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

My Sunshine 我的阳光51 页 847.722 KB下载文档
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
当前文档共5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肃省选拔赛三赛项竞赛规程.pdf

2021 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 肃省选拔赛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赛项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 赛项组别:教职工组、学生组 参赛形式:个人赛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为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信息通信 网络运行机务员》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5G网络建设及相关技术 为基础,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种形式的竞赛,达到评价参赛选 手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方面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主要考核5G网络 基本原理,5G关键技术与应用,5G基站网络规划、工程勘察、设 备安装、线缆布放、设备加电,5G基站配置及业务开通等方面的 技术知识及应用技能。 三、竞赛内容 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竞赛,采用线下纸质笔试形式,竞赛时 间60 分钟。 第二阶段为仿真实操竞赛,采用5G网络建设与维护仿真实 训系统,竞赛时间 60 分钟。 第三阶段为设备实操竞赛,竞赛时间 30 分钟。参赛选手需 完成 5G 基站实体设备安装。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个人赛,需要参赛选手独立完成竞赛任务。 本赛项分组进行,参赛选手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工 位号抽签在竞赛前半小时内举行。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竞赛使 用的软件或参考资料在赛前拷贝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参赛选手根据 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五、竞赛流程 (一)场次安排:根据参赛选手报名人数和设备数量而定。 (二)场次和工位抽签:竞赛前,由技术工作委员会统筹考虑参 赛人数确定竞赛场次。 (三)日程安排 竞赛报名 赛前 题库、培训资料上线 赛前培训 第1天 裁判员报到 选手、领队、教练代表报到 裁判员工作会议、培训、竞赛答疑 选手熟悉竞赛现场 第2天 选手、领队、教练会议赛前答疑 封闭竞赛场地 组委会听取各组准备工作汇报 理论知识竞赛 开幕式、合影 操作技能竞赛 第3天 裁判员评判 赛事点评、技术交流、厂家介绍会 启封、汇总成绩 裁判长向组委会汇报评判结果,组委会批准竞赛成绩 闭幕式,颁奖 返程 六、竞赛试题 本赛项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根据本竞赛规 程的要求统一命制。专家组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赛前 30 天在 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指定网站公布题库、一套理论样题和实操样题 (包括评分标准)。 竞赛前,专家组对样题内容原则上进行 30% 以内的修改,比赛 前随机抽取竞赛赛题。赛题抽取是在大赛组委会监督仲裁组的监督下, 在专家组提供的竞赛题库中,裁判员代表随机抽取本场赛题。技术工 作委员会须指定专人负责赛题印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工作。 七、竞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必须是具有报名资格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 教师,以及相关企业的在职员工。报名时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内容,提 供个人身份证明或学生证。发现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者, 将取消整队的比赛资格和成绩。 (二)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身份证参加竞赛 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三)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仪 表端庄,讲文明礼貌。各代表队之间应团结、友好、协作,避免各种 矛盾发生。 (四)比赛日前一天晚上参赛选手可以参加由承办单位召开的培 训会,并按照规定熟悉场地。大赛开幕式后,召开赛前说明会,裁判 长对竞赛规程进行解读并采取抽签方式确定参赛选手的参赛顺序。 (五)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前 30 分钟前到指定地点检录,凭参 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进行检录后进入竞赛区。比赛计时开始 15 分 钟内选手未到的,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严禁参赛选手携带任何电 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料与用品入场。 (六)参赛编号在说明会后由各参赛选手到抽签区随机抽签确定。 赛位号在竞赛区由参赛选手到抽签区随机抽签确定,不得擅自变更、 调整。 (七)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选手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员讨论问题, 也不得向裁判、巡视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 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问题,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 环境故障等问题时,可向裁判员询问。 (八)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任 何其他非竞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九)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须 经裁判人员同意。选手休息、饮水、上洗手间等不安排专门用时,统 一计在比赛时间内,比赛计时以赛场设置的时钟为准。 (十)裁判长在比赛结束前 15 分钟提醒选手,裁判长发出比赛 结束指令后所有选手立即停止操作,按要求清理赛位,不得以任何理 由拖延,不得关闭电脑,不得将竞赛有关任何物品带离赛场。 (十一)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选手要确认成功提交 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选手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选手在确认 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十二)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竞赛指南或赛前说明中作详细说明。 八、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 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竞赛场地内设置宣传横幅及壁挂图,营造 竞赛氛围; (二)竞赛设备。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按照 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 (三)竞赛工位。场地内设置满足报名参赛选手的竞赛环境,一 个参赛选手一个工位 ,每个工位一台电脑,桌椅备足。竞赛区域设 置2个备用赛位。 九、技术规范 《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4-0201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YD/T 3618-2019《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总体技术 要求》 YD/T 5230-2016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规范 3GPP TS 38.300 V15.5.0 (2019-03)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NR and NG-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Release 15) 十、技术平台 (一)硬件环境 器材名称 参数 PC CPUI5,内存 16G 以上,含显示器,安装 竞赛客户端 Google 浏览器。 竞赛服务端 服务器 24G 内存以上,仿真平台 交换机 24 口千兆以太网三层交换机 AAU+BBU R9115+V9200 版本 交直流转换模块 (二)软件环境 类型 操作系统 配置要求说明 预装 Windows 10 64 位操作系统; 预装搜狗等中文输入法和英文输入法;预装OFFICE办公软 应用软件 竞赛软件 件;Google浏览器。 5G 网络建设维护仿真实训系统 十一、评分标准 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赛项裁判组负责,采取裁判长负责制。裁 判长由大赛执委会确定,裁判员由赛项执委会根据赛项要求确定,报 大赛执委会批准。裁判确定后,须接受大赛执委会和赛项裁判长的集 中执裁培训,未参加培训者不得承担执裁工作。 (一)评分方法:竞赛成绩由裁判根据评分规则进行逐项打分。 (二)赛项最终得分:按 100 分制计分,最终成绩由裁判长、监 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三)评分细则 序号 竞赛内容 权重 1 理论知识竞赛 20% 2 仿真实操竞赛:5G 网络建设与维护仿真实训系统 56% 3 设备实操竞赛:5G 基站实体安装及加电 24% 4 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扣分项) 10 分 总计 100 分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人工判卷,竞赛题型及评分细则设计见下 表。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数量 40 60 20 分值 20 60 20 仿真实操竞赛采用机判,设备实操竞赛采用人工判卷,竞赛任 务和评分细则设计见下表。 序号 项目 配分 仿真实操竞赛: 模块一 网络规划 10 5G 网络建设与 模块二 工勘测量 20 维护仿真实训系 模块三 设备安装 30 统 模块四 5G NR 无线配置 40 设备实操竞赛 5G 基站实体安装、上电 24 扣分 得分 采用过程评分的方式,根据理论测评结果、仿真实训结果、硬 件实操步骤、实操方法、实操规范性、实操结果以及参赛选手的职业 素养和安全意识等诸多方面进行评分。 比赛结束后,裁判长分配裁判小组,每组至少2名成员,负责对 任务书中的某一项目,严格按照评分细则,进行全场评分,最后将该 项目所有成绩汇总成表,并由小组审核确认签字,移交裁判长。所有 项目成绩汇总表均完成后,由裁判长指定其中2个裁判成员,对所有 项目进行分数复查确认,最终生成参赛队总成绩表,由裁判长签字确 认后,将工作任务书、现场所有记录表、确认表等相关纸质文档进行 封箱签字,移交到技术工作委员会。 十二、赛项安全 赛场所有人员(赛场管理与组织人员、裁判员、仲裁员、参赛选 手及其它工作人员)不得在竞赛现场内吸烟,不听劝阻者给予通报批 评或清退竞赛现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处理。 (一)参赛选手安全要求 1.参赛选手进出赛场,须在现场工作人员和领队的指引下,有序 入场和退场,严禁拥挤、插队、推搡、阻挡他人。 2.选手在竞赛中必须遵守赛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 合理的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具,出现严重违规操作设备的,裁判视 情节轻重进行批评和终止竞赛。 3.参赛选手应爱护竞赛场所设施设备,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慎 操作,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移动竞赛场内任何设施设备(包括消防器 材等),工具使用后放回原处。若违反规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直接 取消竞赛资格。 4.参赛选手因触动非竞赛用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由当 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视情节而定),并通报批评;参赛选手若出 现恶意破坏设备等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处理。 5.选手参加竞赛前应由参赛校进行安全教育。竞赛中如发现安全 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或在场工作人员报告,执委会视情况予以判定, 并协调处理。 (二)工作人员安全要求 1.指挥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掌握信息,统一布置工作,靠前 指挥,其他人员不得干扰。全体安全保卫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众指 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大局为重,不得顶撞、拖延或临时逃脱。 2.发现安全隐患或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安全保障组汇 报,安全保障组接报后要火速到达现场,指挥并配合公安干警及安全 保卫人员搞好抢险工作。 3.视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并立即启动《2021 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突发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 。 4.发生火警或其它公共安全事件时,现场人员可主动向公安机关 报警并向领导汇报,立即组织抢救,以免贻误战机。 5.突发紧急情况,须启用应急广播,通知疏散路线,稳定人心, 避免推搡踩踏。安全出口执勤人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打开通道门,疏导 人员有序撤离。 6.医疗救护组严阵以待,备好有关急救用品,如参赛选手或工作 人员发生伤病情,立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抢救或救助措施,并拨 打 120 急救电话。 (三)裁判人员安全要求 1.参赛选手有故意损坏设备或故意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裁 判应立即制止,报告裁判长,经裁判长报执委会并经执委会同意后终 止该选手比赛。 2.裁判在比赛过程中如发现选手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制 止或立即采取阻断措施。 3.裁判在执裁过程中发现其他安全隐患应立即通知裁判长并上 报执委会,由执委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十三、申诉与仲裁 大赛仲裁组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 问题,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比赛结果的申诉,及时组织复议并 反馈复议结果。 (一)申诉 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比赛行为、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 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 1 小时内书面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 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 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如实叙 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仅口头申诉或他人代为传达申 诉均不予受理。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有效的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 事由进行审查,2 小时内书面告知申诉处理结果。申诉人不得无故拒 收处理结果,不得采取过激行为,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二)仲裁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赛项仲 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 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赛项仲裁工作组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十四、竞赛观摩 本赛项设公开观摩时间为 30 分钟;观摩对象为受邀嘉宾、媒体 记者,领队或指导教师在承办校指定观摩区观摩。观摩时要保持安静, 不大声喧哗,不得与竞赛选手交流,不得拍照与摄像。观摩时要听从 执裁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指定的区域与线路进行观摩,如有不听从 指挥,警告无效时,或违背规定,裁判长有权请其离开赛场。 十五、竞赛视频 (一)赛场内部布置有录像设备,全程录制比赛情况。 (二)多机位拍摄开闭赛式。制作优秀参赛选手采访、优秀指导 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等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 能重点与特色优势,为赛项仲裁、宣传、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 料。 十六、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每个参赛选手(学生)可配指导教师 1 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 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2.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在筹备过程 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参赛学校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 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 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设备、工具(包括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等) 、技术资料。竞赛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工具、技术资料全部由组 委会统一提供。 4.参赛选手在竞赛开始前,由执委会统一安排抽取竞赛工位号, 并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 5.各参赛选手入场后,赛场工作人员与参赛选手共同确认操作条 件及设备状况,设备、材料、工具清点后,并签字认可。 6.为防止参赛路途及竞赛过程意外的发生,参赛队领队、带队老 师及参赛选手等必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 1.各个参赛队的指导教师及领队不得进入比赛现场指导。 2.指导教师不得在赛场外喧哗,影响赛场纪律。 3.对比赛过程及结果有疑议者,应及时通过领队向仲裁长提出书 面反映。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 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份 证、学生证)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 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对现场条件进行确认并签 字,按统一指令开始竞赛,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 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工位上完成竞赛项目。 4.选手比赛时间内连续工作,食品、饮水等由赛场统一提供。选 手休息、饮食及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5.竞赛期间,选手不得提前离开赛场。如特殊原因(如身体不适 等)无法继续参赛的,需举手请示裁判,经裁判同意后方可离开赛场。 选手离开赛场后不得在场外逗留,也不得再返回赛场。 6.竞赛结束时间到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与竞赛有关的操作。 参赛队若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裁判员记录比赛完成 时间。 7.参赛选手须按照竞赛要求及规定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件,禁 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如单位名称、参赛者姓名 等,否则视为作弊。 8.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竞赛期 间,若因选手个人原因出现安全事件或设备故障不能进行竞赛的,由 裁判组裁定其竞赛结束,保留竞赛资格,累计其有效竞赛成绩;非选 手个人原因出现的设备故障,由裁判组做出裁决,可视具体情况给选 手补足排除故障耗费时间。 9.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赛场规章制度、服从裁判,文明竞赛。有 作弊行为的,参赛队该项成绩为 0 分;如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 序等不文明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扣减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 和成绩。 10.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意 保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5S”(即整理、整顿、清 扫、清洁和素养)的原则,如果过于脏乱,裁判员有权酌情扣分。 (四)工作人员须知 1.赛场工作人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聘用并进行工作分工。 2.服从大赛组委会的领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按章办事,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为 赛场提供有序的服务。 3.必须佩带工作人员证件,仪表整洁,语言举止文明礼貌。 4.熟悉《竞赛规程》 ,认真执行竞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有 关规定办事。 5.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6.赛场工作人员要积极维护好赛场秩序,以利于参赛选手正常发 挥水平。 7.赛场工作人员在比赛中不回答选手提出的任何有关比赛技术 问题,如遇争议问题,需上报执委会。 8.违反规定,给竞赛带来恶劣影响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将给予必 要的处理。 十七、大赛违规违纪处理规定 (一)发现参赛选手不符合报名规定条件的、冒名顶替或弄虚作 假的,报经大赛执委会核实批准后,一律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追究 有关参赛院校领导责任并通报批评。 (二)参赛选手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其相应项成绩计为零分: 1.竞赛期间违规透漏参赛选手或其单位任何信息者。 2.在竞赛现场内与他人交头接耳,或有偷看、暗示等作弊行为者。 3.竞赛期间使用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者。 4.裁判根据大赛要求宣布竞赛结束后,仍强行作答或操作者。 5.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扰乱竞赛秩序,影响竞赛进程,情节恶 劣者。 6.其他违反大赛规则不听劝告者。 (三)参赛选手如造成竞赛使用仪器设备损坏,视情节由当事人 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参赛选手不得触动非竞赛用设施设备,如造成仪 器设备损坏,由当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通报批评;对恶意破坏仪 器设备等情节严重者,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非参赛人员若违反大赛纪律,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通 报批评。 (五)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裁判员、工作人员,由各项目裁判长报 经执委会核实批准后,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其裁判资格并通报 所在单位。 (六)非大赛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一律不得超越赛场指定的安全 范围,不听劝阻造成后果者,追求其责任,并对其所在单位进行通报 批评。 (七)各参赛选手须按照大赛规定和赛题要求递交竞赛成果,禁 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除大赛规定选手填写的信 息外,不能出现透露选手身份的任何信息,否则视为作弊,相应赛项 的成绩为零。 (八)参赛选手参加竞赛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进行安全检查,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报告;裁判 员视情况予以判定,并协调处理。未执行有关安全规程而造成不良后 果,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对选手未发现的安全隐患或违章操作行 为,裁判员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酌情扣除选手实践操作成绩并记 录。 2021 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甘 肃省选拔赛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赛项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 赛项组别:教职工组、学生组 参赛形式:个人赛 二、竞赛目的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 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 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根据人设部要求组织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职业 技能大赛。 本竞赛以《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通 过理论测试、光纤熔接操作、5G 承载网设备开局配置、SR 隧道配置、 L2/L3VPN 业务开通等,全面考核选手 5G 承载网工程维护的知识和 技能。 本赛项以 5G 承载网技术为基础,围绕新关键技术应用为实践场 景,基于 SR 隧道开通 L2/L3VPN 业务配置为特色,倡导学习 5G 承 载网新技术。 三、竞赛内容 本赛项由理论竞赛和实操竞赛两部分组成。总成绩为 100 分, 其中理论竞赛占总成绩的 20%,实操竞赛占总成绩的 80%。 理论部分考核时间 60 分钟,主要考核数据通讯基础(OSPF、 ISIS、BGP 协议相关)、MPLS 标签交换及 PTN/IPRAN 基础、flexe 技术与网络切片,SR(Segment Routing)技术,EVPN 原理应用, 光缆线务等知识,采用人工判卷,命题形式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 题。 实操部分竞赛时间 60 分钟,分为教职工组和学生组,考核模块 不同。 教职工组命题形式:选手完成 5 个实操任务,包括:与公共设备 点对点对接完成 5G 承载设备初始化配置、基于 SR-BE 隧道承载 L3VPN 业务开通,基于 MPLS-TP 隧道承载 EPLAN 业务配置,5G 承载网 VPWS 专线开通, 备份网管数据和设备数据。 学生组命题形式:选手完成 1 个实操任务,属于光缆熔接工程, 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光缆在 ODF 架上成端。 四、竞赛流程 (一)场次安排:根据参赛选手报名人数和设备数量而定。 (二)场次和工位抽签:竞赛前,由技术工作委员会统筹考虑参 赛人数确定竞赛场次。 (三)日程安排 竞赛报名 赛前 题库、培训资料上线 赛前培训 第1天 裁判员报到 选手、领队、教练代表报到 裁判员工作会议、培训、竞赛答疑 选手熟悉竞赛现场 第2天 选手、领队、教练会议赛前答疑 封闭竞赛场地 组委会听取各组准备工作汇报 理论知识竞赛 开幕式、合影 操作技能竞赛 第3天 裁判员评判 赛事点评、技术交流、厂家介绍会 启封、汇总成绩 裁判长向组委会汇报评判结果,组委会批准竞赛成绩 闭幕式,颁奖 返程 五、竞赛试题 本赛项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根据本竞赛规 程的要求统一命制。专家组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赛前 30 天在 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指定网站公布题库、一套理论样题和实操样题 (包括评分标准)。 竞赛前,专家组对样题内容原则上进行 30% 以内的修改,比赛 前随机抽取竞赛赛题。赛题抽取是在大赛组委会监督仲裁组的监督下, 在专家组提供的竞赛题库中,裁判员代表随机抽取本场赛题。技术工 作委员会须指定专人负责赛题印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工作。 六、竞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必须是具有报名资格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 教师,以及相关企业的在职员工。报名时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内容,提 供个人身份证明或学生证。发现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者, 将取消整队的比赛资格和成绩。 (二)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身份证参加竞赛 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三)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仪 表端庄,讲文明礼貌。各代表队之间应团结、友好、协作,避免各种 矛盾发生。 (四)比赛日前一天晚上参赛选手可以参加由承办单位召开的培 训会,并按照规定熟悉场地。大赛开幕式后,召开赛前说明会,裁判 长对竞赛规程进行解读并采取抽签方式确定参赛选手的参赛顺序。 (五)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前 30 分钟前到指定地点检录,凭参 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进行检录后进入竞赛区。比赛计时开始 15 分 钟内选手未到的,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严禁参赛选手携带任何电 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料与用品入场。 (六)参赛编号在说明会后由各参赛选手到抽签区随机抽签确定。 赛位号在竞赛区由参赛选手到抽签区随机抽签确定,不得擅自变更、 调整。 (七)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选手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员讨论问题, 也不得向裁判、巡视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 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问题,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 环境故障等问题时,可向裁判员询问。 (八)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任 何其他非竞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九)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须 经裁判人员同意。选手休息、饮水、上洗手间等不安排专门用时,统 一计在比赛时间内,比赛计时以赛场设置的时钟为准。 (十)裁判长在比赛结束前 15 分钟提醒选手,裁判长发出比赛 结束指令后所有选手立即停止操作,按要求清理赛位,不得以任何理 由拖延,不得关闭电脑,不得将竞赛有关任何物品带离赛场。 (十一)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选手要确认成功提交 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选手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选手在确认 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十二)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竞赛指南或赛前说明中作详细说明。 七、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 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赛前各参赛队可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熟悉场 地,熟悉场地时限定在观摩区活动,不得进入比赛区。 (二)竞赛设备。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按照 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 (三)竞赛工位。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每个比赛工位区间 配有1张操作台,用于摆放计算机和其它调试设备工具等。配备1把工 作椅(凳)。 八、技术规范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51171-2016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 YD 5199-2014 分组传送网(P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 5200-2014 分组传送网(PTN)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GB/T 51152-2015《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 规范》 GB/T 51126-2015《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ITU-T G.709/Y.1331 Amendment 1 (11/2016) RFC 7855: problem statement of spring source routing technology RFC7432 : BGP MPLS-Based Ethernet VPN OIF Flex Ethernet Implementation Agreement: IA OIF-FLEXE-0.20OIF Flex Ethernet Implementation Agreement: IA OIF-FLEXE-0.10 GB T 13993.1-2016 通信光缆 GB/T 51380-2019: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 YD∕T 5241-2018 通信光缆和电缆线路工程安装标准 GB 51158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71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39-2019 《 有 线 接 入 网 设 备 安 装 工 程 设 计 规 范 》 (2019/11/11-2020/01/01) YD/T 5140-2005 《 有 线 接 入 网 设 备 安 装 工 程 验 收 规 范 》 (02/2006-01/06/2006) 九、技术平台 竞赛期间,赛项组委会在竞赛场地设置 10 个竞赛工位,设置 2 个备用赛位。一个参赛选手一个工位,每个工位提供标准竞赛设备一 套。 (一)竞赛硬件平台 5G承载网实操竞赛硬件环境要求如下: 序号 名称 1 网线 2 Mini-usb串口线(驱动) 3 网管电脑(16GB 以上内存) 4 尾纤 5 6180H设备(包括板卡) ODF架光缆熔接硬件环境要求如下: 序号 器材名称 参数 1 光缆熔接机 自动熔接机 2 ODF配线架 单元箱机架式-odf光纤配线架12芯 3 红光笔 红光源光纤测试笔 4 美工刀 通用 5 开缆刀 光缆剥线刀 6 光纤切割刀 高精度光纤切割刀 7 螺丝刀 十字螺丝刀 8 尾纤 SC-SC单模光纤跳线3米 根据实际人数准备 9 米勒钳 3口钳剥纤钳 10 老虎钳 通用 11 酒精棉球 75度酒精棉球 12 热缩管 根据实际人数准备 13 光缆 GYTA 12芯 根据实际人数准备 14 标签纸 通用 根据实际人数准备 (二)竞赛软件平台 序号 功能 技术要求 1 操作系统 Windows 10专业版 64位操作系统 2 数据库软件 SQL 2008server 3 网管软件 中兴U31网管 4 telnet 软件 Scrt 软件 十、成绩评定 (一)评分规则 本赛项参照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设置每个环 节考核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评价标准,以技能考核为主。由专家工作 组制定比赛规程、实施方案与各项评分细则,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裁判 工作组,对选手技能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判。评分标准与赛项 的竞赛内容完全一致。 比赛结束后,裁判长分配裁判小组,每组至少有4-6名成员,负责 对选手成绩汇总成表,并由小组审核确认签字,移交裁判长。 成绩汇总表均完成后,由裁判长指定其中2个裁判成员,对分数进 行复查确认,最终生成参赛队员总成绩表,由裁判长签字确认后,将 工作任务书、现场所有记录表、确认表等相关纸质文档进行封箱签字, 移交到技术工作委员会。 (二)评分细则 1.理论竞赛评分标准 任务名称 评分细则 分值 合计 单选题 共 40 题,每题 0.5 分 20 20 多选题 共 60 题,每题 1 分 60 60 判断题 共 20 题,每题 1 分 20 20 总分 100 2.教职工组评分标准 任务 模块分值 模块 1:能完成 设备底层开通 20 模块 2:能够用 网 管 配 置 SRBE 隧道并开通 20 20 的 L3VPN 业务 LDP 开 通 VPWS 业务(命 据 数据同步(上载成功) 10 结果评分 能够 Ping 通 SR-BE 隧道 10 结果评分 10 结果评分 10 结果评分 10 结果评分 25 结果评分 15 结果评分 能够 Ping 通公共机的 L3VPN 能够 Ping 通公共机的 L3VPN LDP 配置,VPWS 业务配置 25 (能够 ping 通配置 PW 伪线) 令操作) 模块 5:备份数 结果评分 环回地址 模块 4:基于 扣分 评分方法 10 能够 Ping 通 SR-TE 隧道配置 模块 3:创建基 分值 Ping 通公共机接口 IP 环回地址 L3VPN 业务 于 SR-TE 隧道 评分项目 15 备份网管数据和设备数据 模块 6 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10 分, 扣分项) 总分 备注:模块 6 考核内容为扣分项。 3.学生组评分细则: 过程评分 100 序号 分值 评分标准 1 2 4 4 工艺标准技能考核点 分值 扣分 得分 开剥长度是否适当 2 断面是否平整、无毛刺 2 开剥长度是否适当 2 断面是否平整、无毛刺 2 光缆开剥 A 端 光缆开剥 B 端 3 2 纤芯贴标签 A 端 光纤是否帖标签 2 4 2 纤芯贴标签 B 端 光纤是否帖标签 2 5 2 光缆的固定 A 端 安装是否牢固 2 6 2 光缆的固定 B 端 安装是否牢固 2 2 光纤涂敷层剥除 A 7 8 端 2 光纤涂敷层剥除 B 端 切割后涂敷层剥除长度是否适当 切割后涂敷层剥除长度是否适当 2 2 9 48 光纤熔接 每完成 1 芯光纤熔接得 4 分 48 10 2 接头保护 裸纤是否漏缩 2 热缩套管是否固定牢固 2 光纤无扭绞现象 4 11 6 热缩套管固定 光纤曲率半径是否符合要求 12 22 余纤收容 2 盘纤是否有断纤,每断一根扣 2 分, 扣完为止 13 2 使用红光笔测试光纤熔接是否正 自测 常 总分 20 2 100 十一、赛项安全 赛场所有人员(赛场管理与组织人员、裁判员、仲裁员、参赛选 手及其它工作人员)不得在竞赛现场内吸烟,不听劝阻者给予通报批 评或清退竞赛现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处理。 (一)参赛选手安全要求 1.参赛选手进出赛场,须在现场工作人员和领队的指引下,有序 入场和退场,严禁拥挤、插队、推搡、阻挡他人。 2.选手在竞赛中必须遵守赛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 合理的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具,出现严重违规操作设备的,裁判视 情节轻重进行批评和终止竞赛。 3.参赛选手应爱护竞赛场所设施设备,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慎 操作,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移动竞赛场内任何设施设备(包括消防器 材等),工具使用后放回原处。若违反规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直接 取消竞赛资格。 4.参赛选手因触动非竞赛用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由当 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视情节而定),并通报批评;参赛选手若出 现恶意破坏设备等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处理。 5.选手参加竞赛前应由参赛校进行安全教育。竞赛中如发现安全 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或在场工作人员报告,执委会视情况予以判定, 并协调处理。 (二)工作人员安全要求 1.指挥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掌握信息,统一布置工作,靠前 指挥,其他人员不得干扰。全体安全保卫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众指 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大局为重,不得顶撞、拖延或临时逃脱。 2.发现安全隐患或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安全保障组汇 报,安全保障组接报后要火速到达现场,指挥并配合公安干警及安全 保卫人员搞好抢险工作。 3.视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并立即启动《2021 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突发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 。 4.发生火警或其它公共安全事件时,现场人员可主动向公安机关 报警并向领导汇报,立即组织抢救,以免贻误战机。 5.突发紧急情况,须启用应急广播,通知疏散路线,稳定人心, 避免推搡踩踏。安全出口执勤人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打开通道门,疏导 人员有序撤离。 6.医疗救护组严阵以待,备好有关急救用品,如参赛选手或工作 人员发生伤病情,立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抢救或救助措施,并拨 打 120 急救电话。 (三)裁判人员安全要求 1.参赛选手有故意损坏设备或故意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裁 判应立即制止,报告裁判长,经裁判长报执委会并经执委会同意后终 止该选手比赛。 2.裁判在比赛过程中如发现选手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制 止或立即采取阻断措施。 3.裁判在执裁过程中发现其他安全隐患应立即通知裁判长并上 报执委会,由执委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十二、申诉与仲裁 大赛仲裁组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 问题,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比赛结果的申诉,及时组织复议并 反馈复议结果。 (一)申诉 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比赛行为、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 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 1 小时内书面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 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 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如实叙 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仅口头申诉或他人代为传达申 诉均不予受理。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有效的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 事由进行审查,2 小时内书面告知申诉处理结果。申诉人不得无故拒 收处理结果,不得采取过激行为,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二)仲裁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赛项仲 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 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赛项仲裁工作组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十三、竞赛观摩 本赛项设公开观摩时间为 30 分钟;观摩对象为受邀嘉宾、媒体 记者,领队或指导教师在承办校指定观摩区观摩。观摩时要保持安静, 不大声喧哗,不得与竞赛选手交流,不得拍照与摄像。观摩时要听从 执裁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指定的区域与线路进行观摩,如有不听从 指挥,警告无效时,或违背规定,裁判长有权请其离开赛场。 十四、竞赛视频 (一)赛场内部布置有录像设备,全程录制比赛情况。 (二)多机位拍摄开闭赛式。制作优秀参赛选手采访、优秀指导 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等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 能重点与特色优势,为赛项仲裁、宣传、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 料。 十五、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每个参赛选手(学生)可配指导教师 1 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 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2.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在筹备过程 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参赛学校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 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 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设备、工具(包括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等) 、技术资料。竞赛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工具、技术资料全部由组 委会统一提供。 4.参赛选手在竞赛开始前,由执委会统一安排抽取竞赛工位号,并 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 5.各参赛选手入场后,赛场工作人员与参赛选手共同确认操作条 件及设备状况,设备、材料、工具清点后,并签字认可。 6.为防止参赛路途及竞赛过程意外的发生,参赛队领队、带队老师 及参赛选手等必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 1.各个参赛队的指导教师及领队不得进入比赛现场指导。 2.指导教师不得在赛场外喧哗,影响赛场纪律。 3.对比赛过程及结果有疑议者,应及时通过领队向仲裁长提出书 面反映。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 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份 证、学生证)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 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对现场条件进行确认并签 字,按统一指令开始竞赛,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 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工位上完成竞赛项目。 4.选手比赛时间内连续工作,食品、饮水等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 休息、饮食及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5.竞赛期间,选手不得提前离开赛场。如特殊原因(如身体不适等) 无法继续参赛的,需举手请示裁判,经裁判同意后方可离开赛场。选 手离开赛场后不得在场外逗留,也不得再返回赛场。 6.竞赛结束时间到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与竞赛有关的操作。参 赛队若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裁判员记录比赛完成时 间。 7.参赛选手须按照竞赛要求及规定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件,禁 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如单位名称、参赛者姓名 等,否则视为作弊。 8.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竞赛期 间,若因选手个人原因出现安全事件或设备故障不能进行竞赛的,由 裁判组裁定其竞赛结束,保留竞赛资格,累计其有效竞赛成绩;非选 手个人原因出现的设备故障,由裁判组做出裁决,可视具体情况给选 手补足排除故障耗费时间。 9.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赛场规章制度、服从裁判,文明竞赛。有作 弊行为的,参赛队该项成绩为 0 分;如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 等不文明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扣减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和 成绩。 10.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意保 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5S” (即整理、整顿、清扫、 清洁和素养)的原则,如果过于脏乱,裁判员有权酌情扣分。 (四)工作人员须知 1.赛场工作人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聘用并进行工作分工。 2.服从大赛组委会的领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按章办事,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为 赛场提供有序的服务。 3.必须佩带工作人员证件,仪表整洁,语言举止文明礼貌。 4.熟悉《竞赛规程》,认真执行竞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有 关规定办事。 5.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6.赛场工作人员要积极维护好赛场秩序,以利于参赛选手正常发 挥水平。 7.赛场工作人员在比赛中不回答选手提出的任何有关比赛技术问 题,如遇争议问题,需上报执委会。 8.违反规定,给竞赛带来恶劣影响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将给予必要 的处理。 十六、大赛违规违纪处理规定 (一)发现参赛选手不符合报名规定条件的、冒名顶替或弄虚作 假的,报经大赛执委会核实批准后,一律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追究 有关参赛院校领导责任并通报批评。 (二)参赛选手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其相应项成绩计为零分: 1.竞赛期间违规透漏参赛选手或其单位任何信息者。 2.在竞赛现场内与他人交头接耳,或有偷看、暗示等作弊行为者。 3.竞赛期间使用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者。 4.裁判根据大赛要求宣布竞赛结束后,仍强行作答或操作者。 5.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扰乱竞赛秩序,影响竞赛进程,情节恶 劣者。 6.其他违反大赛规则不听劝告者。 (三)参赛选手如造成竞赛使用仪器设备损坏,视情节由当事人 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参赛选手不得触动非竞赛用设施设备,如造成仪 器设备损坏,由当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通报批评;对恶意破坏仪 器设备等情节严重者,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非参赛人员若违反大赛纪律,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通 报批评。 (五)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裁判员、工作人员,由各项目裁判长报 经执委会核实批准后,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其裁判资格并通报 所在单位。 (六)非大赛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一律不得超越赛场指定的安全 范围,不听劝阻造成后果者,追求其责任,并对其所在单位进行通报 批评。 (七)各参赛选手须按照大赛规定和赛题要求递交竞赛成果,禁 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除大赛规定选手填写的信 息外,不能出现透露选手身份的任何信息,否则视为作弊,相应赛项 的成绩为零。 (八)参赛选手参加竞赛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进行安全检查,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报告;裁判 员视情况予以判定,并协调处理。未执行有关安全规程而造成不良后 果,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对选手未发现的安全隐患或违章操作行 为,裁判员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酌情扣除选手实践操作成绩并记 录。 2021 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 甘肃省选拔赛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赛项竞 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 赛项组别:教职工组、学生组 参赛形式:个人赛 二、竞赛目的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 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根据人设部要求组织信息通信网络运行 管理职业技能大赛。 本赛项通过理论和实操两个任务模块的考核,达到评价选手信 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方面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以国家职业技能标 准《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5G网络基 本原理、5G关键技术、协议、信令流程等为基础,通过网络规划、 网络测试分析、网络质量评估、端到端问题分析、全网性能提升5个 任务模块,考核选手在网络规划、性能指标分析、网络优化、故障 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与应用技能。 三、竞赛内容 本赛项由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 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的总成绩为 100 分,其中理论知识竞赛占总 成绩的 20%,实操竞赛占总成绩的 80%。 理论部分考核时间 60 分钟,主要考核 5G 网络优化方面的知 识和技能,为现场纸质答题,命题形式为选择题和判断题。 实操部分考核时间 90 分钟,主要考核选手5G网络规划、信息 采集、测试分析和网络问题发现和处理方面的技能,采用机考、计 算机判卷,依托 5G 网优仿真实训系统进行。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个人赛,需要参赛选手独立完成竞赛任务。 本赛项分组进行,参赛选手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工 位号抽签在竞赛前半小时内举行。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竞赛使 用的软件或参考资料在赛前拷贝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参赛选手根据 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五、竞赛流程 (一)场次安排:根据参赛选手报名人数和设备数量而定。 (二)场次和工位抽签:竞赛前,由技术工作委员会统筹考虑参 赛人数确定竞赛场次。 (三)日程安排 竞赛报名 赛前 题库、培训资料上线 赛前培训 第1天 第2天 裁判员报到 选手、领队、教练代表报到 裁判员工作会议、培训、竞赛答疑 选手熟悉竞赛现场 选手、领队、教练会议赛前答疑 封闭竞赛场地 组委会听取各组准备工作汇报 理论知识竞赛 开幕式、合影 操作技能竞赛 裁判员评判 第3天 赛事点评、技术交流、厂家介绍会 启封、汇总成绩 裁判长向组委会汇报评判结果,组委会批准竞赛成绩 闭幕式,颁奖 返程 六、竞赛试题 本赛项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根据本竞赛规 程的要求统一命制。专家组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赛前 30 天在 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指定网站公布题库、一套理论样题和实操样题 (包括评分标准)。 竞赛前,专家组对样题内容原则上进行 30% 以内的修改,比赛 前随机抽取竞赛赛题。赛题抽取是在大赛组委会监督仲裁组的监督下, 在专家组提供的竞赛题库中,裁判员代表随机抽取本场赛题。技术工 作委员会须指定专人负责赛题印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工作。 七、竞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必须是具有报名资格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 教师,以及相关企业的在职员工。报名时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内容,提 供个人身份证明或学生证。发现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者, 将取消整队的比赛资格和成绩。 (二)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身份证参加竞 赛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 查。 (三)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 仪表端庄,讲文明礼貌。各代表队之间应团结、友好、协作,避免 各种矛盾发生。 (四)比赛日前一天晚上参赛选手可以参加由承办单位召开的 培训会,并按照规定熟悉场地。大赛开幕式后,召开赛前说明会, 裁判长对竞赛规程进行解读并采取抽签方式确定参赛选手的参赛顺 序。 (五)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前30分钟前到指定地点检录,凭参 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进行检录后进入竞赛区。比赛计时开始15分 钟内选手未到的,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 (六)参赛编号在说明会后由各参赛选手到抽签区随机抽签确 定。赛位号在竞赛区由参赛选手到抽签区随机抽签确定,不得擅自 变更、调整。 (七)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 但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员讨论问题,也不得向裁判、巡视和其他必须 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 问题,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环境故障等问题时,可向裁 判员询问,成员间的沟通谈话不得影响到其他竞赛队伍。 (八)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 任何其他非竞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九)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 须经裁判人员同意。选手休息、饮水、上洗手间等不安排专门用 时,统一计在比赛时间内,比赛计时以赛场设置的时钟为准。 (十)裁判长在比赛结束前15分钟提醒选手,裁判长发出比赛 结束指令后所有选手立即停止操作,按要求清理赛位,不得以任何 理由拖延,不得关闭电脑,不得将竞赛有关任何物品带离赛场。 (十一)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 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队队员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 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十二)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竞赛指南或赛前说明中作详细说 明。 八、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 定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赛前各参赛队可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熟 悉场地,熟悉场地时限定在观摩区活动,不得进入比赛区。 (二)竞赛设备。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按 照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详见技术平台部分。 (三)竞赛工位。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每个比赛间配有 工作台,用于摆放计算机和其它设备工具等,配备1把工作椅 (凳)。 (四)赛场开放。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设计,在竞赛不被干 扰的前提下赛场面向媒体、行业专家开放。允许媒体、行业专家在 规定的时段内沿指定路线进行现场参观。 九、技术规范 《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总体技术要求》YD/T 3618-2019 《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YD/T 3627-2019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20-2005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60-2007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职业编码 4-04-04-01) YD/T 2219-2011 《通信网络运行维护企业一般要求》 YD/T 5201-2014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十、技术平台 (一)硬件环境 器材名称 参数 PC CPUI5,内存 16G 以上,含显示器,安装 竞赛客户端 Google 浏览器。40 台,10 台备用 服务器2颗8核CPU,64G内存以上,仿真平台 竞赛服务端 交换机 2 台 48 口千兆以太网三层交换机 (二)软件环境 类型 操作系统 配置要求说明 预装 Windows 10 64 位操作系统; 预装搜狗等中文输入法和英文输入法;预装OFFICE办公软 应用软件 竞赛软件 件;Google浏览器。 5G 网络优化仿真实训系统,并发 40 套以上 十一、成绩评定 (一)评分规则 本赛项参照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相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设置每个环节考核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评价标准,以技能考核为 主。由专家工作组制定比赛规程、实施方案与各项评分细则,邀请 有关专家组成裁判工作组,对选手技能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 判。评分标准与赛项的竞赛内容完全一致。 比赛结束后,裁判长分配裁判小组,每组至少有2-3名成员,负 责对选手成绩汇总成表,并由小组审核确认签字,移交裁判长。 成绩汇总表均完成后,由裁判长指定其中2个裁判成员,对分数 进行复查确认,最终生成参赛队员总成绩表,由裁判长签字确认 后,将工作任务书、现场所有记录表、确认表等相关纸质文档进行 封箱签字,移交到技术工作委员会。 (二)评分细则 序号 竞赛内容 权重 1 理论知识竞赛 20% 2 仿真实操竞赛:5G 网络优化仿真实训系统 80% 3 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扣分项) 10 分 总计 100 分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人工判卷,竞赛题型及评分细则设计见下 表。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数量 40 60 20 分值 20 60 20 仿真实操竞赛采用机判,竞赛任务和评分细则设计见下表。 竞赛内容 评分细项 根据任务说明书进行容量规划业务模型 分值 模块分值 评分方法 7.33 结果评分 量、下行所需基站数量、容量评估基站 6.75 结果评分 参数输入 基于容量规划方法计算上行所需基站数 输数量 模块 1-网络 规划 根据任务说明书进行覆盖规划业务模型 参数输入,包括覆盖小区面积、单天线 发射功率、阴影衰落、穿透损耗和基站 7.67 30 结果评分 的频率 根据链路预算原理计算小区的等效发射 功率、数据信道接收灵敏度、空口最终 路径损耗,站间距,输出基于覆盖评估 的规划基站数量 8.25 结果评分 完成数据采集所需工具的正确选择 2.6 结果评分 完成规划站点的工程勘察及测量,室内 模块 2-数据 信息采集包含站点经纬度信息,室内主 采集 机安装类型、设备电压、室内传输速率、 17.4 20 结果评分 机房配套设备,室外信息采集包括天线 挂高、下倾角、方位角 模块 3-网络 测试 完成测试设备选择及测试设备连接 完成测试软件安装、工参信息录入及路 测。 6.667 3.333 结果评分 10 结果评分 根据测试数据、网管指标发现网络中存 模块 4-端到 在的问题(如覆盖、切换、速率、掉线、 15 端问题分析 容量、时延等) 优化 能通过参数核查、告警分析找出问题原 结果评分 能完成提取某一网络全网性能指标数据 2.5 结果评分 根据全网性能数据分析找出网络存在的 模块 5-全网 问题 性能分析优 能通过参数核查、告警分析等方法找出 问题原因并进行处理 能提取优化处理后网络全网性能指标数 据并检查性能是否提升 总分 30 15 因并进行处理 化 结果评分 2.5 2.5 2.5 100 结果评分 10 结果评分 结果评分 十二、赛项安全 赛场所有人员(赛场管理与组织人员、裁判员、仲裁员、参赛 选手及其它工作人员)不得在竞赛现场内吸烟,不听劝阻者给予通 报批评或清退竞赛现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处理。 (一)参赛选手安全要求 1.参赛选手进出赛场,须在现场工作人员和领队的指引下,有 序入场和退场,严禁拥挤、插队、推搡、阻挡他人。 2.选手在竞赛中必须遵守赛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 全、合理的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具,出现严重违规操作设备的, 裁判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和终止竞赛。 3.参赛选手应爱护竞赛场所设施设备,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 慎操作,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移动竞赛场内任何设施设备(包括消 防器材等),工具使用后放回原处。若违反规定导致发生安全事 故,直接取消竞赛资格。 4.参赛选手因触动非竞赛用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由 当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视情节而定),并通报批评;参赛选手 若出现恶意破坏设备等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处理。 5.选手参加竞赛前应由参赛校进行安全教育。竞赛中如发现安 全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或在场工作人员报告,执委会视情况予以判 定,并协调处理。 (二)工作人员安全要求 1.指挥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掌握信息,统一布置工作,靠 前指挥,其他人员不得干扰。全体安全保卫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 众指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大局为重,不得顶撞、拖延或临 时逃脱。 2.发现安全隐患或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安全保障组 汇报,安全保障组接报后要火速到达现场,指挥并配合公安干警及 安全保卫人员搞好抢险工作。 3.视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 告,并立即启动《2021年全国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竞赛突 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发生火警或其它公共安全事件时,现场人员可主动向公安机 关报警并向领导汇报,立即组织抢救,以免贻误战机。 5.突发紧急情况,须启用应急广播,通知疏散路线,稳定人 心,避免推搡踩踏。安全出口执勤人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打开通道 门,疏导人员有序撤离。 6.医疗救护组严阵以待,备好有关急救用品,如参赛选手或工 作人员发生伤病情,立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抢救或救助措施, 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三)裁判人员安全要求 1.参赛选手有故意损坏设备或故意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 裁判应立即制止,报告裁判长,经裁判长报执委会并经执委会同意 后终止该选手比赛。 2.裁判在比赛过程中如发现选手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制 止或立即采取阻断措施。 3.裁判在执裁过程中发现其他安全隐患应立即通知裁判长并上 报执委会,由执委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十三、申诉与仲裁 大赛仲裁组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 问题,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比赛结果的申诉,及时组织复议 并反馈复议结果。 (一)申诉 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比赛行为、有失公正的评判、奖 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1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 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 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 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如实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 断、仅口头申诉或他人代为传达申诉均不予受理。 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有效的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 审查,2小时内书面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申诉人不得无故拒收处理结果,不得采取过激行为,否则视为 放弃申诉。 (二)仲裁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赛项 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 果。赛项仲裁工作组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十四、竞赛观摩 本赛项设公开观摩时间为30分钟;观摩对象为受邀嘉宾、媒体 记者,领队在承办校指定观摩区观摩。观摩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 喧哗,不得与竞赛选手交流,不得拍照与摄像。观摩时要听从执裁 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指定的区域与线路进行观摩,如有不听从指 挥,警告无效时,或违背规定,裁判长有权请其离开赛场。 十五、竞赛视频 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竞赛过程将全程录像,包括赛项的 比赛过程、开闭幕式等。视频资料留档作为赛事成果之一,并作为 竞赛历史材料供后续赛项提高进行参考,选手竞赛过程可作为教学 资料进行资源转换,促进相关专业教学发展。 十六、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每个参赛选手(学生)可配指导教师 1 名,指导教师经报名 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2.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在筹备过 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参赛学校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 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 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参赛队不得携带任何设备、工具(包括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等)、技术资料。竞赛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工具、技术资料全部由 组委会统一提供。 4.参赛队在竞赛说明会后,由裁判长统一安排抽取参赛编号, 并由参赛队长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 5.为防止参赛路途及竞赛过程意外的发生,参赛队领队、参赛 选手等必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二)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 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身份证参加竞赛及 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对现场条件进行确认并 签字,按统一指令开始竞赛,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 参赛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工位上完成竞 赛项目。 4.选手比赛时间内连续工作,食品、饮水等由赛场统一提供。 选手休息、饮食及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5.竞赛期间,选手不得提前离开赛场。如特殊原因(如身体不 适等)无法继续参赛的,需举手请示裁判,经裁判同意后方可离开 赛场。选手离开赛场后不得在场外逗留,也不得再返回赛场。 6. 参赛选手须在计算机上规定的文件夹内下载程序或获取比赛 素材。 7.竞赛结束时间到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与竞赛有关的操 作。参赛队若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裁判员记录比 赛完成时间。 8.参赛选手须按照竞赛要求及规定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件, 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如单位名称、参赛者 姓名等,否则视为作弊。 9.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竞赛 期间,若因选手个人原因出现安全事件或设备故障不能进行竞赛 的,由裁判组裁定其竞赛结束,保留竞赛资格,累计其有效竞赛成 绩;非选手个人原因出现的设备故障,由裁判组做出裁决,可视具 体情况给选手补足排除故障耗费时间。 10.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赛场规章制度、服从裁判,文明竞 赛。有作弊行为的,参赛队该项成绩为0分;如有不服从裁判、扰乱 赛场秩序等不文明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扣减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 比赛资格和成绩。 11.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 意保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5S”(即整理、整 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原则,如果过于脏乱,裁判员有权酌情 扣分。 (三)工作人员须知 1.赛场工作人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聘用并进行工作分工。 2.服从大赛组委会的领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按章办 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 作,为赛场提供有序的服务。 3.必须佩带工作人员证件,仪表整洁,语言举止文明礼貌。 4.熟悉《竞赛规程》,认真执行竞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 和有关规定办事。 5.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6.赛场工作人员要积极维护好赛场秩序,以利于参赛选手正常 发挥水平。 7.赛场工作人员在比赛中不回答选手提出的任何有关比赛技术 问题,如遇争议问题,需上报执委会。 8.违反规定,给竞赛带来恶劣影响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将给予 必要的处理。 十七、大赛违规违纪处理规定 (一)发现参赛选手不符合报名规定条件的、冒名顶替或弄虚 作假的,报经大赛执委会核实批准后,一律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 追究有关参赛院校领导责任并通报批评。 (二)参赛选手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其相应项成绩计为零分: 1.竞赛期间违规透漏参赛选手或其单位任何信息者。 2.在竞赛现场内与他人(队)交头接耳,或有偷看、暗示等作 弊行为者。 3.竞赛期间使用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者。 4.裁判根据大赛要求宣布竞赛结束后,仍强行作答或操作者。 5.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扰乱竞赛秩序,影响竞赛进程,情节 恶劣者。 6.其他违反大赛规则不听劝告者。 (三)参赛选手如造成竞赛使用仪器设备损坏,视情节由当事 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参赛选手不得触动非竞赛用设施设备,如造 成仪器设备损坏,由当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通报批评;对恶意 破坏仪器设备等情节严重者,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非参赛人员若违反大赛纪律,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 通报批评。 (五)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裁判员、工作人员,由各项目裁判长 报经执委会核实批准后,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其裁判资格并 通报所在单位。 (六)非大赛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一律不得超越赛场指定的安 全范围,不听劝阻造成后果者,追求其责任,并对其所在单位进行 通报批评。 (七)各参赛队(选手)须按照大赛规定和赛题要求递交竞赛 成果,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除大赛规定选 手填写的信息外,不能出现透露选手身份的任何信息,否则视为作 弊,相应赛项的成绩为零。 (八)参赛队(选手)参加竞赛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进行 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裁判 员报告;裁判员视情况予以判定,并协调处理。未执行有关安全规 程而造成不良后果,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对选手未发现的安全 隐患或违章操作行为,裁判员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酌情扣除选 手实践操作成绩并记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