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教字(2018)159号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Abyss4 页 322.548 KB下载文档
教字(2018)159号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教字(2018)159号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教字(2018)159号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教字(2018)159号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教字(2018)159号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中传教字〔2018〕159 号 关 于 印 发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的 通 知 校属各部门、各单位: 为规范本科生选课,完善教学管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 制定《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经 2018 年 6 月 12 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 2018 年 6 月 29 日 -1-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本科生选课,完善教学管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 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课程设置:我校现行专业教学计划中本科生通过网络 选课的课程按照课程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等。 (一)必修课是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通 识教育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程。 (二)选修课是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和个人专业兴趣 选择学习的课程,要求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具体包 括学科基础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程与跨专业 选修课程。 学科基础课也称限选课,是学部/直属学院针对本学部/直属 学院所有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具体安排请见专业教学计划;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程(也称公共选修课)是学 校针对全校所有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具体选课方法请见《中 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程选课办法》。 其中,跨专业选修是学校为促进课程资源共享所推进的选课 方式,该类课程原则上不单独开班,选课学生与原专业合班上课, 学习环节及考核方法与原专业要求一致,成绩、考试等教学管理 办法同我校通识教育拓展课程。 第二条 选课资格: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在读生,在按国家和学 校相关规定缴纳学费后,方可取得选课资格。 -2- 第三条 选课方式:学生自行登录我校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在规 定时间内进行选课。 第四条 选课管理: (一)各学部/直属学院应在学生选课前做好课程介绍等工 作,尤其是针对本学部/直属学院的选修课程资源介绍,指导学 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学习兴趣进行合理选课。 (二)学生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选 课。学生只能获得已选课程的成绩及学分,未经选课不能获得相 应课程的成绩及学分。 (三)学生在前三学年内每一学期所选课程学分必须高于12 学分(不包含实践学分和重考课程)。 (四)学生一般在每学期初(第1周)进行本学期课程的补(退) 选,每学期末(第16-19周)进行下学期课程的选课。学生应在 每学期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课程选课、补(退)选课等操作。 (五)如有因学籍变动或境内外交流等原因需修读非本班课 程的同学,需填写《中国传媒大学课程补(退)选课申请表》, 经审批后方可进行选课,如所需选的课程与本班课程时间冲突, 需提交《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课程自修申请表》,审批后方可进 行选课。 (六)因学籍变动或境内外交流的学生需要补(退)选课的, 应及时提交材料,办理相关手续。 (七)我校予以学分认定的网络开放课程亦通过我校教务综 -3- 合管理系统进行选课。 (八)《大学英语》课程参照外国语学院所制定的选课办法 执行。 本办法所称选课不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课程结构及课程 属性见下表。本办法自2018级学生执行,2015级-2017级学生选 课执行《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中传教务字 [2017]37号)。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18级本科生课程结构及属性列表(不包含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 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思政类、大学英 语、体育等)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5 个模块)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公共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学部(院)级选修课程 限选 专业教育课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课程 必修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 -4- 主动公开 必修 限选 任选 2018 年 6 月 29 日印发

相关文章