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pdf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 教办高〔2023〕186 号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开展第三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 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推进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 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教师 函〔2023〕2号)要求,决定开展第三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 师团队”创建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通过创建“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组织引导广大高 — 1 — 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 之志融入国家和全省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 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国家创新高地 建设战略,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 化河南提供坚实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代新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篇章贡献力量。 二、基本条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 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在师德师风、 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为 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高校教学科研 单位、创新团队。 三、办法程序 1.申报限额。 “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实行限额 申报(见附件 1)。 2.学校推荐。各本科高校按照“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 队”创建指标(见附件 2),制定创建计划、实施措施、奖励办法 等,开展创建工作。经学校遴选公示,确定推荐团队。 3.认定建设。2023 年拟认定第三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 — 2 — 师团队”50 个,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认定省级团队和推 荐国家团队。 4.推荐国家。我省将在“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中 择优推荐 11 个团队参加“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 每校推荐 1 个,推荐范围为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河南省 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四、奖励措施 坚持精神奖励、典型宣传与发展支持相结合。省教育厅将在 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把国家级和省级高校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观测指标。团队成员 在申报有关省级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书育人 楷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 考虑。 各高校要结合现有科研计划和人才计划,积极搭建干事创业 平台,在拓展发展通道、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 励力度等方面对认定通过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河 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给予重点支持。 五、复查考评 已认定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河南省高校黄 大年式教师团队”,要加强团队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奋进的良好氛 围。强化经验交流、提高业务能力、注重优势互补、不断激发活 力,形成团队可持续发展机制。 有关高校应加强对已认定团队的常态化管理,优化考评方法, — 3 — 形成长效机制,并于每年 12 月 10 日前向我厅报送年度团队建设 的典型经验、重要进展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教育厅将根据建设指标体系以实地抽查方式对已认定的团队 适时进行复查和考评。复查结果不合格或者不符合标准的,将取 消“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资格。 六、材料报送 请各高校认真填写纸质材料,严格把关,确保推荐材料质量, 报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附件3)、《黄大年式教师 团队推荐汇总表》(附件4)以及本校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报告纸 质材料各一式5份。 请各本科高校于6月2日前将上述材料报送至郑州轻工业大学 东 风 校 区 办 公 楼 416 房 间 ( 联 系 人 : 王 旭 , 联 系 电 话 : 0371-66080653) ,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联 系 人:陈庆峰 赵万勇 联系电话:0371-69691855 电子邮箱:gaojiao825@126.com 附件:1.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名额 2.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标 3.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 4.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 2023 年 5 月 24 日 — 4 — 附件 1 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名额 序号 学校 限额 序号 学校 限额 1 郑州大学 6 20 商丘师范学院 1 2 河南大学 4 21 周口师范学院 1 3 河南农业大学 3 22 河南城建学院 1 4 河南师范大学 3 23 许昌学院 1 5 河南科技大学 3 24 平顶山学院 1 6 河南理工大学 3 25 安阳工学院 1 7 河南工业大学 3 26 南阳理工学院 1 8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3 27 黄淮学院 1 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3 28 河南工程学院 1 10 河南中医药大学 3 29 新乡学院 1 11 郑州轻工业大学 3 30 洛阳理工学院 1 12 信阳师范学院 2 31 河南警察学院 1 13 新乡医学院 2 32 郑州师范学院 1 14 中原工学院 2 33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1 15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 34 铁道警察学院 1 16 河南科技学院 2 35 信阳农林学院 1 17 南阳师范学院 2 36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1 18 安阳师范学院 2 37 河南工学院 1 19 洛阳师范学院 2 38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1 — 5 — 序号 学校 限额 序号 39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1 49 信阳学院 1 40 黄河科技学院 1 50 安阳学院 1 41 郑州科技学院 1 51 郑州工商学院 1 42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1 52 郑州西亚斯学院 1 43 商丘工学院 1 53 郑州经贸学院 1 44 商丘学院 1 54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1 45 郑州商学院 1 55 中原科技学院 1 4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1 56 新乡工程学院 1 47 郑州财经学院 1 57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1 48 黄河交通学院 1 58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1 — 6 — 学校 限额 附件 2 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标 指标维度 创建内容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 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肩负起传播 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赤诚之心、 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团队教师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广 师德师风 受师生好评。 遵循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 首位。注重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 充分发挥教学示范、科研模范和师德师风典范作用,做“四有”好老师,起到 示范表率作用。 团队成员曾被选树为省级及以上“时代楷模” “教书育人楷模” “最美教师” ” 或曾获过“模范教师” “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优先考虑。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 全过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案,及时将最新科 研成果融入教学,以扎实学识和前沿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 团队成员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或在高校青 教育教学 年教师教学竞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赛事中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优先考 虑。团队中的教授、副教授等各类教师均须承担本专科生课程、研究生公共基础课 程。团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科前沿课程,主持或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编写。 重视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解决教育现实问题之需,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等方 面有突出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立志做“大先生” ,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提升学生学术创新水平。 — 7 — 指标维度 创建内容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 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有组织科研。 承担或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课题、重大科研项目,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 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作出贡献。 致力学科理论创新,助力构建或完善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理论体系,在构建中 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作出重要探索、创新。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社 科研创新 会热点难点问题、科技创新课题等提供咨询报告与咨政建议。 开展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取得系列代表性成果(如著作、 论文、专利等) ,突出成果质量导向,并指导实际应用。开展应用研究,深化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聚焦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重大问题,推进应用技术攻关和成 果转化。服务高端制造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开展科研,产学研结合获得突出成果。 积极加强团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出突出贡 献,致力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知行合一,甘于奉献。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应用研究, 积极建设智囊团和思想库,拓展科研工作的社会效益。 注重科研成果转化,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关生产、技术和培训服务, 独立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及应用推广。 社会服务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结合地区特色与学院资源,为学生搭建社 会实践桥梁。建设专业相关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支教、 帮扶、参加“一带一路”及国际组织援外等交流活动。 团队成员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 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团结协作,持续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突出育人育才团队发展战略,建设 水平高超、梯队衔接、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 团队带头人应为相关学科平台的负责人或主持、承担过重要科研项目或国家级 教学名师,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 作精神,在群体中发挥凝聚作用。 团队人数配置合理,其中人文社科类团队成员 8-25 人,理工科类团队成员 团队建设 20-60 人,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的成员数量可放宽。团队专业结构合理,坚决杜 绝人员组合“拉郎配”现象,团队主要成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须有 3 年以上的合作基础,围绕某一领域有共同发表的成果。成员研究方向与在团队当中 承担的任务相匹配,分工科学合理。 团队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以及规范的成员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积极 组织成员参加国内外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为团 队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发展平台。 — 8 — 附件 3 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申 报 表 团队名称 所属高校 申报日期 河南省教育厅 制 — 9 —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用于“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必须如实填写,如 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取消认定资格; 二、本表用打印方式填写,字迹清晰工整,数字统一使用阿拉 伯数字; 三、本表中推荐栏均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加盖公章; 四、团队名称、所属高校、团队负责人姓名和职务等必须填写 准确; 五、团队主要事迹要求内容详实、重点突出,主要包括师德师 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不超过 2000 字; 六、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人才培养等,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4 月; 七、本表上报一式 5 份。 — 10 — 一、团队基本信息 团 队 名 称 团 队 人 数 团队所属一级学科 主要负责人姓名 职 职 务 办 公 电 话 话 电 子 邮 件 移 动 电 称 单位地址及邮编 联 系 人 姓 名 职 移 电 动 电 话 务 子 邮 件 二、团队成员 姓 名 职称/职务 身份证号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学位 专业方向 …… 注:团队成员人数可根据需要调整。 — 11 — 三、团队主要业绩 1.2018 年—2023 年团队教书育人情况 团队中教授承担本(专)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的平均课时量 / 团队中副教授承担本(专)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的平均课时量 / 团队成员担任班主任、辅导员人数 / 团队成员培养硕士研究生数量 团队成员培养博士研究生数量 团队成员指导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创业项目数量 / 团队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数量(含科研成果编写教材、教学案例 的数量等) 2.2018 年—2023 年团队获得校级以上(不含校级)表彰奖励情况 项目名称 级别 颁奖单位 …… 时间 (可另附页) 3. 2018 年—2023 年团队重要科研立项情况 项目名称 …… — 12 — 经费(万元)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可另附页) 四、团队主要事迹 填写团队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实绩和突出事迹,不超过 2000 字。 — 13 — 五、推荐意见 所 在 院系 意 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高校 意 见 专家 评定 意 见 年 — 14 — 负责人签字 月 日 附件 4 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 推荐高校(盖章) : 序号 团队名称 填表日期: 所属高校 负责人 姓名 负责人单位 及职称职务 联系人 年 月 联系电话 日 推荐 类型 1 2 3 4 备注:填写“推荐省级”、 “推荐国家级”、 “已认定省级推荐国家级” 填表人: 联系电话: — 15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 16 — 主动公开 2023 年 5 月 25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