合作共识。双方携 手,共同推动空天技术在林草碳汇精准计量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中 国的林草碳汇的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MRV)机制建设,为全面开启国家核证 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奠定基础。 6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座谈 2月24日下午,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万研究)党委书 记、董事长郑治国和工会主席方波到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就2023年的合作进行座谈。理事长杨超、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副秘书长兼项目 部总监侯远青等出席会议。 杨超理事长在致辞中对郑治国董事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申万研究自 2019年以来与我会的合作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双方在已有基础上,在项目研究、课题 调研和项目执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优势互补,提升合作质量,推动双 方合作打开新局面,迈向新台阶。郑治国董事长简要介绍了申万研究的主要业务板块 和市场经营情况,对项目合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后续项目合作进行了展望。刘 家顺秘书长和侯远青副秘书长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详细介绍了合作项目的开展情 况,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就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 做好2023年度的项目提出了建议。 双方就今年重点合作事项以及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充分探讨,深入交换 了意见,达成了若干合作共识。双方对进一步深化合作充满信心,希望一起携手动员 合作伙伴参与公益事业,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野生救援(WildAid) 2023年度工作会议圆满举行 2023年2月14日下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野生救援(WildAid)2023年度工作 会议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总结回顾了双方2022年度合作及取得的成效,展望2023年度 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项目规划。双方围绕2023年度项目合作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 就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宣传、“双碳目标”下气 候行动公众倡导项目合作等多项议题达成广泛共识;针对共同关切的“公众宣传与公 益实践相结合”、“提升认知与助力行动相结合”等问题交换意见并拟定了年度合作规 划。会上,首席代表余冲代表野生救援总部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颁发“Action for Conservation Award 2022(2022保护行动奖)”。 7 百年品质传承,十五年滴水功德 1月16日上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东陶(中国)有限公司再续5年水基金合作计 划,并举行续约仪式。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秘书长刘春龙和东陶(中 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小野徹也等出席了续约仪式。 2023-2027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专项基金迎来第四个五年。为助 力实现中央关于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根据生态 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本专项基金将继续围绕生态环境重 点工作,在安全饮水、水环境保护教育与科普、水环境人才培养、水环境领域技术标 准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为保护和改善中国的水生态环境,促 进提高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和改善或者保障相关地方的饮水环境和饮水质 量,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拜访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2月3日下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项目主任王茜一行拜访中华环 境保护基金会,徐光理事长、刘春龙秘书长、房志副秘书长、王振刚副秘书长参加会 谈。 双方围绕2023年各自工作重点、工作计划交换了意见,就如何发挥公益组织在环 境治理中的作用和公益合作的新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 继续加强沟通、强化合作,共同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 携手共进。 8 TOTO水环境专项基金管委会2023年会议顺利举行 2023年2月8日下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北 京召开了2023年第一次管委会会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房志副秘书长,东陶(中国)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岸祐等参加了会议。 9 建会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穿山甲公益跑”温暖开跑 2月25日上午,由中 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支 持,北京根与芽主办的 珍稀野生生物穿山甲保 护接力项目之“穿山甲公 益跑”在北京温榆河公园 朝阳示范区东园成功开 跑。社会各界约60余人 参加公益跑,在优美的 生态环境中以跑步的形 式传播保护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秘书长刘春龙、北京根与芽理事长柯马凯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 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徐光理事长、房志副秘书长和白沙县梁定雄副县长及企业代表 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双方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社区发展、妇女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 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白沙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与保 护,帮助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为国家公园内妇女群体的可持 续发展赋能。 10 智慧园林联合实验室在顺鑫绿洲揭牌 1月6日下午,“顺鑫绿洲‘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顺义区顺鑫绿洲多功能厅举行, 顺鑫绿洲·北林信息学院·北京绿化基金会智慧园林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顺鑫绿洲董事长国春杰首先致辞,他介绍未来顺鑫绿洲将以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为 战略导向,坚持“科技赋能+资本驱动”的发展思路,利用科研与资本的双翼驱动,主动 抓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机遇,通过融资、融智,将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使 公司不断做大做强。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韩秋波在仪式上表示:北京林业大学始终秉承“知 山知水,树木树人”办学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最高追求。智慧园林联合实验室的 设立能更好地支撑林草信息化和智慧化研究,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发挥顺鑫绿 洲的产业及工程应用优势、北林的学科及人才资源优势、北京绿化基金会的公益平台 优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绿化基金会理事长杨树田在仪式上发言,北京绿化基金会作为首都园林绿化 行业唯一的公募基金会,以“公心至上 益满京华”为会训,多年来充分发挥公益平台资 源优势,为首都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在智慧园林联 合实验室的运营中,北京绿化基金会将立足自身优势,面向行业收集智慧园林相关需 求信息,为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助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园林绿化领域的研 究、应用和产业化推广工作。 三方领导随后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并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11 长江江豚1249头!向所有守护者致敬! 1249头!2月28日,在农业农村部介绍“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及长 江十年禁渔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数据正式发布,长江 江豚数量有所回升,最新的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 492头、洞庭湖约162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年均增长率为 4.3%。 长江的微笑,逐渐被留住! 更多信息请看: https://mp.weixin.qq.com/s/HcRkklkvIN2S0TTXXmhtcQ 12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2023 SEE劲草嘉年华广州站活动顺利举行 2023年2月18-19日,SEE基金会劲草嘉年华广州站活动“你好,我们的动物邻居”在 广州动物园顺利举行。活动期间平均入园客流超5.7万人次,线上直播曝光量超过10 万,活动共收获近千份高质量书面反馈。 劲草嘉年华致力于呈现中国本土生物多样性之美,以生态摄影作品,一线野生动 植物观察与保护故事讲述为核心内容,搭载自然市集、自然体验活动、自然观影等丰 富多样的内容,搭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众的连接平台。目前,劲草嘉年华已在34座 城市举办城市版活动70场活动,吸引线上及线下共8500多万粉丝围观 ;在10座城市 举行校园行活动共218场,覆盖20万多名在校师生。 SEE基金会携手多家机构联合发起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 公众评选活动 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MCF)和UNDP-GEF迁飞保护网络项目联合发起2023年度 “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推荐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研究机构、高校、NGO和公司等机构推荐的27块滨海湿地参选。经 公众评选产生的“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将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推广,提升公众对 滨海湿地保护的意识和主动性。 评选时间:2023年2月20日8:00至3月12日20:00 投票方式:扫描或者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投票。 13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COP15碳中和林成活率超九成 2月中旬,昆明日报记者记者来到西山林场,看到去年11月种下的COP15碳中和 林已经显现出青嫩的绿意。COP15举办期间,在我国COP15执委办及云南省筹备办支 持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接受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和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的捐赠,种植了这片碳中和林。据西山 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的精心管护和培育,目前苗木的成活率已经达到了 90%以上,超出了项目要求的成活率标准。 根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支持完成的项目 碳汇量估算报告,这片376亩新造COP15碳中和林6年将产生865吨碳汇量。 蒲公英计划 | 凝聚校园力量,点亮分类之光 1月11日下午,“凝聚校园力量 点亮分类之光”主题活动在万科国际会议中心顺 利举办,进一步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助力深圳市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和可持 续发展先锋。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万科公益 基金会资助,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环境保护中 心共同承办,深分类给予支持。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梁治宇、副主任刘元喜,深圳市教育局 二级调研员李海晏,以及万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兼项目总监刘源、蒲公英校园计 划专家教授等领导嘉宾到场参加。 本次活动总结了过去两年里蒲公英校园计划取得的优秀成果和经验,一起来围 观吧~ 14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更多信息详见: 蒲公英计划 | 凝聚校园力量,点亮分类之光 世界湿地日丨我在梅沙“打水怪”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拉姆萨尔签 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现已有172个国家加入 《湿地公约》。为了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 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为建设“大梅沙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北京镜朗生态在深圳 大梅沙万科中心西侧的景观河道实施“梅沙街道滨河绿地、水体生物多样性提升和环 境教育项目”。项目实施至今,项目组已经完成大部分湿地修复工作,并面向公众及 当地学校开展了多次志愿者活动教育课程。 15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更多信息详见: 世界湿地日丨我在梅沙“打水怪” 滴碳守护|黄河源退化草地修复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滴滴公益基金会联合开展的“滴碳守护”黄河源退化草 地修复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自2020年启动以来,经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监管、 黄河源园区国家公园管委会组织实施,项目修复效果良好,草原退化得到有效遏 制,促进了草原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项目已完成2021年度1203亩退化 草地的恢复治理工作,项目区域植被覆盖度达到65%,取得了预期恢复效果。 16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青山公益为滨海滩涂地区生态保护提供示范样板 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在于城市与湿地交融共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 化导致了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青山公益支持盐城自然保护区探索一条有效 修复湿地生态潜力的技术路径,为制定保护方案和强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也为我国 滨海滩涂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致敬万物新生!2022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19大奖项震撼揭晓! 2月24日,2022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颁奖典礼全网发布,摄影和视频两大单元 共计19个奖项正式揭晓。2022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骁龙作为 影像技术合作伙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公益战略合作伙伴,哔哩哔哩作为独家 战略合作平台,主题聚焦“中国特有种”,关注生物多样性,用摄影、视频等形式多维 呈现与人类共生共存的自然之灵。 17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长江十年禁渔退捕渔民转型”示范项目评审会在 汉成功举办 2月23日上午,“长江大保护-长江十年禁渔退捕渔民转型”示范项目评审会在湖北省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的组织下,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在武汉东湖 磨山SEE-CCF自然教育基地顺利举办。 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武汉市钓鱼协会、上海海洋大学、中国休闲垂钓协会、石 首奥博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六家申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 了工作汇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钟杰、安徽省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CCF理事王大林、CCF副理事长 王利民五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六个申报项目进行了线上评审,危起伟研究员担任组 长并主持会议。 更多信息请看: https://mp.weixin.qq.com/s/XVsxe9017KVn8-bpe2TDBg CCF携手普宙科技助力科技巡护 2022年,为进一步支持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建设,提升协助巡护的效率,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指导下主办了 “2021年度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队员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在 普宙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CCF向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三支协助巡护队伍捐赠6台 S400无人机及配套8K云台相机设备。 更多信息请看: https://mp.weixin.qq.com/s/QwnJERAYeJEN7HZVprS73A 18 精彩项目汇 生态保护 2022-2023年度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顺利启航 在中国越冬的青头潜鸭有多少只?它们在哪些地方栖息?哪些地点对于它们的越 冬非常关键?它们在越冬地面临着哪些威胁……2019-2020和2020-2021年的两次青头潜 鸭全国越冬同步调查的开展,已经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和信息,对于回答上述问题, 做了很好的准备。 为了让答案更加科学有效,在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统一领导和湖北省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青头潜鸭保护与监测工作组将联合朱雀会、我国 青头潜鸭主要越冬区各省的野生动物主管部门、青头潜鸭越冬地的保护地管理部门及 各省观鸟组织等机构于本月7-15号开展“2022-2023年度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本轮 调查将在20个省份的190余个地块开展,涵盖了前两轮调查中所有发现青头潜鸭越冬的 地块,并增补了部分新了解到的该种越冬地块。 更多信息请看: https://mp.weixin.qq.com/s/AWb7F28zTvhLkjm4xbkwMw “长江十年禁渔退捕渔民替代生计座谈会”顺利召开 1月6日下午,“长江十年禁渔退捕渔民替代生计座谈会” 在武汉东湖磨山湖北省长 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办公室顺利举办。来自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中 国休闲垂钓协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休闲垂钓协会、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 法总队、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上海海洋大学,阿拉善SEE长江、重庆项目中心等单 位领导专家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听取了CCF关于“长江十年禁渔退捕渔民替代生计示范” 项目的相关介绍,并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对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给予了指导意见。 更多信息请看: https://mp.weixin.qq.com/s/hnupl2rBVCVzqS031S7Fhw 19 精彩项目汇 建会三十周年系列活动|让你的每一杯咖啡都有自然的味道, “路易达孚—城市自然之路”环保公益项目圆满收官 如今,咖啡成为越来越多人必不可少的饮品,但是咖啡的消费其实暗藏着环境 破坏的隐患。2月22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路易达孚主办,北京根与芽承办 的“咖啡、雨林、保护与社区力量”主题沙龙在北京屋顶9号咖啡厅举办。作为“城市 自然之路”项目的收官活动,该场活动吸引了40余人参加,为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环保公益电影《大督查》项目在江苏正式启动 近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常州广播电视台、 明德兄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督查》电影项目,在常州三江口公 园正式启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中央电视台记者陈允 涛、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盛蕾及该影片主创人员、 相关环保机构代表及媒体记者出席启动仪式。 20 精彩项目汇 污染防治 绿益计划之伙伴赋能丨案例分享课:多元参与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由万科公益基金会提供资助,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负责实施的绿见社区·益 创未来——深圳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支持计划于去年7月正式启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 环境可持续建设专题训练营,为合作伙伴赋能。来自15家被资助机构以及数家入围机 构的伙伴参与了此次训练营。专题训练营将围绕多个与社区环境可持续建设相关的主 题,以“案例分享+专题工作坊+主题讲座”的形式开展。 2月7日“绿益计划”开展了专题训练营的第4场培训,邀请到了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 作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徐进老师,围绕“多元参与推动绿色社区建设”开展了案例分享课。 更多信息详见: 绿益计划之伙伴赋能丨案例分享课:多元参与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公众绿色洗涤行为指引》发布,倡导践行低碳生活 为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东华大 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北京七悦 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等4个研究团队 及上海浦东新区思盟企业社会责任 促进中心,在汰渍关爱环境基金的 支持下,近日正式发布《公众绿色 洗涤行为指引》(以下简称《指 引》)。《指引》在2019年发布的 《关爱环境蓝皮书—公众衣物消费 对环境影响调研报告》基础上,聚 焦公众衣物洗涤行为对社会与环境 的影响,总结了“合理选择和使用 洗衣机”“合理投放衣物”“选择合适 的洗涤剂,适量使用”“规范洗护程 序”4个要点、12条公众绿色洗涤行 为,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低碳生活 方式。 21 精彩项目汇 污染防治 创建“蓝星卫士”项目示范基地 渔业社区海洋垃圾防治有了参照标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 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极氪智能科技联合发起,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执行的“蓝星卫士海洋守护项目”,倡导全国各地公益机构、志愿 者,从海洋污染防治、海岸环境巡护、海洋知识科普、海洋守护行动等多种角度,带 动天南海北的志愿者一起保护海洋。2月23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极氪智能科技 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在青岛市琅琊镇西杨家洼村,举办了“蓝星卫士海洋守护项 目”海洋污染防治示范点授牌活动。 北京东直门城市生态岛新启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发布 2023年2月21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支持的 “科技助力新时尚,文化引领新生 活”东直门城市生态岛新启暨2023年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机关 工会主席宋小智、中国环境报社书记(社长)李瑞农、中国生态文明与研究促进会秘 书长刘青松、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秘书长刘春龙、副秘书长王振刚、美 团青山计划高级经理赵子康等出席本次活动。 22 资助信息 2023年“创绿家资助计划”开始招募 2012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将“天使投资” 引入环保领域,发 起 “创绿家资助计划” 。 “创绿家资助计划”致力于发掘和支持有组织化意愿的初创期环保公益 团队,尤其是那些对环境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使命驱动力和专注度的团 队,以使更多优秀环保组织出现,从而推动环保公益的行业生态更加健 康、多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 申报时间:2023年1月9日至2023年3月31日 申报条件及申报途径详见创绿家官网 http://www.seefoundation.org.cn/clj/ 更多信息可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nG2PTjmRB4rbINnkAu5zQQ 如有任何疑问,请扫码添加【创绿家小助手微信】(注明创绿家申 请) 23 NGO专栏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机构全称: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 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于2012年注册成立,2015年被评为4A级 社会组织,主管单位是北京市西城区科学信息委员会,团队成员涵盖 多个学科领域。机构确立了“建设儿童友好、环境友好、睦邻友好”的三 好社区的愿景,以自然启蒙、社区实践和生态公民为方式推动小手拉 大手的社区环境友好建设。2012年成立的“小木屋成长营”自然教育项目 以及2014年成立的“在城长生活馆”社区项目是机构的两大核心业务。目 前已经在北京、安徽、青岛、西安等省市的70多个社区开展服务,为 自然教育项目提供了落地社区的平台。 24 简 介 CEGA(China Environmental Grantmakers Alliance)环境 资助者网络于2018年1月29日启动,是中国环境资助者交流合作 的平台。 宗旨是运用战略慈善理念,促进环境领域资助者的合 作与发展,引领未来环境领域的资助方向,实现环境领域慈善资 金社会效益最大化;文化理念为:融合,共建,共享,共创环境 美好未来。 CEGA 不是独立的法人注册机构,依托基金会中心网运行并 在决策委员会指导下工作。目前决策委员会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 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红树林基 金会、老牛基金会、千禾社区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万科公益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自然之友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组成。 决策委员会每届三年。 决策委员会主席由决策委员会选举产生。历任主席包括老牛基金 会理事长雷永胜、原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原万 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现任主席为老牛基金会秘书长安亚 强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谢晓慧。其它成员伙伴包括北 京绿化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及战略合作伙伴华泰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和能源基金会。 简报合作机构: 责任编辑:赵文娟 联系电话:18600166565 邮箱:wjzhao@geichina.or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