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报告.pdf
中共桃江县委党校 2019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中共桃江县委党校是县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与桃 江县行政学校、桃江县社会主义学校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个机构。 下设办公室、教研室、教务科、行政科、图书信息中心 5 个行政股 室。核定编制 25 名,其中行政编制 13 名,事业编制 12 名。2019 年机关在职人员 23 人,离休人员 1 人,退休人员 14 人。主要职能 是轮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公务员和党外干部; 培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干部和理论 骨干;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进行考核考察;围绕 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上级下达 的调研任务;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2019 年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为 366.66 万元,基本支出为 260.66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222.74 万元, 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25.1 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12.82 万元) ,项目支出 106 万元主要用于 干部教育培训。 (三)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部门中长期绩效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贯 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年度绩效目标:轮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公 务员和党外干部,培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进行考 核考察,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 担上级下达的调研任务,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分析 (一)基本支出 全年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为 260.66 万元,其中:包括工资福 利支出 222.74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12.82 万元,商品 和服务支出 25.1 万元。基本支出的主要用途是支付全体干职工的 工资福利待遇,对个人和家庭进行适当补助,支付办公费用、公务 用车费用、会议费用等。资金使用在财政局集中支付核算局的监督 下使用,工资由财政统发中心代理。机关确立了会计、出纳等专职 财务人员,建立了《机关财务制度》 、 《公务接待制度》 、 《公务用车 制度》等,原则上每月会审联签报销当月的支出,各项制度能很好 地执行。“三公”经费预算合计 9 万元,其中: 公务接待费用 6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3 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在年初的指 标控制之下执行,预算、决算报表在桃江公众信息网上及时进行了 公示,社会反响良好。 (二)项目支出 1. 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 入等情况分析。2019 年县财政安排的项目支出为 106 万元,包括: 党校教师进修培训费 3 万元,主体班封闭式教学专项经费 50 万元, 科研工作经费 20 万元,教学教研 6 万元,岗前任职培训 3 万元, 党校、社会主义学校、行政学院业务费 4 万元,维护维修经费 20 万元。 2. 项目资金(主要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党校干 部教育培训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经费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 县财政拨付的年度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全部用于举办各类培训班次、 党校教师进修、党校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以及食堂维护,全年 共使用培训经费 106 万元,各类培训班均按原定计划完成培训任务。 3.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党校按照县财政项目资金管理要 求,严格遵守财务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没有违反规定使用干 部教育培训项目资金。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分析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一是夯实教学内容。全年举办各类主体班次 7 期,其中科级 干部专题讲座 2 期、科级干部进修班 2 期、中青班 1 期、党外干 部班 1 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1 期,共培训 694 人次。二是创新 教学模式。组织科干班、中青班学员 124 人到井冈山、遵义、红 旗渠、张子清纪念馆、马迹塘战役纪念馆、县党史陈列馆等地参 与现场教学,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在中青班开设的“应急救 护理论与实践”课程,上午为学员讲授演示救护理论知识,下午组 织学习模拟应急救护实践操作。同时将“学员论坛”、“学员座 谈”、“经验交流会”、“心得分享会”等活动融入课堂内容, 让学员的学习成果、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在更大范围内交流转化、 丰富提高,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三是提升教学品质。组织 集体备课,为保证新专题质量,组织学校老师集体备课 2 次。开 展新课试讲,共开发 5 个新专题,通过组织试讲全部获准进课堂。 建立和完善专家教授、县级领导干部讲课制度,今年邀请唐宇文、 周述杰、李伟舵、周志宏、李振华等 12 名省市专家教授,县委 书记带头的 12 名县级领导及 24 名县直单位相关领导来校授课 60 多堂;运用清华大学远程教学手段,为学员提供我国最高学府专 家教授的精品课程和高端讲座 3 堂。四是科研成果成效明显。去 年已立项的《实施乡村战略下建设美丽乡村路径研究》与《网络 舆情与应对策略研究—以桃江县为例》2 个省党校系统社科类规 划课题已于今年 4 月提交结项材料。今年向省委党校申报社科类 规划课题 3 个,向省社会主义学院申报课题 1 个,申报省社科联 课题 1 个。其中《张昆弟的传奇人生及时代意义》成功获省委党 校批准立项。申报益阳市社科研究课题 2 个,其中《环洞庭湖生 态经济区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以沅益桃城镇群为例》获批重点 项目立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6 篇。在市“大学习拥 抱新时代”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1 篇,二等奖 1 篇,三等奖 3 篇。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业务 能力,派出 5 名教师分别到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厦门国家 会计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学院等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六是努力改 善办学环境。投入近 20 万元对教学楼二楼教室进行了维修改造 并添置了高清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楼、办公楼、食宿楼、食堂等 场所进行了水电维修改造,对校园绿化及时进行了修整。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党校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特别注重通过严肃学 习纪律和严格培训管理,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党校根 据不同培训班次的特点,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培训管理:一是认真选 好培训班主任,负责培训班次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培训班次 设立班委会,加强学员自我管理;三严格学员管理制度,严肃培训 纪律要求,明确学员请假和销假考勤制度。四是抓好入学教育,使 学员做到“三个明确” ,即(明确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学习内容、 明确培训学习要求) ,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 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从个体生活到集体生活转变。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表现在:2019 年,我校以绩效目标实现 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自评质量,预算绩效管理取得 新成效。一是抓好绩效目标编制,及时报送绩效目标。二是探索绩 效跟踪监控。三是深入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自 评和项目核查,四是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组织绩效自评和绩效跟踪 监控,对发现的问题用时改进,加强评价结果和项目资金安排的衔 接。五是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努力提高了绩效 管理工作水平。 主要履职情况和履职效益表现在:一是基础工作管理。校委班 子非常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该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二是绩效目标管理。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报送绩 效目标申报。2019 年对全校整体支出设定绩效目标评价,对主体 班培训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进行绩效目标管理。三是项目实施管理。 今年举办各类主体班次 7 期,其中科级干部专题讲座 2 期、科级 干部进修班 2 期、中青班 1 期、党外干部班 1 期、公务员初任培 训班 1 期,共培训 694 人次。派出 5 名教师分别到清华大学、湖 南师范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学院等院校进行 培训学习。今年共组织学校老师集体备课 2 次,开发新专题 5 个, 通过组织试讲全部获准进课堂。 经过综合评估,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 持续性等方面都达到财政绩效管理的要求。机关实施精细化考核管 理,年终进行绩效考核评比。 五、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党校非经济管理部门,本次绩效评价主要是侧重对部门整体支 出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我们对部门整体支出评价进行了前期准备,对一年来的基本支 出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讨论。根据党校校委班子的安 排,由党校行政科具体组织实施并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认为:部门 的整体支出在使用上符合财政部门的要求,保障了干职工工资福利 待遇的落实,保障了机关日常运转,保障了党建工作、双创工作、 扶贫工作、干部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 社会效益,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自评结果为 优良。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根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 (2016)和《中国共产党党 校工作条例》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批次和培训时间以及党 校教师进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费预算达不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要 求。 (2)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的意见 (试行) 》 (益组通〔2016〕18 号)和 2018 年第一次县委常委会议 精神,党校主体班教学外聘教师课酬逐年增加。2019 年财政预算 资金 366.66 万元,预算内到单位资金 366.66 万,其中工资福利和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预留 235.56 万,党校可用经费 131.1 万。全年 资金缺口较大。 七、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建议增加培训经费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