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

oxygen.(氧气)30 页 838.003 KB下载文档
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
当前文档共3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3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开版).pdf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专业代码:510108 专业主任:王婷 制订成员: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教学团队 二〇二三年五月制 1 目录 一、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 3 ㈠入学要求: .................................................................... 3 ㈡修业年限: .................................................................... 3 二、职业面向 ........................................................................ 3 ㈠职业岗位 ...................................................................... 3 1.职业岗位群 .................................................................... 3 2.职业岗位进阶 .................................................................. 3 ㈡就业面向 ...................................................................... 3 1.初始岗位(毕业后 1 至 2 年的主要岗位) .......................................... 3 2.发展岗位(毕业后 3 至 5 年的主要岗位) .......................................... 3 ㈢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 .................................................. 3 三、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4 ㈠培养目标 ...................................................................... 4 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4 1.素质要求 ...................................................................... 4 2.知识要求 ...................................................................... 5 3.能力要求 ...................................................................... 5 四、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 6 ㈠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 7 ㈡专业课程 ...................................................................... 7 ㈢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说明 ....................................................... 17 1.专业技能进阶培养路径图 ....................................................... 17 2.独立设置专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 ................................................. 18 ㈣专业课程与 1+X 证书融合点说明 ................................................. 20 五、教学进程安排与说明 ............................................................. 22 ㈠课程学时结构 ................................................................. 22 ㈡周教学时间分配表 ............................................................. 22 ㈢教学进程表(2023 级) .........................................................23 六、教学环境和设施要求 ............................................................. 27 ㈠教学实施 ..................................................................... 27 ㈡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 27 七、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与教学团队要求 ................................................. 27 八、实施建议 ....................................................................... 28 ㈠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 28 ㈡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 29 ㈢教学管理 ..................................................................... 29 九、质量管理 ....................................................................... 30 十、毕业要求 ....................................................................... 30 -2- 一、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㈠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㈡修业年限: 3 年制,专科 二、职业面向 ㈠职业岗位 1.职业岗位群 所属专业 大类 (代码) 所属专 对应行业 业类 (代码) (代码) 主要职业类 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 (或技术领域) 能等级证书举例 电子信息 大类 (51) 计算机、 通信和其 电子工程技 它电子设 术人员 电子信 备制造业 (2-02-09) 息类 电子设备装 (39) (5101) 软件和信 配调试人员 息技术服 (6-25-04) 务业(65) 智能产品组装、 低压电工作业证 生产与调试 维修电工证 智能产品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服务与应用 CAD 技能等级证书 智能产品软硬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件开发与维护 2.职业岗位进阶 职业进阶 岗位类别名称 1 岗位类别名称 2 岗位类别名称 3 高级岗位 产品工程师 应用工程师 设计与开发工程师 中级岗位 调试技术员 技术服务员 设计与开发助理工程 师 初级岗位 组装技术员 电子技术员 软硬件开发与维护员 ㈡就业面向 1.初始岗位(毕业后 1 至 2 年的主要岗位) 组装技术员、电子技术员、软硬件开发与维护员。 2.发展岗位(毕业后 3 至 5 年的主要岗位) 调试技术员、技术服务人员、设计与开发助理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应用工程师、 设计与开发工程师。 ㈢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 职业岗位 组装技术 员/调试 技术员/ 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简述 主要核心能力 智能产品安装 设备机械、电气部件安装调 试。 设备操作能力 -3- 职业岗位 产品工程 师 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简述 主要核心能力 智能产品组装与 维护 根据图纸和装配要求、测试 完成产品的组装、测试。 使用专用仪器仪表检测电 路参数,观察分析故障,更 换元器件排除故障 检测元器件、产品检验;实 施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与改 进。 智能设备作用;智能设备故 障维修与改进;制定智能设 备管理档案档。 市场信息收集;产品报价; 用户回访;产品技术支持; 产品使用指导;定期质量调 访;产品故障修复;建立售 后档案;与用户沟通;产品 质量信息回馈。 工程与电路图读图识图能力 电子产品组装调试能力 电路的功能、性能分析。 电路板布局布线能力 智能电子产品的 维修 智能产品检测 电子技术 员/技术 服务员/ 应用工程 师 智能产品质量控 制 智能产品市场分 析 智能产品的制图 与制版 软硬件开 发与维护 员/设计 与开发助 理工程师 /设计与 开发工程 师 智能产品的辅助 设计 智能产品的软硬 件设计 智能产品外观设 计 电子 CAD 设计与可行性分 析;原理图设计与分析;单 元电路功能设计。 使用嵌入式技术等进行硬 件设计,利用 c 语言等进行 软件编程。 使用三维造型设计等软件 绘制产品造型,并使用三维 打印机等方法完成智能产 品成型。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能力 电路板手工焊接能力 产品质量检测能力 产品故障分析诊断能力 社会交际与销售策划能力 电路设计能力 程序控制能力 硬件设计能力 软件开发能力 结构设计能力 造型设计能力 三、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㈠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 面发展,适应智能产品行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 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计算机、通信 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能够从事智能产品技术开发、生产、 质量检测、装配调试、维护维修、技术管理等工作,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 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4-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 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 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 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 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职业生涯规划意 识,能够达到工程实践与科学思维的统一。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 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 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 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要求 (1)公共基础知识的培养规格要求 ①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了解智能产品相关行业的基本工作内容及相关法律 法规。 ②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了解创业基本流程,掌握基本的创新思维和创 新技法。 ③具备良好的自我规划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掌握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的方法。 ④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⑤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⑥掌握体育与健康必备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与技能;领会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具 备运动安全和健康养护知识。 ⑦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掌握社交的基本技巧。 ⑧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 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⑨具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具备数字化创新与发展素养,遵守信息社会责任。 (2)专业知识的培养规格要求 ①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电学、数字电 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基本设计、设计概论、 计算机辅助制图、产品三维设计与建模、单片机小系统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基础知识。 ②掌握智能产品制作、维护与管理、智能产品的拆装与调整、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 发等专业技能知识。 3.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的培养规格要求 ①具有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 ②具有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运用生涯理论和方法开展生涯规划与管理的能力。 ④具有正确地运用应用文写作方法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 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⑥在运动中发展身体素质;掌握一到两项锻炼身体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鉴赏能 力,掌握实用的安全和生存能力;通过体育锻炼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逐步形成适应环 境与职业要求、与他人协作互助和个体可持续发展等能力。 ⑦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 ⑧具备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信息化办公技术,形成 支撑专业学习的信息化能力,并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2)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规格要求 ①具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熟练进行焊接操作及电子线路读图的基本能力。 ②能正确分析常用的电子线路,掌握电子技术的实验方法,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工 艺和实践的基本技能。 ③能使用电子 CAD 软件进行电子线路的基本设计及 PCB 板的制作能力。 ④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⑤能够应用单片机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电路对电子系统进行控制,解决实际问题。 ⑥能够通过可程序设计控制器实现电子电路的自动控制、检测以及管理,并能应用 计算机程序设计设计方法解决工业控制中常见问题。 ⑦具备智能设备产品的初步工艺设计、装配、安装调试、维修与维护能力。 ⑧具备智能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能力。 ⑨具有智能产品外观结构设计、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4.职业证书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名称及等级 发证单位 智能产品生产 无线电装接工、特种作业低压电 工上岗证 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绘图员认证 ‘1+X’LED 显示屏应用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 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智能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安装与 调试 四、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㈠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推导图 ㈡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7-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基本 电学 培养学生掌握 交直流电路的 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与基本 技能,培养学 生的实践分析 能力,组织和 从事电路设计 的初步技能, 并为学习后续 的专业课程打 下坚实的基 础。 产品 设计 基础 可以为后续的 智能产品设计 与开发提供基 础设计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通用电学实验台上各种仪 器设备和仪表的使用方法; 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方法; 3.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4.电路 的等效变 换及其应 用; 5.电路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 和定理; 6.正弦交流电路分析及计算 方法; 7.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分 析及计算方法,空心变压器 和理想变压器的结构、工作 原理与选用; 8.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分解、 频谱,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的计算方法; 9.动态电路的换路定理及其 应用、动态电路的检测; 10.万用表的结构、原理和 主要的性能指标,电子元器 件的识别,万用表的装配和 调试。 1.智能产品开发概述,了解 智能产品的相关技术和基 础; 2.了解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 主要教学 方法 创新创业创造 融合点要求 考 核 学 期 学 时 理实一体 化项目教 学法 1.通过本课程所需的相关知识学 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和定理; 2.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及特性,具 备识读电路图、分析计算电路基本 培养学生的辨证 物理量的能力; 思维能力,培育 3.能熟练掌握对常用电子器件的测 和践行社会主义 试与使用方法; 核心价值观、树 4.具备正确分析常用电路工作状态 立社会责任感。 培 养 学生 对 电 的能力; 推己及人,从自 学 之 兴趣 , 进 5.掌握交流电的性质及其分析测量 爱到爱家、爱国; 而 能 独立 创 作 方法、动态元件的使用与识别; 将自己的励志成 电子产品。 6.具有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 才之路与祖国的 7.学会变压器的使用方法、安装接 伟大复兴事业紧 线与保护; 密结合方可相得 8.会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设备, 益彰,成功实现。 能够对常用元器件进行基本的识别 与测试; 9.学会对电路故障的检测; 10.学会装配和调试万用表,会测 试万用表主要性能指标。 考 试 1 64 理实一体 化项目教 学法 主要介绍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智能台灯、智能腕表、运动手 环、创意水杯和共享单车等具体的 案例,由浅入深地分析智能产品开 考 查 1 16 主要技能与要求 -8- 课程思政、励园 文化融合点要求 可以培养学生对 关键技术的探索 力和创造力,对 社会生产、生活 在 对 智能 产 品 进 行 设计 和 开 发 的 过程 中 锻 炼创造性思 帮助学生获取 智能产品相关 的软硬件知 识,了解智能 产品的需求分 析与设计,理 解硬件驱动设 计与开发、通 信设计、应用 APP 设计等。 C语 言程 序设 计 使学生掌握 C 语言的基础知 识以及模块 化、结构化的 编程思想,具 备一定的上机 编程及调试的 能力。 发,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 HAL 层硬件驱动设计与开发、 GUI 设计和应用 APP 设计; 3.了解智能腕表的设计与开 发,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 HAL 层硬件驱动设计与开发、 GUI 设计和应用 APP 设计; 4.了解运动手环的设计与开 发,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 HAL 层硬件驱动设计与开发、 通信设计和应用 APP 设计; 5.了解创意水杯的设计与开 发,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 HAL 层硬件驱动设计与开发、 通信设计和应用 APP 设计; 6.了解共享单车的设计与开 发,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 HAL 层硬件驱动设计与开发、 通信设计和应用 APP 设计。 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观念, 并熟悉程序设计的语法、算 法等基础知识,作为学习其 他信息专业课程的基础。针 对下列进行教学 1.程序设计流程 理实一体 2.数据类型 项目式教 3.输入与输出 学法 4.控制结构 5.函数 6.数组及指针 7.其他语法 基础知识介绍、要领讲解及 示范、编程实践与指导 发中涉及的技术,包括微处理器的 的关注力和推动 接口驱动开发技术、传感器的驱动 力,以及用技术 开发技术、智能产品 GUI 设计技术、 服务产业的职业 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开发技术等, 精神,积极培养 使学 生对智能 产品形成 整体的概 爱国奉献精神。 念,了解各案例中涉及的技术,熟 悉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进程。 初步具备辩证思 使学生掌握 C 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及 维的能力; 模块化、结构化的编程思想,具备 加强职业道德意 一定的上机编程及调试的能力,不 识,增强与他人 仅学会使用 C 语言编写应用程序解 沟通交流和团队 决一般性的应用问题,还能以本课 协作的能力。注 程为桥梁,为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重价值观的教 物联网技术等后续课程对软件能力 育、爱国主义的 的多元化需求奠定坚实的程序设计 教育。培育爱国 基础。 奉献精神。 -9- 维 , 培养 创 新 性 设 计能 力 , 传 递 一种 崭 新 的 、 极富 革 命 性的思考方 式。 具有热爱科 学 , 实事 求 是 的 学 风和 创 新 意 识 、创 新 精 神。 考 试 2 48 计算 器辅 助制 图 -2D 智能 产品 与物 联网 概论 数字 电子 技术 培养学生掌握 平面图的基本 绘图方法,编 辑方法,使学 生具备一定的 绘图能力。 课程介绍与智 能硬件相关的 物联网技术, 包括:射频技 术、传感器及 检测技术、无 线传感器网 络、无线通信 技术、数据处 理技术等。使 学生对目前智 能技术应用的 实际情况和发 展前景进行全 面深入地了 解,为今后从 事智能产品相 关工作打下基 础。 熟悉常用计数 进制和各种变 换码;掌握逻 辑函数及其化 简方法;掌握 常用组合逻辑 AutoCAD 的工作界面、文件管 理操作、如何设置绘图环境; 理实一体 AutoCAD 的基本命令、基本绘 化教学法 图方法、基本编辑方法 、尺 寸标注。 熟练掌握 AutoCAD 的基本命令、基 本绘图方法、基本编辑方法 、尺寸 标注以及图块在产品图纸绘制中的 运用。能熟练运用 AutoCAD 命令或 者快捷键绘制产品设计图,并且能 对图形进行编辑和修改最终打印出 来。使学生具备绘制产品设计的能 力。 培养学生具有一 定的“工匠精 神”,对项目认 真负责的态度, 精益求精的精 神。 在 创 新创 业 过 程 中 ,在 创 作 电 子 产品 时 具 备 构 建准 确 的 空间图能力。 考 试 2 64 通过对智能产品的基本理 论、相关方法和技术的介绍, 学生不仅将对目前智能技术 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 有着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并 且能在课程学习之后,结合 自身专业方向和兴趣点,进 讲授法、 一步拓宽和加深今后学习内 理实一体 容,为今后从事智能产品相 项目式教 关工作打下基础。 学法 同时物联网技术也正推动着 一场技术革命,课程也将介 绍与智能硬件相关的物联网 技术,包括:射频技术、传感 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 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 处理技术等。 1.了解智能产品的创新与创意; 2.了解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和大数 据基础、传感器技术; 3.了解增强现实(AR)让世界增加维 在讲解专业知识 度;虚拟现实(VR)的应用; 的同时,告诉学 4.了解人工智能(AI)的应用与发 生做人做事的基 展;5.了解智能穿戴装置(IW)的开 本道理、社会主 发与应用; 义核心价值观的 6.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 要求、实现民族 构;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产业前 复兴的理想和责 景。 任 ;对 新 生进 行 7.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 励志教育,帮其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 树立正确的世界 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观、人生观、价 等。 值观。 8.熟悉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农业、 公共安全、医疗、环保和家居等领 域的应用。 由 “ 智 能” 与 “ 物 联 网” 工 具 , 向同 学 介 绍 创 业或 尝 试 转 型 的典 型 企 业 , 以及 企 业 主 要 产品 的 特 点 与 市场 反 应 情 况 ,向 同 学 介 绍 新兴 信 息 技 术 产业 的 到 来 , 对人 们 及 各 行 各业 的 洗 礼与冲击。 考 查 3 32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 函数化简;触发器的逻辑功 能;常用组合电路的应用; 计数器和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及应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 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时序逻 认识基本逻辑概念。掌握化简逻辑 函数的基本方法;掌握触发器的基 本特点及典型应用,理解不同触发 器转换的一般方法;掌握简单数字 电路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能独立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制作 根 据 数字 电 子 电 路 的分 析 思 路 , 建立 创 新 的 电 路分 析 思 维 。 教学 内 容 采用案例教 考 试 3 64 理实一体 化项目教 学法 - 10 - 在创新意识、科 学素养、人文情 怀、工匠精神等 方面的思政加入 教学实例,引导 学生团队合作, 模拟 电子 技术 电路与时序逻 辑电路的原 理、功能及分 析设计能力; 掌握 555 集成 定时器、数/模 与模/数转换 器的原理、功 能及分析设计 能力。 熟悉半导体器 件的结构、性 能特点及功能 作用;掌握常 见模拟电路各 种功能模块的 组成原理、特 性及具体应 用;并在此基 础上掌握实际 模拟电路产品 的分析与设计 能力。 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 法。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三极 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 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 源。 与调试;理解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 逻辑电路的区别,掌握组合逻辑电 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理解时序逻 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常用集成 编译码器、计数器、寄存器。 小项目互相协 作。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诚信 友善,在发扬励 园文化的友爱奉 献精神中励志学 习。 学 , 实际 项 目 任 务 分解 的 方 式 行 进, 扩 散 思 维 、创 造 性 思维。 理实一体 化项目教 学法 掌握 PN 结的单向导电原理,二极管 的伏安特性和参数及温度影响,半 导体三极管的测试与应用;掌握半 导体三极管的的放大作用和电流分 配关系式,半导体三极管电路的基 本分析方法;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 作点,动态性能指标分析;掌握各 种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简单工作原理。 在创新意识、科 学素养、人文情 怀、工匠精神等 方面的思政加入 教学实例,引导 学生团队合作, 小项目互相协 作。 根 据 模拟 电 子 电 路 的分 析 思 路 , 建立 创 新 的 电 路分 析 思 维 。 教学 内 容 采用案例教 学 , 实际 项 目 任 务 分解 的 方 式 行 进, 扩 散 思 维 、创 造 性 思维。 考 试 2 64 2.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主要教学 方法 主要技能与要求 课程思政、励园文 化融合点要求 创新创业创造 融合点要求 考 核 学 期 学 时 单片 机小 培养学生掌握单 片机小系统,程 1.51 单片机的各种基本功 能, 理实一体 化教学法 1.能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熟练设计 单片机控制系统; 在培养学生编程 思路的基础上,重 本 课 程旨 在 对 学 生 进行 硬 件 考 试 3 64 - 11 - 系统 设计 与制 作 序设计的结构, 具有一定根据实 际电路编程调试 能力。 LED 显示 屏应 用 让学生掌握显示 屏基础系统与效 果图设计,包括 显示屏效果图的 制作、显示屏钢 结构图的绘制、 2.延时程序、子程序调用、 带参数子程序设计、基本循 环语句; 3.编写简单程序,驱动广 告灯左移右移,同时蜂鸣器 鸣响; 4.共阳、共阴数码管显示 基本知识,字型码形成方 法,上拉电阻概念,以及数 码管的驱动方式; 5.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 及数码管显示程序; 6.中断的概念及中断服务 程序应用; 7.定时器工作方式、定时 器中断应用; 8.键盘检测基本知识、4× 4 矩阵式键盘检测基本知识 9.模数转换原理及 DAC0809 芯片基本知识 10.数模转换原理及 DAC0832 芯片基本知识; 11.单片机串行通信基本知 识,重要指标:字符帧和波 特率的设定方法; 12.二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 发送和接收。 1.LED 显示屏简介,了解 LED 显示屏的技术基础、分 理实一体 类、行业常见接口类型; 化项目教 2.LED 显示屏的基本结构, 学法 掌握 LED 显示屏的构成、控 制系统架构、常见控制器产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说明熟 练使用 WAVE 单片机开发软件及编 程器; 3.能在理解各引脚的功能的前提 下读懂硬件设计电路图; 4.能根据实际电路,编写程序并 调试; 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左移右 移指令的使用; 6.能熟练画出数码管显示控制电 路图; 7.能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熟练设计 单片机控制程序; 8.学会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编写 程序,利用蜂鸣器产生音乐; 9.掌握键盘检测基本电路,以及 如何识别和读取按键状态; 10.掌握 4×4 矩阵式键盘基本电 路,以及如何识别和读取按键键 值; 11.了解模数转换原理及数模转 换原理; 12.了解多机通信的应用和串行 通信中的控制寄存器的使用。 在培养学生的团 队协作意识,分工 和协作精神。使用 我校“励园文化” 品牌鼓励学生励 志成才。 和 软 件设 计 能 力 的 培养 , 使 得 学 生在 创 新 创 业 过程 中 , 对 项 目的 电 路 设 计 、编 程 调 试更加熟练。 1.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基色、工 通过观察问题、分 艺、应用场景等条件分析 LED 显 析问题、定位问题 示屏的类别与应用; 和解决问题的思 2.了解显示屏的生产、运输和安 路 来 设 计 教 学 实 装过程,熟悉 LED 显示屏的构成; 施项目,引导学生 3.掌握显示屏相关工程项目中的 快速、高效、正确 加 强 课程 内 容 与 实 际应 用 的 联 系 ,帮 助 学 生 在 实践 中 积 累 经 验, 发 现 创 新 点, 提 炼 - 12 - 考 查 4 64 传感 器与 测试 技术 显 示 屏 3D 效 果 视频制作、显示 屏效果图设计项 目实践等。 品和接收卡产品; 3.掌握 LED 显示屏基础计 算,如电源功耗、屏体分辨 率、网口带载能力等; 4.熟悉 LED 显示屏基础调 试; 5.掌握控制系统软硬件常 用功能操作,包括控制器箱 体配置文件导入、亮度调 节、固件程序升级、控制器 前面板操作等; 6.LED 显示屏的同步、异步 播放; 7.常见问题排查。 使学生能认识各 种传感器,了解 测量的基本原 理,了解传感器 的基本结构和工 作原理,理解各 种传感器进行非 电量电测的方 法,掌握传感器 的选择和使用方 法,初步具备实 用传感器的应用 和电路制作技 能,并了解相应 的测量转换电 路、信号处理电 路的原理及各种 传感器在工业中 1.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 能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各误 差; 2.能根据要求选择精度符 合要求的测量仪表; 3.掌握传感器的定义、分 类及其动静态特性指标; 4.熟悉各种常用传感器的 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测量 转换电路,掌握其应用和选 用; 5.掌握各种新型传感器的 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测量 转换电路,熟悉其应用和选 用; 6.熟悉常用的信号处理电 路,掌握其应用方法; 7.熟悉检测系统的抗干扰 讲授式教 学方法、 讨论式教 学方法、 导学式教 学方法、 问题导向 式教学方 法等,以 及多媒体 辅助教 学。 性能计算; 的掌握方法,帮助 4.实现目标屏体的整屏播放,如 学生养成科学、良 可显示完整的图像、视频、编辑 好、有效的习惯。 好的节目等; 引入实践中的真 5.掌握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操作, 实场景,锻炼学生 能够独立借助显示屏调试软件来 在 项 目 实 施 现 场 解决项目实施中客户的问题; 的心理素质和技 6.能够配置好 LED 显示屏,掌握 术能力等,提升行 同步控制系统,实现前端输入内 业素质和技能。 容的播放; 7.掌握异步控制系统,实现脱离 计算机和前端视频源设备进行节 目播放; 8.能熟练进行 LED 显示屏应用现 场常见问题的排查。 1.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3.各种常用传感器(电阻传感器、 实现"立德树人" 电容式电阻传感器、电感式传感 为目标,融入"励 器、压电式传感器原理、热电式 志、匠心、奉献" 传感器、光电(光电、光纤)传 励园核心文化理 感器、霍尔传感器、气、湿敏传 念,挖掘与传感器 感器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相关知识的德育 测量转换电路;掌握其应用和选 功能,通过课程引 用; 导学生树立正确 4.各种新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 的价值观和人生 器、CCD 图象传感器、无损探伤技 观的途径,将激发 术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学生学习热情与 测量转换电路,熟悉其应用和选 爱国主义教育结 用; 合。 5.信号处理技术; 6.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7.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软件设 - 13 - 创 造 性, 提 出 创 业 方案 , 为 推 动 行业 持 续 赋能。 结 合 创新 创 业 理念,提出允 许跨平台设 计,结合时代 发 展 设计 的 思 想,并提出传 感 器 设计 以 解 决问题。 考 试 4 64 的应用,为学生 将来从事实际工 程的应用打下良 好的基础。 技术,知道其适用的范围与 场合。 计。 嵌入 式系 统开 发 培养学生嵌入式 应用系统的开发 能力,围绕嵌入 式终端应用开发 的特点和岗位能 力要求,以实际 项目为载体,通 过设计元素来完 成教学内容的设 计,培养学生在 开发过程中所需 的知识、能力和 素质。 培养学生嵌入式应用系统 的开发能力,围绕嵌入式终 端应用开发的特点和岗位 能力要求,以实际项目为载 体,通过设计元素来完成教 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在 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 理实一体 化项目教 学法 软硬 件开 发规 划 培养学生掌握软 硬件协同开发技 能:包括原理、 结构、单片机系 统、程序设计、 功能部件、接口 扩展等。通过 Arduino 实例及 作品的制作演 示,培养学习者 的实践技能,熟 悉软硬件电子系 统的测量与控制 技术在电气工程 软硬件协同开发技能:包括 原理、结构、单片机系统、 程序设计、功能部件、接口 扩展等。通过 Arduino 实例 及作品的制作演示,培养学 习者的实践技能,熟悉软硬 件电子系统的测量与控制 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实际 应用。同时对物联网体系架 构、硬件(设备)接口技术 等工作原理及复杂工程进 行研究和实验验证;获得智 能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搭建 智能系统的基本技能,培养 理实一体 项目式教 学法 课 程 中加 强 创 新 创 业意 识 的 融入"励志、匠心、 培 养 、创 新 创 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奉献"励园核心文 业 技 能 的 提 组成和应用开发过程; 化理念,将立德树 升 。 培养 学 生 2.了解 ARM 处理器的基本原理、 人、工匠精神、精 通 过 团队 协 作 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 益求精、社会责任 方 式 完成 系 统 3.了解基于 ARM 处理器的嵌入式 感 等 价 值 理 念 潜 设 计 开发 工 作 系统硬件结构和接口设计方法; 移默化地传授给 的 能 力 , 使 学 4.熟悉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学 学生,帮助学生建 生 在 嵌入 式 系 会基本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立正确的人生观、 统 应 用与 开 发 5.熟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原 价 值 观 和 自 我 认 这 一 具有 广 阔 理和开发方法。 同感。 前 景 的领 域 就 业 创 业提 供 有 利条件。 1.掌握 Arduino 系统基本知识: 课 程 使 用 结合课程思政,使 包含 Arduino uno 开发板电路组 Arduino 是 现 学生养成良好的 成,Arduino IDE 使用基础; 今 国 际上 最 流 学习习惯和思维 2.掌握 Arduino 数字与模拟 IO 行 , 最容 易 上 方式,形成严谨求 口操作; 手 的 开源 硬 件 是的学习方法和 3.掌握时间函数、中断系统使用; 平 台 。简 单 硬 科学的研究态度, 4.掌握 Arduino 第三方库使用, 件 连 接及 代 码 在之后的学习和 了解如何编写自己的类库; 编 写 就能 快 速 工作中少走弯路。 5.掌握嵌入式系统常用接口: 实 现 自己 的 创 通过激发学生的 IIC、SPI、UART、1-Wire 总线等 意 , 越来 越 多 中国道路自信和 的使用; 的创客使用 行业领域发展信 6.了解多种传感器使用:光敏、 Arduino 来 开 心,引领学生励志 温度、湿度、红外、超声波、循 发 他 们的 智 能 成才。 迹、避障等模块工作原理及使用; 硬 件 产品 。 培 - 14 - 考 试 5 48 考 查 4 48 领域实际应用。 同时对物联网体 系架构、硬件(设 备)接口技术等 工作原理及复杂 工程进行研究和 实验验证;获得 智能系统的基本 知识和搭建智能 系统的基本技 能,培养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以后深 入学习智能产品 开发打好基础。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为后续深入学习智能产 品开发打好基础。 7.掌握 LCD 液晶屏、SD 存储卡的 应用。 8.掌握直流电机、步进电机、舵 机的使用; 9.掌握 wifi、蓝牙等网络芯片开 发使用。 养 学 生创 新 思 维 与 创意 产 品 实现能力。 电子 线路 CAD 设计 要求学生能使用 所掌握的模拟电 子技术、数字电 子技术等基础知 识,进行简单的 电子电路设计, 包括电路原理图 设计与印制电路 板设计。 1.电路设计原理图绘制, 包括元器件加载操作; 2.电路原理图元件绘制, 包括元器件库创建、放置操 理实一体 作; 3.电路 PCB 图设计,包括 化项目教 学法 规则设定、电路板规划、自 动布线与手工布线; 4.PCB 元件封装设计绘制; 5.PCB 手工布局与布线; 6.电路设计与仿真。 掌握常用电路图的识读与设计方 法;能利用相关工具对常用电路 进行调试、画图与仿真。 通信 与网 络技 术 使学生具备应用 型人才所必需的 计算机网络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形成对计算 机网络体系结构 的理解和认知; 内容主要以 TCP/IP 协议栈 为主线,围绕协议栈各层协 议,介绍网络通信的基本原 理,并通过实验实训案例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通 信的相关知识。 将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丰富的哲学 对于网络技术的原理和理论知识 思想融入计算机 介绍得比较充分,理论联系实际, 网络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实际应用能 注重价值观的教 力以及与后续课程知识的衔接。 育、爱国主义的教 育。让学生意识到 理实一体 项目式教 学法 - 15 - 建立创新的 PCB 电 路 设 计 树立学生正确的 思 维 ;学 习 经 人生观、价值观、 典 模 块设 计 , 世界观,培养学生 确 保 在创 业 中 一丝不苟、精益求 为 电 子产 品 硬 精”的工匠精神。 件 设 计具 备 较 高品质保证。 再 充 分介 绍 教 学 内 容的 基 础 上 , 注重 激 发 学 生 的科 技 创 新 观 念, 并 准 确 分 析课 程 的 特 点 ,分 析 存 考 试 4 48 考 试 2 48 理解网络的主要 标准,掌握常见 的网络设备、传 输介质等,能组 建和维护简单局 域网并实现网络 互连。 电子 产品 生产 工艺 与管 理 培养学生掌握正 基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 确运用各种专用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进行电 工具和仪器设备 子产品制造工艺理论和实 完成各种电子材 践的“一体化”项目教学(6 料的识别、检测 个项目)。其以电子产品的 与恰当选用,使 生产工序为载体设计学习 学生掌握电子产 情境,强化主要工序相关的 品的装配、焊接、 操作、工艺技术、质量控制 调试、检验等全 和管理以及质量问题的分 过程的生产工艺 析等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并 等方面的训练,掌握现代电 在此基础上掌握 子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技术、 识读、编制电子 质量过程控制技术,达到能 产品的生产工艺 作为初级工艺工程师进行 文件,电子产品 生产工艺的编制与指导,并 生产管理与质量 能对生产一线工艺质量问 控制的理论与实 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目标 践技能。 要求。 理实一体 化项目教 学法 1.能用目测法判断、识别常见元 器件的种类,并能正确说出其名 称;2.能自觉的按照 6S 管理要 求规范操作;能便携装配作业指 导书和装配、调试工艺卡; 3.能识读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 板图;能用目视法判断识别常见 的安装导线、绝缘材料,并能正 确说出其名称;能根据使用场合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常用电子材 料和装配工具;能对电路基板进 行调试; 4.能用目测法识别常用贴片元件 的类型;学会鉴别再流焊接表面 组装元件的缺陷; 5.掌握压接、绕接、穿刺、螺纹 连接操作;能够进行整机调试; 6.掌握电子产品的特点、生产组 织标准与组织结构。 - 16 - 包括计算机在内 的国内科技发展 的突出实力,增强 高校学生对祖国 的自信心,培育爱 国奉献精神。 在 的 问题 探 讨 问 题 的解 决 办 法 , 培养 学 生 的 专 业创 新 能 力。 1.从我国的半导 体芯片遭遇封锁 与打压,立志为电 子元器件产业全 面国产化作出努 力与贡献。 2.高强度、高耐 压的精密电磁线, 充分展示了集中 力量能办大事是 我国电子工业发 展的强大推动力。 3.从实践过程中 的科学创新,是敬 业奋斗精神结出 的优良成果。 4.培养他们一步 一个脚印,踏实、 敬业的工作精神。 5.项目完成过程 中引导他们诚实 工作,养成求真求 实的品格,用匠心 来筑梦。 采用“梯队式” 实 践 方式 的 创 新 实 践教 学 方 法 。 其特 点 就 是 “ 分 阶 段按 实 践 动手 能 力 成 阶 梯状 螺 旋 上 升 ”, 将 电 子 工 艺实 践 过 程分为 3 个阶 段 式 实践 。 第 一 阶 段为 电 子 考 工 艺 实践 初 级 查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为 电子 工 艺 教 学 的巩 固 和 提 高 阶段 。 第 三 阶 段为 制 作 和 创 新阶 段 。 鼓 励 学生 按 自 己 的 喜好 与 能 力 进 行创 新 设 计 与 制作 实 用 化的成品。 5 48 ㈢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说明 1.专业技能进阶培养路径图 学 期 二 三 四 五 实训项目 名称 1.电工仪 表仪器的 使用 2.常用电 子元器件 的认别与 测试 3.锡焊焊 接工艺实 训 1.正、逆向 建模 2.市场调 查与产品 制作 模型设计 开发与制 作方法 低压电器 设备的安 全操作 智能产品 开发综合 实训 岗位实习 学期周次 项目 学时 课程 学时 类型 课程名称 对应技能 8 专周 实训 认识实习(电 工电子基础技 能实训) 24 掌握正确使用常用 的电工仪表仪器能 力 8 专周 实训 认识实习(电 工电子基础技 能实训) 24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 认别与测试的能力 8 专周 实训 16 专周 实训 认识实习(电 工电子基础技 能实训) 创新创意产品 设计 32 专周 实训 创新创意产品 设计 48 市场功能需求调整 24 专周 实训 模型制作 24 掌握常用模型制作 的能力 24 专周 实训 低压电工作业 24 进行低压电器设备 的安全操作能力 24 专周 实训 智能电子产品 设计及制作 24 264 专周 跟岗实习 264 24 48 1 2 3 4 5 6 7 8 9 掌握锡焊焊接工艺 和用电安全等基本 知识与技能 智能产品的设计与 运作 智能产品开发的全 过程、组态软件的综 合编程设计能力 智能产品设备检修、 - 17 -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2 3 4 5 6 7 8 9 假期周次 2 1 2 3 4 5 6 7 8 0 六 (第一阶 段) 1.岗位实 习(第二阶 段) 2.毕业设 计 总 计 实训 312 专周 实训 毕业实习 312 72 专周 实训 毕业设计 72 792 调试、产品设计等技 能 市场调查、产品开 发、设计、调试的能 力 完成智能产品开发 能力,以及撰写报告 的能力 792 2.独立设置专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 序号 1 2 独立设置实践 教学环节名称 认识实习(电 工电子基础技 能实训) 创新创意产品 设计 学 期 2 3 周 数 技能实训 主要内容 1周 要求学生掌握焊接技术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获得对电子线路板、 印刷电路板的手工焊接 技能掌握能力;掌握常 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 别与检测方法,了解并 掌握常用的电子仪器仪 表。 2周 具备创新创意产品设 计、计算器辅助设计-2D 与 3D、基本设计与设计 概论等相关课程 实训形 式 主要技能要求(或标 准) 校内 学习交流接触器、中 间继电器、变压器、 熔断器、复合开关、 闸刀开关、时间继电 器等低压电器的使用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掌握安全用电的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在实训过程中获 得对交流电的安全使 用的能力。 校内 可为智能电子产品设 计及制作、智能产品 开发、智能产品设计 与表现技法等课程提 - 18 - 实践课程思政 融合点 通过电工实训 后,加强理论 联系实际,培 养学生的实际 动手能力,能 够初步具有进 行电工电路的 设计、应用的 基本技能,巩 固和扩大电工 线路课程的理 论知识和电路 设计能力 学生可提出具 体可行的设计 方案及实体模 型外,亦可将 劳动精神 教育融合 点 实训 地点 考核 方式 条件要求及 保障 「实干兴 邦」的劳 动实践。 电子 楼 产品 设计 验收 使学生初步 掌握电工电 路使用的基 本技能。 体现时代 性、富于 创造性。 校外 职教 楼 502 产品 设计 验收 认识模型制 作的基本知 识,并利用各 种材料,模拟 备 注 序号 3 4 独立设置实践 教学环节名称 模型制作 低压电工作业 5 智能电子产品 设计及制作 6 岗位实习(第 一阶段) 学 期 4 4 5 5 周 数 技能实训 主要内容 1周 1.认识模型制作的基本 知识 2.利用各种材料,模拟 实际空间的创作及制作 技巧 3.熟练模型制作的技能 搜集实际案例练习 1周 1.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2.低压电器设备的安全 操作 1周 训练学生应用适合的设 计方法进行各阶段的设 计任务。并透过师生们 的讨论及同学间的观 摩,让学生们学习智能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评 价。 11 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综 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 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 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 实训形 式 校内 主要技能要求(或标 准) 实践课程思政 融合点 供明确的产品外观设 计与创作。 设计作品以数 字化方式建构 及表达 1.要求模型施作的美 观及比例的正确性 2.对各种材料的认识 与应用 劳动精神 教育融合 点 实训 地点 条件要求及 保障 实际空间的 创作及制作 技巧。 当前受欢迎的 岗位,人才紧 缺,使用我校 “励园文化” 品牌鼓励学生 励志成才 体现时代 性、富于 创造性。 校外 职教 楼 502 电路装配的安 全意识 电路装配 的耐心教 育 PLC 控制 实训 室 产品 设计 验收 各项发表的 评分除由教 师评分外,也 由学生进行 评分。 岗位 考核 合格 岗位考核合 格 校内 能独立分析触电事故 原因,进行低压电器 设备的安全操作能力 校内 探讨各设计案例其主 题之选定、设计理念、 设计解答及设计表达 等。让学生从案例中 培养学生整合 思索及学习。学生必 既有的设计知 须提出具体可行的设 识与技术,从 计方案及实体模型 事智能产品设 外,亦须将所有设计 计与开发 作品以数字化方式建 构及表达,最终设计 成果也必须以作品集 表达。 体现时代 性、富于 创造性。 校外 职教 楼 501 校外 让学生完全履行其实 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使其独当一面。 「崇尚劳 动」的劳 动 价 值 观、「热 实训 基地 - 19 - 考核 方式 强调学生对于 工作岗位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产品 设计 验收 考证 创作一项成 型的产品。 具 备 PLC 或 变频器实训 室 备 注 序号 独立设置实践 教学环节名称 学 期 周 数 技能实训 主要内容 实训形 式 主要技能要求(或标 准) 实践课程思政 融合点 校外 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使 学生获得独立工作的 能力,并培养学生的 综合职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 加强使命感, 增强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促进人际关系 的建立 校内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 文,成绩评定及格才 能毕业。 加强撰写论文 的严谨教育, 增强学生的总 结和表达能力 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 作技能。 7 8 岗位实习(第 二阶段) 毕业论文(毕 业设计) 6 6 13 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 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 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 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 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 炼。 3 学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 工程设计和研究,包括 设计、计算、绘图、工 艺技术以及合理化建议 等,提交一份报告与科 学研究任务结合的现实 题目。 劳动精神 教育融合 点 爱劳动」 的劳动教 育观。 「崇尚劳 动」的劳 动 价 值 观、「热 爱劳动」 的劳动教 育观。 拓展劳动 知识,提 升劳动技 能,养成 劳动。 实训 地点 考核 方式 条件要求及 保障 岗位 考核 合格 毕业实习合 格 毕业 实习 合格 毕业设计合 格 ㈣专业课程与 1+X 证书融合点说明 与 1+X 证书对应关系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专业基础课 智能产品与物联 网概论 1+X 传感网应用开发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融合 专业核心课 通信与网络技术 ‘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融合 (部分融合/完全对应) - 20 - 与 1+X 证书主要融合点 模拟与数字量采集、无线组网技术:ZigBee、 Wi-Fi、NB-IoT、LoRa 等 网络系统部署与调测:交换网络部署、路由 协议部署、常见网络应用部署、网络安全与 可靠性技术部署 学时 32 48 备 注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LED 显示屏应用 与 1+X 证书对应关系 (部分融合/完全对应) ‘1+X’LED 显示屏应用职业 技能等级证书完全对应 - 21 - 与 1+X 证书主要融合点 学时 显示屏效果图的制作、显示屏钢结构图的绘 制、显示屏 3D 效果视频制作、显示屏效果 图设计项目实践 64 五、教学进程安排与说明 ㈠课程学时结构 单位:学时 理实一体化教学 课程属性 课程类型 理论教学 必修 思想品德 课程 专业基础 课程 专业核心 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 课程 合计 占总学时比例 (%) 160 0 0 16 176 6.96% 224 40 104 48 416 16.44% 96 64 96 160 416 16.44% 0 0 0 792 792 31.30% 202 50 134 36 422 16.68% 100 0 0 0 100 3.95% 24 16 48 120 208 8.22% 100% 独立设置 实习实训 课程 通识与职 业基本素 养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合计 976 1554 2530 占总学时比例(%) 38.58% 61.42% 100% ㈡周教学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学 年 学 期 1 2 3 二 4 5 三 6 合计 一 入学教育 与军训 3 3 课程教学 独立设置专周 实训环节 14 17 16 16 7 0 70 0 1 2 2 12 13+3 33 - 22 - 毕业 教育 1 1 考试 1 1 1 1 1 1 6 节假日、运动 会及机动 1 1 1 1 4 小计 19 20 20 20 20 18 117 ㈢教学进程表(2023 级) 课程 分类 思想 政治 理论 课 程 属 性 必 修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与法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概论 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劳动教育(理论) 学 分 课程 总学 时 教学时数 理实 理论 一体 教学 教学 2 32 28 4 2 3 48 42 6 1 3 48 42 6 2 1 48 48 2 32 *28 1 16 必 修 实践 教学 考试学期 考查 学期 六 14+3 16+2 16+2 17+1 13+6 16 √ √ √ √ √ √ 2 3 3 √ *112 8 2 1 4 4 2 32 3 66 3 1 48 24 16 8 1 2 1 24 16 8 4 2 32 32 2 60 12 66 1-2 48 *48 - 23 - 五 1 职业礼仪 大学语文 (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安全教育 四 8 148 24 创业基础 三 2 4 1 职业外语 (英语)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基础 创新基础 二 1 军事课 职业生涯规划 28 一 √ 8 36 16 学期周学时数 1-6 1和 4 *4 劳动教育(实践) 通识 教育 考核方式 √ √ √ √ √ √ 4 2 2 2 2 3 *4 2 1 2 1-5 √ √ √ √ √ 课程 分类 课 程 属 性 课程 编码 学 分 课程 总学 时 教学时数 理实 理论 一体 教学 教学 体育 3 108 108 社会公益素养培育 2 40 36 598 362 100 每门课程计为 1 学分,同时要求选修课程总学时不少于 100 学时,4 学分,其中至少从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选修 1 门选择性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小计 人文素养培育类 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培育类 体育竞技与安全健康教育类 选 福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类 修 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培育类 四史教育 小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合计 1 高等数学 2 产品设计基础 3 基本电学 4 模拟电子技术 5 计算机辅助制图-2D 专业 必 基础 修 6 C 语言程序设计 7 智能产品与物联网概论 8 数字电子技术 9 专业英语 小计(<700 学时) 1 通信与网络技术 专业 必 核心 修 2 单片机小系统设计与制作 3 1 4 40 4 1 4 4 3 3 2 4 1 26 3 4 100 698 64 16 64 64 48 48 32 64 16 416 48 64 考核方式 实践 教学 考试学期 学期周学时数 考查 学期 1-3\4 *40 100 462 64 184 52 1-5 184 52 1 1 16 64 16 16 48 16 224 32 32 32 16 16 16 16 16 144 16 48 32 32 1 2 2 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4+3 16+2 16+2 17+1 13+6 16 2 2 参照团委志愿者相关规定执行(成 绩计入第 5 学期) —— —— —— —— —— —— —— 14 4 2 4 —— 11 2 —— 0 —— 4 —— 0 —— 0 —— 4 —— —— 4 3 3 3 2 4 3 5 32 - 24 - —— 2 3 —— 3 —— 4 课程 分类 课 程 属 性 课程 编码 3 4 5 6 7 8 专业 拓展 独立 设置 实习 专 业 选 修 必 修 课程名称 LED 显示屏应用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电子线路 CAD 设计 软硬件开发规划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嵌入式系统开发 小计(500 学时) 1 仿生产品设计 2 基本设计 3 设计概论 4 图像处理技术 5 显示屏校正技术 6 微信小程序开发 7 产品三维设计与建模 8 Java 程序设计基础 9 Linux 操作系统基础 10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11 EDA 技术应用 12 智能产品维修检测技术 13 Python 语言基础 14 APP 应用软件开发 15 移动 Web 应用开发 小计(设置课程的合计>450 学时) 专业课程合计 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基础技 1 能实训) 2 创新创意产品设计 学 分 教学时数 理实 理论 一体 教学 教学 16 16 48 16 16 16 16 32 16 16 96 160 8 8 8 考核方式 学期周学时数 4 4 2 3 3 3 26 2 2 2 3 3 3 2 2 2 3 3 3 3 3 3 13 65 课程 总学 时 64 64 32 48 48 48 416 32 32 32 48 48 48 32 32 32 48 48 48 48 48 48 208 1040 1 24 24 2 2 48 48 3 16 16 16 24 344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64 368 - 25 - 实践 教学 考试学期 48 16 16 16 160 24 24 24 48 48 48 16 16 16 16 16 16 32 32 32 120 328 考查 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4+3 16+2 16+2 17+1 13+6 16 —— 8 8 —— —— 3 3 3 —— 16 —— 20 —— 0 4 4 4 2 3 4 4 4 5 5 ——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 10 —— 13 —— 22 1周 2周 课程 分类 实训 环节 课 程 属 性 考核方式 学期周学时数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3 4 5 6 模型制作 低压电工作业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岗位实习(第一阶段) 1 1 1 11 课程 总学 时 24 24 24 264 7 岗位实习(第二阶段) 13 312 312 13 周 3 33 138 72 792 2530 72 792 1172 3周 16 周 0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报告(或 毕业论文) 独立设置实习实训环节合计(>600 学时) 课内教学总学时 8 学 分 教学时数 理实 理论 一体 教学 教学 实践 教学 24 24 24 264 806 552 - 26 - 考试学期 考查 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4+3 16+2 16+2 17+1 13+6 16 4 4 5 5 1周 1周 1周 11 周 0 24 1周 24 2周 22 2周 20 12 周 20 六、教学环境和设施要求 ㈠教学实施 1. 校内实训基地 院内实训基地设施先进、软硬件配套,具有真实或模拟职业氛围,实践性教学环境良 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校内已配备的实践实训一览表如下。 实验室地点 职教 3 号楼 501 职教 3 号楼 502、509 职教 3 号楼 503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实训课程名称 产品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技能 智能产品设计开发实训室 实训等 智能产品创意设计实训室 创新创意产品设计、模型制作等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智能电子产品 智能产品创作实训室 设计等 2. 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智能产品开发专业就业岗位群的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专业已与有 关行业和企业联系,以联合培养或定单式培养的方式,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如:福建 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思迈特数码科技有限公 司、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福建鑫诺通信有限公司、福建省盛安城市安全信息发展 有限公司等。 ㈡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本专业所用的教材将采用近几年来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向学 生推荐一些又实用价值的课外参考书,同时组织本系教师编写各课程的实验指导、讲义等 辅导丛书。 本学院的图书馆有丰富的专业图书藏量,目前本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学院图书馆约 有 2882 多种图书,约 7405 册图书,电子图书约 3454 种,全系师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阅览, 也可以在学院的任何一个与校园网连通的地方方便的阅读电子图书,丰富了教职工、学生 的读书方式,使图书馆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用;图书馆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增加了 开放时间,达到了 90 小时/周。 学院于 2004 年建成校园网,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均装有校园网。在教 学、管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大大地方便教师、学生阅读电子图书。专业教学中,充分 运用校园网上的资源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运用校园网与学生进行课堂外的交流,了解学 生的思想动态及对专业课程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帮他们解答问题。通过校园网发布与本专 业相关的信息,批改学生作业。同时,学生还利用校园网的视频网络系统进行学习。 七、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与教学团队要求 按照“提高素质、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理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 形式,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学习,提升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选派教师到国内 27 外知名大学和高职院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理论与 实践的教学水平。通过参加技术资格认证考试、开展技术服务、企业挂职锻炼、引进实践 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等有效途径,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双师”素 质教师队伍。坚持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制度,做好过程监控和实践成果考核,提高专任教师 的实践教学能力。 经过建设,教学团队要达到以下目标: 1、专业带头人在应用电子行业的安装、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管 理经验,对职业教育有深入的研究,主持示范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并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 养模式深化改革方面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 2、骨干教师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经验,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 贯通,对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有职业课程开发的能力,治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 3、“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通过进修、提高学历、传帮带、参与课程建设及实践条件 的建设等途径提高教学能力,通过青年教师每年赴企业进行 3 个月的实践锻炼,学院每年 选派 1-2 名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并实施考核提高实践能力, 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90%以上。 4、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将企业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应用到对学 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 八、实施建议 ㈠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 教学方法 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岗位,培养较强岗位能力”的教学理念,以 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合理构建理论教学 和实践教学体系,着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并采用 现场教学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授内容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对于不同课程内容采用有效地表现方式,通过文字、 图片、实物照片、动画、录像等多种方式讲解,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软件,可以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有力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2)在线答疑,促进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常见问题、答疑讨论、电子邮件、班级 QQ 群和学生交流,解答学生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 (3)开发了配套的教师工作页和学生工作页 28 (4)利用现场教学,师生互动效果好 3. 教学组织 根据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和要求,牢牢结合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做到 有所教,有所不教,有所侧重,有所了解,从实际应用出发把握一个教学的度。学生在具 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 力和基本技能。加强实训、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 提前感受工作现场的氛围,加深学习的印象,让他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㈡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作为任务驱动型的项目课程,强调“教—学—做”一体的师生互动模式。故而采取过 程评价与阶段(以任务/项目/活动为阶段)评价,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训练等表现 纳入进行综合评价。 强调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寻求解 决问题的多种答案,防止简单统一标准的机械思维。评价方法要有利于考核学生实际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给予及时、客观和必要的鼓励。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适应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建立全程评价、多元考核、突 出能力的评价体系,将素质培养、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强化工学交替的教 学过程设计,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将理论、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采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方法进行技能鉴定结合实际工作能 力表现的综合评定方法,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实行“双证书”考试制度,形成理论 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实训为岗位能力服务的理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与评定学生的跟 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成绩,实训和跟、顶岗实习成绩不合格必须重修。 鼓励学生参加各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包括:无线电装接工、低压电工上岗证、计算 机辅助设计(AutoCAD)绘图员认证与各项 1+X 证书,对应课程按学校文件给与对应成绩。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发展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以实现课程 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基础知识,实践考核重 点考核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 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将个人表现和团队合作表现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将学习过程和学习 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课程评价;将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 ㈢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从招生、培养、指导学生就业、生产实践等各 个环节上加强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的核心应该是在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上,对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 间的管理制度。这是教学管理制度的重点,也是教学管理的难点。这种教学管理从理念上 是将企业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纳入高职教育建制之中;从行动上是企业直接参与了高职教育, 本身就带着浓厚的企业色彩;从标志上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真正成了一个互利互惠的利益体。 29 九、质量管理 具体的构建思路:基于学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合本专业,针对专业实践教学的 特点,进行必要的补充,形成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相互呼应,紧密结合的系级“三大体系”, 该体系由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与保障体系及评价标准体系三部分构成。 本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方向有:专升本,其专业方向可面向智能 产品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等。毕业后 可继续深造往电子工程师、项目经理发展。 十、毕业要求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与学分,达到本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1.修满总学时 2530,学分 138。 2.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学时 176,学分 9;通识教育选修课不少于 100 学时,4 学分, 其中至少从“四史”中选修 1 门选择性必修课。 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