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领域项目榜单.pdf
附件 5 绿色低碳产业领域项目榜单 项目一:基于抗冰防浪海上光伏电站桩基关键技术 企业名称: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青 岛分公司 项目背景:固定式桩基海上光伏难点在于防浮冰、防潮汐、 防波浪等,桩基础设计应重点考虑海冰、波浪、海流等对整体结 构的影响。海上光伏设计条件复杂、成本敏感性高,设计方案受 环境条件影响大、项目安全性要求高、经济指标控制难以及行业 标准设计、施工运维难度大等,目前国内外还未有成熟经验可供 借鉴,行业仍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建立基于“一体化”设计理念与“智 慧诊断”运维方法引入海上光伏设计领域,通过一体化设计考虑 风浪冰耦合载荷作用,避免载荷冗余,显著降低光伏基础结构在 极限和疲劳工况下受浪潮、台风及浮冰的影响,优化单桩长度、 直径及间距,降低海上光伏支撑结构的重量,使海上光伏平准化 度电成本大幅降低。通过准确量化桩基分破坏模式与整体健康状 态,建立“安全度”计算方法,实现复杂海洋环境下大型单桩智 慧诊断体系,有效提高海上光伏运维期间光伏病害监测及评估的 准确性及客观性,显著降低海上光伏运维管理成本。主要技术指 标:1)降低海上光伏建设成本 15%以上,工程建设成本降低超 0.2 万元/kW,平均度电成本降至 0.3 元/kWh。2)建立流固耦合 同步迭代算法和海上光伏智慧健康诊断方法,形成智慧化海上光 伏安全监测与健康诊断体系。3)建立省级示范工程 1 个,制定 行业标准不少于 1 件,推广应用数量不少于 2 个。提升桩基础服 役年限,在海上光伏发电桩基领域实现“六防”关键技术攻关, 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4;实施预期等级 7。 预测研发总投入:8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具有复杂海 洋环境荷载条件下桩基础研究基础及实施案例相结合的团队。 联系人:邵国栋 联系电话:13361000537 项目二:用于海水制氢的非贵金属或低贵金属类电催化剂 企业名称:青岛中石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现阶段氢能源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副产氢、化石 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三种。其中电解水制氢是最清洁、最可持 续的制氢方式,并且是未来制氢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最常 规的电解淡水制氢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淡水资源有限,电极材料 稳定性差,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稀缺导致成本过高。基于以上挑战, 青岛中石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青岛独特的资源优势,重点 发展海水制氢技术,一是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避免了 对淡水资源的消耗;二是利用海水自身的高离子电导率,避免了 通过添加碱性或酸性物质的复杂过程,从而有助于降低制氢成 本;三是对东部沿海城市提供一种氢能即制即用渠道,避免氢能 的高成本运输,建立绿氢制备的国际领先地位。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本次技术需求为用于海水制氢的非 贵金属或低贵金属类电催化剂。旨在通过研究实现高效和高稳定 性的海水制氢技术,重点进行高选择性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抑制卤素阴离子及其他无机离子的竞争反应,实现产氢和抑氯的 高选择性催化转化。 技术指标:满足在电流密度> 1A /cm2,过电位< 400mV,在 工业电解电流情况下,连续运转 1000 小时以上,性能衰减小于 20%或更低,并能指导催化剂的稳定制备。 预测研发总投入:5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拥有相关科研背景,从事新能源新材 料方面创新性研究的专家或团队,在电催化领域技术已具有研究 成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力。 联系人:周岩 联系电话:18054657998 项目三:电解制氢储能装置 企业名称:青岛绿科汽车燃气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1.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电力间歇产生和传 输被限的现象常有发生。在目前双碳政策的推动下,可再生发电 项目将提升至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政府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必须配套储能设施,因此储能项目市场巨大。2.电解制氢储能技 术将电能转化为氢能高压储存,高压氢气在用电高峰时可发电上 网、或运至氢气加气站供汽车使、或运至化工厂作为原料使用。 3.随着氢燃料在汽车上大力推广使用,氢能市场前景广阔,电解 制氢储能装置市场需求巨大。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将富余的、非高峰或低质量的电 力,通过本套装置中的电解水的方式制取氢气,由电能转化为氢 能。制取出来的氢气再通过氢气压缩机,将其压缩至高压 35MPa 储存。2.完成电解制氢装置(电解能力 200Nm3/h)的选型和工 艺设计,完成氢气压缩机(进气压力 2Mpa~20MPa;最大排气压 力 42MPa;流量 500Nm³/h(8MPa 时)。电压 380v,频率 50Hz。配 置独立冷却系统及电控柜。)的设计和开发,包括氢气压缩机的 临氢材料的设计,压缩比的设计,承压缸体壁厚的计算,氢气管 道壁厚的计算,氢气管道接头的设计,储存装置(设计压力: 41MPa;单支储氢瓶水容积:0.895m3 共 18 支)的设计和开发。 其中完成电解制氢储能装置的工艺设计、控制设计。3.完成该装 置的调试与运行实验。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5;实施预期等级 9。 预测研发总投入:10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电解制氢技术、氢气压缩机 技术 和人才的各企业单位、各高校和研究单位,提供技术和研发人员。 联系人:李帅 联系电话:0532-86726701 18765978382 项目四:热水器内胆以塑代钢 企业名称:青岛恒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电热水器内胆,现使用金属材质,需做搪瓷处理, 产品重量重且材料成本高。意向改用塑胶方案,减轻产品的重量, 同时可减少胆内水垢,节省镁棒,降低成本。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现有热水器金属材质内胆的焊接工 序多,且易出现焊接不良导致漏水,同时金属材质内胆长期接触 水易腐蚀,所以需要搪瓷且增加镁棒抗击腐蚀,基于以上金属材 质的短板,现在以塑代钢内胆所需技术要求如下: 1)注塑后内胆为上下分体式,中间需要塑料焊接成一个整 体;2)进水口、出水口,加热装置安装口处需采用内嵌注塑方 式;3)需长期承受持续 75℃的温度。4)极限压力 1.78 MPa;5) 新方案采用塑料内胆替代钢制内胆,目前存在受压力 1.78MPa 容 易出现形变,形变要求小于 2mm,实际评估现有塑料方案形变为 4mm;6)内胆平面厚度要求≤4MM,弧面厚度≤8MM;7)材料需要 满足环保要求,且材料接触高温水不可稀释出对人体有害物质; 8)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4;实施预期等级 8。 预测研发总投入:2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要求 合作方具有相关领域研发经验,具备高分子材料领域专业研究人 才。 联系人:贾建军 联系电话:13854239670 项目五:塑料大棚膜回收改性再利用 企业名称:青岛聚瀚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日益增长的需 求,用于供应冬季新鲜蔬菜的塑料大棚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每 年由于更换大棚薄膜也是飞速增加。根据农业农村部技术司统计 数据,2018 年全国蔬菜大棚种植面积 6642.2 万亩,每年还以 6~6.5%的速度增长,2021 年每年废旧大棚膜已经超过 200 万吨。 目前国内对废旧大棚膜的处理还是最原始状态,清洗清洁技术落 后,再造粒就是大锅炖菜技术。导致处理后的塑料颗粒品质低下, 只能用于低端产品。聚瀚源新项目攻关目标就是:通过引进,吸 收,再创新日本废旧塑料高度环保,及高度节能生产技术。同时, 通过分选-清洗-再造粒的过程中进行改性处理,达到物理性能类 似于新塑料原料,其高度清洗清洁的生产工艺和综合性能优于新 塑料颗粒的产品,更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价格可比传统 方法制出的塑料颗粒高 3-5 倍。废旧大棚膜-分选-清洗-改性再 生-产品的一系列达到实现循环经济闭环生产。从而达到减少碳 排放对我国青山绿水的环保大业做出我们企业最大的贡献。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再生原料不属于纯原料,90%以上 都是复合而成,需要同新原料的改性生产区分开。而大棚膜的多 样化,造成再生原料改性难度非常大,现阶段大部分改性剂都需 要从欧美日等国进口,现我公司需要研发一种能利用国产化学添 加剂进行再生原料的改性完成我国再生原料改性的自主性技术。 其中主要技术指标:改性添加剂 MI 指标的提升。本改性添加剂 为用于复合体再生原料中的新型增溶剂性需求须达到提高 10g/10min(JIS-K7210)的标准。而传统增溶剂,其 MI 只能提 高 2-3g/10min(JIS-K-7210)的标准。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2;实施预期等级 10。 预测研发总投入:8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从事新材料方面研究的教授级专家 和团队。2.在再生塑料改性领域技术突出,对各改性剂了解,具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3.已经取得其学术领域成果和影响力具有代 表性的研究成果。 联系人:侯增军 联系电话:18840852550 项目六: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开发 企业名称:青岛金晶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余热利用是玻璃生产线实现节能减排的核心技 术。传统做法是采用热管换热器产生蒸汽供采暖和重油伴热。近 年来,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成功在钢铁、电 力、水泥行业推 广应用,对于有着相似烟气特性的玻璃行业,引进中低温余热利 用项目成为广大玻璃生产企业有效的节能降耗的方法。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我公司改造后的 3 号窑炉主要烟气 参数:烟气流量大约为:12-15 万 Nm3/h,温度 420-450℃左右。 主要成分有 N2、CO2、O2、水蒸气和少量的 SOX、NOX 等,经计 算进入余热利用的烟气余热总量可达 4*10^8 MJ,若该规模余热 利用转入为发电系统,年供电量可达 1.6*10^7kwh,按单价 0.5 元,年收入可达 800 万元,若该规模余热转化为蒸汽动力或企业 自身采暖、生活用热,同样也具有较高价值。因此,该项目预期 经济效益可观,也间接实现了减排 CO2、NOx、SO2 与粉尘等污 染物和废热,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主要技术指 标:1)450℃及以下温度烟气实现回收利用,利用率达 70%以上, 可产生 10t 蒸汽;2)余热利用项目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节能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 统实现云端控制,实现设备控制智能化连锁调整;4)建立示范 工程,烟气达标排放标准,稳定运行。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1;实施预期等级 8。 预测研发总投入:5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对民营或股份企业投资收益比、经济 性需求有较深入了解,对工业烟气熟悉,最好有类似应用案例, 如果新研发,希望有分工协作的团队。 联系人:李家满 联系电话:13793278028 项目七:高性能矿物基类胶凝材料技术开发 企业名称:青岛磐垚新材料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下,工业 固废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减少工业固废对环境的危害,甚至于 实现变废为宝,将其资源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工业化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固体废物会对生态环境引发众多健康 危害,包括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能够引发土壤结 构、水质和空气的污染破坏,威胁人类健康。据统计, “十三五” 时期,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 130 亿吨。目前,累计堆存约 620 亿吨、年新增堆存量超 35 亿吨,其中建筑垃圾、渣土、磷 石膏、钢渣、化工渣等固废利用率较低。工业固废整体面临着产 量巨大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化转化率不高、配套政策和相关 标准有待完善、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压力大等问题。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基于自然矿物结晶原理,根据化学 反应分析,遴选几种常见矿物(磷石膏、全尾矿、粉煤灰、高炉 渣、煤矸石、建筑渣土等)精心分级、科学调配,经活化、碾磨, 制成不同配比方案的一系列活性极大的特种结构剂,满足不同应 用需求。 (1)提出矿物基类胶凝材料设计原理; (2)创建矿物基 类胶凝材料体系; (3)发明矿物基类胶凝材料设计方法; (4)拓 宽矿物基类胶凝材料的应用领域; (5)发明多用途矿物基类胶凝 材料,拓宽矿物基类材料应用领域; (6)建立注浆设计理论模型, 制定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7)发明矿物基类材料振动注浆新技术; (8)开发自动反馈注浆的成套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指标:(1) 针对不同的工业固废对象,研发不同种类的矿物基胶凝材料,能 够对 P、Pb、Ca2+、Mg2+、Cl-、SO42-等实现对症下药; (2)胶 凝材料掺入比(质量比)控制在 10%以内;(3)通过调整配方, 固化强度从 1MPa-30MPa 可控;(4)用于注浆加固的材料需要满 足漏斗黏度不小于 30s; (5)遇水不崩解,软化强度损失率小于 5%; (6)满足抗冻融、抗渗性、环保等方面的行业标准; (7)现 场实施研发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设备,运行人工降低 50%以上; (8)建立示范工程,多渠道解决工业固废,不少于 3 种途径, 处理工业固废规模不小于 5000m³;(9)形成发明专利不少于 4 项、省级工法 1 项、建立行业标准 1 部。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8;实施预期等级 12。 预测研发总投入:2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从事矿物基胶凝材料相关研究,具有 先进的试验平台,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联系人:杨忠年 联系电话:15376729969 项目八:轮胎行业电磁加热硫化技术 企业名称:青岛茂元丰工贸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目前国内轮胎和橡胶制品企业在轮胎硫化过程中 使用的加热介质大部分为蒸汽,需配套蒸汽锅炉,缺点为污染大, 能耗高,效率低。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下,部分企业开始采用 电阻加热方式,但电转换热能效率较低,约为 60~70%。而国外 轮胎巨头米其林、特瑞堡等企业早已开始了电磁加热技术在轮胎 制品方向的研究和应用。电磁加热比电加热拥有更节能更环保的 优点,电热转换效率可达 90%以上,并可实现快速升温及精确 控温的功能。所以,国内、外轮胎制品企业在加热硫化过程中, 仍有进一步节能减排的需求,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现我公司在研 发过程中,技术方面碰到瓶颈,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支持。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中低频或逆变技术,要实现低功 率、中低频快速加热及加热深度可调节的功能。本项目采用电磁 加热技术硫化大型轮胎和实心轮胎,加热面积大且时间长,要求 温控系统精确。现将加热体和模具设计为整体可移动式,从内至 外依次为模具、带感应线圈的加热内胆、保温隔热层、电磁屏蔽 层、外壳。硫化轮胎重量范围 12~600 公斤,橡胶密度 1200 kg/m3, 初始温度 105-110 摄氏度,目标温度 140-180 摄氏度,目标加热 速率为每分钟 0.75 摄氏度,从 0-180 度加热时间在 15-20 分钟 以内,精确控温正负 3 度,并自主开发程序和电控系统,以适应 轮胎制品行业的硫化工艺。 2.快速插拔的大功率、大电流航空插头。模具及外壳为可移 动式设计,硫化过程中,需要使用快速插拔插头以连接和断开电 源和感应线圈,每天插拔次数约 30 次,按每年生产 300 天。插 头设计插拔 5000 次,寿命在 180 天内安全无故障运行。 3.感应线圈安装设计及工艺。初始设计为模具安装在加热内 胆内部,由加热内胆将热量传递给模具,因此需在盆型内胆外部 布置感应线圈,并保证加热均匀性。内胆厚度 45mm,材质合金 钢 ZG42CrMo,温度均匀性要求为±3 摄氏度。感应加热线圈嵌入 内胆表面,模具更换过程中不应使各连线连接失效。且在轮胎生 产过程中,模具将受到 350-1000T 不等的压力和快速冲击,结构 力学需要稳定不变形,同时需设计更合理的感应线圈排列方式及 安装固定方式。 4.感应线屏蔽材料和保温材料。设计要求电磁只加热内胆, 不能加热外壳,防止电磁辐射,所以需为外壳设计合理的电磁屏 蔽层。同时论证不锈钢、铝板或更先进材质的可能性,确保安全 防护措施到位,并检测生产过程中的电磁辐射能量是否安全达 标,力争达到国际标准和水平。同时外壳与加热线圈间的隔热保 温材料,既要承受合模压力,又要隔热系数高,需专业厂家及专 业人士提供指导。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5;实施预期等级 10。 预测研发总投入:26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研发,要求团队具有橡 胶轮胎硫化方面经验,具有电磁加热技术理论及实践经验。 联系人:逄金春 联系电话:18853283999 项目九:智源慧能云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企业名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1.在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下,跑冒滴漏的能源浪 费现象严重,节能成本居高不下,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难以提升, 用能事故频发,不仅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还造成了人员生命 和财产的损失。2. 在“双碳”目标的明确要求下,探索能源管 理的智慧化升级,能耗数据上云,推进企业能源结构调整,已成 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建立基于特定能源种类的预警策 略技术,适用于水电气汽等 14 种能源介质,对能源故障及时发 出报警信号,避免用能事故的发生。 2.研发适用于多种能源介质的能耗在线监测技术,累计接入 30000+套智能设备,实现 5000+用户同时操作,满足对能源全流 程追溯的功能需求。 3.针对园区、工厂里的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问题, 研究精准的 VOCs 在线监测技术,同时将其云端数据与相关环保 系统实现互联,确保三废排放合法合规。 4.研发用能预测技术,保障 10+套能源管理子系统的并联运 行,通过对能源使用数据的采集、对比及整合分析,精准预测用 能趋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能源管理服务。在典型行业开 展验证,综合能效提升 5%以上,能源成本降低 10%,申请专利≥ 3 项。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4;实施预期等级 12。 预测研发总投入:30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无 联系人:朱亮 联系电话:18822179050 项目十:污水非碳源依赖自养深度脱氮技术研究 企业名称:青岛西海岸新区公用集团水务公司 项目背景:1.传统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强烈依赖“外碳源投 加”,不仅存在“碳源穿透”风险,且运行成本高昂,建立非碳 源依赖的污水深度脱氮技术刻不容缓;解决传统污水深度脱氮技 术外碳源依赖性强、运行成本高、穿透风险高、剩余污泥产率高 的难题。2.通过开发硫自养深度脱氮滤池技术,实现非碳源依赖 的污水脱氮,形成低成本、无碳源穿透风险、高效率为目标的污 水深度脱氮滤池工艺。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建立硫自养深度脱氮滤池中试,验 证非碳源依赖污水深度脱氮的效果,给定关键工艺参数、反硝化 负荷;开展复合功能性生物载体优化设计,要求活性高、运行稳 定、脱氮效果好、污泥产率低,结合载体电子供给速率、功能微 生物呼吸代谢特征、生长速率特性,给定基于脱氮效能的结构指 标、消耗特性、应用参数;研究滤池尺寸结构、滤层构成、载体 补料频率、反冲洗模式,优化硫自养深度脱氮滤池结构与运行参 数,实现污水非碳源依赖低成本高效深度脱氮。主要技术指标: 1)常规二级出水总氮指标达到准 IV 类出水水质时,实现零有机 碳源投加,运行成本较异养反硝化降低 40%以上;2)污泥产量 低,相比异养反硝化产泥量减少 50%以上;3)建立中试示范工 程,稳定运行不少于 100 天。 技术成熟度等级:当前自评等级 5;实施预期等级 8。 预测研发总投入:300 万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从事污水硫自养生物脱氮相关研究, 且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联系人:王胜渊 联系电话:1505429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