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

Adinsclay12 页 434.525 KB下载文档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1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pdf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BEIJING BAILIE UNIVERSITY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二〇一六年十月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BEIJING BAILIE UNIVERSITY 办学思想 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 诚信依法 爱心循环 国际合作 适合教育 教育理念 有知识 有技能 会动脑 会动手 善分析 勇创造 校 训 目 录 一、 办学基础能力…………………………………………… ……1 二、 “双师”队伍建设…………………………………………… 3 三、 专业人才培养………………………………………………… 3 四、 学生发展………………………………………………………5 五、 社会服务能力……………………………………………………7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 改革,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 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 法》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 京市中高职院校参加 2016 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知(京教督[2016]12 号),结合学院办学实际情况开展自我评估,现 报告如下: 一、办学基础能力 学院占地面积 490900 平方米,其中产权面积 100084 平方米,建 筑总面积为 112900 平方米。学院设有财会金融系、国际商务系、工 商管理系、艺术传媒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法律系、体育部、信息 中心、实习实训中心 10 个教学相关单位。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北京市委市政府重视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央和北京市财政采用 专项资金方式投入学院实训室和安防项目建设,2013 年投入 292.86 万元,生均拨款 0.1002 万元(292.86/2922);2014 年投入 706.88 万元,生均拨款 0.2343 万元(706.88/3017);2015 年投入 494.38 万元,生均拨款 0.1727 万元(494.38/2862)。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 学院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学院教学的需要,每年新增教 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均在 10%以上。2013 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资产总值 1865.41 万元,生均 0.6384 万元(1865.41/2922);2014 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977.64 万元,生均 0.6555 万元 (1977.64/3017);2015 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2091.09 万 元,生均 0.7306 万元(2091.09/2862)。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学院拥有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浴室等教 学生活用房和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现有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 面积 45504 平方米,生均 15.90(45504/2862)平方米。 4.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目前校园接入互联网带宽 150Mbps,校园网主干带宽 1024Mbps,网络信息点 2650 个,教学用 计算机 1720 台,所有教室均安装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院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 质量管理、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 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无线网络覆盖图书等教学场所,并对全院师生实 行免费开放。所设专业基本配有专业虚拟实训软件,为学生在校内进 行岗位核心操作技能训练提供了虚拟仿真环境。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学院大力加强实践教育。校内实验实习场所建筑面积 5875 平方 米,有财经商贸、数字艺术、信息技术、文法综合四个专业实践教学 中心和基础能力实践教学中心,共有 49 个校内实训室,有实践教学 工位数 2019 个,生均 0.71(2019/2862)个。 二、 “双师”队伍建设 学院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打造一支师德高 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较好 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6.师生比。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145 人,全日制普通三年制高职生在校生 2862 人,专任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为:1:19.74,外聘教师 66 人,实际生 师比为 1:16.08。 7.“双师型”教师比例。 学院现有“双师型”专任教师 36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24.83%。 三、专业人才培养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学院开设有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 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测试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金融与证券、工程造 价、法律事务、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电脑艺术设计、新闻采 编与制作、商务日语、商务英语、社区管理与服务、国际经济与贸易、 旅游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社会工 作等 23 个专业。 8.课程开设结构。 各专业课程开设的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含军训、教 学见习、顶岗实习)学时比例约为 1:1。课程开设包括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和毕业 综合实践五大模块。其中毕业综合实践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时间合计 16 周,480 学时左右。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 9.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学院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扩大,呈现出合作模式 多样化、合作单位多元化的趋势。学院现有校外实训基地 44 个,2014 学年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学时总量为 147062(人天),生均 51 天 (147062/2862)。 10.企业订单学生所在比例。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与利星行汽车集团公司、中关村软 件园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培养。目前有利星行汽车奔驰 经销商集团定向班、中关村软件园定向班、商务英语枫叶国际学院蒙 特梭利定向班,订单(定向)培养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 3%。 11.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学习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学院聘请企 事业单位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制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材的编写以及实践教学的实施等各个环节。 学院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2013 年为 33.28 万元,2014 年为 29.68 万元,2015 年为 57.68 万元。 12.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2013-2015 年合作企业提供校内实践 教学设备约 60 万元/年。2015 年,合作企业向学院提供奖助学金 30.6 万元。 四、学生发展 学院开设的 23 个专业,跨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 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 务 9 个专业大类,14 个专业小类。 13.专业点学生分布。 目前学院招收全日制普通三年制高职在校生 2862 人。其中土木 建筑类 212 人、电子信息类 197 人、财经商贸类 1455 人、旅游类 75 人、文化艺术类 256 人、新闻传播类 101 人、教育与体育类 440 人、 公安与司法类 45 人、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81 人。 14.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学院现开设的 23 个专业中,金融与证券、会计、电子商务、汽 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商务英语、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广告 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测试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 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属于现代服务、文化创意、高新技 术等支柱产业,专业与北京市支柱产业配合度较高。 15.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2013 年学院招生计划数为 1360 人,实际招生数 1020 人,招生 计划完成率为 75.00%,第一志愿填报数为 976 人,第一志愿录取率 为 95.67%;2014 年学院招生计划数为 1360 人,实际招生数 1082 人, 招生计划完成率为 79.56%,第一志愿填报数为 1076 人,第一志愿录 取率为 99.45%;2015 年学院招生计划数为 1360 人,实际招生数 868 人,招生计划完成率为 63.82%,第一志愿填报数为 764 人,第一志 愿录取率为 88.02%。 16.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学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 证书。2013-2015 年学院毕业生双证书获取情况见表 1: 表1 2013-2015 年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 年度 毕业生数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 2013 776 561 72.29% 2014 885 596 67.34% 2015 961 647 67.33% 17.直接就业率。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毕业生对学院的满 意度以及雇主满意度持续提高,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保持基本稳定。 2013-2015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 2: 表2 2013-2015 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直接升学 毕业生直接就业 升学数 升学率 就业数 就业率 776 91 11.73% 650 83.76% 95.49% 2014 885 110 12.43% 721 81.47% 93.90% 2015 961 98 10.20% 819 85.22% 95.42% 年度 毕业生数 2013 就业率合计 18.毕业生就业去向。 2013-2015 年学院直接就业的毕业生,按地域分布分析毕业生仍 然以北京就业为主,选择外地就业的学生相对较少,这受学院主要生 源地为北京的影响;按单位性质分析,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及基层 就业,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的相对较少。2013-2015 年学院毕业生直 接就业去向情况见表 3: 表3 2013-2015 年毕业生直接就业去向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直接就业去向 毕业生 直接就 业数 自主 创业数 当地就 业数 中小微 企业就 业数 国家骨 干企业 就业数 毕业 生就 业数 合计 年度 毕业 生数 毕业生 直接升 学数 2013 776 91 650 1 236 553 109 741 2014 885 110 721 0 599 636 85 831 2015 961 98 819 2 603 708 115 917 五、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坚持高端服务为宗旨,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发挥中关村科技 园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八大学院”区的文化内涵,努力形成一 批以现代服务、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为特色的专业集群,服务于北京 “高、精、尖”产业。 19.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学院始终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增强专业服务能力 为载体,发挥专业教学团队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2013 年以来,组织承接了“城乡结合部特需人群相关法规知识培训及社会 矛盾纠纷调处”、 “培黎‘老·少·乐’服务模式促东升地区社区和谐 发展” 、 “社区中老年信息化技能培训与服务项目” 、 “进城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阶段的市民化教育实践示范项目” 、 “构建清河社区白血病患 儿爱心抚教生命驿站示范项目”等 5 项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项目工作,带动了专业建设,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体现 了高职院校办学价值和功能。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2013 年为 17.50 万元、2014 年为 6 万元、2015 年为 11.20 万元。 20.技术服务到款额。 学院依托“东升培黎(八家地区)法律服务室”,同东升镇司法 所和社区服务中心密切配合,面向东升社区居民,开展弱势群体服务、 资产管理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理财报税服务、健康 养生休闲服务等模块的综合服务和特色服务。2015 年,为东升周边 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培训咨询公益服务 1200 余人次。 综上所述,我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较强,所设置的专业能较好地 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支持,能为北京市培养需要的专业技 术技能型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