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培养系统必修环节使....pdf
培养系统 之 必修环节 使用说明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19 年 11 月 系统概述 培养指导系统是面向学生、导师,服务于研究生与导师在培养计划、开题报 告、中期考核、答辩申请等培养各阶段的互动。 培养指导系统主要角色与功能: (1) 学生:制订相关培养计划,查看导师的指导建议、查看审核结果等。 (2) 导师:在培养各阶段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完成培养工作。 (3) 导师助手:导师所在培养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学生本人,能够代导师审 核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和论文答辩相关信息并填写意见。由导师通过 培养指导系统赋予助手代为审核的权限,也可以随时收回此权限。 1 第一章 培养指导系统 1 学生角色 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课程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可通 过教务系统选课、课程网站、空中课堂来完成;二是论文工作阶段,这一阶段可 通过培养指导系统(本系统)来完成。 本系统是研究生论文工作阶段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指导的互动平台, 同时系统中填报的数据也是申请学位时申报数据的主要来源。 目前,学籍系统注册的各类学生均可使用本系统。学生基本数据也来源于学 籍系统,对于学籍系统提供不全的信息,学生首次登录本系统时,应在“个人信 息维护”模块下补充完整,有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论文”模块是本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学生填写的工作计划、开题报告、中 期考核报告、答辩申请书等都可以通过本系统与导师、同学进行交互指导。 “成果”和“实践”模块,学生应随时进行更新,以确保申请答辩及申请学 位时数据的完整准确。 1.1 个人信息维护 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个人简历和奖惩信息。 基本信息来自学籍系统,其中学号、姓名、学位类别、培养单位和专业等是 不允许修改的,如显示有误,请与培养单位教育管理干部联系,其它信息为必填 项,学生应及时补填。学生只有维护了个人信息后,才能在培养各环节请求导师 指导。 2 1.1.1 基本信息 图 1 维护学生基本信息 (1) 访问路径:个人信息维护——基本信息。 (2) 用途:学生维护自己的基本信息,所有项均为必填项。 (3) 操作说明: 第一步:填写基本信息。 第二步:点击[更新]按钮,保存信息。 3 1.1.2 个人简历 图 2 维护学生的个人简历 (1) 访问路径:个人信息维护——个人简历。 (2) 用途:学生维护个人简历。 (3) 操作说明: 添加:点击“添加个人简历”按钮,填写个人简历。 编辑:对已有的简历,点击“编辑”按钮,修改个人简历。 删除:对已有的简历,点击“删除”按钮,删除个人简历。 4 1.1.3 奖惩信息 图 3 维护学生的个人简历 (1) 访问路径:个人信息维护——奖惩信息。 (2) 用途:学生维护个人的奖惩信息。 (3) 操作说明: 第一步:按照要求填写在学期间获奖情况和在学期间惩处情况。 第二步:点击[更新]按钮,保存信息。 1.2 课程 课程包括课程计划和课程成绩。课程主要是学生每个学期要选择的课程和课 程的成绩。这些信息来自集中教学的教务系统或所级教务系统。学生本人不能更 改任何信息。如果信息有误,请联系集中教学的教务处(集中教学阶段成绩)或 培养单位教育干部(所级教务)。 1.2.1 课程计划 可以查看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是否 学位课、开课学期、课程来源、状态等。 5 图 4 课程名称等信息的查看 (1) 访问路径:课程——课程计划。 (2) 用途:查看学生的学期的开课情况。 (3) 操作说明: 查看学生的开课情况,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课程来源以及状态。 1.2.2 课程成绩 用于查看本人课程成绩。 图 5 课程名称成绩的查询 (1) 访问路径:课程——课程成绩。 (2) 用途:查看学生的课程成绩。 (3) 操作说明: 查看学生的课程成绩。 6 1.3 论文 论文工作包括做论文期间的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答辩申请四项 内容的撰写、修改及提交。提交后的内容可以发送给导师或同学进行审阅、指导 (系统中描述为“请求指导” )。对于学生填写的任何一项内容,包括培养计划、 开题报告等,每进行一次修改,系统都会自动保存一个版本。方便的查看导师、 同学的批准或建议,及时掌握论文工作的修改进程。 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答辩申请的操作方式类似,仅以“培养计 划”为例进行操作的详细说明。 1.3.1 培养计划 在培养计划环节,学生撰写计划,然后请求指导。请求指导的对象可以为导 师,也可以为同学。这里导师、同学的关系信息取自学籍系统,同学为第一导师 指导的学生。 图 5.1 制定课程计划 7 图 5.2 检索课程 图 5.3 课程列表 (1) 访问路径:论文——制订课程学习计划。 (2) 用途:添加学生本人的课程计划。 (3) 操作说明: 添加课程计划(图 5.1) 第一步:点击制订课程学习计划按钮。 第二步:点击添加课程按钮,在弹出框中填写开课学期与检索课 程名称对话框,回车检索。(图 5.2) 。 第三步:选择检索出的课程,点击添加到我的课程计划按钮,完 成添加操作。 (图 5.2) 查看已添加课程列表(图 5.3) 8 可以查看学期、课程名称、是否学位课、学时、学分、以及删除 操作。 注意:只有在添加了课程计划之后才可以继续撰写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 期考核。 图 6 查看培养计划的历史版本、批注/建议 图 7 撰写培养计划 9 图 8 查看、预览培养计划 图 9 请求指导 (4) 访问路径:论文——培养计划。 (5) 用途:学生撰写自己的培养计划,请求导师和同学的指导,查看导师 和同学的批注和建议。 (6) 操作说明: 撰写培养计划(图 7) 第一步:填写培养计划的基本信息,上传相关参考文献。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已写的培养计划(图 6,图 8) 可以查看工作计划的内容,还可将该工作计划进行网页预览、打 印或生成电子文档进行保存。 请求指导(图 9) 10 点击[请求指导],选择发送人,可以为导师,也可以为同学,并 将最新版的培养计划发送给该人。 注意:如果提交导师后,导师审核通过并提交给培养单位,则不允许再修改 和撰写该计划。 1.3.2 开题报告 图 10 查看开题报告的历史版本、批注建议 (1) 访问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2) 用途:学生撰写自己的开题报告,请求导师和同学指导,查看导师和 同学的批注和建议。 (3) 操作说明: 撰写开题报告 第一步:填写开题报告的基本信息,上传开题报告原文,上传相 关参考文献。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已写的开题报告 可以查看开题报告的内容,还可将该开题报告进行网页预览、打 印或生成电子文档进行保存。 请求指导 点击[请求指导],选择发送人,可将最新版的论文开题报告发送 给该人。 11 注意:如果提交导师后,导师已将该开题报告提交给培养单位,则不允许再 修改和撰写该报告。 1.3.3 中期考核 图 11 查看中期考核报告的历史版本、批注建议 (1) 访问路径:论文——中期考核。 (2) 用途:学生撰写自己的中期考核报告,请求导师和同学的指导,查看 导师和同学的批注和建议。 (3) 操作说明: 撰写中期考核报告 第一步:填写中期考核报告的基本信息,上传中期报告原文,上 传相关参考文献。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已写的中期考核报告 可以查看中期考核报告的内容,还可将该中期考核报告进行网页 预览、打印或生成电子文档进行保存。 请求指导 点击[请求指导],选择发送人,可将最新版的中期考核报告发送 给该人。 注意:如果提交导师后,导师已将该中期考核报告提交给培养单位,则不允 许再修改和撰写该报告。 12 1.3.4 答辩申请 图 12 查看答辩申请的历史版本、批注建议 (1) 访问路径:论文——答辩申请 (2) 用途:学生撰写自己的答辩申请,请求导师和同学的指导,查看导师 和同学的批注和建议。 (3) 操作说明: 撰写答辩申请 第一步:填写答辩申请的基本信息,上传论文原文、相关参考文献。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自己的答辩申请:可以查看答辩申请的内容,还可将该答辩 申请进行网页预览、打印或生成电子文档进行保存。 请求指导:点击[请求指导],选择发送人,可将最新版的答辩申 请发送给该人。 注意:如果提交导师后,导师已将该答辩申请提交给培养单位,则不允许再 修改和撰写该报告。 13 图 13.1 论文被退回修改情况 当评阅专家对论文有修改意见,培养单位将修改意见反馈给相应的学生, 就会出现修改情况说明对话框,审核结果中也将显示培养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说 明,学生在修改论文后,必须填写修改情况说明才可提交至导师继续审核。 1.4 成果 成果的填报内容包括本人的发表论文、专利、出版专著、科研奖励等内容。 导师会对学生填报的成果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该信息会在申请答辩和学位评审 中显示,对学生拿到学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4.1 发表论文 图 14 查看发表论文信息及审核情况 14 图 15 登记发表论文 图 16 查看、编辑已登记的发表论文 (1) 访问路径:成果——发表论文。 (2) 用途:学生登记、编辑、删除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查看已登记论文的 审核情况 (3) 操作说明: 登记发表论文(图 14) 第一步:填写登记发表论文的基本信息。 15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修改已登记的发表论文及审核情况(图 15) 可以查看已登记的发表论文,如果未审核,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 如已审核通过,则可以看到审核结果,但不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注意:如果该发表论文已审核,学生不能对该发表论文进行编辑和删除。 1.4.2 专利 图 17 查看专利信息及审核情况 图 18 登记专利 16 图 19 查看、编辑已登记的专利 (1) 访问路径:成果——专利。 (2) 用途:学生登记、编辑、删除自己已的专利,查看已登记专利的审核 情况 (3) 操作说明: 登记专利(图 17) 第一步:填写登记专利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修改已登记的专利及审核情况(图 18) 可以查看已登记的专利,如果未审核,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如 已审核通过,则可以看到审核结果,但不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注意:如果该专利已审核,学生不能对该专利进行编辑和删除操作。 17 1.4.3 出版专著 图 20 查看出版专著及审核情况 图 21 登记出版专著 18 图 22 查看、编辑已登记的出版专著 (1) 访问路径:成果——出版专著。 (2) 用途:学生登记、编辑、删除自己的出版专著,查看已登记出版专著 的审核情况 (3) 操作说明: 登记出版专著(图 20) 第一步:填写登记出版专著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修改已登记的出版专著及审核情况(图 21) 可以查看已登记的出版专著,如果未审核,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 如已审核通过,则可以看到审核结果,但不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注意:如果该出版专著已审核,学生不能对该出版专著进行编辑和删除。 19 1.4.4 科研奖励 图 23 查看科研奖励信息及审核情况 图 24 登记科研奖励 20 图 25 查看、编辑已登记的科研奖励 (1) 访问路径:成果——科研奖励。 (2) 用途:学生登记、编辑、删除自己的科研奖励,查看已登记科研奖励 的审核情况 (3) 操作说明: 登记科研奖励(图 23) 第一步:填写登记科研奖励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修改已登记的科研奖励及审核情况(图 24) 可以查看已登记的科研奖励,如果未审核,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 如已审核通过,则可以看到审核结果,但不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注意:如果该科研奖励已审核,学生不能对该科研奖励进行编辑和删除。 21 1.5 实践 实践的填报内容包括本人参与的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导师会对学生填报的 实践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该信息会在申请答辩和学位评审中显示,对学生 拿到学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5.1 学术报告 图 26 查看学术报告信息及审核情况 图 27 登记学术报告 22 图 28 查看、编辑已登记的学术报告 (1) 访问路径:实践——学术报告(图 25) 。 (2) 用途:学生登记、编辑、删除自己已参与的学术报告,查看已登记学 术报告的审核情况。 (3) 操作说明: 登记学术报告(图 26) 第一步:填写登记学术报告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查看、修改已登记的学术报告及审核情况(图 27) 可以查看已登记的学术报告,如果未审核,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 如已审核通过,则可以看到审核结果,但不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注意:请在完成所有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环节后,再提交导师审核,导师只 审核一次;导师审核后不能继续填写或编辑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登记。 1.5.2 社会实践 23 图 29 查看社会实践信息及审核情况 图 30 登记社会实践 图 31 查看、编辑已登记的社会实践 (1) 访问路径:实践——社会实践(图 28) 。 (2) 用途:学生登记、编辑、删除自己已参与的社会实践,查看已登记社 会实践的审核情况 (3) 操作说明: 登记社会实践(图 29) 第一步:填写登记社会实践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24 查看、修改已登记的社会实践及审核情况(图 30) 可以查看已登记的社会实践,如果未审核,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 如已审核通过,则可以看到审核结果,但不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注意:请在完成所有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环节后,再提交导师审核,导师只 审核一次;导师审核后不能继续填写或编辑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登记。 25 2 导师角色 导师可以通过本系统了解学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学术和社会实践完成情 况,并且及时做出指导或审核。通过网络,导师可以在异地指导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便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 2.1 论文指导 在论文指导中,导师可以对学生的工作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答辩申 请以及学生填写的成果、实践等内容进行查看、下载、审核、提交。 如果学生提交了论文指导的发送请求,导师可以在首页工作提醒栏目中看到 指导请求提示(如图 31)。 图 32 导师工作提醒 点击“查看”按钮(图 31),再点击“指导”,进入到相应的页面,填写指 导意见。 导师也可以在(图 32)中点击学生姓名,查看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学业情况。 在学业情况中点击某项内容,填写指导意见或导师评语(图 33)。 26 图 33 论文指导 图 34 查看指导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学业情况 2.1.1 论文 “论文”,主要用于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答辩申请阶段的互动 (图 34) 。 27 图 35 查看指导学生的论文进展 导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请求,填写指导意见(图 35) 。审核通过后,该项内容 提交到培养单位。如果选择退回修订,学生修改后需再提交请求指导。 图 35 指导论文工作与审核 (1) 访问路径:论文指导——点击学生姓名——选择某项论文工作。 (2) 用途:查看、指导、审核学生的论文工作。 (3) 操作说明: 28 第一步:选择某项论文工作。 第二步:查看论文工作内容,也可网页预览和下载。 第三步:填写指导意见。 第四步:选择点击[退回修订]或[审核通过]按钮。 注意:当选择[退回修订]时,学生可以继续修改该论文工作;当选择[审核通 过]时,学生不能对该论文工作进行新的撰写、修改和删除。 图 35.1 导师审核论文 当评阅专家对论文有修改意见时。培养单位将修改意见反馈给相应的学生, 相应学生再次请求指导的论文会显示修改情况说明(图 35.1),导师需要对修改 后的论文以及修改情况说明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答辩阶段。 2.1.2 成果 “成果”,用于导师对学生发表论文、专利、出版专著和科研奖励的审核(图 36,37)。 29 图 36 审核学生的成果信息 图 37 审核学生成果 (1) 访问路径:论文指导——点击学生姓名——选择某项成果 (2) 用途:查看、审核学生填写的成果。 (3) 操作说明: 第一步:选择某项成果内容。 第二步:查看成果内容。 第三步:填写审核意见。 第四步:选择点击[真实有效]或[无效]按钮。 注意:当选择[无效]时,学生可以继续修改该成果;当选择[真实有效]时, 学生不能对该成果进行修改和删除。 30 2.2 实践审核 “实践审核”,用于导师对学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的审核(图 38),审核 “通过”则学生自动获得培养单位设置的相应学分,“不通过”则自动退回给学 生修改。 图 38 实践审核 (1) 访问路径:实践审核 (2) 用途:查看学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汇总表并审核。 (3) 操作说明: 第一步:查看“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汇总表” 。 第二步:点击操作列下拉列表。 第三步:选择审核结果。 注意:进行审核操作前,培养单位管理干部应提前设置好学术报告及社会实 践默认学分,如果未设置,系统会给出相关提示。 2.3 助手管理 助手是指导师所在培养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学生本人,能够代导师审核研究 生培养必修环节和论文答辩相关信息并填写意见。 导师可以通过培养指导系统赋予助手代为审核的权限,也可以随时收回此权 限(图 39、图 40)。如果是导师所在培养单位的工作人员充当助手,具体的操作 界面及说明如下: 31 图 39 助手管理 图 40 设置助手权限 (1) 访问路径:助手管理 (2) 用途:代导师审核研究生培养必修环节和论文答辩相关信息并填写意 见; (3) 操作说明: 从教师系统引入助手: 第一步:点击“从教师系统引入助手”按钮,选择助手,点击“引 入选取的数据”完成助手引入。 第二步:点击我的助手“操作”列“权限”按钮。 第三步:配置助手权限。 如果是学生本人充当导师助手,具体操作界面和说明如下: (1) 访问路径:论文指导 (2) 用途:设置学生为导师助手。 (3) 操作说明: 32 第一步:选中学生授权助手列复选框。 第二步:点击授权助手按钮。 第三步:提示授权成功。 注意:设置为导师助手后,学生可登录系统,通过菜单,论文--论文指导, 访问和修改论文。 新增助手 第一步:点击“新增助手” ,填写导师助手信息,填写完整后,点击“保 存”功能。 第二步:点击我的助手“操作”列“权限”按钮。 第三步:配置助手权限。 33 图 45 查看本单位学生列表 无论哪种方式,点击学生姓名,就可查看该学生培养情况(图 46) 。 图 46 查看某学生的培养情况 (1) 访问路径:培养管理-学生列表 (2) 用途:查看学生的培养情况。 34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培养系统必修环节使....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