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437 社会工作实务.pdf

Dislike(不喜)4 页 103.381 KB下载文档
437 社会工作实务.pdf437 社会工作实务.pdf437 社会工作实务.pdf437 社会工作实务.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437 社会工作实务.pdf

437 社会工作实务 一、考试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我校社会工作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程。要求考生对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及方法进 行系统全面的理解。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工作实务开展 的方法及相关技术,以提高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能 力。 二、考试形式和考试题型 初试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试题由《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导论》 (第 6-12 章)的内容组成。该科目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50 分,主要题型 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研究设计题等。 三、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所列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社会研究概论 (一)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考试内容: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研究的过程。 考试要求: (1)了解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2)掌握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3)理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异同。 (二)理论的建构与检验 考试内容: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构建 与理论检验。 考试要求: (1)理论的概念、理论的层次、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2)概念、 变量、命题与假设; (3)“科学环”、两种推理方式、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4)理论构建的过程、理论检验的过程。 (三)选题与文献回顾 考试内容:研究问题及其来源、选题的标准、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文献回顾。 考试要求:(1)了解研究问题的概念、研究问题的来源;(2)理解重要性、 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3)掌握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研究问题明确化的 方法;(4)熟悉文献回顾及其意义、文献回顾的方法。 (四)研究设计 考试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性质、研究方式、分析单位、时间维度、具体研 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考试要求: (1)理解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2)了解理论 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3)明白四种基本的观察方式、研究方式的选择; (4) 掌握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5) 了解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五)测量与操作化 考试内容: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概念的操作化、指数与量表、测量的信度与 效度。 考试要求: (1)掌握测量的定义、测量的四个要素、社会现象测量、测量层 次; (2)理解概念、变量与指标,掌握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操作化的方法、指 标选择的多样性; (3)理解指数与量表的概念,掌握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4)理解信度、效度、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六)抽样方法 考试内容:抽样的意义、作用、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方法、户 内抽样与 PPS 抽样、非概率抽样方法、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考试要求: (1)了解抽样的概念、抽样的作用、抽样的类型; (2)理解概率 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分布、抽样的一般程序、抽样设计的原则; (3)掌握简单 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分段抽样; (4)了解户内抽样、PPS 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5)理解影响样本规模的确 定因素、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第二部分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一)调查研究 考试内容:问卷调查研究及应用领域、问卷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问 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问卷调查研究的特点与应用。 考试要求: (1)熟悉调查研究的概念、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调查研究的题 材; (2)掌握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设计的步骤、题型及答案的设 计、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3)熟悉自填问卷法、自填问 卷法的四种方式、结构访问法的两种方式; (4)了解调查员的挑选、培训调查员 的方法、联系被调查者、调查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保证调查的回收率; (5) 熟悉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调查研究的主要弱点、调查研究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二)实验研究 考试内容:实验的概念与逻辑、实验的程序与类型、基本实验设计、实地实 验、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考试要求: (1)了解实验及其基本要素、实验的逻辑、实验的特点与意义; (2)理解实验研究的程序; (3)熟悉经典实验设计、更为复杂的实验设计; (4) 理解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群体间的冲突;(5)了解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三)文献研究 考试内容:文献与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文 献研究的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文献的类型、文献研究及其类型; (2)理解内容分析的 概念、程序,二次分析的含义、步骤、优缺点,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概念、主要 步骤、分析方法; (3)理解文献研究的优点、缺点。 (四)实地研究 考试内容:实地研究及其类型、实地研究的过程、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 实地研究的特点与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实地研究的概念、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 (2)理解选择 研究背景、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实地研究中的记录; (3)掌 握观察的概念及其类型、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角色、参与观察法的特点、参与观 察法的应用; (4)掌握无结构访谈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无结构访谈的要点、访谈 控制的方法、集体访谈; (5)理解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主要缺点。 第三部分 资料分析与表达 (一)定量资料分析 考试内容:数据的整理与录入、单变量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多变量 统计分析。 考试要求:(1)熟悉资料的审核、资料的转换、数据录入、数据清理; (2) 掌握单变量描述统计、单变量推论统计、交互分类与 X2 检验、不同层次变量的 检验、回归分析; (3)熟悉阐释模式、复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二)定性资料分析 考试内容:定性资料及其形式、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定性资料的整理、 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定性资料及分析的概念、定性资料的特点、定性资料分 析与定量资料分析的差别、定性资料分析的目标; (2)理解概括性的问题、测量 与比较的问题、推断因果联系的问题、实地证据的总结与表达问题; (4)掌握整 理笔记与建立档案、定性资料的编码、形成概念、撰写分析型备忘录; (5)熟悉 定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几种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三)撰写研究报告 考试内容: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定性 研究报告的撰写。 考试要求: (1)掌握研究报告及其类型、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研究报告的 撰写步骤、研究报告的“沙漏”形式; (2)理解行文要则、引用与注释; (3)了 解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四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参考《社会工作导论》教材第 6-12 章) (一)社会工作过程 考试内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实务 的通用过程。 考试要求: (1)掌握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特征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2) 熟悉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 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3)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二)个案社会工作 考试内容:个案工作的内涵;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个案工作的技术。 考试要求: (1)掌握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2)熟悉社会心理治疗模 式、行为主义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3)理解个案 工作的技术。 (三)小组社会工作 考试内容:小组概述;小组工作的定义与特征;小组工作的基本过程。 考试要求: (1)理解小组的功能与限度; (2)理解小组工作的定义,掌握小 组工作的特征;(3)理解小组工作的基本程序。 (四)社区社会工作 考试内容: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社区社会工作实施的细则与程序;中 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与技巧。 考试要求:(1)熟悉社区发展模式、社区策划模式、社区照顾模式等; (2) 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一般程序; (3)掌握中国社区社 会工作的特点与技巧。 (五)社会工作行政 考试内容: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和类型;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过程;社会工 作督导。 考试要求: (1)理解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与类型; (2)熟悉社会工作行政的 基本过程; (3)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和内容,社会工 作督导的形式和方法。 (六)社会政策 考试内容: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类型;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当代中国社会政 策的形成与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熟悉社会政策的基本 过程;(3)理解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演变,掌握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七)社会工作研究 考试内容:社会工作研究概述;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社会工作研究的 主要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和主要功能; (2)理解社会工作研 究的一般过程;(3)理解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