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符碧,乔守怡。试论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3,120-121.pdf

twice-born 重获新生2 页 68.667 KB下载文档
符碧,乔守怡。试论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3,120-121.pdf符碧,乔守怡。试论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3,120-121.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符碧,乔守怡。试论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3,120-121.pdf

2001 年第 3 期 总 第 101 期 No . 3 2001 serial .No . 101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试论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的培养 符 碧 (1.海南师范学院 生物系 , 海南 海口 1 乔守怡 2 571158;2.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 , 上海 200433) 摘要 :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 , 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 ,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 , 改 变传统的教 学 方法和手段 , 而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支高素质 的教师队伍 , 在教师的指导和配合下 , 鼓励大学生尽早进入研究实践 。 关键词 : 高素质 ; 创新性 ; 生物学 ; 培养 中图分类号 : G40-0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2614(2001)03-0120-02 新科技革命, 将深刻地改变未来人类的经济 的时代要求。 社会生活, 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 高等学校主要是以研究学问 、创造新知为使 加快 ,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将成为 21 世纪主导型 命的基地, 学生进入大学也就获得了发挥自己创 的新经济形态 。 这给高等学校教育提供了契机, 造天赋的机会和条件 , 学校应充分营造培养学生 因为它是生产知识, 传播知识 , 应用知识, 培养高 创造思维 、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氛围, 教师授课要 〔1〕 。 21 世纪是 精讲 , 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因此在课程设置 生命科学世纪, 适应生命世纪时代需要的生物学 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中 , 要注意纠正以往对教学计 人才必须具备“ 高素质” 和“ 创新型” 两个基本品 划统得太死 、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和过分强调精深 质。 而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 , 这是 专业教育的缺陷。 现在国内许多高校虽然普遍采 摆在我们每一位高校生物学工作者面前的紧迫的 用了学分制 , 但基本上只是在原来学分制的课程 现实问题 。 计划中加上学分, 教学计划缺乏灵活性 , 学生并没 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最重要的策源地 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有着深层基础知识和创 有太多的自由选择权 , 也没有真正地对自己学什 造型开发潜力的生物学合格人才, 是一项庞大的 么和怎样学负起责任 。 所以,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系统工程 , 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它要求 要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组合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 整个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都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 和课程体系 , 要加强基础课 , 精炼专业课, 坚决取 才能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 笔者认为在本科阶 消或压缩内容旧、重复多、效果差的课程, 要在课 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 当前应从以下 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课时 , 适当 几方面着手。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 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 (一)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 是培养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学习积极性 , 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 口径 , 增强他们的就业选择机会和社会适应能力。 1. 创新型的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的更新 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课程最突出的问题是单 由于主观上任课教师往往会突出每门课程的 一化 , 学科课程 、必修课程主宰了课程模式 , 选修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客观上生物学科的 课特别是自由任选课程一直兴不起来。 经过多年 各级分支学科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着彼此的交叉渗 的改革, 目前已有好转, 但仍需要深化改革 , 使课 透, 致使课程间一些内容的重复发生 。 特别是一 程结构朝多元化模式发展 。 生物科学本科课程体 些平行开设的课程或系列设置的课程之间。 所以 系虽然也一样经过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大 教学内容的更新首先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生 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 不符合培养新世纪创新人 物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两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 才的要求, 成为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 瓶颈” 〔2〕 。 部分和选修课部分, 改革主要侧重于常规 、现代、 因此 , 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 从更新教育观念 前沿之间的关系 。 专业课应压缩课时, 删除已过 与教育思想入手, 彻底改变陈旧落后于时代发展 时的理论 、概念和定义, 增加新的反映现代科学研 的课程体系 , 以适应新世纪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究成果的内容 , 同时 , 注意引进一些交叉学科领域 收稿日期 : 2001 -02 -18 作者简介 : 符 碧(1964 -), 女 , 海南临高人 , 1987 年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 , 学士 , 现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 讲师 。 第 3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121 的内容, 使学生有宽广的基础和知识面 , 构成复合 素质。 未来教师的角色 、作用和工作方式将发生 型的知识结构。 大多数院校的生物学基础课都进 根本性的变化 。 教师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 行了改革, 一些院校将动物学和动物生理学合并 者, 他们不能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 , 自己起知 为动物生物学, 将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合并为植 识加工者的作用, 而应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 物生物学 , 同时增加了分子生物学 、生态学等作为 织者和指导者 , 同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 引导学生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可设计不同的模块供学生选 正确 、有效地吸收、处理信息, 培养合作 、学习和生 择。 存的能力。 总之, 信息网络化社会将赋予教师崭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 有利于高 新的内涵和使命 。 知识经济社会的教师 , 只有不 断学习, 充实自己 , 更新自己的知识 , 掌握和运用 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新的课程体系要有多元化的新教学方法和手 段, 没有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新的课程体系也不 能实施 。 目前, 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仍未摆脱以 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 、课堂为中心的“ 三中心” 信息技术 , 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才能适应未 来的需要 。 (四)加强教学与科研结合, 鼓励大学生尽早 进入研究实践 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 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中心工作, 教学和 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实施面向 21 世纪新 科研的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现代生 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物科学工艺的开发又异常迅速, 因此对学生实验 作用 , 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效利用信息技 动手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 在实验基础课的学习 术的辅助手段, 使学生在基础 、能力和素质方面得 阶段 , 要重视实验课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 应充分考 到全面发展。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本 虑实验体系的系统性 , 体现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性, 思路是, 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 变 学生在完成一项实验即可涉及与实验相关的不同 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科学研究实践和社会 学科 知识, 掌握了较多的实 验工艺和实验方法。 实践教学; 变经典的书本阐述教学为现代研究发 同时增加自造性和设计性实验, 培养具有活跃思 展式教学; 变单一的讲授法为多种教学方法的综 维和独立设计实验能力的创新人才 。 合运用。 (三)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一支高 参考文献 : 〔1〕 北京大学.落实 科教兴 国战 略 素质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从根本 培养高 素质 创 新人才[ J] .北京高等教育 , 2000(2 -3): 35 ~ 37. 上要依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教 〔2〕 胡玉佳 .培养敢于向 21 世 纪生命科 学技术挑 战 师队伍, 包括培养新师资 、优化教师结构和全面提 人才[ M] . 《 迎挑战 , 探新路 , 育新人》 , 广州 : 中山大学出 版 高师资 队伍的整体素 质。 这三项三 位一体的任 社 , 1996: 63~ 67. 务, 关键在于使未来的教师具有创建未来教育的 Dissert Training of High Making and Creative Personal for Biology 1 FU Bi 2 QIAO Shou -yi (1.Department of Biology ,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Haikou 571158; 2 .Fudan University life Science , Shanghai 200433 , Chi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bring up pretty quality , creative special biologists, we must set a new subject system and change the old teaching .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have to be reformed to meet the new course system .A high educated team of teacher is a necessary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also should actively encourag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research work and practice as soon as possible . Key words: high standard quality ;creativeness ;biology ;bring u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