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

时光停在你眼里╮12 页 268.508 KB下载文档
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1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

公共卫生学院概况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于1976年,其前身为原铁道部所属南京铁道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2000年4月并入东南大学,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学”是东南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学院坚持走医工结合与多学 科交叉的发展道路,以“与理工科结合构建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大 问题、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预防医学高层次人才”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和特色。在2012年教 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7。 学院设有预防医学(五年制)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专业方向,四年制)2个本科专 业。预防医学专业建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与 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劳动与社会保 障专业始建于1995年,是我国最早开设医疗保险专业方向的本科专业,现为江苏省重点建设 的品牌特色专业。学院设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学及医疗保险学等4个学科系(群),涵盖了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险专业的主要二级学科。设 有预防医学、卫生毒理、医学应用技术、伤害流行病学、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险等研究 所;建有“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共 建)。 学院实验室面积3600多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拥有液质联动仪、气质联动 仪、流式细胞分选仪、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酶标仪、 荧光定量PCR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电子显微镜、全暴露液气态吸入染毒系统等一批先进 的科研设备。拥有开展分析检测、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信息资料处理等规范实验室 及SPF动物实验室,在省市一级卫生监督机构与疾控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以及政府社保部门 共建了35个教学和研究实习(训)基地,为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持 。 学院面向全国招收优秀生源,着力为学生构建以国家精品课程和省部级精品课程为主的通识 教育基础平台;实行以课堂理论教学与科研能力训练(SRTP)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段 式”专业培养模式;聘请海外教授共同开设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健康促 进、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等10余门英文课程,其中“临床流行病学”是江苏省英文精品课 程;积极实行开放式、国际化办学,与国(境)外著名高校开展交换生、联合培养等,开设 英文公共卫生硕士(Globe Health)研究生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不断提高学生 培养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近五年来,选派20余名教师出国研修、讲学、访问。与 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院所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双边合作 关系;聘请了多位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来院进行短期讲学、 授课或开设专题讲座。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普大学、印第安纳 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罗切斯特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德国洪 堡大学、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生、MPH和科研合作。 东南大学2021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 医学 专业代码: 100401K 学制: 5 制定日期: 2021-2022 授予学位: 医学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高尚职业道德、扎实专业基础与独立思考能力、大胆创新与勇于实践、善于团队合作与全球化视 野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军人才。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 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 2. 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生物学基础以及临床诊治技术。 3. 具有较强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熟悉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卫生法律和法规 。 4. 掌握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卫生监测与监督的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 力,制定、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的能力。 5. 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较熟练地查阅和阅读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6.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 7.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四. 主要课程 1. 通识教育基础课 马列课、德育课及通识选修课、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等数学、医学物理学、基础化 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 2. 大类学科基础课 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人体寄生虫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 学、卫生毒理学、卫生分析化学、放射防护等。 3. 专业主干课 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4. 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 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生理学、数据分析、循证医学、医学科研方法、疾病营养学、健康风险评估、卫生应急学、生活中 的毒理学、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职业心理与安全。 五. 主要实践环节 1. 第三学年第三学期结束后安排为期12周的临床实习,延续到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第2周止。2. 第四学年第三学期结束后安 排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延续到第五学年第一学期第2周止。3. 第五学年第三学期安排为期18周的毕业课题设计、论文撰 写及答辩。 六. 双语教学课程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 环境卫生学、疾病营养学。 八. 系列研讨课程(含新生研讨课) 设置公共卫生导论、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环境与健康、职业与健康等部分研究型课程。 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203.5,且根据教育关于印发《高等学校 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每年须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毕业时按照毕业当年度 的成绩╳50%+(前几年的平均成绩)╳50%≥50,方可毕业。同时,本科生毕业应修得4学分全英文专业课程,外语达到东 南大学外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十.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课程类型 学分 学时 学分 比例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70 1362 34.40% 专业相关课程 96 1785 47.17%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 &短学期课程 37.5 116 + 课程周数: 45 18.43% 203.5 3263 + 课程周数: 45 100% 总计 十一. 实践类课程学分比例 实践类课程学分: 59.06 ,总学分: 203.5 , 比例: 29.02% 通识教育基础课 (1)思政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3 48 0 0 0 3 一 1 + 0.25 8 0 0 0 2 一 1 - 3 48 0 0 0 3 一 3 + 0.25 8 0 0 0 2 一 3 - 5 48 0 0 32 3 二 1 + 0.25 8 0 0 0 2 二 1 - 3 48 0 0 0 3 二 3 + 学分 B15M00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B15M0070 形势与政策(1) B15M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15M0080 形势与政策(2) B15M002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B15M0090 形势与政策(3) B15M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15M0100 形势与政策(4) 0.25 8 0 0 0 2 二 3 - B15M0110 形势与政策(5) 0.25 8 0 0 0 2 三 1 - B15M0120 形势与政策(6) 0.25 8 0 0 0 2 三 3 - B15M0130 形势与政策(7) 0.25 8 0 0 0 2 四 1 - B15M0140 形势与政策(8) 0.25 8 0 0 0 2 四 3 - B88M0010 就业导论 0.5 16 0 0 0 1 四 3 - 16.5 272 0 0 32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2 44 36 0 0 一 3 + 2 44 36 0 0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合计 备注 (2)计算机类 课程编号 B99M0120 课程名称 计算机程序设计 合计 4 备注 (3)自然科学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B07M1070 高等数学I 6 96 4 0 0 6 一 1 + B10M0070 医学物理学 3 64 0 0 0 4 一 1 + B10M0170 大学物理实验(医学) 1 0 32 0 0 2 一 1 + B19M0090 无机化学(H) 2 48 32 0 0 3 一 1 + 备注 B07M1080 高等数学II 6 96 4 0 0 6 一 3 + B19M0190 有机化学(H)(含实验) 3 32 32 16 0 3 一 3 + B41A0110 医学生物学(双语) 1 16 0 8 0 2 一 3 + B41G0310 生理学G 3 48 0 0 0 4 二 1 + B41A1210 生物化学(双语) 3.5 64 0 0 0 4 二 3 + B41G0820 生物化学实验G 1 0 32 0 0 4 二 3 + 29.5 464 136 24 0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合计 (4)通识选修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00TL080 人文社科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 2 32 0 0 0 0 B00TL090 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 2 32 0 0 0 0 B00TL130 劳动教育与实践(1学分) 1 16 0 0 0 0 B00TL140 “四史”教育通识选修课(1学分) 1 16 0 0 0 0 B00TL150 美育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 2 32 0 0 0 0 B4213010 医学心理学(研讨) 1 16 0 16 16 2 一 1 + B13N0010 医学伦理学 1 16 0 8 0 6 一 3 + 10 160 0 24 16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一 1 +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合计 备注 (5)新生研讨课 课程编号 B4212010 课程名称 公共卫生导论(新生研讨) 1 16 0 16 0 合计 1 16 0 16 0 2 备注 (6)军体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B15M0060 军事理论 2 32 0 0 0 2 一 1 + B18M0010 体育I 0.5 32 0 0 0 2 一 1 + B18M0020 体育II 0.5 32 0 0 0 2 一 3 + B18M0030 体育III 0.5 32 0 0 0 2 二 1 + B18M0040 体育IV 0.5 32 0 0 0 2 二 3 + 1 + B18M0050 体育V 0.5 0 0 0 0 0 三 3 + 2 + B18M0060 体育VI 合计 0.5 0 0 0 0 5 160 0 0 0 0 四 备注 (7)外语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B17M0010 大学英语II 2 32 0 32 0 4 一 1 + B17M0020 大学英语III 2 32 0 32 0 4 一 3 + B17M0030 大学英语IV 2 32 0 32 0 4 二 1 + B17M0020 大学英语III 2 32 0 32 0 4 一 1 + B17M0030 大学英语IV 2 32 0 32 0 4 一 3 + B17M0040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2 32 0 0 32 2 二 1 + B17M0030 大学英语IV 2 32 0 32 0 4 一 1 + B17M0040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2 32 0 0 32 2 一 3 + B17M0050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 2 32 0 0 32 2 二 1 + 6 96 0 96 32 合计 备注 2级起点 3级起点 4级起点 专业相关课程 (1)大类学科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B41A0940 系统解剖学(双语) 4.5 48 48 0 0 6 一 3 + B41G1020 机能实验学B1 1.5 0 48 0 0 3 二 1 + B41G0410 医学微生物学G 2 32 0 0 0 2 二 3 + B41G0510 医学免疫学G 2 32 0 0 0 2 二 3 + B41G0610 病理学G 3 48 0 0 0 3 二 3 + B41G0720 形态实验学(病理)G 1.5 0 48 0 0 3 二 3 + B41A3020 形态实验学(寄生虫) 0.5 0 16 0 0 3 三 1 + B41G0920 机能实验学B2 1.5 0 48 0 0 2 三 1 + B41G1210 药理学G 2 32 0 0 0 2 三 1 + B41G1310 人体寄生虫学G 1.5 24 0 0 0 2 三 1 + B43G1110 诊断学G 3.5 56 0 0 0 4 三 1 + B43D1640 儿科学D 2 32 8 0 0 2 三 3 + B43D1740 妇产科学D 2 32 8 0 0 3 三 3 + B43G1740 内科学 3 40 16 0 0 7 三 3 + B43G1840 外科学 3 40 16 0 0 5 三 3 + B4211040 放射防护 1.5 24 0 0 0 2 四 1 + B4211051 卫生毒理学(双语) 4 48 30 0 0 6 四 1 + B4213031 卫生分析化学 3.5 40 40 0 0 8 四 1 + 合计 42.5 528 326 0 0 (2)专业主干课 备注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2 24 0 16 0 4 二 1 + 流行病学I(双语) 2 24 0 16 0 4 二 3 + B4212120 卫生统计学II(双语) 2.5 40 0 16 0 4 三 3 + B4211060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2 32 0 0 0 2 四 1 + B4213041 儿童少年卫生学 2.5 32 12 0 0 2 四 1 + B4212160 流行病学II(双语) 3.5 40 0 28 0 4 四 2 + B4211091 环境卫生学(全英文) 5 64 40 0 0 4 四 3 + B421110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双语) 5.5 64 44 0 0 4 四 3 + B421305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双语) 5 64 32 0 0 4 四 3 + B421308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5 16 0 16 0 3 五 1 + 合计 31.5 400 128 92 0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4212110 卫生统计学I(双语) B4212150 学分 备注 (3)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41G0210 组织学与胚胎学G 2 32 0 0 0 2 二 1 + B41G1410 病理生理学G 2 32 0 0 0 2 三 1 + B4211141 卫生应急学(综合) 2 16 0 32 0 4 五 1 + B4211210 公共卫生现场与实践(综合) 2 0 64 0 0 5 五 1 + B4211010 全球卫生(研讨) 1 16 0 16 16 2 二 3 + B4212021 医学社会学(研讨) 1 16 0 16 0 2 二 3 + B4214010 卫生政策(研讨) 1 16 0 16 16 2 二 3 + B4211031 健康风险评估(研讨) 1 16 0 16 0 2 三 1 - B4212040 医学科研方法(研讨) 1 16 0 16 16 2 三 1 - B4212060 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包,研讨) 1 16 0 16 0 2 三 1 - B4214041 社会医学(研讨) 1 16 0 16 0 2 三 1 - B4211231 系统思考(研讨) 2 48 0 16 0 2 三 1 - B4212030 公共关系学(研讨) 2 24 0 24 0 4 三 1 - B4214020 社区卫生服务(研讨) 2 24 0 24 0 4 三 1 - B4214030 卫生经济学(研讨) 2 24 0 24 0 4 三 1 - B43G1910 皮肤性病学G 2 32 0 0 0 2 三 3 + B43G2010 传染病学G 2 32 0 0 0 2 三 3 + B43G2110 医学影像学 2 32 0 0 0 2 三 3 + B43G2210 神经精神病学G 2 32 0 0 0 2 三 3 + B4211070 环境与肿瘤(研讨) 1 16 0 16 16 2 四 3 - B4211080 安全管理学(研讨) 1 16 0 16 16 2 四 3 - B4211110 生物样本分析(研讨) 1 16 0 16 16 2 四 3 - 备注 至少选修1个 学分 至少选修3个 学分 至少选修4个 学分 至少选修2个 学分 至少选修1个 学分 至少选修1个 学分 B4213070 疾病营养学(全英文,研讨) 1 16 0 16 16 2 四 3 - B4211120 生活中的毒理学(研讨) 2 24 0 24 0 4 五 1 + B4211130 职业心理与安全(研讨) 2 24 0 24 0 4 五 1 + B4212080 循证医学(研讨) 2 24 0 24 0 2 五 1 + B4213090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研讨) 1 16 0 16 16 4 五 1 + B4224420 医学大数据(研讨) 1 16 0 16 0 4 五 1 + 合计 22 352 64 400 128 学分 授课 实验 讨论 课外 周学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授课 学年 授课 学期 考核 类型 至少选修1个 学分 至少选修2个 学分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短学期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81M0030 工业系统认识1 0.5 0 16 0 0 16 一 1 - B1400340 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双语) 2 32 0 0 0 8 一 4 + B43G1520 临床内科技能实验学 0.5 0 16 0 0 2 三 1 - B43G1620 临床技能培训 0.5 0 8 0 0 0 三 3 - B4215011 临床实习(预防) 7 0 0 0 0 (12) 三 4 - B4215021 专业实习 7 0 0 0 0 (12) 四 4 - B4215031 毕业设计(预防) 10.5 0 0 0 0 (18) 五 3 - 0.5 0 16 0 0 2 一 4 - 0.5 0 16 0 0 2 一 4 - 0.5 0 16 0 0 2 四 3 - B4212090 B4213110 B4213100 公共卫生基本技能训练(科研基本训 练) 公共卫生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基本训 练) 公共卫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基本训 练) B4215050 社会实践 1 0 0 0 0 0 五 3 - B4215060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1 0 0 0 0 0 五 3 - B4215070 大学生课外研学 2 0 0 0 0 0 五 3 - B4211020 学术论文写作(研讨) 1 16 0 16 16 2 三 1 - B43B0350 医学文献检索 1 16 0 0 0 2 三 1 - B85M0020 军训 2 0 0 0 0 (3) 一 1 + 37.5 64 88 16 16. 00 (45)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合计 备注 学程安排 第一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07M1070 高等数学I 6 6 + 必修 B10M0070 医学物理学 3 4 + 必修 B10M0170 大学物理实验(医学) 1 2 + 必修 B15M00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 + 必修 B15M0060 军事理论 2 2 + 必修 B15M0070 形势与政策(1) 0.25 2 - 必修 B18M0010 体育I 0.5 2 + 必修 说明 B19M0090 无机化学(H) 2 3 + 必修 B4212010 公共卫生导论(新生研讨) 1 2 + 必修 B4213010 医学心理学(研讨) 1 2 + 必修 B81M0030 工业系统认识1 0.5 16 - 必修 B85M0020 军训 2 (3) + 必修 B17M0010 大学英语II 2 4 + 必修 [1] B17M0020 大学英语III 2 4 + 必修 [2] B17M0030 大学英语IV 2 4 + 必修 [3]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24.25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合计:必修学分 0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 + B07M1080 高等数学II 6 6 + 必修 B13N0010 医学伦理学 1 6 + 必修 B15M0080 形势与政策(2) 0.25 2 - 必修 B18M0020 体育II 0.5 2 + 必修 B19M0190 有机化学(H)(含实验) 3 3 + 必修 B41A0110 医学生物学(双语) 1 2 + 必修 B41A0940 系统解剖学(双语) 4.5 6 + 必修 B99M0120 计算机程序设计 2 4 + 必修 B17M0020 大学英语III 2 4 + 必修 [1] B17M0030 大学英语IV 2 4 + 必修 [2] B17M0040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2 2 + 必修 [3]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20.25 第4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1400340 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双语) 2 8 + 必修 B4212090 公共卫生基本技能训练(科研基本训练) 0.5 2 - 必修 B4213110 公共卫生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基本训练) 0.5 2 - 必修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5 3 + 必修 合计:必修学分 3 第二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15M002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15M0090 形势与政策(3) 0.25 2 - 必修 B18M0030 体育III 0.5 2 + 必修 说明 B41G0210 组织学与胚胎学G 2 2 + 必修 B41G0310 生理学G 3 4 + 必修 B41G1020 机能实验学B1 1.5 3 + 必修 B4212110 卫生统计学I(双语) 2 4 + 必修 B17M0030 大学英语IV 2 4 + 必修 [1] B17M0040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2 2 + 必修 [2] B17M0050 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 2 2 + 必修 [3]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3 3 + 必修 合计:必修学分 16.25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合计:必修学分 0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15M0100 形势与政策(4) 0.25 2 - 必修 B18M0040 体育IV 0.5 2 + 必修 B41A1210 生物化学(双语) 3.5 4 + 必修 B41G0410 医学微生物学G 2 2 + 必修 B41G0510 医学免疫学G 2 2 + 必修 B41G0610 病理学G 3 3 + 必修 B41G0720 形态实验学(病理)G 1.5 3 + 必修 B41G0820 生物化学实验G 1 4 + 必修 B4212150 流行病学I(双语) 2 4 + 必修 B4211010 全球卫生(研讨) 1 2 + 任选 B4212021 医学社会学(研讨) 1 2 + 任选 B4214010 卫生政策(研讨) 1 2 + 任选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1 2 - 限选 0.25 2 - 必修 [10] 合计:必修学分 18.75 第4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合计:必修学分 0 第三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4211020 学术论文写作(研讨) B15M0110 形势与政策(5) B18M0050 体育V 0 0 + 必修 B41A3020 形态实验学(寄生虫) 0.5 3 + 必修 B41G0920 机能实验学B2 1.5 2 + 必修 B41G1210 药理学G 2 2 + 必修 B41G1310 人体寄生虫学G 1.5 2 + 必修 B41G1410 病理生理学G 2 2 + 必修 B43B0350 医学文献检索 1 2 - 必修 B43G1110 诊断学G 3.5 4 + 必修 B43G1520 临床内科技能实验学 0.5 2 - 必修 B4211031 健康风险评估(研讨) 1 2 - 任选 B4212040 医学科研方法(研讨) 1 2 - 任选 B4212060 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包,研讨) 1 2 - 任选 B4214041 社会医学(研讨) 1 2 - 任选 B4211231 系统思考(研讨) 2 2 - 任选 B4212030 公共关系学(研讨) 2 4 - 任选 B4214020 社区卫生服务(研讨) 2 4 - 任选 B4214030 卫生经济学(研讨) 2 4 - 任选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4] [9] 合计:必修学分 12.75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合计:必修学分 0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15M0120 形势与政策(6) 0.25 2 - 必修 B18M0050 体育V 0.5 0 + 必修 B4212120 卫生统计学II(双语) 2.5 4 + 必修 B43D1640 儿科学D 2 2 + 必修 B43D1740 妇产科学D 2 3 + 必修 B43G1620 临床技能培训 0.5 0 - 必修 B43G1740 内科学 3 7 + 必修 B43G1840 外科学 3 5 + 必修 B43G1910 皮肤性病学G 2 2 + 任选 B43G2010 传染病学G 2 2 + 任选 B43G2110 医学影像学 2 2 + 任选 B43G2210 神经精神病学G 2 2 + 任选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7 (12) - 必修 [7] 合计:必修学分 13.75 第4学期 课程编号 B4215011 课程名称 临床实习(预防) 合计:必修学分 7 第四学年 第1学期 说明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B15M0130 形势与政策(7) 0.25 2 - 必修 B4211040 放射防护 1.5 2 + 必修 B4211051 卫生毒理学(双语) 4 6 + 必修 B4211060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2 2 + 必修 B4213031 卫生分析化学 3.5 8 + 必修 B4213041 儿童少年卫生学 2.5 2 + 必修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13.75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18M0060 体育VI 0.5 0 + 必修 B4212160 流行病学II(双语) 3.5 4 + 必修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0.25 2 - 必修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4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15M0140 形势与政策(8) B4211091 环境卫生学(全英文) 5 4 + 必修 B421110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双语) 5.5 4 + 必修 B421305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双语) 5 4 + 必修 B4213100 公共卫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基本训练) 0.5 2 - 必修 B88M0010 就业导论 0.5 1 - 必修 B4211070 环境与肿瘤(研讨) 1 2 - 任选 B4211080 安全管理学(研讨) 1 2 - 任选 B4211110 生物样本分析(研讨) 1 2 - 任选 B4213070 疾病营养学(全英文,研讨) 1 2 - 任选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7 (12) - 必修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8] [6] 合计:必修学分 16.75 第4学期 课程编号 B4215021 课程名称 专业实习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7 第五学年 第1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4211141 卫生应急学(综合) 2 4 + 必修 B4211210 公共卫生现场与实践(综合) 2 5 + 必修 B421308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5 3 + 必修 B4211120 生活中的毒理学(研讨) 2 4 + 任选 B4211130 职业心理与安全(研讨) 2 4 + 任选 B4212080 循证医学(研讨) 2 2 + 任选 B4213090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研讨) 1 4 + 任选 说明 [5] B4224420 医学大数据(研讨) 1 4 + 任选 [5]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 必修 合计:必修学分 5.5 第2学期 课程编号 合计:必修学分 0 第3学期 课程编号 B4215031 毕业设计(预防) 10.5 (18) B4215050 社会实践 1 0 - 必修 B4215060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1 0 - 必修 B4215070 大学生课外研学 2 0 - 必修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 时 考核 方式 课程 类型 说明 合计:必修学分 14.5 第4学期 课程编号 合计:必修学分 0 其他 课程编号 B00TL090 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 2 0 B00TL080 人文社科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 2 0 B00TL130 劳动教育与实践(1学分) 1 0 B00TL150 美育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 2 0 B00TL140 “四史”教育通识选修课(1学分) 1 0 必修 跨学年、跨学期选修课说明 [1]:2级起点: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III [2]:3级起点:大学英语III,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大学英语IV [3]:4级起点: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大学英语高级课程1 [4]:至少选修3个学分:健康风险评估(研讨),社会医学(研讨),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包,研讨),医学科研方法(研讨) [5]:至少选修2个学分:生活中的毒理学(研讨),医学大数据(研讨),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研讨),循证医学(研讨),职业心 理与安全(研讨) [6]:至少选修1个学分:生物样本分析(研讨),疾病营养学(全英文,研讨) [7]:至少选修2个学分:皮肤性病学G,神经精神病学G,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G [8]:至少选修1个学分:环境与肿瘤(研讨),安全管理学(研讨) [9]:至少选修4个学分:系统思考(研讨),卫生经济学(研讨),社区卫生服务(研讨),公共关系学(研讨) [10]:至少选修1个学分:全球卫生(研讨),卫生政策(研讨),医学社会学(研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