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四川省唱家乡的歌”唱歌微课比赛涪城区选拔比赛活动的通知.pdf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举办四川省首届 义务教育阶段“唱家乡的歌”唱歌微课比赛的通知 各市(州)教科所(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的高素质专业 化音乐教师队伍,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提升校园美育功能,更好 的继承并传唱家乡的歌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 力。经研究,决定举行四川省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唱家乡的歌” 唱歌课微课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范围与对象 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在职在岗音乐教师。 二、课程内容 四川省各地区童谣、民歌及地方戏曲。 三、参赛要求 1.“微课”应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突出音乐教学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 1 — 2.“微课”课型是唱歌课,教学题材必须紧紧围绕“家乡的 歌”这一主题,选择四川省各地童谣、民歌或者地方戏曲为教学 内容;参赛内容需健康向上、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内容无政 策性错误,如发现作品中存在不良信息,取消其参赛资格。 3.“微课”需展示唱歌课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教学目标明 确,过程清晰,方法得当,音乐学科特点突出。 4.“微课”录制需在真实的中小学课堂环境中进行,在有学 生的情况下实施并录制。 5.每节“微课”可以有一名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只能指 导一节微课。 6.提交材料要求: (1)文本资料:提交“微课”教案,教案应与“微课”视 频一致,应体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需注明课 程名称、教学重难点、所授年级、使用的教材等。 (2)视频材料:提交 15 分钟的教学视频。视频需采用高清 或标清录制,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能较真实完整反映教学 情境,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格式为 MPG4,码流率不低于 512Kbps;采用高清 16:9 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 1024×576, 采用标清 4:3 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 720×576,作品大小一 律不超过 700M;视频与音响须同步录制,人物突出、图像清晰、 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视频片头应显示课程名称、所授年级、使 用的教材、教学重点等,视频中不得出现市、州、学校名称以及 执教教师姓名。 — 2 — (3)以上两项材料须为展示学校原创,不得抄袭。 四、名额分配 1.各市(州)教科所(院)可报送小学 4 节、初中 2 节。 (成 都市小学 5 节,初中 3 节) 2.省内 3 个音乐名师工作室可各报送 1 节。分别是:寇中泉 名师工作室、谢红梅名师工作室、陈双名师工作室各 1 节。 五、报送时间及地点 1.报送时间:2019 年 4 月 30 日下午 5 点以前(以邮件时间 和邮戳为准) 。过期视为自动放弃。 2.报送方式:本次比赛仅接受市(州)教科所(院)统一报 送。 3.报送方式:本次比赛需要网上报送和邮寄报送同时上报, 资料齐全方能取得评比资格。 (1)网上报送:各市(州)统一将推荐汇总表、报名表、 教案、教学内容(以规范歌谱的形式)打包发送至: 1512551233@qq.com 。 (2)邮寄报送:参赛微课视频请以 CD 或者 U 盘的形式统一 邮寄至: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航空港黄荆路 11 号 四川省教科院 徐伟,联系电话:028-85876191。 六、奖励设置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根据比赛规定,评出等次并颁发证 书;指导的微课获得一等奖的老师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七、其它 — 3 — 此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省教科院将组织专家评委对参评 微课进行评审,并择优进行现场展示,现场展示的时间及地点另 行通知。 附件:1. 四川省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唱家乡的歌”唱歌课 微课比赛汇总表 2. 四川省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唱家乡的歌”唱歌课 微课比赛报名表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年 1 月 15 日 — 4 — 附件 1 四川省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唱家乡的歌”唱歌课微课 比赛推荐汇总表 市 (州) : 序 学段(小学 号 /初中) 学校 姓名 职称 参赛课题 指导老师 联系 电话 — 5 — 附件 2 四川省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唱家乡的歌”唱歌课微课 比赛报名表 市(州)教科所(院) 单位 报送人: 电话: 电 话 课题 任 课 教 师 指 导 教 师 授 课 班 级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教 龄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教 龄 年 级 班 级 人 数 班 主 任 校长签名: 市(州)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公章 盖 年 月 日 — 6 — 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