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管理扩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 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经济信息管理(乡村干部方向) 二、专业代码 630505 三、招生对象 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初中毕业满三年)的企事业单位在职 职工(或有转岗需求的职工)、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 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合作社骨干力量、家庭农场主、 新型职业农民等。 四、学制与学历 五、学习形式 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 3-6 年,专科学历 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包括网络自学、远程集中、集中面授、分散实 训、集中实训和岗位实习等形式。 六、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乡村振兴带头人、产业致富带头人、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和基层农业技 术人员、农产品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小微企业主、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牧)场 主、农村专业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有意回农村创 业的人员等。 七、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学院设立的“甘肃省乡村干部培训基地”,着眼扶贫开发、乡村振兴与 现代农业建设,主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三农”情怀深厚,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工匠精 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农村政策法规,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服务等先进理念、先进知识、先进技术,且能组织农户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 业生产经营,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型、管理服务型、 创业引领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1 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 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 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发展意识、创新创业意识, 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相关农业政策法规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自动化实操技能; (4)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营销学、农学、畜 牧兽医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5)掌握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6)掌握“三农”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推广、农地确权颁证流转、农村“三变” 改革和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7)掌握创办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方面的法律知识与专业知识; (8)掌握筹资融资、投资决策、计划制定、生产组织、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仓 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9)掌握领导指挥、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引导控制、激励约束、制度建设等方 面的知识; (10)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资源配置利用、成员管理、财务管理、盈余 分配、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11)掌握市场信息收集、储存、应用、农村金融税收、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 市场开拓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12)掌握农产品成本核算、经济效益计算分析与项目可行性论证等方面的专业知 2 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具有“三农”政策法规解读和贯彻执行能力; (5)具有一定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 (6)具有筹资融资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7)具有投资决策和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的能力; (8)具有一定会计核算和统计分析的能力; (9)具有组织带动农户发展村域特色产业的能力; (10)具有市场开拓和农产品营销的能力; (11)具有把握机会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12)具有乡村公共事务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 八、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动物疫病防 治员、动物检疫检疫员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人 社部)、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财政部、人社部)等。 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 1、公共课(13 门) 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计算机应用基础、应 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军事理论、历史、美育、信息检索与利用、社交礼仪、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专业基础课(5 门) 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党政管理、财税基础、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 3、专业核心课(5 门) 农业经营与管理、合作社运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电子商务、乡村综合治 理。 3 4、拓展课(6 门) 乡村规划与生态保护、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产品物流、甘肃人文地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名称 农业经营 与管理 合作社运 营管理 农产品市 场营销 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 农业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内涵特点;现代农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知农 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 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明确农业经营 任务与方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经 管理的目标任务,熟悉农业生产经 营方式;农业企业的设立组建;农村产权制 营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理解创 度创新与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建立;农业新型 新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业经营制 经营主体与新型经营体系;农业企业的经营 度,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构建 战略、经营决策与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农业 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政策意图与实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一县一业、一村一 操规范。掌握农业经营管理所必需 品”特色产业布局规划;农业产业化经营与 的相关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为学 标准化生产、订单农业与合同管理;农业土 生创办组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从 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业资 事“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 金的筹集与管理;农业设备物资的利用与管 +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工作 理;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农业新型 农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与成本效益分析 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决策能力、组织 等。 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开 拓能力与风险规避能力,使学生能 够胜任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工作。 学 分 5.5 新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内容解读;农民 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与其他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的区别;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 条件、股权结构与成员入股的法律规定;农 民专业合作社的办社原则、成员资格及入社 退社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 “三 会”制度与内部治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 主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战略、经营 模式与市场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 理与盈余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 立、解散与清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 策与项目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 设与能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组 建与运营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 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 容,认知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 质特点、基本原则及其与其他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的区别,熟悉农民专 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的设立规范, 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所必 需的相关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为 5.5 学生从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经 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 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总经理、 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等工作岗位所 需要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 使学生能够组织带动农民创办农民 专业合作社,能够胜任农民专业合 作社的相关管理工作。 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现代营销与传统促销 的区别;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建构;农产品 市场调查、预测与信息分析;农产品营销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知了 解企业营销机构设置与营销人员配 备的规范要求,熟悉营销工作的基 4 5.5 境分析;目标客户需求特点与购买行为分析; 本流程,熟悉营销调查的方法并能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确定;农产品竞争战 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掌握从事市 略的制定;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品组合策略、 场营销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 品牌策略、包装策略;农产品价格策略;农 与业务技能,为学生从事农产品实 产品分销渠道策略与营销体系的构建;农产 战营销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具 品促销策略与促销方案的制定;渠道维护管 备产品专员、品牌专员、渠道专员、 理与经销商控制;客户管理、忠诚客户培育 客户专员以及业务代表等工作岗位 与售后服务。 所需要的营销实战能力和综合业务 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企业营销及 其与营销相关的工作。 农村电子 商务 乡村综合 治理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及其比较, 电子商务的组成与电子商务标准,新兴企业 虚拟柜台模式;B2C、B2B、C2C 电子商务交 易概述;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流程与网上支付 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规划设计、网站硬 件构架、网店注册、设计与装修;产品用户 群确定与推广内容的编辑发布;产品美化与 网页设计制作;农产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分析 和报告撰写;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电 子邮件营销;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基本架构; 网店推广管理与网店运营管理;网店广告策 划设计与发布;客户服务与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知了 解互联网及不同网店平台的业务模 式、特点与网上开店的基本流程, 熟悉 B2C、B2B、C2C 电子商务交易 方式与主要网店推广方式、促销手 段。掌握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所 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 为学生从事农村电商工作奠定专业 基础,培养学员具备农村电子商务 网站规划设计、网店开办装修、网 页设计、网店运营管理、商品推广 促销以及网络数据分析、客户管理 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电商运营能 力,使学生能够胜任电商工作。 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治理体系与治理 能力;农村基层党建和以村党组织全面领导 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 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 体系架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级议 事协商制度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 村治理体系;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与“智慧村 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乡村党务、村务、 财务“三公开”制度与乡村公共服务、公共 管理、公共安全保障;乡村文明公约与村规 民约;村民道德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生态 环境建设与法治乡村、平安乡村、美丽乡村 建设;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与农村法 律服务供给;多方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机制 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一门式”、“一 站式”便民服务体系构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知了 解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了解村民(代表) 会议制度、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和自 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 体系的内容与特点;明确村民委员 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 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 会组织的主要职能,掌握“乡村治 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防合调解、 5.5 突出问题联合治理、重点工作联勤 联动、平安乡村联合创建、重点人 员联合服务”等工作所必需的相关 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为学生从事 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 全保障工作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学 生具备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矛盾纠 纷调处、脏乱差综合整治与法治乡 村、平安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综 合能力。 5 5.5 (三)教学进度安排 1、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 程 类 别 1 2 3 4 公 共 课 理论教学 序 号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学时 合 计 远程 集中 集中 面授 48 38 34 60 52 44 32 32 48 44 实践教学 自主 学习 开设学期和周学时 集中 实训 学分 合计 分散 实训 4 10 10 8 8 8 4 28 36 8 4 4 √ 3 √ 4 一 二 √ 五 六 √ √ √ √ 60 30 14 16 30 30 6 应用文写作 60 40 32 8 20 20 7 办公自动化应用 60 30 14 16 30 30 8 军事理论 36 36 36 √ 9 历史 60 60 60 √ 10 美育 60 60 60 11 信息检索与利用 36 36 36 12 社交礼仪 36 36 13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32 32 小计 628 526 3 4 √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四 √ 5 174 三 备注 2 √ 网络 4 √ 4 2 网络 4 网络 4 网络 √ 2 网络 36 √ 2 网络 32 √ 2 网络 288 √ √ 102 6 102 √ 40.0 专 业 基 础 课 专 业 核 心 课 拓 展 课 14 农村政策法规 60 44 36 8 16 16 √ 15 农村党政管理 60 44 36 8 16 8 8 16 财税基础 90 50 18 32 40 16 24 17 现代种植技术 90 58 34 24 32 16 16 18 现代养殖技术 90 58 34 24 32 16 16 小计 390 254 158 96 136 72 64 19 农业经营与管理 90 56 24 32 34 18 16 20 农产品市场营销 90 48 24 24 42 34 8 21 合作社运营管理 90 48 24 24 42 34 8 22 农村电子商务 90 50 34 16 40 24 16 23 乡村综合治理 90 54 30 24 36 28 8 小计 450 256 136 120 194 138 56 4 √ 4 √ 5.5 √ 5.5 √ 5.5 24.5 √ 5.5 √ 5.5 √ 5.5 √ 5.5 √ 5.5 27.5 24 乡村规划与生态保护 60 34 26 8 26 26 25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60 36 12 24 24 8 16 26 农产品质量安全 60 36 12 24 24 8 16 27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60 36 12 24 24 8 16 28 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 60 44 28 16 16 8 8 29 甘肃人文地理 60 44 20 24 16 8 8 130 66 64 24.0 562 378 184 116.0 小 计 360 230 110 120 合 计 1828 1266 578 400 生产性实践合计 总 计 720 2548 288 720 1266 1282 7 √ 4 √ 4 √ 4 √ √ 4 √ 120 120 4 4 120 120 120 120 24.0 140 2、集中面授与集中实训安排表 课程 类别 公 共 课 专 业 基 础 课 专 业 核 心 课 拓 展 课 课程或实训 项目名称 形势与政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应用文写作 办公自动化应用 农村政策法规 农村党政管理 财税基础知识 现代种植技术 现代养殖技术 农业经营与管理 农产品市场营销 合作社运营管理 农村电子商务 乡村综合治理 乡村规划与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 甘肃人文地理 合 计 一 集中 面授 0.5 二 集中 实践 集中 面授 集中 实践 开设学期和天数 三 四 集中 集中 集中 集中 面授 实践 面授 实践 五 集中 面授 六 集中 实践 集中 面授 集中 实践 4 3 3 1 3 2 10 6 1 0.5 1 2 1 2 1 1 1 3 4 3 2 3 2 2 2 2 1 3 1 1 3 3 5.5 3 8 1 3 2 2 7.5 4 8 10 5 2 1 9 5 备注 (四)结构比例 1、课程学分结构比例 学习领域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拓展课 岗位实习 合 计 学时数 628 390 450 360 720 2548 % 24.61 15.31 17.66 14.13 28.26 100.00 2、理论与实践的比例 学时 分配 理论教学课时 学时数 % 实践教学课时 合计 课程分散实训 课程集中实训 岗位实习 1266 1282 378 184 720 49.69 50.31 合计 2548 100.0 3、岗位实习安排表 开设 学期 项目名称 “三农”政 策效应调查 1 制定美丽乡 村建设规划 方案 农村生态治 理保护方案 内容与要求 成果形式 对本村村民享受的所有“三 农”政策进行调查梳理; 对“三农”政策的实效与存 调查报告 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意见建 议,为政府制定完善相关政 策提供决策依据。 对本村美丽乡村、法制乡 村、平安乡村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调研、梳理与总结; 建设规划方案 结合本村的村情特点,制定 本村的建设发展规划。 对本村所在地生态环境的 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 梳理总结; 结合本村村民生产、生活中 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 实施方案 提出整治措施; 撰写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方案,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 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9 评价方式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备注 基层党组织 标准化建设 对本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的现状及其战斗堡垒作用发 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结合本村党建工作与党员 干部的行为规范,提出提升 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措施; 村党支部成员撰写工作计 划;党员和非党员撰写工作 建议,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 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村党支部成员 写工作计划; 党员和非党员 写工作建议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农业科技进 村入户 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结合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 代农业的科技需求,提出建 立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 系的工作建议。 工作建议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现代种养技 术互鉴交流 每位学生结合自己从事的 产业,对采用的先进实用种 养技术进行提炼总结; 将提炼出来的先进实用种 养技术的技术要点与操作规 范进行整理,写成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村域特色产 业发展指导 建议 根据本村所处的区位环境与 资源禀赋条件,提出助推本 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建 议。 指导建议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2 3 农产品营销 策划方案 农产品成本 核算与经济 效益分析 4 农产品质量 安全管理的 建设性意见 围绕当地的特色名优农产 品,确定其目标销售市场; 对目标市场的竞争态势、供 求状况以及目标客户的需求 营销方案 特点进行分析; 制定富有实操性的农产品 营销策划方案。 根据本村或本人从事的农 业产业项目,对其产品生产 成本进行计算; 实训实习报告 对不同农业产业项目的经 济效益进行分析,以确定本 村适宜的主导产业。 对本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乱 施乱用化肥、农药、添加剂、 抗生素,乱排污水、乱倒污 物等污染产地环境,影响农 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进行实 建设性意见 地调研分析; 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管理不 规范的行为,提出建立完善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 10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合作社规范 化建设与能 力提升建议 5 合作社盈余 分配方案 农产品仓储 与精深加工 三年学习工 作总结 6 职业发 展规划 建设性意见。 对本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一 村两社”全覆盖后农户参与 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 以及合作社的运行情况进行 实地调研分析; 结合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 问题以及内部管理不规范、 带动能力差的原因,提出合 作社能力提升的改进意见。 根据合作社的股权结构以及 成员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活 动,形成交易的情况,制定 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方案。 对本村农产品仓储与加工 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实 地调研; 思考并提出建立完善基层 农产品仓储与加工体系的工 作建议。 对本人三年来的学习、工作 以及各方面的收获及进步提 高进行梳理总结,剖析存在 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今 后的计划打算。 对学院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提出意见建议。 结合本人实际,制定务实可 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改进意见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合作社盈余分 配方案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工作建议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学习与工作总 结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职业规划 课程教学团 队评价打分 注:各教学点根据当地实际和学员情况,从中选择适宜的实习项目。 4、学制与学分要求 基准学制为 3 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为 3~6 年。学生至少 应修满 116.0 学分。 5、毕业条件 学员至少修满 116.0 学分,即可正常毕业。其中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的, 可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获得一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可免修一门专业核 心课。 学生入学后,进行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测试,结合学生已有工作经历,换算 为入学基础学分,替代部分课程。 基础学分计算办法如下: 按百分制折算,分数在 85 分以上,基础学分为 8 学分,可替换专业基础课 11 和专业核心课程各一门; 按百分制折算,分数在 70-84 分,基础学分为 4 学分,可替换专业基础课或 专业核心课程一门。 十、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先进职教理念、扎实专 业功底、熟悉实践操作技能、缜密逻辑思维能力、丰富表达方式的师资队伍。为 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拟组建一支由校内外专任教师、农业行业、企 业的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生师比应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 标准 18:1,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比应达到 50%以上,高 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应达到 30%以上;中青年教师(40 周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研 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应达到 20%,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应由校内外专任教师和农业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 成。其中,实习实训部分应以农业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行业、企业兼 职教师数量所占比例应不低于本专业教师数量的 30%,所承担的专业课程课时比 例不低于每门专业课课时量的 1/3。专业核心课专任教师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或者具有 3 年以上在行业、企业工作的经历或实习经历。教师任职条件如下: 1、专任教师任职条件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在农业行业、企业工作 3 年以上; (3)熟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精通经济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4)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熟悉农业企业的业务活动与管理流程; (5)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 2、兼职教师任职条件 (1)具有 5 年以上在农业行业、企业及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经历,有丰富 的实际工作经验;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3、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教学团队情况 12 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40 人(不包括公共课教师),其中, 专职教师 25 人,在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20 人,比例为 80.0%,中级职 称的 5 人,比例为 20.0%,具有硕士学位的 14 人,比例为 56.0%;具有双师资格 教师 15 人,比例为 60.0%。校外兼职教师 15 人,比例为 37.5%。课程负责人如 下表所示。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课程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课程 负责人 1 形势与政策 罗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马凯丽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冯秀菊 计算机应用基础 张 5 应用文写作 郭晓雯 6 办公自动化应用 张 7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与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 张胜文 农村政策法规 徐向暹 农村党政管理 张胜文 财税基础知识 周卫红 4 公 晶 研 共 课 8 9 专 业 研 基 础 10 课 校内教师 校外教师 许继平、祁建忠、史继 张胜闻、卫军利、 荣、温永明、孙小龙、 祁彦恬、郭昱皓 王东成 张胜闻、唐爱华、 马小亮、马世奎、 卫军利、罗 晶、 蒋俊明、邵 剑、 徐 柳娟娟、祁彦恬、 涛、马正海、许继平、 郭昱皓 曹 泽 李承军、陈锦霞、达朝 柳娟娟、卫军利、 花、马小亮、 罗晶、田喆、郭昱 刘小宏、李明伟、牛选 皓 军、杨娇娜、魏存珍 靳恒清、马红玲 何万风、王一平、 张虎、 雒满恒、王平、 汪利鸿、李芳、赵 柴小刚、席小勇、李珍 鹏、杨多海、张霖、 兰、杨丽 巩国兴 刘明民、郭海海、 任向红、常 红、 乔继泽、马 华、董昌 田 喆、 余文娟 阳、赵东风、唐占艳、 李 杨 靳恒清、马红玲 何万风、王一平、 张虎、 雒满恒、王平、 汪利鸿、李芳、赵 柴小刚、席小勇、李珍 鹏、杨多海、张霖、 兰、杨丽 巩国兴 张胜闻、唐爱华、 马小亮、马世奎、 卫军利、罗 晶、 蒋俊明、邵 剑、 徐 柳娟娟、祁彦恬、 涛、马正海、许继平、 郭昱皓 曹 泽 张仲良、易希霞、何艳、 王钦泉、崔同霞 尚阳、董文彩、 马妍 徐鉴民、罗 晶、 梁 玉、何 艳、董文 祁彦恬、马凯丽、 彩、赵东风、裴娇丽、 郭昱皓 赵怀红 赵淑琴、张桂芳、 李永伶、赵林锁、陈江 权建萍、王 霞、 鸿、魏锦堂、王 敬、 王 轩、张小静、 杨芳蕊 13 备 注 刘朝晖 王立军 张庆霞 敬淑燕 曾金炎 11 现代种植技术 12 现代养殖技术 13 农业经营与管理 许开录 合作社经营管理 许开录 农产品市场营销 许开录 农村电子商务 赵珂巍 17 乡村综合治理 王海鸿 18 乡村规划与生态保 护 付 19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 业 李冠男 农产品质量安全 徐晓霞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刘树攀 22 职业发展与创新创 业 郑 23 甘肃人文地理 王建鹏 14 专 业 15 核 心 16 20 21 课 拓 展 蓉 课 红 金丽娜、何建文 赵润梅 权建萍、米海峰、 高丽莉、王彩红、 吕家敏 徐向暹、米海峰、 吕佳敏 薛骞、米海峰、马 万峰、赵丽丽、王 彩红、吕佳敏 吴学琛、陈晓瑞、马金 莲、陈刚、龙瑞军 魏锦堂、袁菁、马正海、 马拥庆、马梦明、魏林 军、杨丽、许国军 袁菁、马梦明 欧尔鹏、王少璠、米盈 霞、魏林军 陆伟、魏佳、 祁金芳、 李泞汐、许延昭、 马拥庆、王文俊、席海 吴凡、吕淑瑶 梅、李克军 何维江、刘晓娟、赵文 艳、马拥庆、陈锦霞、 裴学娟 马冰、王学芳、杨 方玲、赵林锁、祁金芳、 招弟、李佳林 魏进䘵、赵文艳 孙亚丽、马妍、赵怀红、 何文娟、焦启明、倪娟 娟、陈锦霞 邵晓庆、张怀珠 倪娟娟、李承军、尚阳 张怀珠、王炳文、 陈丛林、达朝花、马进 邵晓庆、徐晓霞 虎、黄妮 马陇琴、魏进䘵、常万 李明达 周文丽 广、马国栋、马娟、张 路世武 马万峰 海琴、刘益明、李克军、 米海峰 张榕芳 张海琴、王东成 (二)教学设施 1、校内仿真实训 本专业建有支撑学生进行产、供、销跨课程综合实训和企业经营管理实战演 练的模拟沙盘综合实训室,分别是:计算机实操实训室、企管沙盘模拟综合实训 室、财会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营销沙盘 模拟实训室、跨专业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等。每个实训室中配备至 少供 120 个学生进行实战演练的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上安装仿真企业的综合管理 实训软件、财会软件、营销软件、物流软件等,具备学生分岗位(如筹融资决策 岗位、计划管理岗位、生产管理岗位、设备物资管理岗位、成本管理岗位、财务 14 管理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营销管理岗位等)进行操作演练的仿真实训环境, 如模拟生产流水线、产品装配车间、模拟仓库、战略规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 部、营销部等。校内仿真实训的教学设施条件如下表: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校内仿真实训的教学设施条件 序 号 实训室名称 面积 (平方米) 实验/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及软件 1 计算机实操实 训室 300 计算机动手操作、办 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电脑、办公自动化 2 企业管理沙盘 模拟实训室 100 3 财会综合模拟 实训室 180 4 会计信息化实 训室 150 5 市场营销沙盘 模拟实训室 100 6 物流管理沙盘 模拟实训室 100 跨专业实训基 地 360 7 软件 企业战略规划、投资 电脑、企业管理模 决策、生产经营计划 拟沙盘实训软件、 制定、订单生产、产 品定价、成本核算、 ERP 沙 盘 实 训 软 件、投影仪及幕布 产品促销等 手工制证、记账、编 电脑、会计核算实 制报表等会计核算技 训软件、纳税申报 能和点钞等基本技能 训练、增值税开票、 软件、投影仪及幕 布 纳税申报等 总账系统、固定资产 管理、应收应付管理、 电脑、财务管理系 薪资管理、财务报表 统软件、供应链管 等;采购管理、销售 理系统软件、教考 管理、库存管理、存 系统软件、投影仪 货核算等;课堂练习、 及幕布 考试考核、竞赛训练。 市场调查、预测与大 数据分析、主要竞争 电脑、市场营销模 对手营销策略分析、 拟沙盘实训软件、 产品选型定位、产品 定价、销售渠道规划、 投影仪及幕布 产品促销等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 模拟经营实训 经管类专业综合职业 能力培养 同时实训学 生人数(人) 300 120 96 104 72 电脑、物流管理模 拟沙盘实训软件、 投影仪及幕布 电脑、投影仪及幕 布、电视、打印机、 音响设备、服务 器、触摸一体机、 点钞机、复印机、 跨专业实训软件 72 120 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 8 9 OTO 体 验 店 (电商创业中 心) 电子商务综合 实训室 40 学生网上创业开店 货柜、货架、电脑、 POS 机 10 100 主要进行网页设计与 制作、电子商务网站 电脑、投影仪及幕 布、营销实训软件 60 15 建设、现代营销实训 等单项技能实训、电 子商务综合实训 10 摄影及图片处 理实训室 50 摄影、图片处理 相机、摄影台、电 脑 18 40 电话及网络客户开 发、客户关系维系、 信息反馈与管理,提 升学生服务意识和客 户管理能力。 电脑、电话、 10 11 谈判推销实训 室 2、校外实训条件 应发展比较稳定的满足学生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校 外实习基地,以便给本专业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和工作场所,保证学生顶岗 实习和情境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 强化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目前,供本专业学生开展课程集 中实训、观摩考察学习与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有:甘肃远发牧业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兴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水花牛苹果(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礼县良源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渭源田园牧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天 水新民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宁县裕丰源家庭农场、山丹县林业局十里堡林场、 山丹县苗圃、甘肃山丹天泽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丝路盛丰科技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香源玫瑰产业有限公司、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公司、神威药 业有限公司、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八坊集团牛产业园、临夏紫斑牡丹开发公司王 坪基地、明丰集团公司神韵砖雕公司、康美集团公司鸣鹿牛谷、八八集团公司和 政啤特果加工、燎原乳业集团公司北塬万头牛养殖基地等。如下表所示。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校外实习基地 序 号 校外实习 基地名称 1 甘肃农业职业技 术学院教学点 2 山丹培黎学校教 学点 合作企业名称 甘肃远发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甘南燎原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兴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水花牛苹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渭源田园牧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掖市甘州区前进奶牛专业合作社 礼县良源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天水新民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宁县裕丰源家庭农场 山丹县林业局十里堡林场 山丹县苗圃 甘肃山丹天泽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6 用途 3 接受实训 实习 接受实训 实习 合作深度 要求 3 定西工贸职业技 术学校教学点 4 临夏州委党校教 学点 甘肃丝路盛丰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香源玫瑰产业有限公司 山丹县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山丹现代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公司 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八坊集团牛产业园 临夏紫斑牡丹开发公司王坪基地 明丰集团公司神韵砖雕公司 康美集团公司鸣鹿牛谷 临夏青韵砖雕公司 临夏能成砖雕公司 八八集团公司和政啤特果加工 燎原乳业集团公司北塬万头牛养殖基地 接受实训 实习 接受实训 实习 注:指认识实习、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 (三)教学资源(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 本专业应建设提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各 类教学资源。各任课教师应在精品课程网站和网络平台上详细罗列出供学生自学 或阅读的教材、辅助教材、专业图书、期刊杂志、参考文献、多媒体课件和优质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在网上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进行“碎片化”学 习。专业教学团队应安排专人负责进行学习资源的更新和网上答疑,通过与学生 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各课程选用教材与文献资料一栏表 序号 课程类 别 课 程 名 称 选用教材 1 形势与政策 统编教材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统编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应用文写作 办公自动化应用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统编教材 农村政策法规 农村党政管理 财税基础知识 现代种植技术 现代养殖技术 农业经营与管理 合作社运营管理 农产品市场营销 农村电子商务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 自编教材 统编教材 自编教材 统编教材 自编教材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 3 4 5 6 公 共 课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专 业 基 础 课 专 业 核 心 17 专业图书与文 献资料 学院图书馆藏 有农学、社会 学、政治学、 经济学、管理 学、生态学等 各类专业图 书、文献资料、 超星数字资 源、知网资源 可支撑本专业 学生进行相关 课程的学习。 备注 17 18 19 20 21 22 23 课 拓 展 课 乡村综合治理 乡村规划与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 甘肃人文地理 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 统编教材 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乡村干部方向)数字化教学资源列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名称 中国大学 MOOC 智慧职教云学校专属在线教学平 台 爱课程网 网易公开课 超星数字资源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每日农经 农广天地 致富经 资源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 http://zjy:.icve.com.cn/ http://www.icourses.cn/home/ https://open.163.com/ https://www.wjx.cn/jq/27770482.aspx https://www.icve.com.cn/ http://tv.cctv.com/lm/mrnj/videoset/ http://tv.cctv.com/lm/ngtd/videoset/ http://tv.cctv.com/ngtd/videoset/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适应扩招学生的特点,试行“农学结合、半农半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 模式。“农闲季节”开展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农忙季节”开展专业实践教 学。教学过程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开展针对性教学,一边 从事生产,一边开展学习。根据学员工作时间,开展错峰教学(农忙与农闲、节 假日)。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包括: 1、集中讲授:集中讲授分为集中面授和远程集中授课。其中集中面授按就 近原则,在全省各地分设多个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远程集中授课是指通过远程 直播平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度,安排固定时间,通过网络进行集中授课。 授课结束后,组织考试。 2、自主学习:主要通过智慧职教、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按教学进 度自行注册,并安排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视频、教学课件、作业、实训、测 验等,课程结束后,教学平台自动自成学习成绩。 3、实习实训:实操分为分散实训、集中实训和岗位实习三种。分散实习随 课程进行安排,由任课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布实训作业,学员完成后通过网 络平台提交实训成果,任课教师评定成绩;集中实训则由各教学点集中安排,实 18 训结束后,单独评定成绩。岗位实习是结合某学期开设课程和岗位实际,学员完 成规定实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实训成果,由课程负责人单独评定成 绩。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考试”的考核方式,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网 络自学、远程集中与集中面试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实训主要通过安排课程 实训项目和到校外实训基地观摩考察的方式进行;集中面授和集中实训的时间每 学期安排 2 周,进行集中授课、答疑、技能训练、考核及毕业设计、终结性考试 等。终结性考试方式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 考试形式。 (六)教学管理 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 管理。学生必须按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设立教学管理组织,实施校、系二级管理。教学督导室、教务处和各专业共 同完成。教学督导室负责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监督,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主, 相关人员渗入教学各个环节,从教学过程到安全教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 门和人员调整或解决。教务处组织各系负责教学的日常运转和管理,并根据教学 督导室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系部负责教学任务的具体落实、 教学过程的具体运作和教学评价的具体执行,并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教师 是学生学习质量考核的主体,系部做好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考核结果的认定。 十一、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毕业后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或进行本科函授和成人教 育等考试进入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和深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