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赣州市赣县区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区一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3) 关于赣州市赣县区 2019 年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 2020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 年5 月29 日在赣州市赣县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赣州市赣县区财政局局长 温晓云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赣县区 2019 年财政预 算执行情况和 2020 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 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 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自觉服从和服务全区经 济发展大局,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 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 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26.01 亿元,增长 4.9%,其中: 税务部门 20.05 亿元,增长 7.7%;财政部门 5.96 亿元,下降 3.4%。 — 1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6.72 亿元,增长 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65.25 亿元(含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 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返还性收入、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转贷 收入等安排的支出) ,比上年增支 11.95 亿元,增长 22.4%。主要 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61 亿元,增长 7.47%,主要是 2019 年兑 现 2018 年 7 月起工资提标增加的支出;国防支出 168 万元,增长 1.82%;公共安全支出 2.24 亿元,增长 2.76%,主要是加大了天网 工程及城乡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教育支出 13.69 亿元, 增长 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 20.97%,主要是加大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科学技术支出 2 亿元,增长 8.87%,主要 是加大了对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投入;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753 万元,增长 5.35%,主要是 2019 年争取上级下达的文物保护 补助资金较上年有新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6.65 亿元,增长 13.07%,主要是城乡基础养老金、民政低保户保障及老年人高龄 补贴扩面提标等;卫生健康支出 5.64 亿元,增长 5.09%;节能环 保支出 8458 万元,增长 15.22%,主要是加大了污染治理、环境保 护等方面投入;城乡社区支出 24.33 亿元,增长 54.85%,主要是 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农林水支出 5.32 亿元, 增长 8.13%,主要是加大了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投入;交 通运输支出 1634 万元,增长 8.86%,主要是新增债券安排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较上年有新增长;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547 万元, 下降 6.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660 万元,下降 24.91%;自然资 — 2 — 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1783 万元,增长 30.53%,主要是 2019 年争取 上级下达的国土整治等补助资金较上年有新增长;住房保障支出 28 万元,下降 95.1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216 万元,下降 9.63%; 债务付息支出 921 万元,下降 80.72%;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40 万元, 增长 11.11%;金融支出 124 万元,增长 106.67%;灾害防治及应 急管理支出 331 万元,为 2019 年新设科目;其他支出 35 万元, 增长 2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72 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 28.36 亿元, 上年结转收入 0.89 亿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3.61 亿元,调 入基金预算资金 12.3 亿元,调入财政存量资金 5.68 亿元,调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0.03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 67.59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5.25 亿元,上解上级支出 1.15 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0.39 亿元,支出总计 66.79 亿元,增设预 算稳定调节基金 0.48 亿元,结转下年支出 0.32 亿元,当年收支 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32.07 亿元,比上年下 降 5.3%。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31.98 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 898 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31.8 亿元,增长 8.4%。主要支出完 成情况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74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 出 3770 万元;城乡社区支出 22.36 亿元,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 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18.44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 — 3 — 套费安排的支出 57 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 1.49 亿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 2.43 亿元;其他支出 8.56 亿元,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 出 8.04 亿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 5197 万元;债务付息支出 4827 万元;债劵 发行费用支出 137 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2.07 亿元, 加上级补助收入 0.75 亿元, 上年结转收入 0.29 亿元, 债务转贷收入 12.49 亿元, 收入总计 45.6 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31.8 亿元,上解上级支出 0.64 亿元, 调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12.3 亿元,债务还本支出 0.76 亿元,支 出总计 45.5 亿元,结转下年支出 0.1 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450 万元,比上年增 长 2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 185 万元,比上年增长 38.06%,主要是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加上年结 转收入 16 万元,调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81 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13.3 亿元,比上年增 长 17.1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12.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37%,当年结余 0.66 亿元,累计结余 11.64 亿元。 以上数据是 2019 年预算收支执行的快报数,年度决算编成后 将会有所变动,届时与收支平衡情况一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9 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19 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一届 — 4 — 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了全区财政 平稳运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迎难而上,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动高质量脱贫。聚焦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及两业扶贫短 板,通过加大预算安排、统筹整合及盘活各类财政资金、积极对 上争取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2019 年 全区扶贫资金投入 17.22 亿元,完成 47 个贫困村退出、5675 户 18884 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 0.53%,脱贫攻坚取得决 定性胜利。我区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经验被省市推广,2017-2018 连续两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被评为 全省优秀。 强化农村环境整治。投入 4000 余万元推行农村环卫“全域一 体化”第三方治理,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一把扫帚扫到底”,农 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率达到 100%;投入 5000 余万元推进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 4.31 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643 个,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清零行动,打好“改、拆、搬”组合 拳,修复 89 条涉及 120 余个行政村的农村通村公路破损路面 484 公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增收节支,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作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财政收入保 持平稳增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工作 水平稳步提升。 — 5 — 财税收入稳中有进。按照收入年初有目标、月初有计划、月 中有调度、月末有分析的要求,强化收入征管,圆满完成了 2019 年收入目标,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 4.9%、6%, 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 77.07%,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64.32%,分别较上年提高 1.97 个百分点和 3.45 个百分点,财税收入量质齐升。 争资争项成效明显。把准国家政策投向,积极向上争取,2019 年全区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创历史新高,突破 50 亿元大关,达到 59.03 亿元,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 争取上级财政各类补助资金 2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6%;争取新 增债券资金 15.17 亿元,比上年增加 10.23 亿元,特别是 7 月成 功发行赣州稀金科创城一期专项债券 8 亿元,为全市、全区至今 为止发行的单笔最大专项债券。我区争取资金在全市高质量考核 中位列第 1 位。 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过紧日子 思想,从紧谋划部门预算编制、规范部门预算执行,厉行勤俭节 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确保一般性 支出压减 10%以上, “三公”经费压减 3%以上,挤出更多的资金用 于惠民生、促发展。 (三)着眼长远,政策效应初步显现。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进一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区实体经济平稳 健康发展。 — 6 —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国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重点是 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我区及时制定了全面落实中央 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方案,着眼“放水养鱼” 、增强发展后劲, 让纳税人和缴费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红利。全年全区共 减免税费 2.08 亿元,其中:减税 1.6 亿元,降费 4752 万元。 创新模式推进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 用,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助推经济发展。积极抓好“五个信贷通” , 2019 年“五个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 7.94 亿元,为 262 家企业缓 解了融资压力、惠及 3782 户农户。同时,为 26 家企业拨付还贷 周转金 1.63 亿元,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效降低企 业成本,助推我区企业发展。 支持产业创新转型。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小微企业转 型升级,全年争取上级各项企业专项补助资金 2645 万元,兑现企 业各项优惠政策奖励补助资金 3.54 亿元, 助推民营企业平稳发展。 (四)聚焦民生,公共财政作用凸显。 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财力保障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努 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实在、可感可触,全年民生支出 59.0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90.56%,同比增长 25.49%。 扎实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教育支出 13.69 亿元,增长 14%,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97%。投入 1.1 亿元扩大公益性学前教育 资源、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校舍安全长效机制、高中教育、职 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新增学位 11600 个,进一步增强了城乡教育 资源供给,城镇大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按标准足额 — 7 — 安排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生均公用经费 9409 万元,保 障了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全面落实各学段各项资助政策,全 年共资助贫困学生 43485 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 6187 万元。全 额安排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推动落实“三年 提升”工作规划,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安排支出 6.65 亿元,同比增长 13.07%。投入 1.21 亿元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健全特 困人员供养机制,有效保障城市、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水平。 加大残疾人事业保障力度,投入残疾人就业、康复、生活和护理 补贴等经费 778.1 万元。安排 999 万元补助全区 4 万名 80 周岁以 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发放高龄津贴。投入 9412 万元切实 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安排各项优抚及退役安 置经费 3175 万元。加快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进一步提高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 有效保障健康赣县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安排 3.24 亿元落实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政 策,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 490 元提 高到 520 元。安排 3373 万元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 人均 60 元安排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加大中医药和基层卫生服 务能力投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各项扶助政策。争取 各级补助资金 5580 万元用于中医院综合楼、乡镇卫生院、村级卫 生室建设等,有效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五)多措并举,重点建设保障有力。 — 8 — 全力支持“稀金谷”建设。加强对上争取,抢抓国家稳投资、 补短板的政策机遇,用好用活积极财政政策,全年争取稀金科创 城专项债券 8 亿元,发行城投债 10 亿元,募集赣州战兴产业股权 投资基金首期基金 2 亿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实施“中国稀金谷”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3 个项目 27.29 亿元, 为推进中国稀金谷建设提供了坚强资金保障。 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坚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全力 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投入 2422 万元全面开展城区所有主次 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安置区环境卫生整治;投入 3476 万 元完成了绍京路、燕塘北路、城北大道、站前大道西延等城市道 路升级改造;投入 3600 万元新建 3 座垃圾中转站、25 座城区公厕, 建成小游园、小广场 21 处;投入 1750 万元高标准、高规格建成 了 3 个农贸市场、2 个临时菜场,改造了 4 个集贸市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投入 11.7 亿元支持红金工业园一期企业 搬迁,整体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投入 2.55 亿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 项目建设,3 个低质低效林改造试点项目全面完成;投入 1500 万 元支持松材线虫病防控,疫木防治扎实推进;筹资 1.82 亿元实施 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城北过渡性污水处理厂建设、王 母渡等 9 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居龙潭网箱养鱼整治。我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坚守底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认真做好债务风险的 监测、提示、预警工作,全年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 9.56 亿元, — 9 — 化解完成率达到 157.97%,全面完成年度化解任务。政府债务控制 在省财政厅核定的债务限额之内。 (七)革故鼎新,内生动力不断迸发 深入贯彻《预算法》 ,持续加大改革力度,落实财税体制改革 政策,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出台了《关 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2019 年 5 月,在全市率先 建立了乡镇扶贫项目资金动态监控系统;6 月聘请第三方对全区 2018 年扶贫资金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12 月对村卫生室、乡镇卫 生综合用房建设等项目开展了重点评价,全年收回沉淀资金 2647.57 万元。 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要求,加强 政府采购风险防控,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公平、 公正、公开的阳光政府采购。全年政府采购预算资金 3.98 亿元, 实际成交 3.81 亿元,节约 1690 万元,节约率 4.25%。 加强项目预算审核。严格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加强对审 核中介机构监督管理,建立严谨的财政预算审核制度,确保政府 投资项目“少花钱、多办事” 。全年办结 182 个预算审核项目,送 审金额 19.56 亿元,核减预算造价 1.18 亿元,综合核减率 6.04%。 强化财政“放管服” 。全面推进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 一体化改革,逐步实现非税收缴系统与“赣服通”的无缝对接,承 接所有非税收入缴费功能,并在“赣服通”设立非税专区,开通银 行网关支付、聚合支付、支付宝等多渠道缴款,实现全区非税缴款 — 10 — 业务“一网通办” 。 各位代表,2019 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区财 政运行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速趋缓,增 长压力较大,收支矛盾突出;二是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增 大;三是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不够,预算绩效管理亟需加 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综合施 策,切实加以改进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短期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 任务,全区财政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出台 了《关于赣州市赣县区控疫情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 ,全力做好 了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截止目前,区财政共 投入疫情防控资金 2720 万元,为我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 坚实的财政保障。 三、2020 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0 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 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 神,按照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 积极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和拓展 减税降费成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 — 11 — 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0 年预算安排的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 目标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 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财政收入兼顾实事求是、科学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 财政政策相衔接。 二是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根据全区事业发展需要和财 力可能,科学研判财政收支形势,量入为出核定预算。大力压缩 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坚决落实 过紧日子要求,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办一 切事业。支出预算安排充分体现省、市、区重要领域的重大方针 政策和决策部署。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牢固树立全区财政“一盘棋” 思想,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不折不扣落实“保基本民生、保 工资、保运转”支出保障,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 预算。切实调整优化结构、压一般保重点,管好用好债券资金, 稳妥化解隐性债务,管控好政府性债务风险,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确保全区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 四是坚持全面绩效、聚力增效。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 纳入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跟踪,加强绩效结果评价的运用,与预 算编制各环节相结合。通过全面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推动财政资 金聚力增效,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市 — 12 — 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 2020 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列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全区财政总收入安排 27.31 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 1.3 亿 元,增长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 17.38 亿元,比上年执行数 增加 6686 万元,增长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38 亿元,加预计上级返还性收入、提 前告知各项补助收入、一般债务收入、调入基金等 24.61 亿元, 减预计上解上级支出 7269 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 41.26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41.26 亿元,比 2019 年预算 数增长 19.8%。支出安排重点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安排民生支出 34.63 亿元,民生支 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 83.29%,其中教育支出 8.33 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34 亿元,卫生健康支出 5.08 亿元,农林水支出 6.59 亿元,科学技术支出 1.14 亿元。 二是足额保障基本运转。按政策口径及工资标准足额预算人 员经费,并按定额标准保障基本运转经费,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人 员经费 12.01 亿元、部门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 1.86 亿元。 三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落实 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按照不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 安排脱贫攻坚专项资金 1.74 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7260 万元,脱贫攻坚工作经费、项目管理经费 960 万元。 四是统筹财力促进发展。安排主攻工业、新型城镇化、现代 — 13 — 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专项资金 2.39 亿元,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还本 付息及 PPP 项目支出责任资金 2.68 亿元,安排预备费 5500 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 30.09 亿元,比上年执行下降 6.18%,加上级提前下达补助收入 5206 万元、专项债务限额 2.77 亿元,减调出基金 1 亿元,预计上解上级支出 6300 万元,基金预 算可用财力 31.75 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 31.75 亿元, 比上年执行数下降 0.18%,主要支出项目: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 出 33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084 万元,城乡社区支出 31.23 亿元(主要用于区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债务付息及化解政府隐性 债务等支出),其他支出 1089 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 200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 长 3.4 倍,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 2000 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 10 倍。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 9.63 亿元,比上年执行数下 降 27.6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8.75 亿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 30.72%,本年收支结余 0.88 亿元,年末滚存结余 7.12 亿元。收 支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收统支,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收统支,预算 分别由省、市编制。 需要说明的是: — 14 — 1.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提前下达我区部分新增地方政府 债务限额 5.27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2.5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2.77 亿元。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江西省新增地 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主要安排用于中等职业教 育、城区供水、雨污分流管道设施项目建设等,同时按要求列入 2020 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 2.关于区级一般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支情况。2019 年初调节 基金规模 421 万元,加上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 4766 万元转 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 5187 万元。 (五)区教科体局 2020 年部门预算草案重点审核情况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对区教科体局(含各学校)2020 年部门预算草案进行重点审核,情况如下: (1)收入预算 9.99 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 9.99 亿元。 (2)支出预算 9.99 亿元,其中:基本支出 7.08 亿元,项目 支出 2.91 亿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划分:教育支出 8.33 亿元,社 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8183 万元,卫生健康支出 3344 万元,农林水 支出 22.6 万元,住房保障支出 5064 万元。 四、2020 年财政工作 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 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 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围绕三大攻坚,强化风险防控。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 — 15 — 效。继续咬定目标、加大预算安排及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 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推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 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支持白鹭古村、宝莲山等重点旅游区建设,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城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雨污 管网建设,继续抓好红金工业园一期企业搬迁、松材线虫病防控、 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等,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我区生 态环境保护提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是防范 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执行化债方案,按照债务限额严控债务 总量,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这条底线。 (二)围绕稳中求进,细化增收举措。一是全力抓好收入征 管。强化财税协同配合,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 种的有效监控,提高征管效率;加强零散税收征缴,充分挖掘税 收增长潜力,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非税 收入应收尽收。二是全力加强财源建设。把抓项目、扩投资、调 结构、促转型放在财源建设的首位,全力提升中国稀金谷的配套 设施、承载容量、基础功能,筑巢引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 引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运作好“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 稀金谷股权投资基金、战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落实国家各项 减税降费政策及疫情期间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工 业企业发展壮大、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同时大力推进总部经济等 新业态经济加快发展。三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利用中央不 — 16 — 断加大预算内投资,扩大地方新增债券规模等政策机遇,坚持“资 金跟着项目走” ,积极包装项目,完善专项债券项目库,争取更多 的项目和资金投入我区,重点对接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 赣州稀金科创城等项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抢抓国家 实施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窗口期” ,及时储备、申报、建设一批医 疗保障、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等公益性项目。四是全力压缩一般 性支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从严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能省则省、能减则减,一般 性支出按照 10%压减,将更多的资金统筹用于促进发展和保障基本 民生。严把支出政策关口,对财政支出严控、严审、严管,严格 执行《预算法》 ,预算执行中一般不追加预算,也不出台增加当年 支出的政策。 (三)围绕民生保障,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兜牢“三保”支 出底线。集中财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确保上级制定 的工资、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二是继续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落 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各类 社会保险补贴,足额落实民生配套资金,做到困难群体的应保尽 保;积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建立民生保障投入机制。三是落实 好社会公益事业保障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医疗卫 生的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公共卫生体系 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文化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 落实好财政支农政策。继续落实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大力支 — 17 — 持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促进农村发展、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 (四)围绕加力提效,深化财税改革。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 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加强绩 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是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清理、盘活全区现有国有资产,通过市 场化运作,壮大国有企业,支持城投公司继续发行企业债券,着 力做大做强高新投公司及旅投公司。三是深化财政“放管服”改 革。实施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四是优化政府采购管理,完善 政府采购流程,开发网上备案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各位代表:2020 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 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维护” 体现在财政发展改革全过程、贯彻到财政工作各方面,在区委、 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只争朝 夕,不负韶华,实干担当,奋发有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财政各项 工作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争当革 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 — 18 — — 19 — 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20 年 5 月 26 日印 共印 760 份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