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教授学术传承人继承学术经验情况简介-王景洪.pdf
张学文教授学术传承人继承学术经验情况简介 高徒简介:王景洪 王景洪,1949 年 10 月出生,陕西省城固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历任陕 西中医学院成教院院长、教务处长、系主任等职。1972 年至 1975 年在陕西中医 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 年考上本院首届温病专业研究生,师从导师 张学文教授。1990 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首批 500 名中医高徒,跟老师张学文 教授临床 3 年,经严格考核后确定为优秀,并被评为副主任医师。2006 年,被 陕西中医学院确定为十大名师之一。三十多年来,在名师张学文教授指导下,奠 定了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撰写学术论文 40 多篇,学术专著 10 部。培养研究生 15 人。在心脑血管等疑难杂病防治中有独到 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张学文教授的指导下钻研理论、探讨学术、跟师临床、 合作科研、参加学术会议等,受惠良多,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0 年,两部一局正式确定为张学文教授高徒后,即跟师临床实践三年多, 每日见其接诊大量病人,其中疑难杂病、急病顽症、怪病奇症甚多,每见老师对 病人和蔼可亲,认真仔细询问病因,精思熟虑辨证用药,印象极其深刻。遂后拟 定了学习、整理、传承其医德良技的方法,即详细询病诊脉,认真记录典型医案, 1 仔细询问其选方择药定量之思路。三年下来,渐有所得,记录典型医案 300 多份, 对张老师习用的丹参、黄芪、磁石、生山楂、益母草、三棱、三七、牛膝、草果 仁、西洋参、苦参、豨签草、水蛭、黑木耳等,查阅古今资料,一一整理发掘, 探讨其疗效之优劣,拓展其作用之范围,写成了“丹参活血用途广,价廉易得宜 发扬” 、 “黄芪用途广,益气为栋梁”、 “水蛭可治中风痼疾” 、 “三棱化瘀止痛力宏 性平” 、 “草果仁化腻苔立竿见影”、 “三七化瘀有奇功,可治心痛与中风” 、 “牛膝 当分川怀,补散两擅其长”、、 、、、 、、等 14 篇中药专论文章,拓展了张教授爱用此 类药的原因、功用,加深了对这类药的认识,发表以后在同行中引起强烈反响。 经过多年与张教授临床实践后,我发现张老对疑难病尤其擅长,因为他临床 接诊病人多为心脑血管或各种疑难病证。张老对各种疑难疾病的精思善辩妙治, 非一般常医所能比,遂收集长老的医案、医话,并与之多次探讨,历时二年,在 张老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了《疑难病证治》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详细讨论了疑难病的概念、辨治疑难病的意义、疑难病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疑难病常用治法、15 种中医内科常见疑难病的辨治、20 种西医确诊的疑难病的 辨治体会、15 首张老自拟方的应用体会等。此书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人民 卫生出版社又于三年后再次修订补充出了第二版。 在《疑难病证治》一书中,总结发掘出了张教授治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如 “前车之鉴需认真总结”、 “广思路中西会参”、 “辨证求静秋深细”、 “筛方药知药 善任” 、 “觅秘方出奇制胜”、 “创新论另辟蹊径”等八点心得。并对张教授治疗疑 难病常用的八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提高。如“启思路活血化瘀”、 “祛痰浊可愈怪 疾”、 “顽病痼疾施虫药”、 “疑难久病勿忘扶正”、 “ 中焦疑难可解”、 “通二便可 释疑难”、 “治疑难莫忘解毒”、 “补肾活血愈疑难”。 1996 年,在对张教授学术体大致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由我和李军、 张宏伟等弟子将张老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著名讲演稿、心得体会、临症典型 医案等汇编成了有 40 多万字的《张学文医学求索集》,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外感温热病篇”、 “急症疑难病篇” 、 “医话及医案篇”、 “中药及验方篇”、 “附篇”五大部分,基本上反映了张教授学术思想的全貌。 张老师临床以善用丹参而有名,在许多疑难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均善 用之,剂量以 10~30 克不等。诊余多次讨论,张老师均谈到丹参的应用,于是 2 我等按其思路、搜集资料写成《讨论丹参作用的广泛性》 ,以“活血化瘀疗诸疾, 上下虚实皆可用”、“祛瘀生新通经络,危笃痼疾显奇功”、 “清肝利胆畅郁滞,症 瘕积聚效堪尝”等,将丹参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探讨,几经张老师修改、补充,使 丹参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师徒双方都受益良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