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交流小结(1).pdf
2018年秋季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交流小结 2019-12-24 11:24:06 我于2018年9月2019年1月间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交流,主修英语文学,同时学习英国历史和法语。我修读了共计60学分的三门课 程:“Chaucer and His Contemporaries” (中世纪英国文学:乔叟和他的同代人)、“French language for Beginners” (初级法语)” 和 “Restoration London: Plague, Fire and History” (复辟时期的伦敦:瘟疫和大火的历史)。在这三门课程中,我都拿到了一等荣 誉成绩(英国成绩等第分为一等、 二等一、 二等二和三等这三类荣誉成绩,以下还有合格成绩,70分以上为一 等)。 由于中世纪文学和 复辟时期的伦敦都属于非常小众的课程,上课的同学基本都是本地人。这门课程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差异极 大,哪怕对于本地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理解的。看看《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序言第一段就明白了:“Whan that Aprille with his shoures soote, The droghte of March hath perced to the roote, And bathed every veyne in swich licour, Of which vertu engendred is the flour”。幸运的是,在中世纪文学课上还另有一名清华英语系来交流的女生,我们就结了伴,一起读阅读材 料,一起写论文。当时我们每周二要去听教授讲课,周三参加1小时的文学讨 论课,周四早上再参加1小时中世纪英语的workshop。 每周二,我和那位女生会约在学校图书馆里, 把这周的阅读材料看完,将难以理解的英语词汇标注上现代英语翻译,再在笔记本上记一 点自己的 想法。那位同学没有租到埃克塞特本地的房子,住在20分钟火车车程外的海滨小镇埃克斯茅斯。期末的时候,我经常坐火车 去找她探讨论文。我的论文主题是中世纪抒情诗中森林和人类社会的对立,她的则是关于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骑士故事。我们写了一部 分论文后,会到海边去逛一圈,觉 得冷了再去咖啡馆喝点什么。和中国同学的互相帮助和陪伴,使得这门原本艰涩的课程变得不那么困 难,甚至有些令人意犹未尽了。 和一群英国本地同学一起讨论不是件容易事,在开始的几节课上,我还不太敢发言。后来,有一次讨论 课的主题是中世纪人们对自然的恐惧。由于在复旦的英语文学课上,陈靓教授就经常谈到 文学作品中人类面对原始自然时的失序和混 乱,我对这个话题一向很感兴趣,就做了一点准备并发 了言。负责讨论的Naomi Howell老师课后找到我,说因为这门课上确实很少 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希望我们多多在讨论课上发言。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到了学期过半时,即使是我在课上听到其他同学的 发言,想提出一些反驳或补充的想法时,也敢直接开又了。当然我会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先说一下自己支持之前那位同学发言的地 方,再“小心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对而言,让我略有些难受的是“复辟时期的伦敦”这门课程。由于这是一门历史系的课,而历史系一般 没有什么中国学生,我刚去上课时,许多同学都认为我走错了教室。刚开始上课时,教授总是给予一些“特别关照”,比如说到 “他在议 会担任 ... ...”时,会突然补上一句“啊,Miss Ding 你知 不知道“议会”呢?”明明和小组几位同学一起做presentation,他们却先行讨 论好,并给我分配了最容易完成的部分。这些举动虽然没有什么恶意,却让我觉得十分尴尬。同时,教这门课程的教授尽管上课非常幽 默,在作业评分上却很严厉,一开始大家都拿不到70以上的分数(英国70分以上就是优秀了),还有一些同学只得了40几分。整整一个 学期,我通过自己摸索,或在下课后找教授探讨, 作业成绩从一开始的60几分上升到期末时的75分。春季学期开学时,我收到来自学 校的通知,教授 给我的期末论文打出了78分的“高分”。由于那时候我已经回国,教授是通过邮件把我的论文扫描件 (他在上面写了评 语)传给我的。在邮件里他说到,对英国历史感兴趣的外国同学不多,但是你做得很好,希望你能保持对历史的兴趣。 除了在学习上挑 战自我之外,我也尝试了一项新的体育运动 —— 射箭。我加入了埃克塞特大学的射箭社团,在这个社团里,我们不仅学习最常用的反 曲弓,还学习了英国长弓、复合弓等特别的 弓种。英国大学的体育社团实际上挺辛苦的。我每周三晚上、周六上午都去参加射箭训练, 风雨无阻。在学期前半段,我还参加了社团周日的体能训练,主要是跑上校园所在的山丘再跑下来,期间 做一些拉伸运动。但是学期要 到尾声时,因为体能训练是在室外,实在是太冷了,就没能坚持下去。 我的练习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我原本至少能射中8 环,却莫名因为状态不好,总是七零八落地射偏。这时候资历较长的社员总是会过来安慰一下,说自己以前某一次比赛表现得一塌糊 涂, 尽管大家也没有多么相信。但还好,总体而言,我还是在不断进步的,到了学期末,我已经能参加 20码的社团射箭比赛了。现在 我在复旦也加入了射箭社,并在上学期的期末考核中取得了604/720的不错成绩。另外,我也和社团成员一起参加了万圣节的庆祝活动 和圣诞节的晚宴,认识了会拉丁语的德国交换女生、中文说得很好的新加坡同学和马来西亚同学等许多朋友。我和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 仍有联系。 虽然学生签证不允许在校外有偿兼职,但我通过埃克塞特大学外语研究中心的公开招募活动, 并经过面试,担任了初级汉 语普通话课程的助教。这份工作没有薪水,对于本校学生可以换算为学分,交换生则能获得证书。在每周一早上约4小时的课程中,我 主要负责配合Thornton教授进行课文讲解,并在课后批改学生的作业。我刚开始讲解课文时,非常喜欢以汉语母语者的身份跟同学讲 一 些课本知识在日常使用时的特例,但后来我发现,对于初学者而言,太多的特例可能会造成混乱。 因此,在后来的讲解过程中,我 转而增加对话练习,并作为语伴配合他们进行一些日常情景模拟。 Thornton教授也很鼓励这种课堂对话,在她的课堂上,课本讲解和 日常对话总是并存的。选修外语研究中心的初级汉语课程的学生中,有一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欧洲同学,比如英国人、意大利人和 立 陶宛人等,但更多的同学来自新加坡或中国香港,他们想重新拾起以前作为官方语言学过,但因为自己家里不说而逐渐忘记的普通话。 课后,许多同学会分享自己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生活或旅游的经历,探讨这里和那里的生活有何不同,这让我意识到,中国文化也正在受 到世界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 当然,我也利用交流这一机会,积极了解了英国文化。在一战纪念日,我参加了埃克塞特大教 堂举办的免费观看莎士比亚戏剧《亨利五世》。临近期中时,我通过学校组织,去周边小镇Otta St Mary 围观了当地特色的Tar Barrel活动,这个活动是由小镇的青壮年扛着着了火的木桶在小镇上穿行,周围人则负责给他们鼓劲。圣诞节期间,我不仅参加了埃克 塞特当地的圣诞集市,还在学校的 组织下尝试制作了英国特色的圣诞装饰物Christingle(一种以橙子为原料的圣诞烛台,多在圣诞颂歌 期间用以装饰教堂)。在圣诞假期期间,我与清华前来交流的同学和另外两位朋友一起前往伦敦体验了海德公园的圣诞临时游乐场 Winter Wonderland,又前往爱丁堡参加了具有苏当地特色的 Hogmanay(苏格兰新年)活动,通过报名,举着火把游了一次街,一 路走到当地的最高点荷里路德山上。我们还造访了休谟在爱丁堡的墓园,在湖区徒步,坐火车前往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塔福德的故居 和墓地,最后从牛津分别,各自回到暂住的地方,准备飞回中国。这次难忘的圣诞旅行留下了一个微信群,叫做 “爱丁堡见!”, 这个学 期,群里的两位同学通过了外交部的遴选,一位同学保了研,我也拿到了英国大学的offer,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总之,在埃克塞特 大学交流的一学期里,我结交了新的朋友,体验了不同的学习生活,尝试了新的兴趣爱好,对他国和本国的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交 流生活令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