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名称:2015年第3期《证据鉴识理论与实践》.pdf
证据鉴识 理论与实践 E VIDENCE IDENTIFICATION THEORY&PRACTICE 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 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2015年9月 第2卷 第3期 Vol.2, No.3 本期目录 证据鉴识理论与前沿 •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在毒品检验中的应用--------------------------------------------------1 • 足踏胸腹部致闭合性心脏破裂死亡1例---------------------------------------------------4 • 飞秒激光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安全可行-----------------------------------------------5 •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色摄影浅析---------------------------------------------------------------6 • 浅谈更改机动车VIN代号和发动机号码的常见方法------------------------------------9 • 吸烟相关癌症在增加---------------------------------------------------------------------------10 主 编: 曲伶俐 副 主 编: 刘道朋 • 重新评价血清中IgE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中的价值---------------------------11 张爱艳 执行主编: 李学博 编 • 浅谈无碳复写纸字迹形成时间的检验方法-----------------------------------------------13 辑: 丁延松 丁春丽 • 金属客体硬度与打击能量对痕迹的影响研究--------------------------------------------14 冯 超 吕新华 • 生育胁迫:家庭暴力的一种-------------------------------------------------------------------18 赵 峰 吴 剑 常 旭 赵一达 主办单位: • 根据损伤形态分析致伤机制1例--------------------------------------------------------------19 • Lancet:艾滋病患者死因发生变化----------------------------------------------------------20 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 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重点实验室动态 • 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21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250014 • “证据鉴识大讲坛”第5期成功举行--------------------------------------------------------21 • 张爱艳教授赴澳大利亚参加“第五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22 征稿范围: • 鉴识全国学术交流会暨《证据鉴识理论与实践》(第二卷)征稿通知--------------23 证据鉴识各学科,医学与法律相关理论 与实践内容,含前沿研究、精品案例、 司法鉴定快讯 科研快讯及经验交流等原创及摘编文章, 摘编文章请注明出处。 • 司法鉴定中心参加济南市司法局2015年司法鉴定工作会议--------------------------24 • 司法鉴定意见争议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4 投稿邮箱:42213613@qq.com 联系电话:0531-88599558 2015年9月 第2卷 第3期(总第7期) (内部交流) • 深入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发展-------------------------------------------------25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在毒品检验中的应用 毒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泛滥,合成毒品和 “摇头丸”,“冰毒”,“快乐丸”等有效成分 滥用毒品不断增多,当前世界上和毒品有关的犯 吗啡类毒品:可从罂粟中提炼,含吗啡,海洛 罪形势日益严峻,由此所引发的的一系列社会问 因等 可卡因类毒品:包括古柯叶,可卡因等④ 题日益突出,禁毒工作越来越重要。而随着现代 大麻类:大麻树脂,大麻油等⑤其他新型毒品精 仪器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快速,准确,高 神类药品。当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在对于苯丙胺 效的检验毒品成为了可能,并且在禁毒工作,打 类毒品,吗啡类毒品中应用比较广泛,方法比较 击毒品犯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相色谱法具 成熟。 有的定量能力强,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许多 2 苯丙胺类毒品的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优点,并且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又可 作为新型毒品,苯丙胺类毒品一般指苯丙胺 以发挥质谱灵敏度高,定性能力强的特点,是当 及其衍生物的统称,具有药物依赖性,中枢系统 前毒品检验的常用方法。不过由于很多毒品具有 兴奋性,致幻性,食欲抑制性等药理特性[5]。苯 较强的极性,所以一般在毒品的前处理过程中还 丙胺类毒品由于含有氨基,极性较强,如果直接 需要将毒品进行衍生化。 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易导致峰形拖尾,柱效差, 1 关于毒品 灵敏度低,因此进行柱前衍生化显得十分重要。 1.1毒品的定义[1-2] 常见的苯丙胺类柱前衍生化方式有硅烷化、酰基 对于毒品的定义,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化、手性衍生化等,此外还有萃取衍生化,柱衍 各行各业所给的定义也不一样。从医学角度,毒 生化等形式[6]。常用的衍生化试剂有:N-甲基叔 品是一种药品,合理生产,管理和正确使用,该 丁基二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TBSTFA)、N-甲基 药品能维护生理功能,减缓疾病的恶化,延长生 双三氟乙酰胺(MBTFA),乙酸酐(AC)、三氟乙 命,或者使人安乐死,或起到阿助产节育的作用。 酸酐(TEA)、五氟丙酰酐(PFPA)和七氟丁酸酐 但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则会危害健康,所以药品和 (HFBA)、丙基氯甲酸脂、丹酰氯(DNC)、N-甲基- 毒品具有双重属性。从社会学和法学角度,毒品 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N-三氟 是违禁品,是受法律程序严格控制和使用的自然 乙酸-L-氟胺酰氯(L-TPC:用于手性对映体的衍生) 物品或化学合成物品。从化学角度,毒品是受国 等[7]。衍生方式可根据检测需要,结合液液萃取、 家禁毒立法管制的,具有一定毒性,依赖性并滥 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的特点,进行柱前、柱后 用造成个体或社会危害的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 衍生化。 《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 2.1酰基试剂衍生化 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可卡因及国务院规 曹洁[8]等在测定人体尿液中甲基苯丙胺的前 定和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僻的麻醉药品和 处理中选用七氟丁酸酐作为衍生化试剂,建立衍 精神药品。 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甲基苯丙胺毒品 1.2毒品的分类[3-4] 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液液萃取的前处理方法进 根据毒品的分子结构可分为 苯丙胺类毒品: 行了优化,通过对萃取溶剂、萃取时间、温度、 1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萃取剂的量以及尿液样本的PH值进行考察,最终 产物,实现了同步对苯丙胺类毒品定量、对稀释 确定最优化的萃取条件,即选择环己烷作为萃取 成分定性的工作。在单用MSTFA作衍生化试剂分 剂,以40℃作为萃取温度,取用6ml的萃取剂, 析苯丙胺类毒品时,常常存在未衍生化的苯丙胺 控制尿液的PH大于12,并以七氟丁酸酐作为衍生 类成分,不能用来对苯丙胺类毒品进行定量,但 化试剂。结果表明:该法简单,高效,可操作性 MSTFA对于糖类稀释成分的定性较好;而MBTFA 强,灵敏度低,回收率好。 可使苯丙胺毒品衍生化完全,适宜定量分析,但 李雯佳[9]等选用三氟乙酸酐作为衍生化试剂, 对于糖类定性不及MSTFA。因此双试剂衍生化试 建立血液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体内代谢物苯丙胺的 剂法,可实现苯丙胺类毒品的定量分析。 衍生化气相色谱测定法,且该方法准确,灵敏。 2.3手性试剂衍生化 孟品佳[10]考察了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MBTFA) 对于毒品的手性衍生化,张建新[16]等曾用 衍生化试剂对苯丙胺类毒品的衍生化效果与衍生 (S)-(+)-a-甲氧基-a-(三氟甲基)苯基乙酰氯 化条件,建立该类毒品三氟乙酰化气相色谱法。 (MTPACI)对甲基苯丙胺直接衍生化和在碱性条件 郝运申[11]等就以丙酸酐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吸毒 下用有机溶剂萃取后再用MTPACI衍生化,分别对 人员血液中甲基苯丙胺及MDMA的衍生化GC/MS 其衍生物采用全扫描形式进行GC-MS分析,方法 法,为案件的侦破和终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孟 可行。 品佳[12]也用五氟丙酸酐(PFPA)衍生化试剂,建立 3 吗啡类毒品的衍生化气相色谱 苯丙胺类毒品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 吗啡类毒品特别是海洛因进入体内后,很快 韩胜强[13]等以五氟苯甲酰氯为衍生化试剂,建立 就代谢成6-单乙酰吗啡,然后进一步代谢为吗啡, 了人体尿液中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 而吗啡属水溶性药物,极性较大,应用气相色谱 的五氟苯甲酰衍生化-NPD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 直接分析较为困难,而且灵敏度低,无法满足人 方法的操作条件为:先提取1ml检尿,先碱化, 体血液中的分析检验[17]。所以一般情况下需对6- 再加氯化钠饱和,用012ml环己烷提取,提取液 单乙酰吗啡和吗啡分子结构上的羟基进行衍生化, 加4Ll五氟苯甲酰氯然后于室温反应10min,过量 再进行测定。根据相关文献报道[18],羟基的衍生 试剂用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涡洗除去,有机 化方式主要有两种包括硅烷化和酰基化。而目前 相供进样分析。结果发现:尿中MDMA的检测限 在国内,基于两个原因: 是硅烷化试剂需进口, 为410ng/ml,较非衍生化、乙酰化、三氟乙酰化、 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得; 是硅烷化反应定量进 五氟丙酰化和七氟丁酰衍生化等[14]分析法更为灵 行的要求较高,所以对血液中吗啡通常可用乙酸 敏。 酐或者丙酸酐衍生化后应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定 2.2硅烷化试剂衍生化(可联合酰基试剂衍生化) 量分析[19]。 孟品佳[15]在单一试剂衍生化基础上,联合 3.1酰基试剂衍生化 MSTFA与MBTFA衍生化试剂,建立双试剂衍生化 王燕燕[20]等采用混合型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 气相色谱-质谱法,可在一次分析中同时获得苯 (SPE)对血液中的吗啡、可待因、6-单乙酰吗啡3 丙胺类毒品三氟乙酰化、糖类稀释成分硅烷化的 种鸦片类毒品进行提取,提取液吹干后,再用 2 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MBTFA)衍生化,建立血液 了检测灵敏度。 中吗啡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大大 2C-B(BDMPEA)属国家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类 提高了样品前处理效率,且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药物。芬特明(Phentermine)属国家第二类精 罗芳等[22]以丙酸酐为衍生化剂,采用微波衍生化 神药品管理类药物。2C-B和芬特明这两种化合物 技术,建立了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 都是苯环上官能基团取代,2C-B有Br离子基团, 理 论 与 前 沿 人体血液尿液中海洛因代谢产物吗啡的测定方法。 与芬特明一样都有一个氨基(-NH2)具有活性, 采用微波加热可以克服衍生化过程中水蒸气对衍 一个-H可以被衍生化试剂的基团取代。张润生[26] 生化产物的影响,而且操作速度较快。结果表明: 等以乙酸酐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2C-B和芬特明 此方法科学、准确,灵敏度高,能满足吸食海洛 这两种化合物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因类、吗啡类毒品人员的生物检材的检验要求。 5 结语 3.2硅烷化试剂衍生化 毒品犯罪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有 李舒平[23]等以MSTFA-乙腈为衍生化试剂, 序发展,如何有效的打击毒品犯罪是当今公安部 建立了固体进样杆-GC/MS-SIM技术,检测人头发 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能更快速,更高效的开 中毒品海洛因的主要代谢产物6-单乙酰吗啡的方 展各类毒品的检验鉴定工作也是各公安技术部门 法。采用固体进样技术,一方面,不需要经过毛 面临的重大考验。我们相信,在未来随着仪器分 发的解离处理,防止了6-单乙酰吗啡的降解,能 析技术的发展,各类毒品的衍生化气相色谱法一 准确的反应头发中6-单乙酰吗啡的含量,结果可 定会更成熟,并在禁毒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直接作为吸食海洛因的有力证据;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 也避免了样品的损失,使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1]钟岩. 理化检验鉴定[M].群众出版社,2009. 孟品佳[24]等使用硅烷化试剂将待测物分子中的活 [2]刘咏.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检验实训教程[M]. 泼氢用三甲基硅烷基取代。与衍生化前比较,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烷化产物的极性降低、挥发性增强,色谱行为大 大改善,灵敏度显著提高(衍生化后的吗啡最低 检测量可达5 ng/mL) 4 其他新型毒品精神类药品衍生化 张大雷[25]等在测定人体血液中的4-溴-2, 5-二 甲氧基苯乙胺中,选择三氟乙酸酐作为衍生化试 剂,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色谱条件中 设置程序升温,以110℃作为起始温度,升温速 率为10℃/min,结果表明三氟乙酸酐的加入,衍 生化产率高,稳定性好,不仅可以提高产物的气 化效果,而且可以增加质谱的响应值,进而提高 [3]王琳. 毒品的分类及其检验[J].太原科技,1998 (01). [4]史捷,常武等. 常见毒品的分类及对人体的危害 [J].科学咨询到导报,2007(06):190-192. [5]杨洪国,李重阳等. 衍生化在气相色谱-质谱法 检测苯丙胺类毒品中的应用进展[J]刑事技术, 2013(5),37-40 [6]张润生,王跨陡. 苯丙胺类毒品及其衍生物的气 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1 2,40(6),915-919. 3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7]许荣富,姚付军等. 苯丙胺类滥用药物简述[J].北京教 技,2004(73):20-21. 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9-13. [18]赵楚云,桑向玲等. 衍生化技术及其在体内吗啡类毒 [8]曹洁,黄恩炯等. GC-MS/MS法对临床样本中甲基苯丙胺 品检验中的应用[J].广东公安科技,2005(1):15-17. 的确证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 [19]裴茂清,丛培峰等. 人体血液中吗啡的定性定量分析 (6):361-364. [J].技术交流,2004(24):6-7. [9]李雯佳,廖林川等. GC法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甲基苯丙胺 [20]王燕燕,孟品佳. SPE-GC/MS法检测人血中的鸦片类毒 和咖啡因[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24(1):11-14. 品[J].应用化学, [10]孟品佳. 苯丙胺类毒品三氟乙酰化气质联用分析[J]. 1497. 刑事技术,2004(4):26-28. [21]王继芬,孙洪峰等. 超声萃取-三氟乙酰胺衍生化气相 [11]郝运申. 丙酸酐衍生化法成功检出MDMA一例[会议论 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液中阿片类毒品[J].理化检验-化学分 文]. 2012. 册,2009,45(12):1365-1368. [12]孟品佳. 苯丙胺类毒品五氟丙酰化气一质联用分析[J]. [22]罗芳,罗璇等. 微波衍生化和GC/MS/MS技术分析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4):4-6. 尿中的吗啡[J].刑事技术,2011(4):22-24. [13]韩胜强,刘霞等. 尿中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五 [23]李舒平,谢体慧等. 固体进样杆GC/MS-SIM技术检验头 氟苯甲酰衍生化氮磷检测气相色谱分析法[J].刑事技术, 发中6-单乙酰吗啡[J].刑事技术,2011(6):27-29. 2005(6):18-20. [24]孟品佳,王燕燕. 血液中吗啡类毒品硅烷化气相色谱- [14]赵冰,谭家镒等. 人尿中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的酰基衍 质谱分析[J].分析实验室,2009,28(10):13-16. 生化及电子捕获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J].分析科学学报, [25]张大雷,张吉林等. GC/MS衍生化法检测血液中4-溴- 2006,22(2):179-181. 2,5-二甲氧基苯乙胺[J].刑事技术,2015,40(1):40-44. [15]孟品佳. 衍生化气相色谱方法在苯丙胺类毒品分析中 [26]张润生,龚飞君等.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精神药品2C- 的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B和芬特明[J].质谱学报,2004(25):147-148. 2009,26(12):1495- (4):1-5. [16]张建新,张大明等. 甲基苯丙胺对映异构体两种衍生 本文作者:吕勇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化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24 (5):289-292. [17]伍海亮. 人体血液中吗啡的定性分析[J].广东公安科 足踏胸腹部致闭合性心脏破裂死亡1例 1案例简介 右侧第7至10肋间肌有10.0cm×4.0cm出血,肋骨 申某,女,37岁,2015年6月2日,因琐事与 及肋软骨未见骨折,心包内有不凝血310ml,右 丈夫争吵,其丈夫事后供述,当时申某仰卧于床 心室前壁有一斜行4.0cm全层裂口,边缘不齐, 上,其丈夫用右足蹬踏申某胸腹部2次,申某随 双侧胸腔无积血,双肺背侧表面有片状出血。 即死亡。 病理检验: 大体:心脏重280克,右心室外 尸体检验: 中年女性尸体,尸长152cm,发 侧缘有一斜形破裂口,与右心室腔相通,形状不 育正常,营养一般,衣着未见明显蹬踏痕迹,尸 规则,延伸至右心室前后壁,长5.0cm,破裂口 表未见任何损伤。打开胸腔,左侧第4、5肋于腋 边缘粗糙不整齐,可见心肌收缩改变,破裂口周 中线前锯肌部位有4.5cm×4.0cm条片状肌肉出血, 边心室壁挫伤出血,检查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均 右季肋部于腋中线处肌肉有11.0cm×6.0cm出血, 无异常。双肺背侧表面可见广泛性片状挫伤出血 4 左肺出血区面积17.0cm×13.0cm,右肺出血区面 心脏受到肋骨及脊柱的直接挤压,双侧肋部于腋 积20.0cm×14.0cm,双肺纵膈面表面可见散在点 中线处存在肌肉出血及肺脏出血以背侧面脏层为 状出血。镜检:心脏浆膜面脂肪组织内查见小灶 主可以证实,此外,由于肋骨及肋软骨未发生骨 性出血,右心室壁破裂口周边心肌间及浆膜脂肪 折,变形的胸廓因弹性恢复原样,使胸腔形成负 组织查见灶性出血,符合心脏破裂改变,心肌间 压,静脉血大量回流灌注右心房、右心室,急剧 纤维组织增生并小灶性纤维瘢痕形成,局部可见 的灌注血液形成一个心腔压力,当压力超过心肌 小灶性炎症细胞浸润。双肺淤血水肿伴代偿性肺 承受能力时可以导致心肌断裂。因此,本例心脏 气肿,查见多灶性肺出血,以肺脏背侧面脏层胸 破裂应是上述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膜下出血明显。 2 讨论 本文作者:吕勇智,山东省沂源县公安局。 由于心脏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纵 膈内,外面心包包裹,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掩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盖,靠上、下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等血管悬 挂固定,因此有较大的移动性,一般情况下,钝 第 3 期 性暴力不容易使心脏破裂。闭合性心脏破裂的形 成原因有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减速运动、挤压 作用以及上述几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分析本案中心脏破裂的机制为:申某仰卧于 床上,背部有木质床板衬垫,胸腹部被蹬踏时, 受到垂直向下的冲击力,心肺因减速运动撞击胸 廓后壁,同时,胸廓受到类似于上下挤压的钝性 图 右心室外侧缘破裂口 外力而变形,胸廓矢状轴在极短的时间内缩短, 飞秒激光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安全可行 近日,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上的一项研 厚度400~ 600μm,术后按常规板层角膜移植术 究表明,飞秒激光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中角膜 治疗。结果显示,术后1年时,18只眼裸眼视力 瓣切削精确,患者术后恢复快、散光小、瘢痕轻。 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只眼达0.8;最佳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的 矫正视力0.5及以上者18只眼,其中1只眼可达 研究人员对17例(20只眼)行飞秒激光辅助的板 1.0.15只眼术后散光度数3.00 D。术中2只眼发 层角膜移植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术前裸眼 生轻度偏中心切割,2只眼出现角膜混浊,2只眼 视力0.02~ 0.4,根据病变性质及范围不同,利 出现较大散光,1只眼于术后1年时出现免疫排斥 用飞秒激光制作不同厚度的供体和受体的角膜瓣, 反应。 5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色摄影浅析 新刑事诉讼法中明确了视听资料作为七种诉 讼证据之一,其中可视性资料多是通过照片的形 1.2分色摄影及滤光片的工作原理 1.2.1分色摄影原理 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刑事照相将作为重 分色摄影是通过选择和控制光的光谱成份来 要的取证手段和举证方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办 控制被摄体影像的亮度分布的一种摄影方法。通 案和诉讼活动中。 过选择色光,可以改变被摄物体的亮度分布,从 在刑事办案过程中,分色摄影是经常使用的 一种技术方法。分色摄影是指利用滤色镜进行的 可见光摄影,它是通过减弱或消除某种(些)色光 而可以加强或减弱被摄物体颜色之间的差别,获 得在白光下无法区别的影像细节及反差。 1.2.2滤色镜的工作原理 来突出另一种(些)色光,进而达到增强或减弱反 差的目的。主要应用于对尸体面部及其他部位尸 斑的拍照,拍摄显现手印,拍摄涂抹、掩盖的字 迹等。但是传统的分色摄影过程比较繁琐费时, 所谓滤光片,就是一种能按照规定的需要来 改变入射光的光谱强度分布的光学器件。在大多 数的滤光片里均伴随着衰减,滤光片本身就是造 成这种衰减的主要物理因素。 比如滤色镜的选择、暴光量的补偿等。有时还需 要试拍以确定分色效果。对于一些彩色录像资料 和彩色图片再进行分色照相会更加困难。 计算机的运用为分色技术增添了新的活力, 对于彩色图片的分色处理计算机更灵活更方便。 只要用数字化相机拍摄一张彩色照片,然后将它 输入计算机,应用有关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Photostyler等,就可以在计算机显示 滤光片在刑事摄影中的作用是:它对某些色 光具有通过的能力和对某些色光具有阻止通过的 能力。一般来说,滤光片是什么颜色,它就通过 这种颜色组分的色光。从滤光片的通过和吸收情 况来看,使用全色片拍摄时,滤光片的作用是减 感和增感。“减感”就是加用某滤光片后,感光 片感受色光的范围变窄了。而“增感”就是加用 滤光片后某些色光相对增加了。 器上进行分色处理,而且能按办案需要迅速获得 理想的分色效果。 1原理部分 1.1色度学原理基础 1.1.1色匹配法 1.3计算机分色的理论依据 1.3.1 Photoshop中的通道(channels) 通道主要是用来存储图像色彩的,多个通道 的叠加就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全彩图像。通道操 作具有独立性,且表示了图像的大量信息,它们 彩色视觉的三色理论基础是任意一种颜色可 是文档的组成部分。通道具有以下用途:通道表 以用三种适当数量的基色配得。在加色还原系统 示选区,可以利用分离通道做一些比较精确并很 中,例如彩色电视,三基色是红、绿、蓝光。将 方便的选择。通道还可以代表墨水的强度,这个 这三种基色光投映到共同的空域中可以配得某种 我们可以在分离的通道中观察他们的亮度而得知, 色光。减色还原系统是大多数彩色摄影和彩色印 不同的通道的亮度常常是不同的。通道也可以是 刷技术的基础。在这种系统中是让白光依次通过 执行命令过程中可变的不透明度。 黄、品红和青滤光片,滤出某种色光。 6 (1)通道的分类 ●屏幕(Screen)模式 当在Photoshop中打开一个信图像时,就自 ●叠加(Overlay)模式 动创建了颜色通道。图像的色彩模式决定所创建 ●柔光(Soft Light)模式 的颜色通道的数目,对于不同的彩色模式,其通 ●强光(Hard Light)模式 道的划分也不相同。 ● Grayscale模式 ● RGB模式 ● CMYK模式 ● Lab模式 ● HSB模式 ● Bitmap模式 ● Multichannel模式 ● Indexed Color模式 ● Duotone模式 (2)通道的计算(Caculation) ●颜色减淡(Color Dodge)模式 ●颜色加深(Color Burn)模式 ●变暗(Darken)模式 ●变亮(Lighten)模式 ●差值(Difference)模式 ●排除(Exclusion)模式 ●色相(Hue)模式 ●饱和度(Saturation)模式 ●颜色(Color)模式 ●亮度(Luminosity)模式 1.3.2 Photoshop中的图层(layer) Caculation命令是图像、通道合并中的一项 计算方法,它主要用于两个相同尺寸和分辨率的 图像文件中指定的通道合并,合并的结果存放在 一个新的图像文件中,或将它存为一个彩色通道 或Alpha通道。 通道间运算的方式多种多样,在通道运算前 在Photoshop中,图像可以由多个图层或多 种图层组成,使用图层,可以将各种图像拼合在 一起,进行重新调整和运算。一个文件中的所有 图层都具有相同的分辨率、相同的通道数以及相 同的图像模式(RGB、CMYK或灰度)。每一个图层 都是相对独立的,在这一层面上进行的操作与另 应当先了解三种颜色的概念: 外的一个图层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常见的图像在 ●基本色(Base Color)--图像中原有的颜色。 打开的时候,通常只有一个背景图层,在设计过 ●混合色(Btend Color)--用编辑或绘图工具加于图 程中可以利用图像图层放置不同的图像元素,通 像上的颜色。 过调节图层对图像的全部或局部进行色彩调节, ●结果色(Result Color)--经混色过程后,产生的 通过填充图层创建不同的填充效果。 新颜色。 通道的运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正常(Normal)模式 ●溶解(Dissolve)模式 ●正片叠底(Multiply)模式 理 论 与 前 沿 图层的模式:进行图层模式设定时,设定的 结果为选定图层与下面图层之间的相互关系,设 定完成后,并不影响两个图层的原始图像。图层 模式与通道的模式大体相同。 2拍摄与录入及模拟分色处理步骤 7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2.1拍摄与录入 文件和文件副本运行计算命令,选择两个文件参 在没有任何杂乱光线的暗房内,将数码照相 加运算的通道、图层、运算方式及不透明度(这 机固定在翻拍架上,同时打开数码照相机和照明 里的不透明度代表的是第一个文件的不透明度), 光源。然后,将检材水平地放置在翻拍架的底座 通过运算得到不同的效果图,比较各种运算的效 上,再用玻璃板压住检材。调整数码照相机的位 果,选择最佳分色效果。这三种分色方法即可单 置、对焦,进行拍摄。完成后,将照片导入计算 独使用,又可相结合灵活运用。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机,并重新命名、存储文件。 3利用计算机模拟分色摄影分析 2.2模拟分色处理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对各种图像进行模拟分色 通过计算机模拟分色摄影主要有三种方法: 处理,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利用计算机模拟分色 通道分离法、图层填充法、通道运算法。 摄影比传统的光学分色摄影效果更佳,方法更灵 ⑴通道分离法:一幅RGB 图 像 中 的 红 (Red) 活、更方便,易于操作,可随意更改效果,选择 通道是由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红色信息所组成的,最佳的分色效果。由于计算机颜色的分辨率远大 同样,绿(Green)通道或蓝(Blue)通道则是由所 于通常的滤色片,所以计算机可以把颜色相近甚 有像素点的绿色信息或蓝色信息所组成的。每一 至相同的颜色分离开。计算机模拟分色摄影拓宽 个颜色通道都是一幅灰度图像,它只代表一种颜 了刑事摄影中分色摄影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分 色的明暗变化。打开一个图像文件的同时,观察 色摄影的内容,是一种很有实用意义的分色新方 他的颜色模式,判断其通道的种类,利用分离通 法。通过大量的实验,观测各类检材的分色效果 道使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表现出来,整个图像 图像,总结出针对各类检材的分色方法适用规律: ⑴如果检材上需要增强的颜色和需要削弱的 被分成若干个只有单一颜色信息的图像。通过视 觉检验分离后的通道中的颜色信息,来确定处理 颜色反差较大,而且要削弱的是某一标准色,那 后的分色效果。 么通道分离法非常适用,效果明显。而且通道分 ⑵图层填充法:当打开一个待处理的文件时,离法主要适用于对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品 当前图层为背景图层,且处于完全锁定状态。要 红和青色的模拟分色。 ⑵如果检材上需要增强的颜色和需要削弱的 通过图层对图像进行处理,必须先解除背景图层 的锁定。复制当前图层形成图层副本,我们可以 颜色相近、反差较小,一般可以使用图层填充法 在这个图层上进行编辑。 和通道运算法模拟分色。而且通道运算法的效果 在复制图层上,将需要削弱的颜色选定为前 要比图层填充法的效果好。 ⑶如果检材上需要增强的颜色和需要削弱的 景色,填充此颜色,通过设定图层的混合方式和 调节图层调板中的不透明度,来达到分色的效果。颜色同属于一个色系,只能用通道运算法模拟分 ⑶通道运算法:通道计算即可以是同一幅图 色。因为这类检材属于疑难检材,模拟分色相对 像的同一通道或两个不同通道的运算,也可以是 比较困难,所以分色效果图质量不是很高。 两幅图像的不同通道之间的运算。 我们打开一个图像文件,复制该文件,对该 本文作者:岑鹏,辽宁省辽阳市公安局。 8 浅谈更改机动车VIN代号和发动机号码的常见方法 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剧增,作为高档消费品 使原始号码完全被填料覆盖,而在填料上打上新 的汽车已成为犯罪分子侵害和猎取的目标。盗、 的号码数字。另一种是磨去原始号码中的个别号 抢机动车案件的的发生,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的巨 码,在磨去的部位填补一些材料(原子灰、铅、 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锡、铝等物质),然后在填料上打上新的数字。 因此,严厉打击、抢机动车违法犯罪活动,抑制 在某市发生的系列盗窃机动车辆中,犯罪分子就 此类案件的上升势头,确保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 运用了这种方法来篡改机动车辆VIN代号,检验 损失,是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盗、 中,通过灯光观察,可发现填料的颜色与车架号 抢机动车案件中,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和达到 码周围的金属颜色有明显的差别,显露出更改号 销赃的目的,必然会对盗、抢的机动车进行“改 码部位的大概轮廓。 头换面”,特别是对机动车的VIN代号和发动机 4 重新打号及贴补 号码进行更改,掩盖其原始号码,以达到不法获 对原始号码不做任何改动而把原始号码用原 利目的。篡改机动车VIN代号和发动机号码的方 子灰、油漆等填平伪装好,在该号码上方或下方 法有许多,常见的主要包括割改、锉改、填改重 重新打上一组数字或把原始号码全部锉磨后,在 新打号及补贴、直接更改、增减数字、锉磨或切 该号码处又焊接贴补上一块有号码数字的铁片, 割后重打号码、捶打后重新打号。 然后用原子灰、油漆等伪装好。 1 割改 5 直接更改 切割整个号码部位,重新焊接上一块打好号 直接更改一组号码中的个别号码,通过添加 码或有号码的铁片,原子灰、油漆伪装好,这种 或减少笔画,来达到更改号码的目的,如将“1” 方法往往多用在车架号码上。目前,有的犯罪分 字添加笔划改为“4”或“7”字,“3”字改为 子知道公安机关的实行技术部门可以显现车辆的 “8”字等,经过这种方法更改的号码数字之间 原始号码,而采用这种更改方法不断增多。检验 的排列、间隔不成比例,添加的笔划不圆滑流畅, 采用这种更改方法的号码时,必须认真细致,有 但是,犯罪分子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针点状号码, 的是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切割,在小面积范围内 常使用这种方法更改号码,检验中较容易疏忽, 检验发现不了切割更改的痕迹。 应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方可确认。如奔驰、国 2 锉改 产五十铃货车的车架号码,广州本田捷达车的发 用沙轮、锉子等工具把原号码全部或部分磨 平、锉掉,将表面打光滑后重新打上新号码,再 动机号码等。 6 增减数字 喷漆伪装好。 3 填改 一种对原始号码不作变动,而在原始号码上 填上一些填料(原子灰、铅、锡、铝等物质), 对原始号码不作任何改动,而在原始号码前 或后增加新的数字,或者减少数字,使该号码成 为一组新的号码。这种更改方法常见于奔驰、宝 马类轿车的发动机号码上。 9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7 锉磨或切割后重打号码 动机号码。经这种方法更改后,其号码表面均会 有明显的捶打痕迹。 把原始号码锉磨或切割掉后,用原子灰、油 漆伪装好,在另一处打上一组新的号码数字。如 以上是常见的更改机动车的车架号码和发动 把右后轮车架位置改到左后轮或前轮车架位置等。 机号码的八种方法。在实际检验中,我们还发现, 这种更改方法常用与套用国产车手续的各类进口 如果因车架号码被切割或发动机号码磨过过深, 车,如三菱吉普车车套用国产三星、金徽牌吉普 无法检验出原始号码,在一些特定牌子的进口车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车等;经破案后证实,犯罪分子常借用这种方法 辆上可通过寻找车辆的车架号码识别标志或铭牌 使被盗、抢车辆合法上牌。检验套用国产车手续 来确定原始车架号码。如丰田系列的凌志400、 的各类进口车时应注意寻找出原始车架和发动机 300型轿车、丰田大霸王、奔驰、宝马类轿车, 号码的位置。 对一些美国产的车辆或日本产的销往北美、中东 8 捶打后重新打号 地区的车辆,该类车的原始车架号码均是在前挡 第 2 卷 使用锤子等工具对原始号码进行捶打,使号 第 3 期 风玻璃左下角处,为一长条形的铁片。 码完全被打平后,再重新新打印上一组新的号码。 这种更改方法主要针对质对相对较软的客体。如 本文作者:吕新华,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 凌志300、400型小轿车、丰田吉普车等车辆的发 验室。 吸烟相关癌症在增加 尽管多数工业国家的吸烟者比例在下降,但 高 42%。在 40 岁到 79 岁的男性中,所有癌症 在中国却可以观察到相反的趋势。中国生产和消 的近四分之一 (23%) 归因于吸烟。这些包括肺 耗全球香烟的约 40%,而中国男性占吸烟者的大 癌、食道癌、肝癌和胃癌。估计吸烟每年造成 多数。因此,英国和中国科学家在《癌症》 435,000 例新增癌症病例,其中 360,000 例发 ("Cancer") 杂志上警告说,烟草相关的癌症风 生在男性中。 险高,并且将来会继续升高。 “由于最近香烟用量上升的延迟效应,男性 来自牛津大学和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 中的烟草相关癌症风险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间会大 人员分析了来自一项全国性研究的数据,参加研 幅增加,除非在成年吸烟者中开展广泛戒烟”, 究的有 210,259 名男性和 302,632 名女性。研 临床医生警告道。他们强调,如果女性中的吸烟 究中有百分之六十八的男性和百分之三的女性吸 率保持低水平,烟草将成为中国男女预期寿命最 烟。 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比非吸烟者,男性吸烟者出现癌症的风险 高 44%,相比不吸烟的女性,女性吸烟者的风险 10 重新评价血清中IgE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中的价值 在输液中死亡的患者常被怀疑由药物过敏引 对2组尸体解剖的资料进行了以下统计与分 起休克死亡。迄今为止,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 析:死者性别、年龄,过敏史,死亡原因,现病史及 死亡因缺乏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而采 血清IgE含量等。 用排除法进行鉴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了 2 结果 过敏性死亡者血清中IgE的含量以及在肺脏和胃 2.1 性别、年龄 肠等组织中的免疫表达,试图为过敏性猝死的法 医学鉴定提供客观、准确的形态学依据和诊断指 标。但对于死后心血血清中IgE检测在鉴定过敏 性休克中的作用还存在一些争议[1-3]。本文作 者收集22例非药物过敏性休克且血清中IgE含量 非休克组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者4岁, 最大者73岁。休克组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最 小者10岁,最大者60岁。 2.2 过敏史 非休克组有10例有过敏史,其他人不祥。休 升高死亡者和22例明确鉴定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死 亡者的血清中IgE检测的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学 处理,探讨血清中IgE升高在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 克组有7例有过敏史,其他人不祥。 资料来源于四平地区自2000年至2009年共10 年间的尸体检验记录。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2.3 死亡原因 非休克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6 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理 论 与 前 沿 例,支气管哮喘猝死4例,肺动脉栓塞猝死3例,中 毒死亡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2例,化脓性腹膜炎2 例,脑膜瘤及胸腺淋巴体质猝死各1例。 11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2.4 现病史 非休克组除1例因体癣,2例因风湿,4例因支 特异性IgE出现和升高的结果。张斌等[2]认为IgE 水平测定对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鉴定有一定意 气管哮喘就医外,其他人均以上呼吸道感染就医。 义,可作为一种客观指标用作药物过敏性休克的 休克组均以上呼吸道感染就医。 鉴定依据。高彩荣等[3]认为单纯通过检测血清 2.5血清IgE含量 IgE或器官组织中的IgE含量来诊断过敏性休克还 2组IgE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 论 IgE是I型超敏反应中一种很重要的介质,又 称反应素或亲细胞抗体,是一种分泌型免疫球蛋 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较低。血清中IgE含量升高 常见于特异反应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 异反应性皮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寄生 虫感染、高IgE综合征、Wiskott-Aldrich综合征 (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DiGeroger 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 症、重症复合免疫功能缺陷\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木村病)、Hodgkig病(霍 奇金病)、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风 湿性关节炎、川崎病、小儿腹泻等。本文收集到 存在很大缺陷。本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死者生前 患有能引起血清中IgE升高的疾病,或生前发生了 过敏反应,其死后血清中的IgE含量就有可能升高, 与药物过敏性休克死者血清中IgE升高无显著性 差异(P)。即死者血清中IgE含量升高,只说明死 者生前体内可能发生了过敏反应,但其死亡不一 定就是由过敏引起。因此本文作者认为,IgE含量 测定对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鉴定有一定意义, 提示死者生前体内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但不能作 为鉴定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左芷津,祝家镇,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机体 血中IgE类抗体[J].中国法医学杂 志,1993,8(3):140. 的非休克组死者生前1例患有体癣,2例患有风湿 [2] 张斌,梁树晃,罗斌等.血清IgE在药物过敏性 性疾病,4例患有支气管哮喘,3例患有肺动脉栓塞 休克死亡鉴定中的价值[J].中国法医学杂 等均存在能引起血清中IgE升高的疾病;其他死者 志,2004,19(S1):1-2. 生前均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并应用了相应的抗菌素, [3] 高彩荣,薛少华,王英元.过敏性休克死亡法 因此也均有引起血清中IgE升高的因素,存在引起 医学诊断的研究现状[J].法医学杂 血清中IgE升高的可能。死后经检测血清中IgE含 志,2006,22(6):446. 量也确实升高。血清中IgE含量过高,常提示遗传 [4]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 过敏体质或I型超敏反应的存在[4]。血清中IgE升 社,2004.34-41. 高是否可以作为鉴定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依据 之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左芷津等[1]检 本文作者:周玉林,马云峰,李岩,等. 吉林省 测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机体血中IgE类抗体后认 四平市公安局。 为:体内IgE升高并不必然导致过敏性休克,但过 敏性休克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应是IgE,特别是 12 浅谈无碳复写纸字迹形成时间的检验方法 文件制成时间的判断是一项细致和复杂的 经相关试剂消退的无碳复写纸张均存在有共性, 检验工作,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文件进行研究。无 一是荧光检验均可见化学试剂消退形成的异常荧 碳复写纸字迹形成时间我国研究较少,对其形成 光反映;二是纸张整洁程度与泛蓝情况与正常保 时间的判断应寻找尽可能多的与无碳复写纸文件 存的样本纸病明显不同。不同化学试剂消退在这 制成时间相关的因素,从而对文件的制成时间作 两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出准确的综合评断。根据无碳复写纸文件制成条 2.2 无碳复写纸显色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件的客观性和相关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性,在文件 董志辉对无碳复写纸显色性能的影响因素进 检验的实践工作中文检技术人员发现和探索出了 行了研究,对影响无碳复写纸显色速度、显色密 很多判定形成时间的检验方法。 度、耐老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论述。显色剂、涂 1 无碳复写字迹形成机理 料PH值、下纸涂层结构对显色速度有影响,上 无碳复写纸是一种涂布加工纸,是以压力进 纸和上纸的原纸及材料对显色密度有影响。耐老 行复印记录的一种特殊加工纸品种。无碳复写纸 化优良的纸放置1年以上时,显色速度和显色密 又可分物理发色型无碳纸和化学发色型无碳纸两 度降低很少,而差的放置半年就会使初始显色速 类,前者是将底层涂炭的着色剂包于特殊的腊微 度变慢。 囊中,使用时以笔尖的压力将蜡的微囊划破,碳 3判断无碳复写纸形成时间的方法 黑着色剂转移到下页纸上而进行复写;化学型无 碳复写纸是具有上页、中页、底页三层结构式的 无碳纸,叠加后以书写压力,使发色层的微囊破 裂,储于微囊中的无色或浅色染料流出,被显色 层的显色剂吸附而发色。 2 无碳复写字迹形成时间的研究现状 2.1无碳复写纸字迹的化学消退特征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的吴玲采用浸泡消退的方法对 3.1从纸张、印刷及其它附着特征判断文件形成 时间 纸张是文件的载体,也是判定书写文件制成 时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纸张方面检验文 件是否标称时间形成,应着眼于以下几点: (1)检材用纸的类型及该种纸张的问世时 间,如无碳复写纸的规模生产和使用是在1954年, 由美国WCR公司将新型复写纸首批推入市场后, 无碳复写纸进行实验,比较消退效果及消退特征, 也即标称时间为1954年以前的写于再生纸之上的 检验消退处理后纸张复写功能及其它特征的变化。 文件皆为伪造的。 实验的10种有机溶剂中,二甲基甲酰胺、苯、二 (2)各种印刷术出现的时间,应用价值较 甲苯、丙酮、氯仿等7种溶剂的对无碳复写笔迹 高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普及的平版 的消退能力强 ,其消退效果与笔迹在溶剂中的浸 印刷技术,此前的大部分文稿印刷还多用铅活字 泡时间无明显关系。苯等的消退能力稍弱,无碳 或铅整版的凸版印刷,打印无碳复写纸也应该为 复写笔迹需浸泡一定时间才能消退完全。其中二 这个时间段以后才出现。 甲基甲酰胺消退后,纸张褪色严重。甲苯、二甲 苯、丙酮的消退效果好,对纸张的影响相对较小。 (3)稿纸等印刷品上的生产批号、脏版特 征、暗记及刀花特征判定嫌疑页与其他页是否属 13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于同版纸、同批纸乃至同刀纸。 (4)文件形成和使用过程中留下的撕扯痕、 目前文件检验技术及相关研究表明,转印法 折痕、污染水渍、装订痕、压痕等其它特征。 是目前解决无碳复写纸形成字迹书写时间及其他 3.2溶压法 书写字迹形成时间的行之有效且损坏检材程度较 溶压转移法,是将不同时间书写的无碳复写 小的方法。文件复写形成字迹转印量随书写时间 纸字迹色料在同一条件下转印到新的载体上,从 延续的变化规律是判定无碳复写纸字迹形成时间 转印量的多寡判断新型复写纸字迹形成时间。 的主要依据。 无碳复写纸主要是利用无色染料和酸性显色 剂之间的接触反应来达到一定的显色效果。正常 本文作者:冯超,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 情况下,无碳复写纸字迹形成后,时间越长,则 室。 字迹越干燥,使转印量随书写时间增加逐渐减少。 金属客体硬度与打击能量对痕迹的影响研究 第 2 卷 第 3 期 4 小结 承受客体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硬 挥动工具到工具与承受客体相接触,这一过程主 度、弹性、塑性等。其中硬度是一个非常直观和 要是动量的变化;第二阶段是打击工具以一定的 重要的指标。在实践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硬 速度作用于承受客体到打击工具与承受客体相对 度不同的金属客体,不同硬度的金属客体在相同 静止,这一过程主要是能量的变化。 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凹陷痕迹的大小、深度亦 实验中我们需要用到两个定理,一是机械能 不一样。所以,金属客体硬度的不同,对于痕迹 守恒定理: 的反映也就不尽相同。本文就材料的硬度以及金 W=mgh=1/2·mv2………………………………………(1) 属客体上凹陷痕迹与打击能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 式中W为工具与客体接触时所具有的能量,m 探讨。同时,试图通过对几种金属客体上凹陷痕 为工具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v为工具与客体 迹的形态分析,找到工具与金属客体作用时的能 接触时的速度。 量与金属客体上痕迹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 另一个是动量定理: 工具的质量及使用工具的人的部分体态表征—— 年龄、性别、体质等。因此掌握了不同硬度的金 P=Ft=mv……………………………………………………(2) 属客体在不同能量的作用下形成痕迹的变化规律, 式中P为工具的动量,F为工具与客体接触 将对我们的实践检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原理与方法 过程中所受到的平均力度,t为工具与客体的接 触时间。 通过机械能守恒定理来计算出工具与客体接 1.1实验基本理论 打击痕迹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触时的速度,也就知道了工具具有的能量。工具 14 与客体开始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时间非常短,很 5.3cm,通过绳子将其吊起,随着高度h的变化, 难准确测量,如果知道准确的接触时间,根据公 球形重物所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作用在承痕体 式(1)我们就可以算出客体受到的平均力度。 上的力也就不同,通过剪断绳子使球形重物对不 本实验采用几种金属做承受客体,用布氏硬 同硬度的铜、铝、铅客体进行打击,进而观察痕 度计测量出硬度,通过球形重物高度的变化给客 迹的反映,并测量压痕直径,用r表示半径,通 体以不同的能量,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重 过几何知识计算压痕深度: 物高度的变化也就是重物速度的变化,即以不同 的动能作用于客体,又转变成克服客体内部应力 „„„„„„„„„„„„„(3) 2 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分析 所做的功,因而导致客体发生形变,形成尺寸大 在这里,我们采用0.5m、1m、1.5m三种不同 小不等的客体表面凹陷痕迹。因重物为球形,故 高度来进行打击,每种高度打击三次,测量数据 这一痕迹表示了客体被破坏的程度。该实验是垂 取平均值。通过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球形重物所 直方向上打击承受客体的,其结果同样具有普遍 具有的能量和打击过程中承痕体受到的平均力度。 意义,因为单纯的打击痕迹,其打击工具力的方 向与承受客体受打击部位表面的方向大多数为 90°角或接近于90°角,反之便形成半凹陷半擦 划之痕迹。 ⑴ 铜板 根据硬度计测量数据,已知铜的 布氏硬度为:48HBS。高度h为0.5m打击时的痕迹 状况:整个痕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较小,压痕 直径为1.2cm,压痕很浅,压痕深度为0.34mm, 1.2 实验装置 痕底能够反映出球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 如图2所示;高度h为1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整个 痕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明显,压痕直径为 1.6cm,压痕较浅,压痕深度为0.60mm,痕底能 够反映球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3 所示;高度h为1.5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整个痕 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较大,压痕直径为2.0cm, 压痕一般,压痕深度为0.95mm,痕底能够反映球 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4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如图1,已知球形重物的质量m为5kg,半径R为 图 2 高度0.5m打击铜客体 图 3 高度1m打击铜客体 15 图 4 高度1.5m打击铜客体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⑵ 铝板 根据硬度计测量数据,已知铝的 ⑶ 铅板 根据硬度计测量数据,已知铅的布氏 布氏硬度为:30HBS。高度h为0.5m打击时的痕迹 硬度为:8HBS。高度h为0.5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 状况:整个痕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一般,压痕 整个痕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明显,压痕直径为 直径为1.7cm,压痕较浅,压痕深度为0.69mm, 2.1cm,压痕一般,压痕深度为1.05mm,痕底能 痕底能够反映出球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 够反映出球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如图5所示;高度h为1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整个 8所示;高度h为1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整个痕迹 痕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明显,压痕直径为 反映清晰,客体变形很大,压痕直径为2.6cm, 2.1cm,压痕一般,压痕深度为1.05mm,痕底能 压痕较深,压痕深度为1.62mm,痕底能够反映球 够反映球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6 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9所示;高 所示;高度h为1.5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整个痕 度h为1.5m打击时的痕迹状况:整个痕迹反映清 迹反映清晰,客体变形较大,压痕直径为2.4cm, 晰,客体变形严重,压痕直径为3.0cm,压痕很 压痕较深,压痕深度为1.38mm,痕底能够反映球 深,压痕深度为2.17mm,痕底能够反映球形重物 形重物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7所示。 表面的凸凹坑丘和线条,如图10所示。 第 3 期 图 5 高度0.5m打击铝客体 图 6 高度1m打击铝客体 图 7 高度1.5m打击铝客体 图 8 高度0.5m打击铅客体 图 9 高度1m打击铅客体 图 10 高度1.5m打击铅客体 16 根据实验结果,制作表格,球形重物高度h和客 体硬度不同,所形成压痕的直径和深度也不同, W=mg·kx…………………………………………………(4) 式中m为5kg,g为重力加速度。 如下: 经过计算取平均值:k(铜 48HBS)=1.55; 表1 压痕直径:(mm) k(铝 30HBS)=0.91;k(铅 8HBS)=0.61。 理 论 与 前 沿 那么,在已知客体的硬度为上述三种硬度中的任 何一种时,通过测量压痕深度,我们就可以利用 公式(4)计算出球形重物与客体接触时所具有的 能量。如果知道重物与客体接触的时间,通过公 式(2)就能计算出打击过程中客体受到的平均力 表2 压痕深度:(mm) 度。 为了检验公式,进行盲测实验,用1.2米高 度的球形重物打击铜客体,根据公式(1)计算已 知重物的能量为60焦耳,通过测量压痕直径根据 公式(3)计算实际压痕深度为0.76mm,通过公式 (4)计算得出重物所具有的能量为59焦耳,与实 际相差1焦耳,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误差很小,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客体硬度不改变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的前提下,随着球形重物高度h的增加也就是打 4 结论与讨论 击力度的增加,承受客体形成的压痕直径也在增 4.1 打击力度对痕迹的影响 大,承痕体受破坏的程度增加,这说明打击力度 打击痕迹的形成过程中,机械力和打击工具的运 对于痕迹的影响明显。 动位移是承受客体受破坏程度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球形重物高度h也就是打击力度不改变的 前提下,随着承受客体硬度的减小,承痕体上所 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承受客体受破坏的程度。打 击力度越大,承受客体越容易受到破坏。 形成的压痕直径、深度也在增大,客体受破坏的 打击工具的运动位移对承受客体受破坏程度 程度增大,这说明承痕体的硬度不同,被破坏的 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一般的正常人用木 程度也不相同,承痕体的硬度对于痕迹的影响是 棒在距离砖块的上方2cm的地方是不可能将其打 显著的。 碎的,如果在砖的上方2m的地方就容易将其打 3 实验结果结论 碎。这是因为打击工具的运动位移越长,打击工 通过二十组不同高度(范围在0.5m到1.5m 具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之间)的打击,测量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在硬度 打击痕迹的检验对象首先是被破坏的承受客 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找到一个系数k来表示工具 体,根据承受客体受破坏的程度,我们可作定性 能量W(焦耳)与压痕深度x(mm)的关系: 分析。单就考虑打击力度时,如果承受客体表面 17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受多处打击其破坏程度都不严重,我们就可以根 运动位移和工具的形态、质量,如果知道行为人 据上述结论判断施加的打击力很小,或是施力人 从挥动工具到工具与客体接触这个过程的准确时 动作受一定因素影响:如果在一非常受限的空间 间,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行为人在这个过程中所用 内承受客体受破坏非常严重且受力面积并不大就 的平均力度,进而推断行为人的年龄、性别、体 可以推断,施力人一定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质比 质等特征。 较好的人。 参考文献: 4.2 承痕体硬度对痕迹的影响 [1]张书杰,工具痕迹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工具的硬度必须比承受 安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 客体的硬度大,才容易在承受客体上形成痕迹。 [2]王从曾,材料性能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 反之,硬度低的材料很难在高硬度的材料上形成 学出版社,2007. 痕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承痕体 [3]范红滨,打击工具痕迹的力学分析[J],哈尔 的硬度对痕迹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在打击力度一 滨:黑龙江公安科技,1997(5). 定的前提下,承痕体的硬度越大,形成的痕迹越 第 2 卷 小、越浅;反之,承痕体的硬度越小形成的痕迹 第 3 期 在一定实验量的基础上,经过定量的分析研 越大、越深。 [4]过祥龙,基础物理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 版社,2003. [5]赵祖昌,再论“静态痕迹”及工具痕迹分类 究,我们找到了48HBS(铜)、30HBS(铝)、 8HBS(铅)三种硬度的客体对打击类凹陷痕迹的 规律性反映。在实践当中,如果遇到类似这三种 [J],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1(8). [6]汪凌云,金属塑性变形力学[M],重庆:重庆 出版社,1986. 硬度的客体,我们就可以通过测量压痕深度来计 算打击工具与客体接触时所具有的能量,再结合 本文作者:邢栋,范圣华. 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 现场环境、痕迹的大小、形态来分析打击工具的 局开发区分局 生育胁迫:家庭暴力的一种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亲密伴侣暴力或虐待 害者本人往往没有无法识别。节育破坏包括在没 可包括节育破坏,怀孕压力或胁迫,可能有灾难 有经过伴侣同意,藏匿或销毁避孕药,摘除阴道 性的后果,包括意外怀孕,流产和心理创伤。这 环、补丁或宫内节育器(IUDs),或破坏安全套 种类型的亲密伴侣暴力被称为“生殖胁迫,‘医 等等。生殖胁迫也包括威胁要离开或伤害不同意 疗保健提供者应该知道如何筛选,并有效地干预, 怀孕,或者不同意终止妊娠的伴侣。根据其他研 作者写道。来自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Jeanna 究,15%-25%的女性可能会遇到生殖胁迫。 Park博士说“最终,生殖胁迫是关于权力与控 相关文章发表在《妇产科学》( American 制”。大多数情况下,女性是生殖胁迫的受害者,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杂志。 但男性也可能成为受害者,作者写道。医生或受 18 根据损伤形态分析致伤机制1例 1 案情资料 最宽处为3.7cm。刀尖处的刃缘局部缺损呈细锯 1.1 简要案情 齿状。刀体上粘附有血迹及毛发(图2)。 2012年8月25日晚7时许,某公安局接到群 2 讨论 众报案称,一名女性在某村口被人刺伤,在处警 死者颈前下方胸锁关节处有一变异型创口, 途中又接到报案说一名男子(赵某)在女性被刺 其中主创口为一左上至右下斜行创口,创角上钝 伤现场附近自杀。经调查,受伤女性叫姜某,21 下锐,创缘较整齐,于近右下创角右侧创缘处见 岁,于当日晚10时许,姜某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一略斜向右上创口,创角锐,创缘整齐。上述损 赵某拒不供认杀害姜某的犯罪事实,称姜某被激 伤符合单刃刺器在特定条件下刺入所致。 恼后与其抢夺手中的刀子,由于姜某夺刀用力过 根据死者左胸锁关节处有一变异型创口,其 猛,刀子刺进她的上身,系误伤死亡。 中主创口为一左上至右下斜行创口,于近右下创 1.2 尸体检验 角右缘创缘处见一向右上创口,创角锐。变异创 尸表检验 主要部位所见:左胸锁关节处有 口与主创口呈近垂直状态,说明嫌疑刀具在创口 一近三角形压擦伤,类似刀形,边界清晰,尖端 内有近900旋转,上述变异刺创应为死者被刺后 向右,下端呈弧形。最长端为6.0cm,最宽处为 与嫌疑人相互之间有明显的体位变化或抽刀时方 1.8cm。此擦伤区下方1.5cm处有一4.5cm×2.0cm 向改变所致。如果是死者抢夺嫌疑刀具意外刺入 变异性创口,已缝合,去除缝合线探查此创,见 后原位拔出不能形成旋转近900的变异性伤口, 此创为一左上至右下斜行,创角上钝下锐,创缘 故排除意外刺入的可能。 较整齐,于下创缘中段呈细锯齿状,合拢创口长 根据死者颈部颈前下方胸锁关节处有一三角 约5.0cm(图1)。于近右下创角上创缘处见一向 形压擦伤,类似刀形,边界清晰,该损伤符合刀 右上创口,右侧创角锐,创缘整齐,合拢后创口 尖部压迫颈部皮肤所致,威逼过程可以形成。 长约1.0cm。右脚背足面中段有一3.5cm×2.0cm 送检嫌疑单刃刀体长16.8cm,死者为女性,身高 青紫肿胀,十指指甲甲床紫绀。 解剖检验 主要解剖所见:胸腔积血约 2000ml,可见大量血凝块;探查胸部创口,见 此创穿过胸锁关节,其下可见颈内静脉断离,创 缘整齐,进入左胸,可见左肺上叶有一 1.0cm×0.8cm贯穿创,创缘整齐。创道经皮肤、 皮下组织、胸锁关节、颈内静脉透过胸壁进入胸 腔贯通左肺上叶。 致伤工具检验:嫌疑致伤物为木把单刃刺器, 图 1 全长28.5cm,刃部长16.8cm,把长11.7cm,刀刃 19 去除缝合线后所见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理 论 与 前 沿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身高1.58m(平均手宽6.5cm) 。根据嫌疑人供述死 关节处创口应系嫌疑人在同一体位状态下,以较 者手握刀体,刀体部外露部分仅为10.3cm。创道 大力量自右前上方斜向左后下方刺入,经皮肤、 经皮肤、皮下组织、胸锁关节、颈内静脉透过胸 皮下组织、颈内静脉,胸锁关节透过胸壁,斜向 壁进入胸腔需5.0cm,余5.3cm不能形成左肺上叶 贯通左肺上叶,因死者或嫌疑人体位变化或向内 斜向贯通创(肺内创道至少在8.0 cm以上),故 旋转刀体900后,抽拔刀具过程中形成该创。 死者自己把握刀体部分刺入不能形成。死者颈部 故姜某系被他人用单刃刺器刺入胸腔后颈内静脉 致命伤创道为右前上方斜向左后下方,水平方向 断离、肺贯通创致血气胸失血性休克死亡。 或较小倾斜角度(如抢夺嫌疑刀具时)刺入无法 形成。嫌疑刀具刺入时刺断胸锁关节,且斜向贯 通左肺上叶,分析嫌疑刀具刺入力量较大且死者 本文作者:赵峰,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 室。 手部未见损伤,仅握住刀刃部分用力难以形成该 损伤。 综上所述,死者符合嫌疑人位于背侧,同向 体位,右手持嫌疑刀具,刀体贴于前臂,刀尖朝 向右侧压擦颈部形成三角形压擦威逼伤。左胸锁 图 2 本案的致伤工具 第 3 期 Lancet:艾滋病患者死因发生变化 《柳叶刀》(Lancet)最新一篇文章指出, 9.1/1000。艾滋病相关原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下 在高收入国家的HIV阳性成年人中,因艾滋病相 降了65%,因肝脏疾病死亡下降了50%以上。虽 关原因、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死亡的风险与十 然在研究期间大多数原因死亡人数减少,但是非 年前相比大大降低。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 艾滋病癌症死亡率仍保持一致,分别为1999- 员进行的该研究涉及了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 2000年的1.6/1000和2009-2011年的2.1/1000。 200多家诊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近5万 非艾滋病癌症现在是非艾滋病死亡的艾滋病毒感 艾滋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观察1999-2011年间 染者的首要原因,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3%。 艾滋病感染人群的死亡原因。研究期间共有3909 人死亡,大约29%死于艾滋病相关原因,这仍然 研究人员指出,肝脏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 大幅降低不完全是由于治疗带来的病毒抑制或 是最常见的原因死亡。癌症(15%;主要是肺癌) CD4计数改善,也包括改变其它的危险因素,如 是最常见的非艾滋病死亡原因,其次是肝脏疾病 吸烟,饮酒以及肝炎,或使用毒性较低的ART治 (13%;主要是肝炎)和心血管疾病(11%)。 疗。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探讨为何非艾滋病癌症的 总体死亡率自1999年以来几乎减少了一半,从 死亡风险仍然很高,并评估特定的抗逆转录病毒 1999-2000年的17.5/1000下降到2009-2011年的 药物对非艾滋病癌症发病率的影响。 20 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5年9月19日上午,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爱艳教授汇报了2014年 重点实验室(山东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在 度开放课题的申请结项情况,学术委员会对提交 山东政法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召开。学 本次会议的结项材料及成果进行了认真审核和评 术委员会主任周长军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学 议,一致同意《混合细胞的免疫标识与LCM分离 军教授、王旭教授、薛庆瑞高级会计师、曲伶俐 检验》、《无线局域网入侵防御系统研究》、 教授、张月满教授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 《华北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的mtDNA种属鉴别研 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处暨学科建设办公室窦衍瑞 究》和《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鉴别方法 处长、孙学章副处长、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张霞 研究》四项开放课题达到了结项要求,符合结项 教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爱艳教授、实验室副 条件。各位委员还对开放课题的管理和成果署名 主任李学博博士、郝凡昌博士等。 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山东政法学院副院长宋云峰教授致辞,对各 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 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参加学术委 充分肯定了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近几年的工作情 员会会议的王旭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介绍 况,同时也从各自不同专业角度对实验室终期考 了山东政法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实验室建设、法律 核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硕士研究生培养、部级以上课题立项以及期刊等 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学术委员会主任周长军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 形成了决议。 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主任曲伶俐 教授向学术委员会作了《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对实验室近几年在学术 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 流、社会服务、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进 行了详细介绍;二是汇报了实验室2015年还要开 展的相关工作计划及“十三五”实验室的申报准 备情况;三是分析了实验室终期考核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相关改进措施。 “证据鉴识大讲坛”第5期成功举行 2015年9月18日18:30-21:45,证据鉴识大讲 实验室主任曲伶俐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坛。 坛第5期暨“刑司论坛”第42期在知行楼模拟仲 两位主讲专家分别以“人身损害纠纷中的司 裁庭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证 法鉴定及其应用”和“鉴定意见的证据地位及评 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旭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法 价体系”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王旭教授以其 学院李学军教授主讲,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 鉴定的全国多例重大疑难案例为背景,从损伤程 21 重 点 实 验 室 动 态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重 点 实 验 室 动 态 度、伤残程度、伤与病的关系、成伤机制、损伤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对鉴定 时间的推断、生理状态检测、活体骨骼年龄推断、 意见、法医鉴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疑问,主讲人 肢体功能评定、医疗纠纷等方面介绍了人身损害 一一给予了详细的解答。最后,主持人曲伶俐教 司法鉴定的特点及关注焦点。王教授通过丰富的 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指出两位教授的精彩演 图例、生动的视频将活体损伤鉴定的重要内容展 讲深入浅出,虽视角不同,却殊途同归,都结合 现出来,其图文并茂的讲解使在场师生对人身损 典型案例将同学们难以理解的问题讲解的通俗易 害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懂、清晰透彻。本次论坛极大开拓了学生视野, 与理解。随后,李学军教授结合“南京宝马案”、 丰富了学生知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证据的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念斌案”、“黄静案”等热点案例从鉴定的进 第 2 卷 证据地位;鉴定意见的采纳与采信需要借助诉讼 第 3 期 浓厚兴趣。 行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鉴定意见的本质属性与鉴 定意见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李教授 指出意见属性与专门知识属性是鉴定意见的本质 属性,鉴定是科学的,但鉴定意见只具有普通的 程序,鉴定人出庭作证与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契合 与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若没有专家辅助人制度, 无罪判决之于念斌可能仍旧遥遥无期。 张爱艳教授赴澳大利亚参加“第五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 研讨会” 2015年7月20日至23日,“第五届证据理论 究院(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证 与科学国际研讨会”(ICELFS 2015)在澳大利 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已在北京连续举办四 亚阿德莱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 届,逐渐发展为中外学者、证据法学家与法庭科 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 学家两年相聚一次的思想交流盛宴。第五届证据 院共同主办。来自五大洲包括中国、澳大利亚、 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首次走出中国、走向世 美国、英国、瑞士、坦桑尼亚、南非等15个国家 界,标志着其正在成为一个国际学术品牌,在国 和地区的220多名证据法学者、法庭科学家、司 际化方面具有突破性进展。本届大会以“当代诉 法人员与律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应会议主办方邀 讼中的证明问题:证据法与法庭科学的发展和变 请和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 革”为主题, 各国专家学者围绕21个分主题进 资助,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 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1)“DNA证据:技术、 任张爱艳教授作为大会主题发言人参会并做英文 演示和革命”(2)“当代法庭科学的有效性与 报告。 可靠性”(3)“鉴定在笔迹证明中的优势”(4) 自2007年以来,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 “视觉专家的训练与交流”(5)“当代诉讼中 22 重 点 的证明体系与标准”(6)“当代刑事司法中的 “法庭科学证据的框架:环球视野下的鉴定标准 实 权利保障”(7)“法医学鉴定证据:方法和证 以及法律框架”(17)“在法庭中理解鉴定意见: 验 明”(8)“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比较视野下言 法官和陪审团所面临的挑战”(18)“国际冲突 词证据在刑事证明中的应用”(9)“法医学鉴 与安全中的证明和证据保全问题”(19)“品性 室 定中的新发展”(10)“误判:证明与实践中的 与不良行为证据的法律和鉴定分析”(20)“犯 动 教训”(11)“当代诉讼中的推理和效率”(12) 罪心理学和精神作用:来自法律和法庭科学的回 “当代诉讼中的电子数据保存、复原和互联网” 应”(21)“如何在庭审中交叉询问法庭科学家: 态 (13)“国际仲裁中的证明问题”(14)“东方 给律师的指南”。张爱艳教授在大会中做了 世界的非法证据问题:西方思想体系的效用” Psychiatric Evaluation an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15)“当代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和普通证人影响 (精神鉴定与刑事责任)的主题演讲。 和评估:如何对待专家以及陪审团的未来”(16) 鉴识全国学术交流会暨《证据鉴识理论与实践》 (第二卷)征稿通知 为提高证据鉴识能力水平,促进学术交流, 2.论文可为论著、短篇研究、综述、案例分析及 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山东政法学院) 交流探讨等栏目内容。 计划2016年召开第二届全国证据鉴识学术交流会, 3.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 现面向全国征集学术交流论文,对本次会议征集 地址、摘要(案例分析可无摘要)、关键词、正 的论文择优编写学术交流论文集,并于2015年底 文、参考文献及作者简介,具体格式请参考《中 或2016年初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国法医学杂志》、《刑事技术》每年第1期的 (有ISBN书号),征文相关事宜如下: “投稿须知”。 一、论文要求 4.为了达到顺利发表及出版要求,审稿专家将在 1.论文内容真实,不涉及保密,文责自负。 不影响论文内容的情况下,对本次投稿论文进行 2.论文内容新颖,具有创新性,以近5年来的研 适当删减或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注明。 究成果或案例为主。 三、论文投送方式 3.征文范围涵盖法医学、物证技术、电子证据、 论文请用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 司法会计及刑事科学技术等相关学科。 1909510579@qq.com,联系人:李学博,电话 4.论文收稿截止时间为2015年11月20日。 0531-88599558,13305497578。通讯地址:山东 二、格式要求 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山东省高校证据 1.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3000~ 5000字为宜,可附加代表性图片(一般不超过3 张),图表附在文中,条例清晰。 鉴识重点实验室,邮编250014。论文最后请务必 附上联系方式,以便会务编审人员对稿件审理后 与作者沟通。 23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司 法 鉴 定 快 讯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司法鉴定中心参加济南市司法局2015年司法鉴定工作会议 近日,济南市司法局在联勤宾馆组织召开了 及电子音像、计算机类司法鉴定委员会主任,聘 2015年济南市司法鉴定工作会议。济南市司法局 请魏中礼主任为济南市物证(文痕检)及电子音 主管司法鉴定工作的李业福副局长到会并作了重 像、计算机类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聘请李学博 要讲话,司法鉴定管理处曹庆林处长、马俊副处 副主任为济南市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和法医精神 长、王东副处长、赵若霖及全市32家司法鉴定机 病类专业委员会委员。 构的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和相关司法鉴定人参加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加强了我中心与兄弟司 了会议。我中心主任魏中礼、办公室主任吕新华 法鉴定机构的交流和学习,也明确了下一步开展 参加会议。 司法鉴定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为我中心内强素质、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李业福副局长对 2014年全市司法鉴定工作进行总结,强调2015年 第 2 卷 工作的主要任务;表彰2014年度全市司法鉴定工 第 3 期 鉴定协会党委组建情况;通报各专业委员会的机 外塑形象,实现司法鉴定业务的稳步、高效、可 持续发展增加正能量。 作三“十佳”和先进个人;通报中共济南市司法 构分布和成员组成情况。 在本次会议上,我中心被济南市司法局授予 “2014年度十佳司法鉴定机构”荣誉称号,授予 魏中礼主任“2014年度十佳司法鉴定专家”荣誉 称号,聘请刘道朋教授为济南市物证(文痕检) 司法鉴定意见争议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司法鉴定意见争议及其危害 重复鉴定引发的鉴定意见争议。 (一)司法鉴定意见争议相关概念 1.多头鉴定。多头鉴定是指不同的鉴定部 司法鉴定意见在实践中出现了以下几种争议 门或单位就同一鉴定事项进行鉴定,而后得出相 形式:一是共同鉴定过程中或者一个鉴定小组内 同、相近或相互存在争议的鉴定意见的现象。多 不同成员之间就同一鉴定事项存在的意见争议。 头鉴定现象的存在加大了诉讼活动的复杂性,给 二是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导致的不同鉴定意见之 诉讼的进行和证据的采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多 间的争议。三是审查鉴定意见过程中合议庭成员 头鉴定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由我国建国以来实 之间的不同意见。四是当事人对法官关于鉴定意 行的多头负责的鉴定架构局面所造成的。长期以 见评价结果的争议。以上四种意见争议存在于不 来,公检法内部的鉴定机构、经司法行政部门批 同的主体间和不同的阶段。本文仅探讨多头鉴定、 准成立的社会鉴定机构(包括依托于高校等其他 24 单位设立的鉴定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中 的法定权利和救济途径。重新鉴定是指委托人对 华医学会、各行业鉴定机构等都在各自为政的状 初次鉴定的鉴定意见经审查后认为鉴定意见不可 态下进行着“独立”的鉴定,这种非制度化的权 靠,而委托原鉴定机构或其他鉴定机构就同一鉴 力之间的博弈造成了局面的混乱和质量的差异。 定事项再次进行鉴定。重新鉴定的前提是诉讼当 多头鉴定问题的迫切性促成了我国的司法鉴定制 事人对原鉴定意见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向享有司 度改革,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遴选国家级鉴定机构 法鉴定决定权的机关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并由其委 的目的之一。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初 托进行的鉴定,或者在诉讼程序中相关司法机关 步完善对这种现象未能有效遏制,多头鉴定问题 通过对初次鉴定的程序和实体进行审查发现原鉴 仍然困扰着诉讼活动的进行,必须继续给予足够 定在程序、方法及事实上存在严重错误或不符的 的重视和理性的解决。 情形下直接决定的鉴定。重新鉴定的合理性因素 2.重复鉴定。重复鉴定是指就同一个专门 在于通过重新鉴定提供改正初次鉴定中存在的资 性问题,对第一个鉴定意见有争议而又进行的两 质、资格、回避、方法、程序和依据等方面问题 次以上的鉴定。由于我国立法上缺乏对重复鉴定 的机会,尽量确保鉴定意见的客观性、科学性和 次数的限制,因此重复鉴定现象达到了泛滥的程 公正性,也通过重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和约 度。重复鉴定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多个鉴定意见, 束着每一次鉴定的进行。因此,通过对多头鉴定、 因此极易发生相互冲突;反过来,相互冲突的鉴 重复鉴定和重新鉴定的认识,我们应从科学的制 定意见又导致了法官采信的困难和当事人的不信 度设计、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有效的规范管理几个 任,又会促成又一次鉴定的进行。这种恶性循环 层面入手,力求通过最少部门、最少次数的鉴定 造成了久鉴不决的尴尬和负累,成为司法鉴定制 达到探真求实的目标。 度乃至整个诉讼制度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3.重新鉴定。与重复鉴定概念相比,重新 鉴定的范围较小,一般用以界定法律赋予当事人 本文作者: 黄闯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摘于司法部网站。 或相关司法机关的对初次鉴定意见持否定态度时 深入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一)十年改革,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 本形成。为解决审鉴不分、侦鉴不分,多头重复 出要“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这是对司 鉴定等影响司法公正与效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法鉴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必将对司法鉴 的问题,2004年12月,中央提出了“改革司法鉴 定改革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定体制”的意见,明确了“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 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四项任务:一是侦查机 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5 司 法 鉴 定 快 讯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司 法 鉴 定 快 讯 证 据 鉴 识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2 卷 第 3 期 关根据侦查工作需要可以保留必要的司法鉴定机 册》。司法行政机关先后开展了对侦查机关所属 构,为侦查工作提供鉴定服务,但不得面向社会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备案登记工作,完成 提供鉴定服务;二是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不 了军队所属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备案登 再保留司法鉴定机构;三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 记工作。 鉴定机构,实行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制 二是司法部成立了司法鉴定管理局,全国31 度;四是研究制定司法鉴定法律,规范司法鉴定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司法厅(局)都建立了 活动。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司法鉴定管理局(处),237个地(市)的司法 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 局相继设立了司法鉴定管理科室,配备了司法鉴 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法律的 定专职管理干部,全国、省、市(县)三级司法 形式确立了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 鉴定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9个省、自治区、直辖 了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统一登记管理、统一 市和100多个地(市)成立了省级司法鉴定行业 名册和统一公告的制度,确立了侦查职能、起诉 协会,建立形成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 职能和审判职能与鉴定管理职能相分离的原则, 结合的管理机制。 明确了司法行政部门为司法鉴定的主管部门,设 三是司法部先后颁布了90多部规范性文件, 立了司法鉴定行政许可制度,为司法鉴定体制改 16个地方制定或重新修订了司法鉴定地方性立法。 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由《决定》、部颁规章、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实施近十年来,广 大司法鉴定管理干部工作以极大热情和对事业高 组成,基本覆盖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司 法鉴定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度负责的态度,不懈努力,积极推动司法鉴定工 四是司法鉴定行业已形成规模,目前,全国 作,基本形成了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主要体 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已经由 现在以下几方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实施前的2800多家发展 一是各级审判机关完成了所属鉴定机构的改 到4900多家,司法鉴定人从3.6万多人发展到5.5 制任务,不再从事鉴定活动。司法行政机关通过 万多人,年度鉴定业务量从22万件增长到185万 转制、合并和注销等方式顺利完成了所属司法鉴 余件。 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体制调整。侦查机关根据 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再面向社会接受 委托从事司法鉴定服务。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司 本文作者: 邓甲明,刘少文,司法部司法鉴定 管理局。摘于司法部网站。 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审核登记、编制并 向社会公告《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 26 证据鉴识理论与实践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 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