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教案——文化传媒学院 王丹.pdf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视听语言 主讲教师: 所在单位: 所属学院: 2023 年 02 月 课程教学设计 旁 批 11.2 创作中的蒙太奇 1.阶段性实操训练(课前完成) 线上理论学习:学生通过线上基础知识点学习,了解剪辑工作的 意义、蒙太奇学派经典理论与作品、分镜头叙事原则与思路。 线下同步实操:模仿拍摄电影《无间道》片段,要求对人物走位、 实习作业法 景别设计、镜头位置、镜头时长、剪辑点的选择进行 1;1 还原。 小组探究 2 教学要点 2.1 新课导入 课前指导一组学生准备四个实验材料,教师给出情绪限定,学生 完成创意拍摄,课堂展示实验流程,收集学生反馈。 (1)实验目的:探究单一镜头与镜头组的差异 思政点: (2)实验原理:心理因素——库里肖夫效应 严谨的逻辑思维 (3)实验步骤 ① 完成四段视频拍摄 展示学生拍摄的四个片段组合,需结合上下镜头的积累分析视频 中演员的具体情绪。 崇敬(爱国情怀) 悲伤(人文关怀) 感动(深情对视) 渴慕(青年担当) ② 放映过程中评估观众的情绪体会 (4)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映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 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即蒙太奇,单 个镜头只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能成为电影艺术。 其中,演员情绪镜头为同一镜头,但因为上下衔接镜头的不同, 启发法 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情绪,由此找到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心 理基础。 思政点: 理想信念 2.2 蒙太奇思维 2.2.1 蒙太奇形式——“第七艺术”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电影发明 后引申为“剪辑”,是电影艺术最具特色的创作技巧。电影的最小单 位由场景变为镜头。 课程教学设计 旁 批 组成形式: 镜头——镜头组——蒙太奇句子 (结构主义、电影符号学观点) 【实践案例】 《悲惨世界》第五部第一卷四堵墙中间的战争 此部分为作品高潮段落,展现法国大革命中的组成部分,人民的 讲授法 起义。作品此段意蕴深刻,人们为反抗残暴统治而义无反顾,表现了 青年们组织革命的英勇,是人民觉醒的开端。 对比小说、戏剧、电影相同片段的不同表达方法,分析各类艺术 作品的特色,区别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 与戏剧、绘画、文学等形式相比,电影因为有了镜头的组接,从 戏剧附属品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第七艺术。 2.2.2 蒙太奇心理基础——格式塔心理学 (1)似动现象和深度感的幻觉: 两者不仅产生于生理的视觉暂留现象,而且依赖于把影像组织成 更高层次的动作整体的“特殊的内心体验”——“完形”过程,是大 脑的积极参与“添加给静止影像”的结果。 (2)师生分享 线上学习过程中,布置任务: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展现自己情感、 具有精神寄托价值的物品,课程进行展示分享。 2.3 叙事剪辑(教学重点) 2.3.1 蒙太奇的分类 叙事蒙太奇:揭示一段剧情,展示一系列事件,是对现实的再现。 表现蒙太奇:对剪辑的要求并非流畅,迫使观众中断流畅感,进 入思索,从而激发观众的联、主动探求其含义,思考创作者目的。 师生互动环节 2.3.2 叙事剪辑的理解 看不见的剪辑 基本要求是要逼真,要符合生活的逻辑。 【实践案例】 《中国机长》片段 流畅的叙事剪辑展现出纪实性的影片风格,为观众选择最佳的视 点以及最能说明问题的画面,用镜头还原事件本身,展现在万米高空 突遇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机组人员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 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2.3.3 常用句型 (1)前进句型 ①大景别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②过渡交代事件主角和环境关系 ③近景系列交代具体的活动细节 一般安排在影片或者一个新篇章的开头。 (2)后退句型 ①由局部细节引起观众的兴趣 课程教学设计 旁 批 ②再逐渐了解全貌和环境。 教学重点: 表现逐渐低沉、平静或者是深远的情绪,经常用在故事结尾。 全景系列用在影片结尾,将人物的命运和环境融为一体,升华主 常用剪辑句型 题,让观众游动的情绪逐渐释放,形成节奏上的完整感。 直观性教学法 (3)循环句型 ①将前进和后退两种句型结合起来使用 ②从大景别过渡到小景别,再回到大景别,或者正好相反。 在叙事的同时表现情绪的起伏变化。 【实践案例】 项目驱动 详细讲授《无间道》仿拍作品 镜头组接情况分析: 全-中-近--中-特(希区柯克变焦)-中-特-特-特-特-近-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 -远-全-近-特-特-远 前进句型组合后退句型使用:画面的情绪会从弱到强,然后再逐 渐变弱,能够配合情节的张力。让观众刚刚想喘口气的时候,再次情 绪紧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4 表现剪辑 2.4.1 对比蒙太奇 生生互动 是把两个在内容、形式上产生强烈对比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镜头组 结在一起,达到了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效果。 2.4.2 隐喻蒙太奇 是将两个或两组镜头并列,通过彼此联系,促使观众产生由此及 彼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含蓄的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情感。 隐喻剪辑这种手法和文学中的比喻手法相似。 【案例分析】 《战舰波将金号》片段 将象征意义的表达发挥到极致,对完全不同时空镜头进行定制, 讲授法 用用看似晦涩难懂的画面来隐喻如牲口般的民众或是人民的觉醒。 3.实践环节 3.1 小组实验任务: 电影《大白鲨》中警长与大白鲨终极决斗片段。 共 17 个镜头,将打散的镜头组合片段下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剪辑软件中对工程文件进行重新组接。练习操作过程中,以叙事三 种句型为剪辑依据,辅佐剧情需要以及情绪张力设计剪辑顺序。 课程教学设计 旁 批 翻转课堂 练习法 3.2 小组讨论任务: 观看影片《八佰》白马少年片段 自主探究性学习 小组讨论 该片段运用表现剪辑,讨论分析其中各个元素的象征含义,以及 思政点: 爱国主义民族精 所表达出的电影主题。 神 戏行里唱的是赵子龙长坂坡以一敌百的故事。屡次出现的“白马” 代表的是民族的希望和意志,小湖北幻想中去世的哥哥端午,开始骑 在马上踌躇不前,但是当他独自一人冲出去射击飞机之后,骑着白马 的赵子龙长枪在手,策马闯阵,这是一种人物的成长。在小湖北的心 里,端午的行为和他想象中的英雄一样。 4.课程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1)蒙太奇艺术思维 (2)叙事蒙太奇 前进句型 后退句型 循环句型 (3)表现蒙太奇: 【设计意图】 通过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剪辑的意义 和价值,为后续剪辑技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5.布置作业 下发实践创作任务: (1)尝试设计一处具有对比或隐喻含义的镜头组 (2)完成微电影作品开场部的拍摄及粗剪 实践活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